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必殺技]物質的組成考點透視一、中考導向:在近年中考命題中,單獨考查元素知識的命題較少,常與物質的微觀結構、粒子結構示意圖等相結合考查,物質的分類屬于必考內容,其知識點涉及酸、堿、鹽、氧化物、有機物、無機物、單質及混合物等。⒈以微觀粒子相關知識為背景,考查元素的概念、簡單分類規律等,旨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⒉以探究物質的分類知識的內容為背景的信息給予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和加工能力。⒊能應用初步學會的分類思想方法,對給定的某些物質按一定依據進行再分類。規律性知識的總結和應用方面的命題會逐年增加。本專題命題難度不大,開放性是其命題的熱點,題型以選擇題、填空題為主。二、要點透視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例如:氯元素包括C1-、Cl、Cl、C1、Cl、Cl…不同形式的粒子和Cl一35、Cl一37(指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35和37的兩種氯原子)等粒子,因為它們的核電荷數均為17。 ( http: / / www. )2、理解元素的概念應把握“同質子,類原子”六個字。(1)“同質子”即指元素的種類是由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決定的,與原子中的中子數、電子數無關。同種元素原子的質子數一定相同,不同種元素的原子的質子數一定不相同。 ( http: / / www. )(2)“類原子”是指一種元素可能不止一種原子。它包括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如:氫元素有三種原子:氕、氘、氚,它們的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也包括質子數相同,而電子數不同的原子和離子(如:鐵原子通常有三種存在形式即Fe、Fe2+、Fe3+,它們都屬于鐵元素)。3、理解元素概念時的注意事項(1)元素是以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為標準對原子分類。只論種類,不講個數。 ( http: / / www. )(2)質子數是劃分元素種類的標準。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和單核離子都屬同一種元素。如Na+與Na都屬鈉元素,但Na+與NH4+不屬于同一種元素。(3)同種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狀態。如單質中和化合物中。 ( http: / / www. )(4)同種元素的離子因帶電荷數不同,性質也不同。如Fe2+與Fe3+。(5)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2種,可分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4、元素與原子的比較元素 原子區別 是宏觀概念,只表示種類不表示個數 是微觀概念,既分種類,又表示個數適用 ( http: / / www. )范圍 表示物質的宏觀組成。常用來表示物質由哪幾種元素組成 表示物質的微觀構成。 ( http: / / www. )常用來表示物質的分子由哪些及幾個原子構成聯系 只要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就是同一種元素,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單位,而元素是原子的一個歸類“集體”。三、考點分析:考點一 元素的概念題型 :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考試趨勢分析 :預測今后的中考中,關于元素概念的考查,主要與粒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性質、物質的微觀構成、分類等知識結合起來綜合考查,同時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典例講解:例1實驗室中運用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成果,可依據生物發光現象檢測超微量鈣的存在。這里的“鈣”是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離子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物質的宏觀組成,是用宏觀概念元素來表示的,超微量鈣指的是元素,B為正確選項。答案:B例2下列關于H2和H2SO4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含有氫元素 B.都含有氫分子C.都含有氫離子 D.都是化合物解析:本題結合物質的組成、構成和分類知識考查元素的概念。從宏觀上講,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氫分子和硫酸分子中都含有具有相同質子數的氫原子,因此,H2和H2SO4中都含有氫元素,A為正確選項。從微觀上講,物質有的是由分子構成的,有的是由原子構成的,有的是由離子構成的,H2是由氫分子構成的,H2SO4是由硫酸分子構成的,H2中含有氫分子,H2SO4中不含氫分子,一個硫酸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1個硫原子和4個氧原子,B、C均為錯項;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H2是單質,H2SO4是化合物,D為錯項。答案:A考點二 元素的分類題型 :常以選擇題、填空題形式為主。考試趨勢分析 :命題往往結合粒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等知識,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典例講解:例3在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如圖:下列有關該元素的信息正確的是( ) A.它是非金屬元素 B.它是金屬元素C.相對原子質量是17 D.原子序數是35.453解析:由圖可以看出,氯原子質子數為17,則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最外層電子數為7﹥4,氯元素為非金屬元素,A為正確選項。原子序數=質子數,應為17;相對原子質量為35.453。答案:A例4下列原子屬于金屬元素的是( )解析:本題考查元素的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較易。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為金屬元素,四個選項中只有D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個,故D為正確選項,A、B、C均為錯項。答案:D考點三 元素符號的意義題型 :常以選擇題、填空題形式出現。考試趨勢分析 :預測今后的中考中,繼續結合其他化學符號的意義一同考查,注意區分。典例講解:例5下列化學用語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一個原子,還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A.O B.Zn C.N2 D.CO解析: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有:一種元素;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對于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來說,還表示一種物質。