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婺外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獨立作業試卷一、選擇題1.(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8年1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作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發源地( ?。?br/>A.長江、黃河、瀾滄江 B.長江、黃河、烏江C.長江、黃河、黑龍江 D.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2.(2018九下·金華月考)讀下圖,判斷甲在丁的______方向( )A.東南 B.西北 C.西南 D.東北3.(2018九下·金華月考)山脈是大地的骨架,關于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形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我國的政治中心位于①平原B.②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C.③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D.青藏鐵路穿過了④盆地4.(2018九下·金華月考)下圖是兩幅圖幅相同、等高距相等的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D處的坡度比EF處緩 B.乙圖反映的實際范圍比甲圖大C.EF處的實際距離比CD大 D.CD的坡度和EF一樣大5.(2018九下·金華月考)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2017年12月3日-5日在烏鎮舉行。下列符合對烏鎮自然環境描述的是( ?。?br/>A.丘陵地形,土壤肥沃 B.臨河建屋,出行便利C.種植水稻,喜食魚蝦 D.氣候濕潤,雨熱同期6.(2018九下·金華月考)1894年“甲午戰爭、”1898年“戊戌變法”、1901年“辛丑條約”和1911年“辛亥革命”都與干支紀年有關。結合相關信息,請你推算,農歷2018年是( )A.甲午年 B.戊戌年 C.辛丑年 D.辛亥年7.(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下列事件與周恩來直接相關的是( ?。?br/>①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②參加中共一大 ③參加萬隆會議 ④領導發動南昌起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8.(2018九下·金華月考)標語是濃縮的歷史,下列標語按其反映事件的發展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到一切,全面內戰③打倒列強,除軍閥 ④抗美援朝,保家衛國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9.(2018九下·金華月考)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表中推論符合史實的是( ?。?br/>選項 史實 推論A 遵義會議召開 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轉折點B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C 七七事變爆發 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D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改變兩大陣營力量對比,是二戰轉折點A.A B.B C.C D.D10.(2018九下·金華月考)1949年,陳毅欣然寫道“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痹撛娒鑼懙氖牵ā 。?br/>A.民眾支援,淮海戰役勝利 B.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C.瓦解敵軍,和平解放北平 D.革命勝利,實現民族獨立11.(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將對中國商品征收500億美元關稅。針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中國政府表示既不會怕,也不會躲,會奉陪到底。美國政府的行為( ?。?br/>①違背當今世界和平的主題 ②是一種逆全球化的錯誤做法③會損害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 ④沒有在聯合國框架內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2.(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7年5月18日,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從應對資源問題的舉措來看,這屬于( ?。?br/>A.開源 B.節流 C.保護 D.調配13.(2018九下·金華月考)“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八婺大地,人杰地靈、物產豐盈、文化璀璨。下列屬于金華別具一格的傳統手工技藝文化的是( )①永康五金 ②金華斗牛 ③東陽木雕 ④婺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2018九下·金華月考)下列屬于金華歷史上著名詞人的是( ?。?br/>A.駱賓王 B.李漁 C.陳亮 D.宋濂二、非選擇題15.(2018九下·金華月考)伊犁河谷,絲路明珠。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位于南北天山之間的伊犁河谷地區一一綠洲廣布,自古人們以種植莊稼和果木為生。伊犁河谷被禰為“塞外江南”,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北道要沖。伊犁河谷及周邊地帶示意圖及氣溫降水圖(見下圖)(1)伊犁河谷位于我國哪個地理區域?并據圖判斷河谷中河流的大致流向。(2)閱讀材料和圖片,指出伊犁河谷成為“古絲綢之路北道要沖”的人文因素是什么?并結合圖片分析伊犁河谷能成為“塞外江南”的自然條件。(3)當前伊犁河谷地區發展面臨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針對此問題,請你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一條建議。16.(2018九下·金華月考)制度的變革與創新與國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對鞏固祖國統一,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過作用。——摘編自張傳璽《簡明中國古代史》材料二:明清時期,這種制度及做法,使得民間很難出現創新,創造力受到壓抑和捆綁,出現社會衰頹、個性發展庸俗化……這種制度最終為民主革命的烈火燒毀。——摘編自宋澤?!吨袊糯鲗V浦住?br/>材料三: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經驗不多,實行的制度出現偏差,犯過階級斗爭擴大化、在經濟建設上急于求成的錯誤……20 世紀七十年代末,在世界的東方,中國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拉開序幕。此后,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解放了思想的中國人煥發出蓬勃的創造力,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摘編自《復興之路》(1)秦朝創新的制度在監督官員及地方管理方面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的“民主革命”與材料三的“社會變革拉開序幕”的標志分別是什么?(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當前我國要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的必要性。(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江源的有關知識。作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三江源的識記。2.【答案】A【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經緯網定向法的有關知識。經度向西變大的是西經,上圖要反過來看,所以甲位于北緯30度,西經70度;丁位于北緯60度,西經90度。因此甲在丁的東南方向。