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合體2017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技術試題(信息技術部分)一、選擇題1.(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下列關于信息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信息無處不在,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信息B.經過加工、處理,信息往往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C.要使用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先對信息進行編碼,使其轉換成二進制代碼D.信息必須依附于某種載體,所以它不可以脫離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儲、保存和傳播2.(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下列軟件中,屬于以頁為基礎的多媒體創作工具的是( )A.會場會影 B.PowerPoint C.Flash D.Visual Basic3.(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下列應用中使用了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的是( )A.使用手機的手寫輸入功能編輯短信內容B.某手機App能夠根據用戶的語音指令自動執行相應的操作C.某停車場管理系統在車輛進入時可以自動識別并記錄車牌號D.用手機攝像頭拍下某旅游景點的名家題字照片,并發布到朋友圈4.(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關于Access數據表的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將“自動編號”類型的字段修改為“數字”類型B.一旦在數據表中輸入數據后,就不能再修改數據表的名稱C.刪除數據表中的某一條記錄,該數據表的字段數也會減少D.不可以在“是/否”類型的字段中輸入字符“是”5.(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右圖所示,執行這部分流程后,變量a的值是( )A.4 B.2 C.1 D.466.(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圖像序列中的兩幅相鄰的圖像,后一幅圖像與前一幅圖像之間有較大的相關性,這在數字化圖像中表現為( )A.空間冗余 B.結構冗余 C.視覺冗余 D.時間冗余7.(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字母“a”的ASCII碼值是97D,則字母“h”的十六進制ASCII碼值是( )A.68H B.104H C.9EH D.66H8.(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使用Photoshop軟件對“中國印象.psd”進行處理,編輯界面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茶”圖層沒有設置圖層樣式,因而可以使用“文字工具”對其中的文字進行修改B.“茶壺”圖層的圖層樣式不可以拷貝并粘貼到“茶”圖層C.交換“茶”圖層和“墨跡”圖層的位置,不影響作品的呈現效果D.對“茶壺”圖層設置了名為“效果”和“投影”的圖層樣式9.(2017高一下·金華月考)某Flash作品的部分時間軸界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ction圖層中沒有任何關鍵幀,所以刪除該圖層肯定不會影響動畫效果B.當前狀態下,無法移動“背景”圖層中的對象在舞臺上的位置C.“鐘表”圖層位于“走路”圖層的上方,所以“鐘表”圖層會遮擋“走路”圖層的動畫內容D.將幀頻改為6.0fps,則完整播放當前場景所需要的時間將縮短為原來的一半10.(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一幅未經壓縮的1920×1080像素的256級灰度的BMP圖像,其存儲容量約為( )A.63.3MB B.1.98MB C.1.48MB D.15.8MB11.(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某對分査找算法的VB程序段如下:i= 1 : j =9 : n =0key=Val( Textl.Text)Do While i <= jm=(i + j) \ 2If key = d(m) ThenExit Do j= m - 1Elsei=m+1End IfLoop方框中的正確代碼應為( )A.End If B.If key < d(m) ThenC.ElseIf key < d(m) Then D.If key > d(m) Then12.(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某VB程序功能如下:輸入正整數n,單擊命令按鈕Command1后,則會生成一串有規律的數字序列,形式為“n n-1 n-2 … 3 2 1 2 3 … n-2 n-1 n”。例如n=8時,生成的數字序列如圖所示。代碼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 As Stringn = Val(Text1.Text)s = ""For i = 1 To 2 * n - 1If i <= n Then ① Else ②Next iLabel1.Caption = sEnd Sub為實現以上功能,劃線①②處應分別填寫( )A.①s = s & Str(n - i + 1) ②s = s & Str(i - n + 1)B.①s = Str(n - i + 1) ②s = Str(i - n + 1)C.①s = s & Str(i - n + 1) ②s = s & Str(n - i + 1)D.①s = Str(i - n + 1) ②s = Str(n - i + 1)二、非選擇題13.(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小王收集了2016年第三季度浙江省各地區工業增加值數據,并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如圖a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區域B14:G14的數據是通過公式計算得到的,在B14單元格輸入公式時應用了AVERAGE函數,并用自動填充功能完成區域C14:G14的計算,則F14單元格中的公式 。(2)若要對各地區數據以“8月”為關鍵字按降序進行排序,則排序時選擇的數據區域是 。(3)根據圖a中數據制作的圖表如圖b所示,創建該圖表的數據區域是 。(4)將區域A2: G13的數倨復制到新工作表并進行篩選操作,設置“9月”和“9月同比±%”的篩選方式如圖c和圖d所示,則按此設置篩選出的地區有 個。14.(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編寫VB程序,實現如下功能:在文本框Text1中輸入整數n(1≤n≤10),單擊“生成矩陣”按鈕Command1,生成n2個10到99之間(包含10和99)的隨機整數,并以n行、n列矩陣的形式顯示在列表框List1中,再單擊“對角線”按鈕Command2,則在標簽Label1中輸出該矩陣對角線(左上角到右下角)上的數值,運行界面如圖所示,程序代碼如下。(1)要使文本框Text1上顯示的默認文本由“8”改為“10”,可在其屬性窗口中將 屬性的屬性值改為“10”。(2)為了實現上述功能,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Const MAXNUM = 100Dim i As Integer, n As IntegerDim a(1 To MAXNUM ^ 2) As Intege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line As Stringn = Val(Text1.Text)line = ""List1.ClearRandomizeFor i = 1 To n ^ 2a(i) = ①If i > 1 And i Mod n = 1 ThenList1.AddItem lineline = Str(a(i))Elseline = ②End IfNext iList1.AddItem lin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Label1.Caption = ""For i = 1 to ③Label1.Caption = Label1.Caption & Str(a(i + (i - 1) * n))Next iEnd Sub① ② ③ 15.(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使用Flash軟件創作有關“秋”的多媒體作品,部分界面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場景:main 類別序號:2 進入方式:由“load”場景單擊“播放”按鈕進入呈現方式: ⒈“文字1”和“文字2”均由小變大,出現在舞臺中間偏上位置。 ⒉其他動畫略。 呈現順序說明: ⒉一開始出現背景圖片、“太陽”、“云”、“文字1”、“楓葉1”和“楓葉2”的動畫,再出現“文字2”和“蜻蜓”的動畫。 ⒉該場景播放結束后,跳轉到第1幀繼續播放。(1)在制作作品之前,小李要先確定作品主要面向哪些用戶,用戶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如何,作品一般在什么場合使用,該分析過程屬于多媒體創作中的 (單選,填字母)A.應用需求分析 B.創作需求分析(2)根據小李的設計,“文字1”由小變大,出現在舞臺中間偏上位置。已知該動畫舞臺大小為600×400像素,則“文字1”實例在第11幀時的坐標可能是 。(單選,填字母:A/B/C/D)A B C D(3)根據小李的設計,“main”場景開始播放后,經過約 (填:整數)秒,舞臺中開始出現“文字2”動畫。