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寧波市2019年中考社會法治試卷一、選擇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共14題;共30分)1.2018年11月5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其主題為(???)A.?不讓一個掉隊????????????????????????????????????????B.?齊心共建美好未來C.?新時代,共享未來?????????????????????????????????D.?合作共建和諧世界2.2019年1月2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舉行。紀念會的舉辦(???)A.?形成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B.?打破了海峽兩岸一直以來的隔絕狀態C.?開啟了兩岸“三通”、和平發展的局面D.?重申了“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歷史任務3.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程開甲院士,是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他隱姓埋名40年,一生為國鑄核盾。他的一生詮釋(???)A.?只有事業成功生命才有意義???????????????????B.?只有犧牲個人利益才能實現生命價值C.?默默無聞是豐盈生命的必備要素????????????D.?對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的人生更精彩4.閱讀中國四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小題。(1)與上圖①②③④對應的城市依次為(???)A.北京、烏魯木齊、上海、拉薩B.上海、烏魯木齊、北京、拉薩C.上海、拉薩、北京、烏魯木齊D.北京、拉薩、烏魯木齊、上海(2)造成①③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夏季風的影響B.地形的影響C.緯度的差異D.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5.2019年3月29日,英國議會第三次否決了英國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追溯歷史,英國議會擁有國家最高權力是依據(???)A.?《權利法案》?????B.?《獨立宣言》?????C.?《1787年聯邦憲法》?????D.?《人權宣言》6.美國歷史學家馬士在《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一書中描述中國“已經達到了一個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階段,低到只是保護了獨立主權國家的極少的屬性的地步了。”“國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現在(???)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D.?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7.“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下列敘述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有(???)①激發了青年的愛國熱情②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④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某校舉辦主題為“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的圖片展。以下適合參展的圖片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19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相繼在北京舉行。這些活動體現了心(???)①中國深化改革、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已經形成③中國成為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的強國④中國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教育部等三部委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我國所有中小學幼兒園開始實行校長陪餐制度,出臺這一規定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B.?社會保護??????????????????C.?學校保護??????????????????D.?司法保護11.小明搜集了“外來物種入侵”“反間課法”“南海可燃冰試采成功”“涼山救火英雄”等資料為演講作準備。據此推測小明演講的主題最有可能是(???)A.?堅定文化自信????????????????????????????????????????B.?堅持綠色發展道路C.?做守法公民???????????????????????????????????????????D.?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12.“咱們國家根本法,法律效力她至上。國家權力屬人民,當家作主心歡暢。”這首詩歌反映我國憲法(???)①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②要完善監督制度、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序③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④以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為原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逐漸成為具有寧波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這條“寧波路徑”反映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分別是(???)A.?協商民主、基層群眾自治制度???????????????B.?人民民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新型民主、政治協商制度??????????????????????D.?選舉民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4.歷經六百年歲月變遷,紫禁城歷久彌新。如今其負責人表示要“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有(???)①氣勢恢宏的歷史建筑②瑰麗璀璨的文物國寶③明清兩代的政治制度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50分)(共5題;共50分)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是四明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中國鄉村振興的一個樣本。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囑咐橫坎頭村黨員干部要同村民一道“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1)分析圖1,圖2,指出該村發生的變化。(2)依據圖3,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橫坎頭村振興的原因。(3)請你為該村達成“富裕、文明、宜居”的目標各提出一項具體措施。16.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文物會“說話”。閱讀圖文,回答問題。我叫玻璃碗。擁有羅馬血統,漢時伴著駝鈴聲聲來到中國。我驕傲,我是中國迄今出土最早的羅馬玻璃器皿,是文明交流的見證我是南宋持羅盤陶俑。我手里的這件“神器”曾一路向西傳到歐洲,是大海航行的“定海神針”。我自豪,我是世界最早的持羅盤實物造型。(1)請推測圖1琉璃碗通過哪條商路來到中國,并概述當時該商路上的中西貿易狀況。(2)圖2陶俑手中的“神器”指哪項發明?并以此發明為例說明宋元科技成就對世界的影響。(3)如果圖3的三彩駱駝載樂俑參加“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主題展,請你設計介紹詞。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百年前,中國首次自主設計并建成了施工難度極大的京張鐵路,震驚中外。該鐵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曾于1872—1881年官派赴美留學,專習鐵路工程。