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海寧市紫微初級中學2015-2016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模擬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海寧市紫微初級中學2015-2016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模擬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海寧市紫微初級中學2015-2016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模擬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
1.(2016七下·海寧期末)根據下圖,回答小題。
(1)讀圖,下列信息表述正確的是(  )
①阿拉伯半島位于南半球 ②北緯23.5°穿過亞洲、非洲
③海峽P溝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④東經90°經線穿越亞洲中部的云貴高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對上圖中①、②區域的敘述符合事實的是(  )
A.區域①、②都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
B.區域②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區之一
C.區域①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農作物以小麥為主
D.區域②人們在綠洲上種植椰棗,創造了灌溉設施坎兒井
2.(2016七下·海寧期末)央視推出大型旅游紀實節目《北緯30°中國行》,攝制組不可能拍攝到的畫面是(  )
A.成群結隊的藏羚羊奔跑在遼闊的青藏高原上
B.內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捧出香甜的奶茶款待來自遠方的客人
C.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綠油油的稻田里,農民辛勤地勞作著
D.四川盆地的自然保護區里,大熊貓悠閑地吃著竹子
3.(2016七下·海寧期末)小明在查找有關旅游景點的過程中,被青藏地區獨特的環境所吸引,下列有關青藏地區地理環境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A.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
B.人口以哈薩克族為主
C.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棉花
D.是我國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4.(2016七下·海寧期末)成都平原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其農業發達的原因正確的有(  )
①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裕,降水豐沛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③地形平坦,適宜耕作 ④耕種歷史悠久,有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2016七下·海寧期末)北京集中了許多國家級藝術團體,這里也是中國與世界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的主要舞臺,這體現了北京是全國的(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交通中心 D.經濟中心
6.(2016七下·海寧期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屬于(  )
A.19世紀40年代 B.19世紀 50年代
C.20世紀40年代 D.20世紀50年代
7.(2016七下·海寧期末)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的大河是(  )
A.印度河 B.長江和黃河
C.尼羅河 D.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8.(2016七下·海寧期末)歷史課上,老師讓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明同學的描述,其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項是所有(  )
A.十幾個男女老幼坐在一起吃著米飯和烤肉
B.幾個人圍坐在火堆旁燒烤捕到的野豬
C.吃完晚飯,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著火堆來照明和驅趕野獸
D.一大群男女在吶喊著追逐一只野豬,將它趕到預先設定好的陷阱中
9.(2016七下·海寧期末)我國原始社會結束于(  )
A.禹時期 B.舜時期 C.堯時期 D.黃帝時期
二、非選擇題
10.(2016七下·海寧期末)2014年3月28日東方早報:保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功能。讀下圖,回答問題。
(1)請寫出保定的大致經緯度范圍(誤差±0.5度)   以及所在省的簡稱   ;A山脈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名稱是   。
(2)請寫出圖中B河下游河段的重要景觀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制約C地形區農業生產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并提出一條應對措施。
11.(2016七下·海寧期末)圖八為中國氣候資源類型等級圖(每個地區氣候資源類型用3個阿拉伯數字表示,左起第一位數為水分,中間一位數為熱量,右邊一位數字為光照,數字1~4分別表示資源的質量等級,數字越大質量越優),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文信息,對比分析青藏高原、西北地區、四川盆地氣候資源的優勢和劣勢,完成下表。
青藏高原 西北地區 四川盆地
優勢 ①   
光照 ②   
劣勢 熱量 ③   
光照
(2)東北地區 北部與青藏高原質量等級相同的氣候資源類型是   ,但兩地該類氣候資源同級的原因不同,東北地區北部受   因素影響,青藏地區受   因素影響。
(3)從圖中可以發現,我國東部地區水分都相對比較充足,為什么?
12.(2016七下·海寧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原始居民房屋示意圖
圖一
圖二
(1)根據材料一所示,分別填寫它們所處的流域:
A   流域;C   流域。
(2)材料一A,B,C,D四地能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它們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3)文明的曙光并不只眷顧大河流域,愛琴海地區和中美洲地區也有文明的誕生。請你分別列舉一例。
(4)人們將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代中國合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它們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但是唯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系列問題:
①材料二中圖一是哪一遠古居民房屋?這種房屋有哪些好處?
②如果你去圖二中的遠古居民房屋中作客,他們會用什么主食款待你?
