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校際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獨立作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校際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獨立作業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校際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獨立作業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八上·柯橋期中)小紅在參觀博物館時看到了四幅圖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圖片中的(  )
A. 金字塔
B. 阿拉伯數
C. 漢謨拉比法典
D. 甲骨文
【答案】C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巴比倫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位于尼羅河流域;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位于印度河流域; 《漢謨拉比法典》出自古巴比倫王國,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 甲骨文出自我國商朝,位于黃河流域。故選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巴比倫文明的識記。
2.(2017八上·柯橋期中)下圖所示為古代印度一文明成果的傳播路線,該文明成果是(  )
A.種姓制度 B.阿拉伯數字 C.梵文 D.佛教
【答案】D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佛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發源于印度,有兩條路線。向北的路線是印度——中亞——中國——朝鮮、日本,稱為北傳佛教。向南的路線是傳入我國傣族地區,以及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等國,又稱為南傳佛教。故選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佛教傳播路線的識記。
3.(2017八上·柯橋期中)《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边@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 ?。?br/>A.允許工商業者入仕為官 B.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
C.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D.準許土地自由買賣
【答案】C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授爵,這樣就廢除了舊貴族世襲爵祿的特權,自然引起宗室貴戚的怨恨。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的識記。
4.(2017八上·柯橋期中)紹興是一座歷經千年而城址未變的古城,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0年越國大夫范蠡受命興建的“勾踐小城”,當時正值( ?。?br/>A.西周時期 B.春秋時期 C.戰國時期 D.秦漢時期
【答案】B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有關知識。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公元前490年越國大夫范蠡受命興建的‘勾踐小城’”,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正是吳越爭霸的春秋時期,吳越爭霸中留下了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勵志成語。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
5.(2017八上·柯橋期中)世界古代歷史上,對東西方文化交流、傳播做出突出貢獻的是( ?。?br/>A.埃及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印第安人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阿拉伯人在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作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阿拉伯人在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作用的識記。
6.(2017八上·柯橋期中)學了“百家爭鳴”知識后,同學們在一起討論本班任課老師的管理風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br/>①語文趙老師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諳儒家真諦
②數學錢老師深入了解學生,知己知彼,頗有道家風范
③科學孫老師講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會李老師嚴格執行班規,照章辦事,深受法家影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百家爭鳴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鬃邮侨寮覍W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他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鬃佑质谴蠼逃?。他創辦私學,廣收學生,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學生思想問題。語文老師的管理風格體現了儒家思想真諦;兵家的鼻祖孫武在他著的《孫子兵法》中提出了著名的軍事格言“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所以數學錢老師符合兵家風范而不是道家風范;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家的核心主張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所以科學孫老師的管理風格是典型的道家做法而不是墨家做法;法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韓非。韓非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以法為教”。他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正如社會李老師的管理風格。所以①④的說法是正確的,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的識記。
7.(2017八上·柯橋期中)“教堂中信眾們虔誠地歌頌上帝,羅密歐卻想著如何利用向領主借來的犁栽種春麥,增加收獲,好應付領主的需索以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边@種情形可能發生在( ?。?br/>A.古代印度 B.古羅馬帝國 C.法蘭克王國 D.阿拉伯帝國
【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蘭克王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教堂”、“上帝”可知,這一教派為基督教?;浇淘谥惺兰o的歐洲思想文化領域占統治地位,打擊異端。法蘭克王國是5世紀末~10世紀末由日耳曼法蘭克人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正處于中世紀。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蘭克王國的識記。
8.(2017八上·柯橋期中)“大秦”是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稱呼。下列關于古羅馬的說法,正確的是( ?。?br/>①拉丁語是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 ②羅馬共和國實行的是貴族政治的共和制度
③公元27年凱撒獨攬羅馬大權 ④《漢謨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羅馬成文法典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羅馬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27前年凱撒獨攬羅馬大權,所以③表述錯誤;《十二銅表法》是第一部羅馬成文法典,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羅馬文明的識記。
9.(2017八上·柯橋期中)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br/>A.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B.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創立的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基督教創立的時間是1世紀,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是7世紀,故正確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三大宗教的識記。
10.(2017八上·柯橋期中)“亭長何曾識帝王,入關便解約三章。只消一勺清涼水,冷卻秦鍋百沸湯(采取一些措施,化解了秦末以來的諸多矛盾)”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  )
