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8年社會思品初中畢業生學業全真模擬考試試卷8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8年社會思品初中畢業生學業全真模擬考試試卷8

資源簡介

2018年社會思品初中畢業生學業全真模擬考試試卷8
一、選擇題
1.2017年11月,美國總統_______首次訪華,也是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后中方接待的第一起國事訪問。(  )
A.伯尼·桑德斯 B.希拉里·克林頓
C.唐納德·特朗普 D.馬爾科·盧比奧
2.讀下圖,下列對①處的地理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
A.盆地地形 B.地處內陸 C.氣候干燥 D.地勢低平
3.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小華在比較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相同影響時列出的下列四點內容中,正確的是(  )
A.贏得了國家的獨立 B.摧毀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C.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D.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4.截至2017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7萬公里,其中高鐵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鐵路電氣化率和復線率分別居_______位和_______位。(  )
A.一;二 B.一;三 C.二;三 D.二;四
5.回眸歷史,世界上火車和電力鐵路最早分別出現在(  )
A.英國 德國 B.英國 法國 C.法國 美國 D.德國 美國
6.2018年2月,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_______在恩科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  )
A.羅斯海新站 B.長城站 C.中山站 D.昆侖站
7.下圖中的甲、乙兩圖等高距相同,下列關干甲、乙兩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所示地區分別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
B.甲圖所示地區的坡度比乙圖所示地區的坡度緩
C.甲、乙兩圖反映的均屬于溫帶地區
D.甲圖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比乙圖詳細
8.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分鏡頭:“草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干燥的牛糞可以讓爐火燒得更旺一些,爐火上翻滾著乳白色的漿液,令人浮想聯翩,這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蒙克一家早餐中永遠的主角——奶茶。”據此判斷,蒙克一家最可能屬于(  )
A.回族人 B.蒙古族人 C.苗族人 D.壯族人
9.食物的美味令人回味無窮,可舌尖上的安全問題也令人心驚肉跳。下邊漫畫反映了有關商家侵害消費者的(  )
①依法求償權 ②公平交易權 ③知情權 ④自主選擇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內蒙古自古以來就是民族交往融合的重要舞臺。下列史實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
A.漢與匈奴和親 B.文成公主出嫁
C.實行改土歸流 D.設立駐藏大臣
11.選擇體現智慧。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睿智地選擇了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井岡山四周崇山峻嶺,森林茂密,地勢險要
②這里農業經濟的發展可為革命隊伍籌措給養
③井岡山遠離中心城市,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
④當時土地革命已廣泛開展,民眾革命熱情高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選擇傳遞力量。賀俊峰放棄國企工作,成為山西省河津市下化鄉半坡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14年堅守農村,行程累計10多萬公里山路,出診次數達10萬人次。榮獲“全國鄉村好青年”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這啟示我們要(  )
A.善于鉆研,大力發揚團隊精神 B.貢獻社會,實現生命價值
C.嚴于自律,到偏遠地區去工作 D.艱苦奮斗,才能取得成功
13.“這個偉大的事件,以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英雄壯舉,以黨獨立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誕生的重要標志,載入了中國革命史冊。”“這個偉大的事件”是(  )
A.黃花崗起義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井岡山會師
14.為了早日實現“河長治”,我國將于2018年6月底前要在省、市、縣、鄉四級全面建立河長制。建立河長制體現了我國(  )
①加快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②只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③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④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實行河長制后,許多河長開通微信、QQ群,老百姓發現污染問題,能馬上向河長反映。給河長反映情況是(  )
A.多管閑事無濟于事的表現 B.忠實履行法定義務的體現
C.行使權利伸張正義的表現 D.保護我國環境的唯一途徑
16.為保障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杭州市推行中小學早上推遲上學的舉措。這一做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17.17歲高三女生王某因網購3只金雕(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當寵物而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并處罰金2萬元。這警示我們中學生(  )
A.要以道德為準繩,規范自己的言行
B.如法律意識淡薄,注定會釀成大禍
C.應知法懂法守法,不做違法的事情
D.偷偷飼養野生動物,依法保護自己
18.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走了,但他的《鄉愁》卻深刻地印在人們的心中,尤其是“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引起人們的強烈情感共鳴,這(  )
①說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
②說明中華文化的強大民族凝聚力
③充分表達了詩人愛國主義的情感
④說明國家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68年前與兩岸分離有直接關系的事件是(  )
A.南京解放,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
B.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
C.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
D.中國人民政協會議的召開
20.《關于戲曲進鄉村的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戲曲進鄉村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戲曲進鄉村(  )
①表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②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③有助于推進農村精神文明活動的開展
④啟示我們要珍愛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21.遠離欺凌,走向文明。閱讀漫畫和表格,回答問題。
校園暴力成因分析
自身素質較低
情緒性格不穩定
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校園周邊環境不佳
……
(1)運用法律知識,簡要評析漫畫中兩位施暴者的言行。
(2)根據表格信息,談談如何遏制類似漫畫中不良行為的發生。
(3)為遠離校園暴力,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請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22.實現理想,共創和諧。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人際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容縣十里鄉江口村有一個“無人菜市”,攤位無人看守,顧客自助挑選、自覺付錢,上百年來市場秩序井然,菜錢一分未少。
材料反映了人們在人際交往中怎樣的優秀品質?
