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海寧市新倉中學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開學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海寧市新倉中學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開學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海寧市新倉中學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開學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
1.(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交通,又產生巨大的水能,這主要是由于我國(  )
A.地形復雜多樣 B.山脈縱橫交錯,呈網格狀分布
C.山區(qū)面積廣大 D.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以太行山脈為分界線的東、西兩個地形區(qū)分別是(  )
A.東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 B.東北平原和黃土高原
C.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 D.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3.(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中的沙最有可能的來源是(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華北平原
4.(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黃河流經的地形區(qū),按上游至下游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青藏高原 ②華北平原 ③黃土高原 ④內蒙古高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5.(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列地區(qū)與其住房、風俗習慣不相符的是(  )
A.黃土高原——窯洞——吃面食
B.華北平原——陡屋頂磚瓦房——賽龍舟
C.內蒙古高原——蒙古包一一賽馬
D.西雙版納——竹樓——潑水節(jié)
6.(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近年來由于國際石油價格持續(xù)上漲,我市部分出租車經營者要求調高起步價。為此,市物價局、交通局召開了由各界代表參加的價格聽證會。你認為此舉說明了 (  )
A.規(guī)則是可以隨意改變的 B.規(guī)則是人們生活的規(guī)范和準則
C.生活中離不開規(guī)則 D.我們也可以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
7.(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正在成為一種時尚的消費方式是(  )
A.從需求出發(fā),適時進行“更新換代”
B.嘗試“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C.嘗試“寅吃卯糧”,利用貸款的方式提前享受生活
D.不論自己是否需要,看到商品降價就大量購買
8.(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古代中華文明,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  )
A.工業(yè)文明 B.農業(yè)文明 C.海洋文明 D.現代文明
9.(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古希臘文明的開端是(  )
A.大河文明 B.愛琴文明 C.雅典文明 D.埃及文明
10.(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圖是依據化石殘骸復原的《北京人頭像》,據此像能得到的結論是 (  )
A.北京人能夠直立行走
B.北京人頭部仍保留著不少原始特征
C.北京人上肢的進化比頭部快
D.北京人過著采集和狩獵的生活
11.(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導致下圖中兩種房屋結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習慣 B.生產工具 C.自然環(huán)境 D.生產力水平
12.(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遺址。生活在該遺址的原始居民已經………………(  )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會織布 ③煉制陶器 ④擁有成熟的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晉國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這反映了牛耕技術在當時備受人們推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
A.春秋戰(zhàn)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14.(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下列哪幾種人會有獎勵(  )
①讀書好的人②農業(yè)生產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列深受世界人民喜歡的世界名著中,屬于阿拉伯人創(chuàng)作的是(  )
A.《一千零一夜》 B.《詩經》
C.《荷馬史詩》 D.《伊索寓言》
16.(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在中世紀的西歐,形成封建主之間的封主與封臣關系的紐帶是(  ) 
A.土地 B.基督教會 C.權力 D.農奴
17.(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646年,日本天皇頒布詔書,進行國制改革,即“大化改新”,下列屬于“大化改新”政治內容之一的是(  )
A.實行中央集權 B.土地改歸國有
C.學習唐朝文化 D.推行種姓制度
18.(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宗教景觀體現文化差異,中國的一些寺廟大殿對面往往有戲臺,而西方的天主教堂前面卻沒有。這與(  )有關。
A.生活習慣 B.宗教信仰 C.文化傳統(tǒng) D.自然條件
19.(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列關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耶穌
B.基督教的經典是《圣經》
C.伊斯蘭教信徒稱為穆斯林
D.它們創(chuàng)立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20.(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20世紀90年代,陜西章臺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了印章的泥塊),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這可以印證秦朝(  )
A.實行了分封制 B.出現了造紙業(yè)
C.保證了信件的安全 D.實行了郡縣制
二、非選擇題
21.(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閱讀下面的《新疆地形圖》,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新疆地形有“三山夾兩盆”的特點,圖中C為   山脈;E為   盆地。圖中①為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
(2)與浙江省相比,新疆經濟發(fā)展較緩慢,導致這種情況的自然因素是什么
(3)簡要分析新疆地區(qū)能實現經濟騰飛的有利的人文條件。浙江省可以從哪些方面幫助新疆,助其騰飛
22.(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讀下圖,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西南地區(qū)是季風氣候,旱季、雨季分明。而2010年持續(xù)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云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5個省市出現了少有的旱情。
