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慈溪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慈溪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慈溪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九上·慈溪期中)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把槍挑起一場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  )
A.薩拉熱窩事件 B.馬恩河戰役
C.美國參戰 D.凡爾登戰役
2.(2017九上·慈溪期中)某班同學為一些地方設計“歷史名片”宣傳語,下列適用于南昌的是(  )
A.辛亥首義,共和號角 B.五四中心,風云新途
C.八一槍響,軍旗升起 D.革命搖籃,紅軍故鄉
3.(2017九上·慈溪期中)1949年4月,陳毅欣然寫道:“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該詩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
A.淮海戰役 B.渡江戰役 C.解放北平 D.遼沈戰役
4.(2017九上·慈溪期中)人物評價是歷史學習的重要內容,下列對圖片人物評價正確的是(  )
①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成立了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③提出了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④促成國共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5.(2017九上·慈溪期中)長征途中經過的城市遵義現被譽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下面能夠稱遵義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的是(  )
A.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B.是紅軍長征出發地
C.紅軍三大主力實現勝利會師
D.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6.(2017九上·慈溪期中)某歷史興趣小組制作了有關“二戰”的系列知識卡,下列卡片內容正確的是(  )
A.“二戰”爆發的標志:日本偷襲珍珠港
B.轉折性戰役:莫斯科保衛戰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標志:《聯合國家宣言》
D.“二戰”結束的標志: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
7.(2017九上·慈溪期中)“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歷史事件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
①秋收起義失敗——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②五次反圍剿遭受失敗——紅軍長征
③巴黎和會——五四運動 ④不抵抗政策——南京淪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2017九上·慈溪期中)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召開。下列關于黨的會議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B.中共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
C.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
D.八七會議——槍桿子里出政權
9.(2017九上·慈溪期中)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膾炙人口的口號、標語、詩詞等往往有著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顯的時代氣息。下列口號、標語、詩詞等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②“打倒列強,除軍閥”
③“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④“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10.(2017九上·慈溪期中)近年來,我國舉辦了北京APEC會議、G20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亞信峰會等高規格的國際會議,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好評。這說明(  )
①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②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提高
③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
④我國已躋身發達國家行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2017九上·慈溪期中)下列不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是(  )
A.鄧小平理論
B.科學發展觀
C.毛澤東思想
D.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2.(2017九上·慈溪期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下列各選項中,體現我國當前主要矛盾的是(  )
① 截止2016年我國尚有貧困人口7017萬
②近年來,物價、房價醫改等問題備受關注
③習近平部署反腐斗爭,指出既打老虎,也要打蒼蠅
④中日釣魚島爭端不斷升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17九上·慈溪期中)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一政策調整有利于(  )
①嚴格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②使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③提高人口科學文化素質 ④緩解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4.(2017九上·慈溪期中)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原因在于(  )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競爭
③“雙一流”建設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④“雙一流”建設有利于我國增強綜合國力,提升國際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2017九上·慈溪期中)2016年春晚的歌曲《美麗中國走起來》以景觀式呈現“美麗中國”的壯闊景象,凸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歌曲這主要告訴我們(  )
①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心工作來抓 ②人與大自然和睦相處
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綠色發展 ④生態文明建設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政治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6.(2017九上·慈溪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鴉片戰爭后80年,是中國半殖民地社會逐漸形成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歷史,更是一部中國人民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斷探索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歷史。
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見下圖)
(1)依據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進程,請分別寫出材料一中圖片C,D所反映的重大探索活動的名稱。它們的探索內容有何不同?
(2)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的理解
(3)綜合兩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在中國探索歷程中你獲得哪些寶貴的認識?
17.(2017九上·慈溪期中)2015年,“十二五”規劃完美收官。2016年我國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指導下,開啟新的“十三五”規劃。
18.(2017九上·慈溪期中)歌曲往往反映一個時代的特征,欣賞下列經典歌曲,回答問題:
歌曲一: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從哪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了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家鄉?——《松花江上》
歌曲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后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二十九軍不是孤軍,看準那敵人,把他消滅!把他消滅!
——《大刀流行曲》
歌曲三: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義勇軍進行曲》
(1)歌曲中“那個悲慘的時候”開始于哪一重大事件?東北人民是何時“回到那可愛的家鄉”?
(2)歌曲二的創作與日軍發動的哪一歷史事件有關?此事件后國共兩黨采取了什么行動使二十九軍不再是“孤軍”?
(3)請舉出兩例中國人民血肉筑長城的典型戰例?
(4)經典總是令人回味,說說這些經典歌曲傳唱至今具有怎樣的意義?
