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慈溪市2017-2018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慈溪市2017-2018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慈溪市2017-2018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國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分為哪三級(  )
A.省、直轄市、縣 B.省、鎮、鄉
C.省、縣、市 D.省、縣、鄉
【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我國有三級行政區劃:省、縣、鄉,這是基本行政區劃。
【點評】在三級行政區劃中,與省同級單位的有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2.(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國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 ?。?br/>A.黑河—騰沖一線 B.黑河——昆明一線
C.秦嶺—淮河一線 D.北京——騰沖一線
【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
【解析】【分析】地理學家胡煥庸,在中國地圖畫了一條直線,從黑龍江黑河市到云南省騰沖縣,此線以東人口稠密,此線以西人口稀疏。
【點評】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南多,西北少,東部南部地形平坦,西部地形陡峭;東部氣候溫暖濕潤,西部人口稀疏。
3.(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四幅圖中,表示山地的是( ?。?br/>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山地是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地表有五種基本地形,海拔較高的是高原和平原,海拔較低的是平原和丘陵,有起伏的是山地和丘陵,起伏不大較為平坦的是高原和平原。
4.(2017七下·杭州月考)下列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是( ?。?br/>A.準噶爾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答案】C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柴達木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其它三大盆地都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盆地,了解地勢三級階梯的范圍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5.(2018七下·慈溪期末)五一期間,小明看到一輛牌照為“渝A87L66”的車輛,該車應該來自( ?。?br/>A.海南省 B.山西省 C.重慶市 D.山東省
【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
【解析】【分析】我國有34個省級單位,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簡稱,“渝”是重慶市的簡稱。
【點評】每個省的簡稱,直接寫進了汽車牌照,代表了每個省級單位。
6.(2018七下·慈溪期末)黃河流經的地形單元,按從上游至下游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青藏高原 ②華北平原 ③黃土高原 ④內蒙古高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答案】C
【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依次流經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因此選擇C。
【點評】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從青藏高原流向東北,依次為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7.(2018七下·慈溪期末)認識了寶島臺灣后,佳佳同學得出以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臺灣的山地、平原各占一半 B.樟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
C.臺灣高雄港貨運繁忙 D.臺灣有“水果之鄉”的美稱
【答案】A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臺灣是我國的寶島,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樟樹世界著名,高雄市是最大的海港,臺灣四季水果不斷,被稱為"水果之鄉“。因此選擇A。
【點評】臺灣從緯度上看,屬于熱帶亞熱帶,從地形上看,以山地為主,臺灣被稱為”森林之?!啊焙I厦讉}“”東南鹽倉“等。
8.(2018七下·慈溪期末)生活在我國南方和北方的人們,生活習慣上有明顯的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br/>A.地形 B.氣候 C.資源 D.植被
【答案】B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此線是一月份0℃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因此南北方的差異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氣候。
【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秦嶺以北冬季氣溫在0℃以下,秦嶺以南氣溫都在0℃以上,秦嶺以北是落葉闊葉林,秦嶺以南是常綠闊葉林。
9.(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詩詞名句中,描述北方地區的是( ?。?br/>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C.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答案】A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干燥,”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北方的生活寫照。因此選擇A。
【點評】根據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北方地區的特征是冬季的冷,南方地區的特點是水鄉,西北的干旱、青藏的高寒。
10.要想真正感受北京的文化傳統和日常生活,就要走進(  )
①故宮 ②胡同 ③四合院 ④長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文化傳統和日常生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要想真正感受北京的文化傳統和日常生活就要走進胡同、四合院,它們是極具老北京生活氣息的場所。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長城則是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征,與題意無關。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文化的了解。
11.(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國降水量總的分布趨勢是( ?。?br/>A.從南到北逐漸減少 B.從東到西逐漸減少
C.從西到東逐漸減少 D.從東南到西北逐漸減少
【答案】D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我國東部南部瀕臨海洋,受海洋的影響,我國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點評】我國降水主要是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帶來的,所以距離海洋近降水就多,遠離海洋,降水就少。
12.(2018七下·慈溪期末)“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边@兩句詩是指甘肅玉門關一帶( ?。?br/>A.夏季風影響不明顯 B.夏季風來得遲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來得遲
【答案】A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夏季風來自東部太平洋和南部印度洋。夏季風從東南吹向西北,受到山脈的阻擋,甘肅玉門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夏季風到不了,因此選擇A。
【點評】我國把受到夏季風影響的地區稱為”季風區“,把受不到夏季風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西北地區屬于非季風區。
13.(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們家鄉慈溪是一座宜居城市,溫暖濕潤,下列符合慈溪氣候類型圖的是( ?。?br/>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慈溪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因此選擇C.
