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四校聯考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試卷一、選擇題1.(2017九上·瑞安月考)在國家和發達地區的對口幫扶下,去年我國共有1200多萬人口丟掉了“貧困”的帽子,按照國家的標準,還有7000多萬的貧困人口;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則還有2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說明( )A.我國已跨入全面小康建設階段B.當前的主要矛盾無法得到解決C.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脫貧只能靠國家政策支持和幫助2.(2017九上·瑞安月考)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推動完善全球治理,主辦G20杭州峰會是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一帶一路”也是中國為推動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而提出的重大合作倡議,三年來取得很多進展,廣受各方關注。對此,下列認識正確是( )①表明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 ②充分證明我國綜合國力世界第一③離不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④離不開貫徹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17九上·瑞安月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委會議,研究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部署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我國確定這些工作的出發點是( )①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③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④是否有利于我國迅速成為發達國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2017九上·瑞安月考)從“獨生子女”到“雙獨兩孩”,從“單獨兩孩”到“全面兩孩”。制定這一系列計劃生育政策的根本依據是( ?。?br/>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B.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一基本國情C.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D.“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5.(2017九上·瑞安月考)恩格斯的預言:“未來的戰爭是世界戰爭,規??涨啊⑵茐木薮螅瑢㈤L達3-4年,將有800~1000萬士兵互相殘殺,把整個歐洲吃個干凈,導致歐洲貧困普遍化。”最早驗證恩格斯這一說法的歷史事件是( ?。?br/>A.第一次世界大戰 B.第二次世界大戰C.英法聯軍侵華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6.(2017九上·瑞安月考)某歷史興趣小組在探討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時,找到下圖,則有關該圖中Ⅰ、Ⅱ所指國家及所在軍事集團表述正確的是( ?。?br/>A.Ⅰ指英國 協約國 B.Ⅰ指德國 同盟國C.Ⅱ指英國 同盟國 D.Ⅱ指德國 協約國7.(2017九上·瑞安月考)下表是1913年英、德、法、美工業產量、殖民地面積所占位置排名表: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項目 英國 德國 法國 美國工業產量所占位置排名 3 2 4 1殖民地面積所占位置排名 1 4 2 5A.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B.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盛行C.薩拉熱窩事件D.帝國主義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8.(2017九上·瑞安月考)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奧軍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它又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br/>A.意大利不守信用B.列強之間的關系以自身利益為轉移C.協約國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性D.同盟國內部不團結9.(2017九上·瑞安月考)20世紀初,列強通過直接投資、向清政府貸款等多種方式加緊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其中列強在華投資最大的一個經濟領域是( ?。?br/>A.鐵路 B.棉紡織業 C.水上運輸業 D.鋼鐵10.(2017九上·瑞安月考)歷史興趣小組為下列圖片擬一歷史主題,最貼切的是( ?。?br/>A.抗爭——中國人民擺脫外來的侵略B.探索——尋求強國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淵D.復興——中華民族崛起之路11.(2017九上·瑞安月考)“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子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卑l生這些習俗變化的時期是( )A.20世紀中期 B.19世紀初期 C.20世紀初期 D.21世紀初期12.(2017九上·瑞安月考)《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2016杭州G20峰會西湖文藝演出將中華民族最具特色的一面展現給了世界,震撼了全場,驚艷了世界。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活力創新的民族。則首次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是( ?。?br/>A.康有為 B.梁啟超 C.孫中山 D.毛澤東13.(2017九上·瑞安月考)1912年元旦,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華民國紀年方法計算,孫中山逝世于( ?。?br/>A.民國十二年 B.民國十三年 C.民國十四年 D.民國十五年14.(2017九上·瑞安月考)毛澤東在談及學生時代喜愛閱讀的一份出版物時說:“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這份出版物是( )A.《時務報》 B.《新青年》 C.《民報》 D.《申報》15.(2017九上·瑞安月考)“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運動中哪方面的內容( ?。?br/>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C.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D.提倡科學,反對愚昧16.(2017九上·瑞安月考)《全球通史》中寫道:“民國初期若干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之一”,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該時期( )①軍閥割據混戰 ②人民生活困苦 ③社會秩序混亂 ④人民思想解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2017九上·瑞安月考)顧維鈞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外交官,在他的回憶錄里,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很失望,最高委員會無視中國人民的存在,出賣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我很憤怒,你們憑什么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據此回答小題(1)顧維鈞記錄的事件發生在( )A.1919年的巴黎和會 B.1938年的慕尼黑會議C.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 D.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2)這一事件發生以后,中國人民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外交官顧維鈞的“憤怒”。中國人民表達“憤怒”的形式是( ?。?br/>A.公車上書 B.新文化運動C.“五四”運動 D.“一二 九”運動18.(2017九上·瑞安月考)以下可以形象概括中國共產黨成立重大歷史意義的詞語是( ?。?br/>A.開天辟地 B.星火燎原 C.轉危為安 D.當家作主19.(2017九上·瑞安月考)“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蒙訪舊蹤”(1964年董必武同志題詩)。詩中“畫舫”的所在地是在( )A.上海 B.嘉興 C.北京 D.武漢二、非選擇題20.(2017九上·瑞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主要經濟數據變化表1978年 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 3645億美元 677000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 第10位 第2位經濟增長貢獻率 約2.3% 25%以上增長貢獻率世界排名 -- 第1位材料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是沒有退路的,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材料三:2016年某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一年來,我市多策并舉,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增強投資拉動力,加快推進市級重點項目的順利建設。扎實推進各領域改革,公布市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加大民生投入,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1萬人,為困難家庭學生發放資助款近2億元,努力讓群眾分享改革發展成果。