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一、選擇題1.(2017七上·諸暨期中)地圖上常用圖例 “ ”所表示的是( )A.長城 B.鐵路 C.國界 D.公路2.(2018七上·柯橋月考)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圖,其中表示的實地范圍最大的是( )A.1/10000B.1:1000000C.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0千米D.3.(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下列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位于亞洲的有 ( )①印度 ②巴西 ③孟加拉國 ④俄羅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4.(經線和經度(一))關于經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鄰的經線都是相互平行的B.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舊址C.從某地出發(fā),沿著同一條經線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發(fā)的地點D.每條經線的長度都相等,任何一條經線都能把地球分為兩個半球5.(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下列河流中,屬于季節(jié)性河流的是 ( )A.亞馬孫河 B.塔里木河C.密西西比河 D.長江6.(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美國大平原農場農業(yè)的特點有 ( )①農業(yè)一體化 ②機械化作業(yè) ③生產效率高 ④人均產量低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7.(世界自然景觀的類型及分布(一))下圖四種動物中,分布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的是( )A. B.C. D.8.(2017七上·臺州期中)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走向為( )A.發(fā)源于亞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南部的海洋B.發(fā)源于亞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狀流向中部的海洋C.發(fā)源于亞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D.發(fā)源于亞洲東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西部的海洋9.(鄉(xiāng)村與城市(一))關于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單指城市B.單指鄉(xiāng)村C.是指主要從事非農業(yè)生產的居民聚落D.包括城市和鄉(xiāng)村10.(2017七上·平陽月考)下列四幅圖是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圖,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A. B.C. D.11.(專題十二 以色列節(jié)水王國)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在帳篷里,穿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A.地處熱帶,是干旱地帶 B.氣候濕熱,帳篷利于防震C.雨水多,河流多 D.多地震,帳篷利于防震12.(經線和經度(一))下列緯線圈中最長的一條是( )A.80°N B.30°N C.60°S D.赤道13.(中東石油寶庫(一))讀圖,圖示半島降水稀少,非常干燥,從地圖上可直接找到的證據是( )①半島三面環(huán)海 ②沙漠廣布 ③無河流分布 ④森林茂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有一位建筑師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戶都對著北方,理論上來說這樣的房子是可以建成的。你認為應該建在 ( )A.北極點上 B.赤道和0°經線的交叉點上C.南極點上 D.赤道和180°經線的交叉點上15.(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一))如圖是北半球大陸西岸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計曲線圖.該地氣候類型最可能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16.(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下圖與西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濕潤,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的描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一))北美洲與亞洲氣候的相似之處是( )A.深受海洋影響 B.西岸都有溫帶海洋性氣候C.大陸性都較強 D.都有典型的季風氣候18.(經緯網(一))讀圖經緯網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經緯度為(170°E,60°S)B.圖中四地中,既位于東半球又位于寒帶的是丁C.地球自轉一周時,甲、丙、丁三地中經過距離最長的是丙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19.(2017七上·柯橋期末)為保障杭州峰會的順利召開,響應“人人護航G20”的號召,峰會期間我市各社區(qū)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平安巡防隊”,在社區(qū)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qū)在實行(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20.(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觀察下圖,回答小題。(1)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________米( )A.60 B.600 C.6000 D.60000(2)乙地在丙地的________方向( )A.西北方 B.正西方 C.東南方 D.正北方21.(2017七上·吳興期末)古舊的咖啡館里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哲學家和作家,他們或在激烈地辯論,或在深刻地思考……漫步在塞納河邊,你總會感受到這座城市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之美和文化氣息。據此判斷這座城市是( )A.華盛頓 B.班加羅爾 C.巴黎 D.巴西利亞22.(2017七上·吳興期末)下圖中序號所示區(qū)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用機器種莊稼C.③——馴養(yǎng)羊駝和駱馬 D.④——耕海牧漁23.(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讀巴西示意圖,關于巴西的世界之最的說法錯誤的是( )A.巴西高原——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B.亞馬孫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C.巴西熱帶雨林——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D.亞馬孫河——世界最長河流24.(2017七上·吳興期末)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下列選項不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北非、中亞地區(qū)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B.波斯灣地區(qū)大型油輪來往頻繁C.湄公河平原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D.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二、非選擇題題25.