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必殺技]抓住原理 掌握方法——解讀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必殺技]抓住原理 掌握方法——解讀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資源簡介

[中考必殺技]抓住原理 掌握方法
——解讀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一、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
化學方程式表示化學變化的客觀事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反映了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即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比等于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乘以該物質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所得的數值之比,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以此為依據,列出有關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比例,解出所要求的內容。
二、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及格式
題目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燃燒100g氫氣需要氯氣多少克?
解:設燃燒100g氫氣需要氯氣的質量為x……………①設未知數
H2+Cl2====2HCl…………………②寫出化學方程式
71………………③標明相關量
100g x
2:71=100g:x……………④列出比例式
解得x= g………………⑤求解
答:燃燒100g氫氣需要氯氣 g。………………⑥答
三、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要領、關鍵及注意事項
1.三個要領
(1)解題步驟要完整;(2)解題格式要規范;(3)計算結果要準確。
2.三個關鍵
(1)準確書寫化學方程式;(2)化學方程式要配平;(3)準確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3.六點注意
⑴設未知數反應質量為x時,x不帶單位,如果設某物質的質量為xg,則為錯誤;
⑵化學方程式中計算不要求單位的標準化,但要注意單位的一致性;
⑶題中不涉及的物質的質量可不用寫出來,這樣能比較清楚地反映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卷面也會比較清晰;
⑷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之間的關系是質量關系,如果題中給出的量或所求的量是物質的體積,則需將物質的體積換算成質量再來進行計算;
⑸化學方程式中的各量都是純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如果題中給出的量或所求的量是不純的物質,則需將不純的物質轉化純凈物再來進行計算;
⑹計算結果有效數字的保留要按照題目的要求,如果題中沒有要求,則與題中的已知量保持一致。
四、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常用關系式
⑴物質的純度=純物質的質量/不純物質的質量×100%;
⑵不純物質的質量=純物質的質量+雜質的質量;
⑶物質的質量=物質的體積×物質的密度;
⑷單位換算:1L=1000mL,1mL=1cm3。
五、中考考點預測
考點1:化學方程式的含義,根據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另外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考點2:已知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考點3:含一定雜質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計算;
考點4:化學方程式中有關守恒法、差量法、關系式法等計算技巧的計算;
考點5:化學方程式中有關信息型、表格型、圖像型、實驗型、商品標簽型等新型計算題的計算。
六、中考熱點真題解讀
1、根據已知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有關數據,判斷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例1.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不正確的是( )
物質 M N Q P
反應前質量(g) 18 1 2 32
反應后質量(g) X 26 2 12
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B.反應后物質M的質量為l3g
C.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5:4 D.物質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解析:本題以表格的形式給出數據,通過計算推出反應前后物質種類的多少,然后判斷反應基本類型,中等難度。解題的關鍵是知道反應后質量增加,該物質為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該物質為反應物,反應后質量不變,該物質可能為催化劑。由表格數據可知,物質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生成了N26g-1g=25g,反應了P32g-12g=20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M為反應物,共反應了25g-20g=5g,則反應后M的質量為18g-5g=13g;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25g:20g=5:4;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應為化合反應。
答案:A
【評析】此題通過圖表提供的信息來命題,考查同學們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能夠準確地判斷出題目提供的物質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
2、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一題多解,考技巧。
例2.肥田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銨。現有一包標有含氮量為20.0%的肥田粉樣品,小慶和小鴻為了計算該肥田粉中硫酸銨的質量分數,他們稱取7 .5g樣品,分別采用下列方法:
( 1 )請你根據小鴻的實驗結果,計算樣品中硫酸按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至0 .1 % )
( 2 )你的計算結果和小慶的計算結果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 )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根據小鴻實驗的反應原理分析:施用肥田粉時應注意________
【解析】:小慶和小鴻兩位同學分別采用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和根據化學式的計算兩種方法進行求解,他們的解法都是正確的;
