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新華社2018年5月28日電,吉林省松原市(北緯45°10’,東經124°48’)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附近鄉村部分房屋出現裂縫、院墻倒塌,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據此回答問題。(1)家住溫州市的小明想知道松原市在哪,需查閱( )A.中國氣候分布圖 B.世界政區圖C.吉林省政區圖 D.溫州市政區圖(2)從緯度位置及五帶看,該地震的震中位于( )A.低緯度南溫帶 B.中緯度北溫帶C.低緯度北溫帶 D.中緯度南溫帶【答案】(1)C(2)B【知識點】緯線和緯度;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 (1)家住溫州市的小明想知道松原市在哪,需查閱政區圖,松原市位于吉林省,即吉林省政區圖。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 根據題意,地震震中的經緯度是:124.8°E,45.6°N ,從緯度位置看該震中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從五帶看,該地震的震中位于北溫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五帶是地球上的熱帶、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之總稱。是依據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兩個因素來劃分的,即從有無太陽直射光線和有無極晝極夜現象等天文特點來分界的。以南北回歸線作為熱帶和南北溫帶的天文界線,南北極圈作為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的天文界線。熱帶的顯著特征是有太陽直射,南北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2.剪紙是中國民間的傳統藝術,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據圖回答問題。(1)上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 )A.西北戈壁地區 B.華北平原C.內蒙古高原 D.長江三角洲(2)形成該實地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 )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C.人口眾多,交通便利 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答案】(1)D(2)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 (1)上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三角洲。 “小橋流水人家”,以小船為主要交通工具,多橋,房屋臨河布局,是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景觀,與當地河網密集,地勢低平相協調。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長江三角洲為流水沉積形成,地勢低平;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江南水鄉所處的長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網地區,氣候溫和,季節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運為主的交通體系。居民的生產生活依賴著水,這種自然的環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極富韻味的江南水鄉民居的風貌與特色。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是地形封閉,排水不暢。3.廣東珠海、山東泰安、海南三亞、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成為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四大分會場,下列對分會場特色描述正確的是( )A.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是五岳之首,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著稱B.三亞位于海南島的最南端,其氣候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C.珠海憑借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D.肇興侗寨位于云貴高原,因獨特的民族風情一一窯洞備受歡迎【答案】C【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泰安,是山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泰山的所在地。城市位于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 與云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無關; 三亞位于海南島的最南端,其氣候屬于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 ; 珠海憑借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 ; 肇興侗寨位于云貴高原, 典型的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窯洞是黃土高原的景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全國上百個城市中,央視之所選擇這四個城市作為分場,是有原因的。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廣東珠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前沿城市,在這里舉辦分會場,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是有積極戰略意義的。山東泰安確定作為2018央視狗年春晚的分會場,寓意也是很深的。“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意今天的新中國,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后,國泰民安之意。三亞,是海南省下轄地級市,被稱為“東方夏威夷”。春晚在三亞舉辦分會場,除了宣傳中國重視環保的寓意之外,同時也是通過春晚向長年守衛祖國南海的英勇人民解放軍致敬。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作為分會場。主要理由是體現央視2018年春晚中華56個民族一家親的文化概念。4.2016年12月,我國東西向最長鐵路——滬昆(上海—昆明)高鐵全線通車。回答問題。(1)昆明位于上海的(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2)下列省會城市與所在省簡稱對應正確的是( )①貴陽市——黔②杭州市——贛③南昌市——滬④長沙市——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從上海出發一路到昆明,沿途可以看到的景象有( )①成片的稻田②廣袤的草原③成群的牛羊④人字頂的房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1)D(2)C(3)C【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方向;東部和西部差異【解析】【分析】 (1)地圖上方向的判斷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以上海為中心建立方向坐標,昆明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貴州省,簡稱是貴或黔,省級行政中心是貴陽市;浙江省,簡稱是浙,省級行政中心是杭州市;江西省,簡稱是贛,省級行政中心是南昌市;湖南省,簡稱是湘,省級行政中心是長沙市;下列省會城市與所在省簡稱對應正確的是 ①④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3)從上海出發一路到昆明,主要經過我國的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利用水稻生產。