C、D都是化學式,不能表示一種元素、一個原子,排除C、D;A是元素符號,但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O只能表示氧元素、一個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氣,A也為錯項;Zn是由鋅原子構成的,只有B符合題意,為正確選項。答案: B例6表示2個氫原子的化學符號是 ( )A.2H+ B.H2 C.2H2 D.2H解析:元素符號前面的系數表示原子個數,因此,2H表示2個氫原子,D為正確選項。離子符號前面的系數表示離子個數,2H+ 表示2個氫離子;元素符號右下角的小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含有的原子個數,H2表示1個氫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化學式前面的系數表示分子個數,2H2 表示2個氫分子。答案:D考點四 物質宏觀組成的描述題型 :常以選擇題、填空題形式出現。考試趨勢分析 :預測今后的中考中,常以社會熱點問題為背景,結合物質的微觀結構、粒子結構示意圖等知識考查學生分析問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典例講解:例7《食品安全法》從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某些奶粉中因為含有太量的三聚氰胺,對嬰幼兒身體能造成極大傷害,國家已明令禁止生產和銷售。下列關于三聚氰胺(化學式為C3H6N6)的說法正確的是A.三聚氰胺中含有氮分子B.三聚氰胺中C、H、N三元素質量比為1:2:2C.三聚氰胺由3個C原子、6個N原子、6個H原子構成D.三聚氰胺由C、N、H三種元素組成解析:從宏觀來講,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C3H6N6是由C、N、H三種元素組成的,D為正確選項。從微觀來講,物質有的由分子構成,有的由原子構成,有的由離子構成,C3H6N6是由三聚氰胺分子構成的,而每一個三聚氰胺分子式由3個C原子、6個N原子、6個H原子構成的,C為錯項;一種純凈物中不能含有其它物質的分子,三聚氰胺中只含有三聚氰胺分子,不含有氮分子,A為錯項;三聚氰胺分子中C、H、N原子個數比為1:2:2,故三聚氰胺中C、H、N三元素質量比肯定不是1:2:2,C為錯項。答案:D例8時下甲型H1N1流感是全世界關注的熱點,“達菲”是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藥物,其生產原料是香料八角中所含有的一種重要成分——莽草酸,莽草酸的化學式為C7H10O5,下列有關莽草酸的說法錯誤的是A. 1個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個原子B. 莽草酸中含有7個碳元素、10個氫元素C. 莽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4D. 莽草酸是有機物解析: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能論種類,不能論個數,題目中要求選錯誤的說法,因此B為正確選項。 1個莽草酸分子中含有7個碳原子、10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共22個原子,A為錯項;莽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12×7+1×10+16×5=174,C為錯項;C7H10O5中含有碳元素,含碳的化合物為有機化合物,故莽草酸是有機物,D為錯項。答 案:B考點五 元素周期表題型 :常以選擇題、填空題形式出現。考試趨勢分析 :預測今后的中考中,命題傾向于給出元素周期表,讓學生總結相關信息的開放性試題,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典例講解:例9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我們對它進行研究:⑴ 第16號元素屬于_______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它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電子;⑵ 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中的______________數關系密切;⑶ 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呈現的規律有________________ (任寫一點);⑷ 研究表明:第二周期從3~9號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逐漸增大,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逐漸增大,故原子半徑逐漸減小。我分析第三周期從11~17號元素原子半徑變化規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第16號元素是S,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6,大于4,屬于非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電子而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2) 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中的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3)這是一個開放性試題。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呈現的規律有:電子層數遞增、最外層電子數相等、從上到下核電荷數增大。答案:⑴ 非金屬 ;得 ;⑵ 最外層電子 ;⑶ 電子層數遞增或最外層電子數相等或從上到下核電荷數增大等(只要合理均可)⑷ 逐漸減小例10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研究元素知識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關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1869年,科學家 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請畫出17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 ,該元素在化學反應中比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變成離子。(3)上表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學式)。解析:本題考查獲取信息的能力,中等難度。(1)1869年,科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17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該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1個電子變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3)上表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Na,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它們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O(Na2O2)答案:(1)門捷列夫 (2) 得到 (3)Na2O(Na2O2)Cl氯35.45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