A.肯定了劉邦推翻秦朝的功績 B.分析了楚漢戰爭的性質
C.指出了劉邦約法三章的目的 D.認識到劉邦得民心的原因
【答案】D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秦的暴政。而劉邦入關中與民約法三章,化解了秦末以來的諸多矛盾,贏得了民心,即得民心者得天下。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2016八上·濱江期中)關于文景之治出現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br/>A.吸取秦亡的教訓
B.秦末農民戰爭促使統治者調整生產關系
C.儒家治國思想占據主導地位
D.漢初休養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答案】C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景之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初,文帝和景帝吸取了秦亡的教訓,調整生產關系,輕徭薄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漢武帝時期才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才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景之治的識記。
12.(2017八上·柯橋期中)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關于絲綢之路說法正確的是( ?。?br/>A.最初開通于唐朝 B.起點在洛陽
C.中轉站是大秦 D.張騫是功臣
【答案】D
【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探究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絲綢之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是指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到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歐洲的大秦,成為聯結中西方貿易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制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絲綢之路的識記。
13.(2017八上·柯橋期中)“倫乃……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边@一歷史現象發生在( ?。?br/>A.春秋 B.戰國 C.東漢 D.秦朝
【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有關知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倫”,東漢宦官蔡倫用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識記。
14.(2017八上·柯橋期中)嘉興有件傳家寶——子城。它是嘉興歷代府衙所在地,位于市中心府前街,始建于231年,據此推算,子城建造時嘉興隸屬于( ?。?br/>A.東漢 B.三國吳 C.西晉 D.三國蜀
【答案】B
【知識點】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國鼎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國時期開始于220年,結束于280年,231年屬于三國時期。三國時期的蜀國管轄中國的西南地區,四川省也在其管轄范圍之內。吳國管轄中國江浙地區。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國鼎立的識記。
15.(2017八上·柯橋期中)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得到開發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農業生產技術優于北方
B.南朝的社會環境相對動蕩不安
C.北方人民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量勞動力
D.南朝統治者的支持
【答案】C
【知識點】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江南地區的開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江南地區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為江南地區的開發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環境安定;南方人民的辛勤勞動;政府重視,采取了相關鼓勵政策等,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民南遷, 為江南地區的開發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江南地區開放識記。
16.(2017八上·柯橋期中)“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見(現)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魏書·咸陽王禧傳》)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內容是( ?。?br/>A.改穿漢服 B.改用漢姓 C.學說漢話 D.學習漢禮
【答案】C
【知識點】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見(現)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可知,此一內容與語言有關,即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學說漢話。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識記。
17.(2017八上·柯橋期中)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在民間興起開始于(  )
A.秦朝 B.西漢初 C.西漢末 D.東漢
【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道教興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在民間興起開始于東漢。故選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道教興起的識記。
18.(2017八上·柯橋期中)“農圣”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既總結了漢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又記錄了鮮卑族的畜牧經驗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被達爾文稱為“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從一個側面說明( ?。?br/>①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發展 ②璀璨的中華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創造
③鮮卑族與漢族習俗相同 ④南北交往正常,為國家統一創造了條件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識點】北方的民族融合;三國魏晉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鮮卑族為游牧民族,漢族為農耕民族,兩者習俗不同,所以③表述錯誤;《齊民要術》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與南方無關,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9.(2017八上·柯橋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
①《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600年
②《九章算術》成書于西漢時期
③《九章算術》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
④《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是兩部傳世的秦漢時期數學名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五百多年,所以①表述錯誤;《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所以②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識記。
二、非選擇題
20.(2017八上·柯橋期中)早期人類文明成果燦爛,交流艱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公元前3000多年開始,出現了多個古代文明中心。請你填空。(將古代文明名稱填入圖中相關字母下的橫線)
(2)公元前5世紀前后,古希臘和古代中國各自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分別稱為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請仿照示例,列舉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相關史實各一例,來為上述歷史現象做注解。
示例:那一時期,涌現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他們的哲學思想影響了西方哲學的發展。
(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哪些相似的條件?
