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18-2019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18-2019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18-2019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2019七下·余杭期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下列屬于民族自治區的省級行政區是( ?。?br/>A.滇 B.貴 C.桂 D.川
2.(2019七下·余杭期末)我國人口眾多,而且分布很不均勻。下面關于我國人口地理界線的說法正確的(  )
A.黑河騰沖 B.漠河騰沖
C.秦嶺淮河 D.大興安嶺——長白山
3.(2019七下·余杭期末)水鄉游覽是新興的旅游熱點,我國著名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在( ?。?br/>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黃河流域 D.太湖流域
4.(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圖是“沿89°E經線(部分)的地形剖面圖,圖甲、乙所在地形區分別是( ?。?br/>A.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C.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D.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
5.(2019七下·余杭期末)各種氣候類型中,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影響最大。下圖中深受夏季風影響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9七下·余杭期末)讀北緯32°中國地形剖面圖,回答小題。
(1)以下觀點描述正確的是(  )
A.①處圍湖造田現象嚴重,防洪形勢嚴峻
B.③處以辣聞名的菜系,與當地氣候干燥有關
C.③處位于我國第二,三級階梯的交界處
D.④處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2)⑤地區太陽能比①地區豐富的原因主要是( ?。?br/>①緯度低,熱量充足
②地勢高,空氣稀薄,太陽光強烈
③降水多,光照充足
④多晴天,光照時數長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2019七下·余杭期末)2019年3月,香港記者從廣州搭乘京廣高鐵赴北京采訪全國“兩會”,沿途依次(  )
A.經過熱帶、溫帶、寒帶地區 B.看到長江、黃河
C.通過地勢第三,二,一級階梯 D.穿過了低、中、高緯度地區
8.(2019七下·余杭期末)臺灣省是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下列關于臺灣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②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
③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
④臺灣省物產豐富,有“天然植物園”、“千年鹽都”、“蝴蝶王國”等美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19七下·余杭期末)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舉辦權,北京——張家口將聯合承辦2022年冬奧會。讀圖,完成小題。
(1)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體現了北京的城市職能是( ?。?br/>A.全國經濟中心 B.全國政治中心
C.全國文化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
(2)讀上述圖表可以看出,張家口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最主要原因是( ?。?br/>A.北京的海拔比較低 B.張家口的緯度較高
C.張家口比較靠近內陸地區 D.北京的植被比較茂密
(3)北京市目前面臨交通擁堵、房價高漲、資源超負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層次原因是承載了過多的非首都功能。伴隨著北京首都功能定位的調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門將遷往雄安新區,這對北京的影響是( ?。?br/>①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將顯著降低
②交通壓力將有所下降
③城市空氣質量會進一步提高
④住房緊張狀況將有所緩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19七下·余杭期末)《航拍中國》第二季延續第一季東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展示了中國大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生態環境。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小題。
(1)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譽為“天府之國”。四川盆地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產區。( ?。?br/>A.小麥;玉米 B.水稻;油菜籽
C.水稻;甘蔗 D.番薯;水稻
(2)第三集里,有這樣一個省份,東起東經126度,西至東經97度,是中國跨越經度最大的省份,大興安嶺與陰山山脈橫亙東西,黃河以幾字形穿越一角。請問這個省份是( ?。?br/>A.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內蒙古自治區
C.陜西省 D.黑龍江省
(3)為拍攝《航拍中國》,攝制組行走大江南北,體會到了祖國疆域的遼闊。從海陸位置來看,下列國家與中國具有一樣特征的是( ?。?br/>A.英國 B.美國 C.哈薩克斯坦 D.斯里蘭卡
11.(2019七下·余杭期末)河北塞罕壩林場歷經55年,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钡木G色奇跡。據此回答小題。
(1)根據塞罕壩林場所處的地理位置(下圖),判定它所處的地形區是(  )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 C.內蒙古高原 D.東北平原
(2)下列對自然環境的描述中符合塞罕壩林場的是( ?。?br/>A.光照時間長,輻射強 B.夏季多臺風
C.全年降水豐沛 D.冬季皚皚白雪
12.(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圖是《國家地理》編輯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四條“尋訪春天”的路線。據此回答小題。
(1)四條尋春路線中,能夠直觀感受到我國地勢特點的旅游路線是(  )
A.路線A B.路線B C.路線C D.路線D
(2)下列描述中符合這種地勢特點帶來的影響的是(  )