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較高,主要考查學生對經緯網定向法的判讀。3.【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主要地形區的分布。大興安嶺以東是東北平原,而我國的政治中心是北京,位于華北平原,所以A表述錯誤;秦嶺以南是四川盆地,而我國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所以B表述錯誤;太行山脈以東是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的地區,所以C符合題意;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與青藏鐵路無關,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形區分布的識記。4.【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在相同圖幅下,比例尺越小,實地距離就越大。乙圖的比例尺大,甲圖的比例尺小,所以CD處的坡度比EF處要陡,所以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的理解。5.【答案】D【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水鄉城鎮的有關知識。烏鎮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氣候濕潤,雨熱同期,所以D符合題意;烏鎮地勢比較平坦,所以A不符合題意;BC是烏鎮的人文特征,所以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水鄉城鎮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6.【答案】B【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干支紀年法的有關知識。干支紀年法60年一個輪回,2018年與1898年正好相差120年,兩個輪回,所以農歷2018年是戊戌年。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干支紀年法的理解。7.【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西安事變;工農武裝割據;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恩來的有關知識。周恩來領導發動了南昌起義,促成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參加了萬隆會議,但并沒有參加中共一大。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恩來人生事跡的識記。8.【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文革十年;工農武裝割據;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1927年底開始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左右,“打倒一切,全面內戰”是1966——1967年間發生的文化大革命的口號,“打倒列強,除軍閥”為1926——1927年間發生的北伐戰爭時期的口號,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指的是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所以正確順序為③①④②。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口號的識記。9.【答案】A【知識點】西安事變;紅軍長征;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史實影響的有關知識。遵義會議確立了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所以A符合題意;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所以B不符合題意;七七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開始,九一八事變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所以C不符合題意;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它的成立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二戰的轉折點則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影響的識記。10.【答案】B【知識點】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渡江戰役的有關知識。材料中的“大江”指長江;“金陵”指南京;“換人間”指推翻國民政府。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后發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占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無錫、鎮江等城,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4月23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渡江戰役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聯合國與走向世界的中國;和平主題與和平問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美貿易戰的有關知識。題干中美國政府對中國中國商品征收500億美元關稅,挑起貿易戰,違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會影響中美兩國的關系,是錯誤的做法,所以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①說法錯誤,本題只涉及到經濟,違背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④說法錯誤,這不是貿易爭端,是美國單方面的挑釁。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美貿易戰的理解。12.【答案】A【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題干中我國首次開采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成功,這是積極開發新能源的表現,屬于開源,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其它選項與開采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3.【答案】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金華的鄉土文化。傳統手工技藝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之一,側重于手工技術,五金與木雕屬于手工技術,符合題意;②屬于民俗,④屬于文學藝術,不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金華鄉土文化的識記。14.【答案】C【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宋元社會生活與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金華的鄉土文化。駱賓王雖是金華義烏人,唐代詩人,所以A不符合題意;李漁是文學家、戲劇節,所以B不符合題意;陳亮詞作風格豪邁,所以C符合題意;宋濂以散文創作聞名,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金華鄉土名人的識記。15.【答案】(1)西北地區;自東向西流。(2)自古綠洲農業條件較好,且沿途城鎮眾多,能夠為過往商人提供食宿。河谷地區,地勢較低,相對平坦;北部高大山脈阻擋寒冷的冬季風,冬季氣溫偏高;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和夏季熱浪侵襲;夏季高溫,有高山上的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3)荒漠化;因地制宜,發展薰衣草種植等耐旱、高附加值產業;利用科技,發展節水及環保產業等。【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伊犁位于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屬于我國西北地區。伊犁河谷東部為高大的山脈,所以伊犁河谷中河流大都自東向西流。(2)本題考查的是伊犁河谷的有關知識。