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六校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六校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六校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2018八下·柯橋期中)某校八年級(2)班的同學正在進行研究性學習,他們使用的資料有“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閉關鎖國政策”等。由此可知他們學習的主題是( ?。?br/>A.統一國家的建立
B.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答案】D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明清時期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如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但君權的強化日益顯出封建社會的腐朽,這時出現了外國對中國的不斷入侵,如荷蘭侵略臺灣,倭寇侵略東南沿海等,同時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中國的落后,中國逐漸出現了危機。因此學生學習的主題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D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是某校八年級(2)班的同學學習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研究性學習主題為切入點,考查明清時期階段特征。對階段特征的總結和掌握有助于同學們把握歷史發展的脈胳,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2.(2018八下·柯橋期中)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蹦軌蜃糇C這一觀點的史實有(  )
①文藝復興 ②“三角貿易” ③鴉片貿易 ④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掠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識點】鴉片戰爭;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
【解析】【分析】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東西?!边@說明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的過程,充滿了罪惡,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有三角貿易、鴉片貿易、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掠奪,文藝復興與資本的原始積累無關。
C項②③④能夠佐證“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這一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和特點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3.(2018八下·柯橋期中)有一首流行于英國19世紀初期的歌曲:“當你走進一家破落的織布店,兩三部織布機映入眼簾,如同廢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你問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親說得可憐:女兒們因為織布機不方便,離家到工廠去賺錢。”歌曲中這家織布店的沒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沖擊(  )
A.工業革命 B.資產階級革命
C.文藝復興 D.地理大發現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 “工廠”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織布店的沒落主要是受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沖擊。1840年前后,機器大生產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沖擊,出現題干材料中的情景。
A項工業革命沖擊了題干歌曲中織布店的沒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破落的織布店切入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2018八下·柯橋期中)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見下圖)的設計告訴我們,世博會的核心理念體現以人為本。下列事件中,提倡“發展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
A.啟蒙運動 B.新航路開辟 C.文藝復興 D.科學革命
【答案】C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14——16世紀,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促使人們思想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C項文藝復興提倡“發展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的相關知識。
5.(2018八下·柯橋期中)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成祖遷都北京。請你從以下對他一生中的四個剪影中選出不可能是事實的一項( ?。?br/>A.清早起來埋頭苦讀八股文 B.中年時被授予左丞相一職
C.他的兒子被錦衣衛捉去拷問 D.曾三次參加科舉考試
【答案】B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成祖遷都北京。他一生中不可能的事實是中年時被授予左丞相一職,因為明太祖廢除了丞相,明成祖時期已經不在設丞相一職。
B項中年時被授予左丞相一職不可能是事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朝加強君權的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2018八下·柯橋期中)某“超級女聲”參加中央電視臺《開心辭典》網上答題,她要答的題目是:美國在資產階級革命中把下圖思想家的三權分立主張轉化為政治實踐的是什么?她求助于現場的fans,請你幫她(  )
A.《獨立宣言》 B.1787年的美國憲法
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宅地法》
【答案】B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通過獨立戰爭獲得獨立后,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將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成功應用到政治實踐中。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權。
B項1787年的美國憲法把三權分立主張轉化為政治實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1787年憲法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識記所學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7.(2018八下·柯橋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①最早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的是英國
②波士頓傾茶事件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③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本國封建專制統治,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
④資產階級革命后,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法國和美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政體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①最早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的是英國說法正確,1640年議會召開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議同國王進行斗爭,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英國最早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符合題意;
②波士頓傾茶事件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說法錯誤,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775年北美13個殖民地爆發了北美獨立戰爭,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來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不符合題意;
③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本國封建專制統治,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④資產階級革命后,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法國和美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政體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
8.(2018八下·柯橋期中)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边@段話是指太平天國(  )
A.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 D.沒有徹底革命精神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中“采用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說明領導太平天國運動的農民階級缺乏科學理論指導,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能領導革命走向成功,這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C項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有關知識,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
9.(2018八下·柯橋期中)1789年7月14日,這一天在法國國王看來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就是國王認為平淡的這一天、卻成為一個改寫法國歷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為這一天發生了( ?。?br/>A.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B.攻占巴士底獄
C.來克星頓槍聲 D.拿破侖發動霧月政變
【答案】B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 “1789年7月14日”,聯系所學知識,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法國大革命由此爆發,成為一個改寫法國歷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4日后來被定為法國的國慶日。
B項攻占巴士底獄發生在1789年7月14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法國大革命的史實。
