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高橋初中教育集團(城南)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一、判斷題1.(2018九上·杭州期中)在孫中山的領導下,武昌的新軍工程營打響了起義第一槍,最終取得武昌起義的勝利。【答案】錯誤【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本題錯在孫中山當時沒有領導武昌起義,當時孫中山還在美國。所以本題是錯誤的。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武昌起義的背景,結合教材即可得出,難度低。2.(2018九上·杭州期中)在臺兒莊戰役中,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1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斗志。【答案】錯誤【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臺兒莊戰役中, 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1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 的重大勝利,一次大捷這個說法錯誤,故本題是錯誤的。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臺兒莊戰役的內容,注意分析題干中的關鍵字詞,加以掌握和分析。3.(2018九上·杭州期中)無論形勢多么險惡,戰爭多么殘酷,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到底,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答案】正確【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配合正面戰場,敵后戰場也取得了很多的勝利,用愛國主義精神和勝利的新年贏得了抗戰的勝利,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題干的內容是正確的。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發揮的巨大作用,結合教材中的歷史可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為了贏得抗戰做出的科學戰斗。4.(2018九上·杭州期中)蘇聯軍隊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也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答案】錯誤【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所以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斯大林格勒戰役事二戰中重要的轉折點。5.(2018九上·杭州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充分表明了正義必將戰爭邪惡,和平需要各國政府和人民來共同維護。【答案】錯誤【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為中信瓜分世界而進行的戰爭, 并未涉及到正義與邪惡的斗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共同面對法西斯的戰爭,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本題說法不準確。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區別,在了解歷史的過程中進行對比,是本題的難點。6.(2018九上·杭州期中)抗戰勝利以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答案】錯誤【知識點】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抗戰勝利以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而不是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抗戰勝利的內容, 分清不同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是考試的難點。二、單項選擇題7.(2018九上·杭州期中)一位英國政治家說: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一戰中為自身利益而望風使舵,背叛“朋友”的國家是( )A.德國 B.法國 C.英國 D.意大利【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情況,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意大利原本同德國和奧匈帝國簽訂條約,成立三國同盟,但是在戰爭爆發后,意大利為了自身利益,同協約國秘密簽訂協議,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因此成為一戰中為利益驅使,見風使舵的國家。ABC均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內容, 了解各國同盟的歷史背景進行分析。8.巴黎和會后,一位代表說:“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感到新秩序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其“糾纏不清”主要是因為( )A.加劇了西方國家與蘇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強共同侵略掠奪中國C.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 D.沒有根本上消除列強間的矛盾【答案】D【知識點】凡爾賽體系【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的相關信息“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感到新秩序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結合所學知識知道巴黎和會上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凡爾賽條約》和此后簽訂的一系列條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但是凡爾賽體系實質是帝國主義戰后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體系,沒有根本上消除列強間的矛盾,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者國家的矛盾。所以此題的正確答案是D。【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凡爾賽體系的相關史實。9.(2018九上·杭州期中)“武漢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該事件( )①是中國近代化的起點②啟發人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③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④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⑤促使社會習俗發生很大變化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分析可知,由“武漢義旗”中的“武漢”可以判斷該事件發生于武漢地區,天下應反映了武昌起義后,各省紛紛相應,清朝統治土崩瓦解,因此可以知道該事件指的是武昌起義,所以與辛亥革命有關,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運動,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推翻了清王朝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傳播了民主共和的觀念,頒布了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促使社會習俗發生很大變化,所以D符合題意,ABC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內容,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過程和意義,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10.(2018九上·杭州期中)學者指出“五四運動是第一場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這里“補課”“起點”的含義分別是( )A.明確反封建,實現各革命階級的聯合斗爭B.明確反對帝國主義,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徹底反帝反封建,無產階級政黨開始領導革命D.開始宣揚民主科學,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答案】B【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翻地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補課指的是具有反帝性,是辛亥革命的補課,起點是指在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中國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B符合題意;A只是說辛亥革命的延續,A不符合題意;C說法錯誤,無產階級政黨尚未建立,C不符合題意;D錯誤,五四運動以后逐漸的發展到傳播馬克思主義作為主流,D不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內容,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11.(2018九上·杭州期中)1941年2月,以美國總統羅斯福代表身份來華的居里正式向蔣介石聲明:“美國在國共糾紛未解決前,無法大量援華。中美間的經濟、財政等問題不可能有任何進展。”這表明當時美國( )A.以中國內部糾紛為由拒絕對華援助B.反對國民黨采取的反共政策C.敦促國共兩黨放棄各自的政治主張D.借助援助促成國共兩黨全力抗日【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后的美日關系,根據題干可知,美國援華的重要條件是“國共糾紛”的解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后,美日關系惡化,美國援華的目的是借中國抗日,而國共的糾紛不利于抗日的大局。因此美國的聲明意在敦促蔣介石協調國共矛盾,全力合作抗日,D符合題意,ABC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內容,抗戰時期,國共兩黨合作一致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2.下列口號提出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①民主、科學 ②打倒列強、除軍閥 ③抗日救亡 ④外爭國權、內懲國賊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華北事變【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民主”與“科學”,是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口號;②“打倒列強、消滅軍閥”,是1926年開始的北伐戰爭時期的口號;③抗日救亡運動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提出抗日口號;④“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是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所以這些口號的依次順序是①④②③。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13.(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列人物中,沒有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是( )A.李大釗 B.毛澤東 C.董必武 D.