【答案】(1)A中國、B古印度、C古巴比倫、D古埃及、E古希臘
(2)古希臘: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成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頭;古中國:孔子的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①地理位置優越,都在北緯三十度附近,都屬于北溫帶,氣候宜人,氣溫適中,有利于早期人類的生活。②自然環境優越,都是處于大河流域或沿海附近,因為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陽光充沛,有利于從事農業生產。
【知識點】百家爭鳴;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古代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中國,B為古印度,C為古巴比倫,D為古埃及,E為古希臘。
(2)本題考查的是東西方文化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成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頭;在中國,孔子的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本題考查的是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以下相似條件:地理位置優越,都在北緯三十度附近,都屬于北溫帶,氣候宜人,氣溫適中,有利于早期人類的生活;自然環境優越,都是處于大河流域或沿海附近,因為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陽光充沛,有利于從事農業生產。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識記。
21.(2017八上·柯橋期中)制度文明——制度文明作為人類文明成果的重要內容。
材料一:秦始皇設職授官,從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開始;從另一面看,卻是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中止。
材料二:“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br/>——英國歷史學家約翰 索利語
材料三:公元七世紀中期,日本善于向先進文明學習,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變革,建立法治完備的國家。
(1)材料一秦始皇是怎樣“設職授官”的?該“官僚政治”的實質是什么?“政治權力等級世襲”是指周朝實行的哪一政治制度?這種等級世襲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她”指的是哪個國家的民主制度?結合所學,請你談談對這種民主制度的認識?
(3)材料四日本的這次改革史稱為什么?根據材料四改革反映的內容,說說日本如何建立法制完備的新國家。
(4)由于自然條件、生產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區域在制度上體現出了鮮明的多樣特色。對比材料一二,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兩個區域在制度文明方面的不同特點。
(5)這兩種制度共同作為管理國家的制度,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它們共同的目的是什么?為了共同的目的,但采用了不同的形式,這對我們今天建設政治制度有什么啟迪?
【答案】(1)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實行郡縣制,地方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免;實質是中央集權制;指分封制;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決定(或宗法制)。
(2)古代雅典;這種民主制度雖然賦予了公民參政議政權利,調動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但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3)根據材料四提示信息:7世紀中期,日本學習中國隋唐制度進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日本建立法制完備的新國家在大化改新中的體現是: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作為治國的基礎。
(4)中國的專制皇權和雅典的民主政治。
(5)維護社會秩序,鞏固階級統治;建設政治制度時應結合本國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合適的形式才能取得成功。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西方文明的搖籃;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實行郡縣制,地方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免。這種政治制度的實質是中央集權制?!罢螜嗔Φ燃壥酪u”是指周朝實行的指分封制。這種等級世襲的主要依據是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或宗法制)。
(2)本題考查的是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的“她”指的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這種民主制度雖然賦予了公民參政議政權利,調動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但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3)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學習中國隋唐制度進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日本建立法制完備的新國家在大化改新中的體現是: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作為治國的基礎。
(4)本題考查的是中西方政治體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實行專制皇權,雅典實行民主政治。
(5)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實行專制皇權,雅典實行民主政治,這兩種制度共同作為管理國家的制度,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它們共同的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鞏固階級統治。所以今天建設政治制度時應結合本國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合適的形式才能取得成功。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大化改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2.(2017八上·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
材料二:中世紀的歐洲社會是傳統的、農業的、鄉村的。和這些相異的一個新階層的出現,導致了一場社會革命?!麄儊碜赞r民。他們或者是大家庭中沒有繼承到土地的次子們,或者是被戰爭或饑荒從土地上趕出來,去尋找新的生存機會的人,或者是充滿冒險精神、喜歡新生活的人。
材料三: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的“紗幕”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所說的“人類意識”“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說的“一個新階層”是指哪些人?
(4)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對于什么來說的?