材料二:百年后,在同一個起點和終點,中國鐵路人正在創造新的奇跡,樹起中國高鐵建設新標桿——京張高鐵首次在世界上全線采用智能技術建造;首次采用“品”字型施工法,開挖世界上最大最深最難的地下高鐵車站;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功能;首次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確保運行安全……(1)讀上圖判斷該鐵路的主體走向,并從地形類型和地勢特點角度分析其修建難度高的原因。(2)詹天佑赴美留學與我國哪一場歷史運動有關?該運動為京張鐵路的建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3)根據材料二概括京張高鐵成為我國高鐵建設“新標桿”的理由。(4)跨越百年,中國鐵路人身上的哪些品質讓你贊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以毛某某為首的涉黑涉惡團伙,因聚眾斗毆、非法拘禁、開設賭場、非法持有槍支等行為被奉化區警方抓獲。檢察機關對此案提起公訴,法院公開審理,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賭博罪等數罪并罰,判處毛某某有期徒刑二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罰金三百萬元;團伙其他成員也受到相應處罰。對這一典型案件媒體及時跟進報道。市民紛紛點贊“掃黑除惡”行動,表示法治社會人人都應遵守法律。(1)毛某某的行為性質是什么?請寫出你判斷的依據。(2)請說明材料中的不同社會主體在厲行法治中是怎樣行動的。(3)從法律作用的角度談談“掃黑除惡”的重要意義。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回收可利用的垃圾,實施循環經濟是許多國家的共同選擇。目前寧波市將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類,并設置對應的藍色、綠色、紅色、黑色垃圾桶。材料二:閱讀“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和“2017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情況”圖表。材料三:某班舉行“垃圾分類·誰的責任”主題班會,小寧和小雨發表了自己的觀點。(1)請把下列生活垃圾分類。①玻璃???②果皮???③餐中紙???④剩菜⑤廢燈管???⑥舊報紙???⑦過期藥品???⑧礦泉水瓶(2)請分別指出我國生活垃圾產生的趨勢及處理的主要方法。并結合上述兩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實施垃圾分類的必要性。(3)假如你是班級一員,請你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一、選擇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答案】C【考點】2018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2018年11月5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其主題為新時代,共享未來,C符合題意,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時政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2.【答案】D【考點】2019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2019年1月2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舉行,紀念會的舉辦重申了“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歷史任務,D符合題意,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時政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3.【答案】D【考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從題干中的關鍵信息“一生為國鑄核盾。”可知他的一生在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D符合題意,正確。AB觀點太絕對,錯誤,應排除。C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創造生命的價值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4.【答案】(1)B(2)C【考點】中國的地形、氣候,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在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中,根據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規律,可以確定①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②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③溫帶季風氣候,④是高山高原氣候。因此,與上圖①②③④對應的城市依次為上海、烏魯木齊、北京、拉薩。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①③兩地均屬于季風氣候,只是兩地的熱量帶不同,與緯度有關。造成①③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的差異。【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5.【答案】A【考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在政治、財政、軍事、外交方面對國王的權力做了一些限制,宣示了法律高于王權的原則,即用法律限制王權的原則,而法律由議會制定,宣示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A項《權利法案》是英國議會擁有國家最高權力的依據,符合題意;B項《獨立宣言》是美國的文獻,不符合題意;C項《1787年聯邦憲法》是美國的文獻,不符合題意;D項《人權宣言》是法國的文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6.【答案】C【考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解析】【分析】據所學知,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中規定允許外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中國的廣大地區置于列強的武力統治下,這說明了材料中中國“已經達到了一個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階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獨立主權國家的極少的屬性的地步了。”《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ABD三項均和題干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是“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表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7.【答案】A【考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激發了青年的愛國熱情;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干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準備。①②③說法正確。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1912年建立了中華民國政府,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體,這是中國第一個共和制政府,故④錯誤。A項①②③能佐證“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這一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8.【答案】D【考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壯麗七十年”可知,指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①虎門銷煙距今180周年,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故①排除。D項②③④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取得的成就,適合參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取得的成就及學生的理解能力。?9.