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七校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獨立作業一、選擇題1.(2017八下·柯橋期中)由于中國人閉關自守,驕傲自滿,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戰爭,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戰爭?!仁怪袊舜蜷_大門……據此回答小題:(1)材料中的第一次戰爭是指( ?。?br/>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材料中的第二次戰爭失敗后,清政府一些開明官員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的運動。這場運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br/>A.李鴻章、奕 等 B.康有為、梁啟超等C.鄧世昌、左宗棠等 D.康有為、曾國藩等(3)與第一次戰爭失敗后簽訂的條約相比,第三次戰爭失敗后簽訂的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階段列強侵華的新特點,這主要體現在( )A.割地賠款 B.設立工廠 C.協定關稅 D.開埠通商(4)第三次戰爭后,當時中國民間設立的廠礦企業數量增多、投資額擴大;興辦近代企業的地區也增多。出現這一狀況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B.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列強減少對中國資本輸出 D.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答案】(1)A(2)A(3)B(4)A【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鴉片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指的是鴉片戰爭。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戰爭失敗后,清政府一些開明官員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的運動即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奕 等人,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鄧世昌是北洋水師軍官,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3)本題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三次戰爭是指甲午中日戰爭。甲午戰爭清軍失敗后簽訂了《馬關條約》,其規定: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這便利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反映了帝國主義階段列強侵華的新特點。故選擇B。(4)本題考查的是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由于甲午戰敗,列強爭相向中國輸出資本,在中國開辦工廠、開采礦山,進一步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族資產階級掀起興辦實業的熱潮,使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高潮。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識記。2.(2017八下·柯橋期中)中國近代既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反抗史、探索史。請按時間順序為下列事件排序( )①鴉片戰爭 ②《馬關條約》 ③中日甲午戰爭 ④《南京條約》⑤洋務運動 ⑥義和團運動 ⑦戊戌變法 ⑧太平天國運動⑨八國聯軍侵華 ⑩《辛丑條約》A.①④⑧⑤③②⑦⑥⑨⑩ B.①②⑦⑧③④⑤⑥⑨⑩C.①⑦⑧⑤⑥②③④⑨⑩ D.①②⑧⑨⑩⑤⑥⑦③④【答案】A【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發生在1840年——1842年,清政府戰敗簽訂《南京條約》。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1851年——1864年。洋務運動發生于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日甲午戰爭發生在1894年——1895年,清政府戰敗簽訂《馬關條約》。自甲午戰爭后,中國陷入了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境地,各帝國主義加強對中國的政治與經濟侵略,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使廣大的中國人民深受其害,面對深重的民族危機,資產階級維新派于1898年發動戊戌變法,但很快在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政變后失敗,之后在北方義和團運動興起。為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即義和團運動),維護其在華利益,進一步控制清政府,八國聯軍于1900年發動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簽訂《辛丑條約》。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重大事件的識記。3.(2017八下·柯橋期中)歸納法是一種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如果把“錦衣衛、東廠和西廠”、“軍機處”、“文字獄”歸納為一個主題單元,下列最符合該單元主題的是( )A.特務統治的強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強C.專制集權的加強 D.文化專制的強化【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朝君主專制集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屬于特務統治的加強,文字獄屬于思想文化專制的加強,軍機處屬于政治專制的加強,最終它們的目的是加強皇帝的權力。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君主專制集權措施的識記。4.(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朝時期絲制品中“云錦”最為名貴,素有“寸錦寸金”的說法,如果要想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可以在當時的工藝百科全書中查到,該書是(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C.《天工開物》 D.《徐霞客游記》【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古典科技巨著的相關知識?!洱R民要術》為農書,故A不選;《本草綱目》是藥物學巨著,故B不選;《徐霞客游記》是中國地理名著,故D不選;而云錦的制造屬于手工業生產技術,《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與手工業生產技術,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故選答案 C【點評】知道明清文化的表現。5.(2017八下·常山月考)下列不屬于明清商業發展新特點的是( ?。?br/>A.商幫的形成 B.男耕女織的生產和生活C.工商業市鎮的發展 D.國際貿易的頻繁【答案】B【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還出現數十座較大的商業城市。許多富人攜帶重金,積極從事商貿活動,推動了商業的發展。明清時期的商人以山西的晉商和皖南的徽商最為著名,他們資本雄厚,形成商幫。閉關政策的限制并未能完全阻止對外貿易的發展。紡織品、瓷器和茶葉等物資大量出口,對西方形成巨大順差,世界市場上有一半白銀流入中國。古代農村男耕女織的生活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識記。6.(2017八下·柯橋期中)大膽批判了君權神授的神秘色彩,公開宣稱“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學者是( ?。?br/>A.黃宗羲 B.顧炎武 C.王羲之 D.朱熹【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思想文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他大膽批判了君權神授的神秘色彩,公開宣稱“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批判君主專制。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思想文化發展的識記。