(4)要實現該場景播放結束后,跳轉到第1幀繼續播放,應在“云”圖層的第85幀添加的動作腳本是 。(5)小李在測試影片時發現動畫在播放到最后,“背景”圖案總是會突然消失。要解決這一問題,可在“背景”圖層的第85幀上右擊,然后在快捷菜單中選擇 (單選,填字母)A.刪除幀 B.清除幀C.清除關鍵幀 D.轉換為關鍵幀16.(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編寫VB程序,實現如下功能:在文本框Text1中輸入一個整數,單擊“查找”按鈕,找出該整數的全部的連續整數固定和,并將它們顯示在列表框List1中。所謂一個數n的連續整數固定和,就是指存在a1,a2,…,an,其中ai+1比ai大1,使得a1+a2+…+an=n。這樣a1,a2,…,an稱為n的一個連續整數固定和。例如27的全部的連續整數固定和有3組,運行界面如圖所示,實現上述功能的VB代碼如下,但加框處代碼有錯,請改正。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sum As IntegerDim n As Integern = Val(Text1.Text)sum = 0List1.ClearFor i = 1 To n ' ①j = i - 1Do While sum <= n ' ②j = j + 1sum = sum + jLoopIf sum = n ThenList1.AddItem Str(i) & " + ... +" & Str(j) & "=" & Str(n)End Ifsum = 0Next iEnd Sub① ② 17.(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 某移數字游戲的規則如下:有一個如圖a所示的包含9個圓圈的數陣。將1~8這8個數字隨機地填寫到該數陣的外層圓圈中,只剩下中間的一個空圓圈。規定每個數字只能按照數陣中的直線從一個圓圈移動到另一個空的圓圈中。通過若干步的移動,要求將該數陣中的數字移動成為如圖b所示的狀態。小張編寫了一個VB程序來解這個游戲,功能如下:點擊“初始化”按鈕Command1初始化游戲,程序隨機地將1~8這8個整數填入到數陣的外層圓圈中,同時將該狀態下的數陣顯示在列表框List1中。點擊“開始”按鈕Command2,程序開始移數字,并將移動過程中的每一步輸出在列表框List2中,最后統計總移動步數到標簽Label1中。為了清楚地描述輸出數字在數陣中的每一步移動步驟,小張給數陣中的每一個圓圈都進行了編號,具體編號方法如圖c所示,因此1號圈中的數字移動到2號圈可以表示為“1#-->2#”。程序運行界面如圖d所示。實現上述功能的VB代碼如下。(1)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代碼Dim a(1 To 8) As String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temp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Dim flag(1 To 8) As BooleanFor i = 1 To 8①Next iRandomizeFor i = 1 To 8temp = Int(Rnd() * 8 + 1) '生成1~8之間的隨機整數Do While flag(temp)temp = Int(Rnd() * 8 + 1) '生成1~8之間的隨機整數Loopa(i) = tempflag(temp) = TrueNext iList1.ClearList1.AddItem "初始狀態:"PrintCircl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temp As String, n As Integer, moveStep As StringmoveStep = ""List2.Clearn = 0For i = 1 To 7 '使用冒泡排序對圓圈中的數字進行移動For j = 1 To ②If a(j) >= a(j + 1) Then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moveStep = Str(j) & "#--> 0#"moveStep = moveStep & " " & Str(j + 1) & "#-->" & Str(j) & "#"moveStep = moveStep & " " & "0#-->" & Str(j + 1) & "#"List2.AddItem moveStepn = n + 1End IfNext jNext iList1.AddItem "移動數字后:"PrintCircleLabel1.Caption = "總移動步數:" & ③End Sub'在列表框List1中輸出當前的數陣狀態Function PrintCircle()List1.AddItem "-------------------------"List1.AddItem "[" & a(1) & "]-[" & a(2) & "]-[" & a(3) & "]"List1.AddItem " | \ | / |"List1.AddItem "[" & a(8) & "]-[" & " " & "]-[" & a(4) & "]"List1.AddItem " | / | \ |"List1.AddItem "[" & a(7) & "]-[" & a(6) & "]-[" & a(5) & "]"List1.AddItem "-------------------------"End Function① ② ③ (2)分析代碼和游戲規則,事件處理過程“Command2_Click”中的冒泡排序 (填 :能 / 不能)改為使用選擇排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選項A: 信息無處不在,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信息,這體現了信息的普通性,本項對。選項B: 經過加工、處理,信息往往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這體現了信息的可加工性,本項對。選項C:計算機內部只有兩種狀態,對應0、1兩個字符,所以 要使用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先對信息進行編碼,使其轉換成二進制代碼,本項對。選項D:信息具有依附性,但性信息同時也具有可加工和傳傳遞性,所以信息可以被存儲、保存和傳播。本項錯。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個基本特征和五個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傳遞性、價值性、時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偽性、不完全性、價值相對性、可處理性。2.【答案】B【知識點】多媒體創作工具【解析】【解答】選項A:會聲會影是以軌道為單位進行創作的工具。選項B: PowerPoint是以頁為單位進行創作的工具。選項C: Flash是一個以場景為單位進行創作的多媒體創作工具。選項D: Visual Basic是一個以工程為單位的程序設計工具。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常用軟件制作作品的單位,除了以上外Excel的單位為工作表,word為篇等。3.【答案】C【知識點】人工智能的應用【解析】【解答】選項A: 使用手機的手寫輸入功能編輯短信內容是人工智能中的文字識別技術,不是OCR技術。選項B: 某手機App能夠根據用戶的語音指令自動執行相應的操作是人工智能中的語音識別技術,不是OCR技術。選項C: 某停車場管理系統在車輛進入時可以自動識別并記錄車牌號是人工智能中的光學字符識別技術,是ORC技術。選項D: 用手機攝像頭拍下某旅游景點的名家題字照片,并發布到朋友圈不是人工智能技術。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工智能技術中的OCR技術。OCR技術是光學字符識別的縮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是通過掃描等光學輸入方式將各種票據、報刊、書籍、文稿及其它印刷品的文字轉化為圖像信息,再利用文字識別技術將圖像信息轉化為可以使用的計算機輸入技術。4.【答案】D【知識點】數據表、字段、記錄的概念【解析】【解答】選項A:字段的類型可以通過設計視圖進行修改,本項錯。選項B:數據表的名稱可以進行重命名不論其是否有數據,本項錯。選項C:記錄和字段是在兩個不同的視圖下進行修改和編輯,所以刪除記錄并不影響字段的個數。本項錯。選項D:在“是/否” 字段下只能打對勾和去掉對勾不能輸入是或否字符,本項對。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字段的類型、記錄和字段操作的視圖及“是/否”字段的錄入方法。其中字段是在設計視圖下進行編輯和修改的,而記錄是在數據視圖下進行編輯和修改的,刪除記錄不會影響字段,但刪除字段會影響記錄。5.【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由流程圖可知,將1賦值給a,5賦值給b,然后判斷b的值是否為1,若為1不做處理,否則將a的值加1再乘以2后賦給a,將b的值自身減1,故a的值為a=2*(1+1)=4。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若想看懂流程圖,一是要明白流程圖中各框圖的含義,二是注意流程線的走向。6.【答案】D【知識點】多媒體數據壓縮技術【解析】【解答】 圖像序列中的兩幅相鄰的圖像,后一幅圖像與前一幅圖像之間有較大的相關性,這表現在兩者之間有時間先后關系,故在數字化圖像中表現為時間冗余。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據冗余。數據冗余可以分為:空間冗余、視覺冗余、結構冗余、時間冗余。①空間冗余:數據化圖像中某個區域的顏色、亮度、飽和度等相同,則該區域里的像素點數據也是相同的,這樣大量的重復像素數據就形成了空間冗余。②結構冗余:有些圖像從大域上看存在著非常強的紋理結構,如草席圖像,在結構上存在冗余。③視覺冗余:人類的視覺和聽覺系統由于受到生理特征的限制,對于圖像和聲音信號的一些細微變化是感覺不到的,忽略這些變化后,信號仍然被認為是完好的。我們把這些超出人類視(聽)覺范圍的數據稱為視(聽)覺冗余。④時間冗余:圖像序列中的兩幅相鄰的圖像,后一幅圖像與前一幅圖像之間有較大的相關性,這表現為時間冗余,又如,在語音中,由于人在說話時,發音是一連續的漸變過程,也是一種時間冗余。