材料二:據有關部門的報告顯示,西南地區(qū)大多數湖泊、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云南省的滇池、異龍湖等五大湖泊污染程度為重度污染。
(1)A所在的省區(qū)簡稱是   ,B省區(qū)所在的地形區(qū)是   。
(2)C所指的河流是:   ,在中國交通史上有“   ”的美稱。
(3)請分別歸納材料一、材料二所顯示的西南旱災發(fā)生的原因,并分別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23.(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在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厚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枝等。
這則材料證明了什么 ,材料所證明的史實有什么意義
(2)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周易》
這段材料反映出我國原始居民的生活出現了什么新變化
(3)材料三: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白虎通》
這段材料反映了我國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發(fā)生了什么新變化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24.(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讀圖連線題(認真讀圖,把下面四欄用直線連接起來)
A 兩河流域       世界第一長河
B 尼羅河流域      新月沃地
C 黃河與長江流域 佛教發(fā)源地
D 印度河與恒河     率先進入犁耕時代
25.(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為取信于民,在頒布新法前,他在都城南門立了一根3丈長的木桿,宣布:誰能把木桿搬到北門賞十金。有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木桿搬到北門,他如數發(fā)賞。從此,人民相信他說話算數。新法頒布后,大家相信必定能實行。
材料二:7世紀中期,一些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十分羨慕中國的強盛。回國后
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實行變革,建立法制完備的國家。
(1)請分別寫出與兩則材料相關的改革名稱。
(2)與材料一相關的改革中,否定貴族特權的內容是哪個?根據材料二改革反映的內容說說日本如何建立法制完備的新國家?(用改革中內容來回答)
(3)這兩次改革分別對當時產生了什么影響?對今天有何借鑒意義?
26.(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截至2013年10月,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學院和近400個孔子課堂,分布在96個國家(地區(qū))。
(1)據材料一,若有孔子學院的學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 ,他可以閱讀哪一著作,從中能學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2)材料二圖中的人是戰(zhàn)國時期各學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們其中的思想,請對號入座,把他們的名字填在橫線上。
①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zhàn)爭;   
②認為人順應自然,對現實人生采取樂天安命的態(tài)度;   
(3)時代不同治國理念不同,舉例說明漢武帝是如何借鑒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
(4)近年來,三門嚴抓醉酒駕車。運用所學知識,你來分析:如果是孔子和韓非子,他們會主張采取何種舉措來治理醉酒駕駛現象?(請選一個人物作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點及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該地勢對我國氣候所產生的影響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濕氣流深入我國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對河流的影響是使大部分河流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特點及影響的理解。
2.【答案】C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行山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是黃土高原,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識記。
3.【答案】C
【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地區(qū)。由于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人類活動破壞地表等原因,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的識記。
4.【答案】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流經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依次流經了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最后流經華北平原注入渤海。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流經范圍的識記。
5.【答案】B
【知識點】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黃土高原;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內蒙古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自然環(huán)境對人們生產生活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地區(qū)的勞動人民依據黃土的直立性質,挖掘了窯洞作為住所,又種植小麥,所以黃土高原地區(qū)出現的現象是住窯洞、吃面食;華北平原降水較少,河流湖泊分布少,不會出現陡頂屋和賽龍舟;內蒙古高原以畜牧業(yè)為主,人們?yōu)榱擞文磷∶晒虐蚁矚g在草原上進行賽馬;我國的西雙版納位于云南,氣候濕熱人們就居住在竹樓上,防潮、防蟲,西雙版納是傣族自治州,每年的4月中旬都要過潑水節(jié)。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自然環(huán)境對人們生產生活影響的識記。
6.【答案】D
【知識點】規(guī)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規(guī)則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近年來由于國際石油價格持續(xù)上漲,我市部分出租車經營者要求調高起步價。為此,市物價局、交通局召開了由各界代表參加的價格聽證會”可知,說明我們也可以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規(guī)則的理解。
7.【答案】C
【知識點】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生活的變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在變化之中。嘗試“寅吃卯糧”,利用貸款的方式提前享受生活正在成為一種時尚的消費方式。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生活的變化的識記。
8.【答案】B
【知識點】探究早期區(qū)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中華文明,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農業(yè)文明。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文明的了解。
9.【答案】B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希臘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文明的開端是愛琴文明。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希臘文明的識記。