①有利于濕潤空氣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②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東西交通
③階梯之間落差大,有利于形成豐富水能
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9七下·余杭期末)文明的曙光并非只眷顧東方,在西方也誕生了早期的人類文明。古代希臘文明的開端是( ?。?br/>A.古埃及文明 B.瑪雅文明
C.奧爾梅克文明 D.愛琴文明
14.(2019七下·余杭期末)“圖書館內禁止大聲喧嘩”“嚴禁將易燃易爆物品帶進地鐵車廂”“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這些規定,因為(  )
A.人們的行為都是不自覺的 B.良好的秩序使人們沒了自由
C.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準則 D.我國的法律還不夠完善
15.(2019七下·余杭期末)2018年平昌冬奧會對興奮劑違規者采取了更嚴厲的措施,確保了運動會的公平公正。由此可見,規則是(  )
①社會的經緯
②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
③不變的習俗
④社會有序運行的基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19七下·余杭期末)觀眾在電視上收看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時,可用手機掃屏幕中的二維碼重溫經典詩詞,參與節目互動。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傳統媒體已經沒有多少用處了
B.這是電視節目的創新,也是新媒體的應用
C.電視是現在社會最重要的傳播手段
D.互聯網可以取代一切傳統媒體
17.(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圖“云夢秦律(局部)”是1975年從湖北云夢秦墓中發掘所得,這些秦律書寫在六百多支竹簡上,是秦國從戰國晚期到秦始皇時陸續制訂和頒布于世的,是今天所能見到的中國古代最早的法律條文?!霸茐羟芈伞弊鳛槲奈飳儆冢ā 。?br/>A.實物資料 B.訪談資料 C.口述資料 D.習俗資料
18.(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列歷史事件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
②公元元年,耶穌誕生
③公元七世紀初,伊斯蘭教產生
④公元690年,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
A.④③③① B.③④①②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0分)
19.(2019七下·余杭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2018年,浙江省生產總值(GDP)56197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農業方面,綠茶、毛竹產量全國第一,柑桔產量全國第三,海洋捕撈量居中國之首。對外貿易上,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8519億元,居全國前列,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967億元。增長12.3%。
(1)分別寫出圖一中A所代表的海域及B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單位名稱。
(2)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浙江省經濟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
(3)結合材料,說說區域經濟發展要遵循的原則。
20.(2019七下·余杭期末)我國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請寫出圖上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
A是   地區,B是   地區,C是   地區,D是   地區。
(2)A,B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   一線;該界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請列舉其地理意義   。
(3)造成B,D地區農業生產的差異的最大因素是   。
(4)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形區是   ,請提一條有效治理建議   。
21.(2019七下·余杭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9年2月18目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浉郯拇鬄硡^是指由香港、澳門和廣州、深圳、珠海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如圖二),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依托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受珠江阻隔,珠江西岸與香港之間的陸路需繞行東莞市,運行時間較長。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可以大幅減少三地之間運輸時間,令整個大灣區未來聯系更為緊密。
(1)請寫出圖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ㄊ》莸暮喎Q);B.   (海域);C.   (海峽)
D.  ?。ㄠ弴籈.   (島嶼);F.   (島嶼)
(2)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位于圖二中的  ?。ㄌ钭帜福?br/>(3)請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說說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意義。
22.(2019七下·余杭期末)2019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中國北京舉行。亞洲47個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的政府官員和文化等領域代表共計2000余人參加大會相關活動,形成了一批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務實舉措和合作成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古代亞洲文明發源地
材料二:原始居民房屋示意圖
(1)材料一所示A,B,C三地能成為古代亞洲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它們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幾個文明的發源地有什么共同特點?
(2)材料二中圖一,圖二分別是哪一遠古居民房屋?如果你去圖二中的遠古居民房屋中作客,他們會用什么主食款待你?