……(1)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特征。30多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請從兩個不同角度說說“中央反復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的理由。(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談談該市怎樣才能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實現經濟健康發展。21.(2017九上·瑞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它將“帶來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國人民應當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新紀元》1919年1月1日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斈辏挥袔资畟€成員;28年以后,他就成為領導著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了。材料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材料一作者是誰?用史實說明,他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哪一項組織準備?(2)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幾周年?其誕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你認為中國共產黨早五、六年誕生可能嗎?請說說推斷的理由?(3)通過與中國同盟會的對比,分析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當中的“新”體現在哪里?從兩個角度說明。22.(2017九上·瑞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國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淪落、軍閥割據……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決定接受西方的科學、民主和文化作為新秩序的基礎。……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稱為新文化運動。——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新文化運動促進民眾的覺醒,喚起了人們對國家事務的關心,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民族覺悟和愛國熱情空前高漲?!訌娏水敃r人們的民族主義,其結果便是對外國帝國主義的猛烈反抗。——據人民版高中《歷史》教材等改編材料三:“五四運動”大事記材料四:中華民國教育部主事關于“罷學風潮”條陳(1)根據材料一說明新文化運動的產生背景。(2)根據材料三,概括此次“五四運動”的主要特點。(3)材料四中“過激派偽說”指的是什么?結合材料一至四闡明你的推斷理由。23.(2017九上·瑞安月考)2016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材料一是其一生經典語錄摘要及其時代背景材料。材料一:時間 經典語錄及時代背景材料1894年 ①他 《上李鴻章書》:“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1903年 ②他《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戲院的演說》:“革命為唯一法門……我們必須傾覆滿洲政府,建立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br/>1905年 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912年 ④他曾自豪地說:“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 。”在此(1912年3月)之后,剪辮漸成一種新風尚,留辮者則為社會輿論所不齒。1924年 ⑤他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提到,“(一)民族主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二則中國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二)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則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和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 (三)民生主義?!辉黄骄貦?,一曰節制資本?!?br/>1925年 ⑥他在北京病逝。材料二:“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不小程度上左右人們特別是先進分子的思想和行動。閘門一經打開,思想的洪流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br/>——胡繩武/金沖及 《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豐碑——辛亥革命》材料三:簽訂“二十一條”上海街頭流浪的逃難者老“猿”百態(1)根據材料,聯系所學知識,歸納孫中山生平的重大革命活動。(2)聯系史料①②③⑤,分析孫中山革命思想的變化。(3)孫中山1924年在黃埔軍校演講中提到,“中國革命……現在得到的結果,徒有民國之年號,沒有民國之事實……”。結合材料一至三,說說你對“徒有民國之年號,沒有民國之事實”的理解。(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現階段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的基本國情的理解。2.【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所以②表述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答案】A【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個有利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個有利于”是黨和國家從事和判斷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標準: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個有利于”的識記。4.【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制定一切路線、方針政策的依據: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理解。5.【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德國等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建立,它們瘋狂的擴軍備戰,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開始,1918年結束,主戰場在歐洲,參戰國家30多個,一戰中被戰爭、饑餓、疾病奪去生命的人超過一千萬,這場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所以一戰首先應驗了恩格斯的預言。由此可知BCD錯誤,A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識記。6.【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Ⅰ處是德國,德國和意大利、奧匈帝國在一戰前形成了三國同盟;Ⅱ處是英國,英國和法國、俄國在一戰前形成了三國協約。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識記。7.【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的識記。8.【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實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意大利從自身利益出發加入到協約國方面對德國作戰,這反映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一切以利益為轉移,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一戰實質的理解。9.【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20世紀初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初,鐵路是列強對華經濟侵略最大的經濟領域。列強控制筑路大權,奪取在鐵路沿線開發土地、開采礦藏等特權。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20世紀初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識記。10.【答案】B【知識點】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的是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是中國人民探索的過程,是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活動,是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的探索活動,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有關知識。題干材料中的“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子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沖擊了與封建制度相伴隨的一些陳規陋習,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即發生在20世紀初。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識記。12.【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民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族”一詞最早由梁啟超提出,成為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及建立國族的重要概念。