(2)【民族之和】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
材料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樣的民族政策?試舉一例說明他對“夷狄”是“愛之如一”的。
(3)【國家之和】
根據漫畫,說說我們維護“國家之和”的應有之舉。
23.關注“三農”,關注民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圖1:1950年農民拔除地主的地界碑 圖2:安徽鳳陽縣糧食產量統計圖
(1)請結合主要史實,說明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是怎樣一步步帶領農民實現圖l“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的。
(2)圖2現象的出現得益干我國實行的哪一項制度?這一項制度在中國農村成功推行說明了什么?
(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上述措施對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24.探究歷史,古為今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根據圖①②③所示歷史事件發展的內在聯系和時間順序,請你在圖④⑤處分別寫上歷史事件。(只要答出歷史事件的名稱即可)
(2)中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從南湖紅船出發,吹響了井岡山的號角,驅散外來侵略和獨裁統治的陰霾,成就建國大業。在改革春風中,描繪全面小康藍圖,踏上偉大復興征程,可謂波瀾壯闊,壯麗輝煌。
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分別談談革命時期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新”探索。
(3)無數先輩的付出,才換來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由此,當代青少年應該如何學習先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25.傳承經典,滋養心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送人游吳
【唐】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
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
水巷小橋多。
【注】①姑蘇:蘇州的別稱。②古宮:即古都,此處指蘇州。
太溯流域氣候圖
(1)詩詞留下古今一脈的審美印記。根據詩句指出蘇州的景觀特征,并根據圖示分析其自然成因。
(2)中國詩詞大會,仿佛一股清流,浸潤著我們共同的文化基因,滋潤了國人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仿佛一聲號角,召喚著我們更好地傳承經典,展現了走在復興路上的中國自信。
詩詞展現思接千載的文化自信。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詩詞大會這類文化活動的必要性。
(3)她們詮釋了真正的詩意氣韻。少女冠軍武亦姝,在浩瀚如煙的信急流中選擇了愛好詩詞,堅持如一,滋養了她的斐然才情和溫雅氣質;農民大姐白茹云,面對癌癥病魔和清貧家境,在病床上與詩詞結緣,詩詞給予她樂觀直面的平靜力量。
詩詞滋養慰藉人生的精神氣韻。請根據武藝姝和白茹云的經歷,談談我們如何成長為一個有氣韻的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2017年時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7年11月,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首次訪華,也是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后中方接待的第一起國事訪問。故選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識記。
2.【答案】D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中部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處為美國中部平原。美國中部平原的自然環境為:土地廣袤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所以地勢低平是正確的。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中部平原特征的識記。
3.【答案】D
【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推動了歐洲和拉美的革命的是美國獨立戰爭,A錯誤;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是指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B錯誤;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的是南北戰爭,C錯誤;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都是資產階級革命,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D正確。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歷史影響的理解。
4.【答案】A
【知識點】2017年時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截至2017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7萬公里,其中高鐵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鐵路電氣化率和復線率分別居一位和二位。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識記。
5.【答案】A
【知識點】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人斯蒂芬森在1825年發明了火車;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與技師哈盧施卡聯營創立電機公司,發明強力發電機,制成世界上第一列電力機車。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識記。
6.【答案】A
【知識點】2018年時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8年2月,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在恩科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識記。
7.【答案】D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地圖的判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緯度向北變大是北緯,向南變大是南緯,所以甲圖位于北半球,乙圖位于南半球,所以A不符合題意;乙圖的緯度間隔和經度間隔高于甲圖,說明乙圖表示地理范圍更大,又圖幅相同,所以甲圖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比乙圖詳細,甲圖所示地區的坡度比乙圖所示地區的坡度陡,所以B不符合題意,D表述正確;甲、乙兩圖反映的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地區,所以C不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地圖的判讀。
8.【答案】B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蒙古族生產生活特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蒙古族從事游牧生活,在生活中主要飲食包括奶茶,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蒙古族生產生活特點的識記。
9.【答案】B
【知識點】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食品安全問題損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知悉真情權,所以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理解。
10.【答案】A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與匈奴和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匈奴族自古居住在蒙古草原,漢朝時與匈奴和親反映的是內蒙古是民族交往融合的舞臺。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與匈奴和親的識記。
11.【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睿智地選擇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原因:井岡山位于湘贛兩省之間,距離大城市較遠,反動統治力量較弱,革命的影響也比較容易傳播;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那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四周各縣都是產糧區,便于籌糧籌款,附近農產品也很豐富;群眾基礎好,便于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原因的理解。