(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根據下圖有關信息,回答問題。(1)圖中A表示的地形是 ,B點的海拔為 米。(2)圖中河流流向大致 ,說明河流經過的地方地勢 高 低。(3)如果①②兩條虛線中有一條表示有河流流過,則小河有可能位于哪處?請說說你的判斷理由。26.(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讀經緯網地圖,完成下列各題(1)寫出經緯度坐標(先寫經度,后寫緯度)A: ;B: (2)D(西經160°,北緯40°),請在圖中標出D的位置。D位于A的 方向。(3)A地位于 (東西半球)、位于 (低、中、高緯度)、位于 (五帶);C地位于 (東西半球)、位于 (低、中、高緯度)、位于 (五帶)。(4)有一個奇怪的地方E,它的東邊是西半球、西邊是東半球、北邊是北半球、南邊是南半球。這個奇怪的地方的經緯度坐標是E: (先寫經度,后寫緯度)27.(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讀“中東石油外運航線圖”,完成下列問題。(1)中東地區(qū)的石油主要集中在 及其沿岸地區(qū)。(2)該地區(qū)的石油輸往日本,其航線A經過的主要海峽有 、 。(3)有一艘裝有5萬噸原油的油輪駛往歐洲西部。請你為其設計出一條最近便的運輸航線。28.(2017七上·臺州期中)新年外交開局、“創(chuàng)新”伙伴……一系列關鍵詞,聚合成為習近平2017年首次出訪的紛呈亮點。習近平2017首訪選擇瑞士。你了解瑞士嗎?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上圖可以看出,瑞士是一個典型山地之國,它與意大利以山脈a 為界。(2)瑞士為發(fā)展旅游,修建了穿越多座隧道、橋梁的“冰川快車”。“冰川快車”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礙來自( )A.氣候 B.地形 C.資金 D.科技(3)從上圖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瀕臨 ,A城為 。(4)瑞士、意大利都擁有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有利于發(fā)展 業(yè),分別成為著名的“山地之國”、“水上都市”。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29.(2017七上·臺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圖1 圖2圖3 圖4圖5(1)寫出圖5甲、乙兩個平原的名稱,并把圖1,2,3,4填在下表相應的空格中。平原 名稱 氣候類型(填寫圖號) 生產特點(填寫圖號)甲 乙 (2)結合所學知識及上述圖表,分析平原“乙”生產特點的成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圖上常用圖例 “ ”所表示的是鐵路。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圖例的識記。2.【答案】C【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圖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范圍越大。數字式比例尺分子相同的情況下,分母越大分數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數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選項中的比例尺都化為數字式比例尺為:C、1:100000000,D、1:10000000,比較選項中的比例尺,C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圍最大。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系,屬于理解層面的問題,有一定的難度。3.【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國家的區(qū)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相關知識。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11個,它們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尼日利亞、日本、墨西哥、孟加拉國;其中,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6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國。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點評】理解亞洲人口大國的概況。4.【答案】B【知識點】經線和經度【解析】【分析】在地球儀上,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所有經線都相交與極點,故A錯誤;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舊址,故B正確.經線的形狀是半圓,故沿著同一條經線朝前走,最后不能回到出發(fā)的地點,故C錯誤.在地球上,任何兩條正相對的經線,能夠組成一個經線圈,把地球分為兩個半球,故D錯誤.故選:B.【點評】在地球儀表面,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叫緯線;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叫經線.5.【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世界河流的相關知識。季節(jié)性河流多分布于內陸沙漠或沙漠邊緣,以及封閉的山間高原、盆地,一般情況下內流河大都為季節(jié)性河流。亞洲的中部、阿拉伯半島、北非、澳大利亞中部多季節(jié)性河流,中國的塔里木河是一個典型。亞馬孫河、密西西比河、長江均非季節(jié)性河流。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點評】理解季節(jié)性河流的分布和典型河流。6.【答案】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美國大平原機械化生產的特點,據七上教材《用機械種莊稼》一課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的生產特點是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生產時從播種到收割都是用機械完成,所以其農業(yè)生產是一體化的。這使得其農業(yè)生產的生產效率很高。美國中部平原地廣人稀,農業(yè)產量很高,所以人均產量低是錯誤的。選B。【點評】本題要掌握美國大平原機械化生產的特點7.【答案】B【知識點】世界自然景觀的類型及分布【解析】【分析】大象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qū),熊貓分布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斑馬和袋鼠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故選:B.【點評】讀圖可得,A是大象,B是熊貓,C是斑馬,D是袋鼠.8.【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亞洲河流流向的相關知識。亞洲地形中間高四周低,水自高處往地處流,所以亞洲河流大多發(fā)源于亞洲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故選C。【點評】理解亞洲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形對河流的影響9.【答案】D【知識點】鄉(xiāng)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人們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從規(guī)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萬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幾十個人的村莊.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xiāng)村,它們具有不同的景觀特色.故選:D.【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聚落環(huán)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fā)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存環(huán)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10.