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民族概念的識記。13.【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國紀年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因此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此類推可發現民國n年就是公元(1911+n)年,因此公元1925年為民國14年,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民國紀年法的理解。14.【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青年》的有關知識。據“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可知,這份出版物應該是《新青年》。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新青年》的識記。15.【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題干中“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等可知所說為寫文章方面的內容,體現了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的內容。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6.【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民國初年,由于袁世凱恢復帝制,國內爆發內戰即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后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出現了軍閥割據混戰,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秩序混亂。這一時期沒有出現促進人民思想解放的因素,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識記。17.【答案】(1)A(2)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你們憑什么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1月召開的巴黎和會,參加會議的有27個國家,但被英、法、美所操縱,主要是對戰敗國的懲罰和對其海外殖民地的重新瓜分,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規定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由日本繼承,損害了中國的權益,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故選A。(2)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的廢棄各國在華勢力范圍、取消“二十一條”、收回在大戰中日本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等多項正當要求被操縱會議的列強拒絕,它們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國內的五四運動。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識記。18.【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自此中國的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A符合題意;B星火燎原指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C轉危為安指的是長征;D當家作主指的是新中國的成立。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成立意義的識記。19.【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共一大的有關知識。由材料中的信息“誕生共黨”可知,這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會議的最后一在轉移到嘉興南湖的游船上進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共一大的識記。20.【答案】(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持續增長。但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明顯放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或者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2)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優化社會治理環境,為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堅決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等。【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制度【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持續增長,但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明顯放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30多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的根本原因是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及政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經濟政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市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優化社會治理環境,為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堅決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等,才能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實現經濟健康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1.【答案】(1)李大釗;1920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2)96周年。中共一大的召開。因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思想基礎,組織基礎,階級基礎。馬克思主義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才進行了廣泛的傳播,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也是在1920年紛紛開始建立,工人階級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才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五六年前這些條件都還不具備,所以中國共產黨要等到1921年才成立。(3)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新的革命綱領: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共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作者是李大釗。1920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2)本題考查的是中共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6(2017-1921)周年,其誕生的標志性事件是中共一大的召開。因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思想基礎,組織基礎,階級基礎。馬克思主義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才進行了廣泛的傳播,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也是在1920年紛紛開始建立,工人階級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才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五六年前這些條件都還不具備,所以中國共產黨要等到1921年才成立。(3)本題考查的是中共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使中國革命煥然一新,新在以下各方面: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政黨——中國共產黨 ;新的奮斗目標——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新的革命前途——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共成立的識記。22.【答案】(1)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并沒有根本改變,專制的思想還沒根本去除,民主共和的思想還沒有深入人心。(2)①這是一次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或這是一次反帝愛國運動;②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③愛國學生是運動的先鋒;④這次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3)“過激派偽說”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科學”等思想。材料四認為,北京大學專以提倡“過激派偽說”,事實上,以《新青年》編輯部為核心的新文化陳營就形成于北京大學,此其一;其二,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材料一,二都表明,新文化運動喚醒了民眾的覺悟,使民眾的民族覺悟和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因此可以認為,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準備了思想條件。