資源簡介 西泠印社 國標版 三年級上冊 書法 第二課 姿勢與執筆 懷素蕉葉練字 懷素(737-799,一說725-785),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圣”。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傳世書法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圣母帖》《論書帖》《小草千文》諸帖。 坐姿 姿勢要領 坐姿 頭正:頭部端正自然,稍向前俯。 身直:穩坐凳面,挺直腰背,兩肩齊平,身體自然前俯,胸部不貼桌沿。 臂開:兩臂自然撐開,右手執筆,左手按 紙。 足安:兩腳對稱分開,腳間距離與肩同寬。 立姿 姿勢要領 立姿 基本要求與坐姿一致,站在桌前,左手輕按紙,右手執筆,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腰身正,上身自然前俯。 執筆要領 指實掌虛 拇指食指對著捏, 中指向里緊勾貼, 無名指頭向外頂, 小指幫忙不要歇, 指實掌虛虎口開, 腕平掌豎筆直立。 另外,執筆要松緊合適,執筆的高低根據字形大小而定。 ▲擫,是按、抵的意思,是指用拇指的第一節緊按筆管的左、后側,力量由內向外。 ▲押,通壓,是指食指第一節壓住筆管的右、前側,力量由外向內,與拇指相對捏住筆管。 ▲鉤,是彎曲、鉤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彎曲如鉤,用第一節指肚前端鉤住筆管外側,力量從外向內,中指與食指合力,對著拇指,以更穩地控制筆管。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無名指用甲肉相連之處頂住筆管的內側,力量從右內側向左外側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緊靠無名指而不接觸筆管,以增強無名指向外的推力。 提醒:指要實在地握住筆管,掌心空,掌要豎起來,手腕要平。即“指實掌虛”,“掌豎腕平”之態。 鉤 執筆要領 手腕姿勢 常用的腕法主要有著腕( 將手腕貼在桌面上)、枕腕(左手掌背平墊在右手腕下)、提腕( 以肘部擱在桌上,手腕提高離開桌面懸空)、懸腕( 手腕及肘部都懸空,也叫懸肘) 四種。 試一試: 用不同的手腕姿勢執筆。 怎樣學習書法 學習書法并不難,只要培養興趣,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把字寫好。初學書法時,做到“三定三勤”非常重要。 “三定”是指定時、定量、定帖。定時就是確定每天的練習時間。定量就是保證每天完成一定的練習量。定帖就是選定字帖后,一般不輕易更換。 “三勤”是指眼勤、手勤、腦勤。眼勤就是平時多看字帖,熟悉字帖。手勤就是每天練習,持之以恒。腦勤就是臨帖時要善于思考,熟記字帖上的例字寫法。 練一練 用正確的執筆姿勢寫寫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