由于降水豐沛,屋頂呈尖頂狀,利于排水。 沿途可以看到的景象成片的稻田, 人字頂的房屋。不會看到草原風光,更看不到成群的牛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5.青藏地區草場廣布,是我國重要的牧區。如圖圖是被稱為“高原之舟”的( )A.駱駝 B.藏羚羊 C.藏山羊 D.牦牛【答案】D【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根據題意,該動物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區,排除A項。據圖分析應該是牦牛,它的毛厚而長,耐寒力強,體矮身健,善于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牦牛全身都是寶,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人們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燒牦牛糞。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農耕,又可作高原運輸工具,為當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產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經濟來源,也是當地畜牧業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種。6.(2017七下·溫州期中)“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首歌描繪的河流用“健美的臂膀”挽起我國的( )A.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B.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華北平原C.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D.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柴達木盆地、華北平原【答案】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歌詞中描寫的河流是長江,該河流是我國第一大河。依次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長江的概況,牢記即可。7.讀如圖,回答問題(1)下列關于延安的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延安位于我國的地勢第三階梯B.延安夏季基本不受夏季風的影響C.延安地區的河流冬季會有結冰期D.延安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2)甲城市是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這里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游客們穿梭于縱橫交錯的胡同之間B.牧民們紛紛在那達慕大會上一顯身手C.商人通過四通八達的河流運輸物資D.人們利用坎兒井種植瓜果和莊稼【答案】(1)C(2)A【知識點】地勢和地形;北京【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延安位于太行山以西,根據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位于我國的第二級階梯;延安位于賀蘭山以東,根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位于我國的季風區,夏季受季風影響;延安位于秦嶺以北,根據秦淮線與1月0度等溫線一致,延安冬季氣溫低于0度,河流有結冰期;延安地區以旱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甲城市是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甲城市是北京。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 在北京旅游,游客們穿梭于縱橫交錯的胡同之間,A正確;牧民們紛紛在那達慕大會上一顯身手,應該是在內蒙古高原,B錯誤;北京氣候干旱,交通運輸以旱路為主,水運不發達,C錯誤;人們利用坎兒井種植瓜果和莊稼,應該是在新疆,D錯誤。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由東北向西南大致為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8.讀圖2、圖3,回答問題(1)甲、乙兩個地區都位于(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青藏地區 D.西北地區(2)甲、乙兩個地區都是我國的重點發展區域,從圖中可以看出它們共同的發展優勢是( )A.豐富的礦產 B.先進的技術 C.便利的交通 D.優惠的政策【答案】(1)A(2)C【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1)據圖可知,甲地區是長江三角洲,乙地區是珠江三角洲。從我國的四大地區劃分來看,甲、乙兩個地區都位于南方地區,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甲、乙兩個地區都是我國的重點發展區域,從圖中可以看出它們都位于河流入海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河海聯運,交通便利。所以兩地區共同的發展優勢是都有便利的交通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9.傳媒是社會溝通與文化傳播的橋梁。下列有關傳媒的說法錯誤的是( )A.傳媒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階段。B.印刷媒體的推廣標志著大眾傳媒開始出現。C.互聯網兼收并蓄各種媒體的優勢使其足以取代各種傳統媒體。D.大眾傳媒已經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答案】C【知識點】傳媒的行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傳媒的有關知識。互聯網可以兼收并蓄各種已有的大眾傳媒,人們從中能獲取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信息,同時又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是虛擬的人際交往平臺和信息傳播平臺,但并不足以取代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傳統媒體,所以C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傳媒的理解能力。10.下列出出土文物能夠反映當時中國社會出現階層分化的是( )①蛋殼黑陶杯 ②舞蹈紋彩陶盆 ③玉琮 ④陶器上的陶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中華文明的曙光【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的有關知識。黑陶杯制作精致、圖案豐富,體現了高超的手工業制造技術和非凡的審美情趣,也說明黑陶杯是一種顯示尊貴身份的禮器,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階級分化。玉琮上的符號可能是中國文字出現的前奏,玉琮制作精細,不是誰都可以擁有,說明當時已經出現階級的分化。公共設施是衡量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說明當時古城內大概已經有了排水系統。舞蹈紋彩陶盆表明制高超的制陶技術和非凡的審美情趣;舞蹈圖文說明了當時舞蹈這種藝術形式已經誕生;通過歌舞活動慶祝豐收和勝利,哀悼死者,去除鬼怪,說明當時已經產生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所以蛋殼黑陶杯、玉琮說明了當時中國社會階級的分化。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的理解能力。11.小李同學在參觀博物館時,發現某件文物標有“民國17年”。如果換算成公元紀年,應是( )A.1927年 B.1928年 C.1926年 D.1937年【答案】B【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民國元年為1912年,民國17年即1928年(1912+17-1=1928)。