10.(2018八下·柯橋期中)《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道:“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這場戰爭是指(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
【解析】【分析】題干中1514年的325年后,是1840年。1840年英國以中國禁煙為借口發動了鴉片戰爭,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古老的中國被迫打開國門,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A項鴉片戰爭是題干材料描述的戰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的影響的準確識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1.(2018八下·柯橋期中)如果請你為下面這幅世界名畫——《華盛頓在森林中祈禱》,配寫人物祈禱臺詞。下列符合人物身份的是( ?。?br/>A.祈禱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新的共和國
B.祈禱人民擺脫英國的統治,國家實現獨立
C.祈禱讓奴隸獲得解放,讓國家不再分裂
D.祈禱改革能夠成功,國家能夠富強
【答案】B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美國獨立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國家的獨立。作為“合眾國之父”的華盛頓自然是把這件事銘記在心中的,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奮斗目標。
B項祈禱人民擺脫英國的統治,國家實現獨立符合華盛頓身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2.(2018八下·柯橋期中)博物館近代展館前,導游向同學們解說關于近代列強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國,不斷地侵占中國權益時是這么說的:“起初①允許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接下來②開放廣州、廈門等為通商口岸;后來③各國派兵保護東交民巷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最后④還趁機割占我國北方領土達150萬平方千米?!@然導游把史實的順序弄錯了,那么正確的順序是( ?。?br/>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答案】C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①是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的內容;②為1842年南京條約的內容,③是1901年《辛丑條約》的內容;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期間的條約的內容。
C項②④①③符合歷史事實的順序,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南京條約》的內容。
13.科技創新推動人類歷史進程。下列成就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珍妮機的發明 ②瓦特蒸汽機的普遍使用
③飛機的問世 ④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工業革命考點的掌握。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18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瓦特吸收前人的成果,制造出全世界第一臺具有真正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之后蒸汽機得到普遍使用。1903年底,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之后才廣泛應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14.(2018八下·柯橋期中)如果將資產階級革命傳播喻為“地震波”,那么以下傳導順序比較恰當的是( ?。?br/>A.英國—法國—美國 B.法國—英國—美國
C.美國—英國—法國 D.英國—美國—法國
【答案】D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詹姆士二世退位的事件結束,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起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1775年4月19日,在來克星頓打響第一槍的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從1775年至1783年,持續8年之久,最終以英國在北美殖民統治的破產和北美殖民地的獨立而告終。北美的獨立戰爭對法國大革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法國大革命爆發于1789年,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傳播了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D項英國→美國→法國傳導順序比較恰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
15.(2016八下·杭州期中)華盛頓和拿破侖是張同學非常感興趣的歷史人物,為此張同學對他們的主要活動進行了如下總結,其中正確的有( ?。?br/>①都是19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 ②都是在國家和民族處于危難時刻登上政治舞臺
③都曾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與外來勢力英勇斗爭 ④都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華盛頓和拿破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華盛頓和拿破侖都是十八、十九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①錯;華盛頓是在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危難深刻成為領導人的,拿破侖是在反抗外國干涉過程中成為領導人的,②③對;華盛頓主導形成了1787年美國憲法,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而拿破侖則曾復辟帝制,④錯。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華盛頓和拿破侖事跡的了解。
16.(2018八下·柯橋期中)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藏族是祖國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清政府加強了對西藏的管理,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有( ?。?br/>①順治帝接見達賴五世,正式賜予“達賴喇嘛”封號
②清廷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封號
③清政府規定,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
④1727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
⑤清朝康熙時期,改土歸流制度開始大規模推行,加強了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A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清政府加強了對西藏的管理,清朝初期,順治帝隆重接見前來朝賀的西藏佛教首領達賴五世,并賜予“達賴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并規定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雍正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規定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準,乾隆帝設立金瓶掣簽制度。⑤與清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理無關。
A項①②③④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理的相關措施的相關史實。
17.(2018八下·柯橋期中)近代以來,西方列強曾兩次攻入北京,它們是(  )
①鴉片戰爭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甲午戰爭 ④八國聯軍侵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856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一路燒殺,攻陷天津,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搶劫后并燒毀圓明園。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義和團運動的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鎮壓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國組成八國聯軍,發動了侵華戰爭,攻陷天津,1900年8月中旬,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在北京城燒殺搶掠,慈禧太后帶領光緒帝倉皇出逃至西安。近代以來,西方列強曾兩次攻入北京,它們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項②④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西方列強曾攻入北京,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近代以來,西方列強曾兩次攻入北京為依托,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8.下面關于下圖的解讀,不符合史實的是( ?。?br/>A.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不言而喻;
B.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一目了然;
C.此圖最早繪制于八國聯軍侵華后
D.圖中最先瓜分中國的是德國
【答案】C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局圖》的有關知識。《時局圖》是中國近代時事漫畫的杰作。它把19世紀末(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豆剖的嚴重危機,及時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們面前,起到了警示鐘的作用,所以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時局圖》的理解。
19.在1860年的一天,以下情景有可能發生的是( ?。?br/>A.美國南方一黑人正在為競選州長作準備
B.美國南方一黑人夫婦正在為主人收割小麥
C.美國南方的一位黑人農場主正在指揮白人奴隸搶收葡萄
D.在一輛公交車上,一位白人紳士給一位黑人婦女讓座
【答案】B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于1861年4月,題干里的是1860年的一天可能發生的事情,戰爭還沒開始,黑人在美國還是作為奴隸存在,所以美國南方一黑人夫婦正在為主人摘棉花,是可能的情景。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的了解。
20.(2018八下·柯橋期中)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在《世界經濟霸權1500~1990》一書中記錄的英國每年申請專利數變化如下圖。下列現象與圖中反映的歷史事實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  )