7.【答案】A【知識點】信息的編碼【解析】【解答】D為十進制的尾符,a和ASCII碼值為97,所以h的ASCII碼值為104,十進制轉為十六進制數為68。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ASCII中字符的位置關系及十進制轉為十六進制的方法。ASCII碼中字母的順序是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的,所以知道a的ASCII值,h的ASCII值也就知道了,而十進制轉為十六進制采用除16取余法。8.【答案】C【知識點】圖層及圖層的基本操作【解析】【解答】選項A:“茶”圖層為普通圖像圖層,不是文字圖層所以不能使用“文字工具”對該圖層的文字進行修改,本項錯。選項B:圖層樣式可以通過復制粘貼的方法將一個圖層的樣式應用到另一個圖層,本項錯。選項C:茶圖層、中國印象圖層和墨跡圖層沒有重疊所以交換茶圖層和墨跡圖層并不影響作品的呈現效果,本項對。選項D:茶壺只設置了投影樣式,效果是樣式標記,不是圖層樣式,本項錯。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層的特點及樣式的設置,盡管在一些圖層中顯示的是文字,但它是刪格化的文字只能當做圖像對待不能當做普通文字,而圖層樣式是可以通過復制的方法將一人圖層的樣式應用到另一個圖層。9.【答案】B【知識點】時間軸、幀、圖層、庫的概念及基本操作【解析】【解答】選項A:action圖層用于存放播放代碼所以刪除該圖層就不能實現動畫的特殊要求,本項錯。選項B:由于“背景”圖層處于鎖定狀態不支持編輯所以無法移動“背景”圖層,本項對。選項C:“鐘表”圖層位于“走路”圖層的上方,但從其出現的順序上它是在走路圖層播放完才出現在舞臺上,所以不能遮擋“走路”。本項錯。選項D:將幀頻改為6.0fps,原速率為12fps,則完整播放當前場景所需要的時間將是現在的2倍。本題正確選項為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flash的幀與代碼圖層、對象在舞臺上出現的先后順序及播放時間等。10.【答案】B【知識點】聲音、圖像、視頻編碼【解析】【解答】256級可由8位二進制數來表示,由圖像的計算公式計算圖像的存儲容量為:(1920*1080*8)/8=2073600(B)=1.9775(MB)。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像存儲容量的計算公式。其公式為:圖像文件存儲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個像素所需位數/8 (字節)。11.【答案】C【知識點】查找算法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i= 1 : j =9 : n =0 將1賦給i,將9賦給j(i代表下限,j代表上限),將0賦給變量n。key=Val( Textl.Text) 將文本框1的值轉為數值型并賦給變量key(key的值即為要查找的數)Do While i <= j 在下限小于上限時進行循環查查m=(i + j) \ 2 將上限加上下限除以2取整后賦給變量m,即m為中間數組元素的下標If key = d(m) Then 在中間數組元素的值為要查找的數(key值)時做如下處理Exit Do 退出循環在中間數組元素的值不為要查找的數且小于要查找的數時做如下處理j= m - 1 調整上限的值為中間數組元素的下標減1Else 在中間數組元素的值不為要查找的數且大于要查找的數時做如下處理i=m+1 調整下限的值End If 結束判斷Loop 結束循環由以上分析知:中間空白處的作用是在中間數組元素的值不為要查找的數且小于要查找的數時做如下處理,所以應填寫: ElseIf key < d(m) Then 。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分法查找數據的方法,對分法查找過程是先將一個數列放于一個有序數組中,然后比較中間數組元素的值與要查找的值,或中間數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大,則在前半個數組中查找,若中間數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小則在后半個數組中查找。查找方法仍是比較中間數組元素的值和要查找的值。以此類推直到查到或下限大于了上限(沒查找)為止。12.【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構【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按鈕單擊事件開始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 As String ‘定義整型變量n,i和字符型變量sn = Val(Text1.Text) ‘從文本框1中取得數據并轉為數值型賦給變量ns = "" ‘初始化字符型變量為一個空串For i = 1 To 2 * n - 1 ‘ 使用變量i控制循環,i的值從1到2*-1If i <= n Then ① Else ② ‘在i值小于等于n時應輸出從n到1的遞減序列,在i值大于n時輸出2到n的遞增序列,并將該序列字符合并到變量s中Next i ‘結束循環Label1.Caption = s ‘在標簽1中輸出變量sEnd Sub ‘ 結束事件過程由上分析知:在 ① 應輸出從n到1的遞減序列,i與n的關系為n-i+1,①處應為: s = s & Str(n - i + 1) ;在②處輸出2到n的遞增序,i與n的關系為i-n+1,②處應為: s = s & Str(i - n + 1) 。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輸出有序數列的程序算法。在這個有序數列中可分為兩部分一為遞減,一為遞增,它們的分界線可由i與n的關系來界定。13.【答案】(1)=AVERAGE(F3:F13)(2)A2:G13(3)A2:B13,D2:D13,F2:F13(4)3【知識點】表格數據的基本操作;表格數據的處理與計算【解析】【解答】(1)已知B14的公式為:=AVERAGE(B3:B13),而F14的公式是由B14自動填充而來,自動填充相當于公式的復制,且單元格地址為相對引用,所以F14的公式為 =AVERAGE(F3:F13);(2)在以“8月”為關鍵字進行排序時,應包含標題行,但不能包含合并單元格(第1行)故從第二行開始,到F13行為止,F14為平均數,故不應在排序數據內,其數據區域應為: A2:G13 ;(3)由圖b圖表知其橫軸數據為各城市名稱,縱坐標為三個月(7、8、9)各城市 工業增加值,故其數據區域為:A2:B13,D2:D13,F2:F13;(4)由題義可知要篩選的是9月份工業增加值在100(含100)以上且9月同比百分比最大的前5項。由數據可選出寧波市、溫州市和嘉興市三個市 的數據,故應填寫:3。【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公式中單元格地址的引用、排序數據區域的選擇、圖表數據區域的選擇及篩選操作。Excel的地址引用有相對地址引用和絕對地址引用及混合地址引用3種方式,相對地址引用就是單元格地址前不加任何東西,單元格地址會隨單元格的變化而變化,絕對單元格地址引用就是在單元格地址前加$號,不會隨單元格的變化而變化。混合引用是在行號或列標前加$號,另一個不加,在復制公式時加$號的不變,不加$號的變化。在排序時注意不要選擇合并的單元格,尤其選擇標題欄時注意標題欄是否為合并單元格。圖表數據區域的選擇是看其橫軸和縱軸的數據,篩選可以根據條件進行手工選擇。14.【答案】(1)Text(2)Int(Rnd() * 90 + 10);line & Str(a(i));n【知識點】類、對象、屬性、方法、事件和事件處理的概念及應用;解析算法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1)改變文本框中輸入的顯示的值就是設置文本框的text屬性值,它可以在程序運行時輸入,也可以在初始化時在屬性窗口輸入,本題是在運行時顯示所以應在屬性窗口中輸入,故本小題應填寫:text。(2)本題程序分析如下:Const MAXNUM = 100 定義一個常量MAXNUM,并將常量賦值為10,代表行或列的最大數Dim i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定義窗口級整型變量i和nDim a(1 To MAXNUM ^ 2) As Integer 定義窗口級整型數組a,其數組元素個數為100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鈕command1單擊事件開始Dim line As String 定義字符型變量linen = Val(Text1.Text) 從文本框1中取得數據并轉為數值型并賦給變量nline = "" 初始化字符型變量line為一個空串List1.Clear 清空列表框1Randomize 放置一個隨機種子For i = 1 To n ^ 2 由i來控制循環從而將數據一個一個來處理,共處理n的平方次a(i) = ① 產生一個10到99之間的隨機數并存放在數組元素a(i)中If i > 1 And i Mod n = 1 Then 當i的值大于1且其除以n余數為1時(代表一個行的開始)進行如下處理List1.AddItem line 將字符型變量line的值在列表框中輸出line = Str(a(i)) 并將每行的第一個元素值轉為字符型賦給變量lineElse 在a(i)不是每行的第一個元素時做如下處理line = ② 將不是每行的第一個元素轉為字符型合并到變量line中End If 結束判斷Next i 結束循環List1.AddItem line 輸出最后一行數組元素End Sub command1單擊事件結束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命令按鈕command2單擊事件開始Label1.Caption = "" 初始化標簽1為一個空串For i = 1 to ③ 使用i來控制循環來查找對角線數組元素,每行一個對角線數組元素,共n行故有n個數組元素。Label1.Caption = Label1.Caption & Str(a(i + (i - 1) * n)) 在標簽中輸出對角線數組元素Next i 結束循環End Sub 結束command2單擊事件由以上分析可知 ① 處產生一個10到99之間的隨機數并存放在數組元素a(i)中,故應填寫: Int(Rnd() * 90 + 10) 。