而材料四認為,五四運動爆發的“遠因”是“此種學說”導致。綜合以上兩點可以推斷,材料四中所謂“過激派偽說”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科學”等思想。【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并沒有根本的改變,封建統治思想還根深蒂固;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影響的進步知識分子,認為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鞏固,中國社會狀況依然混亂,是因為中國缺少一場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2)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或這是一次反帝愛國運動;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愛國學生是運動的先鋒;這次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3)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過激派偽說”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科學”等思想。材料四認為,北京大學專以提倡“過激派偽說”,事實上,以《新青年》編輯部為核心的新文化陳營就形成于北京大學,此其一;其二,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材料一,二都表明,新文化運動喚醒了民眾的覺悟,使民眾的民族覺悟和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因此可以認為,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準備了思想條件。而材料四認為,五四運動爆發的“遠因”是“此種學說”導致。綜合以上兩點可以推斷,材料四中所謂“過激派偽說”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科學”等思想。【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3.【答案】(1)成立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2)由改良思想轉變為革命思想,舊三民主義變為新三民主義或者具體寫出三民主義的新變化如:開始旗幟鮮明提出反對帝國主義,民權為平民所共有。(3)辛亥革命的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篡奪,隨之建立北洋政府,對外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賣國求榮,對內實行專制,鎮壓革命,徒有“民國之年號”,造成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但不可否認,辛亥革命是20世紀的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共和體制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也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傳播,有一定的“民國之事實”。【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活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生平的重大革命活動有:成立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2)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思想變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思想由改良思想轉變為革命思想,舊三民主義變為新三民主義或者具體寫出三民主義的新變化如:開始旗幟鮮明提出反對帝國主義,民權為平民所共有。(3)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的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篡奪,隨之建立北洋政府,對外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賣國求榮,對內實行專制,鎮壓革命,徒有“民國之年號”,造成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但不可否認,辛亥革命是20世紀的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共和體制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也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傳播,有一定的“民國之事實”。【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活動的識記,對孫中山思想變化和辛亥革命影響的理解。1 / 1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四校聯考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試卷一、選擇題1.(2017九上·瑞安月考)在國家和發達地區的對口幫扶下,去年我國共有1200多萬人口丟掉了“貧困”的帽子,按照國家的標準,還有7000多萬的貧困人口;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則還有2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說明( )A.我國已跨入全面小康建設階段B.當前的主要矛盾無法得到解決C.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脫貧只能靠國家政策支持和幫助【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現階段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的基本國情的理解。2.(2017九上·瑞安月考)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推動完善全球治理,主辦G20杭州峰會是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一帶一路”也是中國為推動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而提出的重大合作倡議,三年來取得很多進展,廣受各方關注。對此,下列認識正確是( ?。?br/>①表明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 ②充分證明我國綜合國力世界第一③離不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④離不開貫徹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所以②表述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2017九上·瑞安月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委會議,研究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部署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我國確定這些工作的出發點是( ?。?br/>①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③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④是否有利于我國迅速成為發達國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個有利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個有利于”是黨和國家從事和判斷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標準: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個有利于”的識記。4.(2017九上·瑞安月考)從“獨生子女”到“雙獨兩孩”,從“單獨兩孩”到“全面兩孩”。制定這一系列計劃生育政策的根本依據是( )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B.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一基本國情C.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D.“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答案】C【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制定一切路線、方針政策的依據: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理解。5.(2017九上·瑞安月考)恩格斯的預言:“未來的戰爭是世界戰爭,規模空前、破壞巨大,將長達3-4年,將有800~1000萬士兵互相殘殺,把整個歐洲吃個干凈,導致歐洲貧困普遍化。”最早驗證恩格斯這一說法的歷史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第二次世界大戰C.英法聯軍侵華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德國等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建立,它們瘋狂的擴軍備戰,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開始,1918年結束,主戰場在歐洲,參戰國家30多個,一戰中被戰爭、饑餓、疾病奪去生命的人超過一千萬,這場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所以一戰首先應驗了恩格斯的預言。由此可知BCD錯誤,A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識記。6.(2017九上·瑞安月考)某歷史興趣小組在探討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時,找到下圖,則有關該圖中Ⅰ、Ⅱ所指國家及所在軍事集團表述正確的是( ?。?br/>A.Ⅰ指英國 協約國 B.Ⅰ指德國 同盟國C.