(3)人類早期文明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但我們也從各具特色的區域文明誕生過程中發現一些共同現象。請寫出人類邁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4)璀璨的亞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仡欇x煌的歷史,面向美好的未來,請你為亞洲文明的進一步發展獻計獻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滇是云南省的簡稱,還可以是云;貴是貴州省的簡稱;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簡稱;川是四川省的簡稱,還可以是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ㄗ灾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
2.【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
【解析】【分析】1935年,胡煥庸提出黑河(愛輝)—騰沖線即胡煥庸線,首次揭示了中國人口分布規律。即自黑龍江璦琿至云南騰沖畫一條直線(約為45°),線東南半壁36%的土地供養了全國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僅供養4%的人口。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區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區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漢族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3.【答案】D
【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
【解析】【分析】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素有“太湖天下秀”美稱,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太湖流域以平原為主,占總面積的4/6,水面占1/6,丘陵和山地占面積1/6。三面臨江濱海,西部自北而南分別以茅山山脈、界嶺和天目山與秦淮河、水陽江、錢塘江流域為界。地形特點為周邊高、中間低。中間為平原、洼地,包括太湖及湖東中小湖群,西部為天目山、茅山及山麓丘陵。北、東、南三邊受長江和錢塘江入海口泥沙淤積的影響,形成沿江及沿海高地,整個地形成碟狀。
4.【答案】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此剖面線經過西藏,新疆等省區,位于我國的西北和青藏地區。甲乙兩地以天山山脈為界,天山以北的甲地是準格爾盆地,天山以南的乙地是塔里木盆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
5.【答案】D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影響我國的季風分為夏季風和冬季風,其中夏季風能夠給我國帶來大量的降水,夏季風又分為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東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西南和南方地區,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為季風區,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6.【答案】(1)A
(2)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1)①處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排水不暢,由于人類圍湖造田現象嚴重,防洪形勢嚴峻;③處位于四川盆地的邊緣,以辣聞名的菜系是川菜,與當地氣候濕潤有關;③處屬于橫斷山區的邊緣,位于我國第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④處橫斷山脈一部分,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2)據圖分析,⑤地區是青藏高原,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陽光照強,多晴天,光照時數長,太陽能比①地區豐富。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1)A。(2)B。
【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 該圖是沿北緯32°東西方向延伸形成的地形剖面圖.該緯線自西向東穿過的主要地形區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以及近海黃海;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使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
7.【答案】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 從廣州搭乘京廣高鐵赴北京,沿途經過了亞熱帶,溫帶地區,沒有經過寒帶;看到了長江,黃河;主要是地勢的第三級階梯;根據高中低緯的劃分,穿越了低緯度地區和中緯度地區,沒有經過高緯度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 京廣高速鐵路,簡稱京廣高鐵客運專線,作為京廣快速客運通道,是中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網的其中“一縱”,也是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的一項工程.
8.【答案】C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①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②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不是廣東省;③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④臺灣省物產豐富,有“天然植物園”、“蝴蝶王國”等美譽;“千年鹽都”指的是四川的自貢。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臺灣盛產甘蔗,有“東方甜島”之稱;臺灣盛產香蕉菠蘿等,有“水果之鄉”之稱;臺灣盛產稻米,有“海上米倉”之稱;臺灣的森林面積廣闊,有“森林之?!敝Q,如樟樹;臺灣的植物種類繁多,有“天然植物園”之稱;臺灣盛產海鹽,有“東南鹽庫”之稱.