② 處 將不是每行的第一個元素轉為字符型合并到變量line中,故應填寫: line & Str(a(i)) 。③ 使用i來控制循環來查找對角線數組元素,每行一個對角線數組元素,共n行故有n個數組元素。故應填寫:n。【分析】本題為輸出一個指定行、列的一個隨機數矩陣,并將對角線數輸出的程序設計。在本題中應用到的知識點有:產生一個指定范圍內的隨機整數公式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矩陣第一個數組元素的判斷條件: i > 1 And i Mod n = 1 ;對角線數組元素: a(i + (i - 1) * n)15.【答案】(1)A(2)D(3)5(4)gotoAndPlay(1)(5)C【知識點】多媒體作品的規劃和設計;時間軸、幀、圖層、庫的概念及基本操作;二維動畫實例屬性的設置【解析】【解答】(1) 在制作作品之前,小李要先確定作品主要面向哪些用戶,用戶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如何,作品一般在什么場合使用,該分析過程屬于多媒體創作中的 應用需求分析的用戶情況分析。故應選擇A;(2)由圖可知文字1在第11幀出現在舞臺的中間偏上位置,該位置可由x坐標(橫坐標)和y坐標(縱坐標)來表示,該舞臺為600*400大小即寬為600,高為400,文字大小為308*172,所以x軸應為600/2-308/2=156 y軸應小于400/2-172/2=114,故從每個選項的y軸可以用排除法選出。故答案選D;(3)由圖知本動畫的幀頻為8fps,文本2出現在舞臺上在第40幀,所以出現的時間為40/8=5(秒),故答案為:5;(4) 要實現該場景播放結束后,跳轉到第1幀繼續播放,應在“云”圖層的第85幀添加的動作腳本是:gotoAndPlay(1) ;(5) 小李在測試影片時發現動畫在播放到最后,“背景”圖案總是會突然消失 ,原因是在背景圖層的第85幀為空白關鍵幀,應將該關鍵幀清除可以解決該問題。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為一道flash二維動畫綜合性試題,主要考查作品的需求分析、實例在舞臺位置的判斷、播放時間的計算、動作腳本和問題處理。其中需求分析包括應用需求分析和創作需求分析兩種,應用 需求分析包括:1、社會需求分析;2、作品效益分析;3、用戶情況分析三部分內容。 創作需求分件包括:1、主題思想分件;2、結構類型分析;3、作品內容分析;4、設施需求分析;5、發布方式分析共五部分內容。16.【答案】For i = 1 To n – 1;sum < n【知識點】查找算法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鈕單擊事件開始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sum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i,j和sumDim n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nn = Val(Text1.Text) 將文本框1中輸入的數據轉為數值型后賦給變量nsum = 0 初始化計數器變量sum的值為0List1.Clear 清除列表框1For i = 1 To n ' ① 用i來控制循環做為數列的起始數據,數列的起始數據只能比n小故此處應為n-1,不能為nj = i - 1 j為數列起始數,因為下面有一條j=j+1,故此處為j=i-1,如將內層循環體的兩條命令反一下此處完全可寫為j=iDo While sum <= n ' ② 內層循環條件,在數列中各數之和比n小時執行內層循環j = j + 1 將上一個數加1后得到本次加數sum = sum + j sum為累加器,用于累加連續整數Loop 內層循環結束If sum = n Then 判斷連續整數之和是否為n,如為n做如下處理List1.AddItem Str(i) & " + ... +" & Str(j) & "=" & Str(n) 如從i開始的連續整數之和為n,將這幾個連續整數序列在列表框中輸出End If 結束條件判斷sum = 0 初始化累加器Next i 結束外層循環End Sub 結束事件過程由以上分析知: ① 處 用i來控制循環做為數列的起始數據,數列的起始數據只能比n小故此處應為n-1,不能為n,所以本行應改為: For i = 1 To n – 1 。② 處內層循環條件,在數列中各數之和比n小時執行內層循環,故應改為:Do while sum【分析】本題為求一個n的連續整數固定和的程序改錯題。本題的實質是一個窮舉法,從1開始計算連續整數和是否為n,然后從2開始重新計算,直到起始計算到n-1為止。17.【答案】(1)flag(i) = False;8 – i;Str(n * 3)(2)不能【知識點】排序算法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Dim a(1 To 8) As String ‘定義窗口級數級字符型數組a,a共有8個元素代表外圍的8個編號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命令按鈕1單擊事件過程開始Dim temp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temp,i和jDim flag(1 To 8) As Boolean ‘定義布爾型數組flag,該數組共有8個數組元素做為標記For i = 1 To 8 ‘ 由i控制循環,其值從1變到8共執行8次循環,用于初始化標記數組元素① ‘初始化標記數組元素,故此處應填寫:flag(i)=falseNext i ‘ 結束循環Randomize ‘ 放置隨機種子For i = 1 To 8 ‘使用i控制循環,其值從1變到8共執行8次循環,產生8個隨機整數temp = Int(Rnd() * 8 + 1) '生成1~8之間的隨機整數Do While flag(temp) ‘使用循環來避免產生重復數,從而保證外層每一次循環能且只能產生一處隨機數temp = Int(Rnd() * 8 + 1) '生成1~8之間的隨機整數Loop ‘ 結束內層循環a(i) = temp ‘ 將這個隨機數放于數組中flag(temp) = True ‘將產生隨機數temp對就的標記數組的值設為true,表示這個數已經產生不能再重復產生Next i ‘ 結束外層循環List1.Clear ‘清除列表框List1.AddItem "初始狀態:" ‘在列表框中顯示一行標題:初始狀態:PrintCircle ‘使用用自定義函數打印初始狀態End Sub ‘結束command1的單擊事件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命令按鈕2的單擊事件代碼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temp As String, n As Integer, moveStep As String '定義整型變量i、j和n以及字符型變量temp、movestepmoveStep = "" ‘初始化字符型變量movestep為一個空串List2.Clear ‘清空列表框2n = 0 ‘初始化計數器n,n用于統計移動的次數For i = 1 To 7 '使用冒泡排序對圓圈中的數字進行移動For j = 1 To ② ‘內層循環用于比較相鄰的數組元素,使用冒泡法故j的終值比外層循環變量終值少1此處填寫:i-1。If a(j) >= a(j + 1) Then ‘ 如相鄰的數組元素前一個元素值大于后一個元素值則執行下列操作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 ‘如前一元素值大于后一個元素值則交換相鄰的元素值moveStep = Str(j) & "#--> 0#" ‘選將前一個數組標號移動到0號位置moveStep = moveStep & " " & Str(j + 1) & "#-->" & Str(j) & "#" ‘再將后一個數組元素標號移動到前一個元素標號的位置moveStep = moveStep & " " & "0#-->" & Str(j + 1) & "#" ‘最后將0號元素移動到后一個元素標號的位置從而實現兩個元素的互換List2.AddItem moveStep ‘在列表框中輸出這一次交換過程n = n + 1 ‘ 統計交換次數End If ‘結束判斷Next j ‘結束內層循環Next i ‘結束外層循環List1.AddItem "移動數字后:" ‘在列表框1中輸出一個標題行PrintCircle ‘使用自定義函數打印數組排序后的狀態Label1.Caption = "總移動步數:" & ③ ‘ 在標簽1中輸出 總的移動步數,n為瘓換變量次數,移動次數為其3倍,將其轉為字符型后輸出,此處填寫:str(n*3)End Sub ‘ 結束命令按鈕2單擊事件'在列表框List1中輸出當前的數陣狀態Function PrintCircle() ‘自定義函數開始List1.AddItem "-------------------------" ‘在列表框1中輸出一條橫線List1.AddItem "[" & a(1) & "]-[" & a(2) & "]-[" & a(3) & "]" ‘顯示第一行數組元素a(1)、a(2)、a(3)List1.AddItem " | \ | / |" ‘打印連接線List1.AddItem "[" & a(8) & "]-[" & " " & "]-[" & a(4) & "]" ‘ 顯示第二行數組元素a(4)、a(5)List1.AddItem " | / | \ |" ‘打印連接線List1.AddItem "[" & a(7) & "]-[" & a(6) & "]-[" & a(5) & "]" ‘顯示最后一行數組元素a(6)、a(7)、a(8)List1.AddItem "-------------------------" ‘ 顯示一條分隔橫線End Function ‘自定義函數結束由以上分析知: ① 處初始化標記數組元素,故此處應填寫:flag(i)=false;② 處內層循環用于比較相鄰的數組元素,使用冒泡法故j的終值比外層循環變量終值少1此處填寫:8-i;③ 處在標簽1中輸出 總的移動步數,n為瘓換變量次數,移動次數為其3倍,將其轉為字符型后輸出,此處填寫:str(n*3);(2)由于不相鄰的數組元素不能直接移動所以不能使用選擇排序法,本處填寫:不能。【分析】本題是一道使用冒泡法移動相鄰元素從而實現由隨機數組到有序數組排序的一個程序設計題。在本題中一是冒泡排序的應用,二是產生隨機數組時避免重復數的策略是本題的重要知識點。