12.【答案】B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賀俊峰的事跡啟示我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所以B符合題意,ACD與題意無關。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的理解。
13.【答案】B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昌起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南昌起義的識記。
14.【答案】C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選項②說法錯誤,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很山”,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理解。
15.【答案】C
【知識點】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實行河長制,旨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河長開通微信群、QQ群,老百姓發現污染問題,能馬上向河長反映,是依法行使公民權利的表現,也是積極承擔公民責任的表現;有利于共建共享美麗中國,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所以C符合題意;AD表述錯誤,B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6.【答案】C
【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保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要判斷是哪一類的保護,關鍵是看實施保護的主體。家庭保護實施的主體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學校保護實施的主體是學校等教育機構,司法保護實施的主體是司法機關,其它屬于社會保護。本題中實施的主體是政府,所以屬于社會保護。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保護的理解。
17.【答案】C
【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歲高三女生王某的事例啟示我們應知法懂法守法,不做違法的事情,所以C符合題意;A不符合題意,BD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8.【答案】D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文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所以①表述錯誤。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理解。
19.【答案】A
【知識點】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造成兩岸66年分離的事件是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黨政權垮臺退守臺灣。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臺灣問題的理解。
20.【答案】D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戲曲進鄉村活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戲曲進鄉村活動可以進一步振興鄉村文化發展,促進鄉村的全面發展,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協調發展;可以豐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式,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推動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戲曲進鄉村活動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無關,所以①與題意無關。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戲曲進鄉村活動的理解。
21.【答案】(1)漫畫中施暴者的行為是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財產所有權)。
(2)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學會調控情緒,避免沾染不良習氣;家長要履行好家庭保護的責任;社會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遠離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同學相處是緣分,禮讓三分解矛盾。
【知識點】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用法律捍衛生命健康權;法律維護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違法行為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漫畫中施暴者的行為是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財產所有權)。
(2)本題考查的是遏制校園暴力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文表格中反映了校園欺凌行為發生的原因,故要遏制這一行為,青少年自身必須依法自律,增強道德修養;家長要履行好家庭保護的責任,應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社會要履行好社會保護職責,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是一道開放性問題,學生依據所學知識,圍繞遠離校園暴力,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進行設計,言之有理即可,如:遠離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同學相處是緣分,禮讓三分解矛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違法行為、遏制校園暴力措施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2.【答案】(1)以誠待人。
(2)體現了比較開明的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如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3)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增加國家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意識,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
【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誠信;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以誠待人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人們在人際交往中以誠待人的優秀品質。
(2)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比較開明的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如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3)本題考查的是維護“國家之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維護“國家之和”,我們要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增加國家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意識,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唐太宗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的識記,對以誠待人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答案】(1)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農民真正實現耕者有其田。
(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3)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鄉村要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美麗鄉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加強農村社會建設,完善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守望農村的精神家園。
【知識點】解放戰爭;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可持續發展;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農民真正實現耕者有其田。