【答案】C【考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2019年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圍繞“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的主題深入討論,完善了合作理念,明確了合作重點,強化了合作機制;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相繼在北京舉行,都說明中國始終堅持深化改革、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中國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①④符合題意。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已經形成說法錯誤,當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仍是一種趨勢;③中國成為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的強國材料中不能體現;故②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10.【答案】B【考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解析】【分析】社會保護是指各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其他組織及公民,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教育部等三部委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我國所有中小學幼兒園開始實行校長陪餐制度,是社會各部門對未年人健康成長的保護,屬于社會保護的內容,B符合題意,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社會保護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對未成年人構筑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四道防線,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11.【答案】D【考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根據所民學,面對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我們要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從材料中“外來物種入侵”“反間課法”“南海可燃冰試采成功”“涼山救火英雄”的資源可知主題可能是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D符合題意,正確。ABC與題干中的材料不符合,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12.【答案】C【考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國家權力屬人民,當家作主心歡暢。說明我國憲法以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為原則。咱們國家根本法,法律效力她至上,說明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①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②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監督制度的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憲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則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選項,據此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13.【答案】A【考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從題干材料中“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可知,反映的是協商民主。從題干材料中關鍵信息“具有寧波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說明體現的民主制度是基層群眾自治制度。A符合題意,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民主形式和基本政治制度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14.【答案】B【考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③明清兩代的政治制度都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都采取措施加強了君主專制,不符合人類的發展趨勢,由專制走向民主是人類發展的趨勢。因此排除含③的選項。B項①②④值得傳承下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50分)15.【答案】(1)圖1:村民收入大幅增多;圖2:旅游人數快速增加。(2)利用抗戰舊址等資源,發展紅色旅游經濟;種植水果和苗木等,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或發展生態旅游業;科技興農,發展現代農業;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建設宜居鄉村;建設鄉村大舞臺,推動鄉村文化發展;完善路、橋、酒店等基礎設施建設;農、林、旅游業等同步發展使產業結構多元化;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3)富裕:例1:開發特色農產品,挖掘品牌效應。例2:黨員干部結對貧困戶,精準扶貧,實現共同富裕。文明:例1:制定村規民約,文明接待游客。例2:村務公開,接受村民監督。宜居:例1:公共場所放置分類垃圾桶,專人清理,保持環境衛生。例2:開展青年與空巢老人結對幫扶活動,促進鄰里友好互助關系。【考點】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分析圖1可知,主要反應該村年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分析圖2,該村發生的變化是年旅游人數增加達70萬人,即旅游人數快速增加。(2)根據圖3給出的信息來看,該村進行了合理規劃。因地制宜發展農業,規劃和興建了經濟林。農業是基礎,在發展的農業的同時,利用抗戰遺址發展了紅色旅游,使產業結構多元化。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完善了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3)根據題意分析,富裕即是增加農民收入上做文章,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現有優勢,開發特色農產品;文明,即加強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也可以是村務公開,真正當家做主;宜居,即創造美麗鄉村,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于農民。【點評】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16.【答案】(1)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開辟后,中西貿易日益活躍。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歐洲和西亞的商品也沿著這條道路抵達中國。(2)指南針(或羅盤針)。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促進南宋海外貿易,外國人到中國都喜歡搭乘中國的海船,有利于中外聯系、交流;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3)我是三彩駱駝載樂俑,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極富特色的一種,是聞名于世的藝術珍品。我背上馱著的樂俑有著中亞、西亞人的容貌。我是中西文明交流的見證。【考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中的“漢時伴著駝鈴聲聲來到中國”等信息可知圖1琉璃碗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通過絲綢之路,商人們把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2)本題考查宋元科技成就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中的“我是南宋持羅盤陶俑”等信息可知圖2陶俑手中的“神器”指指南針(或羅盤針)。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應用到航海上;南宋時,指南針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新大陸發現和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3)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我是三彩駱駝載樂俑,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極富特色的一種,是聞名于世的藝術珍品。