9.【答案】(1)D
(2)A
(3)C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1)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城市,對于未來的發展北京也做出了長遠規劃,北京市未來的建設發展目標定位于:國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國際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體現了北京的城市職能是國際交往中心。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2)讀上述圖表可以看出,張家口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最主要原因是北京的海拔低,只有33米,氣溫較高。氣溫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度。氣溫還受到緯度因素的影響,緯度越高,氣溫越低。這道題主要考慮的是海拔相差較大,導致張家口氣溫低。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3)北京市目前面臨交通擁堵、房價高漲、資源超負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層次原因是承載了過多的非首都功能。伴隨著北京首都功能定位的調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門將遷往雄安新區,這對北京的影響是 ②交通壓力將有所下降;③城市空氣質量會進一步提高;④住房緊張狀況將有所緩解。遷出的功能區都屬于非首都職能的,所以①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將不會顯著降低;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1)D。(2)A。(3)C。
【點評】張家口作為冬奧會雪上項目舉辦地的主要優勢條件有①多中低山脈,坡度適中,適于滑雪場建設 ②緯度高,冬季氣溫低,雪期長,積雪量大。奧運會的舉辦會帶動北京和張家口兩地的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10.【答案】(1)B
(2)B
(3)B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1)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譽為“天府之國”。這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 四川盆地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的產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2)有這樣一個省份,東起東經126度,西至東經97度,是中國跨越經度最大的省份,大興安嶺與陰山山脈橫亙東西,黃河以幾字形穿越一角。據題意分析可知這個省份是內蒙古自治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3)從海陸位置來看,中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不但有遼闊的國土,而且有漫長的海岸線。下列國家中,只有美國符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1)B。(2)B。(3)B。
【點評】我國疆域遼闊,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ㄗ灾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
11.【答案】(1)B
(2)D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1)根據塞罕壩林場所處的地理位置,判定它所處的地形區是華北平原。華北平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稱黃淮海平原。位于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省市,面積30萬平方千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2)根據塞罕壩林場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這里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全年降水不均勻。由于緯度高,冬季氣溫低于0度,會有皚皚白雪,臺風不會影響到該地。夏季光照時間長,由于降水多,但太陽輻射較弱。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1)B。(2)D。
【點評】塞罕壩地處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或半干旱區向半濕潤區,或季風區向非季風區)過渡地帶,地處溫帶森林向溫帶草原的過渡地帶,生態環境脆弱。
12.【答案】(1)D
(2)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1)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讀圖可得,路線D經過的地形區有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該路線經過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該路線能夠直觀感受到我國地勢特點.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2)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①有利于濕潤空氣深入內陸,形成降水;②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東西交通;③階梯之間落差大,有利于形成豐富水能。南方與北方不同的景觀主要是由于緯度造成的。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1)D。(2)A。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①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13.【答案】D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 【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愛琴文明以克里特島和希臘地區的邁錫尼為核心,故又稱“克里特—邁錫尼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由此發軔。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
14.【答案】C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分析可知, 紀律、法律等規則制約著人的行為,也保障著人的權利和自由。 每個公民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定,來維持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沒有了這些規則,社會就會陷入了混亂。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社會生活需要秩序來維持,離開了一定的規則秩序的約束,社會就會陷入混亂。 在實際生活中,哪里有規則,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反之,哪里沒有規則,哪里就沒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順利進行。
15.【答案】B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平昌冬奧會對違規者采取了更為嚴厲的措施,體現了規則是社會的經緯,社會有序運行的基礎,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沒有規則,社會將會陷入混亂。 遵守規則是人類社會生活能夠正常進行的前提和保證。但是,不變的習俗,有的存在局限性,有的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這不能作為規則讓大家共同遵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 規則是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則可以是由書面形式規定的成文條例;也可以是約定俗成,流傳下來的不成文規定。而更多的時候,規則是因為得到每個社會公民承認和遵守而存在的。
16.【答案】B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 觀眾在電視上收看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時,可用手機掃屏幕中的二維碼重溫經典詩詞,參與節目互動。這是電視節目的創新,也是新媒體的應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傳統媒體是相對于近幾年興起的網絡媒體而言的,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即通過某種機械裝置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娛樂平臺的媒體,主要包括報刊、戶外、通信、廣播、電視以外的網絡等傳統意義上的媒體。
