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四校2016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聯考試卷一、選擇題1.(2015九上·蕭山期中)2014年7月8日,聯合國舉行活動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周年。英、法、德、美等參戰國聚首,追憶戰爭的慘痛教訓,期盼世界的永久和平。下列關于一戰的敘述,錯誤的是( )A.薩拉熱窩事件加速了一戰的爆發B.戰場主要集中在亞洲C.英國人首先在一戰中使用坦克D.以德、奧同盟國的失敗告終2.(2015九上·蕭山期中)下圖是反映世界現代史某一時期國際關系的一幅漫畫。漫畫中“大合唱”的主題應該是:( )巴黎大合唱A.德國割占蘇臺德區 B.盟國分區占領德國C.處置戰敗后的德國 D.限制各國海軍軍備3.(2015九上·蕭山期中)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繼承和發展,“發展”主要體現在( ?。?br/>①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 ②以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進行斗爭③要求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④主張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4.(2015九上·蕭山期中)近代以來,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下列現象不可能發生的是( ?。?br/>A.1912年,趙某夫婦分別穿著中山裝和旗袍參加了一個重要宴會B.1911年,王某通過《申報》獲得了武昌起義的消息C.慈禧太后逃離北京后打電報給李鴻章讓其到北京八國聯軍談判D.1912年孫中山在電影院欣賞3D電影5.(2015九上·蕭山期中)同學們經常查閱的《新華字典》等工具書,相當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出版的,這一機構是( ?。?br/>A.商務印書館 B.《申報》報社C.《民報》報社 D.京師同文館6.(2015九上·蕭山期中)民國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國中小學采用國語即”白話“課本,這與下列哪一事件的推動有關( ?。?br/>A.國民大革命 B.洋務運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7.(2015九上·蕭山期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它的出現為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帶來了新的希望。請回答下列小題。(1)下列選項中沒有體現“新”的內容是( ?。?br/>A.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B.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方式C.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D.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2)下列史實中,中國共產黨發揮重大作用的有( ?。?br/>①掀起新文化運動,提出“民主”、“科學”的口號 ②領導五四運動,開展反帝反封建斗爭③參加北伐戰爭,推動國民革命運動 ④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結束十年內戰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8.(2015九上·蕭山期中)許多優秀歷史影片的拍攝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下列四部影視劇,按照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開國大典》 ②《井岡山》 ③《建黨偉業》 ④《地道戰》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9.(2015九上·蕭山期中)2015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紀念日,海峽兩岸以各種活動紀念這位兩岸三地共同敬仰的偉人。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下列史實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①南昌起義 ②黃埔軍校 ③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④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抓住關鍵詞是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與“1934-1936年”“革命轉危為安”“戰略轉移”這三個關鍵詞都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br/>A.北伐戰爭 B.百團大戰 C.紅軍長征 D.平型關大捷11.(2015九上·蕭山期中)很多人認為貴州省旅游可以歸納為:一棟房子(下圖),一個瓶子(茅臺酒),一棵樹子(黃果樹瀑布)。你認為這棟房子能夠成為旅游景點是因為這里( ?。?br/>A.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C.宣告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D.中國有了無產階級新型政黨12.(2016九上·蕭山期中)梁漱溟先生談到新文化運動歷史時所說:“所有陳、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們諸位若沒有蔡先生,卻不得聚攏在北大,更不得機會發抒。聚攏起來,而且使其各得發抒,這畢竟是蔡先生獨有的偉大?!毕铝羞x項屬于蔡元培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最大貢獻是( )A.創辦《新青年》 B.提倡學術、思想自由C.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D.大力宣揚馬克思主義13.(2015九上·蕭山期中)中國人常用“飲鴆止渴”來告誡人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將來的禍患。世界上英法把“飲鴆止渴”推向頂峰的會議是( ?。?br/>A.巴黎和會 B.開羅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14.(2015九上·蕭山期中)1940年12月,羅斯福進行“爐邊談話”時說:過去兩年的經驗已無可懷疑地證明,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有以徹底投降為代價才能與納粹和平?!弊钅茏C明這一論斷的歷史發生在( ?。?br/>A.英國 B.法國 C.波蘭 D.蘇聯15.(2015九上·蕭山期中)下圖是二戰后期的一次重要會議,關于這次會議,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這次會議上三國討論了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B.在這次會議上決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C.這次會議規劃了戰后世界和平,對戰后世界格局產生影響D.會議重申了《開羅宣言》的精神,敦促日本投降。16.(2015九上·蕭山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無論戰火波及的區域、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國家,還是生命財產的損失等,沒有其它的戰爭堪與比擬。二戰中,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的標志是( )A.諾曼底登陸 B.雅爾塔會議的召開C.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D.《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17.(2015九上·蕭山期中)下圖所示:硝煙中飄揚著一面殘破的美國國旗,畫面上有點明主題的文字“DEMEMBERDEC.7th!”這張海報提醒美國人民不要忘記的歷史是( )A.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B.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北對峙的局面C.美國經濟危機時的大蕭條D.日軍偷襲珍珠港18.(2015九上·蕭山期中)習近平總書記說“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毙旅裰髦髁x革命時期,凝聚中國人民大團結力量實現了中國夢的史實有(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運動 ③國民大革命 ④抗日戰爭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9.(2015九上·蕭山期中)蔣介石致張學良密電:“沈陽日軍行動,可作為地方事件,望力避沖突,以免事態擴大……”中的“沈陽日軍行動”是指( ?。?br/>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C.盧溝橋事變 D.南京大屠殺20.(2015九上·蕭山期中)“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边@句詩反映的事件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是( ?。?br/>A.中國局部抗戰開始 B.紅軍長征勝利C.國共十年對峙結束 D.全民族抗戰開始21.(2015九上·蕭山期中)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個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彼f的歷史現象指的是( ?。?br/>A.國民黨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B.蔣介石獲得釋放并宣布實行全民族抗戰C.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完全建立22.(2016九上·蕭山期中)李宗仁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說,他生平中指揮的最值得自豪的戰役,是取得抗戰中正面戰場最大的勝利的( ?。?br/>A.平型關大捷 B.百團大戰C.淞滬會戰 D.臺兒莊保衛戰23.