我背上馱著的樂俑有著中亞、西亞人的容貌。我是中西文明交流的見證。故答案為:(1)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開辟后,中西貿易日益活躍。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歐洲和西亞的商品也沿著這條道路抵達中國。(2)指南針(或羅盤針)。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促進南宋海外貿易,外國人到中國都喜歡搭乘中國的海船,有利于中外聯系、交流;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3)我是三彩駱駝載樂俑,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極富特色的一種,是聞名于世的藝術珍品。我背上馱著的樂俑有著中亞、西亞人的容貌。我是中西文明交流的見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文物”為依托,考查絲綢之路、唐三彩、宋元科技成就等相關知識。17.【答案】(1)西北——東南走向。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坡度大。(2)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學習和引進了西方的先進科技,為京張鐵路的建成提供了技術;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創辦新式學校,培養了人才;興辦的各種新式民用工業,促進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和設備保障。(3)采用了多項自主創新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技術。(4)我為中國鐵路人的不畏困難自主創新造福人民的精神而感到自豪。【考點】洋務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京張鐵路的相關知識。京張鐵路是從北京北至張家口的鐵路,總體呈西北——東南走向。當年修建京張鐵路最困難的一段是南口至八達嶺一帶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不單地勢險峻,而且坡度很大。(2)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一中的“他曾于1872—1881年官派赴美留學,專習鐵路工程”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即洋務派掀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既為京張鐵路的建成提供了技術,又積累了資金。為了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洋務派創辦了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楚國深造,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3)本題考查京張高鐵成為我國高鐵建設“新標桿”的理由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二中的“京張高鐵首次在世界上全線采用智能技術建造;首次采用“品”字型施工法,開挖世界上最大最深最難的地下高鐵車站;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功能;首次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確保運行安全……”表明京張高鐵成為我國高鐵建設“新標桿”是因為采用了多項自主創新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技術。(4)本題考查中國鐵路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我為中國鐵路人的不畏困難自主創新造福人民的精神而感到自豪。故答案為:(1)西北——東南走向。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坡度大。(2)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學習和引進了西方的先進科技,為京張鐵路的建成提供了技術;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創辦新式學校,培養了人才;興辦的各種新式民用工業,促進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和設備保障。(3)采用了多項自主創新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技術。(4)我為中國鐵路人的不畏困難自主創新造福人民的精神而感到自豪。【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張鐵路及洋務運動等相關知識。18.【答案】(1)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2)警方(行政機關)嚴格執法;檢察院、法院(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媒體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公民做到尊重法律、遵守法律。(3)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作用。法律是社會成員的行為準繩和行為規范,掃黑除惡,厲行法治,就是警示我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掃黑除惡,懲治犯罪,有利于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護我們的生活。【考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犯罪的特征及危害,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從題干材料中毛某某受到的刑罰的處罰來看,其行為是犯罪行為。原因可以從犯罪的三大特征進行分析說明即可。(2)本題可以從警方(行政機關)嚴格執法;檢察院、法院(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媒體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公民做到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3)本題要從法律的作用的角度進行分析,因此可以從規范作用警示我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及保護作用懲治犯罪,有利于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護我們的生活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點評】本題考查對犯罪,厲行法治,法律的作用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19.【答案】(1)藍桶:①⑥⑧;綠桶:②④;紅桶:⑤⑦;黑桶:③。(2)趨勢:我國生活垃圾的總量逐年增加;主要方式:填埋、焚燒。必要性:垃圾總量大、增長快,垃圾分類處理,把可回收垃圾利用起來,提高資源利用率(資源化);使垃圾總量減少了減量化);使焚燒填埋量減少,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對土地的侵占,減少對土壤、水體、空氣的污染等。無害化)。(3)我的觀點:垃圾分類是公民的責任。做好垃圾的分類投放是公民的義務。每個人要對自己產生的垃圾負責任。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只有人人關心并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才能使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或我的觀點:垃圾分類是政府的責任。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所以政府對垃圾分類要認真規劃,宣傳教育,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監督實施,強制執行。或我的觀點:垃圾分類既需要公民積極參與,也需要政府有所作為。【考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解析】【分析】(1)本題可以從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類進行分類,據此,藍桶:①⑥⑧;綠桶:②④;紅桶:⑤⑦;黑桶:③。(2)分析數據可知,趨勢:我國生活垃圾的總量逐年增加;主要方式:填埋、焚燒。