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六校2018年九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聯合模擬試卷一、選擇題1.(2018九下·金華模擬)關于下列兩國自然地理特征相同點的描述正確( )A.位于東半球 B.海陸兼備的國家C.熱帶雨林面積廣大 D.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2.(2018九下·金華模擬)詩句“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地形因素3.(2018九下·金華模擬)張之洞指出:“北無旅順,南無臺灣,中華海面,全為所扼,此后雖有水師,何從施展?”他的哀嘆源自( )A.鴉片戰爭戰敗 B.英法火燒圓明園C.《馬關條約》簽訂 D.八國聯軍侵華4.(2018九下·金華模擬)某校同學要編寫一期以“周恩來外交成就”為主題的黑板報,以下關于周恩來的活動與評價中,最適合這一主題的應是( )A.深明大義──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B.顧全大局──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高瞻遠矚──推動中美關系堅冰消融D.爭取和平──奔赴重慶參加國共談判5.(2018九下·金華模擬)今天中國象棋中的“炮”,最早寫為“砲”字,而到宋代出現“砲”“炮”兩字并用的現象,此現象的出現可能是因為宋代( )A.發明了中國象棋 B.發明了火藥C.火藥廣泛用于戰爭 D.西方近代火炮傳入6.(2018九下·金華模擬)唐朝時對外交往頻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實是( )A.玄奘西游 B.鑒真東渡C.鄭和下西洋 D.張騫出使西域7.(2018九下·金華模擬)《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一書中提出:“從1953~1956年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中國實現了對全社會各種行業的國有化或稱作集體化運動,公有制經濟得以確立。”這里的“國有化”或“集體化運動”是指( )A.土地改革 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 D.文化大革命8.(2018九下·金華模擬)被明太祖朱元璋推為“開國文臣之首”的文學家是( )A.駱賓王 B.宋濂 C.黃賓虹 D.李漁9.(2018九下·金華模擬)1942年4月18日,日本本土遭到美軍空襲,這是日本本土第一次遭到空襲。為了減輕日本本土的空中威脅,5月日軍發動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浙贛戰役C.第二次世界大戰 D.珍珠港戰役二、非選擇題10.(2018九下·金華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注:重慶主城區的海拔高度在168-400米之間。(1)據圖1描述圖示地區的地形特征,并指出A河的流向。(2)坎兒井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特殊灌溉設施,結合圖1分析修建坎兒井的有利自然條件。(3)吐魯番與重慶均為我國夏季的高溫中心。判斷圖2中7月氣溫更高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4)吐魯番地區的房屋多是半地窖式,一半埋在地下,結合圖2分析其建造原理。11.(2018九下·金華模擬)近500年來發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歐洲)的崛起……第二次轉變是19世紀中后期美國的崛起……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則是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下)》目錄節選:第七篇: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第26章:歐洲的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一,科學革命的根源二,科學革命的進程三,科學革命的意義四,工業革命的根源五,工業革命的進程六,工業革命對歐洲的影響……第27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國革命三,美國革命四,法國革命……材料二:美國發展簡史(1)根據材料一分析西方能占據優勢地位主要靠哪些方面的推動?(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英美法革命對世界政治制度的貢獻及對中國的影響。(3)結合材料二用史實分析第二次權力轉變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印度班加羅爾;巴西巴西利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印度和巴西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左圖為印度,右圖為巴西。巴西位于西半球,所以A不符合題意;巴西和印度都是海路兼備的國家,所以B符合題意;印度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狹小,面積廣大的是巴西,所以C不符合題意;印度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為主,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印度和巴西概括的識記。2.【答案】C【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氣候差異的相關知識。不同的地區氣候差異不同,“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這是由于緯度的不同而引起的熱量差異不同所造成的。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氣候差異原因的理解。3.【答案】C【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馬關條約》的有關知識。由材料“北無旅順,南無臺灣,中華海面,全為所扼,此后雖有水師,何從施展?”可知,張之洞哀嘆源自《馬關條約》的簽訂。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日本割占了中國的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等。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馬關條約》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答案】C【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恩來外交成就的有關知識。 ABD三選項主要是國共兩黨之間的談判、合作等,不是外交關系,只有C選項談到中美關系,屬于外交成就。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恩來外交成就的識記。5.【答案】C【知識點】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四大發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可知,宋元時期,火藥和火藥武器得到改進,威力更大,并開始廣泛用于軍事戰爭,所以宋代出現“砲”“炮”兩字并用的現象,表明了火藥廣泛用于戰爭。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四大發明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答案】A【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唐朝對外交往的有關知識。唐貞觀年間,為了求取佛經精義,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約17年的時間遍游各地,尋師訪友,研習佛法,獲得了極高的聲譽,為中印的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貢獻,故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實是玄奘西游,所以A符合題意。鑒真東渡是中日交流,鄭和下西洋發生在明朝,張騫出使西域發生在西漢,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唐朝對外交流的識記。7.【答案】B【知識點】三大改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有關知識。據“從1953~1956年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中國實現了對全社會各種行業的國有化或稱作集體化運動,公有制經濟得以確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里的“國有化”或“集體化運動”是指三大改造。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國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大改造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8.【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宋濂的有關知識。