張國燾【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共一大的內容。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參加大會的12名代表代表了當時中國的50多名黨員,當時李大釗并沒有參加。BCD均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中共一大的內容,參會人員與沒有參會人員均應該有所了解,本題難度不大。14.(2018九上·杭州期中)根據你所知道的歷史知識判斷。中國共產黨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中得到的最重要啟示是( )A.必須進行武裝斗爭B.必須建立一支新型軍隊C.必須將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入農村D.必須堅持土地革命【答案】C【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相關知識,大革命失敗后,中共把工作重點放在攻克大城市,發動了攻占南昌的南昌起義和攻占長沙的秋收起義,二者的失敗,說明了敵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中,黨從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訓是必須將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重要的將城市轉入農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5.(2018九上·杭州期中)為了弘揚長征精神,某校學生編排課本劇《紅軍不怕遠征難》。下列可入選的臺詞或劇情是( )甲:紅軍長征過程中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乙:紅軍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過草地,揮師北上丙:長征的勝利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丁:長征勝利后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丙、丁【答案】C【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通過所學,我們知道點燃工農武裝割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故ABD均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紅軍長征的內容,本題靈活性較大,結合教材對題干分析即可。16.一名導游向游客作如下解說:“毛澤東在會議上批評當時中央領導在軍事問題上犯了‘左’的錯誤,正是由于推行了這些錯誤主張,才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造成紅軍在長征途中的重大犧牲。毛澤東的發言受到了與會大多數同志的熱烈擁護。”這群游客游覽的會址最有可能是在( )A.北京 B.延安C.遵義 D.瑞金【答案】C【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遵義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導游的解說正是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遵義會議的識記。17.(2018九上·杭州期中)上海,這座繁華的大都市,現在被譽為東方明珠。下列事件,哪些是在上海發生的?( )①最早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之一②一二八事變③中國共產黨成立④簽訂《雙十協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里規定,清政府割據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①符合題意 ;一二八事變也是在上海爆發, ② 符合題意;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③ 符合題意;簽訂《雙十協定》是在重慶, ④ 不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史的內容,掌握在上海發生的重大事件的時間,內容和影響。18.(2018九上·杭州期中)美國實行“新政”期間,通過一項法令,規定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等。此舉的目的是( )A.保障企業基本利潤 B.保護勞動者基本權益C.促使企業采用高新技術 D.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答案】D【知識點】羅斯福新政【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提到規定行業公平經營的制度,主體是企業,主要目的是避免企業間的惡性競爭,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該法令并不能絕對保障企業的基本利潤,只是為企業創造了較好的發展環境。ABC均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的內容,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羅斯福推行新政的意義重大。19.(2018九上·杭州期中)現代史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曾兩度合作,都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進程。下列屬于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產物的是( )①西安事變的爆發②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誕生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④共同領導國民革命運動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第一次國共合作事件是1924年至1927年7月,第二次國共合作時間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以后到抗日戰爭結束后,屬于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是 ②③ ,不屬于國共合作的是 ①④ ,ACD均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國共合作的內容,了解第一次和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歷史事件,結合教材進行分析。20.(2018九上·杭州期中)那個臭名昭著的陰謀想犧牲一個小國的利益來保全大國的和平,結果那個叫希特勒的納粹分子給他們上了很好的一課,這句話中“很好的一課”是( )A.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黨C.英法遭到法西斯侵略 D.納粹德國突襲蘇聯【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和法國推行綏靖政策,導致了慕尼黑陰謀的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1940年,德國對英國和法國發動了侵略戰爭,迫使法國投降,使英國遭受了重大損失。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各國對抗法西斯陣營,了解歷史的背景和脈絡,本題難度較大。21.(2018九上·杭州期中)國際關系中,國家間往往通過召開國際會議來協調國家關系和解決各種爭端,巴黎和會和慕尼黑會議的共同點是( )A.會議都被英、法、美操縱 B.促進了新的國際關系的形成C.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 D.都損害了弱小國家的利益【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和慕尼黑會議。A項巴黎和會由英法美三國操縱,參加慕尼黑會議的四國為英法德意四國,A不符合題意;B項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會議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協約國還分別于奧,匈,土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合約,這些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慕尼黑會議上四國達成了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的決定,并未形成新的國際體系,B不符合題意;C項巴黎和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會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法西斯的國家還未形成,C不符合題意;D項巴黎和會完全由英法美三國操縱,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和其它弱國在和會上完全處于無權的地位,實質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場分贓大會,損害了弱小國家的利益。慕尼黑會議的召開實質是英法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利益的一場陰謀,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了解會議的內容和大戰的背景,是解題的關鍵。22.(2018九上·杭州期中)在二戰的國家首腦會議中,有中國政府首腦參加的會議是( )A.開羅會議 B.德黑蘭會議C.雅爾塔會議平 D.波茨坦會議【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1943年11月,中國,美國在埃及開羅召開會議,三國首腦蔣介石,丘吉爾,羅斯福出席,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對于開羅會議的理解和熟悉,是考試的易考點。23.(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重大事件,按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②諾曼底成功登陸③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④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①1942年1月1日, 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②1944年6月6日凌晨,法國諾曼底附近的英吉利海峽,突然萬船齊發,美英等反法西斯盟軍向德軍發動了猛烈攻擊并登陸,開辟了歐洲的第二戰場。③1942年7月,希特勒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軍進行了抵抗,德軍始終未能完全占領這座城市,在此期間,蘇軍發動了冬季反攻,此后,蘇軍開始向德軍展開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歐洲戰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④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結束。綜上所述,正確順序是D選項,ABC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將世界大戰中重要的歷史事件進行排列和分析,是考試的重難點,本題也具有一定的難度。24.(2018九上·杭州期中)歷史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系。下列選項表述正確的有( )①凡爾賽體系埋下了二戰的禍根②英法的綏靖政策加速了二戰的爆發③在聯合國的領導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④二戰改變了國際格局,確立了歐美等國家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凡爾賽體系【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體系對德國的制裁埋下了二戰的禍根,英法的綏靖政策加速了二戰的爆發,1945年聯合國成立,在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領導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一戰改變了國際格局,確立了歐美等國家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故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凡爾賽體系造成的影響非常巨大,間接導致了戰爭的爆發,本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加以分析。