必要性可以從提高資源的利用就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3)觀點可以從公民的責任,政府的責任等方面進行分析,原因可以從保護環境的義務,政府的宗旨,及責任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點評】本題考查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1/1(…………○…………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寧波市2019年中考社會法治試卷一、選擇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共14題;共30分)1.2018年11月5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其主題為(???)A.?不讓一個掉隊????????????????????????????????????????B.?齊心共建美好未來C.?新時代,共享未來?????????????????????????????????D.?合作共建和諧世界【答案】C【考點】2018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2018年11月5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其主題為新時代,共享未來,C符合題意,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時政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2.2019年1月2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舉行。紀念會的舉辦(???)A.?形成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B.?打破了海峽兩岸一直以來的隔絕狀態C.?開啟了兩岸“三通”、和平發展的局面D.?重申了“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歷史任務【答案】D【考點】2019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2019年1月2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舉行,紀念會的舉辦重申了“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歷史任務,D符合題意,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時政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3.獲得“改革先鋒”稱號的程開甲院士,是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他隱姓埋名40年,一生為國鑄核盾。他的一生詮釋(???)A.?只有事業成功生命才有意義???????????????????B.?只有犧牲個人利益才能實現生命價值C.?默默無聞是豐盈生命的必備要素????????????D.?對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的人生更精彩【答案】D【考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從題干中的關鍵信息“一生為國鑄核盾。”可知他的一生在為國家和社會作貢獻,D符合題意,正確。AB觀點太絕對,錯誤,應排除。C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創造生命的價值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4.閱讀中國四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小題。(1)與上圖①②③④對應的城市依次為(???)A.北京、烏魯木齊、上海、拉薩B.上海、烏魯木齊、北京、拉薩C.上海、拉薩、北京、烏魯木齊D.北京、拉薩、烏魯木齊、上海(2)造成①③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夏季風的影響B.地形的影響C.緯度的差異D.距離海洋遠近的不同【答案】(1)B(2)C【考點】中國的地形、氣候,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在給出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中,根據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規律,可以確定①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②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③溫帶季風氣候,④是高山高原氣候。因此,與上圖①②③④對應的城市依次為上海、烏魯木齊、北京、拉薩。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①③兩地均屬于季風氣候,只是兩地的熱量帶不同,與緯度有關。造成①③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的差異。【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5.2019年3月29日,英國議會第三次否決了英國政府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追溯歷史,英國議會擁有國家最高權力是依據(???)A.?《權利法案》?????B.?《獨立宣言》?????C.?《1787年聯邦憲法》?????D.?《人權宣言》【答案】A【考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在政治、財政、軍事、外交方面對國王的權力做了一些限制,宣示了法律高于王權的原則,即用法律限制王權的原則,而法律由議會制定,宣示了議會高于王權的原則。A項《權利法案》是英國議會擁有國家最高權力的依據,符合題意;B項《獨立宣言》是美國的文獻,不符合題意;C項《1787年聯邦憲法》是美國的文獻,不符合題意;D項《人權宣言》是法國的文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6.美國歷史學家馬士在《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一書中描述中國“已經達到了一個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階段,低到只是保護了獨立主權國家的極少的屬性的地步了。”“國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現在(???)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D.?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答案】C【考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解析】【分析】據所學知,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中規定允許外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中國的廣大地區置于列強的武力統治下,這說明了材料中中國“已經達到了一個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階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獨立主權國家的極少的屬性的地步了。”《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ABD三項均和題干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清政府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是“國家地位非常低落”的表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7.“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下列敘述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有(???)①激發了青年的愛國熱情②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④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考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激發了青年的愛國熱情;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干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準備。①②③說法正確。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1912年建立了中華民國政府,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體,這是中國第一個共和制政府,故④錯誤。A項①②③能佐證“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這一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8.