文學家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推為“開國文臣之首”。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宋濂的識記。9.【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金華的鄉土知識。1942年4月,日本本土遭到美軍突襲。為了減輕日本本土的空中威脅, 在東線上大舉入侵金華,日軍意圖切斷中國海沿岸的水上秘密運輸線的要地蘭溪,史稱浙贛戰役。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金華鄉土知識的識記。10.【答案】(1)以山地、盆地為主;西部、北部高,中南部低。自西向東流。(2)該盆地北部和西部有高大山脈,夏季高山冰雪融水為坎兒井提供了大量水源;北部山脈與盆地之間落差大,可自流引水。(3)吐魯番氣溫更高。原因:與重慶比,吐魯番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勢更低、更封閉,夏季不易散熱。(4)夏季氣溫較高,居住在地下涼爽;冬季氣溫低,居住在地下有利于保溫。【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方向;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1描述地區以山地、盆地為主;西部、北部高,中南部低;A河自西向東流。(2)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吐魯番盆地北部和西部有高大山脈,夏季高山冰雪融水為坎兒井提供了大量水源;北部山脈與盆地之間落差大,可自流引水。(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圖2可知嗎,吐魯番氣溫更高。與重慶比,吐魯番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勢更低、更封閉,夏季不易散熱。(4)本題考查的是自然環境的影響。吐魯番盆地夏季氣溫較高,居住在地下涼爽;冬季氣溫低,居住在地下有利于保溫,所以吐魯番地區的房屋多是半地窖式,一半埋在地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自然環境影響的理解,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答案】(1)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資產階級革命)。(2)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戊戌變法學習英國的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學習美國的共和制。(3)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第二次工業革命;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西方在世界上占據優勢地位主要靠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2)本題考查的是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英國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頒布了《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確立起來;美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的獨立,1787年憲法的頒布,美國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聯邦制;法國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資產階級統治。戊戌變法學習應該的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學習美國民主共和制。(3)本題考查的是美國南北戰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19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南北戰爭。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美國南北戰爭的識記,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金華市六校2018年九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聯合模擬試卷一、選擇題1.(2018九下·金華模擬)關于下列兩國自然地理特征相同點的描述正確( )A.位于東半球 B.海陸兼備的國家C.熱帶雨林面積廣大 D.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答案】B【知識點】印度班加羅爾;巴西巴西利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印度和巴西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左圖為印度,右圖為巴西。巴西位于西半球,所以A不符合題意;巴西和印度都是海路兼備的國家,所以B符合題意;印度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狹小,面積廣大的是巴西,所以C不符合題意;印度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為主,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印度和巴西概括的識記。2.(2018九下·金華模擬)詩句“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地形因素【答案】C【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氣候差異的相關知識。不同的地區氣候差異不同,“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這是由于緯度的不同而引起的熱量差異不同所造成的。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氣候差異原因的理解。3.(2018九下·金華模擬)張之洞指出:“北無旅順,南無臺灣,中華海面,全為所扼,此后雖有水師,何從施展?”他的哀嘆源自( )A.鴉片戰爭戰敗 B.英法火燒圓明園C.《馬關條約》簽訂 D.八國聯軍侵華【答案】C【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馬關條約》的有關知識。由材料“北無旅順,南無臺灣,中華海面,全為所扼,此后雖有水師,何從施展?”可知,張之洞哀嘆源自《馬關條約》的簽訂。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日本割占了中國的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等。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馬關條約》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2018九下·金華模擬)某校同學要編寫一期以“周恩來外交成就”為主題的黑板報,以下關于周恩來的活動與評價中,最適合這一主題的應是( )A.深明大義──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B.顧全大局──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高瞻遠矚──推動中美關系堅冰消融D.爭取和平──奔赴重慶參加國共談判【答案】C【知識點】中美建交與中國重返聯合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恩來外交成就的有關知識。 ABD三選項主要是國共兩黨之間的談判、合作等,不是外交關系,只有C選項談到中美關系,屬于外交成就。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恩來外交成就的識記。5.(2018九下·金華模擬)今天中國象棋中的“炮”,最早寫為“砲”字,而到宋代出現“砲”“炮”兩字并用的現象,此現象的出現可能是因為宋代( )A.發明了中國象棋 B.發明了火藥C.火藥廣泛用于戰爭 D.西方近代火炮傳入【答案】C【知識點】影響深遠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四大發明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可知,宋元時期,火藥和火藥武器得到改進,威力更大,并開始廣泛用于軍事戰爭,所以宋代出現“砲”“炮”兩字并用的現象,表明了火藥廣泛用于戰爭。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四大發明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2018九下·金華模擬)唐朝時對外交往頻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實是( )A.玄奘西游 B.鑒真東渡C.鄭和下西洋 D.張騫出使西域【答案】A【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唐朝對外交往的有關知識。