(1)解:設7.5g樣品中含硫酸銨的質量為x,
(NH4)2SO4 +Ca(OH)2加熱CaSO4 +2NH3↑+2H2O
34
x 1.7g
132:34=x:1.7g
X=6.6g
樣品是硫酸銨的質量分數: ×100%=88.0%
(2)不相同,小鴻在收集過程中銨氣逸出(或樣品中含氮量小于20%)
(3)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
【評析】:很多化學計算考題,既可以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也可以根據化學式進行計算,平時訓練時運用兩種方法分別計算,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很有幫助。
3、利用圖示提供的信息,解答化學計算題。
例3.我國北方某鹽湖生產的純堿(NaCO3)產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其它雜質忽略不計)。為測定該產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現稱取6g試樣放在燒杯中并滴入稀鹽酸。當鹽酸滴加至36.5g時,燒杯內溶液的總質量為40.3g,(假設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產生氣體的質量與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試計算:
(1)A點產生氣體的質量m=_________。
(2)試樣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至0.1%)。
(3)B點時,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寫出化學式)。
解析:本題為圖像分析計算題,屬于信息處理型計算題,考查學科融合的思想及分析問題能力、識圖能力等綜合能力,中等難度。 解題的關鍵是從圖像中找出關鍵有用的數據,特別要關注曲線的拐點、與橫、縱坐標軸的交點所反映的信息。
(1)分析圖像可知,A點時,滴加鹽酸36.5g恰好與6g試樣完全反應,生成CO2氣體的質量為m,m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求得:m=6g+36.5g-40.3g=2.2g。
(2)解題的關鍵是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必須是純物質的質量,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出來的也是純物質的質量。(詳見答案)
(3)分析圖像可知,B點時,繼續滴加鹽酸到73g,生成CO2氣體的質量不再增加依然為2.2g,說明6g試樣在A點時已經耗盡,繼續滴加鹽酸不再反應,剩余36.5g鹽酸,故燒杯內溶液的溶質除了反應生成的NaCl外,還有剩余的HCl。
答案:(1) 2.2g
(2) 解:設純堿試樣中碳酸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
106 44
x 2.2g
x=5.3g
試樣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答:略。
(3)NaCl、HCl
【評析】本題屬于識圖計算題。此類題目既能考查同學們對變化過程的分析能力,又能考查同學們數學知識的應用遷移能力。解此題時必須抓住有關化學原理和有關物質的性質,依據相關的化學方程式,觀察圖像的三點:起點、終點、轉折點,通過對點與圖形、點與數的分析計算得出正確答案。
4、根據實驗數據進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運算。
例4.現有氧化銅和銅的混合物,對其成分進行分析。取10g此樣品,向其中分五次加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應。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質量及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于下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H2SO4 ===CuSO4+H2O)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20 20 20 20 20
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g 8 6 4 3 m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表格中m的值為 ,10g樣品中CuO的質量為 g。
(2)計算所加入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3)計算第三次加稀硫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
解析:本題是表格數據計算題,考查學生數據處理的能力,即分析數據、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較難。解題的關鍵是從眾多數據中找出關鍵有用的數據,特別要關注哪組數據是完全反應的或者實際生成的。(1)由第一、二、三次數據可知,每20g稀硫酸能與10g-8g=8g-6g=6g-4g=2g CuO恰好完全反應,以此類推,假設第四次依然恰好完全反應,那么數據中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應為2g,而實際上為3g,說明此時氧化銅已耗盡,所加稀硫酸有剩余,剩余的3g固體全部為銅的質量,則10g樣品中CuO的質量為:10g-3g=7g,第五次再加入20g稀硫酸就不再反應,那么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仍為3g,故m=3。
答案:(1)3 7
(2)解:設第一次反應需H2SO4 的質量為x,第三次反應后生成CuSO4的質量為y
CuO+H2SO4 ===CuSO4+H2O
80 98 160
(10-8)g x
(10-4)g y
80/98=2g/x
x=2.45g
80/160=6g/y
Y=12g
H2SO4 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2.45g/20g×100%=12.25% (得12.3%也正確,用第二、三次數據計算正確也可)
(3)第三次加稀硫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2g/(60g+6g)×100%
=18.2%
答:所加入稀硫酸中溶質質量分數為12.25%;第三次加稀硫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18.2%。
【評析】此題是一道數據處理題,著重考查同學們在理解有關概念和原理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關鍵是要認真審題,分析實驗數據不變的原因,理清解題的思路。在求解時,要找出已知量與待求量之間的關系,分步進行求解。
0 36.5 73
氣體/g
稀鹽酸/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常德市| 临安市| 安平县| 平江县| 确山县| 威海市| 繁峙县| 六枝特区| 邵阳市| 阿克陶县| 宿松县| 铜梁县| 正宁县| 同江市| 宜章县| 绵竹市| 安顺市| 邯郸县| 宣化县| 通辽市| 台安县| 新泰市| 汾阳市| 彭阳县| 彩票| 山阴县| 延庆县| 四会市| 来安县| 湟源县| 苍山县| 揭西县| 合肥市| 峨眉山市| 宁陕县| 广汉市| 齐河县| 平顺县| 东方市| 乐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