25.“日本帝國主義兇狠殘暴,在中國犯下令人發指的罪行。”以下與材料相符的罪行是( )①南京大屠殺 ②凡爾登絞肉機 ③ 對后方城市進行轟炸 ④對國統區進行“大掃蕩”,實行三光政策 ⑤細菌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答案】C【知識點】日軍罪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登絞肉機是一戰的重要戰役,與抗日戰爭無關,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實行三光政策,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日軍暴行的識記。26.(2018九上·杭州期中)臺灣被日本侵占和回到祖國懷抱的時間分別是( )A.1931年 1945年 B.1894年 1949年C.1895年 1945年 D.1894年 1937年【答案】C【知識點】海峽兩岸交往【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規定割臺灣給日本,1945年抗日戰爭日本戰敗,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C項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臺灣的歷史,在一定的時期,一定的歷史背景下,臺灣被迫與祖國分離,是歷史中的重大事件。27.(2018九上·杭州期中)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共的和平誠意和“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建國口號,贏得了全國民眾的認可。解放區“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讓農民無償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土地,使共產黨贏得了農民的衷心擁護。這段話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戰爭的( )A.發生背景 B.發展歷程 C.勝利原因 D.歷史意義【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可知,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與惠及農民的舉措,使其贏得了全國人民的真心支持與擁護,從而使腐朽的國民黨反動派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這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取得最終勝利的必然原因,故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內容,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的正確領導,領導農民的土地,成為了戰爭奪得勝利的原因。28.(2018九上·杭州期中)解放戰爭后期,蔣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觀抽簽,得一“下下簽”,他嘆息敗局已定 。不久,毛澤東也恰巧來到白云觀,為助興也抽了一簽,得“上上簽”。此事后來蔣介石知道了,說:“天意。”毛澤東卻說:“民意。”對此理解合理的是( )A.“天意”注定了蔣介石必然會失敗B.毛澤東因抽到了“上上簽”所以最終取得了勝利C.蔣介石夸大了失敗的偶然性,未看到失敗的根本原因D.該事情后美國放棄了扶蔣反共的政策【答案】C【知識點】華北事變;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蔣介石的失敗不具備歷史的必然性,這也不是天意,這主要是因為蔣介石集團的腐朽造成的,說明蔣介石夸大了失敗的偶然性,未看到失敗的根本原因。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解放戰爭勝利的有關內容,結合教材,對材料進行深入分析。29.(2018九上·杭州期中)1949年4月,陳毅欣然寫道:“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該詩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A.民眾支前,淮海戰役勝利 B.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C.瓦解敵軍,和平解放北平 D.揮師南下,基本殲滅殘敵【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解放戰爭,材料中陳毅的詩句反映的是南京國民黨政府覆滅,結合史實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黨政府覆滅,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解放戰爭的內容,橫渡長江這一事件是歷史的易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很基本,分析教材即可得出。30.(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征。其中空白處應該填寫( )1924—1927年 打倒軍閥,打倒列強1927—1937年 星火燎原,北上抗日1934—1945年 團結抗戰,去除倭寇1945—1949年A.民族恥辱,抗爭探索 B.停止內戰,一致抗日C.打倒美蔣,人民解放 D.恢復經濟,鞏固政權【答案】C【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1949年是建國前,抗日戰爭勝利之后,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進行的斗爭,美國與蔣介石聯合,打擊中國共產黨,于是進行了紅軍長征,渡江戰役,三大戰役,解放戰爭,最終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勝利,C項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建國前發生的歷史事件,結合教材即可得出,本題難度一般。三、非選擇題31.(2018九上·杭州期中)有一同學在復中國政治的民主進程時用年代尺概括如下:(1)寫出B處和E處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A和B兩個事件在追求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中各有什么不同?(2)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的又一次前進,請用所學知識說明。(3)結合年代尺及所學知識,說說這中國政治民主化歷程給我們的啟示。【答案】(1)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A:由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政治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B:由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國,結束君主專制政體。(2)五四運動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得到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3)要從中國國情出發;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發動人民群眾(發揮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和分析材料可知,(1)1911年領導這次革命的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政黨 同盟會 及其領袖孫中山 。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新中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2)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并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3)開放性題目,從中國國情出發進行分析。故答案為:(1) 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A:由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政治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B:由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國,結束君主專制政體;(2) 五四運動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得到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3) 要從中國國情出發;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發動人民群眾(發揮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點評】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意義,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制度,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的開端,結合國情,立足國情進行分析。32.(2018九上·杭州期中)一個民族,只有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才能擁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某報以“新陳代謝”為題,刊詞:“……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材料二:20世紀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儀的妃子文繡上演了“娜拉式的出走”,她不懼輿論壓力,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與溥儀離婚。材料三:陳獨秀說,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四:1919年李大釗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新文化運動已發展成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中心的思想運動。(1)根據材料一,二,說說清朝末期哪些思想觀念逐漸被中國人接受?(2)依據材料三和材料四,說說新文化運動前期和后期在宣傳內容有何變化?(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探索取得哪些重大實踐成果?【答案】(1)自由、民主、平等。(2)前期宣傳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3)成立中國共產黨;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可得,(1)清末時期,資產階級維新派創出了很多思想,自由民主平等,通過對思想的滲透,使得人們隊思想觀念有個更好的理解;(2) 前期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反對封建專制愚昧,提倡民主與科學。后期的主要內容是宣傳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探索的主要成果是 成立中國共產黨;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故答案為:(1) 自由、民主、平等;(2) 前期宣傳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3) 成立中國共產黨;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內容,在近代革命時期,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辛苦的戰斗,終于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33.