10.【答案】B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可知北京人前額低平,眉脊骨粗壯、顴骨高突、吻部前伸,沒有明顯下頦,臉部仍保留著某些猿的特征。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人的識記。
11.【答案】C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yè)聚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生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長江流域,氣候比較潮濕,因此居住干欄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黃河流域,氣候比較干燥,因此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原始居民生活的識記。
12.【答案】A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yè)聚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距今約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經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會紡線織布和燒制陶器,我國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出現于商朝,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不正確。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半坡原始居民的識記。
13.【答案】A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牛耕技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牛耕技術出現以前中原地區(qū)使用稱為耒耜的腳踏耕具。我國牛耕技術的使用,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春秋戰(zhàn)國之交,中國進入了鐵器時代,鐵器農具的出現及牛耕技術使用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牛耕是我國農業(yè)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牛耕技術的識記。
14.【答案】B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的內容規(guī)定,獎勵耕戰(zhàn),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商鞅變法鼓勵發(fā)展生產,重農抑商。由此可見,②農業(yè)生產搞得好的人和③仗打得好的人,符合商鞅變法的內容中關于獎勵的人選。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的識記。
15.【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阿拉伯人文化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阿拉伯人文化成就的識記。
16.【答案】A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封建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時,歐洲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的土地占有制。從法律上講,全國的土地都屬于國王,國王是最大的封建主。國王把土地分封給臣屬,大封建主又把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給小封建主,這樣在全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封建領主。各級領主按照不同的條件把土地出租給農民耕種。所以,在中世紀的西歐,形成封建主之間的封主與封臣關系的紐帶是土地。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西歐封建制度的識記。
17.【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18.【答案】C
【知識點】探究宗教文化景觀的多樣性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宗教景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宗教景觀體現文化差異,中國的一些寺廟大殿對面往往有戲臺,而西方的天主教堂前面卻沒有,這與各地的文化傳統(tǒng)有關。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宗教景觀的了解。
19.【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釋迦摩尼,所以A表述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三大宗教的識記。
20.【答案】D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chuàng)大一統(tǒng)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郡縣制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中“陜西章臺出土的秦代封泥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一發(fā)現可以印證秦朝實行了郡縣制度。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郡縣制的識記。
21.【答案】(1)昆侖山脈;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
(2)氣候干旱;地處內陸,山區(qū)面積廣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嚴重。
(3)人文條件:獨特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歷史文化等。人才、資金、技術等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新疆(絲路明珠);交流與互補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地形有“三山夾兩盆”的特點,圖中C為昆侖山脈;E為塔里木盆地。圖中①為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2)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自然環(huán)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與浙江省相比,新疆經濟發(fā)展較緩慢,導致這種情況的自然因素是氣候干旱;地處內陸,山區(qū)面積廣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嚴重。
(3)本題考查的是新疆人文條件和東西部互補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地區(qū)能實現經濟騰飛的有利的人文條件有:獨特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歷史文化等。浙江可以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幫助新疆,助其騰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新疆自然人文環(huán)境、東西部互補的識記。
22.【答案】(1)桂;云貴高原
(2)長江;黃金水道
(3)材料一:原因—水資源的時間(或時空)分布不平衡;措施—在雨季的時候注意收集儲備水或修建水庫、水窖儲水。
材料二:原因—水體污染或環(huán)境污染嚴重;措施—保護環(huán)境、治理水體污染等。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地勢和地形;我國環(huán)境問題;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qū)和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簡稱為桂;B為貴州省,所在地形區(qū)為云貴高原。