伊犁河谷地帶自古綠洲農業條件較好,且沿途城鎮眾多,能夠為過往商人提供食宿。伊犁河谷能成為“塞外江南”有優越的自然條件,河谷地區,地勢較低,相對平坦;北部高大山脈阻擋寒冷的冬季風,冬季氣溫偏高;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和夏季熱浪侵襲;夏季高溫,有高山上的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3)本題考查的是伊犁河谷的有關知識。當前伊犁河谷地區發展面臨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荒漠化,也是我國西北地區面臨的最大的生態問題。為此,我國要想實現伊犁河谷的長遠發展,必須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 發展薰衣草種植等耐旱、高附加值產業;利用科技,發展節水及環保產業等措施。【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北地區、絲綢之路的識記,對地圖的分析理解能力。16.【答案】(1)御史大夫;實行郡縣制。(2)武昌起義;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3)明清時期,我國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禁錮了人民的思想,抑制了各領域的創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改革開放前,由于對國情的認識有偏差,發生了一些失誤與挫折,給經濟、政治建設造成巨大損失,影響了國家社會的發展。因此,當制度不符合歷史潮流,不符合人民需要時,就會阻礙國家社會發展;秦朝首創中央集權制度,鞏固了統治,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高速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當對舊制度進行變革,順應了歷史潮流,符合國情,符合人民需要,就有利于推動國家社會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就能推動社會發展。只有不斷推進制度創新,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辛亥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秦朝制度的相關知識。依據材料“秦朝的集權制度對于鞏固祖國統一,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可知,秦朝對官員的監察及對地方的管理方面 分別采取了御史大夫、郡縣制。(2)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有關知識。明清時期皇權專制不斷強化,文字獄和八股取士使整個社會的思想發展受到阻礙,最終辛亥革命推翻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拉開了現代中國社會變革的序幕。(3)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我國制度創新問題的理解。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即可,如:明清時期,我國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禁錮了人民的思想,抑制了各領域的創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改革開放前,由于對國情的認識有偏差,發生了一些失誤與挫折,給經濟、政治建設造成巨大損失,影響了國家社會的發展。因此,當制度不符合歷史潮流,不符合人民需要時,就會阻礙國家社會發展;秦朝首創中央集權制度,鞏固了統治,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高速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當對舊制度進行變革,順應了歷史潮流,符合國情,符合人民需要,就有利于推動國家社會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就能推動社會發展。只有不斷推進制度創新,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秦朝制度、辛亥革命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影響的識記,對我國制度創新必要性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金華市婺外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獨立作業試卷一、選擇題1.(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8年1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作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發源地( )A.長江、黃河、瀾滄江 B.長江、黃河、烏江C.長江、黃河、黑龍江 D.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答案】A【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江源的有關知識。作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三江源的識記。2.(2018九下·金華月考)讀下圖,判斷甲在丁的______方向( ?。?br/>A.東南 B.西北 C.西南 D.東北【答案】A【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經緯網定向法的有關知識。經度向西變大的是西經,上圖要反過來看,所以甲位于北緯30度,西經70度;丁位于北緯60度,西經90度。因此甲在丁的東南方向。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較高,主要考查學生對經緯網定向法的判讀。3.(2018九下·金華月考)山脈是大地的骨架,關于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形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我國的政治中心位于①平原B.②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C.③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D.青藏鐵路穿過了④盆地【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主要地形區的分布。大興安嶺以東是東北平原,而我國的政治中心是北京,位于華北平原,所以A表述錯誤;秦嶺以南是四川盆地,而我國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所以B表述錯誤;太行山脈以東是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的地區,所以C符合題意;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與青藏鐵路無關,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地形區分布的識記。4.(2018九下·金華月考)下圖是兩幅圖幅相同、等高距相等的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D處的坡度比EF處緩 B.乙圖反映的實際范圍比甲圖大C.EF處的實際距離比CD大 D.CD的坡度和EF一樣大【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在相同圖幅下,比例尺越小,實地距離就越大。乙圖的比例尺大,甲圖的比例尺小,所以CD處的坡度比EF處要陡,所以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的理解。5.(2018九下·金華月考)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2017年12月3日-5日在烏鎮舉行。下列符合對烏鎮自然環境描述的是( ?。?br/>A.丘陵地形,土壤肥沃 B.臨河建屋,出行便利C.種植水稻,喜食魚蝦 D.氣候濕潤,雨熱同期【答案】D【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水鄉城鎮的有關知識。烏鎮位于我國南方地區,氣候濕潤,雨熱同期,所以D符合題意;烏鎮地勢比較平坦,所以A不符合題意;BC是烏鎮的人文特征,所以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水鄉城鎮自然人文特征的理解。6.(2018九下·金華月考)1894年“甲午戰爭、”1898年“戊戌變法”、1901年“辛丑條約”和1911年“辛亥革命”都與干支紀年有關。