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高考模擬命題比賽信息技術(shù)(1)一、選擇題1.(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2015年春節(jié),全國觀眾在喜迎春節(jié)看春晚的同時,通過“微信”及時參與到春晚活動中,與春晚直播現(xiàn)場互動,這說明“微信”主要是一種:( )A.信息的存儲方式 B.信息的表達技術(shù)C.信息的編碼標準 D.信息的轉(zhuǎn)換技術(shù)2.(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將圖像a.bmp、b.bmp加工處理后得到c.bmp,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像c.bmp的像素個數(shù)為a.bmp與b.bmp的像素個數(shù)之和B.文件c.bmp的存儲容量為a.bmp與b.bmp的存儲容量之和C.圖像b.bmp與c.bmp的像素個數(shù)相等D.文件a.bmp與c.bmp的存儲容量一樣大3.(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下列選項中比十六進制數(shù)1AFFH大1的是:( )A.1AFGH B.1AGFH C.1AG0H D.1B00H4.(2016高一下·杭州期中)小樂在使用Word2010軟件的修訂狀態(tài)下編輯文檔,部分界面如下圖所示,對于帶框部分的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修訂前的原文為: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B.修訂前的原文為:江山如畫,望中煙樹C.接受該處所有修訂后,內(nèi)容為: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D.接受該處所有修訂后,內(nèi)容為:江山如畫,望中煙樹瀝瀝5.(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某網(wǎng)站對用戶搜索的筆記本型號進行分析,被搜索的次數(shù)越多表明這款筆記本被關(guān)注越多,被搜索的次數(shù)決定了其排行榜中的位置,如右圖所示,這種排名采用的因特網(wǎng)信息資源評價方式是:( )A.專家推薦 B.統(tǒng)計評價C.核心刊物評價 D.個人推薦6.(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Parkour”一詞翻譯成中文為“跑酷”,《地鐵沖浪》就是一款流行的移動設備跑酷游戲,其軟件開發(fā)團隊在制作前先調(diào)查研究了用戶對該產(chǎn)品的需求情況,這屬于多媒體作品制作過程:( )A.應用需求分析 B.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設計C.創(chuàng)作需求分析 D.功能模塊設計7.(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某中央處理器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基本參數(shù) 適用類型:臺式機 CPU系列:酷睿i5 4570 包裝形式:盒裝CPU頻率 CPU主頻:3.2GHz 動態(tài)超頻最高頻率:3.6GHz 外頻:100MHzCPU插槽 插槽類型:LGA 1150 針腳數(shù)目:1150pinCPU內(nèi)核 核心代號:haswell 核心數(shù)量:四核心 線程數(shù):四線程 制作工藝:22納米 熱設計功耗(TDP):84WCPU緩存 三級緩存:6MB技術(shù)參數(shù) 內(nèi)存控制器:雙通道DDR3 1333/1600 64位處理器:是 Turbo Boost技術(shù):支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CPU頻率為3.2GHz體現(xiàn)了計算機運算速度快這一基本特征B.“制作工藝22納米”說明CPU的制造技術(shù)屬于微電子技術(shù)C.“四核心”表示這款CPU可以拆分為四個后分別使用D.“酷睿i5 4570”指的是這款CPU的型號8.(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下表中能用軟件打開對應文件并進行編輯的是:( )軟件PhotoShop CS5 Word 2010 Access 2010 會聲會影 Flash CS3對應文件① ② ③ ④ ⑤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9.(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小陳申請了一個網(wǎng)銀賬號,登錄網(wǎng)銀賬號時,要輸入密碼,一般情況下,如果密碼輸入的錯誤次數(shù)超過3次,那么當日網(wǎng)銀賬號將被鎖定,次日自動解鎖。下圖是登陸網(wǎng)銀的流程圖,小陳不小心輸入密碼錯誤了2次,第3次才正確,那么她的操作流程應該是:( )A.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10.(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周敏同學利用音頻處理軟件對一段20秒的音頻文件“伴奏.wav”進行如下操作:( )①增加前10秒音頻音量2dB②將右聲道設置為靜音③刪除聲音后5秒的音頻④保存處理后的音頻文件則處理后的音頻文件與原文件的存儲容量之比約為:A.1:1 B.1:2 C.2:3 D.3:4二、綜合題:11.(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小西利用Access 2010軟件打開暢銷書列表,界面如圖1所示。圖1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所示,小西在創(chuàng)建這個數(shù)據(jù)表時把“最新出版”字段的數(shù)據(jù)類型設置為 (填:日期時間/自動編號/數(shù)字),這張數(shù)據(jù)表里共有 條記錄。(2)小西將所有數(shù)據(jù)復制到Excel 2010工作表中并進行相關(guān)處理結(jié)果如圖2所示,他想只顯示所有“金額”低于30元的書籍記錄,可使用 (填:排序/篩選/查找)來實現(xiàn)。圖2(3)如圖2所示,小西為了計算表中書籍的平均價格,在D12單元格中輸入“AVERAGE(D2:D11)”并確認后,D12單元格中顯示的結(jié)果為 。(4)小西想更加直觀的分析下各款圖書的價格對比情況,建立了如圖3所示的柱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圖表的源數(shù)據(jù)區(qū)域是 。圖312.(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現(xiàn)要求編寫VB程序(界面如圖1所示),實現(xiàn)下列功能:計算一個大寫字母在26個字母中的位次。程序運行時,在文本框Text1中輸入一個大寫英文字母,單擊“計算”按鈕Command1,在標簽Label1上輸出其在26個字母中的位次。(1)在進行應用程序界面設計時,需要添加“計算”按鈕,可使用如圖2所示的“控件工具箱”中的 (填寫相應編號),并在如圖3所示的“屬性窗口”中,將 屬性值設置為“計算”。(2)該程序的源代碼如下,請根據(jù)題意將代碼中①處補充完整,使程序能正常運行。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ch As String, pos As Integer = Text1.Textpos = Asc(ch) – 64Label2.Caption = "第" + Str(pos) + "個字母"End Sub13.(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羊年已經(jīng)來到,小周同學利用Photoshop CS5制作了羊年新春賀卡贈送親友,效果圖如圖1所示,圖層窗口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圖1圖2(1)“謹賀”圖層所在的文字在效果圖中顯示偏小,可通過 (填:圖像大小/自由變換/畫布大小)命令的操作對該圖層的圖像進行適當?shù)姆糯蟆?br/>(2)已知文字“2015年”采用的字體為“黑體”,能否使用文字工具將文字“羊年吉祥”設置為相同字體? (填:能/不能)。(3)效果圖中右上角的紅燈籠放置在“右燈籠”圖層中,而左上角的紅燈籠可通過以下幾步操作得到:①執(zhí)行菜單命令【編輯】→【變換】→【水平翻轉(zhuǎn)】②復制“右燈籠”圖層,得到一個新的圖層,重命名為“左燈籠”③將翻轉(zhuǎn)后的新圖像移動左上角適當位置④選擇“左燈籠”為當前層請寫出正確的操作步驟次序 。14.(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小周同學使用Flash CS3軟件制作了主題為“鬧元宵”的多場景動畫,某個場景制作界面如第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圖1(1)放置在“背景人物”圖層的對象在動畫播放到最后一幀時消失不見了,要解決這一問題,可在“背景人物”圖層的第60幀上右擊,然后在快捷菜單中選擇 (填字母)。A.刪除幀 / B.清除關(guān)鍵幀 / C.清除幀(2)“控制”圖層的最后1幀放置了“重播”按鈕,若要實現(xiàn)鼠標按下該按鈕,動畫重頭播放該場景,需給“重播”按鈕添加動作命令 。(3)“文字”圖層第20到40幀上做形狀補間沒有成功,第20幀上舞臺中的對象“愿你天天充滿歡樂”如圖2所示,可知導致該形狀補間沒有成功的原因 。圖2三、選擇題15.(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若x表示能被5整除的正整數(shù),則下面邏輯表達式的值一定為真的是:( )A.Int(x / 5) = 0 B.5 Mod x = 0C.x Mod 5 = 0 D.x\5 = 016.(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如圖所示的VB程序中,輸入以下程序代碼,運行后單擊命令按鈕Command1,出現(xiàn)錯誤的提示圖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1 To 4) As IntegerDim i As Integera(1) = 1For i = 2 To 4a(i) = 2 * a(i - 1) + 1Next iList1.AddItem Str(a(i))End SubA.B.C.D.17.