A.君主立憲制的形成 B.殖民霸權的確立
C.壟斷組織的出現 D.工業革命的發展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工業革命的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上半期完成。依據所學知識,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生產力,引起了一系列重大發明創造的出現,導致了專利發明數量的增加。依據題干圖中“1760年——1825年,這是英國工業革命開展的時間。
A項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在1689年,與專利發明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
B項殖民霸權的確立在18世紀后半期已經確立,與專利發明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
C項壟斷組織的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與專利發明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
D項工業革命的發展導致了專利發明數量的增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及學生理解圖示的能力。
二、材料題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br/>——康熙帝
材料二:“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br/>——雍正帝
材料三:1793年,乾隆給英王喬治三世的信中說道:“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材料四:朝臣胡中藻有詩句“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帝看了竟說“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結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殺,禍及師友。
(1)聯系上述四則材料,分析清朝時我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狀況。
(2)材料三中清朝統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樣的嚴重后果?結合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情況,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答案】(1)政治上,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經濟上:農業是經濟的主體;思想文化上:文字獄愈愈烈,思想專制,文化僵化;對外交往上:實行閉關政策。
(2)后果:阻礙了中西方科學文化交流,中國喪失了在國際貿易中的主動權,逐漸落后于西方。
啟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虛心學習國外的先進的科技和經驗,力求其為我所用。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清朝時我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狀況。分析材料“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可知,皇權不斷膨脹,君主專制不斷加強。分析材料“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可知,清朝統治者認為農業是經濟的主體,重視農業的發展,請示工商業的發展。分析材料“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可知,清朝不在意對外交往,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分析材料四可知是胡中藻案,即清朝大興文字獄,思想專制,文化僵化。故答案為:政治上,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經濟上:農業是經濟的主體;思想文化上:文字獄愈愈烈,思想專制,文化僵化;對外交往上:實行閉關政策。
(2)本題考查的是閉關鎖國政策的有關知識。由小題1可知清朝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沒有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而且作繭自縛,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中國更加閉塞、停滯,遠離世界發展潮流。這啟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虛心學習國外的先進的科技和經驗,力求其為我所用。故答案為后果:阻礙了中西方科學文化交流,中國喪失了在國際貿易中的主動權,逐漸落后于西方;啟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虛心學習國外的先進的科技和經驗,力求其為我所用。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對閉關鎖國的理解。
22.(2018八下·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18世紀中后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高潮,啟蒙思想家提倡“天賦人權”“人生來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啟蒙運動的影響遠遠超出歐洲,波及到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
材料二:自1492年起,來自歐洲的航海家們,用新航線連接成一個完整的“世界”。正是他們,用激情劃破了海面幽藍的平靜,滿載著貿易貨物接火炮利器,在追求財富的雄心鼓蕩下,啟動了大國的旅程……大國之謎,當然還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體制創新。
材料三:從世界歷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啟蒙思想在英法資產階級統治確立過程中發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7—19世紀的英國怎樣通過體制創新,成為世界大國的?
(3)材料二中的美國革命是指什么歷史事件?革命后美國制定了哪一部法律文獻“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這部法律確立美國是怎樣一個新類型的國家?
(4)讀史明理,從上述材料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示?(至少兩個角度)
【答案】(1)進一步傳播自由、平等的思想,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
(2)①政治體制創新: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最早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②科技創新(經濟創新):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3)歷史事件:美國獨立戰爭。 法律文獻:1787年憲法。 類型: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家;也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4)要解放思想;要根據國情和形勢變化,建立新制度;要勇 于改革創新;改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等。
【知識點】啟蒙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啟蒙思想的作用。啟蒙思想運動中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抨擊和對“自由”“平等”思想的宣傳,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促進了歐洲的進步。
(2)本題考查英國成為世界大國的原因。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創新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完制。這一過程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光榮革命”)奪取政權,然后頒布《權利法案》來確立的。1688年光榮革命后,英國資產階級取得勝利,另立國王,確立資產階級統治。為了防止國王專制,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工業革命,又使英國走在了科技的前沿,最早完成了由工場手工業向大機器生產的轉變,成為成為工業強國。
(3)本題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知識。由材料三中“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笨芍?,美國革命指的是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后,于1787年頒布了憲法,確立起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4)本題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進一步傳播自由、平等的思想,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
(2)①政治體制創新: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最早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②科技創新(經濟創新):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3)歷史事件:美國獨立戰爭。 法律文獻:1787年憲法。 類型: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家;也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4)要解放思想;要根據國情和形勢變化,建立新制度;要勇 于改革創新;改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思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等相關知識。
23.(2018八下·柯橋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慣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當前南北之間的矛盾不是別的,而是……——馬克思《美國內戰》
材料二:維新派的目標正是我們的目標,他們的計劃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實際和操之過急。然而,距今大約三十年以前,絕大多數局外人不也是這樣評論日本的明治維新,而明治維新不是掃除了日本的舊秩序嗎?不打破雞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雞蛋卷。
——《泰晤士報》主編姬樂爾致該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材料三:然而到了19世紀60年代,它的弱點暴露無遺,內部很不穩定,對外則比想象中虛弱許多。其關鍵弱點既是政治的,又是經濟的。亞歷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與其說是振衰起敝的靈丹妙藥,不如說是暴露疾病的癥狀。
——【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
(1)南北之間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2)為了“打破雞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其關鍵弱點既是政治的,又是經濟的”。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所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什么?
