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臺州市天臺縣平橋鎮中學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二次階段考試試卷一、單選題1.(2017八上·溫州月考)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文字的產生和演變見證并記錄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曾出現在尼羅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 )A. B.C. D.2.(2017八上·溫州月考)德國歷史學家雅斯貝斯曾說:“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識、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現實基礎。”這句評價適合用于( )A.希臘城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羅馬帝國3.(2017八上·溫州月考)歷史學家將中世紀基督教會控制下的歐洲稱為“思想上的黑暗時代”,這是因為( )A.教會控制了文化實行神學教育 B.教會權利凌駕于國家權利之上C.教會控制歐洲三分之一的土地 D.教會征收高額賦稅包括十一稅4.(2017八上·溫州月考)《史記》作為一部研究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它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下列不屬于史記內容的是( )A.陳勝吳廣起義 B.孝文帝改革C.張騫出使西域 D.大禹治水5.(2017八上·溫州月考)古代印度產生不同的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按種姓制度劃分,阿育王應該屬于哪一等級(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6.(2017八上·溫州月考)美國科學家邁克爾·哈特著有《人類史上最有影響的百位人物排名》一書,穆罕默德名列百位人物之一。這本書剛一出版,即成為暢銷書。在這本書中有關穆罕默德的記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內容是( )A.7世紀初創立了伊斯蘭教B.完成創立宗教和建立統一國家的歷史使命C.建立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D.建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國7.(2017八上·溫州月考)下圖是某校為應邀來訪的學者設計的講座海報,符合該主題內容的有( )①華佗制成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②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③祖沖之編寫《九章算術》,為我國數學領域取得成就④張仲景編定《黃帝內經》,奠定我國中醫治療學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17八上·溫州月考)李白的詩句“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紛紛南遷江南的情況,從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遷主要是因為( )A.北方自然條件惡劣 B.北方戰亂頻繁C.北方統治者殘暴 D.南方經濟發達9.(2017八上·臺州期中)有人認為,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理論由戰國時期法家奠定,經漢朝儒生發展而成。這兩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分別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韓非子、董仲舒10.(2017八上·樂清期中)春秋戰國時期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A.諸侯爭霸與社會變革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C.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D.統一國家的建立11.(2017八上·柯橋期中)《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 )A.允許工商業者入仕為官 B.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C.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D.準許土地自由買賣12.(2017八上·柯橋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①《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600年②《九章算術》成書于西漢時期③《九章算術》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④《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是兩部傳世的秦漢時期數學名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2017八上·樂清期中)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下列屬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有( )①俄羅斯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17八上·紹興期中)史書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從其計”。史書中“上從其計”的目的是( )A.吸取秦王的教訓 B.推行儒學教育C.破格錄用人才 D.削弱諸侯國力量15.(2017八上·柯橋期中)“倫乃……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這一歷史現象發生在( )A.春秋 B.戰國 C.東漢 D.秦朝16.(2017八上·紹興期中)下列朝代中,實現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東漢 ③西晉 ④隋朝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17八上·紹興期中)戰爭的勝負不一定取決于兵力的多寡,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有( )①官渡之戰 ②赤壁之戰 ③淝水之戰 ④長平之戰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17八上·常山期中)“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這句詩主要評價的是秦始皇哪一歷史功績( )A.首創皇帝制度 B.統一全國C.抵御匈奴 D.開發南疆19.(2017八上·溫州月考)了解歷史發展的時序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與下圖中序號相對應的朝代依次是( )A.東漢、吳、蜀、南朝 B.東漢、蜀、吳、東晉C.西漢、吳、蜀、南朝 D.西漢、蜀、吳、東晉20.(2017八上·紹興期中)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可見,他特別重視( )A.對外交往 B.民族關系 C.任用賢才 D.虛心納諫二、材料分析題21.(2017八上·樂清期中)人類文明在變革中探索前進,在變革中鑄就輝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強國之變】這注定是影響中國千年的變法,因為這場變法,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才有以后秦朝統一六國,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材料中的變法是指哪一歷史事件?并舉出其內容中影響至今的一項。(2)【民主之變】該城邦執政官克里斯提尼進行改革,基本鏟除了舊貴族的政治特權,擴大了公民權利,確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對今天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制度產生了巨大影響。“該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舉出其除了政治領域外的一項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3)【融合之變】“從今以后要禁絕鮮卑語和北方其他少數民族語言,一律使用漢語。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或許難以驟然改變;三十以下,凡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舊語。”這是哪一次改革?有何歷史意義?(4)【仿效之變】公元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歷史推入一個新時代。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的哪一事件?這之后日本成為了一個怎樣的國家?(5)四個變法的結果共同告訴我們什么道理?22.(2018八上·天臺月考)讀《隋朝大運河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開通大運河的皇帝是誰?(2)填寫大運河“一個中心、兩個端點”的名稱。端點A: ;C: 中心B: (3)大運河溝通了我國5大水系。圖中D和E分別是哪條河流? ;E (4)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揚州經商,如果走運河水路,他不必經過哪一段運河?(5)隋朝大運河中,溝通了黃河與淮河的一段運河是?(6)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有何積極影響?23.(2018八上·天臺月考)唐朝是中國古代繁榮與開放的朝代,它政策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聲名遠播,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探究題。