【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讀圖可知,A圖中的比例尺最大,說明表示實際距離最小,說明等高線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綜合考慮比例尺大小、等高線疏密與坡度大小的關系,難度較大。11.【答案】A【知識點】以色列節(jié)水王國【解析】【分析】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亞和北非地區(qū),由于西亞和北非形成了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阿拉伯人多喜歡穿白色的長袍,白色可以反射較強的太陽光線,長袍可以阻擋強勁的風沙,住在帳篷里,是為了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2.【答案】D【知識點】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地球上最長的緯線是赤道,其長度是4萬千米.故選:D.【點評】緯線的長度不等,赤道是最長的緯線,越接近赤道的緯線就越長,即緯度度數就越小.13.【答案】B【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圖中中東地區(qū)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很多地區(qū)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數年滴雨不下,阿拉伯半島上基本沒有河流.水資源成為制約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中東在干旱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發(fā)展了畜牧業(yè)和灌溉農業(yè).故選:B.【點評】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中東地區(qū)發(fā)生戰(zhàn)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輸出量大.也可以說中東的戰(zhàn)爭是為信仰而戰(zhàn)、為水而戰(zhàn)、為油而戰(zhàn)、為土地而戰(zhàn).14.【答案】C【知識點】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地球儀相關知識。從題意可知要想使房子所有的方位都在北方,則是在南極點上。如果是北極點上,所有的房子都對著南方。B和D的四面的窗戶東南西北向都有。所以答案選A。【點評】掌握地球的上的方向判定。15.【答案】B【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解析】【分析】該地處于北半球大陸西岸,從降水量逐月累計曲線圖看,12、1、2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較大,6、7、8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較少,說明該地冬季降水豐富,夏季較少,為地中海氣候.故選:B.【點評】認真讀圖,從圖中獲取答題信息.16.【答案】B【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相關知識。題干說的是“西歐”,應該是指溫帶海洋性氣候。這種氣候類型是全年降水均勻的,而③④是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不符合題意。①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應該是地中海氣候,不符合題意。故答案是B。【點評】知道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17.【答案】C【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解析】【分析】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亞洲各地距海遠近不同,加上氣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干濕差異懸殊.總體上看,亞洲氣候的大陸性特征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為廣泛.北美洲和亞洲一樣,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由于北美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而熱帶范圍相對狹窄.故選:C.【點評】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的“五帶”來稱呼氣候,如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科學家則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18.【答案】B【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根據圖中“S”可判斷,該區(qū)域位于南半球,緯度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結合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南極上空看,按順時針方向轉動,確定東西,可知,180°的左側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右側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甲地經緯度為(170°W,60°S),故A不正確;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據此讀圖可知,圖中四地中,既位于東半球又位于寒帶的是丁地,故B正確;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因此緯度越低,地球自轉一周時,經過距離越長,所以地球自轉一周時,甲、丙、丁三地中經過距離最長的是甲,故C不正確;根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結合地球自轉方向,可知丙地位于乙地的東南方向,故D不正確;故選:B.【點評】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19.【答案】D【知識點】社區(qū)功能【解析】【分析】社區(qū)的主要功能有:管理功能、服務功能、教育功能、監(jiān)督功能。各社區(qū)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平安巡防隊”,在社區(qū)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qū)在實行管理功能。故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社區(qū)的職能,理解解答即可。20.【答案】(1)B(2)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圖上的比例尺為1:20000,圖上距離為3厘米,根據比例尺的計算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可知實地距離為:3÷1/20000=60000(厘米)=600(米),因此答案為B。(2)根據指向標判斷方向,指向標箭頭所指方向為正北。乙丙兩地的連線正好與指向標平行,所以乙地在丙地正北方。【點評】本題考查地圖的基本語言,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21.【答案】C【知識點】法國巴黎【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這座城市是法國的巴黎。故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法國巴黎的特色,理解解答即可。22.【答案】D【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tǒng)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美國華盛頓【解析】【分析】讀圖可知,①是美國,農業(yè)機械化水平高,人們用機器種莊稼;②是非洲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③是澳大利亞,有現代化的牧場,養(yǎng)羊業(yè)發(fā)達,羊駝和駱馬主要生活在南美洲;④是日本,人們耕海牧漁。故D正確。【點評】本題考查世界各地區(qū)的生產生活特色,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3.【答案】D【知識點】巴西巴西利亞【解析】【分析】 A巴西高原是南美洲東部位于巴西境內的廣闊高原.