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背景點擊一:強化安全意識 加強安全建設☆2011年9月27日,全國校園安全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在重慶召開,公安部、教育部、中央綜治辦三部門密切配合,切實推進維護校園安全各項措施的落實,全面提升維護校園安全的整體水平。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充兮肯定了全國教育系統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發展態勢,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實把校園安全工作抓緊抓好,讓中小學生在校安拿,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2011年11月12日17時45分許,徐州豐縣首羨鎮一運送小學生校車側翻。16日,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西街道辦門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該鎮幼兒園接送校車被撞,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傷。發生事故的校車核載九人,實載64人。為了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乘車幼兒、學生的人身安全,國務院法制辦12月11日公布《校車安全條例(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對校車享有的優先權作了規定,校車將享受在公交專用車道以及其他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但允許公交車輛通行的路段行駛等三大優先權。【熱點題析】1.加強青少年安全工作是為了維護未成年人的哪一項權利?解析:生命健康權。2.未成年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遭受哪些方面的侵害?這給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造成哪些危害?解析:①意外事故的侵害。②家庭的侵害。③學校的侵害。④社會的侵害。(2)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3.國家為什么高度重視青少年安全問題?解析:①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安全問題直接關系著祖國的興旺發達。②未成年人由于生活經驗不足,各方面還不夠成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③生命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受到法律特殊保護。④當今社會,環境復雜,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事故時有發生,社會的安全建設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4.請從國家、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四個方面為安全建設獻計獻策。解析:①國家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對各類安全違紀違法案件的懲處力度。②社會各部門應該加強對竅全建設的監管力度,依法行政,丟棄行政不作為的作風;加強對公眾安全意識的宣傳和教育建設。③加強學生安全意識教育,教給學生必要的自救常識,建立和完善校園安全措施。④學生自身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積極運用法律武器同危害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識和方法等。背景點擊二:拒絕誘惑 保護自己★《中國青年報泔艮道:2011年7月27日,武漢市41中初一女生袁萊,瞞著父母出去約見網友,此后下落不明。8月10日,武漢市一位叫梅子的女中學生被網友騙到住處強暴……★2011年11月24日某網站報道,海口府城中學一名男生,被放高利貸的人硬逼著借款350元,未出一個月時間,“利滾利”竟變成了2萬元。在該生家長替兒子還了1萬元高利貸抓建貸人再次索要尾款時,被警方一舉抓獲。1.我國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兩部專門法律和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設置的“四道防線”分別是什么?解析: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四道防線是社會保護、學校保護、家庭保護、司法保護。2.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易受侵害的原因是什么?解析:①未成年人生活經驗不足,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還不夠成熟,辨別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強,是個人權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體;②由于生活環境復雜,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也不斷發生;③身心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的青少年,面對侵害行為、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往往因處于被動地位而受到侵害。3.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哪些不良誘惑?解析:淫穢讀物、不健康音像制品(黃)、賭博、毒品、沉迷網絡、邪教等。4.不良誘惑的危害。解析:①危害身心健康,影響學習和生活。②容易誘發違紀違法甚至犯罪行為。③麻痹思想,影響個人進步和發展。④造成一定的錢財損失。5.怎樣拒絕不良誘惑?解析:①克服獵奇和盲目從眾心理,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提高自控能力;②培養高雅的情趣,提高自身修養,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③交友要慎重,提高辨別是非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識,掌握自我防護的技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④依法自律,主動尋求和接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幫助,自覺接受老師、父母的監督,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6,中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方法有哪些?解析:(1)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提高警惕,防范侵害。(2)用智慧保護自己。①遭遇意外險情與傷害時要冷靜,要學會運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②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將其制服時,勇敢同其搏斗;無能力時,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嚇法”等及時脫身。要學會把損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權益。③遭遇違法犯罪行為侵害時,及時報警,并記住壞人的身體特征和其他線索,以有利于公安機關破案。(3)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4)積極爭取社會、學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護。