(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有100個大小形狀一樣的透明玻璃球,其中有1個玻璃球的重量輕于其他99個玻璃球,小明想利用一臺無砝碼的天平,運用合理的算法保證一定能找出這顆輕玻璃球的最少的次數(shù)為:( )A.100 B.10 C.8 D.618.(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下列VB程序中,f是一個遞歸函數(shù):(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y As Integery = Val(Text1.Text)Label1.Caption = Str(f(y))End SubFunction f(n As Integer) As IntegerIf (n = 1) Or (n = 2) Thenf = 1Elsef = f(n - 1) + f(n - 2)End IfEnd Function程序運行時,在文本框中輸入8,單擊命令按鈕Command1后,Label1中顯示的內(nèi)容是:A.5 B.8 C.13 D.21四、綜合題19.(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下列VB程序運行時,單擊命令按鈕Command1后,文本框Text1中顯示的內(nèi)容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n As Integerc = 0: n = 10For i = 1 To 10 Step 2If n Mod i = 0 Thenc = c * iElsec = c + iEnd IfNext iText1.Text = Str(c)End Sub20.(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輾轉(zhuǎn)相除法,又名歐幾里德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是求兩個正整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的算法。它是已知最古老的算法之一,其可追溯至3000年前。用輾轉(zhuǎn)相除法來得一個分數(shù)的約分后的最簡形式的算法如下:第一步:設兩數(shù)為a、b,且令a>b;第二步:a÷b,令r為所得余數(shù),若r=0,算法結(jié)束,b 即為最大公約數(shù);若r>0則a←b,b←r,并返回第二步;第三步: 即為 約分后的最簡形式。編寫VB程序,程序運行界面如圖1所示,請根據(jù)算法將下列程序補充完整。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a、b為分子和分母,r為最大公約數(shù)a = Val(Text1.Text)b = Val(Text2.Text)If b = 0 Then c = MsgBox("分母不能為0"): Exit Sub'如果分母為0,則提示“分母不能為0”并退出該過程r = Text3.Text = Str(a / r)Text4.Text = Str(b / r)End SubFunction gys(ByVal m As Integer, ByVal n As Integer) As Integer'gys函數(shù)用于求最大公約數(shù)Dim s As IntegerIf m < n Thent = m: m = n: n = tEnd IfDo While n <> 0s = m Mod nm = nn = sLoop End Function21.(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小明利用所學的知識幫助語文老師設計一個語文學考等級查詢系統(tǒng),要求如下:輸入某個等級,就能查出該等級的所有學生學號和姓名,并統(tǒng)計出該等級學生的人數(shù),以便語文老師方便了解學生的學考情況。語文學考成績分A、B、C、D、E五個等級,學生信息存儲在數(shù)據(jù)庫文件“stugrade.accdb”的數(shù)據(jù)表“Chinese”中,數(shù)據(jù)表“Chinese”的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VB程序運行界面如圖2所示,在文本框Text1中輸入查詢的等級,單擊“查詢”按鈕Command1,在列表框List1中顯示所有該等級的學生學號和姓名,并按照學號從小到大排序,并在標簽Label2處顯示學生的人數(shù),如果人數(shù)為0,則在列表框中顯示“沒有該等級的學生”。按此要求編寫程序如下,但加框處代碼有錯誤,請改正。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stuna(1 To 100) As String '存放學生姓名的數(shù)組定義為stunaDim stunum(1 To 100) As String '存放學生學號的數(shù)組定義為stunum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Dim t As String'連接數(shù)據(jù)庫Dim cn As New ADODB.Connection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Dim strSQL As Stringcn.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 Source=" + App.Path + "\stugrade.accdb"cn.OpenstrSQL = "select * from Chinese where 語文等級='" + Text1.Text + "'"Set rs.ActiveConnection = cnrs.Open strSQLn = 0Do While Not rs.EOFn = n + 1stuna(n) = rs.Fields("姓名").Valuestunum(n) = rs.Fields("學號").Valuers.NextMove '①Looprs.Closecn.CloseSet rs = NothingSet cn = NothingList1.Clear '清除列表框If n = 0 ThenList1.AddItem "沒有該等級的學生"ElseFor i = 1 To n - 1 '按姓名排序For j = n To i + 1 Step -1If stuna(j) < stuna(j - 1) Then '②t = stunum(j): stunum(j) = stunum(j - 1): stunum(j - 1) = tt = stuna(j): stuna(j) = stuna(j - 1): stuna(j - 1) = tEnd IfNext jNext iFor i = 1 To nList1.AddItem stunum(i) + " " + stuna(i)Next iLabel2.Caption = "該等級的學生共有" + Str(n) + "名"End IfEnd Sub(1)下劃線處①有錯,應改為 。(2)下劃線處②有錯,應改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信息表達方式與表達技術(shù)【解析】【解答】觀眾通過微信提供的強大便捷的功能,參與電視活動,可以實現(xiàn)表達觀點,參與互動,體現(xiàn)了信息的表達與交流。故答案選B。【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信息的表達方式與概念。信息的表達技術(shù)就是將信息表達出來的一種技術(shù),獲取信息后還需要將信息表達出來,這時就需要用到各種信息的表達技術(shù)。2.【答案】D【知識點】聲音、圖像、視頻編碼【解析】【解答】a.bmp與c.bmp兩個圖像的總像素數(shù)都是1024×768,都采用24位真彩色,因此兩個文件的存儲容量一樣大,像素個數(shù)相等。ABC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圖像數(shù)字化原理與存儲容量的計算方法。BMP圖像的存儲容量計算公式為:字節(jié)數(shù)=水平像素×垂直像素×色彩位數(shù)÷8。3.【答案】D【知識點】進制及數(shù)制轉(zhuǎn)換【解析】【解答】根據(jù)逢16進一的原則,1AFFH+1=1B00H。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十六進制的加法運算規(guī)則。16進制的加法運算規(guī)則是:逢十六進一。4.【答案】C【知識點】文本的基本編輯【解析】【解答】題目中的修訂顯示,小樂把瀝瀝改為了歷歷。那么修訂前就是“江山如畫,望中煙樹瀝瀝",接受了修訂就是“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Word自動標記修訂過的文本內(nèi)容的功能。也就是說可以將文檔中插入的文本、刪除的文本、修改過的文本以特殊的頻色顯示或加上一些特殊標記,便于以后再對修訂過的內(nèi)容作審閱,審閱然后接受或拒絕修訂。審鬩者可以一次處理一處修訂或同時處理所有修訂,并可以閱讀批注然后刪除。5.【答案】B【知識點】因特網(wǎng)信息資源評價【解析】【解答】本題的筆記本排行榜的位置正是統(tǒng)計了被關(guān)注的次數(shù)進行的排行,即統(tǒng)計評價。故答案選B。【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信息評價方式。因特網(wǎng)信息評價的方式主要有:專家推薦或核心刊物評價、統(tǒng)計評價和個人推薦。6.【答案】A【知識點】多媒體作品的規(guī)劃和設計【解析】【解答】題目中,軟件開發(fā)前用戶對該產(chǎn)品的需求情況進行分析,首先屬于作品的需求分析的過程,用戶情況屬于應用需求分析。故答案選A。【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多媒體作品制作流程。多媒體作品制作流程: 需求分析→規(guī)劃與設計→素材采集與加工→作品集成→發(fā)布與評價。7.【答案】C【知識點】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解析】【解答】CPU一般來說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A選項正確;CPU制作工藝當然是數(shù)字越小越好,在發(fā)熱和穩(wěn)定性上都要強很多,22納米屬于微電子技術(shù),B選項正確;四核處理器即是基于單個半導體的一個處理器上擁有四個一樣功能的處理器核心,不可以進行拆分,C選項錯誤; “酷睿i5 4570”指的是這款CPU的型號 ,D選項正確。