面積5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故A不符合題意;B亞馬孫平原西起安第斯山東麓,東到大西洋,面積約56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內.故B不符合題意;C亞馬孫平原氣候終年高溫多雨,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qū).故C不符合題意;D亞馬孫河發(fā)源于安第斯山脈,亞馬孫水系跨越高溫多雨的赤道南北,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于非洲尼羅河,居世界第2位.故D符合題意。【點評】本題考查地理知識的識記,屬于反向選擇題,要求學生看清題目要求。24.【答案】A【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波斯灣地區(qū)石油資源豐富,大量石油出口,因此大型油輪來往頻繁;湄公河平原氣候濕熱,適宜水稻的生長,所以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因為草原上野生動物多,他們認為紅色可以驅趕野生動物。以上都說明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北非、中亞地區(qū)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和自然環(huán)境無關。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理解解答即可。25.【答案】(1)山峰;400(2)自北向南;北;南(3)①處。因為①處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第(1)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A山頂,B點的海拔為400米;第(2)題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定確定方向.圖中河流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說明河流經過的地方地勢北高南低;第(3)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對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較高,屬于稍難題。26.【答案】(1)170°E,40°N或東經170°,北緯40°;180°,30°N或經度180°,北緯30°(2) 正東(3)西;中;北溫帶;西;低;熱帶(4)160°E,0【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第(1)題考查經緯網的應用。0°經線向西為西經,向東為東經,0°緯線向北為北緯,向南為南緯,因而A的經緯度為( 170°E,40°N ),B的經緯度為( 180°,30°N )第(2)題先標出D地,D地和A地在同一緯度,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因而D地位于A地的正東方向。第(3)題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從20°W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從20°W向西到160°E,因而A地C地都位于西半球。0°-30°緯度為低緯度,30°-60° 緯度為中緯度,60° -90° 緯度為高緯度,因而C位于低緯度,A位于中緯度。熱帶是23°26′S—23°26′N之間,寒帶是66°34′—90°S/N,溫帶是23°26′—66°34′S/N之間,因此A地位于北溫帶,C地位于熱帶。【點評】本題考查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對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較高,具有一定難度。27.【答案】(1)波斯灣(2)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3)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洲西部。【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第(1)題 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qū),西亞的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 第(2)題 中東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間,聯(lián)系亞洲、歐洲和非洲,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里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該地區(qū)還有兩個海峽、一個運河:溝通波斯灣與阿拉伯海的霍爾木茲海峽、溝通紅海與阿拉伯海的曼德海峽、連接紅海與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第(3)題蘇伊士運河最大可通行25萬噸的船只,一艘裝有5萬噸原油的郵輪從波斯灣出發(fā)駛往歐洲西部,其最近便的運輸航線為: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洲西部【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分析能力,稍有難度。28.【答案】(1)阿爾卑斯山脈(2)B(3)地中海;威尼斯(4)旅游;順應自然規(guī)律,因地制宜地發(fā)展經濟,與自然和諧相處【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歐洲地形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瑞士是一個典型山地之國,它與意大利以阿爾卑斯山為界。(2)本題考查的是瑞士旅游業(yè)的有關知識。冰川快車”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礙是由于阿爾卑斯山海拔過高、地勢落差大的地形原因,因此在修建中障礙重重;B不符合要求,CD選項非自然障礙。故選B。(3)本題考查的是威尼斯的有關知識。根據地圖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瀕臨,其中A城是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4)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歸納能力。瑞士、意大利都擁有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有利于發(fā)展旅游業(yè),這啟示我們發(fā)展經濟應該結合區(qū)域特色,因地制宜地進行開發(fā),做到與自然相協(xié)調。【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歐洲地形、瑞士旅游業(yè)、威尼斯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歸納能力。29.【答案】(1)湄公河平原;2;3;美國中部大平原;1;4(2)地形平原、地勢低平;土地遼闊;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不多;以旱地為主;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貫穿平原,灌溉便利;科技發(fā)達。【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家住平原的有關知識。甲平原是位于東南亞的湄公河平原,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干燥,因此氣候與圖2相符,精耕細作是其主要耕作特點,其主要作物是水稻,因此圖3是該生產特點。乙平原美國中部大平原,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因此氣候與圖1相符,機械化生產是其主要耕作特點,其主要作物是小麥,因此圖4是該生產特點。(2)本題考查的是美國中部大平原的有關知識。美國中央大平原機械化的耕作方式與其地廣人稀的特點有關,地勢平坦,地形平原,美國科技發(fā)達,因此適合大規(guī)模的機械化生產。同時由于該地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不多,以旱地為主,因此適合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由于美國中部平原被密西西比河貫穿,因此密西西比河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適合發(fā)展農業(y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家住平原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一、選擇題1.