某校舉辦主題為“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的圖片展。以下適合參展的圖片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考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壯麗七十年”可知,指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①虎門銷煙距今180周年,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虎門銷煙是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故①排除。D項②③④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取得的成就,適合參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取得的成就及學生的理解能力。?9.2019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相繼在北京舉行。這些活動體現了心(???)①中國深化改革、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已經形成③中國成為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的強國④中國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考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2019年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圍繞“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的主題深入討論,完善了合作理念,明確了合作重點,強化了合作機制;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相繼在北京舉行,都說明中國始終堅持深化改革、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中國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①④符合題意。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已經形成說法錯誤,當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仍是一種趨勢;③中國成為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的強國材料中不能體現;故②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10.教育部等三部委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我國所有中小學幼兒園開始實行校長陪餐制度,出臺這一規定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B.?社會保護??????????????????C.?學校保護??????????????????D.?司法保護【答案】B【考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解析】【分析】社會保護是指各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其他組織及公民,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教育部等三部委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我國所有中小學幼兒園開始實行校長陪餐制度,是社會各部門對未年人健康成長的保護,屬于社會保護的內容,B符合題意,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社會保護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對未成年人構筑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四道防線,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11.小明搜集了“外來物種入侵”“反間課法”“南海可燃冰試采成功”“涼山救火英雄”等資料為演講作準備。據此推測小明演講的主題最有可能是(???)A.?堅定文化自信????????????????????????????????????????B.?堅持綠色發展道路C.?做守法公民???????????????????????????????????????????D.?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答案】D【考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根據所民學,面對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我們要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從材料中“外來物種入侵”“反間課法”“南海可燃冰試采成功”“涼山救火英雄”的資源可知主題可能是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D符合題意,正確。ABC與題干中的材料不符合,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12.“咱們國家根本法,法律效力她至上。國家權力屬人民,當家作主心歡暢。”這首詩歌反映我國憲法(???)①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②要完善監督制度、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序③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④以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為原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考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國家權力屬人民,當家作主心歡暢。說明我國憲法以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為原則。咱們國家根本法,法律效力她至上,說明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①③④符合題意,正確。②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監督制度的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憲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則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在于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干擾選項,據此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13.“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逐漸成為具有寧波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這條“寧波路徑”反映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分別是(???)A.?協商民主、基層群眾自治制度???????????????B.?人民民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C.?新型民主、政治協商制度??????????????????????D.?選舉民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答案】A【考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從題干材料中“有事多協商、遇事多協商、做事多協商”可知,反映的是協商民主。從題干材料中關鍵信息“具有寧波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說明體現的民主制度是基層群眾自治制度。A符合題意,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民主形式和基本政治制度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14.歷經六百年歲月變遷,紫禁城歷久彌新。如今其負責人表示要“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紫禁城值得傳承下去的有(???)①氣勢恢宏的歷史建筑②瑰麗璀璨的文物國寶③明清兩代的政治制度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考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③明清兩代的政治制度都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都采取措施加強了君主專制,不符合人類的發展趨勢,由專制走向民主是人類發展的趨勢。