故答案選C。【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中央處理器的一些參數(shù),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分析解答即可。8.【答案】D【知識點】多媒體組成元素及文件格式【解析】【解答】①是圖片文件,可以用ps(圖像處理軟件)打開;②是程序設計文件,不能用word(文字處理軟件)打開;③是音頻文件,不能用access(看圖軟件)打開;④是視頻文件,可以用會聲會影(視頻編輯軟件)打開;⑤是Flash動畫文件,可以使用flash(動畫制作軟件)打開;綜上所述,①④⑤三個選項是正確的,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多媒體數(shù)據(jù)文件格式及打開該類型文件的常用軟件。9.【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jié)構(gòu)【解析】【解答】根據(jù)題干要求,輸入密碼錯誤二次,因此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要執(zhí)行三次才能到達判斷密碼次數(shù)是否超過三次。因此,她的操作流程為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④→⑤,故答案選A。【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的應用。流程圖中包含一個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用來累計密碼輸入錯誤的次數(shù),一旦密碼輸入正確或錯誤次數(shù)超過三次,則跳出循環(huán),然后通過分支判斷密碼錯誤的次數(shù),如果超過三次則鎖定帳號,否則登錄成功。10.【答案】D【知識點】聲音、圖像、視頻編碼【解析】【解答】聲音的存儲容量只與采樣頻率、量化位數(shù)、聲道數(shù)和時間有關(guān),而聲音的采樣頻率,量化位數(shù)之類的都沒有變,刪除了后5秒,所以處理后的音頻文件與原文件的存儲容量之比等于時間之比,約為15:20=3:4。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音頻存儲容量的計算方法。音頻(wav格式)存儲容量為:存儲量(B)=采樣頻率×量化位數(shù)×聲道數(shù)×時間÷8。11.【答案】(1)日期時間;9(2)篩選 (3)AVERAGE(D2:D11)(4)A1:A10,D1:D10【知識點】表格數(shù)據(jù)的基本操作;表格數(shù)據(jù)的處理與計算;數(shù)據(jù)表、字段、記錄的概念【解析】【解答】(1)圖1可以看出“最新出版”字段的數(shù)據(jù)類型為日期時間,從圖1中可以看出共有9條記錄。故答案為:日期時間、9;(2)他想只顯示所有“金額”低于30元的書籍記錄,可使用篩選;(3)AVERAGE(D2:D11)是求平均值的函數(shù),但是在運用函數(shù)時,應在前面加上等號“=”,若沒有等號,單元格顯示的則是輸入的內(nèi)容。故D12單元格中顯示的結(jié)果為:AVERAGE(D2:D11);(4)從圖3中可以看出該圖表包含了書名跟金額,所以源數(shù)據(jù)區(qū)域是:A1:A10,D1:D10。故答案為:(1)日期時間、9;(2)篩選; (3)35.47;(4)A1:A10,D1:D10【分析】本題考查Accesss和Excel的綜合應用。Accesss允許九種數(shù)據(jù)類型:文本、備注、數(shù)值、日期/時間、貨幣、自動編號、是/否、OLE對象、超級鏈接、查詢向?qū)АT诒淼脑O計視圖中,每一個字段都有設計類型.在數(shù)據(jù)庫表中,每一列代表的是字段,每一行代表一條記錄。12.【答案】(1)3;Caption(2)ch【知識點】類、對象、屬性、方法、事件和事件處理的概念及應用【解析】【解答】(1)添加“計算”按鈕就是使用命令按鈕控件添加該對象,而圖3中的1為標簽控件,2為文本框控件,3為命令按鈕控件,4為驅(qū)動器控制,故本小題第一個空答案應填寫:3。若使用命令按鈕的顯示名稱為“計算”則需要設置該控件的標題屬性,故本小題第二個空答案應填寫:Caption。(2)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ch As String, pos As Integer1 = Text1.Text ‘將從文本框1中輸入的大寫字母賦給變量ch,故本處答案應填寫為:chpos = Asc(ch) – 64 ‘將ch求出其對應的ASCII值后并減去64(大寫字母A前面的ASCII值)并賦給變量posLabel2.Caption = "第" + Str(pos) + "個字母" ‘使用標簽2輸出該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End Sub由以上程序分析知程序1處為:將從文本框1中輸入的大寫字母賦給變量ch,故本處答案應填寫為:ch。【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在窗體上添加對象對應的工具欄中的的控件名稱及對象的屬性,并要求學生掌握求一個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的算法。求一個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就是將該字母的ASCII值與字母A的ASCII值相減并加1。13.【答案】(1)自由變換(2)不能(3)②④①③【知識點】圖片加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圖層及圖層的基本操作【解析】【解答】 (1)“謹賀” 太小,要調(diào)整該文字的大小可調(diào)整該圖層中的文字的大小,而“圖像大小”命令是調(diào)整整個圖像大小的;自由變換可以調(diào)整選中對象的大小;畫布大小不能調(diào)整圖像的大小只調(diào)整畫布的大小,故本小題答案選填:自由變換。(2)由圖2知:“羊年吉祥”看似是文字實質(zhì)是一個圖像圖層所以不能使用“文字工具”修改字體字號,故本小題答案選填:不能。(3)將右上角的燈籠復制并生成左上角的燈籠要先選中右上角的燈籠并復制形成新圖層然后調(diào)整該圖層并執(zhí)行水平翻轉(zhuǎn)從而得到右上角燈籠。故本小題答案應填寫: ②④①③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調(diào)整圖層大小、文字圖層和普通圖層的區(qū)別及由一個圖層得到另一個相似圖層的過程。調(diào)整圖像一部分時使用”自由變換“工具,而調(diào)整整個圖像時使用”圖像大小“命令。有一些圖層看似為文字實際上是將文字刪格化為了普通圖層這時不能再使用文字工具修改文字的大小、字體顏色等。可能通過復制一個圖層再經(jīng)過加工后得到其他相似的圖層,如倒影、陰影等。14.【答案】(1)B(2)on(press){gotoAndPlay(1);}(3)形狀補間動畫需要對象是散點圖(或者使對象分離)【知識點】動畫的類型;常用影片控制函數(shù)的應用【解析】【解答】(1)由圖1知, “背景人物”圖層的最后一幀為空白關(guān)鍵幀,該幀沒有圖像故在播放動畫時播放到第60幀,“背景人物”圖層消失不見,解決方法是將該幀加上圖像,選項A,刪除幀后其后面的幀補到該幀,使該幀仍無圖像,選項B,清除關(guān)健幀后使該幀轉(zhuǎn)為普通幀可以延續(xù)上一關(guān)鍵幀的圖像,本項對。選項C,該幀為關(guān)鍵幀不能執(zhí)行清除幀命令。故本小題答案選B。(2) 控制”圖層的最后1幀放置了“重播”按鈕,若要實現(xiàn)鼠標按下該按鈕,動畫重頭播放該場景 ,則添加的命令為:當按下或釋放鼠標時轉(zhuǎn)到本場景的第1幀進行播放,故本小題答案應填寫: on(press){gotoAndPlay(1);} 或 on(release){gotoAndPlay(1);}。(3)由圖可知 ”愿你天天充滿歡樂” 為一個整體,如果要實現(xiàn)形狀補間需要將該文字打散,故本小題答案為: 形狀補間動畫需要對象是散點圖(或者使對象分離)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像消失的原因、動作腳本及補間動畫沒有成功的原因。圖像消失常常是在某個關(guān)鍵幀中沒有圖像。為了增強動畫的人機交互功能常常使用按鈕和動作腳本來控制動畫的播放。形狀補間需要圖形或文字是矢量圖或散點圖。15.【答案】C【知識點】運算符、基本運算與表達式【解析】【解答】“/”符號表示求兩數(shù)的商,“Mod”表示求兩數(shù)相除的余數(shù),“\”符號表示求兩數(shù)相除的商的整數(shù)部分。選項ABD表達式的值為假,選項C表達式的值為真。故答案選C。【分析】此題主要考查VB算法的運用。在VB算法中,表達式的值有真和假兩種,需要根據(jù)表達式表示的具體含義進行判斷。16.【答案】B【知識點】程序的調(diào)試及運行【解析】【解答】 分析本題程序段功能:首先,定義長度為4的整型數(shù)組a,a(1)=1,然后開始For循環(huán),i=2,a(2)=2*a(1)+1=2*1+1=3,i=i+1=3;a(3)=2*a(2)+1=2*3+1=7,i=i+1=4;a(4)=2*a(3)+1=2*7+1=15,i=i+1=5,跳出循環(huán),此時i=5。最后將Str(a(5))顯示在List1中,而數(shù)組最大下標為4,所以運行程序后會出現(xiàn)下標越界的錯誤。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VB程序的調(diào)試和運行,讓學生分析出程序中的錯誤代碼,是對學生程序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考量。17.【答案】D【知識點】算法的基本概念與特征【解析】【解答】根據(jù)題意要利用一臺無砝碼的天平,運用合理的算法保證一定能找出這顆清玻璃球。可以先把兩邊兒分別放50個玻璃球,哪邊兒輕說明這顆輕玻璃球就在哪邊;第二次每邊放25顆,同樣可以確定輕玻璃球在哪邊,這樣到第六次一定可以找到這顆輕玻璃球。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算法的應用。算法是只是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tǒng)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也就是說,能夠?qū)σ欢ㄒ?guī)范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nèi)獲得所要求的輸出。