實物資料是一種歷史證據,二戰中,日本侵略者對人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下列可用來證明日軍所犯罪行的史料包括( ?。?br/>①731部隊相關遺址 ②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③南京大屠殺慘案相關遺址 ④斯大林格勒戰役照片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二、非選擇題24.(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70周年,世界各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法西斯侵略與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正義戰勝邪惡的戰爭。材料一:一戰結束后,法國元帥福煦曾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br/>材料二:二戰中,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此后,“聯合國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材料三:2015年5月7日——12日,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并訪問俄羅斯。中國首次應邀派出由112人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方隊參加紅場閱兵。(1)材料一中,法國元帥評價的是什么條約?(2)材料二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簽署宣言的國家又是怎樣“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的,請各舉一個典型事例。(3)根據材料三,說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人民英勇作戰的戰役名稱一例,并簡述該戰役在二戰中的地位。(4)20世紀,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簡述大戰后給人類的啟示。25.(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要軍閥絕種,便要打敗串通軍閥來作惡的帝國主義,要打敗帝國主義,就必須廢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條約?!?br/>——摘自《孫中山與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發表講話:“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 。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后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1)據材料一,孫中山認為當時革命的具體任務是什么?孫中山逝世后,國共兩黨為實現這一任務的主要成就?(2)根據材料二,蔣介石的講話是在什么形勢下發出的?這一講話之后不久,國共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通過國共關系的探討,你得出了什么啟示?26.(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 015年7月1日,新華網刊登了一期《從一葉扁舟到一艘巨艦,94年的變與不變》的主題畫展。以圖片的形式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現在的風雨歷程。材料二: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過程中,曾出現了一些曲折,甚至走過了一些彎路,但最后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唯一正確道路。(1)材料一中一葉扁舟具體指的是什么事件?該事件的對中國帶來了怎樣的意義?(2)材料二中,中國共產黨找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其標志性事件分別是什么?(3)說說中國共產黨在探索正確革命道路過程中經歷的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事件。27.(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沖擊——反應”曾是國內外史學界解釋中國近代歷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觀點為中國社會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傳統框架的內部動力;從19世紀中期開始,西方的沖擊促使中國發生劇烈變化。有人據此圖示中國近代歷史變遷(見下圖)。(1)補充圖中A處的時間。圖示中“中國革命進入新階段”是指什么?出現這一“新階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請運用所學知識,續寫一組發生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沖擊——反應”。28.(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材料二:有人說,1901年,中國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材料一是哪個革命團體的政治綱領,其中的“韃虜”具體指的是什么?(2)為什么說“1901年,中國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中”?(3)“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指的是什么?(4)為什么說“黑暗依舊”?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的有關知識。A項薩拉熱事件是一戰的導火線,因此薩拉熱窩事件加速了一戰的爆發,表述正確;B項一戰戰場主要集中在歐洲,不是亞洲。表述錯誤;C項英國人首先在一戰中使用坦克,表述正確;D項一戰以德、奧同盟國的失敗告終,表述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一戰的識記。2.【答案】C【知識點】凡爾賽體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巴黎和會的有關知識。由漫畫說明“巴黎大合唱”結合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勝的協約國召開巴黎和會,處置戰敗后的德國。A項德國割占蘇臺德區出自慕尼黑協定,不符合題意;B項盟國分區占領德國出自雅爾塔會議,不符合題意;C項處置戰敗后的德國,符合題意;D項限制各國海軍軍備出自華盛頓會議,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巴黎和會的理解。3.【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①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是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繼承,不是發展,不符合題意;②戊戌變法以資產階級維新思想進行改革,辛亥革命以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進行斗爭,是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發展,符合題意;③要求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繼承,不是發展,不符合題意;④戊戌變法主張以改革的方式,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辛亥革命主張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是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發展,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答案】D【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有關知識。A項1912年,趙某夫婦分別穿著中山裝和旗袍參加了一個重要宴會,符合史實,可能發生;B項1911年,王某通過《申報》獲得了武昌起義的消息,符合史實,可能發生;C項慈禧太后逃離北京后打電報給李鴻章讓其到北京八國聯軍談判,符合史實,可能發生;D項3D電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因此1912年孫中山在電影院欣賞3D電影,不可能發生,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識記。5.【答案】A【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文教革新的有關知識。依據所學,商務印書館成立于19世紀70年代,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以出版工具書、教科書和譯著為主。A符合題意;《申報》是中國第一份商業報紙,B不符合題意;《民報》是中國同盟會機關報,C不符合題意;京師同文館是中國第一個近代化學校,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一般。6.【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依據所學,民國9年是公元1920年。國民大革命開始于1926年,目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統治,A不符合題意;洋務運動開始于19世紀60年代,目的是維護清朝統治,B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發生于1911年,目的是推翻清朝統治,C不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開始于1915年,目的是解放人們思想,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7.【答案】(1)B(2)B【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西安事變【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等都是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形式,因此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方式不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的體現。故選B。