(2)本題考查的是家庭聯產承辦責任制和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2現象的出現得益干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項制度在中國農村成功推行說明了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3)本題考查的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實現鄉村振興,我國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鄉村要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美麗鄉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加強農村社會建設,完善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守望農村的精神家園。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家庭聯產承辦責任制的識記,對改革開放、實現鄉村振興意義的理解。
24.【答案】(1)圖④:辛亥革命。圖⑤:新文化運動。
(2)革命時期: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從農村包圍城市的獨特革命道路,取得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設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3)要學習先輩的優良傳統,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示歷史事件是指中國的近代化探索,所以圖④是辛亥革命,圖⑤是新文化運動。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從農村包圍城市的獨特革命道路,取得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3)本題考查的是當代青少年的理想和責任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學習先輩的優良傳統,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探索系列事件、中國共產黨歷史功績、當代青少年的理想與責任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5.【答案】(1)景觀:臨河建屋,以舟為車,形成獨特的水鄉景觀。
原因:蘇州地處太湖流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湖眾多,雨水豐沛。
(2)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主要因素,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3)根據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獨特閃光的成才之路,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努力學習,樹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繼承和發揚優秀的中華文化……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水鄉城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一:說明紹興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豐沛;圖二:說明紹興地處太湖流域,河湖眾多;詩歌《柳橋秋夕》說明紹興人們往往臨河建屋,以舟為車,形成獨特的水鄉特色。
(2)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文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主要因素,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獨特閃光的成才之路,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努力學習,樹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繼承和發揚優秀的中華文化……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水鄉城鎮的識記,對中華文化重要性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2018年社會思品初中畢業生學業全真模擬考試試卷8
一、選擇題
1.2017年11月,美國總統_______首次訪華,也是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后中方接待的第一起國事訪問。(  )
A.伯尼·桑德斯 B.希拉里·克林頓
C.唐納德·特朗普 D.馬爾科·盧比奧
【答案】C
【知識點】2017年時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7年11月,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首次訪華,也是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后中方接待的第一起國事訪問。故選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識記。
2.讀下圖,下列對①處的地理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
A.盆地地形 B.地處內陸 C.氣候干燥 D.地勢低平
【答案】D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中部平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處為美國中部平原。美國中部平原的自然環境為:土地廣袤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所以地勢低平是正確的。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中部平原特征的識記。
3.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小華在比較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相同影響時列出的下列四點內容中,正確的是(  )
A.贏得了國家的獨立 B.摧毀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C.廢除了黑人奴隸制 D.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答案】D
【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推動了歐洲和拉美的革命的是美國獨立戰爭,A錯誤;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是指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B錯誤;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的是南北戰爭,C錯誤;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都是資產階級革命,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D正確。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的歷史影響的理解。
4.截至2017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7萬公里,其中高鐵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鐵路電氣化率和復線率分別居_______位和_______位。(  )
A.一;二 B.一;三 C.二;三 D.二;四
【答案】A
【知識點】2017年時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截至2017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7萬公里,其中高鐵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鐵路電氣化率和復線率分別居一位和二位。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識記。
5.回眸歷史,世界上火車和電力鐵路最早分別出現在(  )
A.英國 德國 B.英國 法國 C.法國 美國 D.德國 美國
【答案】A
【知識點】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人斯蒂芬森在1825年發明了火車;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與技師哈盧施卡聯營創立電機公司,發明強力發電機,制成世界上第一列電力機車。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識記。
6.2018年2月,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_______在恩科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  )
A.羅斯海新站 B.長城站 C.中山站 D.昆侖站
【答案】A
【知識點】2018年時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8年2月,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在恩科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故選A。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識記。