1 / 1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合體2017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技術試題(信息技術部分)一、選擇題1.(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下列關于信息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信息無處不在,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信息B.經過加工、處理,信息往往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C.要使用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先對信息進行編碼,使其轉換成二進制代碼D.信息必須依附于某種載體,所以它不可以脫離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儲、保存和傳播【答案】D【知識點】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選項A: 信息無處不在,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信息,這體現了信息的普通性,本項對。選項B: 經過加工、處理,信息往往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這體現了信息的可加工性,本項對。選項C:計算機內部只有兩種狀態,對應0、1兩個字符,所以 要使用計算機進行處理,必須先對信息進行編碼,使其轉換成二進制代碼,本項對。選項D:信息具有依附性,但性信息同時也具有可加工和傳傳遞性,所以信息可以被存儲、保存和傳播。本項錯。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信息有五個基本特征和五個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傳遞性、價值性、時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偽性、不完全性、價值相對性、可處理性。2.(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下列軟件中,屬于以頁為基礎的多媒體創作工具的是( )A.會場會影 B.PowerPoint C.Flash D.Visual Basic【答案】B【知識點】多媒體創作工具【解析】【解答】選項A:會聲會影是以軌道為單位進行創作的工具。選項B: PowerPoint是以頁為單位進行創作的工具。選項C: Flash是一個以場景為單位進行創作的多媒體創作工具。選項D: Visual Basic是一個以工程為單位的程序設計工具。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常用軟件制作作品的單位,除了以上外Excel的單位為工作表,word為篇等。3.(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下列應用中使用了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的是( )A.使用手機的手寫輸入功能編輯短信內容B.某手機App能夠根據用戶的語音指令自動執行相應的操作C.某停車場管理系統在車輛進入時可以自動識別并記錄車牌號D.用手機攝像頭拍下某旅游景點的名家題字照片,并發布到朋友圈【答案】C【知識點】人工智能的應用【解析】【解答】選項A: 使用手機的手寫輸入功能編輯短信內容是人工智能中的文字識別技術,不是OCR技術。選項B: 某手機App能夠根據用戶的語音指令自動執行相應的操作是人工智能中的語音識別技術,不是OCR技術。選項C: 某停車場管理系統在車輛進入時可以自動識別并記錄車牌號是人工智能中的光學字符識別技術,是ORC技術。選項D: 用手機攝像頭拍下某旅游景點的名家題字照片,并發布到朋友圈不是人工智能技術。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工智能技術中的OCR技術。OCR技術是光學字符識別的縮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是通過掃描等光學輸入方式將各種票據、報刊、書籍、文稿及其它印刷品的文字轉化為圖像信息,再利用文字識別技術將圖像信息轉化為可以使用的計算機輸入技術。4.(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關于Access數據表的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將“自動編號”類型的字段修改為“數字”類型B.一旦在數據表中輸入數據后,就不能再修改數據表的名稱C.刪除數據表中的某一條記錄,該數據表的字段數也會減少D.不可以在“是/否”類型的字段中輸入字符“是”【答案】D【知識點】數據表、字段、記錄的概念【解析】【解答】選項A:字段的類型可以通過設計視圖進行修改,本項錯。選項B:數據表的名稱可以進行重命名不論其是否有數據,本項錯。選項C:記錄和字段是在兩個不同的視圖下進行修改和編輯,所以刪除記錄并不影響字段的個數。本項錯。選項D:在“是/否” 字段下只能打對勾和去掉對勾不能輸入是或否字符,本項對。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字段的類型、記錄和字段操作的視圖及“是/否”字段的錄入方法。其中字段是在設計視圖下進行編輯和修改的,而記錄是在數據視圖下進行編輯和修改的,刪除記錄不會影響字段,但刪除字段會影響記錄。5.(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圖如右圖所示,執行這部分流程后,變量a的值是( )A.4 B.2 C.1 D.46【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解析】【解答】由流程圖可知,將1賦值給a,5賦值給b,然后判斷b的值是否為1,若為1不做處理,否則將a的值加1再乘以2后賦給a,將b的值自身減1,故a的值為a=2*(1+1)=4。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若想看懂流程圖,一是要明白流程圖中各框圖的含義,二是注意流程線的走向。6.(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圖像序列中的兩幅相鄰的圖像,后一幅圖像與前一幅圖像之間有較大的相關性,這在數字化圖像中表現為( )A.空間冗余 B.結構冗余 C.視覺冗余 D.時間冗余【答案】D【知識點】多媒體數據壓縮技術【解析】【解答】 圖像序列中的兩幅相鄰的圖像,后一幅圖像與前一幅圖像之間有較大的相關性,這表現在兩者之間有時間先后關系,故在數字化圖像中表現為時間冗余。故答案選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數據冗余。數據冗余可以分為:空間冗余、視覺冗余、結構冗余、時間冗余。①空間冗余:數據化圖像中某個區域的顏色、亮度、飽和度等相同,則該區域里的像素點數據也是相同的,這樣大量的重復像素數據就形成了空間冗余。②結構冗余:有些圖像從大域上看存在著非常強的紋理結構,如草席圖像,在結構上存在冗余。③視覺冗余:人類的視覺和聽覺系統由于受到生理特征的限制,對于圖像和聲音信號的一些細微變化是感覺不到的,忽略這些變化后,信號仍然被認為是完好的。我們把這些超出人類視(聽)覺范圍的數據稱為視(聽)覺冗余。④時間冗余:圖像序列中的兩幅相鄰的圖像,后一幅圖像與前一幅圖像之間有較大的相關性,這表現為時間冗余,又如,在語音中,由于人在說話時,發音是一連續的漸變過程,也是一種時間冗余。7.(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字母“a”的ASCII碼值是97D,則字母“h”的十六進制ASCII碼值是( )A.68H B.104H C.9EH D.66H【答案】A【知識點】信息的編碼【解析】【解答】D為十進制的尾符,a和ASCII碼值為97,所以h的ASCII碼值為104,十進制轉為十六進制數為68。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ASCII中字符的位置關系及十進制轉為十六進制的方法。ASCII碼中字母的順序是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的,所以知道a的ASCII值,h的ASCII值也就知道了,而十進制轉為十六進制采用除16取余法。8.(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使用Photoshop軟件對“中國印象.psd”進行處理,編輯界面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茶”圖層沒有設置圖層樣式,因而可以使用“文字工具”對其中的文字進行修改B.“茶壺”圖層的圖層樣式不可以拷貝并粘貼到“茶”圖層C.交換“茶”圖層和“墨跡”圖層的位置,不影響作品的呈現效果D.對“茶壺”圖層設置了名為“效果”和“投影”的圖層樣式【答案】C【知識點】圖層及圖層的基本操作【解析】【解答】選項A:“茶”圖層為普通圖像圖層,不是文字圖層所以不能使用“文字工具”對該圖層的文字進行修改,本項錯。選項B:圖層樣式可以通過復制粘貼的方法將一個圖層的樣式應用到另一個圖層,本項錯。選項C:茶圖層、中國印象圖層和墨跡圖層沒有重疊所以交換茶圖層和墨跡圖層并不影響作品的呈現效果,本項對。選項D:茶壺只設置了投影樣式,效果是樣式標記,不是圖層樣式,本項錯。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層的特點及樣式的設置,盡管在一些圖層中顯示的是文字,但它是刪格化的文字只能當做圖像對待不能當做普通文字,而圖層樣式是可以通過復制的方法將一人圖層的樣式應用到另一個圖層。9.(2017高一下·金華月考)某Flash作品的部分時間軸界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ction圖層中沒有任何關鍵幀,所以刪除該圖層肯定不會影響動畫效果B.當前狀態下,無法移動“背景”圖層中的對象在舞臺上的位置C.“鐘表”圖層位于“走路”圖層的上方,所以“鐘表”圖層會遮擋“走路”圖層的動畫內容D.