(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新文化運動開始于1915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因此①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因此②不符合題意;北伐戰爭中以中國共產黨員為主的先鋒隊發揮了重大作用,因此③符合題意;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派周恩來到西安談判,在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結束了十年內戰,④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識記。8.【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開國大典發生在1949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于1927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地道戰發生在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因此按照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是③②④①。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活動的識記。9.【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孫中山先生推動了1924年到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創建黃埔軍校,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因此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一般。10.【答案】C【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紅軍長征的史實。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長征結束。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的史實。11.【答案】A【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閱讀題文圖片可知,圖中顯示的是遵義會議會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 “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控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選項中A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一般。12.【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創辦《新青年》是陳獨秀的貢獻。A不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中,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提倡學術、思想自由,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B符合題意。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人物是胡適。C不符合題意。大力宣揚馬克思主義的人物是李大釗。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相關知識,難度一般。13.【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1938年,面對德意的侵略,英法兩國為了自身利益,德意英法四國在慕尼黑召開會議,簽訂《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割給德國,助長了侵略者的氣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英法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利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4.【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有以徹底投降為代價才能與納粹和平。”依據所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對德國侵略采取綏靖政策,助長了德國的侵略氣焰,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年,德國進攻法國,法國投降,飽嘗了多年縱容侵略的惡果。因此B最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有一定難度。15.【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圖片反映的是雅爾塔會議。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出自開羅會議。A不符合題意。決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出自德黑蘭會議,B不符合題意。雅爾塔會議決定分區占領德國,戰后成立聯合國,規劃了戰后世界和平,對戰后世界格局產生影響,C符合題意。重申了《開羅宣言》的精神,敦促日本投降,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圖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6.【答案】D【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A不符合題意。雅爾塔會議決定分區占領德國,戰后成立聯合國,規劃了戰后世界和平,對戰后世界格局產生影響,B不符合題意。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是第二次世界的轉折點,C不符合題意。1942年1月1日,美英法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一般。17.【答案】D【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DEMEMBERDEC.7th!”意思是12月7日,依據所學,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給美國造成重大損失,因此海報提醒美國人民不要忘記的歷史是日軍偷襲珍珠港。D符合題意。A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不符合題意。B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北對峙的局面,不符合題意。D美國經濟危機時的大蕭條,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圖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8.【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辛亥革命沒有依靠和發動群眾,最終結果失敗,①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是新民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②不符合題意。國民大革命時期,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③符合題意。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實行全民族抗日,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④符合題意。因此③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9.【答案】A【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蔣介石致張學良密電:“沈陽日軍行動,可作為地方事件,望力避沖突,以免事態擴大……”并將東北軍撤入關內,由于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東北三省淪陷敵手。因此蔣介石致張學良密電中的“沈陽日軍行動”是指九一八事變。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一般。20.【答案】D【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由題干材料“宛平城”“盧溝橋”可知,詩反映的是七七事變,七七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因此D符合題意。中國局部抗戰開始于九一八事變,A不符合題意。紅軍長征勝利的標志是會寧會師,B不符合題意。國共十年對峙結束的標志是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一般。21.【答案】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東北易幟使國民黨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A不符合題意。蔣介石獲得釋放并宣布實行全民族抗戰,表述不符合史實,B不符合題意。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十年內戰的基本結束,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C符合題意。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完全建立的標志是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有一定難度。22.【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平型關大捷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取得第一次勝利,A不符合題意。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B不符合題意。淞滬會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C不符合題意。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適中。23.【答案】D【知識點】日軍罪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二戰時期日本的暴行。侵華日軍731部隊是日本軍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細菌武器研究、試驗、生產的基地,總部設在哈爾濱;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軍占領南京,對南京人民進行了長達六周的血腥大屠殺,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所以①③可用來證明日軍所犯罪行。