【答案】(1)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或南方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北方是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發展工業)。
(2)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以加強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擇業。
(3)封建農奴制激化國內矛盾(農奴不堪忍受沉重的剝削,經常發動起義);封建農奴制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由于農奴制的阻礙,與西歐先進國家有很大的差距)。
(4)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美國南北戰爭的相關知識。美國獨立后,北方的資本主義工業和南方種植園經濟都發展起來,南方種植園使用大量奴隸,兩種制度水火不容。
(2)本題考查日本的明治維新。1868年,明治天皇頒布詔書,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發展資本主義;為了“打破雞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實行“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3)本題考查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19世紀60年代,俄國面臨農奴制的嚴重危機,農奴處境悲慘,多次發動起義,農奴制的存在,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威脅著沙皇的統治。
(4)本題考查美國南北戰爭、明治維新、1861年改革的共同影響。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進一步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和資金,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俄國歷史重大的轉折點。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故美國南北戰爭、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對各國歷史發展的相似影響是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故答案為:(1)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或南方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北方是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發展工業)。
(2)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以加強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擇業。
(3)封建農奴制激化國內矛盾(農奴不堪忍受沉重的剝削,經常發動起義);封建農奴制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由于農奴制的阻礙,與西歐先進國家有很大的差距)。
(4)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北戰爭、明治維新、1861年改革等相關知識。
24.(2018八下·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我們迄今所提到的棉紡織工業、采礦工業、冶金工業和運輸業方面的科技發明,極少是由科學家們作出的,相反,它多半是由非凡的技工完成的。不過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漸漸地它成為所有大工業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主要是指哪次工業革命時期?列舉其中兩個“非凡才能的技工”及主要發明。
(2)結合所學知識,試舉一例說明“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3)根據材料,指出兩次工業革命主要不同點。
【答案】(1)第一次工業革命。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成功研制改良蒸汽機。
(2)1831年,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提出電磁學理論,并很快應用于生產實踐。
(3)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術含量少,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科學發揮了重要作用。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材料中“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主要是指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機械師瓦特發明改良蒸汽機。
(1)1931年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提出電磁學理論,并很快用于生產實踐。因而說“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3)根據材料可知,兩次工業革命主要不同點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術含量少,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家發揮了重要作用。
故答案為:(1)第一次工業革命。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成功研制改良蒸汽機。
(2)1831年,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提出電磁學理論,并很快應用于生產實踐。
(3)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術含量少,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科學發揮了重要作用。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工業革命,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25.(2018八下·柯橋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福澤裕吉(明治維新政治家)力主“進行東洋侵略(注:侵略朝鮮、中國),使國內人心轉而外”。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黃海海戰雙方艦隊力量對比)
項目 國別 參戰 艦數 裝甲 情況 總排水量 (噸) 平均航速 (海里/時) 魚雷發射 管數 火炮 總數 魚雷 艇數
中國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材料三:李鴻章為避戰保船,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港,日軍趁機得到黃海制海權……1895年初,日軍攻陷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政府無心再戰,派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浴吨袊鴼v史》(岳麓書社)
(1)據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戰爭前夕日本的社會狀況,并概述“國內人心轉而外”的含義。
(2)據材料二,指出中國艦隊在哪些方面與日本艦隊存在差距?
(3)黃海大戰壯烈犧牲的致遠艦管帶是誰?
(4)據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內部原因。
【答案】(1)社會狀況: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
概括含義:轉移國內人們的視線或矛盾;或走上對外侵略擴張,侵略朝鮮中國。
(2)差距:總 排水量、平均航速、魚雷發射管數、火炮總數。
(3)管帶名字:鄧世昌。
(4)內部原因:(據材料二)中國艦隊整體實力不如日本;(據材料三)李鴻章避戰保船,妥協退讓;(據所學)清政府腐敗無能。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甲午戰爭前日本的社會狀況,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的能力。閱讀材料一可知,日本進行甲午戰爭的前夕,1890年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因此 “國內人心轉而外”,即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或矛盾;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發動侵略朝鮮和中國的戰爭。
(2)本題考查中國艦隊與日本艦隊的差距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對圖表的分析解讀能力。閱讀材料二中的圖表可以看出中國北洋艦隊在總排水量、平均航速、魚雷發射、火炮總數等方面與日本艦隊存在差距。
(3)本題考查我國建北洋艦隊的創辦和甲午中日戰爭的相關知識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90年代,李鴻章等洋務派興起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時期,19世紀80年代,李鴻章籌建了北洋艦隊。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在黃海大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領全體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最后壯烈犧牲。
(4)本題考查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內部原因,考查學生分析材料和實際解決運用史料的能力。根據材料二,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國艦隊整體實力不如日本;據材料三,李鴻章避戰保船,妥協退讓;據所學知識分析,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軍隊素質低下不堪一擊是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
故答案為:(1)社會狀況: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
概括含義:轉移國內人們的視線或矛盾;或走上對外侵略擴張,侵略朝鮮中國。
(2)差距:總排水量、平均航速、魚雷發射管數、火炮總數。
(3)管帶名字:鄧世昌。
(4)內部原因:(據材料二)中國艦隊整體實力不如日本;(據材料三)李鴻章避戰保船,妥協退讓;(據所學)清政府腐敗無能。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相關知識。
1 / 1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六校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2018八下·柯橋期中)某校八年級(2)班的同學正在進行研究性學習,他們使用的資料有“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閉關鎖國政策”等。由此可知他們學習的主題是(  )