將幀頻改為6.0fps,則完整播放當前場景所需要的時間將縮短為原來的一半【答案】B【知識點】時間軸、幀、圖層、庫的概念及基本操作【解析】【解答】選項A:action圖層用于存放播放代碼所以刪除該圖層就不能實現動畫的特殊要求,本項錯。選項B:由于“背景”圖層處于鎖定狀態不支持編輯所以無法移動“背景”圖層,本項對。選項C:“鐘表”圖層位于“走路”圖層的上方,但從其出現的順序上它是在走路圖層播放完才出現在舞臺上,所以不能遮擋“走路”。本項錯。選項D:將幀頻改為6.0fps,原速率為12fps,則完整播放當前場景所需要的時間將是現在的2倍。本題正確選項為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flash的幀與代碼圖層、對象在舞臺上出現的先后順序及播放時間等。10.(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一幅未經壓縮的1920×1080像素的256級灰度的BMP圖像,其存儲容量約為( )A.63.3MB B.1.98MB C.1.48MB D.15.8MB【答案】B【知識點】聲音、圖像、視頻編碼【解析】【解答】256級可由8位二進制數來表示,由圖像的計算公式計算圖像的存儲容量為:(1920*1080*8)/8=2073600(B)=1.9775(MB)。故答案選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像存儲容量的計算公式。其公式為:圖像文件存儲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個像素所需位數/8 (字節)。11.(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某對分査找算法的VB程序段如下:i= 1 : j =9 : n =0key=Val( Textl.Text)Do While i <= jm=(i + j) \ 2If key = d(m) ThenExit Do j= m - 1Elsei=m+1End IfLoop方框中的正確代碼應為( )A.End If B.If key < d(m) ThenC.ElseIf key < d(m) Then D.If key > d(m) Then【答案】C【知識點】查找算法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i= 1 : j =9 : n =0 將1賦給i,將9賦給j(i代表下限,j代表上限),將0賦給變量n。key=Val( Textl.Text) 將文本框1的值轉為數值型并賦給變量key(key的值即為要查找的數)Do While i <= j 在下限小于上限時進行循環查查m=(i + j) \ 2 將上限加上下限除以2取整后賦給變量m,即m為中間數組元素的下標If key = d(m) Then 在中間數組元素的值為要查找的數(key值)時做如下處理Exit Do 退出循環在中間數組元素的值不為要查找的數且小于要查找的數時做如下處理j= m - 1 調整上限的值為中間數組元素的下標減1Else 在中間數組元素的值不為要查找的數且大于要查找的數時做如下處理i=m+1 調整下限的值End If 結束判斷Loop 結束循環由以上分析知:中間空白處的作用是在中間數組元素的值不為要查找的數且小于要查找的數時做如下處理,所以應填寫: ElseIf key < d(m) Then 。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分法查找數據的方法,對分法查找過程是先將一個數列放于一個有序數組中,然后比較中間數組元素的值與要查找的值,或中間數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大,則在前半個數組中查找,若中間數組的值比要查找的值小則在后半個數組中查找。查找方法仍是比較中間數組元素的值和要查找的值。以此類推直到查到或下限大于了上限(沒查找)為止。12.(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某VB程序功能如下:輸入正整數n,單擊命令按鈕Command1后,則會生成一串有規律的數字序列,形式為“n n-1 n-2 … 3 2 1 2 3 … n-2 n-1 n”。例如n=8時,生成的數字序列如圖所示。代碼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 As Stringn = Val(Text1.Text)s = ""For i = 1 To 2 * n - 1If i <= n Then ① Else ②Next iLabel1.Caption = sEnd Sub為實現以上功能,劃線①②處應分別填寫( )A.①s = s & Str(n - i + 1) ②s = s & Str(i - n + 1)B.①s = Str(n - i + 1) ②s = Str(i - n + 1)C.①s = s & Str(i - n + 1) ②s = s & Str(n - i + 1)D.①s = Str(i - n + 1) ②s = Str(n - i + 1)【答案】A【知識點】算法的控制結構【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按鈕單擊事件開始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 As String ‘定義整型變量n,i和字符型變量sn = Val(Text1.Text) ‘從文本框1中取得數據并轉為數值型賦給變量ns = "" ‘初始化字符型變量為一個空串For i = 1 To 2 * n - 1 ‘ 使用變量i控制循環,i的值從1到2*-1If i <= n Then ① Else ② ‘在i值小于等于n時應輸出從n到1的遞減序列,在i值大于n時輸出2到n的遞增序列,并將該序列字符合并到變量s中Next i ‘結束循環Label1.Caption = s ‘在標簽1中輸出變量sEnd Sub ‘ 結束事件過程由上分析知:在 ① 應輸出從n到1的遞減序列,i與n的關系為n-i+1,①處應為: s = s & Str(n - i + 1) ;在②處輸出2到n的遞增序,i與n的關系為i-n+1,②處應為: s = s & Str(i - n + 1) 。故答案選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輸出有序數列的程序算法。在這個有序數列中可分為兩部分一為遞減,一為遞增,它們的分界線可由i與n的關系來界定。二、非選擇題13.(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小王收集了2016年第三季度浙江省各地區工業增加值數據,并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如圖a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區域B14:G14的數據是通過公式計算得到的,在B14單元格輸入公式時應用了AVERAGE函數,并用自動填充功能完成區域C14:G14的計算,則F14單元格中的公式 。(2)若要對各地區數據以“8月”為關鍵字按降序進行排序,則排序時選擇的數據區域是 。(3)根據圖a中數據制作的圖表如圖b所示,創建該圖表的數據區域是 。(4)將區域A2: G13的數倨復制到新工作表并進行篩選操作,設置“9月”和“9月同比±%”的篩選方式如圖c和圖d所示,則按此設置篩選出的地區有 個。【答案】(1)=AVERAGE(F3:F13)(2)A2:G13(3)A2:B13,D2:D13,F2:F13(4)3【知識點】表格數據的基本操作;表格數據的處理與計算【解析】【解答】(1)已知B14的公式為:=AVERAGE(B3:B13),而F14的公式是由B14自動填充而來,自動填充相當于公式的復制,且單元格地址為相對引用,所以F14的公式為 =AVERAGE(F3:F13);(2)在以“8月”為關鍵字進行排序時,應包含標題行,但不能包含合并單元格(第1行)故從第二行開始,到F13行為止,F14為平均數,故不應在排序數據內,其數據區域應為: A2:G13 ;(3)由圖b圖表知其橫軸數據為各城市名稱,縱坐標為三個月(7、8、9)各城市 工業增加值,故其數據區域為:A2:B13,D2:D13,F2:F13;(4)由題義可知要篩選的是9月份工業增加值在100(含100)以上且9月同比百分比最大的前5項。由數據可選出寧波市、溫州市和嘉興市三個市 的數據,故應填寫:3。【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公式中單元格地址的引用、排序數據區域的選擇、圖表數據區域的選擇及篩選操作。Excel的地址引用有相對地址引用和絕對地址引用及混合地址引用3種方式,相對地址引用就是單元格地址前不加任何東西,單元格地址會隨單元格的變化而變化,絕對單元格地址引用就是在單元格地址前加$號,不會隨單元格的變化而變化。混合引用是在行號或列標前加$號,另一個不加,在復制公式時加$號的不變,不加$號的變化。在排序時注意不要選擇合并的單元格,尤其選擇標題欄時注意標題欄是否為合并單元格。圖表數據區域的選擇是看其橫軸和縱軸的數據,篩選可以根據條件進行手工選擇。14.(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編寫VB程序,實現如下功能:在文本框Text1中輸入整數n(1≤n≤10),單擊“生成矩陣”按鈕Command1,生成n2個10到99之間(包含10和99)的隨機整數,并以n行、n列矩陣的形式顯示在列表框List1中,再單擊“對角線”按鈕Command2,則在標簽Label1中輸出該矩陣對角線(左上角到右下角)上的數值,運行界面如圖所示,程序代碼如下。(1)要使文本框Text1上顯示的默認文本由“8”改為“10”,可在其屬性窗口中將 屬性的屬性值改為“10”。(2)為了實現上述功能,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Const MAXNUM = 100Dim i As Integer, n As IntegerDim a(1 To MAXNUM ^ 2) As Intege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line As Stringn = Val(Text1.Text)line = ""List1.ClearRandomizeFor i = 1 To n ^ 2a(i) = ①If i > 1 And i Mod n = 1 ThenList1.AddItem lineline = Str(a(i))Elseline = ②End IfNext iList1.AddItem lin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Label1.Caption = ""For i = 1 to ③Label1.Caption = Label1.Caption & Str(a(i + (i - 1) * n))Next iEnd Sub① ② ③ 【答案】(1)Text(2)Int(Rnd() * 90 + 10);line & Str(a(i));n【知識點】類、對象、屬性、方法、事件和事件處理的概念及應用;解析算法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1)改變文本框中輸入的顯示的值就是設置文本框的text屬性值,它可以在程序運行時輸入,也可以在初始化時在屬性窗口輸入,本題是在運行時顯示所以應在屬性窗口中輸入,故本小題應填寫:text。