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二戰時期日本的暴行。24.【答案】(1)《凡爾賽和約》(2)《聯合國家宣言》 政治上:美英蘇召開雅爾塔會議。軍事上:諾曼底登陸(或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 東北和朝鮮或柏林戰役中英、美、蘇三軍配合)。(3)莫斯科保衛戰;地位:這一戰役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斯大林格勒戰役;地位: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4)啟示:珍愛和平,遠離戰爭。(國家之間應和平相處,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等。)【知識點】凡爾賽體系;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笔欠▏粦鸾Y束后,戰勝國召開巴黎和會,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同時戰勝國之間也矛盾重重。因此《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法國元帥福煦曾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2)由“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依據所學,1942年1月1日,美英法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可知材料中”宣言“指的是《聯合國家宣言》。政治上:美英蘇召開雅爾塔會議。軍事上:諾曼底登陸;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柏林戰役中英、美、蘇三軍配合。(3)莫斯科保衛戰;地位:這一戰役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斯大林格勒戰役;地位: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珍愛和平,遠離戰爭;國家之間應和平相處,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等。故答案為:(1)《凡爾賽和約》。(2)《聯合國家宣言》;政治上:美英蘇召開雅爾塔會議。軍事上:諾曼底登陸(或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 東北和朝鮮或柏林戰役中英、美、蘇三軍配合)。(3)莫斯科保衛戰;地位:這一戰役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斯大林格勒戰役;地位: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4)啟示:珍愛和平,遠離戰爭。(國家之間應和平相處,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等。)【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25.【答案】(1)(1)具體任務:打到列強,除軍閥;主要成就:國共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創辦黃埔軍校,開展了北伐戰爭。(2)形勢:七七事變發生之后,日本開始全面侵華。變化:由分裂對峙到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啟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由“要軍閥絕種,便要打敗串通軍閥來作惡的帝國主義,要打敗帝國主義,就必須廢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條約?!笨梢钥闯?,孫中山認為當時革命的具體任務是打到列強,除軍閥。依據所學,孫中山逝世后,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創辦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政治和軍事人才,開展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2)由材料時間“1937年7月17日”“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結合所學可知,蔣介石發表談話的背景是七七事變發生之后,日本開始全面侵華。1937年國民黨發表了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國共由對峙變為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正式形成。(3)第一次國共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第二次國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戰爭勝利。推動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國共對峙內戰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因此啟示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故答案為:(1)具體任務:打到列強,除軍閥;主要成就:國共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創辦黃埔軍校,開展了北伐戰爭。(2)形勢:七七事變發生之后,日本開始全面侵華;變化:由分裂對峙到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26.【答案】(1)一葉扁舟:1921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后轉移至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舉行。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事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南昌起義。(3)遵義會議。【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一葉扁舟具體指的是1921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后轉移至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國共產黨由此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本題考查的是遵義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正確革命道路過程中經歷的具有重大轉折意義。遵義會議結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長達四年的“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誕生、遵義會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7.【答案】(1)A:191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2)沖擊:日本先后對中國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反應:抗日戰爭,取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材料一中一葉扁舟具體指的是1921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后轉移至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依據所學,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因此中國共產黨找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標志性事件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南昌起義。(3)依據所學,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答案為:(1)一葉扁舟:1921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后轉移至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舉行;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事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南昌起義。(3)遵義會議。【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28.【答案】(1)同盟會。指代滿族人建立的清政府。(2)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4)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篡取,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依舊沒有改變,人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知識點】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此圖示中“中國革命進入新階段”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的主要原因是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2)依據所學,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的抗日戰爭時期。因此沖擊:日本先后對中國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反應: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故答案為:(1)A:191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2)沖擊:日本先后對中國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反應:抗日戰爭,取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 / 1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四校2016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聯考試卷一、選擇題1.