A.統一國家的建立
B.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2.(2018八下·柯橋期中)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史實有( ?。?br/>①文藝復興 ②“三角貿易” ③鴉片貿易 ④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掠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2018八下·柯橋期中)有一首流行于英國19世紀初期的歌曲:“當你走進一家破落的織布店,兩三部織布機映入眼簾,如同廢物一般地被冷落在角落。你問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親說得可憐:女兒們因為織布機不方便,離家到工廠去賺錢?!备枨羞@家織布店的沒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沖擊( ?。?br/>A.工業革命 B.資產階級革命
C.文藝復興 D.地理大發現
4.(2018八下·柯橋期中)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見下圖)的設計告訴我們,世博會的核心理念體現以人為本。下列事件中,提倡“發展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钡氖牵ā 。?br/>A.啟蒙運動 B.新航路開辟 C.文藝復興 D.科學革命
5.(2018八下·柯橋期中)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成祖遷都北京。請你從以下對他一生中的四個剪影中選出不可能是事實的一項( ?。?br/>A.清早起來埋頭苦讀八股文 B.中年時被授予左丞相一職
C.他的兒子被錦衣衛捉去拷問 D.曾三次參加科舉考試
6.(2018八下·柯橋期中)某“超級女聲”參加中央電視臺《開心辭典》網上答題,她要答的題目是:美國在資產階級革命中把下圖思想家的三權分立主張轉化為政治實踐的是什么?她求助于現場的fans,請你幫她( ?。?br/>A.《獨立宣言》 B.1787年的美國憲法
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D.《宅地法》
7.(2018八下·柯橋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最早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的是英國
②波士頓傾茶事件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③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本國封建專制統治,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
④資產階級革命后,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法國和美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政體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2018八下·柯橋期中)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段話是指太平天國( ?。?br/>A.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 D.沒有徹底革命精神
9.(2018八下·柯橋期中)1789年7月14日,這一天在法國國王看來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就是國王認為平淡的這一天、卻成為一個改寫法國歷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為這一天發生了( ?。?br/>A.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B.攻占巴士底獄
C.來克星頓槍聲 D.拿破侖發動霧月政變
10.(2018八下·柯橋期中)《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道:“這場戰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边@場戰爭是指( ?。?br/>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1.(2018八下·柯橋期中)如果請你為下面這幅世界名畫——《華盛頓在森林中祈禱》,配寫人物祈禱臺詞。下列符合人物身份的是( ?。?br/>A.祈禱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新的共和國
B.祈禱人民擺脫英國的統治,國家實現獨立
C.祈禱讓奴隸獲得解放,讓國家不再分裂
D.祈禱改革能夠成功,國家能夠富強
12.(2018八下·柯橋期中)博物館近代展館前,導游向同學們解說關于近代列強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國,不斷地侵占中國權益時是這么說的:“起初①允許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接下來②開放廣州、廈門等為通商口岸;后來③各國派兵保護東交民巷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最后④還趁機割占我國北方領土達150萬平方千米?!@然導游把史實的順序弄錯了,那么正確的順序是( ?。?br/>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13.科技創新推動人類歷史進程。下列成就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珍妮機的發明 ②瓦特蒸汽機的普遍使用
③飛機的問世 ④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14.(2018八下·柯橋期中)如果將資產階級革命傳播喻為“地震波”,那么以下傳導順序比較恰當的是(  )
A.英國—法國—美國 B.法國—英國—美國
C.美國—英國—法國 D.英國—美國—法國
15.(2016八下·杭州期中)華盛頓和拿破侖是張同學非常感興趣的歷史人物,為此張同學對他們的主要活動進行了如下總結,其中正確的有(  )
①都是19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 ②都是在國家和民族處于危難時刻登上政治舞臺
③都曾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與外來勢力英勇斗爭 ④都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2018八下·柯橋期中)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藏族是祖國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清政府加強了對西藏的管理,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有( ?。?br/>①順治帝接見達賴五世,正式賜予“達賴喇嘛”封號
②清廷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封號
③清政府規定,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
④1727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
⑤清朝康熙時期,改土歸流制度開始大規模推行,加強了中央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7.(2018八下·柯橋期中)近代以來,西方列強曾兩次攻入北京,它們是( ?。?br/>①鴉片戰爭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甲午戰爭 ④八國聯軍侵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下面關于下圖的解讀,不符合史實的是(  )
A.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不言而喻;
B.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一目了然;
C.此圖最早繪制于八國聯軍侵華后
D.圖中最先瓜分中國的是德國
19.在1860年的一天,以下情景有可能發生的是( ?。?br/>A.美國南方一黑人正在為競選州長作準備
B.美國南方一黑人夫婦正在為主人收割小麥
C.美國南方的一位黑人農場主正在指揮白人奴隸搶收葡萄
D.在一輛公交車上,一位白人紳士給一位黑人婦女讓座
20.(2018八下·柯橋期中)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在《世界經濟霸權1500~1990》一書中記錄的英國每年申請專利數變化如下圖。下列現象與圖中反映的歷史事實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 ?。?br/>A.君主立憲制的形成 B.殖民霸權的確立
C.壟斷組織的出現 D.工業革命的發展
二、材料題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br/>——康熙帝
材料二:“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br/>——雍正帝
材料三:1793年,乾隆給英王喬治三世的信中說道:“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材料四:朝臣胡中藻有詩句“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帝看了竟說“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結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殺,禍及師友。
(1)聯系上述四則材料,分析清朝時我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狀況。
(2)材料三中清朝統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樣的嚴重后果?結合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情況,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22.(2018八下·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18世紀中后期,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高潮,啟蒙思想家提倡“天賦人權”“人生來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啟蒙運動的影響遠遠超出歐洲,波及到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
材料二:自1492年起,來自歐洲的航海家們,用新航線連接成一個完整的“世界”。正是他們,用激情劃破了海面幽藍的平靜,滿載著貿易貨物接火炮利器,在追求財富的雄心鼓蕩下,啟動了大國的旅程……大國之謎,當然還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體制創新。
材料三:從世界歷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啟蒙思想在英法資產階級統治確立過程中發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7—19世紀的英國怎樣通過體制創新,成為世界大國的?