19.(2017九上·慈溪期中)鄧小平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勛,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偉大的一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19年5月開始,爆發了全國性的學生群眾反帝愛國運動。年僅15歲的鄧小平與同學一起參加抵制日貨、聲討賣國賊的活動。
材料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解放區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這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也由戰前的120萬增加到195萬,在戰場上逐漸占據了主動。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軍變戰略防御為戰略進攻的決策。
材料三:“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的”——作為“中國人民的兒子”,鄧小平始終是國家統一的堅定捍衛者、人民意志的代表者。
(1)“全國性的學生群眾反帝愛國運動”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它對中國歷史發展有何推動作用?
(2)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根據材料二分析,哪些因素促成了人民解放軍變戰略防御為戰略進攻?
(3)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為什么說‘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的’?
20.(2017九上·慈溪期中)自十八大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習式語言鮮明的風格逐漸被民眾所熟知,一系列的重要講話內涵深刻,風格鮮明。九年級(1)班同學在時政專刊欄中對總書記系列講話的金句進行摘要梳理,請你參與討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薩拉熱窩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薩拉熱窩事件的識記。
2.【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昌起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南昌起義的識記。
3.【答案】B
【知識點】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渡江戰役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大江”指長江;“金陵”指南京;“換人間”指推翻國民政府。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后發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占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無錫、鎮江等城,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4月23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臺。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渡江戰役的識記。
4.【答案】A
【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所以①表述錯誤;孫中山先生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形成了革命統一戰線,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貢獻的識記。
5.【答案】D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遵義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結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長達四年的“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遵義會議的識記。
6.【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標志著“二戰”全面爆發,所以A表述錯誤;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而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所以B表述錯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標志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所以C表述正確;1945年日本簽訂投降書,標志著二戰結束,所以D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的識記。
7.【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事件因果聯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錯誤領導,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實行戰略大轉移,所以②表述錯誤;九一八事變,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三省的淪陷,與南京淪陷無關,所以④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事件因果聯系的理解。
8.【答案】C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重大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二大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為中國各族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所以C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黨的重大會議的識記。
9.【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改革新階段;“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9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作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報告,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這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打倒列強,除軍閥”是北伐戰爭的口號,發生在1926年-1927年。“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是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
10.【答案】C
【知識點】世界主要國家的區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聯合國與走向世界的中國;和平主題與和平問題;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1)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主張建立共和政體;學習西方思 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學。
(2)新的奮斗目標: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新的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的革命結果: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
(3)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中華民族具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在中國發生的革命事件。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主張建立共和政體;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思 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學。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奮斗目標: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新的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的革命結果: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中華民族具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識記,對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8.【答案】(1)九一八事變;1945年抗戰勝利后。
(2)七七事變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進行全民族抗戰。
(3)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
(4)以史為鑒,勿忘國恥,珍愛和平;有利于激發人們愛國激情,增強民族凝聚力。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即歌曲中“那個悲慘的時候”開始于九一八事變。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后東北三省才回歸祖國懷抱。
(2)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和全民族抗戰的有關知識。依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可知這是描寫七七事變爆發時二十九軍官兵奮力抗戰時的情形。結合教材可知,18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蹤,向駐守盧溝橋的二十九軍發起進攻,炮轟宛平城,二十九軍奮起抵抗。從此,日本全面侵華,中國人民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進行全民族抗戰。
(3)本題考查的是全民族抗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人民血肉筑長城的典型戰例有: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
(4)本題考查的是經典歌曲傳唱歷史與現實意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經典歌曲傳唱至今有巨大的歷史與現實意義,以史為鑒,勿忘國恥,珍愛和平;有利于激發人們愛國激情,增強民族凝聚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九一八事變、全民族抗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9.【答案】(1)“五四”運動。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毛澤東、鄧小平等人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3)一國兩制;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知識點】五四運動;香港和澳門回歸;海峽兩岸交往;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據材料一可知,“全國性的學生群眾反帝愛國運動”指的是五四運動。 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后,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在天門集會、示威、游行,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等口號,五四運動爆發。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2)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區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向國民黨統治區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們直接插入敵人兵力空虛的大別山地區,劉鄧大軍開辟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由于這一時期 在解放區實行了土地改革,經濟好轉,為戰略進攻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加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 毛澤東、鄧小平等人的高超軍事指揮藝術,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時機到了。
(3)本題考查的是維護祖國統一大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國兩制。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解放戰爭的識記,對維護祖國統一大業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浙江省慈溪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九上·慈溪期中)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把槍挑起一場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  )