(2015九上·蕭山期中)2014年7月8日,聯合國舉行活動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周年。英、法、德、美等參戰國聚首,追憶戰爭的慘痛教訓,期盼世界的永久和平。下列關于一戰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薩拉熱窩事件加速了一戰的爆發B.戰場主要集中在亞洲C.英國人首先在一戰中使用坦克D.以德、奧同盟國的失敗告終【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一戰的有關知識。A項薩拉熱事件是一戰的導火線,因此薩拉熱窩事件加速了一戰的爆發,表述正確;B項一戰戰場主要集中在歐洲,不是亞洲。表述錯誤;C項英國人首先在一戰中使用坦克,表述正確;D項一戰以德、奧同盟國的失敗告終,表述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一戰的識記。2.(2015九上·蕭山期中)下圖是反映世界現代史某一時期國際關系的一幅漫畫。漫畫中“大合唱”的主題應該是:( ?。?br/>巴黎大合唱A.德國割占蘇臺德區 B.盟國分區占領德國C.處置戰敗后的德國 D.限制各國海軍軍備【答案】C【知識點】凡爾賽體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巴黎和會的有關知識。由漫畫說明“巴黎大合唱”結合所學,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勝的協約國召開巴黎和會,處置戰敗后的德國。A項德國割占蘇臺德區出自慕尼黑協定,不符合題意;B項盟國分區占領德國出自雅爾塔會議,不符合題意;C項處置戰敗后的德國,符合題意;D項限制各國海軍軍備出自華盛頓會議,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巴黎和會的理解。3.(2015九上·蕭山期中)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繼承和發展,“發展”主要體現在( ?。?br/>①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 ②以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進行斗爭③要求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④主張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①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是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繼承,不是發展,不符合題意;②戊戌變法以資產階級維新思想進行改革,辛亥革命以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進行斗爭,是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發展,符合題意;③要求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繼承,不是發展,不符合題意;④戊戌變法主張以改革的方式,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辛亥革命主張以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是辛亥革命是對戊戌變法的發展,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2015九上·蕭山期中)近代以來,人們的社會生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下列現象不可能發生的是( )A.1912年,趙某夫婦分別穿著中山裝和旗袍參加了一個重要宴會B.1911年,王某通過《申報》獲得了武昌起義的消息C.慈禧太后逃離北京后打電報給李鴻章讓其到北京八國聯軍談判D.1912年孫中山在電影院欣賞3D電影【答案】D【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有關知識。A項1912年,趙某夫婦分別穿著中山裝和旗袍參加了一個重要宴會,符合史實,可能發生;B項1911年,王某通過《申報》獲得了武昌起義的消息,符合史實,可能發生;C項慈禧太后逃離北京后打電報給李鴻章讓其到北京八國聯軍談判,符合史實,可能發生;D項3D電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因此1912年孫中山在電影院欣賞3D電影,不可能發生,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識記。5.(2015九上·蕭山期中)同學們經常查閱的《新華字典》等工具書,相當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出版的,這一機構是( ?。?br/>A.商務印書館 B.《申報》報社C.《民報》報社 D.京師同文館【答案】A【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文教革新的有關知識。依據所學,商務印書館成立于19世紀70年代,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以出版工具書、教科書和譯著為主。A符合題意;《申報》是中國第一份商業報紙,B不符合題意;《民報》是中國同盟會機關報,C不符合題意;京師同文館是中國第一個近代化學校,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一般。6.(2015九上·蕭山期中)民國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國中小學采用國語即”白話“課本,這與下列哪一事件的推動有關( ?。?br/>A.國民大革命 B.洋務運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依據所學,民國9年是公元1920年。國民大革命開始于1926年,目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統治,A不符合題意;洋務運動開始于19世紀60年代,目的是維護清朝統治,B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發生于1911年,目的是推翻清朝統治,C不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開始于1915年,目的是解放人們思想,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7.(2015九上·蕭山期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它的出現為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帶來了新的希望。請回答下列小題。(1)下列選項中沒有體現“新”的內容是( ?。?br/>A.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B.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方式C.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D.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遠大目標(2)下列史實中,中國共產黨發揮重大作用的有( )①掀起新文化運動,提出“民主”、“科學”的口號 ②領導五四運動,開展反帝反封建斗爭③參加北伐戰爭,推動國民革命運動 ④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結束十年內戰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答案】(1)B(2)B【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西安事變【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等都是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形式,因此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方式不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的體現。故選B。(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新文化運動開始于1915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因此①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因此②不符合題意;北伐戰爭中以中國共產黨員為主的先鋒隊發揮了重大作用,因此③符合題意;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派周恩來到西安談判,在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結束了十年內戰,④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識記。8.(2015九上·蕭山期中)許多優秀歷史影片的拍攝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下列四部影視劇,按照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開國大典》 ②《井岡山》 ③《建黨偉業》 ④《地道戰》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答案】B【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開國大典發生在1949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于1927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地道戰發生在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因此按照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是③②④①。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活動的識記。9.(2015九上·蕭山期中)2015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紀念日,海峽兩岸以各種活動紀念這位兩岸三地共同敬仰的偉人。