(2)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所指的河流是長江,在中國交通史上有“黃金水道”的美稱。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西南地區(qū)發(fā)生旱災原因在于水資源的時間(或時空)分布不平衡,對此我們要在雨季的時候注意收集儲備水或修建水庫、水窖儲水。分析 材料二可知,西南地區(qū)水體污染或環(huán)境污染嚴重,對此我們應加強保護環(huán)境、治理水體污染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qū)和重要地理單元分布、長江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答案】(1)北京人開始使用火。
火的使用,促進了人類體質的發(fā)展和腦的進化,大大提高了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進程中的一大進步。
(2)居住有了房屋(或會建造房屋),過上了定居生活。
(3)出現了農耕(或是出現了原始農業(yè))
(4)原始居民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或社會進步)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yè)聚落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京人的有關知識。注意材料一中的關鍵詞“木炭”、“灰燼堆”,據此可以判斷北京人開始使用火。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火的使用,人們可以御寒,驅趕野獸,可以吃烤熟的食物,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2)本題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二“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可見當時的人們居住有了房屋(或會建造房屋),開始過定居生活。
(3)本題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的生產情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三所給信息:“制耒耜,教民農作”。可知當時人們開始用耒耜種植莊稼,出現了原始的農耕(或是出現了原始農業(yè))。
(4)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以上材料和問題可知,原始居民在逐步的生產生活中學會了用火、建造房屋、農耕等技能,生產力水平不斷的提高。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4.【答案】A—尼羅河流域—世界第一長河
B—兩河流域—新月沃地
C—印度河與恒河—佛教發(fā)源地
D—黃河與長江流域—率先進入犁耕
【知識點】探究早期區(qū)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河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尼羅河流域的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新月沃地,又叫新月沃土或稱肥沃月彎是指西亞、北非地區(qū)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黃河與長江流域率先進入犁耕時代;印度河與恒河是佛教的發(fā)源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河文明的識記。
25.【答案】(1)材料一:商鞅變法;材料二:大化改新。
(2)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日本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為治國的基礎。
(3)商鞅變法:全面、徹底,使秦國強大起來,成為戰(zhàn)國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大化改新:促進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發(fā)展,奴隸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回答局限性也可)要堅持改革開放。(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和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講內容是“立木取信”,與商鞅變法有關。7世紀中期,一些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十分羨慕中國的強盛。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實行變革,建立法制完備的國家,史稱“大化改新”。
(2)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否定了貴族的特權。結合材料二,可知日本通過學習唐朝的制度、律令和法律,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為治國的基礎。建立了法治完備的新國家。
(3)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和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全面、徹底,使秦國強大起來,成為戰(zhàn)國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大化改新:促進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發(fā)展,奴隸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對今天而言,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和大化改新的識記。
26.【答案】(1)《論語》;溫故而知新、有教無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
(2)墨子;莊子
(3)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4)孔子強調以德治國,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zhí)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
【知識點】百家爭鳴;大一統(tǒng)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溫故而知新、有教無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
(2)本題考查的是墨子和莊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墨子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zhàn)爭;莊子認為人順應自然,對現實人生采取樂天安命的態(tài)度。
(3)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4)本題考查的是孔子和韓非子思想主張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強調以德治國,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zhí)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的識記,對漢武帝思想文化措施的識記。
1 / 1浙江省海寧市新倉中學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開學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
1.(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交通,又產生巨大的水能,這主要是由于我國(  )
A.地形復雜多樣 B.山脈縱橫交錯,呈網格狀分布
C.山區(qū)面積廣大 D.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答案】D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地勢特點及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該地勢對我國氣候所產生的影響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濕氣流深入我國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對河流的影響是使大部分河流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勢特點及影響的理解。
2.(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以太行山脈為分界線的東、西兩個地形區(qū)分別是(  )