Ⅱ指英國 同盟國 D.Ⅱ指德國 協約國【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Ⅰ處是德國,德國和意大利、奧匈帝國在一戰前形成了三國同盟;Ⅱ處是英國,英國和法國、俄國在一戰前形成了三國協約。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識記。7.(2017九上·瑞安月考)下表是1913年英、德、法、美工業產量、殖民地面積所占位置排名表: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項目 英國 德國 法國 美國工業產量所占位置排名 3 2 4 1殖民地面積所占位置排名 1 4 2 5A.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B.軍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盛行C.薩拉熱窩事件D.帝國主義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的識記。8.(2017九上·瑞安月考)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奧軍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它又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br/>A.意大利不守信用B.列強之間的關系以自身利益為轉移C.協約國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性D.同盟國內部不團結【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實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意大利從自身利益出發加入到協約國方面對德國作戰,這反映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一切以利益為轉移,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一戰實質的理解。9.(2017九上·瑞安月考)20世紀初,列強通過直接投資、向清政府貸款等多種方式加緊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其中列強在華投資最大的一個經濟領域是( ?。?br/>A.鐵路 B.棉紡織業 C.水上運輸業 D.鋼鐵【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20世紀初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初,鐵路是列強對華經濟侵略最大的經濟領域。列強控制筑路大權,奪取在鐵路沿線開發土地、開采礦藏等特權。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20世紀初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識記。10.(2017九上·瑞安月考)歷史興趣小組為下列圖片擬一歷史主題,最貼切的是( )A.抗爭——中國人民擺脫外來的侵略B.探索——尋求強國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淵D.復興——中華民族崛起之路【答案】B【知識點】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的是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是中國人民探索的過程,是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活動,是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的探索活動,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2017九上·瑞安月考)“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子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發生這些習俗變化的時期是( ?。?br/>A.20世紀中期 B.19世紀初期 C.20世紀初期 D.21世紀初期【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有關知識。題干材料中的“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子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沖擊了與封建制度相伴隨的一些陳規陋習,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即發生在20世紀初。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識記。12.(2017九上·瑞安月考)《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2016杭州G20峰會西湖文藝演出將中華民族最具特色的一面展現給了世界,震撼了全場,驚艷了世界。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活力創新的民族。則首次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是( ?。?br/>A.康有為 B.梁啟超 C.孫中山 D.毛澤東【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民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族”一詞最早由梁啟超提出,成為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及建立國族的重要概念。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民族概念的識記。13.(2017九上·瑞安月考)1912年元旦,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華民國紀年方法計算,孫中山逝世于( )A.民國十二年 B.民國十三年 C.民國十四年 D.民國十五年【答案】C【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國紀年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因此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此類推可發現民國n年就是公元(1911+n)年,因此公元1925年為民國14年,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民國紀年法的理解。14.(2017九上·瑞安月考)毛澤東在談及學生時代喜愛閱讀的一份出版物時說:“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边@份出版物是( ?。?br/>A.《時務報》 B.《新青年》 C.《民報》 D.《申報》【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青年》的有關知識。據“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可知,這份出版物應該是《新青年》。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新青年》的識記。15.(2017九上·瑞安月考)“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運動中哪方面的內容(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C.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D.提倡科學,反對愚昧【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根據題干中“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等可知所說為寫文章方面的內容,體現了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的內容。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6.(2017九上·瑞安月考)《全球通史》中寫道:“民國初期若干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之一”,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該時期( ?。?br/>①軍閥割據混戰 ②人民生活困苦 ③社會秩序混亂 ④人民思想解放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民國初年,由于袁世凱恢復帝制,國內爆發內戰即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后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出現了軍閥割據混戰,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秩序混亂。這一時期沒有出現促進人民思想解放的因素,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識記。17.(2017九上·瑞安月考)顧維鈞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外交官,在他的回憶錄里,有這樣一段文字:“我很失望,最高委員會無視中國人民的存在,出賣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我很憤怒,你們憑什么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據此回答小題(1)顧維鈞記錄的事件發生在( )A.1919年的巴黎和會 B.1938年的慕尼黑會議C.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 D.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2)這一事件發生以后,中國人民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外交官顧維鈞的“憤怒”。中國人民表達“憤怒”的形式是( )A.公車上書 B.新文化運動C.“五四”運動 D.“一二 九”運動【答案】(1)A(2)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材料“你們憑什么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1月召開的巴黎和會,參加會議的有27個國家,但被英、法、美所操縱,主要是對戰敗國的懲罰和對其海外殖民地的重新瓜分,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規定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由日本繼承,損害了中國的權益,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故選A。