③下列不屬于圖二遺址出土的文物是什么?該遺址出土陶器上的陶文有什么考古價值?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B
【知識點】經緯網;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中東石油寶庫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地圖的判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半島位于北半球,所以①表述錯誤;東經90°經線穿越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B。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南方地區和沙特阿拉伯半島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區域②為熱帶沙漠氣候,不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所以A表述錯誤,B表述正確;區域①農作物以水稻為主,所以C表述錯誤;創造了灌溉設施坎兒井的是我國新疆,不在阿拉伯半島,所以D表述錯誤。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南方地區和沙特阿拉伯半島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對地圖的判讀。
2.【答案】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地形區緯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內蒙古高原介于北緯40°20′~50°50′之間,北緯30°不在此緯度范圍內,B不可能拍攝到;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北緯30°都穿過,ACD能拍攝到,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地形區緯度的識記。
3.【答案】D
【知識點】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所以A不符合題意;青藏高原主要以藏族為主,所以B不符合題意;青藏高原當地的農作物主要是青稞,所以C不符合題意;青藏高原是我國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4.【答案】B
【知識點】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成都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成都平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①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成都平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5.【答案】A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集中了許多國家級藝術團體,這里也是中國與世界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的主要舞臺,這體現了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的識記。
6.【答案】C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紀紀年法和年代紀年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屬于20世紀40年代。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紀紀年法和年代紀年法的換算。
7.【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西亞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河流域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西亞國家的識記。
8.【答案】A
【知識點】北京;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位于我國北方地區,主要飲食以面食為主,所以A不符合歷史事實。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的了解。
9.【答案】A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夏的建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標志著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夏的建立的識記。
10.【答案】(1)38.5°N,115.2°E;冀;太行山
(2)景觀特征:黃河下游河床比地面高出4-6米,甚至幾十米,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
成因: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大量的泥沙到了下游之后因為流經華北平原水流速度減緩開始大量淤積,抬高了河床,形成“地上河”。
(3)最主要制約因素:降水偏少;水資源短缺等。
應對措施:南水北調,優化水資源合理利用;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和防護林體系;增加農業技術投入,發展節水農業。
【知識點】經緯網;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經緯網、省級行政區簡稱、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保定的大致經緯度范圍(38.5°N,115.2°E),其所在省的簡稱是冀;A山脈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名稱是太行山。
(2)本題考查的是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河為黃河。黃河下游河床比地面高出4-6米,甚至幾十米,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大量的泥沙到了下游之后因為流經華北平原水流速度減緩開始大量淤積,抬高了河床,形成“地上河”。
(3)本題考查的是華北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地形區是華北平原。華北平原發展農業生產最主要制約因素:降水偏少;水資源短缺等。為此,我們可以南水北調,優化水資源合理利用;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和防護林體系;增加農業技術投入,發展節水農業。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省級行政區簡稱、重要地形區分布、華北平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對經緯網的判讀。
11.【答案】(1)光照;水分;水分
(2)熱量;緯度(高緯度);地形(高海拔)
(3)我國東部地區臨近海洋,而且受季風的影響非常明顯,因此東部地區水分比較充足。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東部和西部差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可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各個區域的地理概況不相同。青藏高原優勢為光照充足,劣勢為熱量不足。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其自然環境特征為干旱,但是光照強烈。四川盆位于南方地區,當地光照不足,多陰雨、云霧天氣,其優勢表現為比較濕潤。
(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北部與青藏高原質量等級相同的氣候資源類型是熱量,但兩地該類氣候資源同級的原因不同,東北地區北部受緯度(高緯度)因素影響,青藏地區受地形(高海拔)因素影響。
(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東部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圖中可以發現,我國東部地區臨近海洋,而且受季風的影響非常明顯,因此東部地區水分比較充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特征及成因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答案】(1)尼羅河;印度河和恒河
(2)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
(4)①河姆渡遺址;有較好的通風、防潮功能,可以防御猛獸蟲蛇的侵害。
②粟米。
③D;陶文可能是中國文字的雛形。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中美洲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尼羅河、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尼羅河流域,B為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2)本題考查的是大河文明成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A,B,C,D四地能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屬大河文明,它們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本題考查的是愛琴海文明和中美洲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愛琴海地區有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中美洲地區有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