(2017七上·諸暨期中)地圖上常用圖例 “ ”所表示的是( )A.長城 B.鐵路 C.國界 D.公路【答案】B【知識點】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圖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圖上常用圖例 “ ”所表示的是鐵路。故選B。【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圖例的識記。2.(2018七上·柯橋月考)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圖,其中表示的實地范圍最大的是( )A.1/10000B.1:1000000C.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0千米D.【答案】C【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圖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范圍越大。數字式比例尺分子相同的情況下,分母越大分數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數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選項中的比例尺都化為數字式比例尺為:C、1:100000000,D、1:10000000,比較選項中的比例尺,C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圍最大。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系,屬于理解層面的問題,有一定的難度。3.(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下列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位于亞洲的有 ( )①印度 ②巴西 ③孟加拉國 ④俄羅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國家的區(qū)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相關知識。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11個,它們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尼日利亞、日本、墨西哥、孟加拉國;其中,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6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國。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點評】理解亞洲人口大國的概況。4.(經線和經度(一))關于經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鄰的經線都是相互平行的B.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舊址C.從某地出發(fā),沿著同一條經線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發(fā)的地點D.每條經線的長度都相等,任何一條經線都能把地球分為兩個半球【答案】B【知識點】經線和經度【解析】【分析】在地球儀上,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所有經線都相交與極點,故A錯誤;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舊址,故B正確.經線的形狀是半圓,故沿著同一條經線朝前走,最后不能回到出發(fā)的地點,故C錯誤.在地球上,任何兩條正相對的經線,能夠組成一個經線圈,把地球分為兩個半球,故D錯誤.故選:B.【點評】在地球儀表面,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叫緯線;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叫經線.5.(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下列河流中,屬于季節(jié)性河流的是 ( )A.亞馬孫河 B.塔里木河C.密西西比河 D.長江【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世界河流的相關知識。季節(jié)性河流多分布于內陸沙漠或沙漠邊緣,以及封閉的山間高原、盆地,一般情況下內流河大都為季節(jié)性河流。亞洲的中部、阿拉伯半島、北非、澳大利亞中部多季節(jié)性河流,中國的塔里木河是一個典型。亞馬孫河、密西西比河、長江均非季節(jié)性河流。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點評】理解季節(jié)性河流的分布和典型河流。6.(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美國大平原農場農業(yè)的特點有 ( )①農業(yè)一體化 ②機械化作業(yè) ③生產效率高 ④人均產量低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美國大平原機械化生產的特點,據七上教材《用機械種莊稼》一課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的生產特點是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生產時從播種到收割都是用機械完成,所以其農業(yè)生產是一體化的。這使得其農業(yè)生產的生產效率很高。美國中部平原地廣人稀,農業(yè)產量很高,所以人均產量低是錯誤的。選B。【點評】本題要掌握美國大平原機械化生產的特點7.(世界自然景觀的類型及分布(一))下圖四種動物中,分布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世界自然景觀的類型及分布【解析】【分析】大象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qū),熊貓分布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斑馬和袋鼠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qū).故選:B.【點評】讀圖可得,A是大象,B是熊貓,C是斑馬,D是袋鼠.8.(2017七上·臺州期中)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走向為( )A.發(fā)源于亞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南部的海洋B.發(fā)源于亞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狀流向中部的海洋C.發(fā)源于亞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D.發(fā)源于亞洲東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西部的海洋【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亞洲河流流向的相關知識。亞洲地形中間高四周低,水自高處往地處流,所以亞洲河流大多發(fā)源于亞洲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故選C。【點評】理解亞洲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形對河流的影響9.(鄉(xiāng)村與城市(一))關于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單指城市B.單指鄉(xiāng)村C.是指主要從事非農業(yè)生產的居民聚落D.包括城市和鄉(xiāng)村【答案】D【知識點】鄉(xiāng)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人們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從規(guī)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萬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幾十個人的村莊.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xiāng)村,它們具有不同的景觀特色.故選:D.