7.(2017八下·柯橋期中)1915年,中國人錢某同鄰居談論自己的四個兒子,其表述不可能的是( ?。?br/>A.老三在北京東交民巷買了一套房子B.老二在北京的外交部工作C.老大在天津外國人的工廠上班D.老四住在上海租界內【答案】A【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辛丑條約》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1年, 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中規定,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所以A不符合史實。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丑條約》的識記。8.(2017八下·柯橋期中)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系列紀錄片《幼童》,講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學生的求學生涯。他們出洋留學是在( ?。?br/>A.鴉片戰爭期間 B.戊戌變法時期C.洋務運動期間 D.辛亥革命期間【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派發動了洋務運動,內容是前期以自強為旗號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后期以求富為旗號創辦一批近代民用工業,創辦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創辦新式學生,派遣留學生,清政府就是在這個時候派出第一批幼童留學生的。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識記。9.(2017八下·柯橋期中)1845年,羅斯出生于俄國一個農奴家庭。以下是對她25歲時生活狀況的記述。選出你認為最不可能是事實的一項( )A.羅斯已是一個小商店的老板娘B.由于羅斯不聽話,被地主賣到另一個農莊C.羅斯擁有一塊地D.羅斯有一個自主婚姻的家庭【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羅斯出生的時間“1845”可知,她25歲時應是1870年.俄國進行了1861年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制改革后,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可以自由結婚、從業,而且還以贖買的方式得到一塊份地,地主不能再隨意的處置農奴,故羅斯30歲時最不可能的一項是,羅斯由于不聽話,被地主賣到另一個農莊,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1861年改革的識記。10.(2017八下·柯橋期中)“殖民地聯合起來挑戰宗主國是破天荒的大事,……與大英帝國的戰爭一直艱苦地打了八年,最終贏得了獨立?!边@段《大國崛起》的解說詞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br/>A.中國抗日戰爭 B.美國獨立戰爭C.法國大革命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答案】B【知識點】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在那個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時代里”“殖民地聯合起來挑戰宗主國”“與大英帝國的戰爭一直艱苦地打了八年,最終贏得了獨立”可知這是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來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經過八年的艱苦斗爭,北美人民終于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最終贏得了獨立,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獨立戰爭的識記。11.(2017八下·柯橋期中)“法國有了超越歐洲所有社會的民事立法,而那時歐洲社會還保持著中世紀的法律體制,而隨著法國對外戰爭的勝利和占領,這一切給歐洲大陸以不可思議的推動力?!边@段材料是對下列哪部法律文獻的肯定( )A.《1787年憲法》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拿破侖法典》【答案】D【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拿破侖法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法國有了……的民事立法”、“隨著法國……勝利和占領”、“給歐洲大陸……推動力”等信息共同指向拿破侖頒布的影響深遠的《拿破侖法典》。該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資產階級法典,對維護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封建殘余勢力、保證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拿破侖帝國時期,曾經強迫在法國占領下的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實行此法典,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赌闷苼龇ǖ洹?后來成為近代歐洲各國資產階級法典的范本。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拿破侖法典》影響的識記。12.(2017八下·柯橋期中)某學生在比較英、美國兩國資產階級革命,得出兩國革命發生的共同原因正確的是( ?。?br/>A.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B.殖民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C.“君權神授”學說同議會矛盾的激化D.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答案】D【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爆發獨立戰爭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十三塊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A不符合題意;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因此而發動革命,所以B錯誤,D符合題意;“君權神授”學說在美國沒有市場,所以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解。13.(2017八下·柯橋期中)歷史告訴我們,新真理通常是以異端開始的。羅馬教皇和天主教教會把一切新思想斥之為異端邪說。16,17世紀具有代表意義的“邪說”是( ?。?br/>A.人文思想 B.理性之光C.民主共和 D.空想社會主義【答案】A【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文主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16世紀,興起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反對教會的陳腐學說,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這種叫做人文主義的思潮廣泛流行。BC選項都是啟蒙思想,主要反對封建專制;D選項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是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想。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理解。14.(2017八下·柯橋期中)“你們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判決書更害怕”,下圖科學家在臨刑前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該科學家是( )A.伽利略 B.布魯諾 C.萊布尼茨 D.托勒密【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布魯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布魯諾在臨刑前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惫蔬x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布魯諾的了解。15.(2016八下·溫州期中)《共產黨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取民主?!睂@一理論觀點進行第一次偉大嘗試的是( ?。?br/>A.