故答案為:B。【點評】在進行這類時間換算時,要注意元年至1年,計算時要減去1.12.下列關于長江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航運價值大,素有“黃金水道”之稱②上、中、下游的分界處分別是河口和桃花峪③長江給予我們航運、發電、灌溉等諸多便利④人們在長江中下游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圍湖造田,加大了沿岸地區發生嚴重水災的可能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處分別是宜昌(湖北)、湖口(江西),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長江基本情況的識記。13.居住在哈爾濱的同學邀請浙江的朋友冬天到他家鄉看最著名的景觀,請你猜一猜可能是( )A.賽龍舟 B.冰雕 C.綠洲農業 D.熱帶風光【答案】B【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 黑龍江省的行政中心哈爾濱,該城市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有冰雕、冰燈等,哈爾濱有“冰城”之稱 。 居住在哈爾濱的同學邀請浙江的朋友冬天到他家鄉看最著名的景觀是冰雕。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中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此外,由于地形多樣、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氣候的復雜多樣性.中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向北依次為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大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為獨特的高山高原氣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現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征.14.下列四組省級行政區中,互不相鄰的是( )A.河南、河北 B.山東、山西 C.廣東、廣西 D.湖南、湖北【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分布。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南、河北相鄰,廣東、廣西相鄰,湖南、湖北相鄰;山東、山西互不相鄰,受河南和河北的阻隔。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單位分布的了解。15.某校七年級“愛家鄉”社團活動小組在進行社會調查時收集了3000份數據樣本。他們最有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實地調查法 B.問卷調查法 C.文獻調查法 D.訪問調查法【答案】B【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社團活動小組進行社會調查時收集了3000份數據樣本,有具體的數字,可以進行分析處理。因此推測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問卷法是目前國內外社會調查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問卷是指為統計和調查所用的、以設問的方式表述問題的表格。問卷法就是研究者用這種控制式的測量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度量,從而搜集到可靠的資料的一種方法。問卷法大多用郵寄、個別分送或集體分發等多種方式發送問卷。由調查者按照表格所問來填寫答案。一般來講,問卷較之訪談表要更詳細、完整和易于控制。問卷法的主要優點在于標準化和成本低。因為問卷法是以設計好的問卷工具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要求規范化并可計量。16.“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是一首流傳于冀、魯、豫、皖等地的民謠。它屬于( )A.口述資料 B.文獻資料 C.實物資料 D.第一手資料【答案】A【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從題干“ 是一首流傳于冀、魯、豫、皖等地的民謠 ”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從資料的類型看屬于口述資料,從資料的價值看屬于第二手資料。因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歷史資料的分類,難度不大。17.下列如圖為北回歸線穿過的我國四省區輪廓圖,這四省區按自西向東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給出的各省輪廓可知, ①是廣西壯族自治區,②是云南省,③是廣東省,④是臺灣省。根據我國地圖,這四個省區按自西向東排列應為 ②①③④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18.如圖中,能正確表示我國地形分布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 秦嶺的南側由西至東分別是四川盆地、江漢平原;天山山脈以北是準噶爾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在橫斷山脈的東側;太行山以東是黃土高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山脈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國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脈的分布。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上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以高原和盆地為主,第三級階梯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19.舌尖上的美昧: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據此判斷,扎西一家是(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壯族【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由題干描述得知,該地位于高原,盛產青稞和糌粑。據此可以推測是青藏高原,其少數民族是藏族。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干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同時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國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50分)20.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全線開通運營,西安至成都的運行時間縮短為4小時。阻隔陜西省和四川省的秦嶺天塹終于貫通,蜀道難成為歷史。(1)請分別寫出西安、成都兩城市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 、 。(2)西成高鐵貫通秦嶺。秦嶺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 和 (填四大地理分區)的分界線。(3)讀四川盆地示意圖和成都市的氣候圖,我們得知:四川盆地的地勢特征是 ;成都的氣候類型是 。(4)據圖分析成都平原成為我國著名糧食產區的有利自然條件?【答案】(1)秦或陜;川或蜀(2)南方地區;北方地區(3)四周高,中間低;亞熱帶季風氣候。(4)①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③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四川盆地【解析】【分析】 (1)西安市在陜西省,其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陜或秦;成都市在四川省,其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川或蜀。