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下列史實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①南昌起義 ②黃埔軍校 ③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④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孫中山先生推動了1924年到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創建黃埔軍校,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統治。因此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一般。10.抓住關鍵詞是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與“1934-1936年”“革命轉危為安”“戰略轉移”這三個關鍵詞都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br/>A.北伐戰爭 B.百團大戰 C.紅軍長征 D.平型關大捷【答案】C【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紅軍長征的史實。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長征結束。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的史實。11.(2015九上·蕭山期中)很多人認為貴州省旅游可以歸納為:一棟房子(下圖),一個瓶子(茅臺酒),一棵樹子(黃果樹瀑布)。你認為這棟房子能夠成為旅游景點是因為這里( )A.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C.宣告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D.中國有了無產階級新型政黨【答案】A【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閱讀題文圖片可知,圖中顯示的是遵義會議會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 “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控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在極端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和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選項中A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一般。12.(2016九上·蕭山期中)梁漱溟先生談到新文化運動歷史時所說:“所有陳、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們諸位若沒有蔡先生,卻不得聚攏在北大,更不得機會發抒。聚攏起來,而且使其各得發抒,這畢竟是蔡先生獨有的偉大?!毕铝羞x項屬于蔡元培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最大貢獻是( ?。?br/>A.創辦《新青年》 B.提倡學術、思想自由C.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D.大力宣揚馬克思主義【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創辦《新青年》是陳獨秀的貢獻。A不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中,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思想,提倡學術、思想自由,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B符合題意。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人物是胡適。C不符合題意。大力宣揚馬克思主義的人物是李大釗。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相關知識,難度一般。13.(2015九上·蕭山期中)中國人常用“飲鴆止渴”來告誡人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將來的禍患。世界上英法把“飲鴆止渴”推向頂峰的會議是( ?。?br/>A.巴黎和會 B.開羅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1938年,面對德意的侵略,英法兩國為了自身利益,德意英法四國在慕尼黑召開會議,簽訂《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割給德國,助長了侵略者的氣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英法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利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4.(2015九上·蕭山期中)1940年12月,羅斯福進行“爐邊談話”時說:過去兩年的經驗已無可懷疑地證明,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有以徹底投降為代價才能與納粹和平?!弊钅茏C明這一論斷的歷史發生在( ?。?br/>A.英國 B.法國 C.波蘭 D.蘇聯【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任何國家都不能姑息納粹……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只有以徹底投降為代價才能與納粹和平?!币罁鶎W,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對德國侵略采取綏靖政策,助長了德國的侵略氣焰,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年,德國進攻法國,法國投降,飽嘗了多年縱容侵略的惡果。因此B最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有一定難度。15.(2015九上·蕭山期中)下圖是二戰后期的一次重要會議,關于這次會議,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br/>A.這次會議上三國討論了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B.在這次會議上決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C.這次會議規劃了戰后世界和平,對戰后世界格局產生影響D.會議重申了《開羅宣言》的精神,敦促日本投降。【答案】C【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圖片反映的是雅爾塔會議。在緬甸配合作戰和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出自開羅會議。A不符合題意。決定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出自德黑蘭會議,B不符合題意。雅爾塔會議決定分區占領德國,戰后成立聯合國,規劃了戰后世界和平,對戰后世界格局產生影響,C符合題意。重申了《開羅宣言》的精神,敦促日本投降,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圖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6.(2015九上·蕭山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無論戰火波及的區域、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國家,還是生命財產的損失等,沒有其它的戰爭堪與比擬。二戰中,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的標志是( ?。?br/>A.諾曼底登陸 B.雅爾塔會議的召開C.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 D.《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答案】D【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A不符合題意。雅爾塔會議決定分區占領德國,戰后成立聯合國,規劃了戰后世界和平,對戰后世界格局產生影響,B不符合題意。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是第二次世界的轉折點,C不符合題意。1942年1月1日,美英法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一般。17.(2015九上·蕭山期中)下圖所示:硝煙中飄揚著一面殘破的美國國旗,畫面上有點明主題的文字“DEMEMBERDEC.7th!”這張海報提醒美國人民不要忘記的歷史是( ?。?br/>A.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B.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北對峙的局面C.美國經濟危機時的大蕭條D.日軍偷襲珍珠港【答案】D【知識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DEMEMBERDEC.7th!”意思是12月7日,依據所學,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給美國造成重大損失,因此海報提醒美國人民不要忘記的歷史是日軍偷襲珍珠港。D符合題意。A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不符合題意。B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北對峙的局面,不符合題意。D美國經濟危機時的大蕭條,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圖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8.(2015九上·蕭山期中)習近平總書記說“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毙旅裰髦髁x革命時期,凝聚中國人民大團結力量實現了中國夢的史實有( ?。?br/>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運動 ③國民大革命 ④抗日戰爭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辛亥革命沒有依靠和發動群眾,最終結果失敗,①不符合題意。五四運動是新民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②不符合題意。國民大革命時期,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③符合題意。