(2)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的廢棄各國在華勢力范圍、取消“二十一條”、收回在大戰中日本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等多項正當要求被操縱會議的列強拒絕,它們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國內的五四運動。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識記。18.(2017九上·瑞安月考)以下可以形象概括中國共產黨成立重大歷史意義的詞語是( ?。?br/>A.開天辟地 B.星火燎原 C.轉危為安 D.當家作主【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自此中國的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A符合題意;B星火燎原指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C轉危為安指的是長征;D當家作主指的是新中國的成立。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成立意義的識記。19.(2017九上·瑞安月考)“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蒙訪舊蹤”(1964年董必武同志題詩)。詩中“畫舫”的所在地是在( ?。?br/>A.上海 B.嘉興 C.北京 D.武漢【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共一大的有關知識。由材料中的信息“誕生共黨”可知,這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會議的最后一在轉移到嘉興南湖的游船上進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共一大的識記。二、非選擇題20.(2017九上·瑞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主要經濟數據變化表1978年 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 3645億美元 677000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 第10位 第2位經濟增長貢獻率 約2.3% 25%以上增長貢獻率世界排名 -- 第1位材料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是沒有退路的,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材料三:2016年某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一年來,我市多策并舉,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增強投資拉動力,加快推進市級重點項目的順利建設。扎實推進各領域改革,公布市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加大民生投入,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1萬人,為困難家庭學生發放資助款近2億元,努力讓群眾分享改革發展成果。……(1)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特征。30多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請從兩個不同角度說說“中央反復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的理由。(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談談該市怎樣才能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實現經濟健康發展。【答案】(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持續增長。但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明顯放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或者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2)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優化社會治理環境,為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堅決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等。【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制度【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持續增長,但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明顯放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30多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的根本原因是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及政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經濟政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市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優化社會治理環境,為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堅決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等,才能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實現經濟健康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制度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1.(2017九上·瑞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它將“帶來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國人民應當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新紀元》1919年1月1日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斈?,他只有幾十個成員;28年以后,他就成為領導著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了。材料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材料一作者是誰?用史實說明,他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哪一項組織準備?(2)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幾周年?其誕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你認為中國共產黨早五、六年誕生可能嗎?請說說推斷的理由?(3)通過與中國同盟會的對比,分析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當中的“新”體現在哪里?從兩個角度說明。【答案】(1)李大釗;1920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2)96周年。中共一大的召開。因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思想基礎,組織基礎,階級基礎。馬克思主義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才進行了廣泛的傳播,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也是在1920年紛紛開始建立,工人階級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才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五六年前這些條件都還不具備,所以中國共產黨要等到1921年才成立。(3)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新的革命綱領: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共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作者是李大釗。1920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2)本題考查的是中共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6(2017-1921)周年,其誕生的標志性事件是中共一大的召開。因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思想基礎,組織基礎,階級基礎。馬克思主義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才進行了廣泛的傳播,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也是在1920年紛紛開始建立,工人階級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才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五六年前這些條件都還不具備,所以中國共產黨要等到1921年才成立。(3)本題考查的是中共成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使中國革命煥然一新,新在以下各方面: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的政黨——中國共產黨 ;新的奮斗目標——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新的革命前途——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共成立的識記。