(2)西成高鐵貫通秦嶺。秦嶺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填四大地理分區)的分界線。(3)讀四川盆地示意圖和成都市的氣候圖,我們得知:四川盆地的地勢特征是 四周高,中間低;成都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4)據圖分析可知,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產,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一直以來,成都平原就是我國著名糧食產區,有天府之國美譽。【點評】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等。21.重慶某服裝廠老板老張乘船沿長江自西向東開展一次投資考察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規劃行程時,老張繪制了《長江示意圖》(見圖)。請將下列詩中所詠地理事物(加橫線)與圖中字母對應起來。①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提示:黃鶴樓在武漢)②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寬萬頃霜。 .(提示:你可以查地圖)(2)船過巫山河段時,老張看見了兩個大型水電站,奇怪:當地用不了這么多電,國家干嘛還要大力開發這里的水能資源呢?請你幫助分析解答。(3)到達上海后,老張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最終決定在上海投資,以實現企業的華麗轉型。請結合圖示,從上海地理位置的角度說明選擇的理由。【答案】(1)B;A(2)有巫山,地勢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開發水能資源向東部地區輸出電力,可以使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緩解東部地區能源供應的緊張狀況。(3)瀕臨東海,以長江三角洲為依托(或位于長江的入海口),地理位置優越;位于長江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的交匯處,經濟發達,有利于企業的華麗轉型。【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上海【解析】【分析】 (1)據圖中信息來看,A是洞庭湖,B是武漢,C是鄱陽湖,D是南京。 故人西辭黃鶴樓, ,黃鶴樓在湖北武漢市,對應字母B。洞庭湖上清秋月,對應圖中字母A.(2)船過巫山河段時,老張看見了兩個大型水電站。水電站一般建在水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巫山地區落差大,徑流量大,水能資源豐富。國家開發水能資源,可以 向東部地區輸出電力,可以使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緩解東部地區能源供應的緊張狀況。(3)據圖分析,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瀕臨東海,地理位置優越; 位于長江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的交匯處,經濟發達,有利于企業的華麗轉型。【點評】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別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的魚米之鄉,位于長江的入海處,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心。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日自古就有交往,古代中日以友好交往為主,近代日本大肆侵華,中國奮起反抗。以下是部分相關史實。東漢建武中元二年,日本南部的倭奴國派使者到中國,中國皇帝賜使者印綬;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清光緒二十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日本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件,開始局部侵華;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件,開始全面侵華,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材料二:以下是日軍侵華的部分資料,讓我們重溫歷史,勿忘國恥,警鐘長鳴。(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有哪幾種紀年方法。請用世紀和年代來表示文中提到的“1937年”。(2)材料二的4項資料中,屬于文獻資料是 (填字母),實物資料是 (填字母),口述資料是 (填寫字母)。(3)材料一中這4項資料對了解日軍侵華的歷史真相是否具備同樣的價值,請說明理由。【答案】(1)公元紀年法;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20世紀30年代(2)AC;B;D(3)不一樣,ABC屬于第一手資料;D屬于第二手資料,一般來說,第一手資料比第二手資料更有價值。【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中日之間的相關知識。從材料中1900年、1931年、1937年、1945年可知這是公元紀年法,建武中元二年、清光緒二十年是年號紀年法,甲午戰爭中的甲午是干支紀年法。1937年可表示為20世紀30年代。(2)文獻指的是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因此包括圖A的報紙,圖C的書籍。實物資料是實際存在的有關歷史的、真實存在的東西作為資料。因此包括圖B的手榴彈毒氣彈。口述是指以口頭敘述為形式,因此包括圖D老兵的回憶敘述。(3)文獻資料和實物資料屬于第一手資料,口述資料屬于第二手資料。通常情況下第一手資料比第二手資料的價值更大。因此材料二中的四項資料價值不一樣。【點評】本題用中日兩國交往的史實考查歷史資料的類型和價值,有一定的綜合性,稍有難度。23.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差異顯著。讀圖答題。(1)在圖中的數字序號中,屬于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的是。(2)乙所在區域夏季氣溫一般在8~18℃,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3)甲地區擁有一項可與京杭大運河相媲美的水利工程是什么?請從自然條件方面分析該工程的建造原因。【答案】(1)②(2)地形(3)坎兒井。原因:氣候干旱,降水量少;地表蒸發量大;天山冰雪融水豐富(或擁有豐富的地下水源);地下水的坡降與地面坡變相差不大,這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吐魯番土質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 (1)在圖中的數字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中,①是秦嶺,②是昆侖山,③是淮河,④是太行山脈。其中,昆侖山是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 。(2)據圖分析,甲是西北地區,乙是青藏地區,丙是北方地區,丁是南方地區。乙所在區域夏季氣溫一般在8~18℃,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球上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邊緣,由于海拔高,氣溫降低,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3)甲地區是西北地區,擁有一項可與京杭大運河相媲美的水利工程是坎兒井。 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降水量少;地表蒸發量大;天山冰雪融水豐富(或擁有豐富的地下水源);地下水的坡降與地面坡變相差不大,這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吐魯番土質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1 / 1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新華社2018年5月28日電,吉林省松原市(北緯45°10’,東經124°48’)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附近鄉村部分房屋出現裂縫、院墻倒塌,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據此回答問題。