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贊干布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1)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唐太宗開創了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歷史上稱之為什么?(2)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請你說出當時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產工具的名稱。(3)唐朝時期,國家體制也進行了創新,下圖的政治體制稱為什么?并將該圖表填寫完整。(4)吐蕃人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祖先?簡述這一事件造成的影響。(5)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概括兩點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埃及文字的有關知識。根據題干“尼羅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是發源于尼羅河流域的文明古國,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發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項是象形文字,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埃及文字的識記。2.【答案】A【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希臘文化的影響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識、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現實基礎”強調的是雅典的城邦制度為西方自由意識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反映的是對公民個性發展的影響。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希臘文化影響的理解。3.【答案】A【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世紀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帝國后期,西歐遭受蠻族入侵和占據的厄運。其后又遭遇迅速崛起的伊斯蘭勢力的入侵和占據。這個時期的歐洲由于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導致了封建割據以及蠻族入侵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而基督教則成為人們的精神慰藉。逐漸控制了文化實行神學教育,所以這一時期被稱為“思想上的黑暗時期”。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的是中世紀基督教會的識記。4.【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北方的民族融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史記》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史記》里沒有記載。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史記》內容的識記。5.【答案】B【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種姓制度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實際上處于奴隸的地位。所以阿育王應該屬于剎帝利,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種姓制度的識記。6.【答案】D【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公元7世紀初創立了伊斯蘭教,完成創立宗教和建立統一國家的歷史使命,建立了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ABC說法都是正確的,D項不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所以答案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的識記。7.【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三國魏晉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重要科技成果的有關知識。根據題干的圖片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九章算術》的作者不是祖沖之,③說法不正確;《黃帝內經》的作者不是張仲景,④說法不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重要科技成果的識記。8.【答案】B【知識點】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北方人口南遷的有關知識。公元311年,西晉永嘉五年時漢主劉聰又派呼延晏率大軍進攻洛陽,晉兵大敗,漢將劉曜、王彌,石勒皆助兵會合,永嘉五年(311)五月二十四日,懷帝出華林園門,欲西奔長安,被漢兵追獲,北方陷入長期戰亂。【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北方人口南遷原因的識記。9.【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他認為國家權力應集中于君主手中;漢朝儒生發展儒家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提出維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的“大一統”思想。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識記。10.【答案】A【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時代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反映的時代特征是諸侯爭霸與社會變革【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時代特征的識記。11.【答案】C【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授爵,這樣就廢除了舊貴族世襲爵祿的特權,自然引起宗室貴戚的怨恨。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的識記。12.【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五百多年,所以①表述錯誤;《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所以②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識記。13.【答案】D【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耳曼民族建立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查理在位時,將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擴張至歐洲中部。800年,查理使法蘭克王國成為查理曼帝國。843年,查理的三個孫子把帝國一分為三。這三個國家后來分別發展為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所以②③符合題。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的一支安格魯 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9世紀早期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④符合題意。俄羅斯民族是從過去東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組成的南北兩個民族混合組成的,①不符合題意。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的識記。14.【答案】D【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推恩令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允許諸王將封地分給子弟,原來的王國被分割成許多小侯國,實力大大減弱,這些侯國不再屬王國管理,而歸中央直接統轄管理漢武帝通過這種措施,削弱了王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推恩令的識記。15.【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有關知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倫”,東漢宦官蔡倫用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識記。16.【答案】C【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統一與分裂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之前是西漢,本身是一個統一的朝代,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統一與分裂史實的識記。17.