17.【答案】A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 “云夢秦律(局部)”是1975年從湖北云夢秦墓中發掘所得 ,屬于實物資料。
故答案為:A。
【點評】注意區分實物資料、訪談資料、口述資料、習俗資料的區別。
18.【答案】C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②公元元年,也稱公歷紀年,或稱基督紀年。即:公元1年。
③601年至700年的這一段期間被稱為七世紀。
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應為:②③④①
故答案為:C。
【點評】了解公元元年的概念,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稱XX年。
19.【答案】(1)A東海;B福建省。
(2)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茶葉、毛竹、柑桔等經濟作物的生長;瀕臨海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漁業和對外貿易。
(3)因地制宜、優勢互補。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區域的變化
【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A所代表的海域是東海,B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單位名稱是福建省。
(2)某個區域的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茶葉、毛竹、柑桔等經濟作物的生長;瀕臨海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漁業和對外貿易。
(3)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各自優勢和不足。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千差萬別,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可以使人們充分生產各自的優勢產品,從而提高當地的經濟。實行優勢互補,加強區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因此,區域經濟發展要遵循的原則是 因地制宜、優勢互補。
【點評】 對每個地方要調查研究,看優勢和劣勢各是什么,揚長避短。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每個區域,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優勢,只有大力對外開放,提高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才會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20.【答案】(1)北方;南方;西北;青藏
(2)秦嶺—淮河;與我國1月份℃等溫線基本一致;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線基本一致;是溫帶季風氣候區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我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3)地勢
(4)黃土高原;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增加植被覆蓋率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黃土高原
【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A是北方地區,B是南方地區,C是西北地區,D是青藏地區。
(2)A,B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其地理意義有: 與我國1月份℃等溫線基本一致;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線基本一致;是溫帶季風氣候區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我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
(3)造成B,D地區農業生產的差異的最大因素是地勢。
(4)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形區是黃土高原,治理措施有: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增加植被覆蓋率 。
【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1.【答案】(1)粵;南海;臺灣海峽;越南;海南島;臺灣島
(2)C
(3)便捷交通;方便人們生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經濟的發展;加強港澳和內地的聯系。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珠江三角洲
【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A是廣東省,簡稱是粵,B是南海,C是臺灣海峽,D是越南,E是海南島,F是臺灣島。
(2)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它位于圖二中的C處。
(3)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極大縮短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作為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橋將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它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脊梁”,從而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等創新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打造國際高水平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點評】港珠澳大橋連接了珠江口東岸的香港和珠江口西岸的珠海、澳門,將整個珠三角的經濟融為一體。它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 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南海伶仃洋后連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于珠海洪灣立交 。 港珠澳大橋并不是一座嚴格意義上的“橋”,而是一個橋梁與隧道的組合體。港珠澳大橋通車極大的改善了珠江口東西兩側的交通,在縮短地理距離的同時,將使得粵港澳大灣區內部聯系更加緊密,進一步促進大灣區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22.【答案】(1)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都發源于大河流域。
(2)圖一:河姆渡遺址;圖二:半坡遺址。粟。
(3)階級的分化;國家(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發明。
(4)繼承和發揚各種文明,在維護亞洲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加強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增進各國人民友誼,共繪美美與共的瑰麗畫卷。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聚落
【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ABC分別代表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流域。這些地區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得天獨厚的優越自然條件,很早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并創造了古代人類文明。從自然角度分析,這幾個發源地都位于河流流域地區。
(2)據原始居民房屋示意圖分析,圖一是河姆渡遺址,圖二是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年代為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遺留下的村落遺址, 主要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主要農作物是粟。
(3)一般認為,階級的分化,文字的發明和國家的形成是人類跨入文明社會的三大標志. 從人類學上看,人類從動物界脫離出來,由野蠻時代而進入文明時代的最終標志,并不是因為有了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而是因為有了政治共同體和政治生活.正是由于有了政治共同體和政治生活,人類才需要去協調不同的利益關系,建立一定的權威和秩序,制定一定的規范和制度,進而形成一定的社會文明和政治文明.