(2)本題程序分析如下:Const MAXNUM = 100 定義一個常量MAXNUM,并將常量賦值為10,代表行或列的最大數Dim i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定義窗口級整型變量i和nDim a(1 To MAXNUM ^ 2) As Integer 定義窗口級整型數組a,其數組元素個數為100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鈕command1單擊事件開始Dim line As String 定義字符型變量linen = Val(Text1.Text) 從文本框1中取得數據并轉為數值型并賦給變量nline = "" 初始化字符型變量line為一個空串List1.Clear 清空列表框1Randomize 放置一個隨機種子For i = 1 To n ^ 2 由i來控制循環從而將數據一個一個來處理,共處理n的平方次a(i) = ① 產生一個10到99之間的隨機數并存放在數組元素a(i)中If i > 1 And i Mod n = 1 Then 當i的值大于1且其除以n余數為1時(代表一個行的開始)進行如下處理List1.AddItem line 將字符型變量line的值在列表框中輸出line = Str(a(i)) 并將每行的第一個元素值轉為字符型賦給變量lineElse 在a(i)不是每行的第一個元素時做如下處理line = ② 將不是每行的第一個元素轉為字符型合并到變量line中End If 結束判斷Next i 結束循環List1.AddItem line 輸出最后一行數組元素End Sub command1單擊事件結束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命令按鈕command2單擊事件開始Label1.Caption = "" 初始化標簽1為一個空串For i = 1 to ③ 使用i來控制循環來查找對角線數組元素,每行一個對角線數組元素,共n行故有n個數組元素。Label1.Caption = Label1.Caption & Str(a(i + (i - 1) * n)) 在標簽中輸出對角線數組元素Next i 結束循環End Sub 結束command2單擊事件由以上分析可知 ① 處產生一個10到99之間的隨機數并存放在數組元素a(i)中,故應填寫: Int(Rnd() * 90 + 10) 。② 處 將不是每行的第一個元素轉為字符型合并到變量line中,故應填寫: line & Str(a(i)) 。③ 使用i來控制循環來查找對角線數組元素,每行一個對角線數組元素,共n行故有n個數組元素。故應填寫:n。【分析】本題為輸出一個指定行、列的一個隨機數矩陣,并將對角線數輸出的程序設計。在本題中應用到的知識點有:產生一個指定范圍內的隨機整數公式為:int((上限-下限+1)*rnd)+下限;矩陣第一個數組元素的判斷條件: i > 1 And i Mod n = 1 ;對角線數組元素: a(i + (i - 1) * n)15.(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使用Flash軟件創作有關“秋”的多媒體作品,部分界面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場景:main 類別序號:2 進入方式:由“load”場景單擊“播放”按鈕進入呈現方式: ⒈“文字1”和“文字2”均由小變大,出現在舞臺中間偏上位置。 ⒉其他動畫略。 呈現順序說明: ⒉一開始出現背景圖片、“太陽”、“云”、“文字1”、“楓葉1”和“楓葉2”的動畫,再出現“文字2”和“蜻蜓”的動畫。 ⒉該場景播放結束后,跳轉到第1幀繼續播放。(1)在制作作品之前,小李要先確定作品主要面向哪些用戶,用戶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如何,作品一般在什么場合使用,該分析過程屬于多媒體創作中的 (單選,填字母)A.應用需求分析 B.創作需求分析(2)根據小李的設計,“文字1”由小變大,出現在舞臺中間偏上位置。已知該動畫舞臺大小為600×400像素,則“文字1”實例在第11幀時的坐標可能是 。(單選,填字母:A/B/C/D)A B C D(3)根據小李的設計,“main”場景開始播放后,經過約 (填:整數)秒,舞臺中開始出現“文字2”動畫。(4)要實現該場景播放結束后,跳轉到第1幀繼續播放,應在“云”圖層的第85幀添加的動作腳本是 。(5)小李在測試影片時發現動畫在播放到最后,“背景”圖案總是會突然消失。要解決這一問題,可在“背景”圖層的第85幀上右擊,然后在快捷菜單中選擇 (單選,填字母)A.刪除幀 B.清除幀C.清除關鍵幀 D.轉換為關鍵幀【答案】(1)A(2)D(3)5(4)gotoAndPlay(1)(5)C【知識點】多媒體作品的規劃和設計;時間軸、幀、圖層、庫的概念及基本操作;二維動畫實例屬性的設置【解析】【解答】(1) 在制作作品之前,小李要先確定作品主要面向哪些用戶,用戶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如何,作品一般在什么場合使用,該分析過程屬于多媒體創作中的 應用需求分析的用戶情況分析。故應選擇A;(2)由圖可知文字1在第11幀出現在舞臺的中間偏上位置,該位置可由x坐標(橫坐標)和y坐標(縱坐標)來表示,該舞臺為600*400大小即寬為600,高為400,文字大小為308*172,所以x軸應為600/2-308/2=156 y軸應小于400/2-172/2=114,故從每個選項的y軸可以用排除法選出。故答案選D;(3)由圖知本動畫的幀頻為8fps,文本2出現在舞臺上在第40幀,所以出現的時間為40/8=5(秒),故答案為:5;(4) 要實現該場景播放結束后,跳轉到第1幀繼續播放,應在“云”圖層的第85幀添加的動作腳本是:gotoAndPlay(1) ;(5) 小李在測試影片時發現動畫在播放到最后,“背景”圖案總是會突然消失 ,原因是在背景圖層的第85幀為空白關鍵幀,應將該關鍵幀清除可以解決該問題。故答案選C。【分析】本題為一道flash二維動畫綜合性試題,主要考查作品的需求分析、實例在舞臺位置的判斷、播放時間的計算、動作腳本和問題處理。其中需求分析包括應用需求分析和創作需求分析兩種,應用 需求分析包括:1、社會需求分析;2、作品效益分析;3、用戶情況分析三部分內容。 創作需求分件包括:1、主題思想分件;2、結構類型分析;3、作品內容分析;4、設施需求分析;5、發布方式分析共五部分內容。16.(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編寫VB程序,實現如下功能:在文本框Text1中輸入一個整數,單擊“查找”按鈕,找出該整數的全部的連續整數固定和,并將它們顯示在列表框List1中。所謂一個數n的連續整數固定和,就是指存在a1,a2,…,an,其中ai+1比ai大1,使得a1+a2+…+an=n。這樣a1,a2,…,an稱為n的一個連續整數固定和。例如27的全部的連續整數固定和有3組,運行界面如圖所示,實現上述功能的VB代碼如下,但加框處代碼有錯,請改正。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sum As IntegerDim n As Integern = Val(Text1.Text)sum = 0List1.ClearFor i = 1 To n ' ①j = i - 1Do While sum <= n ' ②j = j + 1sum = sum + jLoopIf sum = n ThenList1.AddItem Str(i) & " + ... +" & Str(j) & "=" & Str(n)End Ifsum = 0Next iEnd Sub① ② 【答案】For i = 1 To n – 1;sum < n【知識點】查找算法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命令按鈕單擊事件開始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sum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i,j和sumDim n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nn = Val(Text1.Text) 將文本框1中輸入的數據轉為數值型后賦給變量nsum = 0 初始化計數器變量sum的值為0List1.Clear 清除列表框1For i = 1 To n ' ① 用i來控制循環做為數列的起始數據,數列的起始數據只能比n小故此處應為n-1,不能為nj = i - 1 j為數列起始數,因為下面有一條j=j+1,故此處為j=i-1,如將內層循環體的兩條命令反一下此處完全可寫為j=iDo While sum <= n ' ② 內層循環條件,在數列中各數之和比n小時執行內層循環j = j + 1 將上一個數加1后得到本次加數sum = sum + j sum為累加器,用于累加連續整數Loop 內層循環結束If sum = n Then 判斷連續整數之和是否為n,如為n做如下處理List1.AddItem Str(i) & " + ... +" & Str(j) & "=" & Str(n) 如從i開始的連續整數之和為n,將這幾個連續整數序列在列表框中輸出End If 結束條件判斷sum = 0 初始化累加器Next i 結束外層循環End Sub 結束事件過程由以上分析知: ① 處 用i來控制循環做為數列的起始數據,數列的起始數據只能比n小故此處應為n-1,不能為n,所以本行應改為: For i = 1 To n – 1 。② 處內層循環條件,在數列中各數之和比n小時執行內層循環,故應改為:Do while sum【分析】本題為求一個n的連續整數固定和的程序改錯題。