【答案】B【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重大戰役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官渡之戰: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赤壁之戰:208年,曹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決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操。淝水之戰: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戰,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前秦統治瓦解,東晉在南方取得暫時的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故選B。長平之戰:公元260年,秦、趙于長平交戰,趙軍大敗,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軍的進攻。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重大戰役的識記。18.【答案】B【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始皇歷史功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反映的是秦王嬴政滅六國,統一全國的歷史。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秦始皇歷史功績的識記。19.【答案】B【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朝代變遷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專權,導致了東漢的衰落和最后滅亡,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后來西晉滅了吳國,結束了分裂的局面,統一了全國,316年,西晉滅亡,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和十六國政權形成了并立的局面。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朝代變遷的識記。20.【答案】B【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對各民族都十分仁愛,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的識記。21.【答案】(1)商鞅變法;建立縣制。(2)雅典;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亞里士多德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荷馬加工整理《荷馬史詩》;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比賽的發源地等。(3)北魏孝文帝改革;意義: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4)大化改新;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或封建國家。(5)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是強國之路)。【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北方的民族融合;西方文明的搖籃;大化改新;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變法事件是秦國商鞅變法。其內容中有獎勵農耕、獎勵軍功、實行郡縣制等。實行郡縣制對我國行政區劃影響比較大,我國目前的行政區劃是基于秦郡縣制基礎上的。(2)本題考查的是雅典的政治文化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中以民主政治制度聞名的是雅典,在伯里克利執政期間,民主政治制度達到了全盛。雅典取得的文化科技成就較高,如: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亞里士多德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荷馬加工整理《荷馬史詩》;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比賽的發源地等。(3)本題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關知識。分析“禁絕鮮卑語和北方其他少數民族語言,一律使用漢語”、“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舊語”可知是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北魏孝文帝通過改革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4)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以來,日本社會矛盾尖銳,一部分貴族和皇室成員在留學生的影響下,主張仿效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即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迅速發展,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成為一個強大的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5)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歸納能力。通過以上材料描述的變法的結果我們可知: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有改革才能擺脫落后生產關系的束縛,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雅典的政治文化成就、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歸納能力。22.【答案】(1)隋煬帝(楊廣)(2)涿郡;余杭;洛陽(3)長江;黃河(4)江南河。(5)通濟渠。(6)積極影響:大運河的開通,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對于鞏固統一和推動沿岸地區的城鎮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開通隋朝大運河的是隋煬帝楊廣。(2)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涿郡,B為余杭,C為洛陽。(3)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大運河溝通了我國5大水系。圖中D是長江,E是黃河。(4)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揚州經商,如果走運河水路,他不必經過江南河。(5)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隋朝大運河中,溝通了黃河與淮河的一段運河是通濟渠。(6)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大運河的開通,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對于鞏固統一和推動沿岸地區的城鎮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隋朝大運河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3.【答案】(1)以民為本的思想(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貞觀之治。(2)曲轅犁;筒車。(3)三省六部制;①尚書省;②戶部。(4)藏族;影響: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原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重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友好;開放的對外政策等。【知識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以民為本的思想(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唐太宗開創了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2)本題考查的是唐朝農業生產工具革新的有關知識。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出現了曲轅犁和筒車。(3)本題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關知識。唐朝時期,國家體制也進行了創新,沿襲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責替皇帝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對詔令的內容進行審核,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負責政令的執行。(4)本題考查的是吐蕃的有關知識。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文成公主入藏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本題考查的是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有: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重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友好;開放的對外政策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臺州市天臺縣平橋鎮中學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二次階段考試試卷一、單選題1.(2017八上·溫州月考)文字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文字的產生和演變見證并記錄了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曾出現在尼羅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埃及文字的有關知識。