(3)材料二中的美國革命是指什么歷史事件?革命后美國制定了哪一部法律文獻“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這部法律確立美國是怎樣一個新類型的國家?
(4)讀史明理,從上述材料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示?(至少兩個角度)
23.(2018八下·柯橋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慣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斍澳媳敝g的矛盾不是別的,而是……——馬克思《美國內戰》
材料二:維新派的目標正是我們的目標,他們的計劃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實際和操之過急。然而,距今大約三十年以前,絕大多數局外人不也是這樣評論日本的明治維新,而明治維新不是掃除了日本的舊秩序嗎?不打破雞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雞蛋卷。
——《泰晤士報》主編姬樂爾致該報駐北京記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材料三:然而到了19世紀60年代,它的弱點暴露無遺,內部很不穩定,對外則比想象中虛弱許多。其關鍵弱點既是政治的,又是經濟的。亞歷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與其說是振衰起敝的靈丹妙藥,不如說是暴露疾病的癥狀。
——【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
(1)南北之間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2)為了“打破雞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其關鍵弱點既是政治的,又是經濟的”。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所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什么?
24.(2018八下·柯橋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我們迄今所提到的棉紡織工業、采礦工業、冶金工業和運輸業方面的科技發明,極少是由科學家們作出的,相反,它多半是由非凡的技工完成的。不過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漸漸地它成為所有大工業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主要是指哪次工業革命時期?列舉其中兩個“非凡才能的技工”及主要發明。
(2)結合所學知識,試舉一例說明“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3)根據材料,指出兩次工業革命主要不同點。
25.(2018八下·柯橋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福澤裕吉(明治維新政治家)力主“進行東洋侵略(注:侵略朝鮮、中國),使國內人心轉而外”。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黃海海戰雙方艦隊力量對比)
項目 國別 參戰 艦數 裝甲 情況 總排水量 (噸) 平均航速 (海里/時) 魚雷發射 管數 火炮 總數 魚雷 艇數
中國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材料三:李鴻章為避戰保船,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港,日軍趁機得到黃海制海權……1895年初,日軍攻陷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政府無心再戰,派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浴吨袊鴼v史》(岳麓書社)
(1)據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戰爭前夕日本的社會狀況,并概述“國內人心轉而外”的含義。
(2)據材料二,指出中國艦隊在哪些方面與日本艦隊存在差距?
(3)黃海大戰壯烈犧牲的致遠艦管帶是誰?
(4)據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內部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明清時期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如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但君權的強化日益顯出封建社會的腐朽,這時出現了外國對中國的不斷入侵,如荷蘭侵略臺灣,倭寇侵略東南沿海等,同時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中國的落后,中國逐漸出現了危機。因此學生學習的主題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D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是某校八年級(2)班的同學學習的主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研究性學習主題為切入點,考查明清時期階段特征。對階段特征的總結和掌握有助于同學們把握歷史發展的脈胳,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2.【答案】C
【知識點】鴉片戰爭;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
【解析】【分析】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東西?!边@說明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的過程,充滿了罪惡,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有三角貿易、鴉片貿易、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掠奪,文藝復興與資本的原始積累無關。
C項②③④能夠佐證“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边@一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和特點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3.【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 “工廠”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織布店的沒落主要是受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沖擊。1840年前后,機器大生產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沖擊,出現題干材料中的情景。
A項工業革命沖擊了題干歌曲中織布店的沒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破落的織布店切入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答案】C
【知識點】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14——16世紀,歐洲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促使人們思想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C項文藝復興提倡“發展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保项}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的相關知識。
5.【答案】B
【知識點】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成祖遷都北京。他一生中不可能的事實是中年時被授予左丞相一職,因為明太祖廢除了丞相,明成祖時期已經不在設丞相一職。
B項中年時被授予左丞相一職不可能是事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朝加強君權的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答案】B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通過獨立戰爭獲得獨立后,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將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成功應用到政治實踐中。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權。
B項1787年的美國憲法把三權分立主張轉化為政治實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1787年憲法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識記所學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7.【答案】A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①最早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的是英國說法正確,1640年議會召開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議同國王進行斗爭,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英國最早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符合題意;
②波士頓傾茶事件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說法錯誤,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775年北美13個殖民地爆發了北美獨立戰爭,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來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不符合題意;
③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本國封建專制統治,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④資產階級革命后,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法國和美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政體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
8.【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中“采用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說明領導太平天國運動的農民階級缺乏科學理論指導,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能領導革命走向成功,這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C項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有關知識,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
9.【答案】B
【知識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 “1789年7月14日”,聯系所學知識,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法國大革命由此爆發,成為一個改寫法國歷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4日后來被定為法國的國慶日。
B項攻占巴士底獄發生在1789年7月14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法國大革命的史實。
10.【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