結合相關信息,請你推算,農歷2018年是( )A.甲午年 B.戊戌年 C.辛丑年 D.辛亥年【答案】B【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干支紀年法的有關知識。干支紀年法60年一個輪回,2018年與1898年正好相差120年,兩個輪回,所以農歷2018年是戊戌年。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干支紀年法的理解。7.(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下列事件與周恩來直接相關的是( )①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②參加中共一大 ③參加萬隆會議 ④領導發動南昌起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西安事變;工農武裝割據;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周恩來的有關知識。周恩來領導發動了南昌起義,促成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參加了萬隆會議,但并沒有參加中共一大。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周恩來人生事跡的識記。8.(2018九下·金華月考)標語是濃縮的歷史,下列標語按其反映事件的發展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到一切,全面內戰③打倒列強,除軍閥 ④抗美援朝,保家衛國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答案】A【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文革十年;工農武裝割據;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1927年底開始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左右,“打倒一切,全面內戰”是1966——1967年間發生的文化大革命的口號,“打倒列強,除軍閥”為1926——1927年間發生的北伐戰爭時期的口號,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指的是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所以正確順序為③①④②。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口號的識記。9.(2018九下·金華月考)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表中推論符合史實的是( ?。?br/>選項 史實 推論A 遵義會議召開 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轉折點B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C 七七事變爆發 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D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改變兩大陣營力量對比,是二戰轉折點A.A B.B C.C D.D【答案】A【知識點】西安事變;紅軍長征;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史實影響的有關知識。遵義會議確立了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所以A符合題意;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所以B不符合題意;七七事變標志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開始,九一八事變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所以C不符合題意;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它的成立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二戰的轉折點則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影響的識記。10.(2018九下·金華月考)1949年,陳毅欣然寫道“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痹撛娒鑼懙氖牵ā 。?br/>A.民眾支援,淮海戰役勝利 B.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C.瓦解敵軍,和平解放北平 D.革命勝利,實現民族獨立【答案】B【知識點】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渡江戰役的有關知識。材料中的“大江”指長江;“金陵”指南京;“換人間”指推翻國民政府。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后發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占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無錫、鎮江等城,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4月23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渡江戰役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將對中國商品征收500億美元關稅。針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中國政府表示既不會怕,也不會躲,會奉陪到底。美國政府的行為( ?。?br/>①違背當今世界和平的主題 ②是一種逆全球化的錯誤做法③會損害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 ④沒有在聯合國框架內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聯合國與走向世界的中國;和平主題與和平問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美貿易戰的有關知識。題干中美國政府對中國中國商品征收500億美元關稅,挑起貿易戰,違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會影響中美兩國的關系,是錯誤的做法,所以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①說法錯誤,本題只涉及到經濟,違背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④說法錯誤,這不是貿易爭端,是美國單方面的挑釁。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美貿易戰的理解。12.(2018九下·金華月考)2017年5月18日,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從應對資源問題的舉措來看,這屬于( ?。?br/>A.開源 B.節流 C.保護 D.調配【答案】A【知識點】我國資源問題【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題干中我國首次開采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成功,這是積極開發新能源的表現,屬于開源,A說法正確,符合題意。其它選項與開采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3.(2018九下·金華月考)“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八婺大地,人杰地靈、物產豐盈、文化璀璨。下列屬于金華別具一格的傳統手工技藝文化的是( )①永康五金 ②金華斗牛 ③東陽木雕 ④婺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金華的鄉土文化。傳統手工技藝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之一,側重于手工技術,五金與木雕屬于手工技術,符合題意;②屬于民俗,④屬于文學藝術,不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金華鄉土文化的識記。14.(2018九下·金華月考)下列屬于金華歷史上著名詞人的是( ?。?br/>A.駱賓王 B.李漁 C.陳亮 D.宋濂【答案】C【知識點】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宋元社會生活與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金華的鄉土文化。