7.下圖中的甲、乙兩圖等高距相同,下列關干甲、乙兩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所示地區分別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
B.甲圖所示地區的坡度比乙圖所示地區的坡度緩
C.甲、乙兩圖反映的均屬于溫帶地區
D.甲圖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比乙圖詳細
【答案】D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地圖的判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緯度向北變大是北緯,向南變大是南緯,所以甲圖位于北半球,乙圖位于南半球,所以A不符合題意;乙圖的緯度間隔和經度間隔高于甲圖,說明乙圖表示地理范圍更大,又圖幅相同,所以甲圖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比乙圖詳細,甲圖所示地區的坡度比乙圖所示地區的坡度陡,所以B不符合題意,D表述正確;甲、乙兩圖反映的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地區,所以C不符合題意。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地圖的判讀。
8.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分鏡頭:“草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干燥的牛糞可以讓爐火燒得更旺一些,爐火上翻滾著乳白色的漿液,令人浮想聯翩,這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蒙克一家早餐中永遠的主角——奶茶。”據此判斷,蒙克一家最可能屬于(  )
A.回族人 B.蒙古族人 C.苗族人 D.壯族人
【答案】B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蒙古族生產生活特點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蒙古族從事游牧生活,在生活中主要飲食包括奶茶,所以B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蒙古族生產生活特點的識記。
9.食物的美味令人回味無窮,可舌尖上的安全問題也令人心驚肉跳。下邊漫畫反映了有關商家侵害消費者的(  )
①依法求償權 ②公平交易權 ③知情權 ④自主選擇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食品安全問題損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知悉真情權,所以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理解。
10.內蒙古自古以來就是民族交往融合的重要舞臺。下列史實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
A.漢與匈奴和親 B.文成公主出嫁
C.實行改土歸流 D.設立駐藏大臣
【答案】A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與匈奴和親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匈奴族自古居住在蒙古草原,漢朝時與匈奴和親反映的是內蒙古是民族交往融合的舞臺。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與匈奴和親的識記。
11.選擇體現智慧。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睿智地選擇了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井岡山四周崇山峻嶺,森林茂密,地勢險要
②這里農業經濟的發展可為革命隊伍籌措給養
③井岡山遠離中心城市,國民黨統治力量薄弱
④當時土地革命已廣泛開展,民眾革命熱情高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睿智地選擇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原因:井岡山位于湘贛兩省之間,距離大城市較遠,反動統治力量較弱,革命的影響也比較容易傳播;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那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四周各縣都是產糧區,便于籌糧籌款,附近農產品也很豐富;群眾基礎好,便于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原因的理解。
12.選擇傳遞力量。賀俊峰放棄國企工作,成為山西省河津市下化鄉半坡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14年堅守農村,行程累計10多萬公里山路,出診次數達10萬人次。榮獲“全國鄉村好青年”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這啟示我們要(  )
A.善于鉆研,大力發揚團隊精神 B.貢獻社會,實現生命價值
C.嚴于自律,到偏遠地區去工作 D.艱苦奮斗,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B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賀俊峰的事跡啟示我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所以B符合題意,ACD與題意無關。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的理解。
13.“這個偉大的事件,以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英雄壯舉,以黨獨立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誕生的重要標志,載入了中國革命史冊。”“這個偉大的事件”是(  )
A.黃花崗起義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井岡山會師
【答案】B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昌起義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8月1日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南昌起義的識記。
14.為了早日實現“河長治”,我國將于2018年6月底前要在省、市、縣、鄉四級全面建立河長制。建立河長制體現了我國(  )
①加快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②只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③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④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選項②說法錯誤,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很山”,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理解。
15.實行河長制后,許多河長開通微信、QQ群,老百姓發現污染問題,能馬上向河長反映。給河長反映情況是(  )
A.多管閑事無濟于事的表現 B.忠實履行法定義務的體現
C.行使權利伸張正義的表現 D.保護我國環境的唯一途徑
【答案】C
【知識點】權利和義務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實行河長制,旨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河長開通微信群、QQ群,老百姓發現污染問題,能馬上向河長反映,是依法行使公民權利的表現,也是積極承擔公民責任的表現;有利于共建共享美麗中國,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所以C符合題意;AD表述錯誤,B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6.為保障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杭州市推行中小學早上推遲上學的舉措。這一做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答案】C
【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保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要判斷是哪一類的保護,關鍵是看實施保護的主體。家庭保護實施的主體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學校保護實施的主體是學校等教育機構,司法保護實施的主體是司法機關,其它屬于社會保護。本題中實施的主體是政府,所以屬于社會保護。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保護的理解。
17.17歲高三女生王某因網購3只金雕(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當寵物而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并處罰金2萬元。這警示我們中學生(  )
A.要以道德為準繩,規范自己的言行
B.如法律意識淡薄,注定會釀成大禍
C.應知法懂法守法,不做違法的事情
D.偷偷飼養野生動物,依法保護自己
【答案】C