(1)家住溫州市的小明想知道松原市在哪,需查閱( )A.中國氣候分布圖 B.世界政區圖C.吉林省政區圖 D.溫州市政區圖(2)從緯度位置及五帶看,該地震的震中位于( )A.低緯度南溫帶 B.中緯度北溫帶C.低緯度北溫帶 D.中緯度南溫帶2.剪紙是中國民間的傳統藝術,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據圖回答問題。(1)上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 )A.西北戈壁地區 B.華北平原C.內蒙古高原 D.長江三角洲(2)形成該實地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 )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C.人口眾多,交通便利 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3.廣東珠海、山東泰安、海南三亞、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成為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四大分會場,下列對分會場特色描述正確的是( )A.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是五岳之首,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著稱B.三亞位于海南島的最南端,其氣候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C.珠海憑借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D.肇興侗寨位于云貴高原,因獨特的民族風情一一窯洞備受歡迎4.2016年12月,我國東西向最長鐵路——滬昆(上海—昆明)高鐵全線通車。回答問題。(1)昆明位于上海的(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2)下列省會城市與所在省簡稱對應正確的是( )①貴陽市——黔②杭州市——贛③南昌市——滬④長沙市——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從上海出發一路到昆明,沿途可以看到的景象有( )①成片的稻田②廣袤的草原③成群的牛羊④人字頂的房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青藏地區草場廣布,是我國重要的牧區。如圖圖是被稱為“高原之舟”的( )A.駱駝 B.藏羚羊 C.藏山羊 D.牦牛6.(2017七下·溫州期中)“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首歌描繪的河流用“健美的臂膀”挽起我國的( )A.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B.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華北平原C.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D.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柴達木盆地、華北平原7.讀如圖,回答問題(1)下列關于延安的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延安位于我國的地勢第三階梯B.延安夏季基本不受夏季風的影響C.延安地區的河流冬季會有結冰期D.延安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2)甲城市是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這里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游客們穿梭于縱橫交錯的胡同之間B.牧民們紛紛在那達慕大會上一顯身手C.商人通過四通八達的河流運輸物資D.人們利用坎兒井種植瓜果和莊稼8.讀圖2、圖3,回答問題(1)甲、乙兩個地區都位于(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青藏地區 D.西北地區(2)甲、乙兩個地區都是我國的重點發展區域,從圖中可以看出它們共同的發展優勢是( )A.豐富的礦產 B.先進的技術 C.便利的交通 D.優惠的政策9.傳媒是社會溝通與文化傳播的橋梁。下列有關傳媒的說法錯誤的是( )A.傳媒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階段。B.印刷媒體的推廣標志著大眾傳媒開始出現。C.互聯網兼收并蓄各種媒體的優勢使其足以取代各種傳統媒體。D.大眾傳媒已經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10.下列出出土文物能夠反映當時中國社會出現階層分化的是( )①蛋殼黑陶杯 ②舞蹈紋彩陶盆 ③玉琮 ④陶器上的陶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小李同學在參觀博物館時,發現某件文物標有“民國17年”。如果換算成公元紀年,應是( )A.1927年 B.1928年 C.1926年 D.1937年12.下列關于長江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航運價值大,素有“黃金水道”之稱②上、中、下游的分界處分別是河口和桃花峪③長江給予我們航運、發電、灌溉等諸多便利④人們在長江中下游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圍湖造田,加大了沿岸地區發生嚴重水災的可能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居住在哈爾濱的同學邀請浙江的朋友冬天到他家鄉看最著名的景觀,請你猜一猜可能是( )A.賽龍舟 B.冰雕 C.綠洲農業 D.熱帶風光14.下列四組省級行政區中,互不相鄰的是( )A.河南、河北 B.山東、山西 C.廣東、廣西 D.湖南、湖北15.某校七年級“愛家鄉”社團活動小組在進行社會調查時收集了3000份數據樣本。他們最有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實地調查法 B.問卷調查法 C.文獻調查法 D.訪問調查法16.“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是一首流傳于冀、魯、豫、皖等地的民謠。它屬于( )A.口述資料 B.文獻資料 C.實物資料 D.第一手資料17.下列如圖為北回歸線穿過的我國四省區輪廓圖,這四省區按自西向東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18.如圖中,能正確表示我國地形分布的是( )A. B.C. D.19.舌尖上的美昧:高原的深秋充滿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來自遠方的客人。據此判斷,扎西一家是(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壯族二、非選擇題(共4大題,50分)20.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全線開通運營,西安至成都的運行時間縮短為4小時。阻隔陜西省和四川省的秦嶺天塹終于貫通,蜀道難成為歷史。(1)請分別寫出西安、成都兩城市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 、 。(2)西成高鐵貫通秦嶺。秦嶺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 和 (填四大地理分區)的分界線。(3)讀四川盆地示意圖和成都市的氣候圖,我們得知:四川盆地的地勢特征是 ;成都的氣候類型是 。(4)據圖分析成都平原成為我國著名糧食產區的有利自然條件?21.重慶某服裝廠老板老張乘船沿長江自西向東開展一次投資考察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規劃行程時,老張繪制了《長江示意圖》(見圖)。請將下列詩中所詠地理事物(加橫線)與圖中字母對應起來。①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提示:黃鶴樓在武漢)②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寬萬頃霜。 .(提示:你可以查地圖)(2)船過巫山河段時,老張看見了兩個大型水電站,奇怪:當地用不了這么多電,國家干嘛還要大力開發這里的水能資源呢?