【答案】(1)基督教
(2)基督教會把文化都置于神學的控制之下。
(3)商人和手工業者。
(4)封建莊園。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所說的“紗幕”是指基督教。在中世紀,基督教在思想上占據統治地位,壟斷教育和文化,打擊異端。
(2)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基督教是中古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把文化都置于神學的控制之下。誰反對基督教神學,誰就要受到教會的打擊迫害;教會壟斷教育和文化;教士向人們宣讀《圣經》,宣傳教義,將基督教的影響傳到城鄉的各個角落。
(3)本題考查的中古西歐社會生活是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4)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社會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對于封建莊園來說的。從政治角度說,生活在鄉村的農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縛在土地上,與莊園主人有依附關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則相對具有很大的自由。從經濟角度來說,鄉村的莊園生活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而城市中商業發達,貿易繁榮,十分開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西歐基督教會和社會生活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2017八上·柯橋期中)在一次文史知識競賽中,小紅同學搶答了以下四題。請你指出小紅回答中的錯誤,并說明理由或改正。
問題一:新疆自古以來是我國的領土,西漢政府什么時候設置了西域都護府,是新疆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管轄的開始?小紅:“是漢武帝時設置的?!?br/>問題二:秦末農民起義中影響最大的起義是誰領導的?小紅:當然是陳勝吳廣領導的。
問題三:《三國志》一書中,描寫的魏蜀吳三國的君主是哪三位?小紅:“曹操、劉備、孫權?!?br/>問題四: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的是誰著的什么醫學書?后世尊稱他為“醫圣”。小紅:華佗的《傷寒雜病論》。
【答案】問題一:錯誤:漢武帝時。理由:是公元前60年。
問題二:錯誤:陳勝吳廣領導的。理由:是項羽和劉邦領導的。
問題三:錯誤:曹操。理由:魏國的君主是曹丕。
問題四:錯誤:華佗。理由:張仲景。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昌盛的秦漢文化;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
【解析】【分析】問題一:本題考查的是西域都護府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西域都護府,是新疆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管轄的開始。
問題二:本題考查的是秦末農民起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末農民起義中影響最大的起義是是項羽和劉邦領導的。
問題三:本題考查的是三國鼎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國志》一書中,描寫的魏蜀吳三國的君主是曹丕、劉備、孫權。
問題四:本題考查的是醫圣張仲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的是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域都護府設置、秦末農民起義、三國鼎立、醫圣張仲景的識記。
24.(2017八上·柯橋期中)著名歷史學家夏曾佑認為:中國之教(教化的思想),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政治制度),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
(1)先生所說的聯系材料中三位歷史人物的主要貢獻,你認為夏曾佑“中國之教”、“中國之政”“中國之境”分別指什么?
(2)夏先生的上述說法為史學界所公認?,F將夏先生的觀點分為三個分論點,請你結合所學知識,任選其一談談你的理解。
(溫馨提示:先選擇觀點,再選取相關史實,最后從影響入手來說明這個觀點的合理性。)
①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此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
②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此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
③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此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
【答案】(1)中國之教:儒家思想(儒教或儒家文化);
中國之政:中央集權體制(大一統或君主專制或封建專制或皇帝制度);
中國之境:大一統的中國疆域(北擊匈奴或河西四郡或開通絲綢之路或征討云南,設郡縣。)。
(2)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儒家以外的思想受到排斥,并在全國大力推廣儒學。儒學逐漸成為朝廷的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
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制。從此統一帝國成為統治者追求的目標;秦始皇所建立的統治制度,如皇帝制度、郡縣制度等一直為中國歷代王朝所效仿。
漢武帝時期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河西四郡,有效管轄了今天天山南北地區,奠定了中國疆域版圖的基礎。征討云南,滇王降漢,在此設立郡縣,奠定了中國疆域版圖的基礎。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版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之教指的是儒家思想(儒教或儒家文化);中國之政指的是中央集權體制(大一統或君主專制或封建專制或皇帝制度);中國之境指的是大一統的中國疆域(北擊匈奴或河西四郡或開通絲綢之路或征討云南,設郡縣)。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版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儒家以外的思想受到排斥,并在全國大力推廣儒學。儒學逐漸成為朝廷的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制。從此統一帝國成為統治者追求的目標;秦始皇所建立的統治制度,如皇帝制度、郡縣制度等一直為中國歷代王朝所效仿。漢武帝時期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河西四郡,有效管轄了今天天山南北地區,奠定了中國疆域版圖的基礎。征討云南,滇王降漢,在此設立郡縣,奠定了中國疆域版圖的基礎。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版圖奠定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校際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獨立作業試卷
一、選擇題
1.(2017八上·柯橋期中)小紅在參觀博物館時看到了四幅圖片,其中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成就是下面圖片中的(  )
A. 金字塔
B. 阿拉伯數
C. 漢謨拉比法典
D. 甲骨文
2.(2017八上·柯橋期中)下圖所示為古代印度一文明成果的傳播路線,該文明成果是( ?。?br/>A.種姓制度 B.阿拉伯數字 C.梵文 D.佛教