俄國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C.憲章運動 D.新中國成立【答案】B【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巴黎公社的了解。16.(2016八下·溫州期中)列寧說:“俾斯麥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一項歷史上的進步事業?!边@一事業是指( )A.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B.完成德意志統一,促進德國經濟發展C.領導資產階級革命D.進行殖民擴張,使德國成為歐洲強國【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俾斯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俾斯麥實行鐵血政策,同時運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完成德意志統一,促進德國經濟發展。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俾斯麥對德國統一所起作用的了解。17.(2017八下·柯橋期中)“清晨,我一邊聽著老式①留聲機,一邊用②洗衣機洗衣服。天氣很熱,③電風扇帶來的習習涼風,使我清涼不少。隔壁④油印機的嘈雜聲,遠處一陣⑤火車的轟鳴聲,我盼望著能坐著輪船⑥回家?!痹谶@某學生的日記中,上述工業革命成果分類正確的是( ?。?br/>A.②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⑥【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其中留聲機、洗衣機、電風扇和油印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火車和輪船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識記。二、非選擇題18.(2017八下·柯橋期中)回答下面的問題(1)【回顧歷史】17,18世紀,英、法等國先后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呈現出日漸強大的趨勢;與此同時,清王朝卻加強了封建專制統治。這一時期,中國呈現逐漸 ?。ㄟx“強大”或“落后”)的趨勢。(2)【探究歷史】鴉片戰爭后,這一趨勢更加明顯。英、法、日等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有著輝煌文明歷史的中國,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在下表中標明數字的地方,依次填寫相關內容,并分析造成“這一趨勢更加明顯”的原因有哪些?條約 其中的內容 該內容帶來的直接影響 造成的原因《南京條約》 ① 破壞了國家領土完整 ⑤《馬關條約》 ② 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③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對列強的活動④(3)【以史為鑒】屈辱的歷史是一種深重的民族災難,也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沉重的教訓。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我們國家應如何做,請你來出謀劃策。【答案】(1)落后(2)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償軍費2億兩;③《辛丑條約》;④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⑤清政府愚昧無知、腐敗無能(內因);列強入侵(外因)。(3)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我們要牢記歷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我國建設成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危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18世紀,英、法等國先后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呈現出日漸強大的趨勢;與此同時,清王朝卻加強了封建專制統治。這一時期,中國呈現逐漸落后的趨勢。(2)本題考查的是《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國家領土完整;《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軍費2億兩,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對列強的活動,從此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近代史上這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原因在于清政府愚昧無知、腐敗無能(內因);列強入侵(外因)。(3)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復興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屈辱的歷史是一種深重的民族災難,也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沉重的教訓。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我們要牢記歷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我國建設成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前夜危機、《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2017八下·柯橋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7世紀40年代,英國在為建立新的制度而戰,而中國則在為建立新的王朝而戰。中國的這個新王朝又把自己包裹起來。200年后,英國的“新制度”卻戰勝了中國的“新王朝”。(1)“新制度”和“新王朝”分別指什么?中國的新王朝實行什么制度?(2)“新制度戰勝新王朝”指什么歷史事件?它對中國有何影響?(3)根據材料分析近代中國落伍的原因。【答案】(1)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和清朝;君主專制(封建制度)。(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中國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對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西方制度先進,對外實行殖民侵略擴展政策。【知識點】鴉片戰爭;近代前夜危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危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世紀40年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最終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200年后即1840年,當時中國正處于清朝,實行君主專制(封建制度)。(2)本題考查的是鴉片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最終中國戰?。ê炗啞赌暇l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落伍原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中國落伍的原因:中國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對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西方制度先進,對外實行殖民侵略擴展政策。【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前夜的危機、鴉片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0.(2017八下·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意大利媒體2011年5月14日報道,考古學家在佛羅倫薩市中心的圣烏蘇拉修道院遺址發現了兩個墓穴,并判定其中一個墓穴中一定有名畫《蒙娜麗莎》的原型人物麗莎·蓋拉爾迪尼的遺骸。——摘編自2011年5月20日《中國日報》網站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都是平等的,當他們發揮各種運動機能的時候,以及運用他們的理智的時候,他們是平等的。——伏爾泰(1)以麗莎·蓋拉爾迪尼為原型創作《蒙娜麗莎》這幅名畫的畫家是誰?