【點評】分析氣候特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分析,高于20℃為高溫,低于0攝氏度為寒冷,介于二者之間為溫和;降水在100mm以上為多雨,在50mm以下為干燥,介于二者之間為濕潤。
14.(2018七下·慈溪期末)某旅游拍攝小組來到青藏高原,發現這里主要的生產方式是牧業生產,據此回答小題:
(1)青藏地區發展牧業的有利條件有( ?。?br/>①草場面積大
②海拔高、陽光強烈,適合牧草生長
③耕地面積小
④牧草的營養成分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牦牛、藏綿羊和藏山羊是青藏地區的主要畜種,因為它們(  )
①耐寒
②對牧草的需求不大
③能適應缺氧的高原環境
④能適應低氣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C
(2)C
【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青藏地區氣候高寒,草原面積廣大,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強烈,牧業溫差大,牧草的營養成分高。因此選擇C。
(2)青藏地區優良畜種牦牛、藏綿羊、臧山羊,他們有共同的特征,耐寒,適應高寒缺氧,適應低氣壓。
【點評】青藏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寒缺氧是本地區的特征,空氣稀薄,光照強烈,太陽能資源豐富,是我國的四大牧區之一,優良畜種有牦牛、藏綿羊、臧山羊,對牧草的需求大,對低氣壓的適應能力強。
15.(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活動特色鮮明。讀我國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場景圖,回答小題。
①吐魯番葡萄園
②煙臺收獲蘋果
③牧民在剪羊毛
④藏民青裸脫粒
(1)四幅圖片中,反映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北方地區農業生產活動的是( ?。?br/>A.① B.② C.③ D.④
(2)圖片①代表的省區,物產有(  )
A.石油、天然氣 B.哈密瓜、香蕉
C.三河牛、三河馬 D.長絨棉、牦牛
(3)對圖④地區的生產、生活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傳統民居以竹樓為主 B.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
C.農牧業生產現代化程度很高 D.水稻是當地主要的糧食作物
【答案】(1)B
(2)A
(3)B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1)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代表性水果是蘋果。因此選擇B.
(2)圖1吐魯番葡萄園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豐富的礦產石油和天然氣,因此選擇A。
(3)圖4是藏民青稞脫粒,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
【點評】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各具特色,北方地區溫帶季風氣候,盛產溫帶水果,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新疆瓜果特別香甜,重要的礦產有石油和天然氣。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農業分布在河谷地帶。
16.主要生活在牧區的一組少數民族是( ?。?br/>A.高山族、朝鮮族 B.維吾爾族、苗族
C.滿族、壯族 D.藏族、蒙古族
【答案】D
【知識點】內蒙古;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藏族、蒙古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藏族生活在我國的青藏牧區,蒙古族生活在我國的內蒙古牧區,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藏族和蒙古族的了解。
17.(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行為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br/>A.在西藏建立水產品加工基地
B.在內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廠
C.在黑龍江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浙江大力開展海水養殖業
【答案】A
【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因地制宜是自然環境不同發展的產業不同,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建立水產品加工基地,顯然不符合因地制宜。
【點評】內蒙古草原廣布,適宜發展畜牧業,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黑龍江耕地面積廣大,主要種植大豆,建立豆制品加工廠;浙江位于江南水鄉,大力發展漁業,這些都是因地制宜。
18.(2018七下·慈溪期末)在我國社會生活中有許多規定,如“考場上嚴禁考生作弊”“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乘車”等。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這些規定,因為(  )
A.我國的法律不夠完備 B.良好的秩序限制了人們的自由
C.人們的行為都是不自覺的 D.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準則
【答案】D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我國社會生活中,必須有許多規定,每個公民必須嚴格遵守,因此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準則。選擇D。
【點評】所有的規章制度都是維持社會生活的。
19.(2018七下·慈溪期末)許多規則來自生活,馬路上的斑馬線表示的是( ?。?br/>A.機動車道 B.注意行為 C.禁止通行 D.人行橫道
【答案】D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馬路上的斑馬線是認為劃定的,也是來自生活,表示人行橫道。
【點評】人行橫道是生活中的規則,要求大家遵守,來自生活。