A.東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 B.東北平原和黃土高原
C.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 D.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答案】C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行山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是黃土高原,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識記。
3.(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中的沙最有可能的來源是(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華北平原
【答案】C
【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地區(qū)。由于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破壞、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人類活動破壞地表等原因,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的識記。
4.(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黃河流經的地形區(qū),按上游至下游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青藏高原 ②華北平原 ③黃土高原 ④內蒙古高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答案】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黃河流經范圍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依次流經了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最后流經華北平原注入渤海。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流經范圍的識記。
5.(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列地區(qū)與其住房、風俗習慣不相符的是(  )
A.黃土高原——窯洞——吃面食
B.華北平原——陡屋頂磚瓦房——賽龍舟
C.內蒙古高原——蒙古包一一賽馬
D.西雙版納——竹樓——潑水節(jié)
【答案】B
【知識點】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黃土高原;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內蒙古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自然環(huán)境對人們生產生活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地區(qū)的勞動人民依據黃土的直立性質,挖掘了窯洞作為住所,又種植小麥,所以黃土高原地區(qū)出現的現象是住窯洞、吃面食;華北平原降水較少,河流湖泊分布少,不會出現陡頂屋和賽龍舟;內蒙古高原以畜牧業(yè)為主,人們?yōu)榱擞文磷∶晒虐蚁矚g在草原上進行賽馬;我國的西雙版納位于云南,氣候濕熱人們就居住在竹樓上,防潮、防蟲,西雙版納是傣族自治州,每年的4月中旬都要過潑水節(jié)。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自然環(huán)境對人們生產生活影響的識記。
6.(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近年來由于國際石油價格持續(xù)上漲,我市部分出租車經營者要求調高起步價。為此,市物價局、交通局召開了由各界代表參加的價格聽證會。你認為此舉說明了 (  )
A.規(guī)則是可以隨意改變的 B.規(guī)則是人們生活的規(guī)范和準則
C.生活中離不開規(guī)則 D.我們也可以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
【答案】D
【知識點】規(guī)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規(guī)則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近年來由于國際石油價格持續(xù)上漲,我市部分出租車經營者要求調高起步價。為此,市物價局、交通局召開了由各界代表參加的價格聽證會”可知,說明我們也可以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規(guī)則的理解。
7.(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正在成為一種時尚的消費方式是(  )
A.從需求出發(fā),適時進行“更新換代”
B.嘗試“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C.嘗試“寅吃卯糧”,利用貸款的方式提前享受生活
D.不論自己是否需要,看到商品降價就大量購買
【答案】C
【知識點】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生活的變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在變化之中。嘗試“寅吃卯糧”,利用貸款的方式提前享受生活正在成為一種時尚的消費方式。故選擇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生活的變化的識記。
8.(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古代中華文明,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  )
A.工業(yè)文明 B.農業(yè)文明 C.海洋文明 D.現代文明
【答案】B
【知識點】探究早期區(qū)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中華文明,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農業(yè)文明。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文明的了解。
9.(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古希臘文明的開端是(  )
A.大河文明 B.愛琴文明 C.雅典文明 D.埃及文明
【答案】B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希臘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文明的開端是愛琴文明。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希臘文明的識記。
10.(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圖是依據化石殘骸復原的《北京人頭像》,據此像能得到的結論是 (  )
A.北京人能夠直立行走
B.北京人頭部仍保留著不少原始特征
C.北京人上肢的進化比頭部快
D.北京人過著采集和狩獵的生活
【答案】B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人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可知北京人前額低平,眉脊骨粗壯、顴骨高突、吻部前伸,沒有明顯下頦,臉部仍保留著某些猿的特征。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人的識記。
11.(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導致下圖中兩種房屋結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習慣 B.生產工具 C.自然環(huán)境 D.生產力水平
【答案】C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yè)聚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生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長江流域,氣候比較潮濕,因此居住干欄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黃河流域,氣候比較干燥,因此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原始居民生活的識記。