【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聚落環(huán)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fā)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存環(huán)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10.(2017七上·平陽月考)下列四幅圖是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圖,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讀圖可知,A圖中的比例尺最大,說明表示實際距離最小,說明等高線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綜合考慮比例尺大小、等高線疏密與坡度大小的關系,難度較大。11.(專題十二 以色列節(jié)水王國)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在帳篷里,穿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A.地處熱帶,是干旱地帶 B.氣候濕熱,帳篷利于防震C.雨水多,河流多 D.多地震,帳篷利于防震【答案】A【知識點】以色列節(jié)水王國【解析】【分析】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亞和北非地區(qū),由于西亞和北非形成了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阿拉伯人多喜歡穿白色的長袍,白色可以反射較強的太陽光線,長袍可以阻擋強勁的風沙,住在帳篷里,是為了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2.(經線和經度(一))下列緯線圈中最長的一條是( )A.80°N B.30°N C.60°S D.赤道【答案】D【知識點】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地球上最長的緯線是赤道,其長度是4萬千米.故選:D.【點評】緯線的長度不等,赤道是最長的緯線,越接近赤道的緯線就越長,即緯度度數就越小.13.(中東石油寶庫(一))讀圖,圖示半島降水稀少,非常干燥,從地圖上可直接找到的證據是( )①半島三面環(huán)海 ②沙漠廣布 ③無河流分布 ④森林茂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圖中中東地區(qū)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很多地區(qū)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數年滴雨不下,阿拉伯半島上基本沒有河流.水資源成為制約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中東在干旱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發(fā)展了畜牧業(yè)和灌溉農業(yè).故選:B.【點評】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中東地區(qū)發(fā)生戰(zhàn)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輸出量大.也可以說中東的戰(zhàn)爭是為信仰而戰(zhàn)、為水而戰(zhàn)、為油而戰(zhàn)、為土地而戰(zhàn).14.(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有一位建筑師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戶都對著北方,理論上來說這樣的房子是可以建成的。你認為應該建在 ( )A.北極點上 B.赤道和0°經線的交叉點上C.南極點上 D.赤道和180°經線的交叉點上【答案】C【知識點】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地球儀相關知識。從題意可知要想使房子所有的方位都在北方,則是在南極點上。如果是北極點上,所有的房子都對著南方。B和D的四面的窗戶東南西北向都有。所以答案選A。【點評】掌握地球的上的方向判定。15.(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一))如圖是北半球大陸西岸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計曲線圖.該地氣候類型最可能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答案】B【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解析】【分析】該地處于北半球大陸西岸,從降水量逐月累計曲線圖看,12、1、2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較大,6、7、8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較少,說明該地冬季降水豐富,夏季較少,為地中海氣候.故選:B.【點評】認真讀圖,從圖中獲取答題信息.16.(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下圖與西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濕潤,降水季節(jié)分配均勻”的描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相關知識。題干說的是“西歐”,應該是指溫帶海洋性氣候。這種氣候類型是全年降水均勻的,而③④是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不符合題意。①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應該是地中海氣候,不符合題意。故答案是B。【點評】知道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17.(世界的氣候的分布(一))北美洲與亞洲氣候的相似之處是( )A.深受海洋影響 B.西岸都有溫帶海洋性氣候C.大陸性都較強 D.都有典型的季風氣候【答案】C【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解析】【分析】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亞洲各地距海遠近不同,加上氣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干濕差異懸殊.總體上看,亞洲氣候的大陸性特征顯著,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為廣泛.北美洲和亞洲一樣,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由于北美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而熱帶范圍相對狹窄.故選:C.【點評】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的“五帶”來稱呼氣候,如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科學家則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18.(經緯網(一))讀圖經緯網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經緯度為(170°E,60°S)B.圖中四地中,既位于東半球又位于寒帶的是丁C.地球自轉一周時,甲、丙、丁三地中經過距離最長的是丙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答案】B【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根據圖中“S”可判斷,該區(qū)域位于南半球,緯度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結合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南極上空看,按順時針方向轉動,確定東西,可知,180°的左側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右側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甲地經緯度為(170°W,60°S),故A不正確;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據此讀圖可知,圖中四地中,既位于東半球又位于寒帶的是丁地,故B正確;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縮短,因此緯度越低,地球自轉一周時,經過距離越長,所以地球自轉一周時,甲、丙、丁三地中經過距離最長的是甲,故C不正確;根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結合地球自轉方向,可知丙地位于乙地的東南方向,故D不正確;故選:B.