20.(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屬于古代信息傳遞方式的有( ?。?br/>①烽火狼煙 ②震鐘暮鼓 ③驛寄梅花 ④鴻雁傳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
【解析】【分析】古代的信息傳遞包括烽火狼煙、震鐘暮鼓、驛寄梅花、鴻雁傳書,因此選擇C。
【點評】現在信息技術發達了,古代信息的傳遞,是人們肉眼觀察到的信息。
21.(2018七下·慈溪期末)造成下圖漫畫中問題的根本原因是( ?。?br/>A.生活經驗的不同 B.生活時代不同
C.生活觀念不同 D.代際差異
【答案】D
【知識點】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代際差異,可是第四幅漫畫,小孩的回答真的出乎意料,這樣更容易激趣。學生在一笑中體會代際差異有時會導致代際隔閡,也就是代溝。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漫畫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題目,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地反映問題。此題考查的是代際差異,可是第四幅漫畫,小孩的回答真的出乎意料,這樣更容易激趣。學生在一笑中體會代際差異有時會導致代際隔閡,也就是代溝。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forum.php mod=viewthread&tid=472409
內容來源: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spjy.com/
【點評】漫畫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題目,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地反映問題。
22.(2018七下·慈溪期末)互聯網是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可以用于傳遞信息。下列同互聯網一樣屬于大眾傳播媒介的有( ?。?br/>①電視 ②書籍 ③廣播 ④鴿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
【解析】【分析】 大眾傳播媒介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處于職業傳播者和大眾之間的媒介體。指復制、傳遞信息的機械和傳播組織、團體及其出版物和影視、廣播節目。根據題意,電視,書籍,廣播都是大眾媒介,鴿子不是。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 大眾傳播媒介具有五項功能,即宣傳功能、新聞傳播功能、輿論監督功能、實用功能和文化積累功能。
23.(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地區原始屠民的房屋,對后世的閣樓和樓房樣式的影響最大的是(  )
A.北京周口店人的洞穴
B.北京山頂洞人的原始房屋
C.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
D.陜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
【答案】C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為適應南方潮濕炎熱的環境,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欄式房屋,干欄式房屋是一種高于地面,具有通風、防潮性能的架空式房屋,對后世的閣樓和樓房樣式的出現影響最大。C項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河姆渡居民。
24.我國神話傳說中,在黃帝之后,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______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的。(  )
A.世襲 B.禪讓 C.選舉 D.定期輪換
【答案】B
【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禪讓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神話傳說中,在黃帝之后,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禪讓制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的。故選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禪讓制的識記。
25.(2018七下·慈溪期末)由中美洲印第安人最先種植的作物是( ?。?br/>A.棉花 B.水稻 C.玉米 D.粟
【答案】C
【知識點】中美洲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石器時代,中美洲叢林里就生活著古老的印第安人。他們學會了種植玉米等作物,一些農業部落逐漸形成。3000多年前,這里的農業聚落發展成了中美洲地區最早的文明——奧爾梅克文明。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奧爾梅克文明的了解。
26.(2018七下·慈溪期末)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完成統一,這時是( ?。?br/>A.公元前3世紀早期 B.公元前3世紀后期
C.公元前2世紀早期 D.公元前2世紀后期
【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可知,公元3世紀末是290-299年。公元前的和公元后的相反,公元前221年,秦朝完成統一。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秦朝統一的時間,本題難度不大。
27.(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關于口述歷史的表述,正確的是( ?。?br/>A.口述歷史是歷史文獻的一種補充
B.口述歷史不算歷史
C.口述歷史就是傳說
D.口述歷史沒有歷史真實性
【答案】A
【知識點】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A. 口述歷史 是一種搜集歷史的途徑,可以作為歷史文獻的一種補充,故A選項符合題意;
B. 口述歷史這種類歷史資料源自人的記憶,算作是歷史,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 口述歷史并不是傳說,他是需要事件的親歷者進行回憶,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 口述歷史由歷史學家、學者、記者、學生等,訪問曾經親身活于歷史現場的見證人,讓學者文字筆錄、有聲錄音、影像錄影等,是具有真實性的。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口述歷史的知識點,掌握歷史的重要性和了解歷史的分類。