A.薩拉熱窩事件 B.馬恩河戰役
C.美國參戰 D.凡爾登戰役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薩拉熱窩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薩拉熱窩事件的識記。
2.(2017九上·慈溪期中)某班同學為一些地方設計“歷史名片”宣傳語,下列適用于南昌的是(  )
A.辛亥首義,共和號角 B.五四中心,風云新途
C.八一槍響,軍旗升起 D.革命搖籃,紅軍故鄉
【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昌起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南昌起義的識記。
3.(2017九上·慈溪期中)1949年4月,陳毅欣然寫道:“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該詩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
A.淮海戰役 B.渡江戰役 C.解放北平 D.遼沈戰役
【答案】B
【知識點】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渡江戰役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大江”指長江;“金陵”指南京;“換人間”指推翻國民政府。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后發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占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無錫、鎮江等城,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4月23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臺。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渡江戰役的識記。
4.(2017九上·慈溪期中)人物評價是歷史學習的重要內容,下列對圖片人物評價正確的是(  )
①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成立了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③提出了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④促成國共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答案】A
【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革命貢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所以①表述錯誤;孫中山先生促成國共第一次合作,形成了革命統一戰線,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孫中山革命貢獻的識記。
5.(2017九上·慈溪期中)長征途中經過的城市遵義現被譽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下面能夠稱遵義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的是(  )
A.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B.是紅軍長征出發地
C.紅軍三大主力實現勝利會師
D.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答案】D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遵義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結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長達四年的“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遵義會議的識記。
6.(2017九上·慈溪期中)某歷史興趣小組制作了有關“二戰”的系列知識卡,下列卡片內容正確的是(  )
A.“二戰”爆發的標志:日本偷襲珍珠港
B.轉折性戰役:莫斯科保衛戰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標志:《聯合國家宣言》
D.“二戰”結束的標志: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9年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標志著“二戰”全面爆發,所以A表述錯誤;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而莫斯科保衛戰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遭受的第一次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所以B表述錯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標志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所以C表述正確;1945年日本簽訂投降書,標志著二戰結束,所以D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的識記。
7.(2017九上·慈溪期中)“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歷史事件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
①秋收起義失敗——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②五次反圍剿遭受失敗——紅軍長征
③巴黎和會——五四運動 ④不抵抗政策——南京淪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事件因果聯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錯誤領導,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實行戰略大轉移,所以②表述錯誤;九一八事變,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三省的淪陷,與南京淪陷無關,所以④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事件因果聯系的理解。
8.(2017九上·慈溪期中)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召開。下列關于黨的會議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B.中共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
C.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
D.八七會議——槍桿子里出政權
【答案】C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重大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二大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為中國各族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所以C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黨的重大會議的識記。
9.(2017九上·慈溪期中)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膾炙人口的口號、標語、詩詞等往往有著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顯的時代氣息。下列口號、標語、詩詞等按其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②“打倒列強,除軍閥”
③“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④“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改革新階段;“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9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作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報告,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這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打倒列強,除軍閥”是北伐戰爭的口號,發生在1926年-1927年。“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是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
10.(2017九上·慈溪期中)近年來,我國舉辦了北京APEC會議、G20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亞信峰會等高規格的國際會議,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好評。這說明(  )
①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②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提高
③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
④我國已躋身發達國家行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世界主要國家的區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聯合國與走向世界的中國;和平主題與和平問題;發展主題與發展問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2017九上·慈溪期中)下列不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是(  )
A.鄧小平理論
B.科學發展觀
C.毛澤東思想
D.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答案】C
12.(2017九上·慈溪期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下列各選項中,體現我國當前主要矛盾的是(  )
① 截止2016年我國尚有貧困人口7017萬
②近年來,物價、房價醫改等問題備受關注
③習近平部署反腐斗爭,指出既打老虎,也要打蒼蠅
④中日釣魚島爭端不斷升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13.(2017九上·慈溪期中)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一政策調整有利于(  )
①嚴格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②使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③提高人口科學文化素質 ④緩解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C
14.(2017九上·慈溪期中)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原因在于(  )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競爭
③“雙一流”建設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④“雙一流”建設有利于我國增強綜合國力,提升國際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15.(2017九上·慈溪期中)2016年春晚的歌曲《美麗中國走起來》以景觀式呈現“美麗中國”的壯闊景象,凸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歌曲這主要告訴我們(  )
①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心工作來抓 ②人與大自然和睦相處
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綠色發展 ④生態文明建設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政治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二、非選擇題
16.(2017九上·慈溪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鴉片戰爭后80年,是中國半殖民地社會逐漸形成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歷史,更是一部中國人民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斷探索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歷史。
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見下圖)
(1)依據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進程,請分別寫出材料一中圖片C,D所反映的重大探索活動的名稱。它們的探索內容有何不同?
(2)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的理解
(3)綜合兩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在中國探索歷程中你獲得哪些寶貴的認識?