18.【答案】D【知識點】程序的調(diào)試及運行【解析】【解答】遞歸函數(shù)f(n)分析如下:當n=8時,f = f(n - 1) + f(n - 2),即f(8)=f(7)+f(6)。f(7)=f(6)+f(5)f(6)=f(5)+f(4)f(5)=f(4)+f(3)f(3)=f(2)+f(1)當(n = 1) Or (n = 2)時,f=1,即f(1)=f(2)=1,所以f(3)=2,f(4)=3,f(5)=5,f(6)=8,f(7)=13,f(8)=21。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遞歸函數(shù)運算過程。一個遞歸函數(shù)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在每一次調(diào)用自己時,必須是在某種意義上更接近于解。2、必須有一個終止處理或計算的準則。19.【答案】31【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jié)構(gòu)【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n As Integerc = 0: n = 10 ‘給變量c和n賦初值For i = 1 To 10 Step 2 ‘使用i來控制循環(huán),i的初值為1,終值為10,步長為2If n Mod i = 0 Then ‘如果n能將i整除則進行如下處理c = c * i ‘將i值累乘到變量c中Else ‘否則(n不能整除i時)進行如下處理c = c + i ‘將i值累加到c中End IfNext iText1.Text = Str(c) ‘在文本框1中輸出c值End Sub由以上分析知i值為:1、3、5、7、9,其中1、5能被10整除,其他各數(shù)不能被整除,故c的數(shù)學公式為:c=1*0+3*5+7+9=15+7+9=31。故答案為:31。【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定長循環(huán)的循環(huán)變量在循環(huán)體的值及累乘器和累加器的形式。在本題中循環(huán)變量的步長為2,由初值1可知其為10內(nèi)的奇數(shù)。累加器是將一個變量的值通過循環(huán)加到另一個變量中,其形式為: c = c + i ,累乘器是將某個變量的值通過循環(huán)乘到另一個變量中,其形式為: c = c * i ,其中c的初值不能為0,否則其值永為0。20.【答案】gys(a, b);gys = m【知識點】過程與自定義函數(shù)【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工a、b和c,其中a、b為分子和分母,r為最大公約數(shù)a = Val(Text1.Text) ‘將文本框1輸入的數(shù)據(jù)轉(zhuǎn)為數(shù)值型并賦給變量ab = Val(Text2.Text) ‘將文本框2輸入的數(shù)據(jù)轉(zhuǎn)為數(shù)值型并賦給變量bIf b = 0 Then c = MsgBox("分母不能為0"): Exit Sub'如果分母為0,則提示“分母不能為0”并退出該過程r = 1 ‘使用自定義函數(shù)gys()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故本處答案應填寫: gys(a, b)Text3.Text = Str(a / r) ‘在文本框3中輸出約分后的分子Text4.Text = Str(b / r) ‘在文本框4中輸出約分后的分母End SubFunction gys(ByVal m As Integer, ByVal n As Integer) As Integer'自定義函數(shù)gys()的開始,gys函數(shù)用于求最大公約數(shù)其值為整型,參數(shù)m,n為整型Dim s As IntegerIf m < n Then ‘如果m小于n則進行如下處理t = m: m = n: n = t ‘借助第三變量t交換m和n的值從而保證m大于nEnd If ‘結(jié)束條件判斷Do While n <> 0 ‘在n不等于0時進行循環(huán),本循環(huán)就是使用輾轉(zhuǎn)相除法求兩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s = m Mod n ‘將m除以n的余數(shù)賦給變量sm = n ‘將除數(shù)n賦給變量m,使用本次的除數(shù)成為下次的初除數(shù)n = s ‘將余數(shù)s賦給變量n,使用本次的余數(shù)成為下次的除數(shù)Loop‘給函數(shù)進行賦值,使函數(shù)值等于最后一次相除的被除數(shù),故本處答案應填寫: gys = m2End Function由以上分析知,1處為:使用自定義函數(shù)gys()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故本處答案應填寫: gys(a, b) 。2處為:給函數(shù)進行賦值,使函數(shù)值等于最后一次相除的被除數(shù),故本處答案應填寫: gys = m 。【分析】本題是一道使用輾轉(zhuǎn)相除法求兩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的算法并利用最大公約數(shù)實現(xiàn)約分的程序設計題。本題使用了自定義函數(shù),在自定義函數(shù)時注意函數(shù)的值的類型和參數(shù)的類型,在調(diào)用自定義函數(shù)時注意實參的類型和形參的類型要一致。21.【答案】(1)rs.MoveNext(2)stunum(j)【知識點】程序訪問數(shù)據(jù)庫【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鈕1單擊事件過程開始Dim stuna(1 To 100) As String '定義一個字符型數(shù)組stuna,該數(shù)組用于存放學生姓名Dim stunum(1 To 100) As String '定義一個字符型數(shù)組stunum,該數(shù)組用于存放學生學號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i、j和n,i和j用于控制循環(huán),n用于統(tǒng)計某個等級的學生的人數(shù)Dim t As String '定義字符型變量t'連接數(shù)據(jù)庫Dim c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定義連接對象cn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 '定義記錄集對象rsDim strSQL As String '定義查詢字符串變量strsqlcn.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 Source=" + App.Path + "\stugrade.accdb" '定義連接字符串cn.Open '使用連接對象cn連接數(shù)據(jù)庫stugrade.accdbstrSQL = "select * from Chinese where 語文等級='" + Text1.Text + "'" '定義查詢字符串Set rs.ActiveConnection = cn '將連接對象賦給記錄集的連接屬性rs.Open strSQL '在表chineses中查找符合條件的記錄并將指針指向滿足條件的第一條記錄上n = 0 '初始化計數(shù)器Do While Not rs.EOF '在表文件不在底的情況下執(zhí)行循環(huán)n = n + 1 '使用計數(shù)器n進行計數(shù)stuna(n) = rs.Fields("姓名").Value '將符合條件的記錄的姓名字段放到數(shù)組stuna中stunum(n) = rs.Fields("學號").Value '將符合條件的記錄的學號字段放到數(shù)組stunum中rs.NextMove '①移動指針指向下一條符合條件的記錄,故本處應改為: rs.MoveNextLooprs.Closecn.CloseSet rs = NothingSet cn = NothingList1.ClearIf n = 0 Then '如果符合條件的學生數(shù)為0時進行如下處理List1.AddItem "沒有該等級的學生" '在列表框1中輸出 "沒有該等級的學生"Else '否則(即符合條件的學生數(shù)大于0時)進行如下處理For i = 1 To n - 1 '使用i來控制外層循環(huán),按學生學號進行排序,i代表比較輪數(shù)For j = n To i + 1 Step -1 '使用j來控制內(nèi)層循環(huán),j代表每輪比較次數(shù)If stuna(j) < stuna(j - 1) Then '②如果后一個學號小于前面一個學號時進行如下處理,故本處應改為: stunum(j)t = stunum(j): stunum(j) = stunum(j - 1): stunum(j - 1) = t '借助第三變量t交換前后兩個學生的學號t = stuna(j): stuna(j) = stuna(j - 1): stuna(j - 1) = t '借助第三變量t交換前后兩個學生的姓名End IfNext jNext iFor i = 1 To n '使用i來控制循環(huán),本循環(huán)用于輸出排好序的學生的學號和姓名List1.AddItem stunum(i) + " " + stuna(i) '每行輸出排好序后一個學生的學號和姓名Next iLabel2.Caption = "該等級的學生共有" + Str(n) + "名" '使用標簽2輸出符合條件的學生的個數(shù)End IfEnd Sub由以上分析知, 下劃線①處為:移動指針指向下一條符合條件的記錄,故本處應改為: rs.MoveNext。下劃線 ② 處為:果后一個學號小于前面一個學號時進行如下處理,故本處應改為: stunum(j)【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使用VB程序訪問數(shù)據(jù)庫的方法和冒泡排序法。在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查找時首先連接數(shù)據(jù)庫然后將連接對象和記錄集進和關(guān)聯(lián),最后使用查找字符串在表中進行查找。在使用冒泡法進行排序時使用i控制外層循環(huán),代表每次的比較輪數(shù),j控制內(nèi)層循環(huán)代表每輪比較次數(shù),在進行一輪比較后將最大值放到數(shù)列的末尾,在經(jīng)過n-1輪比較后將輸入的數(shù)排成一個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數(shù)列。