二、非選擇題
28.(2018七下·慈溪期末)觀察下面的世界幾個早期文明區域分布圖,完成相關題目。
(1)根據圖中所標注的A,B,C,D區域,分別填寫這些區域韻名稱及其所處的流域。
  區域名稱 所在大河流域
A        
B 古巴比倫(美索不達米亞)    
C     印度河、恒河流域
D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事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答案】(1)古代埃及;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中國;黃河、長江流域
(2)特點:都產生于人河流域,體現了農業文明。因為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而人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牛存,有利于農作物的培植和生長,能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
【知識點】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1)四大文明古國有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它們都分布在大河流域,古埃及在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在兩河流域、古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古中國在黃河長江流域。
(2)文明古國大都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流能給農田提供水源,河流流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點評】古文明都是農業文明,河流給農田提供水源,保證了農作物的生長,滿足了人類生活的需要。
29.(2018七下·慈溪期末)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上圖中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A是   地區,B是   地區,C是   地區,D是   地區。
(2)C,D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   線;造成A,D之間農業生產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3)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形區是   ,它位于   地理區域(請寫出圖中對應地理區域的字母)
(4)近年來橫斷山區人口增長快,水土流失也日趨嚴重。結合上題的相關知識資料,填寫關系式:當地人口迅速增加→   →水土流失日趨嚴重。
【答案】(1)青藏;西北;北方;南方
(2)秦嶺;淮河;地形
(3)黃土高原;C
(4)砍伐森林(植被減少)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根據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分為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2)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青藏地區和南方地區主要生產差異是因為兩地的地形不同。(3)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黃土高原,他屬于北方地區。(4)橫斷山區人口增長快,水土流失日趨嚴重,是因為人口增多,破壞了植被,毀林開荒。
【點評】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是根據地理位置、自然特征等方面特征。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問題,北方地區缺水,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西北地區干旱,青藏地區高寒。
30.(2018七下·慈溪期末)它是與萬里長城、大運河齊名的我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它通過地下通道將很遠地方的雪水引下山,灌溉農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上圖所示的是哪一種水利設施?它主要分布于我國的哪個省區?
(2)這種水利設施有何優點?當地發展了何種特色的農業?
(3)請簡要說明這一水利設施是如何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的。
【答案】(1)坎兒井。新疆。
(2)利用水渠將水引到農田,免去運水之勞;它是暗渠,又減少了水的蒸發。綠洲農業。
(3)當地氣候較干旱,蒸發較強,沙漠廣布,而綠洲地區水源有限;當地人民創造出“坎兒井”,將高山雪水經過暗渠引到農田,可以減少蒸發,節約珍貴的冰雪融水。
【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
【解析】【分析】(1)由于干旱,新疆地區勞動人民發明了坎兒井。(2)坎兒井的優勢是利用水渠將水引到農田,減少了水分的蒸發,所以新疆是綠洲農業。(3)新疆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綠洲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坎兒井利用暗渠,減少了水分的蒸發,
【點評】坎兒井與我國萬里長城,大運河被稱為三大工程,坎兒井主要是將高山冰雪融水利用地下暗渠,匯集到綠洲地區,這樣減少了水分蒸發,充分利用了冰雪融水。
1 / 1浙江省慈溪市2017-2018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國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分為哪三級( ?。?br/>A.省、直轄市、縣 B.省、鎮、鄉
C.省、縣、市 D.省、縣、鄉
2.(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國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線是( ?。?br/>A.黑河—騰沖一線 B.黑河——昆明一線
C.秦嶺—淮河一線 D.北京——騰沖一線
3.(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四幅圖中,表示山地的是( ?。?br/>A.
B.
C.
D.