12.(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遺址。生活在該遺址的原始居民已經………………(  )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會織布 ③煉制陶器 ④擁有成熟的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yè)聚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距今約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經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會紡線織布和燒制陶器,我國最早的成熟的文字出現于商朝,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不正確。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半坡原始居民的識記。
13.(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晉國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這反映了牛耕技術在當時備受人們推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
A.春秋戰(zhàn)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答案】A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牛耕技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牛耕技術出現以前中原地區(qū)使用稱為耒耜的腳踏耕具。我國牛耕技術的使用,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春秋戰(zhàn)國之交,中國進入了鐵器時代,鐵器農具的出現及牛耕技術使用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牛耕是我國農業(yè)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牛耕技術的識記。
14.(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下列哪幾種人會有獎勵(  )
①讀書好的人②農業(yè)生產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的內容規(guī)定,獎勵耕戰(zhàn),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商鞅變法鼓勵發(fā)展生產,重農抑商。由此可見,②農業(yè)生產搞得好的人和③仗打得好的人,符合商鞅變法的內容中關于獎勵的人選。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的識記。
15.(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列深受世界人民喜歡的世界名著中,屬于阿拉伯人創(chuàng)作的是(  )
A.《一千零一夜》 B.《詩經》
C.《荷馬史詩》 D.《伊索寓言》
【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阿拉伯人文化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阿拉伯人文化成就的識記。
16.(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在中世紀的西歐,形成封建主之間的封主與封臣關系的紐帶是(  ) 
A.土地 B.基督教會 C.權力 D.農奴
【答案】A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封建制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時,歐洲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的土地占有制。從法律上講,全國的土地都屬于國王,國王是最大的封建主。國王把土地分封給臣屬,大封建主又把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給小封建主,這樣在全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封建領主。各級領主按照不同的條件把土地出租給農民耕種。所以,在中世紀的西歐,形成封建主之間的封主與封臣關系的紐帶是土地。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西歐封建制度的識記。
17.(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646年,日本天皇頒布詔書,進行國制改革,即“大化改新”,下列屬于“大化改新”政治內容之一的是(  )
A.實行中央集權 B.土地改歸國有
C.學習唐朝文化 D.推行種姓制度
【答案】A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故選擇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化改新的識記。
18.(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宗教景觀體現文化差異,中國的一些寺廟大殿對面往往有戲臺,而西方的天主教堂前面卻沒有。這與(  )有關。
A.生活習慣 B.宗教信仰 C.文化傳統(tǒng) D.自然條件
【答案】C
【知識點】探究宗教文化景觀的多樣性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宗教景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宗教景觀體現文化差異,中國的一些寺廟大殿對面往往有戲臺,而西方的天主教堂前面卻沒有,這與各地的文化傳統(tǒng)有關。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宗教景觀的了解。
19.(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下列關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耶穌
B.基督教的經典是《圣經》
C.伊斯蘭教信徒稱為穆斯林
D.它們創(chuàng)立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釋迦摩尼,所以A表述錯誤。故選擇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三大宗教的識記。
20.(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20世紀90年代,陜西章臺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了印章的泥塊),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這可以印證秦朝(  )
A.實行了分封制 B.出現了造紙業(yè)
C.保證了信件的安全 D.實行了郡縣制
【答案】D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chuàng)大一統(tǒng)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郡縣制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中“陜西章臺出土的秦代封泥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一發(fā)現可以印證秦朝實行了郡縣制度。故選擇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郡縣制的識記。
二、非選擇題
21.(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閱讀下面的《新疆地形圖》,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新疆地形有“三山夾兩盆”的特點,圖中C為   山脈;E為   盆地。圖中①為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
(2)與浙江省相比,新疆經濟發(fā)展較緩慢,導致這種情況的自然因素是什么
(3)簡要分析新疆地區(qū)能實現經濟騰飛的有利的人文條件。浙江省可以從哪些方面幫助新疆,助其騰飛
【答案】(1)昆侖山脈;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
(2)氣候干旱;地處內陸,山區(qū)面積廣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嚴重。