【解析】【分析】題干中1514年的325年后,是1840年。1840年英國以中國禁煙為借口發動了鴉片戰爭,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古老的中國被迫打開國門,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A項鴉片戰爭是題干材料描述的戰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的影響的準確識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1.【答案】B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美國獨立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國家的獨立。作為“合眾國之父”的華盛頓自然是把這件事銘記在心中的,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奮斗目標。
B項祈禱人民擺脫英國的統治,國家實現獨立符合華盛頓身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2.【答案】C
【知識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①是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的內容;②為1842年南京條約的內容,③是1901年《辛丑條約》的內容;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期間的條約的內容。
C項②④①③符合歷史事實的順序,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南京條約》的內容。
13.【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工業革命考點的掌握。18世紀60年代,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18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瓦特吸收前人的成果,制造出全世界第一臺具有真正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之后蒸汽機得到普遍使用。1903年底,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之后才廣泛應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
【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14.【答案】D
【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從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新議會的事件開始、到1688年詹姆士二世退位的事件結束,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起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1775年4月19日,在來克星頓打響第一槍的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從1775年至1783年,持續8年之久,最終以英國在北美殖民統治的破產和北美殖民地的獨立而告終。北美的獨立戰爭對法國大革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法國大革命爆發于1789年,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傳播了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D項英國→美國→法國傳導順序比較恰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相關知識。
15.【答案】B
【知識點】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華盛頓和拿破侖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華盛頓和拿破侖都是十八、十九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①錯;華盛頓是在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危難深刻成為領導人的,拿破侖是在反抗外國干涉過程中成為領導人的,②③對;華盛頓主導形成了1787年美國憲法,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而拿破侖則曾復辟帝制,④錯。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華盛頓和拿破侖事跡的了解。
16.【答案】A
【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解析】【分析】西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清政府加強了對西藏的管理,清朝初期,順治帝隆重接見前來朝賀的西藏佛教首領達賴五世,并賜予“達賴喇嘛”的封號。后來,康熙帝又賜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并規定以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雍正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規定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準,乾隆帝設立金瓶掣簽制度。⑤與清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理無關。
A項①②③④表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清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理的相關措施的相關史實。
17.【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1856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英法聯軍一路燒殺,攻陷天津,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搶劫后并燒毀圓明園。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義和團運動的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鎮壓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國組成八國聯軍,發動了侵華戰爭,攻陷天津,1900年8月中旬,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在北京城燒殺搶掠,慈禧太后帶領光緒帝倉皇出逃至西安。近代以來,西方列強曾兩次攻入北京,它們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項②④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西方列強曾攻入北京,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近代以來,西方列強曾兩次攻入北京為依托,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8.【答案】C
【知識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局圖》的有關知識?!稌r局圖》是中國近代時事漫畫的杰作。它把19世紀末(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豆剖的嚴重危機,及時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們面前,起到了警示鐘的作用,所以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時局圖》的理解。
19.【答案】B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于1861年4月,題干里的是1860年的一天可能發生的事情,戰爭還沒開始,黑人在美國還是作為奴隸存在,所以美國南方一黑人夫婦正在為主人摘棉花,是可能的情景。故選擇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的了解。
20.【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工業革命的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上半期完成。依據所學知識,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社會生產力,引起了一系列重大發明創造的出現,導致了專利發明數量的增加。依據題干圖中“1760年——1825年,這是英國工業革命開展的時間。
A項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在1689年,與專利發明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
B項殖民霸權的確立在18世紀后半期已經確立,與專利發明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
C項壟斷組織的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與專利發明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
D項工業革命的發展導致了專利發明數量的增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及學生理解圖示的能力。
21.【答案】(1)政治上,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經濟上:農業是經濟的主體;思想文化上:文字獄愈愈烈,思想專制,文化僵化;對外交往上:實行閉關政策。
(2)后果:阻礙了中西方科學文化交流,中國喪失了在國際貿易中的主動權,逐漸落后于西方。
啟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虛心學習國外的先進的科技和經驗,力求其為我所用。
【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權膨脹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清朝時我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狀況。分析材料“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可知,皇權不斷膨脹,君主專制不斷加強。分析材料“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可知,清朝統治者認為農業是經濟的主體,重視農業的發展,請示工商業的發展。分析材料“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可知,清朝不在意對外交往,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分析材料四可知是胡中藻案,即清朝大興文字獄,思想專制,文化僵化。故答案為:政治上,專制皇權不斷加強;經濟上:農業是經濟的主體;思想文化上:文字獄愈愈烈,思想專制,文化僵化;對外交往上:實行閉關政策。
(2)本題考查的是閉關鎖國政策的有關知識。由小題1可知清朝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沒有從根本上扭轉中外力量對比,而且作繭自縛,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中國更加閉塞、停滯,遠離世界發展潮流。這啟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虛心學習國外的先進的科技和經驗,力求其為我所用。故答案為后果:阻礙了中西方科學文化交流,中國喪失了在國際貿易中的主動權,逐漸落后于西方;啟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虛心學習國外的先進的科技和經驗,力求其為我所用。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對閉關鎖國的理解。
22.【答案】(1)進一步傳播自由、平等的思想,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
(2)①政治體制創新: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最早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②科技創新(經濟創新):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3)歷史事件:美國獨立戰爭。 法律文獻:1787年憲法。 類型: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家;也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4)要解放思想;要根據國情和形勢變化,建立新制度;要勇 于改革創新;改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等。