請你幫助分析解答。(3)到達上海后,老張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最終決定在上海投資,以實現企業的華麗轉型。請結合圖示,從上海地理位置的角度說明選擇的理由。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日自古就有交往,古代中日以友好交往為主,近代日本大肆侵華,中國奮起反抗。以下是部分相關史實。東漢建武中元二年,日本南部的倭奴國派使者到中國,中國皇帝賜使者印綬;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清光緒二十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1900年,日本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件,開始局部侵華;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件,開始全面侵華,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材料二:以下是日軍侵華的部分資料,讓我們重溫歷史,勿忘國恥,警鐘長鳴。(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有哪幾種紀年方法。請用世紀和年代來表示文中提到的“1937年”。(2)材料二的4項資料中,屬于文獻資料是 (填字母),實物資料是 (填字母),口述資料是 (填寫字母)。(3)材料一中這4項資料對了解日軍侵華的歷史真相是否具備同樣的價值,請說明理由。23.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差異顯著。讀圖答題。(1)在圖中的數字序號中,屬于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的是。(2)乙所在區域夏季氣溫一般在8~18℃,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3)甲地區擁有一項可與京杭大運河相媲美的水利工程是什么?請從自然條件方面分析該工程的建造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C(2)B【知識點】緯線和緯度;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 (1)家住溫州市的小明想知道松原市在哪,需查閱政區圖,松原市位于吉林省,即吉林省政區圖。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 根據題意,地震震中的經緯度是:124.8°E,45.6°N ,從緯度位置看該震中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從五帶看,該地震的震中位于北溫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五帶是地球上的熱帶、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之總稱。是依據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兩個因素來劃分的,即從有無太陽直射光線和有無極晝極夜現象等天文特點來分界的。以南北回歸線作為熱帶和南北溫帶的天文界線,南北極圈作為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的天文界線。熱帶的顯著特征是有太陽直射,南北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2.【答案】(1)D(2)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解析】【分析】 (1)上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三角洲。 “小橋流水人家”,以小船為主要交通工具,多橋,房屋臨河布局,是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景觀,與當地河網密集,地勢低平相協調。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長江三角洲為流水沉積形成,地勢低平;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江南水鄉所處的長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網地區,氣候溫和,季節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運為主的交通體系。居民的生產生活依賴著水,這種自然的環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極富韻味的江南水鄉民居的風貌與特色。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是地形封閉,排水不暢。3.【答案】C【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泰安,是山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泰山的所在地。城市位于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 與云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無關; 三亞位于海南島的最南端,其氣候屬于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 ; 珠海憑借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 ; 肇興侗寨位于云貴高原, 典型的地貌是喀斯特地貌,窯洞是黃土高原的景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全國上百個城市中,央視之所選擇這四個城市作為分場,是有原因的。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廣東珠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前沿城市,在這里舉辦分會場,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是有積極戰略意義的。山東泰安確定作為2018央視狗年春晚的分會場,寓意也是很深的。“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意今天的新中國,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后,國泰民安之意。三亞,是海南省下轄地級市,被稱為“東方夏威夷”。春晚在三亞舉辦分會場,除了宣傳中國重視環保的寓意之外,同時也是通過春晚向長年守衛祖國南海的英勇人民解放軍致敬。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作為分會場。主要理由是體現央視2018年春晚中華56個民族一家親的文化概念。4.【答案】(1)D(2)C(3)C【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方向;東部和西部差異【解析】【分析】 (1)地圖上方向的判斷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以上海為中心建立方向坐標,昆明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貴州省,簡稱是貴或黔,省級行政中心是貴陽市;浙江省,簡稱是浙,省級行政中心是杭州市;江西省,簡稱是贛,省級行政中心是南昌市;湖南省,簡稱是湘,省級行政中心是長沙市;下列省會城市與所在省簡稱對應正確的是 ①④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3)從上海出發一路到昆明,主要經過我國的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利用水稻生產。由于降水豐沛,屋頂呈尖頂狀,利于排水。 沿途可以看到的景象成片的稻田, 人字頂的房屋。不會看到草原風光,更看不到成群的牛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5.【答案】D【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根據題意,該動物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區,排除A項。據圖分析應該是牦牛,它的毛厚而長,耐寒力強,體矮身健,善于爬山負重,被稱為高原之舟。