1 / 1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高考模擬命題比賽信息技術(shù)(1)一、選擇題1.(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2015年春節(jié),全國觀眾在喜迎春節(jié)看春晚的同時,通過“微信”及時參與到春晚活動中,與春晚直播現(xiàn)場互動,這說明“微信”主要是一種:( )A.信息的存儲方式 B.信息的表達技術(shù)C.信息的編碼標準 D.信息的轉(zhuǎn)換技術(shù)【答案】B【知識點】信息表達方式與表達技術(shù)【解析】【解答】觀眾通過微信提供的強大便捷的功能,參與電視活動,可以實現(xiàn)表達觀點,參與互動,體現(xiàn)了信息的表達與交流。故答案選B。【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信息的表達方式與概念。信息的表達技術(shù)就是將信息表達出來的一種技術(shù),獲取信息后還需要將信息表達出來,這時就需要用到各種信息的表達技術(shù)。2.(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將圖像a.bmp、b.bmp加工處理后得到c.bmp,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像c.bmp的像素個數(shù)為a.bmp與b.bmp的像素個數(shù)之和B.文件c.bmp的存儲容量為a.bmp與b.bmp的存儲容量之和C.圖像b.bmp與c.bmp的像素個數(shù)相等D.文件a.bmp與c.bmp的存儲容量一樣大【答案】D【知識點】聲音、圖像、視頻編碼【解析】【解答】a.bmp與c.bmp兩個圖像的總像素數(shù)都是1024×768,都采用24位真彩色,因此兩個文件的存儲容量一樣大,像素個數(shù)相等。ABC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圖像數(shù)字化原理與存儲容量的計算方法。BMP圖像的存儲容量計算公式為:字節(jié)數(shù)=水平像素×垂直像素×色彩位數(shù)÷8。3.(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下列選項中比十六進制數(shù)1AFFH大1的是:( )A.1AFGH B.1AGFH C.1AG0H D.1B00H【答案】D【知識點】進制及數(shù)制轉(zhuǎn)換【解析】【解答】根據(jù)逢16進一的原則,1AFFH+1=1B00H。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十六進制的加法運算規(guī)則。16進制的加法運算規(guī)則是:逢十六進一。4.(2016高一下·杭州期中)小樂在使用Word2010軟件的修訂狀態(tài)下編輯文檔,部分界面如下圖所示,對于帶框部分的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修訂前的原文為: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B.修訂前的原文為:江山如畫,望中煙樹C.接受該處所有修訂后,內(nèi)容為: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D.接受該處所有修訂后,內(nèi)容為:江山如畫,望中煙樹瀝瀝【答案】C【知識點】文本的基本編輯【解析】【解答】題目中的修訂顯示,小樂把瀝瀝改為了歷歷。那么修訂前就是“江山如畫,望中煙樹瀝瀝",接受了修訂就是“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Word自動標記修訂過的文本內(nèi)容的功能。也就是說可以將文檔中插入的文本、刪除的文本、修改過的文本以特殊的頻色顯示或加上一些特殊標記,便于以后再對修訂過的內(nèi)容作審閱,審閱然后接受或拒絕修訂。審鬩者可以一次處理一處修訂或同時處理所有修訂,并可以閱讀批注然后刪除。5.(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某網(wǎng)站對用戶搜索的筆記本型號進行分析,被搜索的次數(shù)越多表明這款筆記本被關(guān)注越多,被搜索的次數(shù)決定了其排行榜中的位置,如右圖所示,這種排名采用的因特網(wǎng)信息資源評價方式是:( )A.專家推薦 B.統(tǒng)計評價C.核心刊物評價 D.個人推薦【答案】B【知識點】因特網(wǎng)信息資源評價【解析】【解答】本題的筆記本排行榜的位置正是統(tǒng)計了被關(guān)注的次數(shù)進行的排行,即統(tǒng)計評價。故答案選B。【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信息評價方式。因特網(wǎng)信息評價的方式主要有:專家推薦或核心刊物評價、統(tǒng)計評價和個人推薦。6.(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Parkour”一詞翻譯成中文為“跑酷”,《地鐵沖浪》就是一款流行的移動設備跑酷游戲,其軟件開發(fā)團隊在制作前先調(diào)查研究了用戶對該產(chǎn)品的需求情況,這屬于多媒體作品制作過程:( )A.應用需求分析 B.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設計C.創(chuàng)作需求分析 D.功能模塊設計【答案】A【知識點】多媒體作品的規(guī)劃和設計【解析】【解答】題目中,軟件開發(fā)前用戶對該產(chǎn)品的需求情況進行分析,首先屬于作品的需求分析的過程,用戶情況屬于應用需求分析。故答案選A。【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多媒體作品制作流程。多媒體作品制作流程: 需求分析→規(guī)劃與設計→素材采集與加工→作品集成→發(fā)布與評價。7.(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某中央處理器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基本參數(shù) 適用類型:臺式機 CPU系列:酷睿i5 4570 包裝形式:盒裝CPU頻率 CPU主頻:3.2GHz 動態(tài)超頻最高頻率:3.6GHz 外頻:100MHzCPU插槽 插槽類型:LGA 1150 針腳數(shù)目:1150pinCPU內(nèi)核 核心代號:haswell 核心數(shù)量:四核心 線程數(shù):四線程 制作工藝:22納米 熱設計功耗(TDP):84WCPU緩存 三級緩存:6MB技術(shù)參數(shù) 內(nèi)存控制器:雙通道DDR3 1333/1600 64位處理器:是 Turbo Boost技術(shù):支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CPU頻率為3.2GHz體現(xiàn)了計算機運算速度快這一基本特征B.“制作工藝22納米”說明CPU的制造技術(shù)屬于微電子技術(shù)C.“四核心”表示這款CPU可以拆分為四個后分別使用D.“酷睿i5 4570”指的是這款CPU的型號【答案】C【知識點】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解析】【解答】CPU一般來說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A選項正確;CPU制作工藝當然是數(shù)字越小越好,在發(fā)熱和穩(wěn)定性上都要強很多,22納米屬于微電子技術(shù),B選項正確;四核處理器即是基于單個半導體的一個處理器上擁有四個一樣功能的處理器核心,不可以進行拆分,C選項錯誤; “酷睿i5 4570”指的是這款CPU的型號 ,D選項正確。故答案選C。【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中央處理器的一些參數(shù),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分析解答即可。8.(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下表中能用軟件打開對應文件并進行編輯的是:( )軟件PhotoShop CS5 Word 2010 Access 2010 會聲會影 Flash CS3對應文件① ② ③ ④ ⑤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答案】D【知識點】多媒體組成元素及文件格式【解析】【解答】①是圖片文件,可以用ps(圖像處理軟件)打開;②是程序設計文件,不能用word(文字處理軟件)打開;③是音頻文件,不能用access(看圖軟件)打開;④是視頻文件,可以用會聲會影(視頻編輯軟件)打開;⑤是Flash動畫文件,可以使用flash(動畫制作軟件)打開;綜上所述,①④⑤三個選項是正確的,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多媒體數(shù)據(jù)文件格式及打開該類型文件的常用軟件。9.(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小陳申請了一個網(wǎng)銀賬號,登錄網(wǎng)銀賬號時,要輸入密碼,一般情況下,如果密碼輸入的錯誤次數(shù)超過3次,那么當日網(wǎng)銀賬號將被鎖定,次日自動解鎖。下圖是登陸網(wǎng)銀的流程圖,小陳不小心輸入密碼錯誤了2次,第3次才正確,那么她的操作流程應該是:( )A.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jié)構(gòu)【解析】【解答】根據(jù)題干要求,輸入密碼錯誤二次,因此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要執(zhí)行三次才能到達判斷密碼次數(shù)是否超過三次。因此,她的操作流程為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④→⑤,故答案選A。【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的應用。流程圖中包含一個循環(huán)結(jié)構(gòu),用來累計密碼輸入錯誤的次數(shù),一旦密碼輸入正確或錯誤次數(shù)超過三次,則跳出循環(huán),然后通過分支判斷密碼錯誤的次數(shù),如果超過三次則鎖定帳號,否則登錄成功。10.