請列舉出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2)根據材料二概括伏爾泰思想主張的核心內容。(3)根據所學,指出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在核心思想上的不同之處和性質上的相同之處。并分別說明這兩次運動與17世紀科學革命之間的關系?【答案】(1)達·芬奇;《最后的晚餐》。(2)“天賦人權”(3)不同之處: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宣揚人文主義,強調人性解放;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是強調理性(或高舉理性旗幟,宣揚自由平等)。相同之處: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促進了科學革命的到來;17世紀的科學革命推動了啟蒙運動的開展。【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達·芬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達·芬奇的代表有《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2)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克制,伏爾泰思想主張的核心內容是天賦人權。(3)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宣揚人文主義,強調人性解放;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是強調理性(或高舉理性旗幟,宣揚自由平等)。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都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促進了科學革命的到來;17世紀的科學革命推動了啟蒙運動的開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識記。21.(2017八下·柯橋期中)2014年中國甲午馬年,回望120年前的甲午年,中日海軍一戰,史稱“甲午中日戰爭”。以下是電影《甲午大海戰》中的經典臺詞。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鏡頭一:“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1877年福州船政學堂幼童留學歐洲鏡頭二:中國守著三萬六千里海岸線,從鄭君之后就再也沒有向大海深處駛去,一個放棄海權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虧。致遠,就是走向大海深處,走向深藍,……——鄧世昌鏡頭三:歷史上的每一次大海戰,都將決定兩個國家的命運。——納爾遜(英)(1)福州船政學堂的幼童留學歐洲,得益于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哪一重大事件?該事件中的旗號是對鴉片戰爭后出現的哪一思想的發展?(2)鄭君向大海深處駛去指哪一事件?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3)材料中的“甲午大海戰”對中國的命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答案】(1)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或者“西學東漸”。(2)鄭和下西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3)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加重了中華民族的災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后幾年,列強紛紛在中國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為了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清政府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所以福州船政學堂的幼童留學歐洲,得益于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先后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是對鴉片戰爭后出現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或者“西學東漸”的發展。(2)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君是指鄭和,所以鄭君向大海深處駛去指鄭和下西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3)本題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加重了中華民族的災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后幾年,列強紛紛在中國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鄭和下西洋、甲午中日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2017八下·柯橋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臣馬嘎爾尼率領使團訪華,名為拜壽,實則談判,要求中國開放通商口岸,擴大中英貿易,但乾隆帝以“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為由,斷然拒絕了馬嘎爾尼提出的全部要求。材料二:材料三:2013年12月2日,英國首相卡梅倫率領“史上最大規?!鄙藤Q團隊訪問中國。英國代表團對中國的高鐵推崇備至,希望推動雙方在高鐵等領域的進一步合作??穫惐硎荆骸坝鴮⒆鲋袊谖鞣绞澜绲淖顝娭С终摺!?br/>(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乾隆帝拒絕英國要求的原因。(2)歷史應驗了馬嘎爾尼的預測,請任選其一,用相應的史實加以說明。(3)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令世界矚目,鐵路的出現源于英國的哪一重大發明?這一時期,人類的主要動力來源是什么?【答案】(1)清朝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認為無需同外國通商買賣(或者盲目自大或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在全國范圍內仍占主導地位或者愚昧無知等意思相近也可);同時為了防范外來侵略(或者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意思相近即可)(2)選①: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與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選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蒸汽機車或火車。蒸汽機或蒸汽或蒸汽動力。【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第一次工業革命;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馬嘎爾尼訪華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認為無需同外國通商買賣(或者盲目自大或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在全國范圍內仍占主導地位或者愚昧無知等意思相近也可);同時為了防范外來侵略(或者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意思相近即可),所以乾隆帝拒絕了英國的要求。(2)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的危機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嘎爾尼的預測最終應驗,如: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與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令世界矚目,鐵路的出現源于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蒸汽機車或火車。這一時期,人類的主要動力來源是蒸汽機或蒸汽或蒸汽動力。【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前夜危機、馬嘎爾尼訪華、工業革命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七校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獨立作業一、選擇題1.