4.(2017七下·杭州月考)下列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是( ?。?br/>A.準噶爾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四川盆地
5.(2018七下·慈溪期末)五一期間,小明看到一輛牌照為“渝A87L66”的車輛,該車應該來自( ?。?br/>A.海南省 B.山西省 C.重慶市 D.山東省
6.(2018七下·慈溪期末)黃河流經的地形單元,按從上游至下游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青藏高原 ②華北平原 ③黃土高原 ④內蒙古高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7.(2018七下·慈溪期末)認識了寶島臺灣后,佳佳同學得出以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臺灣的山地、平原各占一半 B.樟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
C.臺灣高雄港貨運繁忙 D.臺灣有“水果之鄉”的美稱
8.(2018七下·慈溪期末)生活在我國南方和北方的人們,生活習慣上有明顯的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br/>A.地形 B.氣候 C.資源 D.植被
9.(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詩詞名句中,描述北方地區的是(  )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C.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10.要想真正感受北京的文化傳統和日常生活,就要走進(  )
①故宮 ②胡同 ③四合院 ④長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國降水量總的分布趨勢是(  )
A.從南到北逐漸減少 B.從東到西逐漸減少
C.從西到東逐漸減少 D.從東南到西北逐漸減少
12.(2018七下·慈溪期末)“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边@兩句詩是指甘肅玉門關一帶( ?。?br/>A.夏季風影響不明顯 B.夏季風來得遲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來得遲
13.(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們家鄉慈溪是一座宜居城市,溫暖濕潤,下列符合慈溪氣候類型圖的是(  )
A. B.
C. D.
14.(2018七下·慈溪期末)某旅游拍攝小組來到青藏高原,發現這里主要的生產方式是牧業生產,據此回答小題:
(1)青藏地區發展牧業的有利條件有(  )
①草場面積大
②海拔高、陽光強烈,適合牧草生長
③耕地面積小
④牧草的營養成分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牦牛、藏綿羊和藏山羊是青藏地區的主要畜種,因為它們( ?。?br/>①耐寒
②對牧草的需求不大
③能適應缺氧的高原環境
④能適應低氣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18七下·慈溪期末)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活動特色鮮明。讀我國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場景圖,回答小題。
①吐魯番葡萄園
②煙臺收獲蘋果
③牧民在剪羊毛
④藏民青裸脫粒
(1)四幅圖片中,反映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北方地區農業生產活動的是( ?。?br/>A.① B.② C.③ D.④
(2)圖片①代表的省區,物產有(  )
A.石油、天然氣 B.哈密瓜、香蕉
C.三河牛、三河馬 D.長絨棉、牦牛
(3)對圖④地區的生產、生活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傳統民居以竹樓為主 B.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
C.農牧業生產現代化程度很高 D.水稻是當地主要的糧食作物
16.主要生活在牧區的一組少數民族是( ?。?br/>A.高山族、朝鮮族 B.維吾爾族、苗族
C.滿族、壯族 D.藏族、蒙古族
17.(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行為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
A.在西藏建立水產品加工基地
B.在內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廠
C.在黑龍江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浙江大力開展海水養殖業
18.(2018七下·慈溪期末)在我國社會生活中有許多規定,如“考場上嚴禁考生作弊”“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乘車”等。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這些規定,因為( ?。?br/>A.我國的法律不夠完備 B.良好的秩序限制了人們的自由
C.人們的行為都是不自覺的 D.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準則
19.(2018七下·慈溪期末)許多規則來自生活,馬路上的斑馬線表示的是( ?。?br/>A.機動車道 B.注意行為 C.禁止通行 D.人行橫道
20.(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屬于古代信息傳遞方式的有(  )
①烽火狼煙 ②震鐘暮鼓 ③驛寄梅花 ④鴻雁傳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1.(2018七下·慈溪期末)造成下圖漫畫中問題的根本原因是( ?。?br/>A.生活經驗的不同 B.生活時代不同
C.生活觀念不同 D.代際差異
22.(2018七下·慈溪期末)互聯網是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可以用于傳遞信息。下列同互聯網一樣屬于大眾傳播媒介的有(  )
①電視 ②書籍 ③廣播 ④鴿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3.(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地區原始屠民的房屋,對后世的閣樓和樓房樣式的影響最大的是(  )
A.北京周口店人的洞穴
B.北京山頂洞人的原始房屋
C.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
D.陜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
24.我國神話傳說中,在黃帝之后,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______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的。(  )
A.世襲 B.禪讓 C.選舉 D.定期輪換
25.(2018七下·慈溪期末)由中美洲印第安人最先種植的作物是( ?。?br/>A.棉花 B.水稻 C.玉米 D.粟
26.(2018七下·慈溪期末)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完成統一,這時是( ?。?br/>A.公元前3世紀早期 B.公元前3世紀后期
C.公元前2世紀早期 D.公元前2世紀后期
27.(2018七下·慈溪期末)下列關于口述歷史的表述,正確的是( ?。?br/>A.口述歷史是歷史文獻的一種補充
B.口述歷史不算歷史
C.口述歷史就是傳說
D.口述歷史沒有歷史真實性
二、非選擇題
28.(2018七下·慈溪期末)觀察下面的世界幾個早期文明區域分布圖,完成相關題目。