(4)本題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有關知識。①材料二中圖一是河姆渡遺址的遠古居民房屋,這種房屋有較好的通風、防潮功能,可以防御猛獸蟲蛇的侵害。②圖二是半坡遺址的遠古居民房屋,他們會種植粟,會用粟米招待客人。③D是黑陶缽,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該遺址出土陶器上的陶文可能是中國文字的雛形。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河文明分布及成因、愛琴海文明和中美洲文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識記。
1 / 1浙江省海寧市紫微初級中學2015-2016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模擬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
1.(2016七下·海寧期末)根據下圖,回答小題。
(1)讀圖,下列信息表述正確的是(  )
①阿拉伯半島位于南半球 ②北緯23.5°穿過亞洲、非洲
③海峽P溝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④東經90°經線穿越亞洲中部的云貴高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對上圖中①、②區域的敘述符合事實的是(  )
A.區域①、②都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
B.區域②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區之一
C.區域①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農作物以小麥為主
D.區域②人們在綠洲上種植椰棗,創造了灌溉設施坎兒井
【答案】(1)B
(2)B
【知識點】經緯網;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中東石油寶庫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地圖的判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半島位于北半球,所以①表述錯誤;東經90°經線穿越亞洲中部的青藏高原,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B。
(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南方地區和沙特阿拉伯半島自然人文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區域②為熱帶沙漠氣候,不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所以A表述錯誤,B表述正確;區域①農作物以水稻為主,所以C表述錯誤;創造了灌溉設施坎兒井的是我國新疆,不在阿拉伯半島,所以D表述錯誤。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南方地區和沙特阿拉伯半島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對地圖的判讀。
2.(2016七下·海寧期末)央視推出大型旅游紀實節目《北緯30°中國行》,攝制組不可能拍攝到的畫面是(  )
A.成群結隊的藏羚羊奔跑在遼闊的青藏高原上
B.內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捧出香甜的奶茶款待來自遠方的客人
C.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綠油油的稻田里,農民辛勤地勞作著
D.四川盆地的自然保護區里,大熊貓悠閑地吃著竹子
【答案】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各地形區緯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內蒙古高原介于北緯40°20′~50°50′之間,北緯30°不在此緯度范圍內,B不可能拍攝到;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北緯30°都穿過,ACD能拍攝到,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各地形區緯度的識記。
3.(2016七下·海寧期末)小明在查找有關旅游景點的過程中,被青藏地區獨特的環境所吸引,下列有關青藏地區地理環境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A.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
B.人口以哈薩克族為主
C.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棉花
D.是我國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答案】D
【知識點】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青藏高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青藏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所以A不符合題意;青藏高原主要以藏族為主,所以B不符合題意;青藏高原當地的農作物主要是青稞,所以C不符合題意;青藏高原是我國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青藏高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4.(2016七下·海寧期末)成都平原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其農業發達的原因正確的有(  )
①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裕,降水豐沛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③地形平坦,適宜耕作 ④耕種歷史悠久,有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成都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成都平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①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成都平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
5.(2016七下·海寧期末)北京集中了許多國家級藝術團體,這里也是中國與世界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的主要舞臺,這體現了北京是全國的(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交通中心 D.經濟中心
【答案】A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集中了許多國家級藝術團體,這里也是中國與世界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的主要舞臺,這體現了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的識記。
6.(2016七下·海寧期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屬于(  )
A.19世紀40年代 B.19世紀 50年代
C.20世紀40年代 D.20世紀50年代
【答案】C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紀紀年法和年代紀年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屬于20世紀40年代。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紀紀年法和年代紀年法的換算。
7.(2016七下·海寧期末)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的大河是(  )
A.印度河 B.長江和黃河
C.尼羅河 D.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西亞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河流域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西亞國家的識記。
8.(2016七下·海寧期末)歷史課上,老師讓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明同學的描述,其中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項是所有(  )
A.十幾個男女老幼坐在一起吃著米飯和烤肉
B.幾個人圍坐在火堆旁燒烤捕到的野豬
C.吃完晚飯,大家在洞中休息,洞口燃著火堆來照明和驅趕野獸
D.一大群男女在吶喊著追逐一只野豬,將它趕到預先設定好的陷阱中
【答案】A
【知識點】北京;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位于我國北方地區,主要飲食以面食為主,所以A不符合歷史事實。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的了解。