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實行全民族抗日,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④符合題意。因此③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9.(2015九上·蕭山期中)蔣介石致張學良密電:“沈陽日軍行動,可作為地方事件,望力避沖突,以免事態擴大……”中的“沈陽日軍行動”是指( ?。?br/>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C.盧溝橋事變 D.南京大屠殺【答案】A【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蔣介石致張學良密電:“沈陽日軍行動,可作為地方事件,望力避沖突,以免事態擴大……”并將東北軍撤入關內,由于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東北三省淪陷敵手。因此蔣介石致張學良密電中的“沈陽日軍行動”是指九一八事變。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一般。20.(2015九上·蕭山期中)“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边@句詩反映的事件對中國產生的影響是( )A.中國局部抗戰開始 B.紅軍長征勝利C.國共十年對峙結束 D.全民族抗戰開始【答案】D【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由題干材料“宛平城”“盧溝橋”可知,詩反映的是七七事變,七七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因此D符合題意。中國局部抗戰開始于九一八事變,A不符合題意。紅軍長征勝利的標志是會寧會師,B不符合題意。國共十年對峙結束的標志是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一般。21.(2015九上·蕭山期中)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個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彼f的歷史現象指的是( ?。?br/>A.國民黨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B.蔣介石獲得釋放并宣布實行全民族抗戰C.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完全建立【答案】C【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東北易幟使國民黨實現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A不符合題意。蔣介石獲得釋放并宣布實行全民族抗戰,表述不符合史實,B不符合題意。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十年內戰的基本結束,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C符合題意。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完全建立的標志是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有一定難度。22.(2016九上·蕭山期中)李宗仁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說,他生平中指揮的最值得自豪的戰役,是取得抗戰中正面戰場最大的勝利的( ?。?br/>A.平型關大捷 B.百團大戰C.淞滬會戰 D.臺兒莊保衛戰【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平型關大捷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取得第一次勝利,A不符合題意。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B不符合題意。淞滬會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C不符合題意。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戰役,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本題難度適中。23.實物資料是一種歷史證據,二戰中,日本侵略者對人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下列可用來證明日軍所犯罪行的史料包括( ?。?br/>①731部隊相關遺址 ②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③南京大屠殺慘案相關遺址 ④斯大林格勒戰役照片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D【知識點】日軍罪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二戰時期日本的暴行。侵華日軍731部隊是日本軍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行細菌武器研究、試驗、生產的基地,總部設在哈爾濱;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軍占領南京,對南京人民進行了長達六周的血腥大屠殺,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所以①③可用來證明日軍所犯罪行。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二戰時期日本的暴行。二、非選擇題24.(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70周年,世界各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法西斯侵略與反法西斯侵略的戰爭,是正義戰勝邪惡的戰爭。材料一:一戰結束后,法國元帥福煦曾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br/>材料二:二戰中,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此后,“聯合國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材料三:2015年5月7日——12日,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并訪問俄羅斯。中國首次應邀派出由112人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方隊參加紅場閱兵。(1)材料一中,法國元帥評價的是什么條約?(2)材料二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簽署宣言的國家又是怎樣“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的,請各舉一個典型事例。(3)根據材料三,說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人民英勇作戰的戰役名稱一例,并簡述該戰役在二戰中的地位。(4)20世紀,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簡述大戰后給人類的啟示。【答案】(1)《凡爾賽和約》(2)《聯合國家宣言》 政治上:美英蘇召開雅爾塔會議。軍事上:諾曼底登陸(或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 東北和朝鮮或柏林戰役中英、美、蘇三軍配合)。(3)莫斯科保衛戰;地位:這一戰役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斯大林格勒戰役;地位: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4)啟示:珍愛和平,遠離戰爭。(國家之間應和平相處,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等。)【知識點】凡爾賽體系;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是法國一戰結束后,戰勝國召開巴黎和會,簽訂的《凡爾賽和約》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同時戰勝國之間也矛盾重重。因此《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法國元帥福煦曾預言:“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2)由“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依據所學,1942年1月1日,美英法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可知材料中”宣言“指的是《聯合國家宣言》。政治上:美英蘇召開雅爾塔會議。軍事上:諾曼底登陸;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柏林戰役中英、美、蘇三軍配合。(3)莫斯科保衛戰;地位:這一戰役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斯大林格勒戰役;地位: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珍愛和平,遠離戰爭;國家之間應和平相處,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等。故答案為:(1)《凡爾賽和約》。(2)《聯合國家宣言》;政治上:美英蘇召開雅爾塔會議。軍事上:諾曼底登陸(或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 東北和朝鮮或柏林戰役中英、美、蘇三軍配合)。(3)莫斯科保衛戰;地位:這一戰役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斯大林格勒戰役;地位: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4)啟示:珍愛和平,遠離戰爭。(國家之間應和平相處,加強國際合作,求得共同發展等。)【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25.(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要軍閥絕種,便要打敗串通軍閥來作惡的帝國主義,要打敗帝國主義,就必須廢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條約?!?br/>——摘自《孫中山與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發表講話:“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 。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后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br/>(1)據材料一,孫中山認為當時革命的具體任務是什么?