(3)人文條件:獨特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歷史文化等。人才、資金、技術等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新疆(絲路明珠);交流與互補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地形有“三山夾兩盆”的特點,圖中C為昆侖山脈;E為塔里木盆地。圖中①為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2)本題考查的是新疆自然環(huán)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與浙江省相比,新疆經濟發(fā)展較緩慢,導致這種情況的自然因素是氣候干旱;地處內陸,山區(qū)面積廣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嚴重。
(3)本題考查的是新疆人文條件和東西部互補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地區(qū)能實現經濟騰飛的有利的人文條件有:獨特的民族風情、燦爛的歷史文化等。浙江可以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幫助新疆,助其騰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地理單元分布、新疆自然人文環(huán)境、東西部互補的識記。
22.(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讀下圖,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西南地區(qū)是季風氣候,旱季、雨季分明。而2010年持續(xù)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云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5個省市出現了少有的旱情。
材料二:據有關部門的報告顯示,西南地區(qū)大多數湖泊、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云南省的滇池、異龍湖等五大湖泊污染程度為重度污染。
(1)A所在的省區(qū)簡稱是   ,B省區(qū)所在的地形區(qū)是   。
(2)C所指的河流是:   ,在中國交通史上有“   ”的美稱。
(3)請分別歸納材料一、材料二所顯示的西南旱災發(fā)生的原因,并分別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答案】(1)桂;云貴高原
(2)長江;黃金水道
(3)材料一:原因—水資源的時間(或時空)分布不平衡;措施—在雨季的時候注意收集儲備水或修建水庫、水窖儲水。
材料二:原因—水體污染或環(huán)境污染嚴重;措施—保護環(huán)境、治理水體污染等。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地勢和地形;我國環(huán)境問題;我國資源問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qū)和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簡稱為桂;B為貴州省,所在地形區(qū)為云貴高原。
(2)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所指的河流是長江,在中國交通史上有“黃金水道”的美稱。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西南地區(qū)發(fā)生旱災原因在于水資源的時間(或時空)分布不平衡,對此我們要在雨季的時候注意收集儲備水或修建水庫、水窖儲水。分析 材料二可知,西南地區(qū)水體污染或環(huán)境污染嚴重,對此我們應加強保護環(huán)境、治理水體污染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qū)和重要地理單元分布、長江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在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厚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枝等。
這則材料證明了什么 ,材料所證明的史實有什么意義
(2)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周易》
這段材料反映出我國原始居民的生活出現了什么新變化
(3)材料三: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白虎通》
這段材料反映了我國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發(fā)生了什么新變化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答案】(1)北京人開始使用火。
火的使用,促進了人類體質的發(fā)展和腦的進化,大大提高了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進程中的一大進步。
(2)居住有了房屋(或會建造房屋),過上了定居生活。
(3)出現了農耕(或是出現了原始農業(yè))
(4)原始居民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或社會進步)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yè)聚落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京人的有關知識。注意材料一中的關鍵詞“木炭”、“灰燼堆”,據此可以判斷北京人開始使用火。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火的使用,人們可以御寒,驅趕野獸,可以吃烤熟的食物,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2)本題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二“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可見當時的人們居住有了房屋(或會建造房屋),開始過定居生活。
(3)本題考查的是原始居民的生產情況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三所給信息:“制耒耜,教民農作”。可知當時人們開始用耒耜種植莊稼,出現了原始的農耕(或是出現了原始農業(yè))。
(4)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以上材料和問題可知,原始居民在逐步的生產生活中學會了用火、建造房屋、農耕等技能,生產力水平不斷的提高。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4.(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讀圖連線題(認真讀圖,把下面四欄用直線連接起來)
A 兩河流域       世界第一長河
B 尼羅河流域      新月沃地
C 黃河與長江流域 佛教發(fā)源地
D 印度河與恒河     率先進入犁耕時代
【答案】A—尼羅河流域—世界第一長河
B—兩河流域—新月沃地
C—印度河與恒河—佛教發(fā)源地
D—黃河與長江流域—率先進入犁耕
【知識點】探究早期區(qū)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河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尼羅河流域的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新月沃地,又叫新月沃土或稱肥沃月彎是指西亞、北非地區(qū)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黃河與長江流域率先進入犁耕時代;印度河與恒河是佛教的發(fā)源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河文明的識記。
25.(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為取信于民,在頒布新法前,他在都城南門立了一根3丈長的木桿,宣布:誰能把木桿搬到北門賞十金。有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木桿搬到北門,他如數發(fā)賞。從此,人民相信他說話算數。新法頒布后,大家相信必定能實行。
材料二:7世紀中期,一些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十分羨慕中國的強盛。回國后
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實行變革,建立法制完備的國家。
(1)請分別寫出與兩則材料相關的改革名稱。
(2)與材料一相關的改革中,否定貴族特權的內容是哪個?根據材料二改革反映的內容說說日本如何建立法制完備的新國家?(用改革中內容來回答)
(3)這兩次改革分別對當時產生了什么影響?對今天有何借鑒意義?