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牦牛全身都是寶,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人們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燒牦牛糞。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農耕,又可作高原運輸工具,為當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產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經濟來源,也是當地畜牧業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種。6.【答案】C【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歌詞中描寫的河流是長江,該河流是我國第一大河。依次流經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長江的概況,牢記即可。7.【答案】(1)C(2)A【知識點】地勢和地形;北京【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延安位于太行山以西,根據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位于我國的第二級階梯;延安位于賀蘭山以東,根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位于我國的季風區,夏季受季風影響;延安位于秦嶺以北,根據秦淮線與1月0度等溫線一致,延安冬季氣溫低于0度,河流有結冰期;延安地區以旱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甲城市是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甲城市是北京。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 在北京旅游,游客們穿梭于縱橫交錯的胡同之間,A正確;牧民們紛紛在那達慕大會上一顯身手,應該是在內蒙古高原,B錯誤;北京氣候干旱,交通運輸以旱路為主,水運不發達,C錯誤;人們利用坎兒井種植瓜果和莊稼,應該是在新疆,D錯誤。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由東北向西南大致為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8.【答案】(1)A(2)C【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1)據圖可知,甲地區是長江三角洲,乙地區是珠江三角洲。從我國的四大地區劃分來看,甲、乙兩個地區都位于南方地區,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甲、乙兩個地區都是我國的重點發展區域,從圖中可以看出它們都位于河流入海口,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河海聯運,交通便利。所以兩地區共同的發展優勢是都有便利的交通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9.【答案】C【知識點】傳媒的行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傳媒的有關知識。互聯網可以兼收并蓄各種已有的大眾傳媒,人們從中能獲取書籍、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信息,同時又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是虛擬的人際交往平臺和信息傳播平臺,但并不足以取代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傳統媒體,所以C錯誤。故選擇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傳媒的理解能力。10.【答案】B【知識點】中華文明的曙光【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的有關知識。黑陶杯制作精致、圖案豐富,體現了高超的手工業制造技術和非凡的審美情趣,也說明黑陶杯是一種顯示尊貴身份的禮器,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階級分化。玉琮上的符號可能是中國文字出現的前奏,玉琮制作精細,不是誰都可以擁有,說明當時已經出現階級的分化。公共設施是衡量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說明當時古城內大概已經有了排水系統。舞蹈紋彩陶盆表明制高超的制陶技術和非凡的審美情趣;舞蹈圖文說明了當時舞蹈這種藝術形式已經誕生;通過歌舞活動慶祝豐收和勝利,哀悼死者,去除鬼怪,說明當時已經產生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所以蛋殼黑陶杯、玉琮說明了當時中國社會階級的分化。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早期文明發展的理解能力。11.【答案】B【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民國元年為1912年,民國17年即1928年(1912+17-1=1928)。故答案為:B。【點評】在進行這類時間換算時,要注意元年至1年,計算時要減去1.12.【答案】D【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長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處分別是宜昌(湖北)、湖口(江西),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長江基本情況的識記。13.【答案】B【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 黑龍江省的行政中心哈爾濱,該城市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有冰雕、冰燈等,哈爾濱有“冰城”之稱 。 居住在哈爾濱的同學邀請浙江的朋友冬天到他家鄉看最著名的景觀是冰雕。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中國地域遼闊,地跨眾多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的特點.此外,由于地形多樣、地勢高低懸殊,更增加了氣候的復雜多樣性.中國東半部有大范圍的季風氣候,自南向北依次為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大多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為獨特的高山高原氣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現出明顯的垂直氣候特征.14.【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分布。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南、河北相鄰,廣東、廣西相鄰,湖南、湖北相鄰;山東、山西互不相鄰,受河南和河北的阻隔。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單位分布的了解。15.【答案】B【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社團活動小組進行社會調查時收集了3000份數據樣本,有具體的數字,可以進行分析處理。因此推測采用的是問卷調查法。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問卷法是目前國內外社會調查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問卷是指為統計和調查所用的、以設問的方式表述問題的表格。問卷法就是研究者用這種控制式的測量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度量,從而搜集到可靠的資料的一種方法。問卷法大多用郵寄、個別分送或集體分發等多種方式發送問卷。由調查者按照表格所問來填寫答案。一般來講,問卷較之訪談表要更詳細、完整和易于控制。問卷法的主要優點在于標準化和成本低。因為問卷法是以設計好的問卷工具進行調查,問卷的設計要求規范化并可計量。16.【答案】A【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從題干“ 是一首流傳于冀、魯、豫、皖等地的民謠 ”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從資料的類型看屬于口述資料,從資料的價值看屬于第二手資料。