駱賓王雖是金華義烏人,唐代詩人,所以A不符合題意;李漁是文學家、戲劇節,所以B不符合題意;陳亮詞作風格豪邁,所以C符合題意;宋濂以散文創作聞名,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金華鄉土名人的識記。二、非選擇題15.(2018九下·金華月考)伊犁河谷,絲路明珠。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位于南北天山之間的伊犁河谷地區一一綠洲廣布,自古人們以種植莊稼和果木為生。伊犁河谷被禰為“塞外江南”,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北道要沖。伊犁河谷及周邊地帶示意圖及氣溫降水圖(見下圖)(1)伊犁河谷位于我國哪個地理區域?并據圖判斷河谷中河流的大致流向。(2)閱讀材料和圖片,指出伊犁河谷成為“古絲綢之路北道要沖”的人文因素是什么?并結合圖片分析伊犁河谷能成為“塞外江南”的自然條件。(3)當前伊犁河谷地區發展面臨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什么?針對此問題,請你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一條建議。【答案】(1)西北地區;自東向西流。(2)自古綠洲農業條件較好,且沿途城鎮眾多,能夠為過往商人提供食宿。河谷地區,地勢較低,相對平坦;北部高大山脈阻擋寒冷的冬季風,冬季氣溫偏高;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和夏季熱浪侵襲;夏季高溫,有高山上的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3)荒漠化;因地制宜,發展薰衣草種植等耐旱、高附加值產業;利用科技,發展節水及環保產業等。【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伊犁位于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屬于我國西北地區。伊犁河谷東部為高大的山脈,所以伊犁河谷中河流大都自東向西流。(2)本題考查的是伊犁河谷的有關知識。伊犁河谷地帶自古綠洲農業條件較好,且沿途城鎮眾多,能夠為過往商人提供食宿。伊犁河谷能成為“塞外江南”有優越的自然條件,河谷地區,地勢較低,相對平坦;北部高大山脈阻擋寒冷的冬季風,冬季氣溫偏高;南部高大山脈可阻擋塔里木盆地的風沙入侵和夏季熱浪侵襲;夏季高溫,有高山上的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3)本題考查的是伊犁河谷的有關知識。當前伊犁河谷地區發展面臨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荒漠化,也是我國西北地區面臨的最大的生態問題。為此,我國要想實現伊犁河谷的長遠發展,必須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 發展薰衣草種植等耐旱、高附加值產業;利用科技,發展節水及環保產業等措施。【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西北地區、絲綢之路的識記,對地圖的分析理解能力。16.(2018九下·金華月考)制度的變革與創新與國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對鞏固祖國統一,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過作用。——摘編自張傳璽《簡明中國古代史》材料二:明清時期,這種制度及做法,使得民間很難出現創新,創造力受到壓抑和捆綁,出現社會衰頹、個性發展庸俗化……這種制度最終為民主革命的烈火燒毀。——摘編自宋澤?!吨袊糯鲗V浦住?br/>材料三: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經驗不多,實行的制度出現偏差,犯過階級斗爭擴大化、在經濟建設上急于求成的錯誤……20 世紀七十年代末,在世界的東方,中國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拉開序幕。此后,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解放了思想的中國人煥發出蓬勃的創造力,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摘編自《復興之路》(1)秦朝創新的制度在監督官員及地方管理方面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的“民主革命”與材料三的“社會變革拉開序幕”的標志分別是什么?(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當前我國要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的必要性。(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答案】(1)御史大夫;實行郡縣制。(2)武昌起義;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3)明清時期,我國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禁錮了人民的思想,抑制了各領域的創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改革開放前,由于對國情的認識有偏差,發生了一些失誤與挫折,給經濟、政治建設造成巨大損失,影響了國家社會的發展。因此,當制度不符合歷史潮流,不符合人民需要時,就會阻礙國家社會發展;秦朝首創中央集權制度,鞏固了統治,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高速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當對舊制度進行變革,順應了歷史潮流,符合國情,符合人民需要,就有利于推動國家社會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就能推動社會發展。只有不斷推進制度創新,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辛亥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秦朝制度的相關知識。依據材料“秦朝的集權制度對于鞏固祖國統一,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可知,秦朝對官員的監察及對地方的管理方面 分別采取了御史大夫、郡縣制。(2)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有關知識。明清時期皇權專制不斷強化,文字獄和八股取士使整個社會的思想發展受到阻礙,最終辛亥革命推翻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拉開了現代中國社會變革的序幕。(3)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我國制度創新問題的理解。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即可,如:明清時期,我國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禁錮了人民的思想,抑制了各領域的創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改革開放前,由于對國情的認識有偏差,發生了一些失誤與挫折,給經濟、政治建設造成巨大損失,影響了國家社會的發展。因此,當制度不符合歷史潮流,不符合人民需要時,就會阻礙國家社會發展;秦朝首創中央集權制度,鞏固了統治,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高速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當對舊制度進行變革,順應了歷史潮流,符合國情,符合人民需要,就有利于推動國家社會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就能推動社會發展。只有不斷推進制度創新,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秦朝制度、辛亥革命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影響的識記,對我國制度創新必要性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婺外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獨立作業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婺外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第一次獨立作業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