【答案】(1)材料一:商鞅變法;材料二:大化改新。
(2)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日本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為治國的基礎。
(3)商鞅變法:全面、徹底,使秦國強大起來,成為戰(zhàn)國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大化改新:促進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發(fā)展,奴隸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回答局限性也可)要堅持改革開放。(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和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講內容是“立木取信”,與商鞅變法有關。7世紀中期,一些到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十分羨慕中國的強盛。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實行變革,建立法制完備的國家,史稱“大化改新”。
(2)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否定了貴族的特權。結合材料二,可知日本通過學習唐朝的制度、律令和法律,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為治國的基礎。建立了法治完備的新國家。
(3)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和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全面、徹底,使秦國強大起來,成為戰(zhàn)國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大化改新:促進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發(fā)展,奴隸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對今天而言,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和大化改新的識記。
26.(2016八上·海寧開學考)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截至2013年10月,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學院和近400個孔子課堂,分布在96個國家(地區(qū))。
(1)據材料一,若有孔子學院的學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 ,他可以閱讀哪一著作,從中能學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2)材料二圖中的人是戰(zhàn)國時期各學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們其中的思想,請對號入座,把他們的名字填在橫線上。
①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zhàn)爭;   
②認為人順應自然,對現實人生采取樂天安命的態(tài)度;   
(3)時代不同治國理念不同,舉例說明漢武帝是如何借鑒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
(4)近年來,三門嚴抓醉酒駕車。運用所學知識,你來分析:如果是孔子和韓非子,他們會主張采取何種舉措來治理醉酒駕駛現象?(請選一個人物作答)
【答案】(1)《論語》;溫故而知新、有教無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
(2)墨子;莊子
(3)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4)孔子強調以德治國,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zhí)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
【知識點】百家爭鳴;大一統(tǒng)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溫故而知新、有教無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
(2)本題考查的是墨子和莊子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墨子主張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zhàn)爭;莊子認為人順應自然,對現實人生采取樂天安命的態(tài)度。
(3)本題考查的是漢武帝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4)本題考查的是孔子和韓非子思想主張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強調以德治國,克己復禮,要求人們自律,會主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韓非子強調以法治國,會主張制定完善的法律,強迫人們遵守,并嚴格執(zhí)行法律,依法嚴懲闖紅燈行為。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的識記,對漢武帝思想文化措施的識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乾安县| 凌海市| 黑龙江省| 诸城市| 阜南县| 枣阳市| 定州市| 金坛市| 江油市| 定州市| 鹿邑县| 永清县| 临湘市| 汉沽区| 凤冈县| 南通市| 安福县| 房山区| 满洲里市| 大冶市| 本溪| 尼玛县| 普兰县| 青川县| 平果县| 凌海市| 都兰县| 游戏| 桂东县| 高密市| 广昌县| 大荔县| 台中市| 龙岩市| 靖江市| 芦山县| 哈密市| 泊头市| 望江县| 天长市|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