3.(2017八上·柯橋期中)《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 ?。?br/>A.允許工商業者入仕為官 B.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
C.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D.準許土地自由買賣
4.(2017八上·柯橋期中)紹興是一座歷經千年而城址未變的古城,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0年越國大夫范蠡受命興建的“勾踐小城”,當時正值( ?。?br/>A.西周時期 B.春秋時期 C.戰國時期 D.秦漢時期
5.(2017八上·柯橋期中)世界古代歷史上,對東西方文化交流、傳播做出突出貢獻的是(  )
A.埃及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印第安人
6.(2017八上·柯橋期中)學了“百家爭鳴”知識后,同學們在一起討論本班任課老師的管理風格。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語文趙老師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諳儒家真諦
②數學錢老師深入了解學生,知己知彼,頗有道家風范
③科學孫老師講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社會李老師嚴格執行班規,照章辦事,深受法家影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7八上·柯橋期中)“教堂中信眾們虔誠地歌頌上帝,羅密歐卻想著如何利用向領主借來的犁栽種春麥,增加收獲,好應付領主的需索以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這種情形可能發生在(  )
A.古代印度 B.古羅馬帝國 C.法蘭克王國 D.阿拉伯帝國
8.(2017八上·柯橋期中)“大秦”是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稱呼。下列關于古羅馬的說法,正確的是( ?。?br/>①拉丁語是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 ②羅馬共和國實行的是貴族政治的共和制度
③公元27年凱撒獨攬羅馬大權 ④《漢謨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羅馬成文法典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9.(2017八上·柯橋期中)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br/>A.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B.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10.(2017八上·柯橋期中)“亭長何曾識帝王,入關便解約三章。只消一勺清涼水,冷卻秦鍋百沸湯(采取一些措施,化解了秦末以來的諸多矛盾)”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 ?。?br/>A.肯定了劉邦推翻秦朝的功績 B.分析了楚漢戰爭的性質
C.指出了劉邦約法三章的目的 D.認識到劉邦得民心的原因
11.(2016八上·濱江期中)關于文景之治出現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br/>A.吸取秦亡的教訓
B.秦末農民戰爭促使統治者調整生產關系
C.儒家治國思想占據主導地位
D.漢初休養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12.(2017八上·柯橋期中)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關于絲綢之路說法正確的是(  )
A.最初開通于唐朝 B.起點在洛陽
C.中轉站是大秦 D.張騫是功臣
13.(2017八上·柯橋期中)“倫乃……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边@一歷史現象發生在( ?。?br/>A.春秋 B.戰國 C.東漢 D.秦朝
14.(2017八上·柯橋期中)嘉興有件傳家寶——子城。它是嘉興歷代府衙所在地,位于市中心府前街,始建于231年,據此推算,子城建造時嘉興隸屬于( ?。?br/>A.東漢 B.三國吳 C.西晉 D.三國蜀
15.(2017八上·柯橋期中)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得到開發的主要原因是( ?。?br/>A.南方農業生產技術優于北方
B.南朝的社會環境相對動蕩不安
C.北方人民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量勞動力
D.南朝統治者的支持
16.(2017八上·柯橋期中)“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見(現)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魏書·咸陽王禧傳》)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內容是( ?。?br/>A.改穿漢服 B.改用漢姓 C.學說漢話 D.學習漢禮
17.(2017八上·柯橋期中)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在民間興起開始于(  )
A.秦朝 B.西漢初 C.西漢末 D.東漢
18.(2017八上·柯橋期中)“農圣”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既總結了漢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又記錄了鮮卑族的畜牧經驗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被達爾文稱為“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從一個側面說明( ?。?br/>①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發展 ②璀璨的中華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創造
③鮮卑族與漢族習俗相同 ④南北交往正常,為國家統一創造了條件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9.(2017八上·柯橋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br/>①《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600年
②《九章算術》成書于西漢時期
③《九章算術》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
④《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是兩部傳世的秦漢時期數學名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選擇題
20.(2017八上·柯橋期中)早期人類文明成果燦爛,交流艱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公元前3000多年開始,出現了多個古代文明中心。請你填空。(將古代文明名稱填入圖中相關字母下的橫線)
(2)公元前5世紀前后,古希臘和古代中國各自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諸多成就,分別稱為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請仿照示例,列舉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相關史實各一例,來為上述歷史現象做注解。
示例:那一時期,涌現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他們的哲學思想影響了西方哲學的發展。
(3)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哪些相似的條件?