背景點擊三:關注特殊人群的健康成長★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外出務工,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隨之在廣大農村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欠缺多方面的物質生活要素和精神生活要素,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成為受社會關注的群體。☆2011年8月19日,國務院召開全國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強調,要站在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優先、救助保護和教育矯治并重、源頭預防和綜合治理兼顧、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結合的原則,明確職責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加強協調配合,推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各項政策全面落實。【熱點題析】1.留守兒童、流浪兒存在哪些心理問題?這些問題會帶來哪些不良后果?解析:心理問題有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的性格往往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畸形心理。(2)這些心理問題的存在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不利于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保護;極容易導致他們行為的失范,引發違法犯罪行為,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定。2.我國為什么特別關注留守兒童、流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解析:國家這樣做是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具體體現;有利于保護他們的各項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走向違法犯罪;有利于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社會倮護,維護家庭和諧,社會穩定,保護他們健康成長。3。請為保障留守兒童、流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解析:家庭方面:①父母要自覺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保護的義務;②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適當的方式教育未成年子女;③父母要引導未成年子女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犯罪。(2)學校方面:①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②加強家校聯系9共同營造良好氛圍,履行學校保護職責;③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主題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3)社會方面:①對未成年入開展科學知識普及活動;②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圖書館、博物館、兒童活動中心等場所;③政府應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背景點擊四:以人為本 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2011年8月8日,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⒛2O年)》。《綱要》確定了未來十年中國兒童健康、教育、福利、社會環境、法律保護五個發展領域及各領域的主要目標和策略措施。堅持兒童優先原則,保障兒童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縮小兒童發展的城鄉區域差距,提升兒童福利水平,提高兒童整體素質,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發展。★2011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幸福”為主題,討論“攻口何讓中國孩子擁有幸福”。幸福是當代中國發展的關鍵詞、2O11年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第一課上首次發布《中國少年兒童幸福成長宣言》,第一次公開確定青少年快樂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熱點題析】1.國務院為什么要頒發《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解析:①兒童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身心發育不成熟。法律意識和自我倮護能力較弱,容易受到各方面侵害,需要對兒童的各項權利給予特殊保護。②體現了黨和政府關愛兒童、以人為本的理念,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滿足兒童的發展需要9促進兒童全面發展。③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兒童發展是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9促進兒童發展,有利于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盡快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2011年的開學第一課為什么要以“幸福”為主題?解析:①幸福是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的理想就是讓所有學生成為幸福的人。開學第一課以“幸福”為主題,體現了黨中央對中小學生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②本主題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體現了個性化教育、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幫助孩子們實現快樂學習、幸福學習的理念。③告訴孩子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通過活動告訴他們如何獲得真正的幸福,培養他們感知幸福、創造幸福、分享幸福的能力。3.怎樣才能實現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和快樂幸福?解析:①國家大力實施素質教育.進行大幅度的教育體制改革,加強社會實踐活動課,不再以單純的學科分數為錄取依據。②社會和家長為孩子提供文明向上、積極健康的氛圍,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需要,不盲目攀比,培養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③學校切實開足課程,開全課時,加強活動課、實驗課,把孩子本來具有的富有愛心、動手動腦的天性利用和培養好。4。針對國家為青少年創造的良好條件,青少年應當怎樣做?解析:①珍愛生命,樹立崇高理想,自覺珍惜各項權利,履行各項義務,學會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②自覺磨煉自己,培養吃苦耐勞、不畏艱險、不斷進取、奮發向上的艱苦創業精神。③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積累知識,勇于實踐,增強刨新意識,提高創造能力9爭取有所創造,有所發明。④培養高雅情趣,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使自己健康成長,快樂成長等。