(2017八下·柯橋期中)由于中國人閉關自守,驕傲自滿,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戰爭,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戰爭。……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據此回答小題:(1)材料中的第一次戰爭是指( ?。?br/>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材料中的第二次戰爭失敗后,清政府一些開明官員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的運動。這場運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br/>A.李鴻章、奕 等 B.康有為、梁啟超等C.鄧世昌、左宗棠等 D.康有為、曾國藩等(3)與第一次戰爭失敗后簽訂的條約相比,第三次戰爭失敗后簽訂的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階段列強侵華的新特點,這主要體現在( ?。?br/>A.割地賠款 B.設立工廠 C.協定關稅 D.開埠通商(4)第三次戰爭后,當時中國民間設立的廠礦企業數量增多、投資額擴大;興辦近代企業的地區也增多。出現這一狀況的直接原因是( ?。?br/>A.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B.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列強減少對中國資本輸出 D.列強放松對華經濟侵略2.(2017八下·柯橋期中)中國近代既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反抗史、探索史。請按時間順序為下列事件排序( ?。?br/>①鴉片戰爭 ②《馬關條約》 ③中日甲午戰爭 ④《南京條約》⑤洋務運動 ⑥義和團運動 ⑦戊戌變法 ⑧太平天國運動⑨八國聯軍侵華 ⑩《辛丑條約》A.①④⑧⑤③②⑦⑥⑨⑩ B.①②⑦⑧③④⑤⑥⑨⑩C.①⑦⑧⑤⑥②③④⑨⑩ D.①②⑧⑨⑩⑤⑥⑦③④3.(2017八下·柯橋期中)歸納法是一種有效的歷史學習方法。如果把“錦衣衛、東廠和西廠”、“軍機處”、“文字獄”歸納為一個主題單元,下列最符合該單元主題的是( ?。?br/>A.特務統治的強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強C.專制集權的加強 D.文化專制的強化4.(2017八下·常山月考)明朝時期絲制品中“云錦”最為名貴,素有“寸錦寸金”的說法,如果要想了解當時云錦的制造工藝,可以在當時的工藝百科全書中查到,該書是( )A.《齊民要術》 B.《本草綱目》C.《天工開物》 D.《徐霞客游記》5.(2017八下·常山月考)下列不屬于明清商業發展新特點的是( ?。?br/>A.商幫的形成 B.男耕女織的生產和生活C.工商業市鎮的發展 D.國際貿易的頻繁6.(2017八下·柯橋期中)大膽批判了君權神授的神秘色彩,公開宣稱“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學者是( )A.黃宗羲 B.顧炎武 C.王羲之 D.朱熹7.(2017八下·柯橋期中)1915年,中國人錢某同鄰居談論自己的四個兒子,其表述不可能的是( )A.老三在北京東交民巷買了一套房子B.老二在北京的外交部工作C.老大在天津外國人的工廠上班D.老四住在上海租界內8.(2017八下·柯橋期中)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系列紀錄片《幼童》,講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學生的求學生涯。他們出洋留學是在( ?。?br/>A.鴉片戰爭期間 B.戊戌變法時期C.洋務運動期間 D.辛亥革命期間9.(2017八下·柯橋期中)1845年,羅斯出生于俄國一個農奴家庭。以下是對她25歲時生活狀況的記述。選出你認為最不可能是事實的一項( ?。?br/>A.羅斯已是一個小商店的老板娘B.由于羅斯不聽話,被地主賣到另一個農莊C.羅斯擁有一塊地D.羅斯有一個自主婚姻的家庭10.(2017八下·柯橋期中)“殖民地聯合起來挑戰宗主國是破天荒的大事,……與大英帝國的戰爭一直艱苦地打了八年,最終贏得了獨立。”這段《大國崛起》的解說詞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A.中國抗日戰爭 B.美國獨立戰爭C.法國大革命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1.(2017八下·柯橋期中)“法國有了超越歐洲所有社會的民事立法,而那時歐洲社會還保持著中世紀的法律體制,而隨著法國對外戰爭的勝利和占領,這一切給歐洲大陸以不可思議的推動力。”這段材料是對下列哪部法律文獻的肯定( ?。?br/>A.《1787年憲法》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拿破侖法典》12.(2017八下·柯橋期中)某學生在比較英、美國兩國資產階級革命,得出兩國革命發生的共同原因正確的是( ?。?br/>A.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B.殖民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C.“君權神授”學說同議會矛盾的激化D.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13.(2017八下·柯橋期中)歷史告訴我們,新真理通常是以異端開始的。羅馬教皇和天主教教會把一切新思想斥之為異端邪說。16,17世紀具有代表意義的“邪說”是( ?。?br/>A.人文思想 B.理性之光C.民主共和 D.空想社會主義14.(2017八下·柯橋期中)“你們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判決書更害怕”,下圖科學家在臨刑前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痹摽茖W家是( )A.伽利略 B.布魯諾 C.萊布尼茨 D.托勒密15.(2016八下·溫州期中)《共產黨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取民主?!睂@一理論觀點進行第一次偉大嘗試的是( ?。?br/>A.俄國十月革命 B.巴黎公社C.憲章運動 D.新中國成立16.(2016八下·溫州期中)列寧說:“俾斯麥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一項歷史上的進步事業。”這一事業是指( ?。?br/>A.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B.完成德意志統一,促進德國經濟發展C.領導資產階級革命D.進行殖民擴張,使德國成為歐洲強國17.(2017八下·柯橋期中)“清晨,我一邊聽著老式①留聲機,一邊用②洗衣機洗衣服。天氣很熱,③電風扇帶來的習習涼風,使我清涼不少。隔壁④油印機的嘈雜聲,遠處一陣⑤火車的轟鳴聲,我盼望著能坐著輪船⑥回家。”在這某學生的日記中,上述工業革命成果分類正確的是( )A.②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⑥二、非選擇題18.(2017八下·柯橋期中)回答下面的問題(1)【回顧歷史】17,18世紀,英、法等國先后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呈現出日漸強大的趨勢;與此同時,清王朝卻加強了封建專制統治。這一時期,中國呈現逐漸 ?。ㄟx“強大”或“落后”)的趨勢。(2)【探究歷史】鴉片戰爭后,這一趨勢更加明顯。英、法、日等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有著輝煌文明歷史的中國,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在下表中標明數字的地方,依次填寫相關內容,并分析造成“這一趨勢更加明顯”的原因有哪些?條約 其中的內容 該內容帶來的直接影響 造成的原因《南京條約》 ① 破壞了國家領土完整 ⑤《馬關條約》 ② 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③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對列強的活動④(3)【以史為鑒】屈辱的歷史是一種深重的民族災難,也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沉重的教訓。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我們國家應如何做,請你來出謀劃策。19.(2017八下·柯橋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7世紀40年代,英國在為建立新的制度而戰,而中國則在為建立新的王朝而戰。中國的這個新王朝又把自己包裹起來。200年后,英國的“新制度”卻戰勝了中國的“新王朝”。(1)“新制度”和“新王朝”分別指什么?中國的新王朝實行什么制度?(2)“新制度戰勝新王朝”指什么歷史事件?它對中國有何影響?(3)根據材料分析近代中國落伍的原因。20.(2017八下·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據意大利媒體2011年5月14日報道,考古學家在佛羅倫薩市中心的圣烏蘇拉修道院遺址發現了兩個墓穴,并判定其中一個墓穴中一定有名畫《蒙娜麗莎》的原型人物麗莎·蓋拉爾迪尼的遺骸。