因此排除含③的選項。B項①②④值得傳承下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50分)(共5題;共50分)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是四明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中國鄉村振興的一個樣本。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囑咐橫坎頭村黨員干部要同村民一道“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1)分析圖1,圖2,指出該村發生的變化。(2)依據圖3,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橫坎頭村振興的原因。(3)請你為該村達成“富裕、文明、宜居”的目標各提出一項具體措施。【答案】(1)圖1:村民收入大幅增多;圖2:旅游人數快速增加。(2)利用抗戰舊址等資源,發展紅色旅游經濟;種植水果和苗木等,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或發展生態旅游業;科技興農,發展現代農業;合理規劃空間布局建設宜居鄉村;建設鄉村大舞臺,推動鄉村文化發展;完善路、橋、酒店等基礎設施建設;農、林、旅游業等同步發展使產業結構多元化;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3)富裕:例1:開發特色農產品,挖掘品牌效應。例2:黨員干部結對貧困戶,精準扶貧,實現共同富裕。文明:例1:制定村規民約,文明接待游客。例2:村務公開,接受村民監督。宜居:例1:公共場所放置分類垃圾桶,專人清理,保持環境衛生。例2:開展青年與空巢老人結對幫扶活動,促進鄰里友好互助關系。【考點】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分析圖1可知,主要反應該村年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分析圖2,該村發生的變化是年旅游人數增加達70萬人,即旅游人數快速增加。(2)根據圖3給出的信息來看,該村進行了合理規劃。因地制宜發展農業,規劃和興建了經濟林。農業是基礎,在發展的農業的同時,利用抗戰遺址發展了紅色旅游,使產業結構多元化。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完善了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3)根據題意分析,富裕即是增加農民收入上做文章,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現有優勢,開發特色農產品;文明,即加強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也可以是村務公開,真正當家做主;宜居,即創造美麗鄉村,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于農民。【點評】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16.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文物會“說話”。閱讀圖文,回答問題。我叫玻璃碗。擁有羅馬血統,漢時伴著駝鈴聲聲來到中國。我驕傲,我是中國迄今出土最早的羅馬玻璃器皿,是文明交流的見證我是南宋持羅盤陶俑。我手里的這件“神器”曾一路向西傳到歐洲,是大海航行的“定海神針”。我自豪,我是世界最早的持羅盤實物造型。(1)請推測圖1琉璃碗通過哪條商路來到中國,并概述當時該商路上的中西貿易狀況。(2)圖2陶俑手中的“神器”指哪項發明?并以此發明為例說明宋元科技成就對世界的影響。(3)如果圖3的三彩駱駝載樂俑參加“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主題展,請你設計介紹詞。【答案】(1)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開辟后,中西貿易日益活躍。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歐洲和西亞的商品也沿著這條道路抵達中國。(2)指南針(或羅盤針)。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促進南宋海外貿易,外國人到中國都喜歡搭乘中國的海船,有利于中外聯系、交流;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3)我是三彩駱駝載樂俑,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極富特色的一種,是聞名于世的藝術珍品。我背上馱著的樂俑有著中亞、西亞人的容貌。我是中西文明交流的見證。【考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絲綢之路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中的“漢時伴著駝鈴聲聲來到中國”等信息可知圖1琉璃碗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通過絲綢之路,商人們把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2)本題考查宋元科技成就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中的“我是南宋持羅盤陶俑”等信息可知圖2陶俑手中的“神器”指指南針(或羅盤針)。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應用到航海上;南宋時,指南針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新大陸發現和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3)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我是三彩駱駝載樂俑,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極富特色的一種,是聞名于世的藝術珍品。我背上馱著的樂俑有著中亞、西亞人的容貌。我是中西文明交流的見證。故答案為:(1)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開辟后,中西貿易日益活躍。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歐洲和西亞的商品也沿著這條道路抵達中國。(2)指南針(或羅盤針)。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促進南宋海外貿易,外國人到中國都喜歡搭乘中國的海船,有利于中外聯系、交流;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3)我是三彩駱駝載樂俑,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極富特色的一種,是聞名于世的藝術珍品。我背上馱著的樂俑有著中亞、西亞人的容貌。我是中西文明交流的見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文物”為依托,考查絲綢之路、唐三彩、宋元科技成就等相關知識。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百年前,中國首次自主設計并建成了施工難度極大的京張鐵路,震驚中外。該鐵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曾于1872—1881年官派赴美留學,專習鐵路工程。材料二:百年后,在同一個起點和終點,中國鐵路人正在創造新的奇跡,樹起中國高鐵建設新標桿——京張高鐵首次在世界上全線采用智能技術建造;首次采用“品”字型施工法,開挖世界上最大最深最難的地下高鐵車站;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功能;首次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確保運行安全……(1)讀上圖判斷該鐵路的主體走向,并從地形類型和地勢特點角度分析其修建難度高的原因。(2)詹天佑赴美留學與我國哪一場歷史運動有關?該運動為京張鐵路的建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3)根據材料二概括京張高鐵成為我國高鐵建設“新標桿”的理由。(4)跨越百年,中國鐵路人身上的哪些品質讓你贊嘆?【答案】(1)西北——東南走向。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坡度大。(2)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學習和引進了西方的先進科技,為京張鐵路的建成提供了技術;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創辦新式學校,培養了人才;興辦的各種新式民用工業,促進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和設備保障。(3)采用了多項自主創新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技術。(4)我為中國鐵路人的不畏困難自主創新造福人民的精神而感到自豪。