(1)根據圖中所標注的A,B,C,D區域,分別填寫這些區域韻名稱及其所處的流域。
  區域名稱 所在大河流域
A        
B 古巴比倫(美索不達米亞)    
C     印度河、恒河流域
D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事這些文明古國的產生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29.(2018七下·慈溪期末)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上圖中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A是   地區,B是   地區,C是   地區,D是   地區。
(2)C,D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   線;造成A,D之間農業生產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3)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形區是   ,它位于   地理區域(請寫出圖中對應地理區域的字母)
(4)近年來橫斷山區人口增長快,水土流失也日趨嚴重。結合上題的相關知識資料,填寫關系式:當地人口迅速增加→   →水土流失日趨嚴重。
30.(2018七下·慈溪期末)它是與萬里長城、大運河齊名的我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它通過地下通道將很遠地方的雪水引下山,灌溉農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上圖所示的是哪一種水利設施?它主要分布于我國的哪個省區?
(2)這種水利設施有何優點?當地發展了何種特色的農業?
(3)請簡要說明這一水利設施是如何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
【解析】【分析】我國有三級行政區劃:省、縣、鄉,這是基本行政區劃。
【點評】在三級行政區劃中,與省同級單位的有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2.【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
【解析】【分析】地理學家胡煥庸,在中國地圖畫了一條直線,從黑龍江黑河市到云南省騰沖縣,此線以東人口稠密,此線以西人口稀疏。
【點評】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南多,西北少,東部南部地形平坦,西部地形陡峭;東部氣候溫暖濕潤,西部人口稀疏。
3.【答案】A
【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
【解析】【分析】山地是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地表有五種基本地形,海拔較高的是高原和平原,海拔較低的是平原和丘陵,有起伏的是山地和丘陵,起伏不大較為平坦的是高原和平原。
4.【答案】C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柴達木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其它三大盆地都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故C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的盆地,了解地勢三級階梯的范圍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5.【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
【解析】【分析】我國有34個省級單位,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簡稱,“渝”是重慶市的簡稱。
【點評】每個省的簡稱,直接寫進了汽車牌照,代表了每個省級單位。
6.【答案】C
【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依次流經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因此選擇C。
【點評】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從青藏高原流向東北,依次為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7.【答案】A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臺灣是我國的寶島,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樟樹世界著名,高雄市是最大的海港,臺灣四季水果不斷,被稱為"水果之鄉“。因此選擇A。
【點評】臺灣從緯度上看,屬于熱帶亞熱帶,從地形上看,以山地為主,臺灣被稱為”森林之?!啊焙I厦讉}“”東南鹽倉“等。
8.【答案】B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此線是一月份0℃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因此南北方的差異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氣候。
【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秦嶺以北冬季氣溫在0℃以下,秦嶺以南氣溫都在0℃以上,秦嶺以北是落葉闊葉林,秦嶺以南是常綠闊葉林。
9.【答案】A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干燥,”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北方的生活寫照。因此選擇A。
【點評】根據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北方地區的特征是冬季的冷,南方地區的特點是水鄉,西北的干旱、青藏的高寒。
10.【答案】B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北京文化傳統和日常生活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要想真正感受北京的文化傳統和日常生活就要走進胡同、四合院,它們是極具老北京生活氣息的場所。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長城則是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征,與題意無關。故選擇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北京文化的了解。
11.【答案】D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我國東部南部瀕臨海洋,受海洋的影響,我國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點評】我國降水主要是來自海洋的夏季風帶來的,所以距離海洋近降水就多,遠離海洋,降水就少。
12.【答案】A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夏季風來自東部太平洋和南部印度洋。夏季風從東南吹向西北,受到山脈的阻擋,甘肅玉門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夏季風到不了,因此選擇A。
【點評】我國把受到夏季風影響的地區稱為”季風區“,把受不到夏季風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西北地區屬于非季風區。
13.【答案】C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慈溪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因此選擇C.