(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周敏同學利用音頻處理軟件對一段20秒的音頻文件“伴奏.wav”進行如下操作:( )①增加前10秒音頻音量2dB②將右聲道設置為靜音③刪除聲音后5秒的音頻④保存處理后的音頻文件則處理后的音頻文件與原文件的存儲容量之比約為:A.1:1 B.1:2 C.2:3 D.3:4【答案】D【知識點】聲音、圖像、視頻編碼【解析】【解答】聲音的存儲容量只與采樣頻率、量化位數(shù)、聲道數(shù)和時間有關(guān),而聲音的采樣頻率,量化位數(shù)之類的都沒有變,刪除了后5秒,所以處理后的音頻文件與原文件的存儲容量之比等于時間之比,約為15:20=3:4。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音頻存儲容量的計算方法。音頻(wav格式)存儲容量為:存儲量(B)=采樣頻率×量化位數(shù)×聲道數(shù)×時間÷8。二、綜合題:11.(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小西利用Access 2010軟件打開暢銷書列表,界面如圖1所示。圖1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所示,小西在創(chuàng)建這個數(shù)據(jù)表時把“最新出版”字段的數(shù)據(jù)類型設置為 (填:日期時間/自動編號/數(shù)字),這張數(shù)據(jù)表里共有 條記錄。(2)小西將所有數(shù)據(jù)復制到Excel 2010工作表中并進行相關(guān)處理結(jié)果如圖2所示,他想只顯示所有“金額”低于30元的書籍記錄,可使用 (填:排序/篩選/查找)來實現(xiàn)。圖2(3)如圖2所示,小西為了計算表中書籍的平均價格,在D12單元格中輸入“AVERAGE(D2:D11)”并確認后,D12單元格中顯示的結(jié)果為 。(4)小西想更加直觀的分析下各款圖書的價格對比情況,建立了如圖3所示的柱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圖表的源數(shù)據(jù)區(qū)域是 。圖3【答案】(1)日期時間;9(2)篩選 (3)AVERAGE(D2:D11)(4)A1:A10,D1:D10【知識點】表格數(shù)據(jù)的基本操作;表格數(shù)據(jù)的處理與計算;數(shù)據(jù)表、字段、記錄的概念【解析】【解答】(1)圖1可以看出“最新出版”字段的數(shù)據(jù)類型為日期時間,從圖1中可以看出共有9條記錄。故答案為:日期時間、9;(2)他想只顯示所有“金額”低于30元的書籍記錄,可使用篩選;(3)AVERAGE(D2:D11)是求平均值的函數(shù),但是在運用函數(shù)時,應在前面加上等號“=”,若沒有等號,單元格顯示的則是輸入的內(nèi)容。故D12單元格中顯示的結(jié)果為:AVERAGE(D2:D11);(4)從圖3中可以看出該圖表包含了書名跟金額,所以源數(shù)據(jù)區(qū)域是:A1:A10,D1:D10。故答案為:(1)日期時間、9;(2)篩選; (3)35.47;(4)A1:A10,D1:D10【分析】本題考查Accesss和Excel的綜合應用。Accesss允許九種數(shù)據(jù)類型:文本、備注、數(shù)值、日期/時間、貨幣、自動編號、是/否、OLE對象、超級鏈接、查詢向?qū)АT诒淼脑O計視圖中,每一個字段都有設計類型.在數(shù)據(jù)庫表中,每一列代表的是字段,每一行代表一條記錄。12.(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現(xiàn)要求編寫VB程序(界面如圖1所示),實現(xiàn)下列功能:計算一個大寫字母在26個字母中的位次。程序運行時,在文本框Text1中輸入一個大寫英文字母,單擊“計算”按鈕Command1,在標簽Label1上輸出其在26個字母中的位次。(1)在進行應用程序界面設計時,需要添加“計算”按鈕,可使用如圖2所示的“控件工具箱”中的 (填寫相應編號),并在如圖3所示的“屬性窗口”中,將 屬性值設置為“計算”。(2)該程序的源代碼如下,請根據(jù)題意將代碼中①處補充完整,使程序能正常運行。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ch As String, pos As Integer = Text1.Textpos = Asc(ch) – 64Label2.Caption = "第" + Str(pos) + "個字母"End Sub【答案】(1)3;Caption(2)ch【知識點】類、對象、屬性、方法、事件和事件處理的概念及應用【解析】【解答】(1)添加“計算”按鈕就是使用命令按鈕控件添加該對象,而圖3中的1為標簽控件,2為文本框控件,3為命令按鈕控件,4為驅(qū)動器控制,故本小題第一個空答案應填寫:3。若使用命令按鈕的顯示名稱為“計算”則需要設置該控件的標題屬性,故本小題第二個空答案應填寫:Caption。(2)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ch As String, pos As Integer1 = Text1.Text ‘將從文本框1中輸入的大寫字母賦給變量ch,故本處答案應填寫為:chpos = Asc(ch) – 64 ‘將ch求出其對應的ASCII值后并減去64(大寫字母A前面的ASCII值)并賦給變量posLabel2.Caption = "第" + Str(pos) + "個字母" ‘使用標簽2輸出該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End Sub由以上程序分析知程序1處為:將從文本框1中輸入的大寫字母賦給變量ch,故本處答案應填寫為:ch。【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在窗體上添加對象對應的工具欄中的的控件名稱及對象的屬性,并要求學生掌握求一個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的算法。求一個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就是將該字母的ASCII值與字母A的ASCII值相減并加1。13.(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羊年已經(jīng)來到,小周同學利用Photoshop CS5制作了羊年新春賀卡贈送親友,效果圖如圖1所示,圖層窗口如圖2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圖1圖2(1)“謹賀”圖層所在的文字在效果圖中顯示偏小,可通過 (填:圖像大小/自由變換/畫布大小)命令的操作對該圖層的圖像進行適當?shù)姆糯蟆?br/>(2)已知文字“2015年”采用的字體為“黑體”,能否使用文字工具將文字“羊年吉祥”設置為相同字體? (填:能/不能)。(3)效果圖中右上角的紅燈籠放置在“右燈籠”圖層中,而左上角的紅燈籠可通過以下幾步操作得到:①執(zhí)行菜單命令【編輯】→【變換】→【水平翻轉(zhuǎn)】②復制“右燈籠”圖層,得到一個新的圖層,重命名為“左燈籠”③將翻轉(zhuǎn)后的新圖像移動左上角適當位置④選擇“左燈籠”為當前層請寫出正確的操作步驟次序 。【答案】(1)自由變換(2)不能(3)②④①③【知識點】圖片加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圖層及圖層的基本操作【解析】【解答】 (1)“謹賀” 太小,要調(diào)整該文字的大小可調(diào)整該圖層中的文字的大小,而“圖像大小”命令是調(diào)整整個圖像大小的;自由變換可以調(diào)整選中對象的大小;畫布大小不能調(diào)整圖像的大小只調(diào)整畫布的大小,故本小題答案選填:自由變換。(2)由圖2知:“羊年吉祥”看似是文字實質(zhì)是一個圖像圖層所以不能使用“文字工具”修改字體字號,故本小題答案選填:不能。(3)將右上角的燈籠復制并生成左上角的燈籠要先選中右上角的燈籠并復制形成新圖層然后調(diào)整該圖層并執(zhí)行水平翻轉(zhuǎn)從而得到右上角燈籠。故本小題答案應填寫: ②④①③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調(diào)整圖層大小、文字圖層和普通圖層的區(qū)別及由一個圖層得到另一個相似圖層的過程。調(diào)整圖像一部分時使用”自由變換“工具,而調(diào)整整個圖像時使用”圖像大小“命令。有一些圖層看似為文字實際上是將文字刪格化為了普通圖層這時不能再使用文字工具修改文字的大小、字體顏色等。可能通過復制一個圖層再經(jīng)過加工后得到其他相似的圖層,如倒影、陰影等。14.(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小周同學使用Flash CS3軟件制作了主題為“鬧元宵”的多場景動畫,某個場景制作界面如第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圖1(1)放置在“背景人物”圖層的對象在動畫播放到最后一幀時消失不見了,要解決這一問題,可在“背景人物”圖層的第60幀上右擊,然后在快捷菜單中選擇 (填字母)。A.刪除幀 / B.清除關(guān)鍵幀 / C.清除幀(2)“控制”圖層的最后1幀放置了“重播”按鈕,若要實現(xiàn)鼠標按下該按鈕,動畫重頭播放該場景,需給“重播”按鈕添加動作命令 。(3)“文字”圖層第20到40幀上做形狀補間沒有成功,第20幀上舞臺中的對象“愿你天天充滿歡樂”如圖2所示,可知導致該形狀補間沒有成功的原因 。圖2【答案】(1)B(2)on(press){gotoAndPlay(1);}(3)形狀補間動畫需要對象是散點圖(或者使對象分離)【知識點】動畫的類型;常用影片控制函數(shù)的應用【解析】【解答】(1)由圖1知, “背景人物”圖層的最后一幀為空白關(guān)鍵幀,該幀沒有圖像故在播放動畫時播放到第60幀,“背景人物”圖層消失不見,解決方法是將該幀加上圖像,選項A,刪除幀后其后面的幀補到該幀,使該幀仍無圖像,選項B,清除關(guān)健幀后使該幀轉(zhuǎn)為普通幀可以延續(xù)上一關(guān)鍵幀的圖像,本項對。選項C,該幀為關(guān)鍵幀不能執(zhí)行清除幀命令。故本小題答案選B。(2) 控制”圖層的最后1幀放置了“重播”按鈕,若要實現(xiàn)鼠標按下該按鈕,動畫重頭播放該場景 ,則添加的命令為:當按下或釋放鼠標時轉(zhuǎn)到本場景的第1幀進行播放,故本小題答案應填寫: on(press){gotoAndPlay(1);} 或 on(release){gotoAndPlay(1);}。(3)由圖可知 ”愿你天天充滿歡樂” 為一個整體,如果要實現(xiàn)形狀補間需要將該文字打散,故本小題答案為: 形狀補間動畫需要對象是散點圖(或者使對象分離)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像消失的原因、動作腳本及補間動畫沒有成功的原因。圖像消失常常是在某個關(guān)鍵幀中沒有圖像。