——摘編自2011年5月20日《中國日報》網站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都是平等的,當他們發揮各種運動機能的時候,以及運用他們的理智的時候,他們是平等的。——伏爾泰(1)以麗莎·蓋拉爾迪尼為原型創作《蒙娜麗莎》這幅名畫的畫家是誰?請列舉出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2)根據材料二概括伏爾泰思想主張的核心內容。(3)根據所學,指出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在核心思想上的不同之處和性質上的相同之處。并分別說明這兩次運動與17世紀科學革命之間的關系?21.(2017八下·柯橋期中)2014年中國甲午馬年,回望120年前的甲午年,中日海軍一戰,史稱“甲午中日戰爭”。以下是電影《甲午大海戰》中的經典臺詞。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鏡頭一:“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1877年福州船政學堂幼童留學歐洲鏡頭二:中國守著三萬六千里海岸線,從鄭君之后就再也沒有向大海深處駛去,一個放棄海權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虧。致遠,就是走向大海深處,走向深藍,……——鄧世昌鏡頭三:歷史上的每一次大海戰,都將決定兩個國家的命運。——納爾遜(英)(1)福州船政學堂的幼童留學歐洲,得益于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哪一重大事件?該事件中的旗號是對鴉片戰爭后出現的哪一思想的發展?(2)鄭君向大海深處駛去指哪一事件?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3)材料中的“甲午大海戰”對中國的命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2.(2017八下·柯橋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臣馬嘎爾尼率領使團訪華,名為拜壽,實則談判,要求中國開放通商口岸,擴大中英貿易,但乾隆帝以“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為由,斷然拒絕了馬嘎爾尼提出的全部要求。材料二:材料三:2013年12月2日,英國首相卡梅倫率領“史上最大規?!鄙藤Q團隊訪問中國。英國代表團對中國的高鐵推崇備至,希望推動雙方在高鐵等領域的進一步合作??穫惐硎荆骸坝鴮⒆鲋袊谖鞣绞澜绲淖顝娭С终??!?br/>(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乾隆帝拒絕英國要求的原因。(2)歷史應驗了馬嘎爾尼的預測,請任選其一,用相應的史實加以說明。(3)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令世界矚目,鐵路的出現源于英國的哪一重大發明?這一時期,人類的主要動力來源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A(2)A(3)B(4)A【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鴉片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指的是鴉片戰爭。故選擇A。(2)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戰爭失敗后,清政府一些開明官員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的運動即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奕 等人,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鄧世昌是北洋水師軍官,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3)本題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三次戰爭是指甲午中日戰爭。甲午戰爭清軍失敗后簽訂了《馬關條約》,其規定: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這便利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反映了帝國主義階段列強侵華的新特點。故選擇B。(4)本題考查的是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末,由于甲午戰敗,列強爭相向中國輸出資本,在中國開辦工廠、開采礦山,進一步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族資產階級掀起興辦實業的熱潮,使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高潮。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識記。2.【答案】A【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發生在1840年——1842年,清政府戰敗簽訂《南京條約》。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1851年——1864年。洋務運動發生于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日甲午戰爭發生在1894年——1895年,清政府戰敗簽訂《馬關條約》。自甲午戰爭后,中國陷入了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境地,各帝國主義加強對中國的政治與經濟侵略,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使廣大的中國人民深受其害,面對深重的民族危機,資產階級維新派于1898年發動戊戌變法,但很快在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政變后失敗,之后在北方義和團運動興起。為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即義和團運動),維護其在華利益,進一步控制清政府,八國聯軍于1900年發動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簽訂《辛丑條約》。所以A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重大事件的識記。3.【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朝君主專制集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屬于特務統治的加強,文字獄屬于思想文化專制的加強,軍機處屬于政治專制的加強,最終它們的目的是加強皇帝的權力。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朝君主專制集權措施的識記。4.【答案】C【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古典科技巨著的相關知識?!洱R民要術》為農書,故A不選;《本草綱目》是藥物學巨著,故B不選;《徐霞客游記》是中國地理名著,故D不選;而云錦的制造屬于手工業生產技術,《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與手工業生產技術,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故選答案 C【點評】知道明清文化的表現。5.【答案】B【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還出現數十座較大的商業城市。許多富人攜帶重金,積極從事商貿活動,推動了商業的發展。明清時期的商人以山西的晉商和皖南的徽商最為著名,他們資本雄厚,形成商幫。閉關政策的限制并未能完全阻止對外貿易的發展。紡織品、瓷器和茶葉等物資大量出口,對西方形成巨大順差,世界市場上有一半白銀流入中國。古代農村男耕女織的生活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時期商業發展的識記。6.【答案】A【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明清思想文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他大膽批判了君權神授的神秘色彩,公開宣稱“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批判君主專制。故選擇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明清思想文化發展的識記。7.【答案】A【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辛丑條約》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1年, 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中規定,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所以A不符合史實。