根據題干“尼羅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是發源于尼羅河流域的文明古國,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發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項是象形文字,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埃及文字的識記。2.(2017八上·溫州月考)德國歷史學家雅斯貝斯曾說:“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識、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現實基礎。”這句評價適合用于( )A.希臘城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羅馬帝國【答案】A【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希臘文化的影響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識、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現實基礎”強調的是雅典的城邦制度為西方自由意識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反映的是對公民個性發展的影響。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希臘文化影響的理解。3.(2017八上·溫州月考)歷史學家將中世紀基督教會控制下的歐洲稱為“思想上的黑暗時代”,這是因為( )A.教會控制了文化實行神學教育 B.教會權利凌駕于國家權利之上C.教會控制歐洲三分之一的土地 D.教會征收高額賦稅包括十一稅【答案】A【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世紀基督教會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帝國后期,西歐遭受蠻族入侵和占據的厄運。其后又遭遇迅速崛起的伊斯蘭勢力的入侵和占據。這個時期的歐洲由于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導致了封建割據以及蠻族入侵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而基督教則成為人們的精神慰藉。逐漸控制了文化實行神學教育,所以這一時期被稱為“思想上的黑暗時期”。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的是中世紀基督教會的識記。4.(2017八上·溫州月考)《史記》作為一部研究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它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下列不屬于史記內容的是( )A.陳勝吳廣起義 B.孝文帝改革C.張騫出使西域 D.大禹治水【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北方的民族融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史記》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史記》里沒有記載。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史記》內容的識記。5.(2017八上·溫州月考)古代印度產生不同的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按種姓制度劃分,阿育王應該屬于哪一等級(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答案】B【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種姓制度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實際上處于奴隸的地位。所以阿育王應該屬于剎帝利,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種姓制度的識記。6.(2017八上·溫州月考)美國科學家邁克爾·哈特著有《人類史上最有影響的百位人物排名》一書,穆罕默德名列百位人物之一。這本書剛一出版,即成為暢銷書。在這本書中有關穆罕默德的記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內容是( )A.7世紀初創立了伊斯蘭教B.完成創立宗教和建立統一國家的歷史使命C.建立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D.建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國【答案】D【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公元7世紀初創立了伊斯蘭教,完成創立宗教和建立統一國家的歷史使命,建立了第一個伊斯蘭教國家,ABC說法都是正確的,D項不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所以答案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的識記。7.(2017八上·溫州月考)下圖是某校為應邀來訪的學者設計的講座海報,符合該主題內容的有( )①華佗制成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②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③祖沖之編寫《九章算術》,為我國數學領域取得成就④張仲景編定《黃帝內經》,奠定我國中醫治療學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三國魏晉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重要科技成果的有關知識。根據題干的圖片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九章算術》的作者不是祖沖之,③說法不正確;《黃帝內經》的作者不是張仲景,④說法不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重要科技成果的識記。8.(2017八上·溫州月考)李白的詩句“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紛紛南遷江南的情況,從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遷主要是因為( )A.北方自然條件惡劣 B.北方戰亂頻繁C.北方統治者殘暴 D.南方經濟發達【答案】B【知識點】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北方人口南遷的有關知識。公元311年,西晉永嘉五年時漢主劉聰又派呼延晏率大軍進攻洛陽,晉兵大敗,漢將劉曜、王彌,石勒皆助兵會合,永嘉五年(311)五月二十四日,懷帝出華林園門,欲西奔長安,被漢兵追獲,北方陷入長期戰亂。【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北方人口南遷原因的識記。9.(2017八上·臺州期中)有人認為,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理論由戰國時期法家奠定,經漢朝儒生發展而成。這兩個階段的代表人物分別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韓非子、董仲舒【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思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他認為國家權力應集中于君主手中;漢朝儒生發展儒家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提出維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的“大一統”思想。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識記。10.(2017八上·樂清期中)春秋戰國時期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A.諸侯爭霸與社會變革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C.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D.統一國家的建立【答案】A【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時代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反映的時代特征是諸侯爭霸與社會變革【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時代特征的識記。11.(2017八上·柯橋期中)《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變法( )A.允許工商業者入仕為官 B.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C.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D.準許土地自由買賣【答案】C【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授爵,這樣就廢除了舊貴族世襲爵祿的特權,自然引起宗室貴戚的怨恨。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的識記。12.