(2018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教育部下發《關于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據在教材中要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對各級各類教材進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材料二: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對華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錯誤是大大低估了中國民眾內部深深蘊藏著的那種無窮無盡的力量,特別是當中華民族處于生死關頭時那種萬眾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三:(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十四年抗戰”的歷史依據,并回答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華民族“民族凝聚力”在軍事上的表現。(3)結合歷史材料卡內容,評價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貢獻。(4)時事資料卡中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的發言,請問是每年的幾月幾日?說說中國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根本原因。【答案】(1)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局部侵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勿忘國恥,珍愛和平。(2)國民政府組織正面戰場抗戰,共產黨領導敵后戰場抗戰,兩個戰場相互配合。(3)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堅持對日作戰,大大緩解了美、英、蘇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4)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勝利的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的抗戰。【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材料和題干可知,(1)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制造并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2)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后,完全侵占中國東北,并成立偽滿洲國,此后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采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共同作戰;(3)中國是世界上抵抗法西斯時間最早的國家,從1931到1945.中國拖住了日本大量軍隊,其中陸軍的6成,空軍的5成,海軍的3成;(4)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根本原因是 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的抗戰。故答案為:(1)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局部侵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勿忘國恥,珍愛和平;(2) 國民政府組織正面戰場抗戰,共產黨領導敵后戰場抗戰,兩個戰場相互配合;(3) 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堅持對日作戰,大大緩解了美、英、蘇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4)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勝利的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的抗戰。【點評】本題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內容,中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作戰是一大特色。34.(2018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完成問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3周年。材料一:如圖所示材料二: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并為此作出了種種努力。蔣介石最終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材料三:1941年6月22日凌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蘇聯軍民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材料四:……(希特勒)侵犯俄國只是侵犯不列顛諸島的前奏……因此俄國面臨的危險也是我們和美國面臨的危險。——丘吉爾對德國侵略蘇聯發表的聲明(1)寫出圖一中兩大對峙集團的名稱;圖二反映的是二戰前夕法西斯集團結成的邪惡軸心,寫出其名稱。(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有什么重大意義?(3)為徹底打敗日本法西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列舉國共兩黨抗戰史實各一例。(4)面對共同的敵人,說出各國走向聯合的標志。舉一例史實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在軍事上互相配合。【答案】(1)同盟國和協約國(或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2)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基本結束,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諾曼底登陸、蘇聯出兵 中國東北、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等。【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內容可知,(1)一戰前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形成的法西斯軸心國德國,意大利,日本;(2)1936你那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的領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戰爭的轉折點,它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形成;(3)1938年臺兒莊戰役事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國民黨軍取得一次重大勝利,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囂張氣焰;(4)1944年6月,經過長期周密準備,美英盟軍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故答案為:(1) 同盟國和協約國(或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2)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基本結束,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 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4)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諾曼底登陸、蘇聯出兵 中國東北、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等。【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中的百團大戰和臺兒莊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是一道綜合性的試題,具有重要的意義。35.(2018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敵我雙方力量對比表(1948年8月)交戰雙方 1946.6-1948.8軍隊人數的變化 機動兵力 士氣 后方共產黨 130萬→280萬 多 高昂 鞏固國民黨 430萬→365萬 少 低落 危機四伏材料二: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60余萬人,國民黨軍隊80萬人,人民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先后在碾莊、雙堆集殲滅大量軍隊,最后在陳官莊全殲了敵人。——華師大版八上教材材料三:1949年1月21日,傅作義率部隊出城待編。1月31日解放軍接管城防,浩浩蕩蕩的解放軍隊伍入城,沿途受到各界人民熱烈歡迎。——華師大版八上教參(1)根據材料一的情況,中國共產黨作出了怎樣的決策?(2)材料二是對哪個戰役的描述?(3)材料三的史實敘述的是什么歷史事件?(4)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進行戰略大決戰。(2)淮海戰役。(3)和平解放北平。(4)中共的正確領導;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正確的戰略戰術;人民軍隊的英勇善戰;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知識點】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和內容可知:(1)中國共產黨做出的決策時,進行戰略大決戰,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渡江戰役不僅摧毀了國民黨軍隊的長江防線,它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維護了國家的統一;(2)材料二是對淮海戰役的描述,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云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3)材料三敘述的是和平解放北平,用一句成語概括叫,甕中捉鱉,平津戰役是國共內戰的三大戰役之一;(4)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中共的正確領導,人民軍隊的英勇善戰,人民群眾 的大力支持。故答案為:(1) 進行戰略大決戰;(2) 淮海戰役;(3) 和平解放北平;(4) 中共的正確領導;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正確的戰略戰術;人民軍隊的英勇善戰;得民心者得天下等。【點評】本題考查渡江戰役和三大戰役的內容,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內戰,中國共產黨用智慧和英勇解放了全中國,是祖國的驕傲。1 / 1浙江省杭州市高橋初中教育集團(城南)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一、判斷題1.(2018九上·杭州期中)在孫中山的領導下,武昌的新軍工程營打響了起義第一槍,最終取得武昌起義的勝利。2.(2018九上·杭州期中)在臺兒莊戰役中,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1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斗志。3.(2018九上·杭州期中)無論形勢多么險惡,戰爭多么殘酷,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到底,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4.