【知識點】啟蒙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啟蒙思想的作用。啟蒙思想運動中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抨擊和對“自由”“平等”思想的宣傳,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促進了歐洲的進步。
(2)本題考查英國成為世界大國的原因。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創新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完制。這一過程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光榮革命”)奪取政權,然后頒布《權利法案》來確立的。1688年光榮革命后,英國資產階級取得勝利,另立國王,確立資產階級統治。為了防止國王專制,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工業革命,又使英國走在了科技的前沿,最早完成了由工場手工業向大機器生產的轉變,成為成為工業強國。
(3)本題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知識。由材料三中“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可知,美國革命指的是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后,于1787年頒布了憲法,確立起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4)本題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進一步傳播自由、平等的思想,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即將到來的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
(2)①政治體制創新: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最早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②科技創新(經濟創新):最早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3)歷史事件:美國獨立戰爭。 法律文獻:1787年憲法。 類型: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共和制國家;也是一個聯邦制國家。
(4)要解放思想;要根據國情和形勢變化,建立新制度;要勇 于改革創新;改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啟蒙思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等相關知識。
23.【答案】(1)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或南方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北方是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發展工業)。
(2)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以加強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擇業。
(3)封建農奴制激化國內矛盾(農奴不堪忍受沉重的剝削,經常發動起義);封建農奴制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由于農奴制的阻礙,與西歐先進國家有很大的差距)。
(4)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美國南北戰爭的相關知識。美國獨立后,北方的資本主義工業和南方種植園經濟都發展起來,南方種植園使用大量奴隸,兩種制度水火不容。
(2)本題考查日本的明治維新。1868年,明治天皇頒布詔書,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發展資本主義;為了“打破雞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實行“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3)本題考查1861年改革的有關知識。19世紀60年代,俄國面臨農奴制的嚴重危機,農奴處境悲慘,多次發動起義,農奴制的存在,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威脅著沙皇的統治。
(4)本題考查美國南北戰爭、明治維新、1861年改革的共同影響。美國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進一步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和資金,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俄國歷史重大的轉折點。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故美國南北戰爭、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對各國歷史發展的相似影響是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故答案為:(1)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或南方是奴隸制種植園經濟,北方是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發展工業)。
(2)廢除全國所有的藩國,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以加強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擇業。
(3)封建農奴制激化國內矛盾(農奴不堪忍受沉重的剝削,經常發動起義);封建農奴制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由于農奴制的阻礙,與西歐先進國家有很大的差距)。
(4)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北戰爭、明治維新、1861年改革等相關知識。
24.【答案】(1)第一次工業革命。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成功研制改良蒸汽機。
(2)1831年,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提出電磁學理論,并很快應用于生產實踐。
(3)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術含量少,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科學發揮了重要作用。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材料中“科學開始對工業沒什么影響”主要是指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機械師瓦特發明改良蒸汽機。
(1)1931年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提出電磁學理論,并很快用于生產實踐。因而說“1870年以后,科學開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3)根據材料可知,兩次工業革命主要不同點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術含量少,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家發揮了重要作用。
故答案為:(1)第一次工業革命。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成功研制改良蒸汽機。
(2)1831年,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提出電磁學理論,并很快應用于生產實踐。
(3)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術含量少,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科學發揮了重要作用。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工業革命,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25.【答案】(1)社會狀況: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
概括含義:轉移國內人們的視線或矛盾;或走上對外侵略擴張,侵略朝鮮中國。
(2)差距:總 排水量、平均航速、魚雷發射管數、火炮總數。
(3)管帶名字:鄧世昌。
(4)內部原因:(據材料二)中國艦隊整體實力不如日本;(據材料三)李鴻章避戰保船,妥協退讓;(據所學)清政府腐敗無能。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甲午戰爭前日本的社會狀況,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的能力。閱讀材料一可知,日本進行甲午戰爭的前夕,1890年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因此 “國內人心轉而外”,即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或矛盾;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發動侵略朝鮮和中國的戰爭。
(2)本題考查中國艦隊與日本艦隊的差距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對圖表的分析解讀能力。閱讀材料二中的圖表可以看出中國北洋艦隊在總排水量、平均航速、魚雷發射、火炮總數等方面與日本艦隊存在差距。
(3)本題考查我國建北洋艦隊的創辦和甲午中日戰爭的相關知識點。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90年代,李鴻章等洋務派興起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時期,19世紀80年代,李鴻章籌建了北洋艦隊。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在黃海大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領全體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最后壯烈犧牲。
(4)本題考查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內部原因,考查學生分析材料和實際解決運用史料的能力。根據材料二,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國艦隊整體實力不如日本;據材料三,李鴻章避戰保船,妥協退讓;據所學知識分析,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軍隊素質低下不堪一擊是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
故答案為:(1)社會狀況:日本爆發經濟危機,社會動蕩,政局不穩。
概括含義:轉移國內人們的視線或矛盾;或走上對外侵略擴張,侵略朝鮮中國。
(2)差距:總排水量、平均航速、魚雷發射管數、火炮總數。
(3)管帶名字:鄧世昌。
(4)內部原因:(據材料二)中國艦隊整體實力不如日本;(據材料三)李鴻章避戰保船,妥協退讓;(據所學)清政府腐敗無能。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甲午中日戰爭的相關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光山县| 江陵县| 沂源县| 蕲春县| 惠来县| 灵川县| 黑龙江省| 通州区| 同心县| 日照市| 吴桥县| 新津县| 稷山县| 娄底市| 马龙县| 中西区| 海伦市| 成安县| 阳曲县| 临江市| 东安县| 汶上县| 丰县| 磴口县| 萝北县| 永德县| 安阳县| 宿州市| 宁晋县| 远安县| 阿拉善盟| 手机| 临沭县| 松潘县| 夹江县| 南溪县| 阿拉善左旗| 麻阳| 天全县|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