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丑條約》的識記。8.【答案】C【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派發動了洋務運動,內容是前期以自強為旗號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后期以求富為旗號創辦一批近代民用工業,創辦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創辦新式學生,派遣留學生,清政府就是在這個時候派出第一批幼童留學生的。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識記。9.【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羅斯出生的時間“1845”可知,她25歲時應是1870年.俄國進行了1861年農奴制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農奴制改革后,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可以自由結婚、從業,而且還以贖買的方式得到一塊份地,地主不能再隨意的處置農奴,故羅斯30歲時最不可能的一項是,羅斯由于不聽話,被地主賣到另一個農莊,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俄國1861年改革的識記。10.【答案】B【知識點】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在那個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時代里”“殖民地聯合起來挑戰宗主國”“與大英帝國的戰爭一直艱苦地打了八年,最終贏得了獨立”可知這是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來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經過八年的艱苦斗爭,北美人民終于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最終贏得了獨立,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獨立戰爭的識記。11.【答案】D【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拿破侖法典》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法國有了……的民事立法”、“隨著法國……勝利和占領”、“給歐洲大陸……推動力”等信息共同指向拿破侖頒布的影響深遠的《拿破侖法典》。該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資產階級法典,對維護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封建殘余勢力、保證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拿破侖帝國時期,曾經強迫在法國占領下的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實行此法典,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赌闷苼龇ǖ洹?后來成為近代歐洲各國資產階級法典的范本。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拿破侖法典》影響的識記。12.【答案】D【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爆發獨立戰爭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十三塊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以A不符合題意;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因此而發動革命,所以B錯誤,D符合題意;“君權神授”學說在美國沒有市場,所以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解。13.【答案】A【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文主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16世紀,興起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反對教會的陳腐學說,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這種叫做人文主義的思潮廣泛流行。BC選項都是啟蒙思想,主要反對封建專制;D選項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是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想。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理解。14.【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布魯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布魯諾在臨刑前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惫蔬x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布魯諾的了解。15.【答案】B【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自己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巴黎公社的了解。16.【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俾斯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俾斯麥實行鐵血政策,同時運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完成德意志統一,促進德國經濟發展。故選擇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俾斯麥對德國統一所起作用的了解。17.【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其中留聲機、洗衣機、電風扇和油印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火車和輪船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識記。18.【答案】(1)落后(2)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償軍費2億兩;③《辛丑條約》;④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⑤清政府愚昧無知、腐敗無能(內因);列強入侵(外因)。(3)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我們要牢記歷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我國建設成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知識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危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18世紀,英、法等國先后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呈現出日漸強大的趨勢;與此同時,清王朝卻加強了封建專制統治。這一時期,中國呈現逐漸落后的趨勢。(2)本題考查的是《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國家領土完整;《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軍費2億兩,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對列強的活動,從此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近代史上這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原因在于清政府愚昧無知、腐敗無能(內因);列強入侵(外因)。(3)本題考查的是民族復興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屈辱的歷史是一種深重的民族災難,也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沉重的教訓。