21.(2017八上·柯橋期中)制度文明——制度文明作為人類文明成果的重要內容。
材料一:秦始皇設職授官,從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開始;從另一面看,卻是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中止。
材料二:“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br/>——英國歷史學家約翰 索利語
材料三:公元七世紀中期,日本善于向先進文明學習,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變革,建立法治完備的國家。
(1)材料一秦始皇是怎樣“設職授官”的?該“官僚政治”的實質是什么?“政治權力等級世襲”是指周朝實行的哪一政治制度?這種等級世襲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她”指的是哪個國家的民主制度?結合所學,請你談談對這種民主制度的認識?
(3)材料四日本的這次改革史稱為什么?根據材料四改革反映的內容,說說日本如何建立法制完備的新國家。
(4)由于自然條件、生產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區域在制度上體現出了鮮明的多樣特色。對比材料一二,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兩個區域在制度文明方面的不同特點。
(5)這兩種制度共同作為管理國家的制度,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它們共同的目的是什么?為了共同的目的,但采用了不同的形式,這對我們今天建設政治制度有什么啟迪?
22.(2017八上·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
材料二:中世紀的歐洲社會是傳統的、農業的、鄉村的。和這些相異的一個新階層的出現,導致了一場社會革命?!麄儊碜赞r民。他們或者是大家庭中沒有繼承到土地的次子們,或者是被戰爭或饑荒從土地上趕出來,去尋找新的生存機會的人,或者是充滿冒險精神、喜歡新生活的人。
材料三: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的“紗幕”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所說的“人類意識”“處于睡眠或半醒狀態”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說的“一個新階層”是指哪些人?
(4)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對于什么來說的?
23.(2017八上·柯橋期中)在一次文史知識競賽中,小紅同學搶答了以下四題。請你指出小紅回答中的錯誤,并說明理由或改正。
問題一:新疆自古以來是我國的領土,西漢政府什么時候設置了西域都護府,是新疆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管轄的開始?小紅:“是漢武帝時設置的?!?br/>問題二:秦末農民起義中影響最大的起義是誰領導的?小紅:當然是陳勝吳廣領導的。
問題三:《三國志》一書中,描寫的魏蜀吳三國的君主是哪三位?小紅:“曹操、劉備、孫權。”
問題四: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的是誰著的什么醫學書?后世尊稱他為“醫圣”。小紅:華佗的《傷寒雜病論》。
24.(2017八上·柯橋期中)著名歷史學家夏曾佑認為:中國之教(教化的思想),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政治制度),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
(1)先生所說的聯系材料中三位歷史人物的主要貢獻,你認為夏曾佑“中國之教”、“中國之政”“中國之境”分別指什么?
(2)夏先生的上述說法為史學界所公認。現將夏先生的觀點分為三個分論點,請你結合所學知識,任選其一談談你的理解。
(溫馨提示:先選擇觀點,再選取相關史實,最后從影響入手來說明這個觀點的合理性。)
①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此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
②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此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
③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此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巴比倫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位于尼羅河流域; 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位于印度河流域; 《漢謨拉比法典》出自古巴比倫王國,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 甲骨文出自我國商朝,位于黃河流域。故選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巴比倫文明的識記。
2.【答案】D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佛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發源于印度,有兩條路線。向北的路線是印度——中亞——中國——朝鮮、日本,稱為北傳佛教。向南的路線是傳入我國傣族地區,以及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等國,又稱為南傳佛教。故選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佛教傳播路線的識記。
3.【答案】C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授爵,這樣就廢除了舊貴族世襲爵祿的特權,自然引起宗室貴戚的怨恨。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的識記。
4.【答案】B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有關知識。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公元前490年越國大夫范蠡受命興建的‘勾踐小城’”,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正是吳越爭霸的春秋時期,吳越爭霸中留下了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勵志成語。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
5.【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阿拉伯人在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作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阿拉伯人在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作用的識記。
6.【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百家爭鳴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鬃邮侨寮覍W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他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創辦私學,廣收學生,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啟發學生思想問題。語文老師的管理風格體現了儒家思想真諦;兵家的鼻祖孫武在他著的《孫子兵法》中提出了著名的軍事格言“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所以數學錢老師符合兵家風范而不是道家風范;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家的核心主張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所以科學孫老師的管理風格是典型的道家做法而不是墨家做法;法家在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韓非。韓非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以法為教”。他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正如社會李老師的管理風格。所以①④的說法是正確的,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的識記。