【點評】分析氣候特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分析,高于20℃為高溫,低于0攝氏度為寒冷,介于二者之間為溫和;降水在100mm以上為多雨,在50mm以下為干燥,介于二者之間為濕潤。
14.【答案】(1)C
(2)C
【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1)青藏地區氣候高寒,草原面積廣大,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強烈,牧業溫差大,牧草的營養成分高。因此選擇C。
(2)青藏地區優良畜種牦牛、藏綿羊、臧山羊,他們有共同的特征,耐寒,適應高寒缺氧,適應低氣壓。
【點評】青藏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寒缺氧是本地區的特征,空氣稀薄,光照強烈,太陽能資源豐富,是我國的四大牧區之一,優良畜種有牦牛、藏綿羊、臧山羊,對牧草的需求大,對低氣壓的適應能力強。
15.【答案】(1)B
(2)A
(3)B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1)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代表性水果是蘋果。因此選擇B.
(2)圖1吐魯番葡萄園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豐富的礦產石油和天然氣,因此選擇A。
(3)圖4是藏民青稞脫粒,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
【點評】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各具特色,北方地區溫帶季風氣候,盛產溫帶水果,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新疆瓜果特別香甜,重要的礦產有石油和天然氣。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農業分布在河谷地帶。
16.【答案】D
【知識點】內蒙古;青藏牧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藏族、蒙古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藏族生活在我國的青藏牧區,蒙古族生活在我國的內蒙古牧區,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藏族和蒙古族的了解。
17.【答案】A
【知識點】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分析】因地制宜是自然環境不同發展的產業不同,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建立水產品加工基地,顯然不符合因地制宜。
【點評】內蒙古草原廣布,適宜發展畜牧業,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黑龍江耕地面積廣大,主要種植大豆,建立豆制品加工廠;浙江位于江南水鄉,大力發展漁業,這些都是因地制宜。
18.【答案】D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我國社會生活中,必須有許多規定,每個公民必須嚴格遵守,因此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準則。選擇D。
【點評】所有的規章制度都是維持社會生活的。
19.【答案】D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馬路上的斑馬線是認為劃定的,也是來自生活,表示人行橫道。
【點評】人行橫道是生活中的規則,要求大家遵守,來自生活。
20.【答案】C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
【解析】【分析】古代的信息傳遞包括烽火狼煙、震鐘暮鼓、驛寄梅花、鴻雁傳書,因此選擇C。
【點評】現在信息技術發達了,古代信息的傳遞,是人們肉眼觀察到的信息。
21.【答案】D
【知識點】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代際差異,可是第四幅漫畫,小孩的回答真的出乎意料,這樣更容易激趣。學生在一笑中體會代際差異有時會導致代際隔閡,也就是代溝。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漫畫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題目,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地反映問題。此題考查的是代際差異,可是第四幅漫畫,小孩的回答真的出乎意料,這樣更容易激趣。學生在一笑中體會代際差異有時會導致代際隔閡,也就是代溝。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forum.php mod=viewthread&tid=472409
內容來源: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http://www.lspjy.com/
【點評】漫畫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題目,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直觀地反映問題。
22.【答案】D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
【解析】【分析】 大眾傳播媒介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處于職業傳播者和大眾之間的媒介體。指復制、傳遞信息的機械和傳播組織、團體及其出版物和影視、廣播節目。根據題意,電視,書籍,廣播都是大眾媒介,鴿子不是。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 大眾傳播媒介具有五項功能,即宣傳功能、新聞傳播功能、輿論監督功能、實用功能和文化積累功能。
23.【答案】C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解析】【分析】為適應南方潮濕炎熱的環境,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欄式房屋,干欄式房屋是一種高于地面,具有通風、防潮性能的架空式房屋,對后世的閣樓和樓房樣式的出現影響最大。C項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河姆渡居民。
24.【答案】B