(2018九上·杭州期中)蘇聯軍隊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也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5.(2018九上·杭州期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充分表明了正義必將戰爭邪惡,和平需要各國政府和人民來共同維護。6.(2018九上·杭州期中)抗戰勝利以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二、單項選擇題7.(2018九上·杭州期中)一位英國政治家說: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一戰中為自身利益而望風使舵,背叛“朋友”的國家是( )A.德國 B.法國 C.英國 D.意大利8.巴黎和會后,一位代表說:“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感到新秩序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其“糾纏不清”主要是因為( )A.加劇了西方國家與蘇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強共同侵略掠奪中國C.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 D.沒有根本上消除列強間的矛盾9.(2018九上·杭州期中)“武漢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該事件( )①是中國近代化的起點②啟發人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③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④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⑤促使社會習俗發生很大變化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10.(2018九上·杭州期中)學者指出“五四運動是第一場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這里“補課”“起點”的含義分別是( )A.明確反封建,實現各革命階級的聯合斗爭B.明確反對帝國主義,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C.徹底反帝反封建,無產階級政黨開始領導革命D.開始宣揚民主科學,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11.(2018九上·杭州期中)1941年2月,以美國總統羅斯福代表身份來華的居里正式向蔣介石聲明:“美國在國共糾紛未解決前,無法大量援華。中美間的經濟、財政等問題不可能有任何進展。”這表明當時美國( )A.以中國內部糾紛為由拒絕對華援助B.反對國民黨采取的反共政策C.敦促國共兩黨放棄各自的政治主張D.借助援助促成國共兩黨全力抗日12.下列口號提出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①民主、科學 ②打倒列強、除軍閥 ③抗日救亡 ④外爭國權、內懲國賊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13.(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列人物中,沒有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是( )A.李大釗 B.毛澤東 C.董必武 D.張國燾14.(2018九上·杭州期中)根據你所知道的歷史知識判斷。中國共產黨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中得到的最重要啟示是( )A.必須進行武裝斗爭B.必須建立一支新型軍隊C.必須將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入農村D.必須堅持土地革命15.(2018九上·杭州期中)為了弘揚長征精神,某校學生編排課本劇《紅軍不怕遠征難》。下列可入選的臺詞或劇情是( )甲:紅軍長征過程中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乙:紅軍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過草地,揮師北上丙:長征的勝利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丁:長征勝利后確定了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丙、丁16.一名導游向游客作如下解說:“毛澤東在會議上批評當時中央領導在軍事問題上犯了‘左’的錯誤,正是由于推行了這些錯誤主張,才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造成紅軍在長征途中的重大犧牲。毛澤東的發言受到了與會大多數同志的熱烈擁護。”這群游客游覽的會址最有可能是在( )A.北京 B.延安C.遵義 D.瑞金17.(2018九上·杭州期中)上海,這座繁華的大都市,現在被譽為東方明珠。下列事件,哪些是在上海發生的?( )①最早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之一②一二八事變③中國共產黨成立④簽訂《雙十協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8.(2018九上·杭州期中)美國實行“新政”期間,通過一項法令,規定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等。此舉的目的是( )A.保障企業基本利潤 B.保護勞動者基本權益C.促使企業采用高新技術 D.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19.(2018九上·杭州期中)現代史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曾兩度合作,都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進程。下列屬于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產物的是( )①西安事變的爆發②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誕生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④共同領導國民革命運動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20.(2018九上·杭州期中)那個臭名昭著的陰謀想犧牲一個小國的利益來保全大國的和平,結果那個叫希特勒的納粹分子給他們上了很好的一課,這句話中“很好的一課”是( )A.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黨C.英法遭到法西斯侵略 D.納粹德國突襲蘇聯21.(2018九上·杭州期中)國際關系中,國家間往往通過召開國際會議來協調國家關系和解決各種爭端,巴黎和會和慕尼黑會議的共同點是( )A.會議都被英、法、美操縱 B.促進了新的國際關系的形成C.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 D.都損害了弱小國家的利益22.(2018九上·杭州期中)在二戰的國家首腦會議中,有中國政府首腦參加的會議是( )A.開羅會議 B.德黑蘭會議C.雅爾塔會議平 D.波茨坦會議23.(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重大事件,按出現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②諾曼底成功登陸③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④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24.(2018九上·杭州期中)歷史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系。下列選項表述正確的有( )①凡爾賽體系埋下了二戰的禍根②英法的綏靖政策加速了二戰的爆發③在聯合國的領導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④二戰改變了國際格局,確立了歐美等國家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25.“日本帝國主義兇狠殘暴,在中國犯下令人發指的罪行。”以下與材料相符的罪行是( )①南京大屠殺 ②凡爾登絞肉機 ③ 對后方城市進行轟炸 ④對國統區進行“大掃蕩”,實行三光政策 ⑤細菌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26.(2018九上·杭州期中)臺灣被日本侵占和回到祖國懷抱的時間分別是( )A.1931年 1945年 B.1894年 1949年C.1895年 1945年 D.1894年 1937年27.(2018九上·杭州期中)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共的和平誠意和“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建國口號,贏得了全國民眾的認可。解放區“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讓農民無償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土地,使共產黨贏得了農民的衷心擁護。這段話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戰爭的( )A.發生背景 B.發展歷程 C.勝利原因 D.歷史意義28.(2018九上·杭州期中)解放戰爭后期,蔣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觀抽簽,得一“下下簽”,他嘆息敗局已定 。不久,毛澤東也恰巧來到白云觀,為助興也抽了一簽,得“上上簽”。此事后來蔣介石知道了,說:“天意。”毛澤東卻說:“民意。”對此理解合理的是( )A.“天意”注定了蔣介石必然會失敗B.毛澤東因抽到了“上上簽”所以最終取得了勝利C.蔣介石夸大了失敗的偶然性,未看到失敗的根本原因D.該事情后美國放棄了扶蔣反共的政策29.(2018九上·杭州期中)1949年4月,陳毅欣然寫道:“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該詩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A.民眾支前,淮海戰役勝利 B.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C.瓦解敵軍,和平解放北平 D.揮師南下,基本殲滅殘敵30.(2018九上·杭州期中)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同時期的階段特征。其中空白處應該填寫( )1924—1927年 打倒軍閥,打倒列強1927—1937年 星火燎原,北上抗日1934—1945年 團結抗戰,去除倭寇1945—1949年A.民族恥辱,抗爭探索 B.停止內戰,一致抗日C.打倒美蔣,人民解放 D.恢復經濟,鞏固政權三、非選擇題31.(2018九上·杭州期中)有一同學在復中國政治的民主進程時用年代尺概括如下:(1)寫出B處和E處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A和B兩個事件在追求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中各有什么不同?(2)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的又一次前進,請用所學知識說明。(3)結合年代尺及所學知識,說說這中國政治民主化歷程給我們的啟示。32.(2018九上·杭州期中)一個民族,只有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才能擁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某報以“新陳代謝”為題,刊詞:“……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材料二:20世紀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儀的妃子文繡上演了“娜拉式的出走”,她不懼輿論壓力,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與溥儀離婚。