【答案】(1)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主張建立共和政體;學習西方思 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學。
(2)新的奮斗目標: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新的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的革命結果: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
(3)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中華民族具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在中國發生的革命事件。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號召青年起來爭取平等自由,以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向傳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戰,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主張建立共和政體;新文化運動主張學習西方思 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學。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奮斗目標: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新的革命道路: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的革命結果: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中華民族具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堅持黨的正確領導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識記,對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7.(2017九上·慈溪期中)2015年,“十二五”規劃完美收官。2016年我國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指導下,開啟新的“十三五”規劃。
18.(2017九上·慈溪期中)歌曲往往反映一個時代的特征,欣賞下列經典歌曲,回答問題:
歌曲一: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從哪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了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家鄉?——《松花江上》
歌曲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后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二十九軍不是孤軍,看準那敵人,把他消滅!把他消滅!
——《大刀流行曲》
歌曲三: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義勇軍進行曲》
(1)歌曲中“那個悲慘的時候”開始于哪一重大事件?東北人民是何時“回到那可愛的家鄉”?
(2)歌曲二的創作與日軍發動的哪一歷史事件有關?此事件后國共兩黨采取了什么行動使二十九軍不再是“孤軍”?
(3)請舉出兩例中國人民血肉筑長城的典型戰例?
(4)經典總是令人回味,說說這些經典歌曲傳唱至今具有怎樣的意義?
【答案】(1)九一八事變;1945年抗戰勝利后。
(2)七七事變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進行全民族抗戰。
(3)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
(4)以史為鑒,勿忘國恥,珍愛和平;有利于激發人們愛國激情,增強民族凝聚力。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后,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即歌曲中“那個悲慘的時候”開始于九一八事變。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后東北三省才回歸祖國懷抱。
(2)本題考查的是七七事變和全民族抗戰的有關知識。依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可知這是描寫七七事變爆發時二十九軍官兵奮力抗戰時的情形。結合教材可知,18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蹤,向駐守盧溝橋的二十九軍發起進攻,炮轟宛平城,二十九軍奮起抵抗。從此,日本全面侵華,中國人民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進行全民族抗戰。
(3)本題考查的是全民族抗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人民血肉筑長城的典型戰例有:臺兒莊戰役,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
(4)本題考查的是經典歌曲傳唱歷史與現實意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經典歌曲傳唱至今有巨大的歷史與現實意義,以史為鑒,勿忘國恥,珍愛和平;有利于激發人們愛國激情,增強民族凝聚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九一八事變、全民族抗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9.(2017九上·慈溪期中)鄧小平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勛,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偉大的一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19年5月開始,爆發了全國性的學生群眾反帝愛國運動。年僅15歲的鄧小平與同學一起參加抵制日貨、聲討賣國賊的活動。
材料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解放區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這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也由戰前的120萬增加到195萬,在戰場上逐漸占據了主動。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軍變戰略防御為戰略進攻的決策。
材料三:“實現國家統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的”——作為“中國人民的兒子”,鄧小平始終是國家統一的堅定捍衛者、人民意志的代表者。
(1)“全國性的學生群眾反帝愛國運動”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它對中國歷史發展有何推動作用?
(2)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根據材料二分析,哪些因素促成了人民解放軍變戰略防御為戰略進攻?
(3)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為什么說‘一百年不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的’?
【答案】(1)“五四”運動。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毛澤東、鄧小平等人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3)一國兩制;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知識點】五四運動;香港和澳門回歸;海峽兩岸交往;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據材料一可知,“全國性的學生群眾反帝愛國運動”指的是五四運動。 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后,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在天門集會、示威、游行,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等口號,五四運動爆發。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2)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區主力,在山東西南強渡黃河,向國民黨統治區發動大規模進攻.他們直接插入敵人兵力空虛的大別山地區,劉鄧大軍開辟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進攻。由于這一時期 在解放區實行了土地改革,經濟好轉,為戰略進攻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加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 毛澤東、鄧小平等人的高超軍事指揮藝術,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時機到了。
(3)本題考查的是維護祖國統一大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國兩制。實現祖國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解放戰爭的識記,對維護祖國統一大業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0.(2017九上·慈溪期中)自十八大習近平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習式語言鮮明的風格逐漸被民眾所熟知,一系列的重要講話內涵深刻,風格鮮明。九年級(1)班同學在時政專刊欄中對總書記系列講話的金句進行摘要梳理,請你參與討論。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会东县| 虎林市| 德阳市| 周口市| 高陵县| 昔阳县| 泽普县| 呈贡县| 宜城市| 重庆市| 镇坪县| 修文县| 花莲县| 类乌齐县| 新安县| 武平县| 溆浦县| 腾冲县| 施甸县| 潞西市| 凭祥市| 英吉沙县| 巴中市| 木里| 阳江市| 易门县| 蓬莱市| 怀宁县| 佳木斯市| 和平区| 翁牛特旗| 会昌县| 内乡县| 萨嘎县| 临邑县| 安塞县| 阜城县| 广灵县| 瑞金市|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