(4)亞洲文明發展史深刻表明: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我們才能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各國人民才能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
【點評】奴隸社會時期,出現了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它的出現,有利于生產經驗和社會知識的傳播,為科學文化的發展準備了必要的條件。因此說, 文字的出現 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國家的產生把人類從原始的蠻荒時代帶進了文明的社會。否定國家,就是否定文明。
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2018-2019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2019七下·余杭期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下列屬于民族自治區的省級行政區是(  )
A.滇 B.貴 C.桂 D.川
【答案】C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我國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滇是云南省的簡稱,還可以是云;貴是貴州省的簡稱;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簡稱;川是四川省的簡稱,還可以是蜀。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我國疆域遼闊,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
2.(2019七下·余杭期末)我國人口眾多,而且分布很不均勻。下面關于我國人口地理界線的說法正確的(  )
A.黑河騰沖 B.漠河騰沖
C.秦嶺淮河 D.大興安嶺——長白山
【答案】A
【知識點】我國的人口特點
【解析】【分析】1935年,胡煥庸提出黑河(愛輝)—騰沖線即胡煥庸線,首次揭示了中國人口分布規律。即自黑龍江璦琿至云南騰沖畫一條直線(約為45°),線東南半壁36%的土地供養了全國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僅供養4%的人口。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中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部地區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區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區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漢族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3.(2019七下·余杭期末)水鄉游覽是新興的旅游熱點,我國著名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在( ?。?br/>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黃河流域 D.太湖流域
【答案】D
【知識點】太湖流域的水鄉城鎮
【解析】【分析】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素有“太湖天下秀”美稱,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太湖流域以平原為主,占總面積的4/6,水面占1/6,丘陵和山地占面積1/6。三面臨江濱海,西部自北而南分別以茅山山脈、界嶺和天目山與秦淮河、水陽江、錢塘江流域為界。地形特點為周邊高、中間低。中間為平原、洼地,包括太湖及湖東中小湖群,西部為天目山、茅山及山麓丘陵。北、東、南三邊受長江和錢塘江入??谀嗌秤俜e的影響,形成沿江及沿海高地,整個地形成碟狀。
4.(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圖是“沿89°E經線(部分)的地形剖面圖,圖甲、乙所在地形區分別是( ?。?br/>A.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C.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D.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
【答案】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可知,此剖面線經過西藏,新疆等省區,位于我國的西北和青藏地區。甲乙兩地以天山山脈為界,天山以北的甲地是準格爾盆地,天山以南的乙地是塔里木盆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
5.(2019七下·余杭期末)各種氣候類型中,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影響最大。下圖中深受夏季風影響的有( ?。?br/>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解析】【分析】影響我國的季風分為夏季風和冬季風,其中夏季風能夠給我國帶來大量的降水,夏季風又分為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東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西南和南方地區,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為季風區,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6.(2019七下·余杭期末)讀北緯32°中國地形剖面圖,回答小題。
(1)以下觀點描述正確的是(  )
A.①處圍湖造田現象嚴重,防洪形勢嚴峻
B.③處以辣聞名的菜系,與當地氣候干燥有關
C.③處位于我國第二,三級階梯的交界處
D.④處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2)⑤地區太陽能比①地區豐富的原因主要是( ?。?br/>①緯度低,熱量充足
②地勢高,空氣稀薄,太陽光強烈
③降水多,光照充足
④多晴天,光照時數長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A
(2)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1)①處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排水不暢,由于人類圍湖造田現象嚴重,防洪形勢嚴峻;③處位于四川盆地的邊緣,以辣聞名的菜系是川菜,與當地氣候濕潤有關;③處屬于橫斷山區的邊緣,位于我國第一,二級階梯的交界處;④處橫斷山脈一部分,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2)據圖分析,⑤地區是青藏高原,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陽光照強,多晴天,光照時數長,太陽能比①地區豐富。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1)A。(2)B。
【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 該圖是沿北緯32°東西方向延伸形成的地形剖面圖.該緯線自西向東穿過的主要地形區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以及近海黃海;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使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
7.(2019七下·余杭期末)2019年3月,香港記者從廣州搭乘京廣高鐵赴北京采訪全國“兩會”,沿途依次( ?。?br/>A.經過熱帶、溫帶、寒帶地區 B.看到長江、黃河
C.通過地勢第三,二,一級階梯 D.穿過了低、中、高緯度地區
【答案】B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母親河———長江黃河
【解析】【分析】 從廣州搭乘京廣高鐵赴北京,沿途經過了亞熱帶,溫帶地區,沒有經過寒帶;看到了長江,黃河;主要是地勢的第三級階梯;根據高中低緯的劃分,穿越了低緯度地區和中緯度地區,沒有經過高緯度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 京廣高速鐵路,簡稱京廣高鐵客運專線,作為京廣快速客運通道,是中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網的其中“一縱”,也是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的一項工程.