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我們要牢記歷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我國建設成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前夜危機、《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答案】(1)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和清朝;君主專制(封建制度)。(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中國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對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西方制度先進,對外實行殖民侵略擴展政策。【知識點】鴉片戰爭;近代前夜危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危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世紀40年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最終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200年后即1840年,當時中國正處于清朝,實行君主專制(封建制度)。(2)本題考查的是鴉片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最終中國戰?。ê炗啞赌暇l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落伍原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中國落伍的原因:中國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對外實行閉關自守政策;西方制度先進,對外實行殖民侵略擴展政策。【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前夜的危機、鴉片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0.【答案】(1)達·芬奇;《最后的晚餐》。(2)“天賦人權”(3)不同之處: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宣揚人文主義,強調人性解放;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是強調理性(或高舉理性旗幟,宣揚自由平等)。相同之處: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促進了科學革命的到來;17世紀的科學革命推動了啟蒙運動的開展。【知識點】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達·芬奇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達·芬奇的代表有《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2)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克制,伏爾泰思想主張的核心內容是天賦人權。(3)本題考查的是文藝復興運動、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宣揚人文主義,強調人性解放;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是強調理性(或高舉理性旗幟,宣揚自由平等)。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都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促進了科學革命的到來;17世紀的科學革命推動了啟蒙運動的開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識記。21.【答案】(1)洋務運動?!皫熞拈L技以制夷”或者“西學東漸”。(2)鄭和下西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3)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加重了中華民族的災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后幾年,列強紛紛在中國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為了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清政府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所以福州船政學堂的幼童留學歐洲,得益于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先后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是對鴉片戰爭后出現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或者“西學東漸”的發展。(2)本題考查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鄭君是指鄭和,所以鄭君向大海深處駛去指鄭和下西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3)本題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加重了中華民族的災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后幾年,列強紛紛在中國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鄭和下西洋、甲午中日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答案】(1)清朝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認為無需同外國通商買賣(或者盲目自大或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在全國范圍內仍占主導地位或者愚昧無知等意思相近也可);同時為了防范外來侵略(或者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意思相近即可)(2)選①: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與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選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蒸汽機車或火車。蒸汽機或蒸汽或蒸汽動力。【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第一次工業革命;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馬嘎爾尼訪華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認為無需同外國通商買賣(或者盲目自大或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在全國范圍內仍占主導地位或者愚昧無知等意思相近也可);同時為了防范外來侵略(或者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意思相近即可),所以乾隆帝拒絕了英國的要求。(2)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前夜的危機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嘎爾尼的預測最終應驗,如: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與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令世界矚目,鐵路的出現源于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蒸汽機車或火車。這一時期,人類的主要動力來源是蒸汽機或蒸汽或蒸汽動力。【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前夜危機、馬嘎爾尼訪華、工業革命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七校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獨立作業(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七校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獨立作業(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