(2017八上·柯橋期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①《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600年②《九章算術》成書于西漢時期③《九章算術》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④《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是兩部傳世的秦漢時期數學名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周髀算經》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國家早五百多年,所以①表述錯誤;《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所以②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的識記。13.(2017八上·樂清期中)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下列屬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有( )①俄羅斯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日耳曼民族建立國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5世紀末期,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眾多國家,其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查理在位時,將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擴張至歐洲中部。800年,查理使法蘭克王國成為查理曼帝國。843年,查理的三個孫子把帝國一分為三。這三個國家后來分別發展為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所以②③符合題。公元5世紀,日耳曼人的一支安格魯 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9世紀早期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④符合題意。俄羅斯民族是從過去東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組成的南北兩個民族混合組成的,①不符合題意。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國家的識記。14.(2017八上·紹興期中)史書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從其計”。史書中“上從其計”的目的是( )A.吸取秦王的教訓 B.推行儒學教育C.破格錄用人才 D.削弱諸侯國力量【答案】D【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推恩令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允許諸王將封地分給子弟,原來的王國被分割成許多小侯國,實力大大減弱,這些侯國不再屬王國管理,而歸中央直接統轄管理漢武帝通過這種措施,削弱了王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推恩令的識記。15.(2017八上·柯橋期中)“倫乃……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這一歷史現象發生在( )A.春秋 B.戰國 C.東漢 D.秦朝【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有關知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倫”,東漢宦官蔡倫用破布、麻頭和舊漁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識記。16.(2017八上·紹興期中)下列朝代中,實現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東漢 ③西晉 ④隋朝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隋的興亡【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統一與分裂史實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之前是西漢,本身是一個統一的朝代,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統一與分裂史實的識記。17.(2017八上·紹興期中)戰爭的勝負不一定取決于兵力的多寡,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有( )①官渡之戰 ②赤壁之戰 ③淝水之戰 ④長平之戰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重大戰役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官渡之戰: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展開決戰,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赤壁之戰:208年,曹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決戰,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操。淝水之戰: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戰,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前秦統治瓦解,東晉在南方取得暫時的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故選B。長平之戰:公元260年,秦、趙于長平交戰,趙軍大敗,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軍的進攻。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重大戰役的識記。18.(2017八上·常山期中)“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這句詩主要評價的是秦始皇哪一歷史功績( )A.首創皇帝制度 B.統一全國C.抵御匈奴 D.開發南疆【答案】B【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始皇歷史功績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反映的是秦王嬴政滅六國,統一全國的歷史。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秦始皇歷史功績的識記。19.(2017八上·溫州月考)了解歷史發展的時序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與下圖中序號相對應的朝代依次是( )A.東漢、吳、蜀、南朝 B.東漢、蜀、吳、東晉C.西漢、吳、蜀、南朝 D.西漢、蜀、吳、東晉【答案】B【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東晉南朝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朝代變遷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專權,導致了東漢的衰落和最后滅亡,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后來西晉滅了吳國,結束了分裂的局面,統一了全國,316年,西晉滅亡,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和十六國政權形成了并立的局面。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朝代變遷的識記。20.(2017八上·紹興期中)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可見,他特別重視( )A.對外交往 B.民族關系 C.任用賢才 D.虛心納諫【答案】B【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對各民族都十分仁愛,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的識記。二、材料分析題21.(2017八上·樂清期中)人類文明在變革中探索前進,在變革中鑄就輝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強國之變】這注定是影響中國千年的變法,因為這場變法,秦國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才有以后秦朝統一六國,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材料中的變法是指哪一歷史事件?并舉出其內容中影響至今的一項。(2)【民主之變】該城邦執政官克里斯提尼進行改革,基本鏟除了舊貴族的政治特權,擴大了公民權利,確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對今天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制度產生了巨大影響。“該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舉出其除了政治領域外的一項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3)【融合之變】“從今以后要禁絕鮮卑語和北方其他少數民族語言,一律使用漢語。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或許難以驟然改變;三十以下,凡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舊語。”這是哪一次改革?有何歷史意義?(4)【仿效之變】公元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歷史推入一個新時代。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的哪一事件?這之后日本成為了一個怎樣的國家?(5)四個變法的結果共同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答案】(1)商鞅變法;建立縣制。(2)雅典;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亞里士多德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荷馬加工整理《荷馬史詩》;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比賽的發源地等。