【鞏固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校車安全條例(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對校車享有的優先權作了規定,校車將享受在公交專用車道以及其他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但允許公交車輛通行的路段行駛等三大優先權。這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 )A。生命健康權 人格尊嚴權B。受教育權 人格尊嚴權C。生命健康權 受教育權D。受教育權 人身自由權2.我國設立兩部專門法律法規對未成年人的權利予以明確規定并進行特殊保護,這是因為未成年人( )①年齡小,生理、心理發展不成熟 ②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③生活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 ④權利更易受到忽視或侵害A。①②③④B。①②⑧C。②③④D。①②④3.漫畫《網友見面》給我們的啟示有()①要學會寬容理解和尊重 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克服獵奇和盲目從眾心理 ④永遠不要上網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有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O多人,相當于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消失!這一觸目驚心的統計結果給我們的啟示不正確的是( )A。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B。中學生要珍愛生命,關愛生命健康C。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D。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就可以杜絕未成年人意外傷亡事故的發生5.福建漳州市區的周某,通過結拜兄弟的形式,成立 “虎門幫”通過暴力、教唆等手段,在漳州多所學校吸納學生加入幫會,控制學生成員在所在學校收取保護費。2011年12月31日,薌城法院一審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尋釁滋事罪、故意傷害罪等,判處周界有期徒刑12年,并沒收財產5萬元。這一案例警示我們( )①與朋友相處,要講哥們義氣 ②謹慎交友,學會用智慧和法律保護自己 ③依法自律,學會拒絕不良誘惑 ④善于爭取社會、學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護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6.重慶榮昌縣清流鎮為了讓⒇O余名留守兒童健康成長9讓外出務工家長安心工作,大力推行留守學生“代理家長”制度,由黨員、大學生村官、教師與無人管護的留守學生結成對子,成為留守學生的“代理家長”。這一做法有利于( )①及時解決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困難②使外出務工家長賺錢更多 ③使留守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幫助他們培養健康心理 ④維護家庭和諧,社會穩定。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7.對漫畫《還孩子自由成長空間》認識正確的是( )A。說明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B。體現了以人為本、為學生著想的原則C。符合兒童天性和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D。不利于孩子全面發展和快樂成長二、非選擇題8.2011年12月26日,民政部、中央綜治辦、公安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通知,部署從現在起至2012年底,在全國聯合開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專項行動,提出到2012年底,我國城市街面力爭實現無流浪未成年人。簡要說明八部委作出這一決定所起的作用有哪些?9.2011年8月8日,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綱要》確定了未來十年中國兒童健康、教育、福利、社會環境、法律保護五個發展領域及各領域的主要目標和策略措施。試結合所學知識和《綱要》內容解答下列問題?(1)《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12年)》保障了中國兒童的哪些權利?(2)分析說明國務院頒發《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社會意義。(3)你決定如何響應《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實施?10。2011年9月1日,“防災減災從我做起――999校園安全行”活動在北京朝陽區沙板應小學啟動。一旦校園內有意外發生,只需按一下急救鍵,999平臺就會自動彈出學校的相關信息,調度員將第一時間從全市119個急救點調集最近的急救車趕到現場。如今,999校園安全行活動已走進了北京市15所中小學,涉及師生近萬人。未來3年,“999校園安全行”將陸續走進本市百所中小學校。(1)[知識鏈接]“防災減災從我做起――999校園安全行”活動體現了對青少年的哪種保護? (2)[合作探究]開展“防災減災從我做起――999校園安全行”活動有什么重要意義?(3)[社會調查]目前存在哪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安全隱患? ε(4)[實踐提高]面對突發事故或不法侵害時,我們未成年人應如何保護自己?參考答案1.C2。A 3。B4。D 5。C 6。A 7。D8.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執政理念;有利于保護流浪兒童的各項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走向違法犯罪;有利于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維護家庭和諧,社會穩定,保護他們健康成長。9.(1)受教育權、生命健康權、財產權、智力成果權、隱私權、人格尊嚴、消費者的權利等。(2)參考背景點擊四的第一問。(3)①珍愛生命,樹立崇高理想,自覺珍惜各項權利,履行各項義務,學會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②自覺磨煉自己,培養吃苦耐勞、不畏艱險、不斷進取、奮發向上的艱苦創業精神。③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積累知識,勇于實踐,增強創新意識9提高創造能力,爭取有所創造,有所發明。④培養高雅情趣,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使自己健康成長,快樂成長等。1O。(1)學校保護。(2)①有助于青少年掌握自我保護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②有利于青少年增強生命意識教育,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守護生命。③可以讓大家參與到應急避險學習中來,并在全民中推廣、普及應急避險措施。④有利于讓廣大中小學生學會應急避險的常識和技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⑤有助于培養青少年的法制意識。(3)①盜竊、敲詐、搶劫青少年財物;以大欺小、威脅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②交友不慎、交工些社會閑散人員、參加不法活動。③校園周邊存在非法營業的黑網吧等。(4)①遇到意外險情與傷害時,需要冷靜,學會有效的自救方法。②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時,要敢于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要沉著冷靜,記住歹徒的相貌特征,要用智慧與歹徒周旋,設法脫身、求救、報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