因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歷史資料的分類,難度不大。17.【答案】B【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給出的各省輪廓可知, ①是廣西壯族自治區,②是云南省,③是廣東省,④是臺灣省。根據我國地圖,這四個省區按自西向東排列應為 ②①③④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18.【答案】B【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 秦嶺的南側由西至東分別是四川盆地、江漢平原;天山山脈以北是準噶爾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在橫斷山脈的東側;太行山以東是黃土高原;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山脈是地形的骨架,也是很多重要地形的分界,了解中國地形,最重要的是掌握山脈的分布。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級階梯上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以高原和盆地為主,第三級階梯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19.【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由題干描述得知,該地位于高原,盛產青稞和糌粑。據此可以推測是青藏高原,其少數民族是藏族。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干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同時海拔高,云量少,也是我國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20.【答案】(1)秦或陜;川或蜀(2)南方地區;北方地區(3)四周高,中間低;亞熱帶季風氣候。(4)①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③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四川盆地【解析】【分析】 (1)西安市在陜西省,其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陜或秦;成都市在四川省,其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川或蜀。(2)西成高鐵貫通秦嶺。秦嶺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它是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填四大地理分區)的分界線。(3)讀四川盆地示意圖和成都市的氣候圖,我們得知:四川盆地的地勢特征是 四周高,中間低;成都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4)據圖分析可知,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產,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一直以來,成都平原就是我國著名糧食產區,有天府之國美譽。【點評】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等。21.【答案】(1)B;A(2)有巫山,地勢落差較大,水能資源豐富;開發水能資源向東部地區輸出電力,可以使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緩解東部地區能源供應的緊張狀況。(3)瀕臨東海,以長江三角洲為依托(或位于長江的入海口),地理位置優越;位于長江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的交匯處,經濟發達,有利于企業的華麗轉型。【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上海【解析】【分析】 (1)據圖中信息來看,A是洞庭湖,B是武漢,C是鄱陽湖,D是南京。 故人西辭黃鶴樓, ,黃鶴樓在湖北武漢市,對應字母B。洞庭湖上清秋月,對應圖中字母A.(2)船過巫山河段時,老張看見了兩個大型水電站。水電站一般建在水能資源豐富的地區。巫山地區落差大,徑流量大,水能資源豐富。國家開發水能資源,可以 向東部地區輸出電力,可以使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緩解東部地區能源供應的緊張狀況。(3)據圖分析,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瀕臨東海,地理位置優越; 位于長江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的交匯處,經濟發達,有利于企業的華麗轉型。【點評】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別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的魚米之鄉,位于長江的入海處,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心。22.【答案】(1)公元紀年法;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20世紀30年代(2)AC;B;D(3)不一樣,ABC屬于第一手資料;D屬于第二手資料,一般來說,第一手資料比第二手資料更有價值。【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中日之間的相關知識。從材料中1900年、1931年、1937年、1945年可知這是公元紀年法,建武中元二年、清光緒二十年是年號紀年法,甲午戰爭中的甲午是干支紀年法。1937年可表示為20世紀30年代。(2)文獻指的是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因此包括圖A的報紙,圖C的書籍。實物資料是實際存在的有關歷史的、真實存在的東西作為資料。因此包括圖B的手榴彈毒氣彈。口述是指以口頭敘述為形式,因此包括圖D老兵的回憶敘述。(3)文獻資料和實物資料屬于第一手資料,口述資料屬于第二手資料。通常情況下第一手資料比第二手資料的價值更大。因此材料二中的四項資料價值不一樣。【點評】本題用中日兩國交往的史實考查歷史資料的類型和價值,有一定的綜合性,稍有難度。23.【答案】(1)②(2)地形(3)坎兒井。原因:氣候干旱,降水量少;地表蒸發量大;天山冰雪融水豐富(或擁有豐富的地下水源);地下水的坡降與地面坡變相差不大,這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吐魯番土質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解析】【分析】 (1)在圖中的數字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中,①是秦嶺,②是昆侖山,③是淮河,④是太行山脈。其中,昆侖山是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 。(2)據圖分析,甲是西北地區,乙是青藏地區,丙是北方地區,丁是南方地區。乙所在區域夏季氣溫一般在8~18℃,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球上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邊緣,由于海拔高,氣溫降低,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3)甲地區是西北地區,擁有一項可與京杭大運河相媲美的水利工程是坎兒井。 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降水量少;地表蒸發量大;天山冰雪融水豐富(或擁有豐富的地下水源);地下水的坡降與地面坡變相差不大,這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吐魯番土質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期末測試卷(學生版).docx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期末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