孫中山逝世后,國共兩黨為實現這一任務的主要成就?(2)根據材料二,蔣介石的講話是在什么形勢下發出的?這一講話之后不久,國共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通過國共關系的探討,你得出了什么啟示?【答案】(1)(1)具體任務:打到列強,除軍閥;主要成就:國共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創辦黃埔軍校,開展了北伐戰爭。(2)形勢:七七事變發生之后,日本開始全面侵華。變化:由分裂對峙到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啟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由“要軍閥絕種,便要打敗串通軍閥來作惡的帝國主義,要打敗帝國主義,就必須廢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條約?!笨梢钥闯?,孫中山認為當時革命的具體任務是打到列強,除軍閥。依據所學,孫中山逝世后,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創辦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政治和軍事人才,開展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2)由材料時間“1937年7月17日”“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結合所學可知,蔣介石發表談話的背景是七七事變發生之后,日本開始全面侵華。1937年國民黨發表了中國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國共由對峙變為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正式形成。(3)第一次國共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第二次國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戰爭勝利。推動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國共對峙內戰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因此啟示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故答案為:(1)具體任務:打到列強,除軍閥;主要成就:國共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創辦黃埔軍校,開展了北伐戰爭。(2)形勢:七七事變發生之后,日本開始全面侵華;變化:由分裂對峙到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26.(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 015年7月1日,新華網刊登了一期《從一葉扁舟到一艘巨艦,94年的變與不變》的主題畫展。以圖片的形式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現在的風雨歷程。材料二: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過程中,曾出現了一些曲折,甚至走過了一些彎路,但最后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唯一正確道路。(1)材料一中一葉扁舟具體指的是什么事件?該事件的對中國帶來了怎樣的意義?(2)材料二中,中國共產黨找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其標志性事件分別是什么?(3)說說中國共產黨在探索正確革命道路過程中經歷的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事件。【答案】(1)一葉扁舟:1921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后轉移至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舉行。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事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南昌起義。(3)遵義會議。【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一葉扁舟具體指的是1921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后轉移至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國共產黨由此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本題考查的是遵義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正確革命道路過程中經歷的具有重大轉折意義。遵義會議結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長達四年的“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誕生、遵義會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7.(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沖擊——反應”曾是國內外史學界解釋中國近代歷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觀點為中國社會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傳統框架的內部動力;從19世紀中期開始,西方的沖擊促使中國發生劇烈變化。有人據此圖示中國近代歷史變遷(見下圖)。(1)補充圖中A處的時間。圖示中“中國革命進入新階段”是指什么?出現這一“新階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請運用所學知識,續寫一組發生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沖擊——反應”。【答案】(1)A:191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2)沖擊:日本先后對中國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反應:抗日戰爭,取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材料一中一葉扁舟具體指的是1921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后轉移至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2)依據所學,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因此中國共產黨找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標志性事件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南昌起義。(3)依據所學,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答案為:(1)一葉扁舟:1921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后轉移至嘉興南湖一艘游船上舉行;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事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南昌起義。(3)遵義會議。【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28.(2015九上·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材料二:有人說,1901年,中國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材料一是哪個革命團體的政治綱領,其中的“韃虜”具體指的是什么?(2)為什么說“1901年,中國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中”?(3)“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指的是什么?(4)為什么說“黑暗依舊”?【答案】(1)同盟會。指代滿族人建立的清政府。(2)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4)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篡取,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依舊沒有改變,人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知識點】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此圖示中“中國革命進入新階段”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的主要原因是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2)依據所學,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的抗日戰爭時期。因此沖擊:日本先后對中國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反應: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故答案為:(1)A:191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2)沖擊:日本先后對中國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反應:抗日戰爭,取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能力。本題難度適中。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四校2016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聯考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城區四校2016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聯考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