材料三:陳獨秀說,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四:1919年李大釗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新文化運動已發展成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中心的思想運動。(1)根據材料一,二,說說清朝末期哪些思想觀念逐漸被中國人接受?(2)依據材料三和材料四,說說新文化運動前期和后期在宣傳內容有何變化?(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探索取得哪些重大實踐成果?33.(2018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教育部下發《關于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據在教材中要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對各級各類教材進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材料二: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對華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錯誤是大大低估了中國民眾內部深深蘊藏著的那種無窮無盡的力量,特別是當中華民族處于生死關頭時那種萬眾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三:(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十四年抗戰”的歷史依據,并回答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華民族“民族凝聚力”在軍事上的表現。(3)結合歷史材料卡內容,評價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貢獻。(4)時事資料卡中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的發言,請問是每年的幾月幾日?說說中國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根本原因。34.(2018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完成問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3周年。材料一:如圖所示材料二: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并為此作出了種種努力。蔣介石最終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材料三:1941年6月22日凌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蘇聯軍民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希特勒吹噓的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材料四:……(希特勒)侵犯俄國只是侵犯不列顛諸島的前奏……因此俄國面臨的危險也是我們和美國面臨的危險。——丘吉爾對德國侵略蘇聯發表的聲明(1)寫出圖一中兩大對峙集團的名稱;圖二反映的是二戰前夕法西斯集團結成的邪惡軸心,寫出其名稱。(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有什么重大意義?(3)為徹底打敗日本法西斯,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列舉國共兩黨抗戰史實各一例。(4)面對共同的敵人,說出各國走向聯合的標志。舉一例史實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在軍事上互相配合。35.(2018九上·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敵我雙方力量對比表(1948年8月)交戰雙方 1946.6-1948.8軍隊人數的變化 機動兵力 士氣 后方共產黨 130萬→280萬 多 高昂 鞏固國民黨 430萬→365萬 少 低落 危機四伏材料二: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60余萬人,國民黨軍隊80萬人,人民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先后在碾莊、雙堆集殲滅大量軍隊,最后在陳官莊全殲了敵人。——華師大版八上教材材料三:1949年1月21日,傅作義率部隊出城待編。1月31日解放軍接管城防,浩浩蕩蕩的解放軍隊伍入城,沿途受到各界人民熱烈歡迎。——華師大版八上教參(1)根據材料一的情況,中國共產黨作出了怎樣的決策?(2)材料二是對哪個戰役的描述?(3)材料三的史實敘述的是什么歷史事件?(4)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錯誤【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本題錯在孫中山當時沒有領導武昌起義,當時孫中山還在美國。所以本題是錯誤的。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武昌起義的背景,結合教材即可得出,難度低。2.【答案】錯誤【知識點】“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臺兒莊戰役中, 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1萬多人,取得了抗戰以來 的重大勝利,一次大捷這個說法錯誤,故本題是錯誤的。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臺兒莊戰役的內容,注意分析題干中的關鍵字詞,加以掌握和分析。3.【答案】正確【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配合正面戰場,敵后戰場也取得了很多的勝利,用愛國主義精神和勝利的新年贏得了抗戰的勝利,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題干的內容是正確的。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發揮的巨大作用,結合教材中的歷史可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為了贏得抗戰做出的科學戰斗。4.【答案】錯誤【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所以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斯大林格勒戰役事二戰中重要的轉折點。5.【答案】錯誤【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為中信瓜分世界而進行的戰爭, 并未涉及到正義與邪惡的斗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共同面對法西斯的戰爭,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本題說法不準確。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區別,在了解歷史的過程中進行對比,是本題的難點。6.【答案】錯誤【知識點】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抗戰勝利以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而不是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本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抗戰勝利的內容, 分清不同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是考試的難點。7.【答案】D【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情況,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意大利原本同德國和奧匈帝國簽訂條約,成立三國同盟,但是在戰爭爆發后,意大利為了自身利益,同協約國秘密簽訂協議,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因此成為一戰中為利益驅使,見風使舵的國家。ABC均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內容, 了解各國同盟的歷史背景進行分析。8.【答案】D【知識點】凡爾賽體系【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的相關信息“我們初來巴黎時,對即將建立新秩序滿懷信心;離開時,則感到新秩序比舊秩序更加糾纏不清”,結合所學知識知道巴黎和會上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凡爾賽條約》和此后簽訂的一系列條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但是凡爾賽體系實質是帝國主義戰后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體系,沒有根本上消除列強間的矛盾,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半殖民者國家的矛盾。所以此題的正確答案是D。【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凡爾賽體系的相關史實。9.【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分析可知,由“武漢義旗”中的“武漢”可以判斷該事件發生于武漢地區,天下應反映了武昌起義后,各省紛紛相應,清朝統治土崩瓦解,因此可以知道該事件指的是武昌起義,所以與辛亥革命有關,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運動,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推翻了清王朝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傳播了民主共和的觀念,頒布了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促使社會習俗發生很大變化,所以D符合題意,ABC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內容,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過程和意義,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10.【答案】B【知識點】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翻地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補課指的是具有反帝性,是辛亥革命的補課,起點是指在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中國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B符合題意;A只是說辛亥革命的延續,A不符合題意;C說法錯誤,無產階級政黨尚未建立,C不符合題意;D錯誤,五四運動以后逐漸的發展到傳播馬克思主義作為主流,D不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內容,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11.【答案】D【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后的美日關系,根據題干可知,美國援華的重要條件是“國共糾紛”的解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后,美日關系惡化,美國援華的目的是借中國抗日,而國共的糾紛不利于抗日的大局。因此美國的聲明意在敦促蔣介石協調國共矛盾,全力合作抗日,D符合題意,ABC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內容,抗戰時期,國共兩黨合作一致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2.