唐貞觀年間,為了求取佛經精義,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約17年的時間遍游各地,尋師訪友,研習佛法,獲得了極高的聲譽,為中印的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貢獻,故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實是玄奘西游,所以A符合題意。鑒真東渡是中日交流,鄭和下西洋發生在明朝,張騫出使西域發生在西漢,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唐朝對外交流的識記。7.(2018九下·金華模擬)《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一書中提出:“從1953~1956年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中國實現了對全社會各種行業的國有化或稱作集體化運動,公有制經濟得以確立。”這里的“國有化”或“集體化運動”是指( )A.土地改革 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 D.文化大革命【答案】B【知識點】三大改造【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有關知識。據“從1953~1956年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中國實現了對全社會各種行業的國有化或稱作集體化運動,公有制經濟得以確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里的“國有化”或“集體化運動”是指三大改造。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國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標志著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三大改造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8.(2018九下·金華模擬)被明太祖朱元璋推為“開國文臣之首”的文學家是( )A.駱賓王 B.宋濂 C.黃賓虹 D.李漁【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宋濂的有關知識。文學家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推為“開國文臣之首”。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宋濂的識記。9.(2018九下·金華模擬)1942年4月18日,日本本土遭到美軍空襲,這是日本本土第一次遭到空襲。為了減輕日本本土的空中威脅,5月日軍發動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浙贛戰役C.第二次世界大戰 D.珍珠港戰役【答案】B【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金華的鄉土知識。1942年4月,日本本土遭到美軍突襲。為了減輕日本本土的空中威脅, 在東線上大舉入侵金華,日軍意圖切斷中國海沿岸的水上秘密運輸線的要地蘭溪,史稱浙贛戰役。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金華鄉土知識的識記。二、非選擇題10.(2018九下·金華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注:重慶主城區的海拔高度在168-400米之間。(1)據圖1描述圖示地區的地形特征,并指出A河的流向。(2)坎兒井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特殊灌溉設施,結合圖1分析修建坎兒井的有利自然條件。(3)吐魯番與重慶均為我國夏季的高溫中心。判斷圖2中7月氣溫更高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4)吐魯番地區的房屋多是半地窖式,一半埋在地下,結合圖2分析其建造原理。【答案】(1)以山地、盆地為主;西部、北部高,中南部低。自西向東流。(2)該盆地北部和西部有高大山脈,夏季高山冰雪融水為坎兒井提供了大量水源;北部山脈與盆地之間落差大,可自流引水。(3)吐魯番氣溫更高。原因:與重慶比,吐魯番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勢更低、更封閉,夏季不易散熱。(4)夏季氣溫較高,居住在地下涼爽;冬季氣溫低,居住在地下有利于保溫。【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方向;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1描述地區以山地、盆地為主;西部、北部高,中南部低;A河自西向東流。(2)本題考查的是坎兒井的有關知識。吐魯番盆地北部和西部有高大山脈,夏季高山冰雪融水為坎兒井提供了大量水源;北部山脈與盆地之間落差大,可自流引水。(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圖2可知嗎,吐魯番氣溫更高。與重慶比,吐魯番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勢更低、更封閉,夏季不易散熱。(4)本題考查的是自然環境的影響。吐魯番盆地夏季氣溫較高,居住在地下涼爽;冬季氣溫低,居住在地下有利于保溫,所以吐魯番地區的房屋多是半地窖式,一半埋在地下【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自然環境影響的理解,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2018九下·金華模擬)近500年來發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歐洲)的崛起……第二次轉變是19世紀中后期美國的崛起……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則是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下)》目錄節選:第七篇: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第26章:歐洲的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一,科學革命的根源二,科學革命的進程三,科學革命的意義四,工業革命的根源五,工業革命的進程六,工業革命對歐洲的影響……第27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國革命三,美國革命四,法國革命……材料二:美國發展簡史(1)根據材料一分析西方能占據優勢地位主要靠哪些方面的推動?(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英美法革命對世界政治制度的貢獻及對中國的影響。(3)結合材料二用史實分析第二次權力轉變的原因。【答案】(1)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資產階級革命)。(2)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戊戌變法學習英國的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學習美國的共和制。(3)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知識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資本主義的擴張;第二次工業革命;啟蒙運動;文藝復興;科學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西方在世界上占據優勢地位主要靠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2)本題考查的是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英國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頒布了《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確立起來;美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的獨立,1787年憲法的頒布,美國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聯邦制;法國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資產階級統治。戊戌變法學習應該的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學習美國民主共和制。(3)本題考查的是美國南北戰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19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南北戰爭。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美國南北戰爭的識記,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六校2018年九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聯合模擬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六校2018年九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聯合模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