9.(2016七下·海寧期末)我國原始社會結束于(  )
A.禹時期 B.舜時期 C.堯時期 D.黃帝時期
【答案】A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夏的建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標志著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夏的建立的識記。
二、非選擇題
10.(2016七下·海寧期末)2014年3月28日東方早報:保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功能。讀下圖,回答問題。
(1)請寫出保定的大致經緯度范圍(誤差±0.5度)   以及所在省的簡稱   ;A山脈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名稱是   。
(2)請寫出圖中B河下游河段的重要景觀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制約C地形區農業生產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并提出一條應對措施。
【答案】(1)38.5°N,115.2°E;冀;太行山
(2)景觀特征:黃河下游河床比地面高出4-6米,甚至幾十米,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
成因: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大量的泥沙到了下游之后因為流經華北平原水流速度減緩開始大量淤積,抬高了河床,形成“地上河”。
(3)最主要制約因素:降水偏少;水資源短缺等。
應對措施:南水北調,優化水資源合理利用;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和防護林體系;增加農業技術投入,發展節水農業。
【知識點】經緯網;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經緯網、省級行政區簡稱、重要地形區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保定的大致經緯度范圍(38.5°N,115.2°E),其所在省的簡稱是冀;A山脈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名稱是太行山。
(2)本題考查的是黃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B河為黃河。黃河下游河床比地面高出4-6米,甚至幾十米,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大量的泥沙到了下游之后因為流經華北平原水流速度減緩開始大量淤積,抬高了河床,形成“地上河”。
(3)本題考查的是華北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地形區是華北平原。華北平原發展農業生產最主要制約因素:降水偏少;水資源短缺等。為此,我們可以南水北調,優化水資源合理利用;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和防護林體系;增加農業技術投入,發展節水農業。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黃河、省級行政區簡稱、重要地形區分布、華北平原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對經緯網的判讀。
11.(2016七下·海寧期末)圖八為中國氣候資源類型等級圖(每個地區氣候資源類型用3個阿拉伯數字表示,左起第一位數為水分,中間一位數為熱量,右邊一位數字為光照,數字1~4分別表示資源的質量等級,數字越大質量越優),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文信息,對比分析青藏高原、西北地區、四川盆地氣候資源的優勢和劣勢,完成下表。
青藏高原 西北地區 四川盆地
優勢 ①   
光照 ②   
劣勢 熱量 ③   
光照
(2)東北地區 北部與青藏高原質量等級相同的氣候資源類型是   ,但兩地該類氣候資源同級的原因不同,東北地區北部受   因素影響,青藏地區受   因素影響。
(3)從圖中可以發現,我國東部地區水分都相對比較充足,為什么?
【答案】(1)光照;水分;水分
(2)熱量;緯度(高緯度);地形(高海拔)
(3)我國東部地區臨近海洋,而且受季風的影響非常明顯,因此東部地區水分比較充足。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東部和西部差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可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各個區域的地理概況不相同。青藏高原優勢為光照充足,劣勢為熱量不足。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其自然環境特征為干旱,但是光照強烈。四川盆位于南方地區,當地光照不足,多陰雨、云霧天氣,其優勢表現為比較濕潤。
(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北部與青藏高原質量等級相同的氣候資源類型是熱量,但兩地該類氣候資源同級的原因不同,東北地區北部受緯度(高緯度)因素影響,青藏地區受地形(高海拔)因素影響。
(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東部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圖中可以發現,我國東部地區臨近海洋,而且受季風的影響非常明顯,因此東部地區水分比較充足。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特征及成因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2016七下·海寧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原始居民房屋示意圖
圖一
圖二
(1)根據材料一所示,分別填寫它們所處的流域:
A   流域;C   流域。
(2)材料一A,B,C,D四地能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它們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3)文明的曙光并不只眷顧大河流域,愛琴海地區和中美洲地區也有文明的誕生。請你分別列舉一例。
(4)人們將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代中國合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它們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但是唯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系列問題:
①材料二中圖一是哪一遠古居民房屋?這種房屋有哪些好處?
②如果你去圖二中的遠古居民房屋中作客,他們會用什么主食款待你?
③下列不屬于圖二遺址出土的文物是什么?該遺址出土陶器上的陶文有什么考古價值?
A B C D
【答案】(1)尼羅河;印度河和恒河
(2)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
(4)①河姆渡遺址;有較好的通風、防潮功能,可以防御猛獸蟲蛇的侵害。
②粟米。
③D;陶文可能是中國文字的雛形。
【知識點】原始的農業聚落;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中美洲文明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尼羅河、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尼羅河流域,B為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2)本題考查的是大河文明成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A,B,C,D四地能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屬大河文明,它們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本題考查的是愛琴海文明和中美洲文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愛琴海地區有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中美洲地區有奧爾梅克文明、瑪雅文明。
(4)本題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有關知識。①材料二中圖一是河姆渡遺址的遠古居民房屋,這種房屋有較好的通風、防潮功能,可以防御猛獸蟲蛇的侵害。②圖二是半坡遺址的遠古居民房屋,他們會種植粟,會用粟米招待客人。③D是黑陶缽,是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文物。該遺址出土陶器上的陶文可能是中國文字的雛形。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大河文明分布及成因、愛琴海文明和中美洲文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識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伊春市| 武山县| 文登市| 临高县| 华坪县| 广丰县| 沾化县| 台北市| 邵阳市| 麻阳| 新乡市| 天等县| 清水县| 怀来县| 开原市| 阿尔山市| 安化县| 昆山市| 彩票| 安泽县| 灵台县| 肥城市| 延边| 通许县| 且末县| 全椒县| 六盘水市| 宝清县| 凤城市| 繁峙县| 那坡县| 武威市| 南投市| 板桥市| 甘肃省| 沐川县| 南汇区| 阜平县| 元江|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