【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華北事變【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民主”與“科學”,是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口號;②“打倒列強、消滅軍閥”,是1926年開始的北伐戰爭時期的口號;③抗日救亡運動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提出抗日口號;④“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是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所以這些口號的依次順序是①④②③。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13.【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共一大的內容。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參加大會的12名代表代表了當時中國的50多名黨員,當時李大釗并沒有參加。BCD均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中共一大的內容,參會人員與沒有參會人員均應該有所了解,本題難度不大。14.【答案】C【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相關知識,大革命失敗后,中共把工作重點放在攻克大城市,發動了攻占南昌的南昌起義和攻占長沙的秋收起義,二者的失敗,說明了敵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中,黨從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訓是必須將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重要的將城市轉入農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5.【答案】C【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通過所學,我們知道點燃工農武裝割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故ABD均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紅軍長征的內容,本題靈活性較大,結合教材對題干分析即可。16.【答案】C【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遵義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導游的解說正是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遵義會議的識記。17.【答案】C【知識點】鴉片戰爭;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里規定,清政府割據香港島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①符合題意 ;一二八事變也是在上海爆發, ② 符合題意;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③ 符合題意;簽訂《雙十協定》是在重慶, ④ 不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史的內容,掌握在上海發生的重大事件的時間,內容和影響。18.【答案】D【知識點】羅斯福新政【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提到規定行業公平經營的制度,主體是企業,主要目的是避免企業間的惡性競爭,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該法令并不能絕對保障企業的基本利潤,只是為企業創造了較好的發展環境。ABC均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的內容,經濟危機的情況下,羅斯福推行新政的意義重大。19.【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第一次國共合作事件是1924年至1927年7月,第二次國共合作時間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以后到抗日戰爭結束后,屬于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是 ②③ ,不屬于國共合作的是 ①④ ,ACD均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國共合作的內容,了解第一次和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歷史事件,結合教材進行分析。20.【答案】C【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和法國推行綏靖政策,導致了慕尼黑陰謀的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1940年,德國對英國和法國發動了侵略戰爭,迫使法國投降,使英國遭受了重大損失。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各國對抗法西斯陣營,了解歷史的背景和脈絡,本題難度較大。21.【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和慕尼黑會議。A項巴黎和會由英法美三國操縱,參加慕尼黑會議的四國為英法德意四國,A不符合題意;B項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會議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賽和約》,協約國還分別于奧,匈,土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合約,這些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慕尼黑會議上四國達成了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的決定,并未形成新的國際體系,B不符合題意;C項巴黎和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會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法西斯的國家還未形成,C不符合題意;D項巴黎和會完全由英法美三國操縱,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和其它弱國在和會上完全處于無權的地位,實質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場分贓大會,損害了弱小國家的利益。慕尼黑會議的召開實質是英法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利益的一場陰謀,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了解會議的內容和大戰的背景,是解題的關鍵。22.【答案】A【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1943年11月,中國,美國在埃及開羅召開會議,三國首腦蔣介石,丘吉爾,羅斯福出席,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對于開羅會議的理解和熟悉,是考試的易考點。23.【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①1942年1月1日, 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②1944年6月6日凌晨,法國諾曼底附近的英吉利海峽,突然萬船齊發,美英等反法西斯盟軍向德軍發動了猛烈攻擊并登陸,開辟了歐洲的第二戰場。③1942年7月,希特勒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軍進行了抵抗,德軍始終未能完全占領這座城市,在此期間,蘇軍發動了冬季反攻,此后,蘇軍開始向德軍展開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歐洲戰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④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結束。綜上所述,正確順序是D選項,ABC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將世界大戰中重要的歷史事件進行排列和分析,是考試的重難點,本題也具有一定的難度。24.【答案】B【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凡爾賽體系【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體系對德國的制裁埋下了二戰的禍根,英法的綏靖政策加速了二戰的爆發,1945年聯合國成立,在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領導下,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一戰改變了國際格局,確立了歐美等國家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故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凡爾賽體系造成的影響非常巨大,間接導致了戰爭的爆發,本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加以分析。25.【答案】C【知識點】日軍罪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登絞肉機是一戰的重要戰役,與抗日戰爭無關,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實行三光政策,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日軍暴行的識記。26.【答案】C【知識點】海峽兩岸交往【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規定割臺灣給日本,1945年抗日戰爭日本戰敗,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C項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臺灣的歷史,在一定的時期,一定的歷史背景下,臺灣被迫與祖國分離,是歷史中的重大事件。27.【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可知,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與惠及農民的舉措,使其贏得了全國人民的真心支持與擁護,從而使腐朽的國民黨反動派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這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取得最終勝利的必然原因,故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內容,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的正確領導,領導農民的土地,成為了戰爭奪得勝利的原因。28.【答案】C【知識點】華北事變;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蔣介石的失敗不具備歷史的必然性,這也不是天意,這主要是因為蔣介石集團的腐朽造成的,說明蔣介石夸大了失敗的偶然性,未看到失敗的根本原因。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解放戰爭勝利的有關內容,結合教材,對材料進行深入分析。29.【答案】B【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解放戰爭,材料中陳毅的詩句反映的是南京國民黨政府覆滅,結合史實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黨政府覆滅,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解放戰爭的內容,橫渡長江這一事件是歷史的易考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很基本,分析教材即可得出。30.【答案】C【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5年-1949年是建國前,抗日戰爭勝利之后,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進行的斗爭,美國與蔣介石聯合,打擊中國共產黨,于是進行了紅軍長征,渡江戰役,三大戰役,解放戰爭,最終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勝利,C項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建國前發生的歷史事件,結合教材即可得出,本題難度一般。