【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歲高三女生王某的事例啟示我們應知法懂法守法,不做違法的事情,所以C符合題意;A不符合題意,BD表述錯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8.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走了,但他的《鄉愁》卻深刻地印在人們的心中,尤其是“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引起人們的強烈情感共鳴,這(  )
①說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
②說明中華文化的強大民族凝聚力
③充分表達了詩人愛國主義的情感
④說明國家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族文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所以①表述錯誤。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理解。
19.68年前與兩岸分離有直接關系的事件是(  )
A.南京解放,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
B.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
C.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
D.中國人民政協會議的召開
【答案】A
【知識點】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臺灣問題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造成兩岸66年分離的事件是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黨政權垮臺退守臺灣。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臺灣問題的理解。
20.《關于戲曲進鄉村的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戲曲進鄉村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戲曲進鄉村(  )
①表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②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③有助于推進農村精神文明活動的開展
④啟示我們要珍愛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戲曲進鄉村活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戲曲進鄉村活動可以進一步振興鄉村文化發展,促進鄉村的全面發展,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協調發展;可以豐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式,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推動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戲曲進鄉村活動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無關,所以①與題意無關。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戲曲進鄉村活動的理解。
二、非選擇題
21.遠離欺凌,走向文明。閱讀漫畫和表格,回答問題。
校園暴力成因分析
自身素質較低
情緒性格不穩定
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校園周邊環境不佳
……
(1)運用法律知識,簡要評析漫畫中兩位施暴者的言行。
(2)根據表格信息,談談如何遏制類似漫畫中不良行為的發生。
(3)為遠離校園暴力,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請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答案】(1)漫畫中施暴者的行為是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財產所有權)。
(2)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學會調控情緒,避免沾染不良習氣;家長要履行好家庭保護的責任;社會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遠離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同學相處是緣分,禮讓三分解矛盾。
【知識點】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用法律捍衛生命健康權;法律維護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違法行為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漫畫中施暴者的行為是違法行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財產所有權)。
(2)本題考查的是遏制校園暴力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文表格中反映了校園欺凌行為發生的原因,故要遏制這一行為,青少年自身必須依法自律,增強道德修養;家長要履行好家庭保護的責任,應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社會要履行好社會保護職責,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是一道開放性問題,學生依據所學知識,圍繞遠離校園暴力,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進行設計,言之有理即可,如:遠離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同學相處是緣分,禮讓三分解矛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違法行為、遏制校園暴力措施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2.實現理想,共創和諧。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人際之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容縣十里鄉江口村有一個“無人菜市”,攤位無人看守,顧客自助挑選、自覺付錢,上百年來市場秩序井然,菜錢一分未少。
材料反映了人們在人際交往中怎樣的優秀品質?
(2)【民族之和】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唐太宗
材料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樣的民族政策?試舉一例說明他對“夷狄”是“愛之如一”的。
(3)【國家之和】
根據漫畫,說說我們維護“國家之和”的應有之舉。
【答案】(1)以誠待人。
(2)體現了比較開明的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如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3)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增加國家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意識,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
【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誠信;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以誠待人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人們在人際交往中以誠待人的優秀品質。
(2)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比較開明的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如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3)本題考查的是維護“國家之和”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維護“國家之和”,我們要用理性務實、文明的心態,合法有序地表達愛國情感,維護國家利益;增加國家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治意識,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唐太宗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的識記,對以誠待人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關注“三農”,關注民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圖1:1950年農民拔除地主的地界碑 圖2:安徽鳳陽縣糧食產量統計圖
(1)請結合主要史實,說明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是怎樣一步步帶領農民實現圖l“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的。
(2)圖2現象的出現得益干我國實行的哪一項制度?這一項制度在中國農村成功推行說明了什么?