【考點】洋務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京張鐵路的相關知識。京張鐵路是從北京北至張家口的鐵路,總體呈西北——東南走向。當年修建京張鐵路最困難的一段是南口至八達嶺一帶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不單地勢險峻,而且坡度很大。(2)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一中的“他曾于1872—1881年官派赴美留學,專習鐵路工程”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即洋務派掀起了一場旨在“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既為京張鐵路的建成提供了技術,又積累了資金。為了適應洋務運動的需要,洋務派創辦了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楚國深造,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3)本題考查京張高鐵成為我國高鐵建設“新標桿”的理由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二中的“京張高鐵首次在世界上全線采用智能技術建造;首次采用“品”字型施工法,開挖世界上最大最深最難的地下高鐵車站;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功能;首次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確保運行安全……”表明京張高鐵成為我國高鐵建設“新標桿”是因為采用了多項自主創新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技術。(4)本題考查中國鐵路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我為中國鐵路人的不畏困難自主創新造福人民的精神而感到自豪。故答案為:(1)西北——東南走向。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坡度大。(2)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學習和引進了西方的先進科技,為京張鐵路的建成提供了技術;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創辦新式學校,培養了人才;興辦的各種新式民用工業,促進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和設備保障。(3)采用了多項自主創新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技術。(4)我為中國鐵路人的不畏困難自主創新造福人民的精神而感到自豪。【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京張鐵路及洋務運動等相關知識。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以毛某某為首的涉黑涉惡團伙,因聚眾斗毆、非法拘禁、開設賭場、非法持有槍支等行為被奉化區警方抓獲。檢察機關對此案提起公訴,法院公開審理,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賭博罪等數罪并罰,判處毛某某有期徒刑二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罰金三百萬元;團伙其他成員也受到相應處罰。對這一典型案件媒體及時跟進報道。市民紛紛點贊“掃黑除惡”行動,表示法治社會人人都應遵守法律。(1)毛某某的行為性質是什么?請寫出你判斷的依據。(2)請說明材料中的不同社會主體在厲行法治中是怎樣行動的。(3)從法律作用的角度談談“掃黑除惡”的重要意義。【答案】(1)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2)警方(行政機關)嚴格執法;檢察院、法院(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媒體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公民做到尊重法律、遵守法律。(3)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作用。法律是社會成員的行為準繩和行為規范,掃黑除惡,厲行法治,就是警示我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掃黑除惡,懲治犯罪,有利于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護我們的生活。【考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犯罪的特征及危害,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從題干材料中毛某某受到的刑罰的處罰來看,其行為是犯罪行為。原因可以從犯罪的三大特征進行分析說明即可。(2)本題可以從警方(行政機關)嚴格執法;檢察院、法院(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媒體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公民做到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3)本題要從法律的作用的角度進行分析,因此可以從規范作用警示我們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及保護作用懲治犯罪,有利于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護我們的生活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點評】本題考查對犯罪,厲行法治,法律的作用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回收可利用的垃圾,實施循環經濟是許多國家的共同選擇。目前寧波市將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類,并設置對應的藍色、綠色、紅色、黑色垃圾桶。材料二:閱讀“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和“2017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情況”圖表。材料三:某班舉行“垃圾分類·誰的責任”主題班會,小寧和小雨發表了自己的觀點。(1)請把下列生活垃圾分類。①玻璃???②果皮???③餐中紙???④剩菜⑤廢燈管???⑥舊報紙???⑦過期藥品???⑧礦泉水瓶(2)請分別指出我國生活垃圾產生的趨勢及處理的主要方法。并結合上述兩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實施垃圾分類的必要性。(3)假如你是班級一員,請你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答案】(1)藍桶:①⑥⑧;綠桶:②④;紅桶:⑤⑦;黑桶:③。(2)趨勢:我國生活垃圾的總量逐年增加;主要方式:填埋、焚燒。必要性:垃圾總量大、增長快,垃圾分類處理,把可回收垃圾利用起來,提高資源利用率(資源化);使垃圾總量減少了減量化);使焚燒填埋量減少,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對土地的侵占,減少對土壤、水體、空氣的污染等。無害化)。(3)我的觀點:垃圾分類是公民的責任。做好垃圾的分類投放是公民的義務。每個人要對自己產生的垃圾負責任。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只有人人關心并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才能使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或我的觀點:垃圾分類是政府的責任。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所以政府對垃圾分類要認真規劃,宣傳教育,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監督實施,強制執行。或我的觀點:垃圾分類既需要公民積極參與,也需要政府有所作為。【考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解析】【分析】(1)本題可以從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類進行分類,據此,藍桶:①⑥⑧;綠桶:②④;紅桶:⑤⑦;黑桶:③。(2)分析數據可知,趨勢:我國生活垃圾的總量逐年增加;主要方式:填埋、焚燒。必要性可以從提高資源的利用就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3)觀點可以從公民的責任,政府的責任等方面進行分析,原因可以從保護環境的義務,政府的宗旨,及責任等方面進行分析說明。【點評】本題考查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2019年中考社會法治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2019年中考社會法治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