31.【答案】(1)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A:由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政治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B:由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國,結束君主專制政體。(2)五四運動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得到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3)要從中國國情出發;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發動人民群眾(發揮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和分析材料可知,(1)1911年領導這次革命的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政黨 同盟會 及其領袖孫中山 。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新中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2)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并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3)開放性題目,從中國國情出發進行分析。故答案為:(1) 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A:由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政治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B:由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國,結束君主專制政體;(2) 五四運動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得到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3) 要從中國國情出發;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發動人民群眾(發揮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點評】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意義,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制度,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的開端,結合國情,立足國情進行分析。32.【答案】(1)自由、民主、平等。(2)前期宣傳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3)成立中國共產黨;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可得,(1)清末時期,資產階級維新派創出了很多思想,自由民主平等,通過對思想的滲透,使得人們隊思想觀念有個更好的理解;(2) 前期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反對封建專制愚昧,提倡民主與科學。后期的主要內容是宣傳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探索的主要成果是 成立中國共產黨;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故答案為:(1) 自由、民主、平等;(2) 前期宣傳民主和科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3) 成立中國共產黨;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內容,在近代革命時期,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辛苦的戰斗,終于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33.【答案】(1)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局部侵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勿忘國恥,珍愛和平。(2)國民政府組織正面戰場抗戰,共產黨領導敵后戰場抗戰,兩個戰場相互配合。(3)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堅持對日作戰,大大緩解了美、英、蘇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4)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勝利的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的抗戰。【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材料和題干可知,(1)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制造并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2)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后,完全侵占中國東北,并成立偽滿洲國,此后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采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共同作戰;(3)中國是世界上抵抗法西斯時間最早的國家,從1931到1945.中國拖住了日本大量軍隊,其中陸軍的6成,空軍的5成,海軍的3成;(4)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根本原因是 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的抗戰。故答案為:(1)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局部侵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勿忘國恥,珍愛和平;(2) 國民政府組織正面戰場抗戰,共產黨領導敵后戰場抗戰,兩個戰場相互配合;(3) 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堅持對日作戰,大大緩解了美、英、蘇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4) 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勝利的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的抗戰。【點評】本題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內容,中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作戰是一大特色。34.【答案】(1)同盟國和協約國(或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2)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基本結束,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諾曼底登陸、蘇聯出兵 中國東北、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等。【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內容可知,(1)一戰前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形成的法西斯軸心國德國,意大利,日本;(2)1936你那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的領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戰爭的轉折點,它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形成;(3)1938年臺兒莊戰役事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國民黨軍取得一次重大勝利,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囂張氣焰;(4)1944年6月,經過長期周密準備,美英盟軍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故答案為:(1) 同盟國和協約國(或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2)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基本結束,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 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4)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諾曼底登陸、蘇聯出兵 中國東北、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美國向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等。【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中的百團大戰和臺兒莊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是一道綜合性的試題,具有重要的意義。35.【答案】(1)進行戰略大決戰。(2)淮海戰役。(3)和平解放北平。(4)中共的正確領導;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正確的戰略戰術;人民軍隊的英勇善戰;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知識點】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和內容可知:(1)中國共產黨做出的決策時,進行戰略大決戰,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渡江戰役不僅摧毀了國民黨軍隊的長江防線,它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維護了國家的統一;(2)材料二是對淮海戰役的描述, 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云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3)材料三敘述的是和平解放北平,用一句成語概括叫,甕中捉鱉,平津戰役是國共內戰的三大戰役之一;(4)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中共的正確領導,人民軍隊的英勇善戰,人民群眾 的大力支持。故答案為:(1) 進行戰略大決戰;(2) 淮海戰役;(3) 和平解放北平;(4) 中共的正確領導;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正確的戰略戰術;人民軍隊的英勇善戰;得民心者得天下等。【點評】本題考查渡江戰役和三大戰役的內容,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內戰,中國共產黨用智慧和英勇解放了全中國,是祖國的驕傲。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高橋初中教育集團(城南)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橋初中教育集團(城南)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