(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上述措施對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答案】(1)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農民真正實現耕者有其田。
(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3)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鄉村要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美麗鄉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加強農村社會建設,完善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守望農村的精神家園。
【知識點】解放戰爭;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可持續發展;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農民真正實現耕者有其田。
(2)本題考查的是家庭聯產承辦責任制和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2現象的出現得益干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項制度在中國農村成功推行說明了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3)本題考查的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實現鄉村振興,我國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鄉村要落實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設美麗鄉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加強農村社會建設,完善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守望農村的精神家園。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家庭聯產承辦責任制的識記,對改革開放、實現鄉村振興意義的理解。
24.探究歷史,古為今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根據圖①②③所示歷史事件發展的內在聯系和時間順序,請你在圖④⑤處分別寫上歷史事件。(只要答出歷史事件的名稱即可)
(2)中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從南湖紅船出發,吹響了井岡山的號角,驅散外來侵略和獨裁統治的陰霾,成就建國大業。在改革春風中,描繪全面小康藍圖,踏上偉大復興征程,可謂波瀾壯闊,壯麗輝煌。
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分別談談革命時期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新”探索。
(3)無數先輩的付出,才換來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由此,當代青少年應該如何學習先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答案】(1)圖④:辛亥革命。圖⑤:新文化運動。
(2)革命時期: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從農村包圍城市的獨特革命道路,取得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設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3)要學習先輩的優良傳統,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示歷史事件是指中國的近代化探索,所以圖④是辛亥革命,圖⑤是新文化運動。
(2)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從農村包圍城市的獨特革命道路,取得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3)本題考查的是當代青少年的理想和責任的有關知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學習先輩的優良傳統,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探索系列事件、中國共產黨歷史功績、當代青少年的理想與責任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5.傳承經典,滋養心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送人游吳
【唐】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
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
水巷小橋多。
【注】①姑蘇:蘇州的別稱。②古宮:即古都,此處指蘇州。
太溯流域氣候圖
(1)詩詞留下古今一脈的審美印記。根據詩句指出蘇州的景觀特征,并根據圖示分析其自然成因。
(2)中國詩詞大會,仿佛一股清流,浸潤著我們共同的文化基因,滋潤了國人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仿佛一聲號角,召喚著我們更好地傳承經典,展現了走在復興路上的中國自信。
詩詞展現思接千載的文化自信。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詩詞大會這類文化活動的必要性。
(3)她們詮釋了真正的詩意氣韻。少女冠軍武亦姝,在浩瀚如煙的信急流中選擇了愛好詩詞,堅持如一,滋養了她的斐然才情和溫雅氣質;農民大姐白茹云,面對癌癥病魔和清貧家境,在病床上與詩詞結緣,詩詞給予她樂觀直面的平靜力量。
詩詞滋養慰藉人生的精神氣韻。請根據武藝姝和白茹云的經歷,談談我們如何成長為一個有氣韻的人。
【答案】(1)景觀:臨河建屋,以舟為車,形成獨特的水鄉景觀。
原因:蘇州地處太湖流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湖眾多,雨水豐沛。
(2)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主要因素,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3)根據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獨特閃光的成才之路,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努力學習,樹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繼承和發揚優秀的中華文化……
【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水鄉城鎮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一:說明紹興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豐沛;圖二:說明紹興地處太湖流域,河湖眾多;詩歌《柳橋秋夕》說明紹興人們往往臨河建屋,以舟為車,形成獨特的水鄉特色。
(2)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文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主要因素,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獨特閃光的成才之路,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努力學習,樹立崇高的理想,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繼承和發揚優秀的中華文化……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水鄉城鎮的識記,對中華文化重要性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故城县| 保靖县| 五大连池市| 禄劝| 湾仔区| 镇平县| 长治市| 西华县| 博爱县| 永川市| 日土县| 盐津县| 静宁县| 洮南市| 杨浦区| 宜兰县| 乃东县| 揭西县| 大庆市| 涿鹿县| 云龙县| 景德镇市| 克东县| 咸阳市| 宜兴市| 红河县| 利辛县| 分宜县| 古丈县| 江口县| 资阳市| 嘉峪关市| 舒兰市| 赞皇县| 海原县| 宜宾县| 岱山县| 民乐县| 来宾市|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