為了增強動畫的人機交互功能常常使用按鈕和動作腳本來控制動畫的播放。形狀補間需要圖形或文字是矢量圖或散點圖。三、選擇題15.(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若x表示能被5整除的正整數(shù),則下面邏輯表達式的值一定為真的是:( )A.Int(x / 5) = 0 B.5 Mod x = 0C.x Mod 5 = 0 D.x\5 = 0【答案】C【知識點】運算符、基本運算與表達式【解析】【解答】“/”符號表示求兩數(shù)的商,“Mod”表示求兩數(shù)相除的余數(shù),“\”符號表示求兩數(shù)相除的商的整數(shù)部分。選項ABD表達式的值為假,選項C表達式的值為真。故答案選C。【分析】此題主要考查VB算法的運用。在VB算法中,表達式的值有真和假兩種,需要根據(jù)表達式表示的具體含義進行判斷。16.(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如圖所示的VB程序中,輸入以下程序代碼,運行后單擊命令按鈕Command1,出現(xiàn)錯誤的提示圖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1 To 4) As IntegerDim i As Integera(1) = 1For i = 2 To 4a(i) = 2 * a(i - 1) + 1Next iList1.AddItem Str(a(i))End SubA.B.C.D.【答案】B【知識點】程序的調(diào)試及運行【解析】【解答】 分析本題程序段功能:首先,定義長度為4的整型數(shù)組a,a(1)=1,然后開始For循環(huán),i=2,a(2)=2*a(1)+1=2*1+1=3,i=i+1=3;a(3)=2*a(2)+1=2*3+1=7,i=i+1=4;a(4)=2*a(3)+1=2*7+1=15,i=i+1=5,跳出循環(huán),此時i=5。最后將Str(a(5))顯示在List1中,而數(shù)組最大下標為4,所以運行程序后會出現(xiàn)下標越界的錯誤。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VB程序的調(diào)試和運行,讓學生分析出程序中的錯誤代碼,是對學生程序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考量。17.(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有100個大小形狀一樣的透明玻璃球,其中有1個玻璃球的重量輕于其他99個玻璃球,小明想利用一臺無砝碼的天平,運用合理的算法保證一定能找出這顆輕玻璃球的最少的次數(shù)為:( )A.100 B.10 C.8 D.6【答案】D【知識點】算法的基本概念與特征【解析】【解答】根據(jù)題意要利用一臺無砝碼的天平,運用合理的算法保證一定能找出這顆清玻璃球。可以先把兩邊兒分別放50個玻璃球,哪邊兒輕說明這顆輕玻璃球就在哪邊;第二次每邊放25顆,同樣可以確定輕玻璃球在哪邊,這樣到第六次一定可以找到這顆輕玻璃球。故答案選D。【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算法的應用。算法是只是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tǒng)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也就是說,能夠?qū)σ欢ㄒ?guī)范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nèi)獲得所要求的輸出。18.(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下列VB程序中,f是一個遞歸函數(shù):(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y As Integery = Val(Text1.Text)Label1.Caption = Str(f(y))End SubFunction f(n As Integer) As IntegerIf (n = 1) Or (n = 2) Thenf = 1Elsef = f(n - 1) + f(n - 2)End IfEnd Function程序運行時,在文本框中輸入8,單擊命令按鈕Command1后,Label1中顯示的內(nèi)容是:A.5 B.8 C.13 D.21【答案】D【知識點】程序的調(diào)試及運行【解析】【解答】遞歸函數(shù)f(n)分析如下:當n=8時,f = f(n - 1) + f(n - 2),即f(8)=f(7)+f(6)。f(7)=f(6)+f(5)f(6)=f(5)+f(4)f(5)=f(4)+f(3)f(3)=f(2)+f(1)當(n = 1) Or (n = 2)時,f=1,即f(1)=f(2)=1,所以f(3)=2,f(4)=3,f(5)=5,f(6)=8,f(7)=13,f(8)=21。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遞歸函數(shù)運算過程。一個遞歸函數(shù)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在每一次調(diào)用自己時,必須是在某種意義上更接近于解。2、必須有一個終止處理或計算的準則。四、綜合題19.(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下列VB程序運行時,單擊命令按鈕Command1后,文本框Text1中顯示的內(nèi)容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n As Integerc = 0: n = 10For i = 1 To 10 Step 2If n Mod i = 0 Thenc = c * iElsec = c + iEnd IfNext iText1.Text = Str(c)End Sub【答案】31【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jié)構(gòu)【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n As Integerc = 0: n = 10 ‘給變量c和n賦初值For i = 1 To 10 Step 2 ‘使用i來控制循環(huán),i的初值為1,終值為10,步長為2If n Mod i = 0 Then ‘如果n能將i整除則進行如下處理c = c * i ‘將i值累乘到變量c中Else ‘否則(n不能整除i時)進行如下處理c = c + i ‘將i值累加到c中End IfNext iText1.Text = Str(c) ‘在文本框1中輸出c值End Sub由以上分析知i值為:1、3、5、7、9,其中1、5能被10整除,其他各數(shù)不能被整除,故c的數(shù)學公式為:c=1*0+3*5+7+9=15+7+9=31。故答案為:31。【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定長循環(huán)的循環(huán)變量在循環(huán)體的值及累乘器和累加器的形式。在本題中循環(huán)變量的步長為2,由初值1可知其為10內(nèi)的奇數(shù)。累加器是將一個變量的值通過循環(huán)加到另一個變量中,其形式為: c = c + i ,累乘器是將某個變量的值通過循環(huán)乘到另一個變量中,其形式為: c = c * i ,其中c的初值不能為0,否則其值永為0。20.(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輾轉(zhuǎn)相除法,又名歐幾里德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是求兩個正整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的算法。它是已知最古老的算法之一,其可追溯至3000年前。用輾轉(zhuǎn)相除法來得一個分數(shù)的約分后的最簡形式的算法如下:第一步:設兩數(shù)為a、b,且令a>b;第二步:a÷b,令r為所得余數(shù),若r=0,算法結(jié)束,b 即為最大公約數(shù);若r>0則a←b,b←r,并返回第二步;第三步: 即為 約分后的最簡形式。編寫VB程序,程序運行界面如圖1所示,請根據(jù)算法將下列程序補充完整。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a、b為分子和分母,r為最大公約數(shù)a = Val(Text1.Text)b = Val(Text2.Text)If b = 0 Then c = MsgBox("分母不能為0"): Exit Sub'如果分母為0,則提示“分母不能為0”并退出該過程r = Text3.Text = Str(a / r)Text4.Text = Str(b / r)End SubFunction gys(ByVal m As Integer, ByVal n As Integer) As Integer'gys函數(shù)用于求最大公約數(shù)Dim s As IntegerIf m < n Thent = m: m = n: n = tEnd IfDo While n <> 0s = m Mod nm = nn = sLoop End Function【答案】gys(a, b);gys = m【知識點】過程與自定義函數(shù)【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工a、b和c,其中a、b為分子和分母,r為最大公約數(shù)a = Val(Text1.Text) ‘將文本框1輸入的數(shù)據(jù)轉(zhuǎn)為數(shù)值型并賦給變量ab = Val(Text2.Text) ‘將文本框2輸入的數(shù)據(jù)轉(zhuǎn)為數(shù)值型并賦給變量bIf b = 0 Then c = MsgBox("分母不能為0"): Exit Sub'如果分母為0,則提示“分母不能為0”并退出該過程r = 1 ‘使用自定義函數(shù)gys()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故本處答案應填寫: gys(a, b)Text3.Text = Str(a / r) ‘在文本框3中輸出約分后的分子Text4.Text = Str(b / r) ‘在文本框4中輸出約分后的分母End SubFunction gys(ByVal m As Integer, ByVal n As Integer) As Integer'自定義函數(shù)gys()的開始,gys函數(shù)用于求最大公約數(shù)其值為整型,參數(shù)m,n為整型Dim s As IntegerIf m < n Then ‘如果m小于n則進行如下處理t = m: m = n: n = t ‘借助第三變量t交換m和n的值從而保證m大于nEnd If ‘結(jié)束條件判斷Do While n <> 0 ‘在n不等于0時進行循環(huán),本循環(huán)就是使用輾轉(zhuǎn)相除法求兩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s = m Mod n ‘將m除以n的余數(shù)賦給變量sm = n ‘將除數(shù)n賦給變量m,使用本次的除數(shù)成為下次的初除數(shù)n = s ‘將余數(shù)s賦給變量n,使用本次的余數(shù)成為下次的除數(shù)Loop‘給函數(shù)進行賦值,使函數(shù)值等于最后一次相除的被除數(shù),故本處答案應填寫: gys = m2End Function由以上分析知,1處為:使用自定義函數(shù)gys()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故本處答案應填寫: gys(a, b) 。