22.(2017九上·瑞安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國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淪落、軍閥割據……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決定接受西方的科學、民主和文化作為新秩序的基礎?!@場思想革命有時被稱為新文化運動。——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二:新文化運動促進民眾的覺醒,喚起了人們對國家事務的關心,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民族覺悟和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它加強了當時人們的民族主義,其結果便是對外國帝國主義的猛烈反抗。——據人民版高中《歷史》教材等改編材料三:“五四運動”大事記材料四:中華民國教育部主事關于“罷學風潮”條陳(1)根據材料一說明新文化運動的產生背景。(2)根據材料三,概括此次“五四運動”的主要特點。(3)材料四中“過激派偽說”指的是什么?結合材料一至四闡明你的推斷理由。【答案】(1)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并沒有根本改變,專制的思想還沒根本去除,民主共和的思想還沒有深入人心。(2)①這是一次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或這是一次反帝愛國運動;②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③愛國學生是運動的先鋒;④這次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3)“過激派偽說”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科學”等思想。材料四認為,北京大學專以提倡“過激派偽說”,事實上,以《新青年》編輯部為核心的新文化陳營就形成于北京大學,此其一;其二,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材料一,二都表明,新文化運動喚醒了民眾的覺悟,使民眾的民族覺悟和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因此可以認為,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準備了思想條件。而材料四認為,五四運動爆發的“遠因”是“此種學說”導致。綜合以上兩點可以推斷,材料四中所謂“過激派偽說”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科學”等思想。【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后,多數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并沒有根本的改變,封建統治思想還根深蒂固;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影響的進步知識分子,認為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鞏固,中國社會狀況依然混亂,是因為中國缺少一場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2)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或這是一次反帝愛國運動;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愛國學生是運動的先鋒;這次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3)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過激派偽說”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科學”等思想。材料四認為,北京大學專以提倡“過激派偽說”,事實上,以《新青年》編輯部為核心的新文化陳營就形成于北京大學,此其一;其二,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材料一,二都表明,新文化運動喚醒了民眾的覺悟,使民眾的民族覺悟和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因此可以認為,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準備了思想條件。而材料四認為,五四運動爆發的“遠因”是“此種學說”導致。綜合以上兩點可以推斷,材料四中所謂“過激派偽說”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民主”“科學”等思想。【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3.(2017九上·瑞安月考)2016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材料一是其一生經典語錄摘要及其時代背景材料。材料一:時間 經典語錄及時代背景材料1894年 ①他 《上李鴻章書》:“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1903年 ②他《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戲院的演說》:“革命為唯一法門……我們必須傾覆滿洲政府,建立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br/>1905年 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br/>1912年 ④他曾自豪地說:“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 ?!痹诖耍?912年3月)之后,剪辮漸成一種新風尚,留辮者則為社會輿論所不齒。1924年 ⑤他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提到,“(一)民族主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二則中國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二)民權主義。……則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則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和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 (三)民生主義?!辉黄骄貦?,一曰節制資本?!?br/>1925年 ⑥他在北京病逝。材料二:“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不小程度上左右人們特別是先進分子的思想和行動。閘門一經打開,思想的洪流奔騰向前,不可阻擋了。”——胡繩武/金沖及 《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豐碑——辛亥革命》材料三:簽訂“二十一條”上海街頭流浪的逃難者老“猿”百態(1)根據材料,聯系所學知識,歸納孫中山生平的重大革命活動。(2)聯系史料①②③⑤,分析孫中山革命思想的變化。(3)孫中山1924年在黃埔軍校演講中提到,“中國革命……現在得到的結果,徒有民國之年號,沒有民國之事實……”。結合材料一至三,說說你對“徒有民國之年號,沒有民國之事實”的理解。(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答案】(1)成立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2)由改良思想轉變為革命思想,舊三民主義變為新三民主義或者具體寫出三民主義的新變化如:開始旗幟鮮明提出反對帝國主義,民權為平民所共有。(3)辛亥革命的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篡奪,隨之建立北洋政府,對外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賣國求榮,對內實行專制,鎮壓革命,徒有“民國之年號”,造成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但不可否認,辛亥革命是20世紀的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共和體制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也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傳播,有一定的“民國之事實”。【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活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生平的重大革命活動有:成立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2)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思想變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思想由改良思想轉變為革命思想,舊三民主義變為新三民主義或者具體寫出三民主義的新變化如:開始旗幟鮮明提出反對帝國主義,民權為平民所共有。(3)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的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篡奪,隨之建立北洋政府,對外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賣國求榮,對內實行專制,鎮壓革命,徒有“民國之年號”,造成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但不可否認,辛亥革命是20世紀的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共和體制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也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傳播,有一定的“民國之事實”。【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活動的識記,對孫中山思想變化和辛亥革命影響的理解。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四校聯考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四校聯考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