7.【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蘭克王國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教堂”、“上帝”可知,這一教派為基督教?;浇淘谥惺兰o的歐洲思想文化領域占統治地位,打擊異端。法蘭克王國是5世紀末~10世紀末由日耳曼法蘭克人在西歐建立的封建王國,正處于中世紀。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蘭克王國的識記。
8.【答案】C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羅馬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27前年凱撒獨攬羅馬大權,所以③表述錯誤;《十二銅表法》是第一部羅馬成文法典,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羅馬文明的識記。
9.【答案】A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創立的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基督教創立的時間是1世紀,伊斯蘭教的創立時間是7世紀,故正確的先后順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三大宗教的識記。
10.【答案】D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秦的暴政。而劉邦入關中與民約法三章,化解了秦末以來的諸多矛盾,贏得了民心,即得民心者得天下。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答案】C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文景之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初,文帝和景帝吸取了秦亡的教訓,調整生產關系,輕徭薄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漢武帝時期才接受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才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景之治的識記。
12.【答案】D
【知識點】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探究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絲綢之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絲綢之路,是指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到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歐洲的大秦,成為聯結中西方貿易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制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絲綢之路的識記。
13.【答案】C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有關知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倫”,東漢宦官蔡倫用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識記。
14.【答案】B
【知識點】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國鼎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國時期開始于220年,結束于280年,231年屬于三國時期。三國時期的蜀國管轄中國的西南地區,四川省也在其管轄范圍之內。吳國管轄中國江浙地區。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國鼎立的識記。
15.【答案】C
【知識點】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江南地區的開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江南地區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為江南地區的開發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環境安定;南方人民的辛勤勞動;政府重視,采取了相關鼓勵政策等,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民南遷, 為江南地區的開發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江南地區開放識記。
16.【答案】C
【知識點】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見(現)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可知,此一內容與語言有關,即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學說漢話。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識記。
17.【答案】D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道教興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在民間興起開始于東漢。故選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道教興起的識記。
18.【答案】B
【知識點】北方的民族融合;三國魏晉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鮮卑族為游牧民族,漢族為農耕民族,兩者習俗不同,所以③表述錯誤;《齊民要術》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與南方無關,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9.【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五百多年,所以①表述錯誤;《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所以②錯誤。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識記。
20.【答案】(1)A中國、B古印度、C古巴比倫、D古埃及、E古希臘
(2)古希臘: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成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頭;古中國:孔子的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①地理位置優越,都在北緯三十度附近,都屬于北溫帶,氣候宜人,氣溫適中,有利于早期人類的生活。②自然環境優越,都是處于大河流域或沿海附近,因為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陽光充沛,有利于從事農業生產。
【知識點】百家爭鳴;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古代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中國,B為古印度,C為古巴比倫,D為古埃及,E為古希臘。
(2)本題考查的是東西方文化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成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頭;在中國,孔子的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本題考查的是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以下相似條件:地理位置優越,都在北緯三十度附近,都屬于北溫帶,氣候宜人,氣溫適中,有利于早期人類的生活;自然環境優越,都是處于大河流域或沿海附近,因為這些地方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土地肥沃,陽光充沛,有利于從事農業生產。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識記。
21.【答案】(1)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實行郡縣制,地方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免;實質是中央集權制;指分封制;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決定(或宗法制)。
(2)古代雅典;這種民主制度雖然賦予了公民參政議政權利,調動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但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3)根據材料四提示信息:7世紀中期,日本學習中國隋唐制度進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日本建立法制完備的新國家在大化改新中的體現是: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作為治國的基礎。