【點評】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19.(2017七上·柯橋期末)為保障杭州峰會的順利召開,響應“人人護航G20”的號召,峰會期間我市各社區(qū)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平安巡防隊”,在社區(qū)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qū)在實行(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答案】D【知識點】社區(qū)功能【解析】【分析】社區(qū)的主要功能有:管理功能、服務功能、教育功能、監(jiān)督功能。各社區(qū)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平安巡防隊”,在社區(qū)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qū)在實行管理功能。故D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社區(qū)的職能,理解解答即可。20.(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觀察下圖,回答小題。(1)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________米( )A.60 B.600 C.6000 D.60000(2)乙地在丙地的________方向( )A.西北方 B.正西方 C.東南方 D.正北方【答案】(1)B(2)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圖上的比例尺為1:20000,圖上距離為3厘米,根據比例尺的計算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可知實地距離為:3÷1/20000=60000(厘米)=600(米),因此答案為B。(2)根據指向標判斷方向,指向標箭頭所指方向為正北。乙丙兩地的連線正好與指向標平行,所以乙地在丙地正北方。【點評】本題考查地圖的基本語言,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21.(2017七上·吳興期末)古舊的咖啡館里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哲學家和作家,他們或在激烈地辯論,或在深刻地思考……漫步在塞納河邊,你總會感受到這座城市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之美和文化氣息。據此判斷這座城市是( )A.華盛頓 B.班加羅爾 C.巴黎 D.巴西利亞【答案】C【知識點】法國巴黎【解析】【分析】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這座城市是法國的巴黎。故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法國巴黎的特色,理解解答即可。22.(2017七上·吳興期末)下圖中序號所示區(qū)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用機器種莊稼C.③——馴養(yǎng)羊駝和駱馬 D.④——耕海牧漁【答案】D【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tǒng)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美國華盛頓【解析】【分析】讀圖可知,①是美國,農業(yè)機械化水平高,人們用機器種莊稼;②是非洲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③是澳大利亞,有現代化的牧場,養(yǎng)羊業(yè)發(fā)達,羊駝和駱馬主要生活在南美洲;④是日本,人們耕海牧漁。故D正確。【點評】本題考查世界各地區(qū)的生產生活特色,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3.(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讀巴西示意圖,關于巴西的世界之最的說法錯誤的是( )A.巴西高原——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B.亞馬孫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C.巴西熱帶雨林——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D.亞馬孫河——世界最長河流【答案】D【知識點】巴西巴西利亞【解析】【分析】 A巴西高原是南美洲東部位于巴西境內的廣闊高原.面積5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故A不符合題意;B亞馬孫平原西起安第斯山東麓,東到大西洋,面積約56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內.故B不符合題意;C亞馬孫平原氣候終年高溫多雨,為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qū).故C不符合題意;D亞馬孫河發(fā)源于安第斯山脈,亞馬孫水系跨越高溫多雨的赤道南北,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于非洲尼羅河,居世界第2位.故D符合題意。【點評】本題考查地理知識的識記,屬于反向選擇題,要求學生看清題目要求。24.(2017七上·吳興期末)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下列選項不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北非、中亞地區(qū)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B.波斯灣地區(qū)大型油輪來往頻繁C.湄公河平原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D.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答案】A【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波斯灣地區(qū)石油資源豐富,大量石油出口,因此大型油輪來往頻繁;湄公河平原氣候濕熱,適宜水稻的生長,所以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因為草原上野生動物多,他們認為紅色可以驅趕野生動物。以上都說明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北非、中亞地區(qū)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和自然環(huán)境無關。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理解解答即可。二、非選擇題題25.(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根據下圖有關信息,回答問題。(1)圖中A表示的地形是 ,B點的海拔為 米。(2)圖中河流流向大致 ,說明河流經過的地方地勢 高 低。(3)如果①②兩條虛線中有一條表示有河流流過,則小河有可能位于哪處?請說說你的判斷理由。【答案】(1)山峰;400(2)自北向南;北;南(3)①處。因為①處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第(1)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A山頂,B點的海拔為400米;第(2)題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定確定方向.圖中河流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說明河流經過的地方地勢北高南低;第(3)題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點評】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對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較高,屬于稍難題。26.(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讀經緯網地圖,完成下列各題(1)寫出經緯度坐標(先寫經度,后寫緯度)A: ;B: (2)D(西經160°,北緯40°),請在圖中標出D的位置。D位于A的 方向。