本題的實質是一個窮舉法,從1開始計算連續整數和是否為n,然后從2開始重新計算,直到起始計算到n-1為止。17.(2017高三上·溫州期末) 某移數字游戲的規則如下:有一個如圖a所示的包含9個圓圈的數陣。將1~8這8個數字隨機地填寫到該數陣的外層圓圈中,只剩下中間的一個空圓圈。規定每個數字只能按照數陣中的直線從一個圓圈移動到另一個空的圓圈中。通過若干步的移動,要求將該數陣中的數字移動成為如圖b所示的狀態。小張編寫了一個VB程序來解這個游戲,功能如下:點擊“初始化”按鈕Command1初始化游戲,程序隨機地將1~8這8個整數填入到數陣的外層圓圈中,同時將該狀態下的數陣顯示在列表框List1中。點擊“開始”按鈕Command2,程序開始移數字,并將移動過程中的每一步輸出在列表框List2中,最后統計總移動步數到標簽Label1中。為了清楚地描述輸出數字在數陣中的每一步移動步驟,小張給數陣中的每一個圓圈都進行了編號,具體編號方法如圖c所示,因此1號圈中的數字移動到2號圈可以表示為“1#-->2#”。程序運行界面如圖d所示。實現上述功能的VB代碼如下。(1)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代碼Dim a(1 To 8) As String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temp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Dim flag(1 To 8) As BooleanFor i = 1 To 8①Next iRandomizeFor i = 1 To 8temp = Int(Rnd() * 8 + 1) '生成1~8之間的隨機整數Do While flag(temp)temp = Int(Rnd() * 8 + 1) '生成1~8之間的隨機整數Loopa(i) = tempflag(temp) = TrueNext iList1.ClearList1.AddItem "初始狀態:"PrintCircl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temp As String, n As Integer, moveStep As StringmoveStep = ""List2.Clearn = 0For i = 1 To 7 '使用冒泡排序對圓圈中的數字進行移動For j = 1 To ②If a(j) >= a(j + 1) Then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moveStep = Str(j) & "#--> 0#"moveStep = moveStep & " " & Str(j + 1) & "#-->" & Str(j) & "#"moveStep = moveStep & " " & "0#-->" & Str(j + 1) & "#"List2.AddItem moveStepn = n + 1End IfNext jNext iList1.AddItem "移動數字后:"PrintCircleLabel1.Caption = "總移動步數:" & ③End Sub'在列表框List1中輸出當前的數陣狀態Function PrintCircle()List1.AddItem "-------------------------"List1.AddItem "[" & a(1) & "]-[" & a(2) & "]-[" & a(3) & "]"List1.AddItem " | \ | / |"List1.AddItem "[" & a(8) & "]-[" & " " & "]-[" & a(4) & "]"List1.AddItem " | / | \ |"List1.AddItem "[" & a(7) & "]-[" & a(6) & "]-[" & a(5) & "]"List1.AddItem "-------------------------"End Function① ② ③ (2)分析代碼和游戲規則,事件處理過程“Command2_Click”中的冒泡排序 (填 :能 / 不能)改為使用選擇排序。【答案】(1)flag(i) = False;8 – i;Str(n * 3)(2)不能【知識點】排序算法及程序實現【解析】【解答】本題程序分析如下Dim a(1 To 8) As String ‘定義窗口級數級字符型數組a,a共有8個元素代表外圍的8個編號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命令按鈕1單擊事件過程開始Dim temp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定義整型變量temp,i和jDim flag(1 To 8) As Boolean ‘定義布爾型數組flag,該數組共有8個數組元素做為標記For i = 1 To 8 ‘ 由i控制循環,其值從1變到8共執行8次循環,用于初始化標記數組元素① ‘初始化標記數組元素,故此處應填寫:flag(i)=falseNext i ‘ 結束循環Randomize ‘ 放置隨機種子For i = 1 To 8 ‘使用i控制循環,其值從1變到8共執行8次循環,產生8個隨機整數temp = Int(Rnd() * 8 + 1) '生成1~8之間的隨機整數Do While flag(temp) ‘使用循環來避免產生重復數,從而保證外層每一次循環能且只能產生一處隨機數temp = Int(Rnd() * 8 + 1) '生成1~8之間的隨機整數Loop ‘ 結束內層循環a(i) = temp ‘ 將這個隨機數放于數組中flag(temp) = True ‘將產生隨機數temp對就的標記數組的值設為true,表示這個數已經產生不能再重復產生Next i ‘ 結束外層循環List1.Clear ‘清除列表框List1.AddItem "初始狀態:" ‘在列表框中顯示一行標題:初始狀態:PrintCircle ‘使用用自定義函數打印初始狀態End Sub ‘結束command1的單擊事件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命令按鈕2的單擊事件代碼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temp As String, n As Integer, moveStep As String '定義整型變量i、j和n以及字符型變量temp、movestepmoveStep = "" ‘初始化字符型變量movestep為一個空串List2.Clear ‘清空列表框2n = 0 ‘初始化計數器n,n用于統計移動的次數For i = 1 To 7 '使用冒泡排序對圓圈中的數字進行移動For j = 1 To ② ‘內層循環用于比較相鄰的數組元素,使用冒泡法故j的終值比外層循環變量終值少1此處填寫:i-1。If a(j) >= a(j + 1) Then ‘ 如相鄰的數組元素前一個元素值大于后一個元素值則執行下列操作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 ‘如前一元素值大于后一個元素值則交換相鄰的元素值moveStep = Str(j) & "#--> 0#" ‘選將前一個數組標號移動到0號位置moveStep = moveStep & " " & Str(j + 1) & "#-->" & Str(j) & "#" ‘再將后一個數組元素標號移動到前一個元素標號的位置moveStep = moveStep & " " & "0#-->" & Str(j + 1) & "#" ‘最后將0號元素移動到后一個元素標號的位置從而實現兩個元素的互換List2.AddItem moveStep ‘在列表框中輸出這一次交換過程n = n + 1 ‘ 統計交換次數End If ‘結束判斷Next j ‘結束內層循環Next i ‘結束外層循環List1.AddItem "移動數字后:" ‘在列表框1中輸出一個標題行PrintCircle ‘使用自定義函數打印數組排序后的狀態Label1.Caption = "總移動步數:" & ③ ‘ 在標簽1中輸出 總的移動步數,n為瘓換變量次數,移動次數為其3倍,將其轉為字符型后輸出,此處填寫:str(n*3)End Sub ‘ 結束命令按鈕2單擊事件'在列表框List1中輸出當前的數陣狀態Function PrintCircle() ‘自定義函數開始List1.AddItem "-------------------------" ‘在列表框1中輸出一條橫線List1.AddItem "[" & a(1) & "]-[" & a(2) & "]-[" & a(3) & "]" ‘顯示第一行數組元素a(1)、a(2)、a(3)List1.AddItem " | \ | / |" ‘打印連接線List1.AddItem "[" & a(8) & "]-[" & " " & "]-[" & a(4) & "]" ‘ 顯示第二行數組元素a(4)、a(5)List1.AddItem " | / | \ |" ‘打印連接線List1.AddItem "[" & a(7) & "]-[" & a(6) & "]-[" & a(5) & "]" ‘顯示最后一行數組元素a(6)、a(7)、a(8)List1.AddItem "-------------------------" ‘ 顯示一條分隔橫線End Function ‘自定義函數結束由以上分析知: ① 處初始化標記數組元素,故此處應填寫:flag(i)=false;② 處內層循環用于比較相鄰的數組元素,使用冒泡法故j的終值比外層循環變量終值少1此處填寫:8-i;③ 處在標簽1中輸出 總的移動步數,n為瘓換變量次數,移動次數為其3倍,將其轉為字符型后輸出,此處填寫:str(n*3);(2)由于不相鄰的數組元素不能直接移動所以不能使用選擇排序法,本處填寫:不能。【分析】本題是一道使用冒泡法移動相鄰元素從而實現由隨機數組到有序數組排序的一個程序設計題。在本題中一是冒泡排序的應用,二是產生隨機數組時避免重復數的策略是本題的重要知識點。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合體2017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技術試題(信息技術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合體2017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技術試題(信息技術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