2處為:給函數(shù)進行賦值,使函數(shù)值等于最后一次相除的被除數(shù),故本處答案應填寫: gys = m 。【分析】本題是一道使用輾轉(zhuǎn)相除法求兩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的算法并利用最大公約數(shù)實現(xiàn)約分的程序設計題。本題使用了自定義函數(shù),在自定義函數(shù)時注意函數(shù)的值的類型和參數(shù)的類型,在調(diào)用自定義函數(shù)時注意實參的類型和形參的類型要一致。21.(2017高三上·杭州模擬)小明利用所學的知識幫助語文老師設計一個語文學考等級查詢系統(tǒng),要求如下:輸入某個等級,就能查出該等級的所有學生學號和姓名,并統(tǒng)計出該等級學生的人數(shù),以便語文老師方便了解學生的學考情況。語文學考成績分A、B、C、D、E五個等級,學生信息存儲在數(shù)據(jù)庫文件“stugrade.accdb”的數(shù)據(jù)表“Chinese”中,數(shù)據(jù)表“Chinese”的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VB程序運行界面如圖2所示,在文本框Text1中輸入查詢的等級,單擊“查詢”按鈕Command1,在列表框List1中顯示所有該等級的學生學號和姓名,并按照學號從小到大排序,并在標簽Label2處顯示學生的人數(shù),如果人數(shù)為0,則在列表框中顯示“沒有該等級的學生”。按此要求編寫程序如下,但加框處代碼有錯誤,請改正。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stuna(1 To 100) As String '存放學生姓名的數(shù)組定義為stunaDim stunum(1 To 100) As String '存放學生學號的數(shù)組定義為stunum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Dim t As String'連接數(shù)據(jù)庫Dim cn As New ADODB.Connection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Dim strSQL As Stringcn.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 Source=" + App.Path + "\stugrade.accdb"cn.OpenstrSQL = "select * from Chinese where 語文等級='" + Text1.Text + "'"Set rs.ActiveConnection = cnrs.Open strSQLn = 0Do While Not rs.EOFn = n + 1stuna(n) = rs.Fields("姓名").Valuestunum(n) = rs.Fields("學號").Valuers.NextMove '①Looprs.Closecn.CloseSet rs = NothingSet cn = NothingList1.Clear '清除列表框If n = 0 ThenList1.AddItem "沒有該等級的學生"ElseFor i = 1 To n - 1 '按姓名排序For j = n To i + 1 Step -1If stuna(j) < stuna(j - 1) Then '②t = stunum(j): stunum(j) = stunum(j - 1): stunum(j - 1) = tt = stuna(j): stuna(j) = stuna(j - 1): stuna(j - 1) = tEnd IfNext jNext iFor i = 1 To nList1.AddItem stunum(i) + " " + stuna(i)Next iLabel2.Caption = "該等級的學生共有" + Str(n) + "名"End IfEnd Sub(1)下劃線處①有錯,應改為 。(2)下劃線處②有錯,應改為 。【答案】(1)rs.MoveNext(2)stunum(j)【知識點】程序訪問數(shù)據(jù)庫【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鈕1單擊事件過程開始Dim stuna(1 To 100) As String '定義一個字符型數(shù)組stuna,該數(shù)組用于存放學生姓名Dim stunum(1 To 100) As String '定義一個字符型數(shù)組stunum,該數(shù)組用于存放學生學號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i、j和n,i和j用于控制循環(huán),n用于統(tǒng)計某個等級的學生的人數(shù)Dim t As String '定義字符型變量t'連接數(shù)據(jù)庫Dim c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定義連接對象cnDim rs As New ADODB.Recordset '定義記錄集對象rsDim strSQL As String '定義查詢字符串變量strsqlcn.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 Source=" + App.Path + "\stugrade.accdb" '定義連接字符串cn.Open '使用連接對象cn連接數(shù)據(jù)庫stugrade.accdbstrSQL = "select * from Chinese where 語文等級='" + Text1.Text + "'" '定義查詢字符串Set rs.ActiveConnection = cn '將連接對象賦給記錄集的連接屬性rs.Open strSQL '在表chineses中查找符合條件的記錄并將指針指向滿足條件的第一條記錄上n = 0 '初始化計數(shù)器Do While Not rs.EOF '在表文件不在底的情況下執(zhí)行循環(huán)n = n + 1 '使用計數(shù)器n進行計數(shù)stuna(n) = rs.Fields("姓名").Value '將符合條件的記錄的姓名字段放到數(shù)組stuna中stunum(n) = rs.Fields("學號").Value '將符合條件的記錄的學號字段放到數(shù)組stunum中rs.NextMove '①移動指針指向下一條符合條件的記錄,故本處應改為: rs.MoveNextLooprs.Closecn.CloseSet rs = NothingSet cn = NothingList1.ClearIf n = 0 Then '如果符合條件的學生數(shù)為0時進行如下處理List1.AddItem "沒有該等級的學生" '在列表框1中輸出 "沒有該等級的學生"Else '否則(即符合條件的學生數(shù)大于0時)進行如下處理For i = 1 To n - 1 '使用i來控制外層循環(huán),按學生學號進行排序,i代表比較輪數(shù)For j = n To i + 1 Step -1 '使用j來控制內(nèi)層循環(huán),j代表每輪比較次數(shù)If stuna(j) < stuna(j - 1) Then '②如果后一個學號小于前面一個學號時進行如下處理,故本處應改為: stunum(j)t = stunum(j): stunum(j) = stunum(j - 1): stunum(j - 1) = t '借助第三變量t交換前后兩個學生的學號t = stuna(j): stuna(j) = stuna(j - 1): stuna(j - 1) = t '借助第三變量t交換前后兩個學生的姓名End IfNext jNext iFor i = 1 To n '使用i來控制循環(huán),本循環(huán)用于輸出排好序的學生的學號和姓名List1.AddItem stunum(i) + " " + stuna(i) '每行輸出排好序后一個學生的學號和姓名Next iLabel2.Caption = "該等級的學生共有" + Str(n) + "名" '使用標簽2輸出符合條件的學生的個數(shù)End IfEnd Sub由以上分析知, 下劃線①處為:移動指針指向下一條符合條件的記錄,故本處應改為: rs.MoveNext。下劃線 ② 處為:果后一個學號小于前面一個學號時進行如下處理,故本處應改為: stunum(j)【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使用VB程序訪問數(shù)據(jù)庫的方法和冒泡排序法。在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查找時首先連接數(shù)據(jù)庫然后將連接對象和記錄集進和關(guān)聯(lián),最后使用查找字符串在表中進行查找。在使用冒泡法進行排序時使用i控制外層循環(huán),代表每次的比較輪數(shù),j控制內(nèi)層循環(huán)代表每輪比較次數(shù),在進行一輪比較后將最大值放到數(shù)列的末尾,在經(jīng)過n-1輪比較后將輸入的數(shù)排成一個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數(shù)列。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高考模擬命題比賽信息技術(shù)(1)(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高考模擬命題比賽信息技術(shù)(1)(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