(3)北魏孝文帝改革;意義: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4)大化改新;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或封建國家。(5)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是強國之路)。【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北方的民族融合;西方文明的搖籃;大化改新;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商鞅變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變法事件是秦國商鞅變法。其內容中有獎勵農耕、獎勵軍功、實行郡縣制等。實行郡縣制對我國行政區劃影響比較大,我國目前的行政區劃是基于秦郡縣制基礎上的。(2)本題考查的是雅典的政治文化成就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中以民主政治制度聞名的是雅典,在伯里克利執政期間,民主政治制度達到了全盛。雅典取得的文化科技成就較高,如: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亞里士多德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動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荷馬加工整理《荷馬史詩》;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比賽的發源地等。(3)本題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關知識。分析“禁絕鮮卑語和北方其他少數民族語言,一律使用漢語”、“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舊語”可知是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北魏孝文帝通過改革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4)本題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以來,日本社會矛盾尖銳,一部分貴族和皇室成員在留學生的影響下,主張仿效中國隋、唐制度實行改革,即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迅速發展,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成為一個強大的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5)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歸納能力。通過以上材料描述的變法的結果我們可知: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有改革才能擺脫落后生產關系的束縛,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商鞅變法、雅典的政治文化成就、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歸納能力。22.(2018八上·天臺月考)讀《隋朝大運河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開通大運河的皇帝是誰?(2)填寫大運河“一個中心、兩個端點”的名稱。端點A: ;C: 中心B: (3)大運河溝通了我國5大水系。圖中D和E分別是哪條河流? ;E (4)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揚州經商,如果走運河水路,他不必經過哪一段運河?(5)隋朝大運河中,溝通了黃河與淮河的一段運河是?(6)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有何積極影響?【答案】(1)隋煬帝(楊廣)(2)涿郡;余杭;洛陽(3)長江;黃河(4)江南河。(5)通濟渠。(6)積極影響:大運河的開通,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對于鞏固統一和推動沿岸地區的城鎮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知識點】隋的興亡【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開通隋朝大運河的是隋煬帝楊廣。(2)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涿郡,B為余杭,C為洛陽。(3)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大運河溝通了我國5大水系。圖中D是長江,E是黃河。(4)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揚州經商,如果走運河水路,他不必經過江南河。(5)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隋朝大運河中,溝通了黃河與淮河的一段運河是通濟渠。(6)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有關知識。大運河的開通,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對于鞏固統一和推動沿岸地區的城鎮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隋朝大運河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3.(2018八上·天臺月考)唐朝是中國古代繁榮與開放的朝代,它政策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聲名遠播,是中國歷史上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探究題。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贊干布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1)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唐太宗開創了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歷史上稱之為什么?(2)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請你說出當時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產工具的名稱。(3)唐朝時期,國家體制也進行了創新,下圖的政治體制稱為什么?并將該圖表填寫完整。(4)吐蕃人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祖先?簡述這一事件造成的影響。(5)根據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請你概括兩點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答案】(1)以民為本的思想(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貞觀之治。(2)曲轅犁;筒車。(3)三省六部制;①尚書省;②戶部。(4)藏族;影響: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原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重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友好;開放的對外政策等。【知識點】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以民為本的思想(或: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唐太宗開創了一個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2)本題考查的是唐朝農業生產工具革新的有關知識。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出現了曲轅犁和筒車。(3)本題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關知識。唐朝時期,國家體制也進行了創新,沿襲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責替皇帝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對詔令的內容進行審核,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負責政令的執行。(4)本題考查的是吐蕃的有關知識。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文成公主入藏對加強唐蕃友好和發展吐蕃經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本題考查的是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唐朝繁榮發展的原因有: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統治者大都重視發展生產;重視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關系友好;開放的對外政策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臺州市天臺縣平橋鎮中學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二次階段考試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臺州市天臺縣平橋鎮中學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二次階段考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