(3)A地位于 (東西半球)、位于 (低、中、高緯度)、位于 (五帶);C地位于 (東西半球)、位于 (低、中、高緯度)、位于 (五帶)。(4)有一個奇怪的地方E,它的東邊是西半球、西邊是東半球、北邊是北半球、南邊是南半球。這個奇怪的地方的經緯度坐標是E: (先寫經度,后寫緯度)【答案】(1)170°E,40°N或東經170°,北緯40°;180°,30°N或經度180°,北緯30°(2) 正東(3)西;中;北溫帶;西;低;熱帶(4)160°E,0【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第(1)題考查經緯網的應用。0°經線向西為西經,向東為東經,0°緯線向北為北緯,向南為南緯,因而A的經緯度為( 170°E,40°N ),B的經緯度為( 180°,30°N )第(2)題先標出D地,D地和A地在同一緯度,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因而D地位于A地的正東方向。第(3)題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從20°W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從20°W向西到160°E,因而A地C地都位于西半球。0°-30°緯度為低緯度,30°-60° 緯度為中緯度,60° -90° 緯度為高緯度,因而C位于低緯度,A位于中緯度。熱帶是23°26′S—23°26′N之間,寒帶是66°34′—90°S/N,溫帶是23°26′—66°34′S/N之間,因此A地位于北溫帶,C地位于熱帶。【點評】本題考查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對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較高,具有一定難度。27.(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讀“中東石油外運航線圖”,完成下列問題。(1)中東地區(qū)的石油主要集中在 及其沿岸地區(qū)。(2)該地區(qū)的石油輸往日本,其航線A經過的主要海峽有 、 。(3)有一艘裝有5萬噸原油的油輪駛往歐洲西部。請你為其設計出一條最近便的運輸航線。【答案】(1)波斯灣(2)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3)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洲西部。【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第(1)題 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qū),西亞的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 第(2)題 中東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間,聯(lián)系亞洲、歐洲和非洲,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里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該地區(qū)還有兩個海峽、一個運河:溝通波斯灣與阿拉伯海的霍爾木茲海峽、溝通紅海與阿拉伯海的曼德海峽、連接紅海與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第(3)題蘇伊士運河最大可通行25萬噸的船只,一艘裝有5萬噸原油的郵輪從波斯灣出發(fā)駛往歐洲西部,其最近便的運輸航線為: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洲西部【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分析能力,稍有難度。28.(2017七上·臺州期中)新年外交開局、“創(chuàng)新”伙伴……一系列關鍵詞,聚合成為習近平2017年首次出訪的紛呈亮點。習近平2017首訪選擇瑞士。你了解瑞士嗎?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上圖可以看出,瑞士是一個典型山地之國,它與意大利以山脈a 為界。(2)瑞士為發(fā)展旅游,修建了穿越多座隧道、橋梁的“冰川快車”。“冰川快車”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礙來自( )A.氣候 B.地形 C.資金 D.科技(3)從上圖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瀕臨 ,A城為 。(4)瑞士、意大利都擁有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有利于發(fā)展 業(yè),分別成為著名的“山地之國”、“水上都市”。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答案】(1)阿爾卑斯山脈(2)B(3)地中海;威尼斯(4)旅游;順應自然規(guī)律,因地制宜地發(fā)展經濟,與自然和諧相處【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歐洲地形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瑞士是一個典型山地之國,它與意大利以阿爾卑斯山為界。(2)本題考查的是瑞士旅游業(yè)的有關知識。冰川快車”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礙是由于阿爾卑斯山海拔過高、地勢落差大的地形原因,因此在修建中障礙重重;B不符合要求,CD選項非自然障礙。故選B。(3)本題考查的是威尼斯的有關知識。根據地圖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瀕臨,其中A城是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4)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歸納能力。瑞士、意大利都擁有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有利于發(fā)展旅游業(yè),這啟示我們發(fā)展經濟應該結合區(qū)域特色,因地制宜地進行開發(fā),做到與自然相協(xié)調。【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歐洲地形、瑞士旅游業(yè)、威尼斯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歸納能力。29.(2017七上·臺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圖1 圖2圖3 圖4圖5(1)寫出圖5甲、乙兩個平原的名稱,并把圖1,2,3,4填在下表相應的空格中。平原 名稱 氣候類型(填寫圖號) 生產特點(填寫圖號)甲 乙 (2)結合所學知識及上述圖表,分析平原“乙”生產特點的成因。【答案】(1)湄公河平原;2;3;美國中部大平原;1;4(2)地形平原、地勢低平;土地遼闊;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不多;以旱地為主;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貫穿平原,灌溉便利;科技發(fā)達。【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家住平原的有關知識。甲平原是位于東南亞的湄公河平原,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干燥,因此氣候與圖2相符,精耕細作是其主要耕作特點,其主要作物是水稻,因此圖3是該生產特點。乙平原美國中部大平原,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因此氣候與圖1相符,機械化生產是其主要耕作特點,其主要作物是小麥,因此圖4是該生產特點。(2)本題考查的是美國中部大平原的有關知識。美國中央大平原機械化的耕作方式與其地廣人稀的特點有關,地勢平坦,地形平原,美國科技發(fā)達,因此適合大規(guī)模的機械化生產。同時由于該地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不多,以旱地為主,因此適合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由于美國中部平原被密西西比河貫穿,因此密西西比河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適合發(fā)展農業(y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家住平原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學生版).docx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模擬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