(4)中國的專制皇權和雅典的民主政治。
(5)維護社會秩序,鞏固階級統治;建設政治制度時應結合本國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合適的形式才能取得成功。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西方文明的搖籃;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實行郡縣制,地方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免。這種政治制度的實質是中央集權制?!罢螜嗔Φ燃壥酪u”是指周朝實行的指分封制。這種等級世襲的主要依據是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或宗法制)。
(2)本題考查的是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中的“她”指的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這種民主制度雖然賦予了公民參政議政權利,調動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但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3)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學習中國隋唐制度進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日本建立法制完備的新國家在大化改新中的體現是: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作為治國的基礎。
(4)本題考查的是中西方政治體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實行專制皇權,雅典實行民主政治。
(5)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實行專制皇權,雅典實行民主政治,這兩種制度共同作為管理國家的制度,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它們共同的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鞏固階級統治。所以今天建設政治制度時應結合本國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用合適的形式才能取得成功。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大化改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2.【答案】(1)基督教
(2)基督教會把文化都置于神學的控制之下。
(3)商人和手工業者。
(4)封建莊園。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中所說的“紗幕”是指基督教。在中世紀,基督教在思想上占據統治地位,壟斷教育和文化,打擊異端。
(2)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基督教是中古西歐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把文化都置于神學的控制之下。誰反對基督教神學,誰就要受到教會的打擊迫害;教會壟斷教育和文化;教士向人們宣讀《圣經》,宣傳教義,將基督教的影響傳到城鄉的各個角落。
(3)本題考查的中古西歐社會生活是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4)本題考查的是中古西歐社會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對于封建莊園來說的。從政治角度說,生活在鄉村的農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縛在土地上,與莊園主人有依附關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則相對具有很大的自由。從經濟角度來說,鄉村的莊園生活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而城市中商業發達,貿易繁榮,十分開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古西歐基督教會和社會生活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答案】問題一:錯誤:漢武帝時。理由:是公元前60年。
問題二:錯誤:陳勝吳廣領導的。理由:是項羽和劉邦領導的。
問題三:錯誤:曹操。理由:魏國的君主是曹丕。
問題四:錯誤:華佗。理由:張仲景。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開疆拓土與對外交流;昌盛的秦漢文化;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
【解析】【分析】問題一:本題考查的是西域都護府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西域都護府,是新疆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管轄的開始。
問題二:本題考查的是秦末農民起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末農民起義中影響最大的起義是是項羽和劉邦領導的。
問題三:本題考查的是三國鼎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國志》一書中,描寫的魏蜀吳三國的君主是曹丕、劉備、孫權。
問題四:本題考查的是醫圣張仲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的是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后世尊稱他為“醫圣”。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域都護府設置、秦末農民起義、三國鼎立、醫圣張仲景的識記。
24.【答案】(1)中國之教:儒家思想(儒教或儒家文化);
中國之政:中央集權體制(大一統或君主專制或封建專制或皇帝制度);
中國之境:大一統的中國疆域(北擊匈奴或河西四郡或開通絲綢之路或征討云南,設郡縣。)。
(2)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儒家以外的思想受到排斥,并在全國大力推廣儒學。儒學逐漸成為朝廷的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
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制。從此統一帝國成為統治者追求的目標;秦始皇所建立的統治制度,如皇帝制度、郡縣制度等一直為中國歷代王朝所效仿。
漢武帝時期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河西四郡,有效管轄了今天天山南北地區,奠定了中國疆域版圖的基礎。征討云南,滇王降漢,在此設立郡縣,奠定了中國疆域版圖的基礎。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版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之教指的是儒家思想(儒教或儒家文化);中國之政指的是中央集權體制(大一統或君主專制或封建專制或皇帝制度);中國之境指的是大一統的中國疆域(北擊匈奴或河西四郡或開通絲綢之路或征討云南,設郡縣)。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版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儒家以外的思想受到排斥,并在全國大力推廣儒學。儒學逐漸成為朝廷的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體制。從此統一帝國成為統治者追求的目標;秦始皇所建立的統治制度,如皇帝制度、郡縣制度等一直為中國歷代王朝所效仿。漢武帝時期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河西四郡,有效管轄了今天天山南北地區,奠定了中國疆域版圖的基礎。征討云南,滇王降漢,在此設立郡縣,奠定了中國疆域版圖的基礎。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版圖奠定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自贡市| 黄大仙区| 桐城市| 依安县| 临邑县| 拜泉县| 寻甸| 宜兰县| 和田市| 大渡口区| 泸溪县| 鄂托克前旗| 巢湖市| 安达市| 琼结县| 红安县| 衡阳市| 沾益县| 高邑县| 漳州市| 分宜县| 洮南市| 安岳县| 泽普县| 桂平市| 叙永县| 泰兴市| 巩留县| 东城区| 同心县| 穆棱市| 泽普县| 诏安县| 扶风县| 通海县| 东兰县| 禹州市| 诸暨市| 青龙|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