【知識點】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禪讓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神話傳說中,在黃帝之后,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禪讓制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的。故選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禪讓制的識記。
25.【答案】C
【知識點】中美洲文明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石器時代,中美洲叢林里就生活著古老的印第安人。他們學會了種植玉米等作物,一些農業部落逐漸形成。3000多年前,這里的農業聚落發展成了中美洲地區最早的文明——奧爾梅克文明。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奧爾梅克文明的了解。
26.【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可知,公元3世紀末是290-299年。公元前的和公元后的相反,公元前221年,秦朝完成統一。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秦朝統一的時間,本題難度不大。
27.【答案】A
【知識點】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解析】【分析】A. 口述歷史 是一種搜集歷史的途徑,可以作為歷史文獻的一種補充,故A選項符合題意;
B. 口述歷史這種類歷史資料源自人的記憶,算作是歷史,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 口述歷史并不是傳說,他是需要事件的親歷者進行回憶,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 口述歷史由歷史學家、學者、記者、學生等,訪問曾經親身活于歷史現場的見證人,讓學者文字筆錄、有聲錄音、影像錄影等,是具有真實性的。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口述歷史的知識點,掌握歷史的重要性和了解歷史的分類。
28.【答案】(1)古代埃及;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中國;黃河、長江流域
(2)特點:都產生于人河流域,體現了農業文明。因為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而人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牛存,有利于農作物的培植和生長,能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
【知識點】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1)四大文明古國有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它們都分布在大河流域,古埃及在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在兩河流域、古印度在印度河流域、古中國在黃河長江流域。
(2)文明古國大都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流能給農田提供水源,河流流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點評】古文明都是農業文明,河流給農田提供水源,保證了農作物的生長,滿足了人類生活的需要。
29.【答案】(1)青藏;西北;北方;南方
(2)秦嶺;淮河;地形
(3)黃土高原;C
(4)砍伐森林(植被減少)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根據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分為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2)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青藏地區和南方地區主要生產差異是因為兩地的地形不同。(3)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黃土高原,他屬于北方地區。(4)橫斷山區人口增長快,水土流失日趨嚴重,是因為人口增多,破壞了植被,毀林開荒。
【點評】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是根據地理位置、自然特征等方面特征。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問題,北方地區缺水,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西北地區干旱,青藏地區高寒。
30.【答案】(1)坎兒井。新疆。
(2)利用水渠將水引到農田,免去運水之勞;它是暗渠,又減少了水的蒸發。綠洲農業。
(3)當地氣候較干旱,蒸發較強,沙漠廣布,而綠洲地區水源有限;當地人民創造出“坎兒井”,將高山雪水經過暗渠引到農田,可以減少蒸發,節約珍貴的冰雪融水。
【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
【解析】【分析】(1)由于干旱,新疆地區勞動人民發明了坎兒井。(2)坎兒井的優勢是利用水渠將水引到農田,減少了水分的蒸發,所以新疆是綠洲農業。(3)新疆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綠洲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坎兒井利用暗渠,減少了水分的蒸發,
【點評】坎兒井與我國萬里長城,大運河被稱為三大工程,坎兒井主要是將高山冰雪融水利用地下暗渠,匯集到綠洲地區,這樣減少了水分蒸發,充分利用了冰雪融水。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东山县| 兰州市| 濮阳县| 普格县| 荃湾区| 土默特右旗| 怀安县| 乌拉特后旗| 天门市| 龙江县| 绥滨县| 酒泉市| 罗源县| 凤翔县| 土默特左旗| 高尔夫| 杭州市| 息烽县| 永仁县| 城固县| 德江县| 开阳县| 沅江市| 昭平县| 湖北省| 霍邱县| 左权县| 南昌市| 泊头市| 白水县| 湖州市| 玛多县| 东平县| 内丘县| 霍邱县| 临澧县| 大悟县| 北海市| 德江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