8.(2019七下·余杭期末)臺灣省是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下列關于臺灣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br/>①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
②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
③臺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
④臺灣省物產豐富,有“天然植物園”、“千年鹽都”、“蝴蝶王國”等美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識點】臺灣
【解析】【分析】①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②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不是廣東?。虎叟_灣省包括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眾多小島;④臺灣省物產豐富,有“天然植物園”、“蝴蝶王國”等美譽;“千年鹽都”指的是四川的自貢。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臺灣盛產甘蔗,有“東方甜島”之稱;臺灣盛產香蕉菠蘿等,有“水果之鄉”之稱;臺灣盛產稻米,有“海上米倉”之稱;臺灣的森林面積廣闊,有“森林之?!敝Q,如樟樹;臺灣的植物種類繁多,有“天然植物園”之稱;臺灣盛產海鹽,有“東南鹽庫”之稱.
9.(2019七下·余杭期末)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舉辦權,北京——張家口將聯合承辦2022年冬奧會。讀圖,完成小題。
(1)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體現了北京的城市職能是(  )
A.全國經濟中心 B.全國政治中心
C.全國文化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
(2)讀上述圖表可以看出,張家口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最主要原因是( ?。?br/>A.北京的海拔比較低 B.張家口的緯度較高
C.張家口比較靠近內陸地區 D.北京的植被比較茂密
(3)北京市目前面臨交通擁堵、房價高漲、資源超負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層次原因是承載了過多的非首都功能。伴隨著北京首都功能定位的調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門將遷往雄安新區,這對北京的影響是(  )
①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將顯著降低
②交通壓力將有所下降
③城市空氣質量會進一步提高
④住房緊張狀況將有所緩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D
(2)A
(3)C
【知識點】北京
【解析】【分析】(1)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城市,對于未來的發展北京也做出了長遠規劃,北京市未來的建設發展目標定位于:國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國際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體現了北京的城市職能是國際交往中心。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2)讀上述圖表可以看出,張家口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最主要原因是北京的海拔低,只有33米,氣溫較高。氣溫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度。氣溫還受到緯度因素的影響,緯度越高,氣溫越低。這道題主要考慮的是海拔相差較大,導致張家口氣溫低。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3)北京市目前面臨交通擁堵、房價高漲、資源超負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層次原因是承載了過多的非首都功能。伴隨著北京首都功能定位的調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門將遷往雄安新區,這對北京的影響是 ②交通壓力將有所下降;③城市空氣質量會進一步提高;④住房緊張狀況將有所緩解。遷出的功能區都屬于非首都職能的,所以①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將不會顯著降低;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1)D。(2)A。(3)C。
【點評】張家口作為冬奧會雪上項目舉辦地的主要優勢條件有①多中低山脈,坡度適中,適于滑雪場建設 ②緯度高,冬季氣溫低,雪期長,積雪量大。奧運會的舉辦會帶動北京和張家口兩地的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10.(2019七下·余杭期末)《航拍中國》第二季延續第一季東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展示了中國大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生態環境。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小題。
(1)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譽為“天府之國”。四川盆地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產區。( ?。?br/>A.小麥;玉米 B.水稻;油菜籽
C.水稻;甘蔗 D.番薯;水稻
(2)第三集里,有這樣一個省份,東起東經126度,西至東經97度,是中國跨越經度最大的省份,大興安嶺與陰山山脈橫亙東西,黃河以幾字形穿越一角。請問這個省份是(  )
A.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B.內蒙古自治區
C.陜西省 D.黑龍江省
(3)為拍攝《航拍中國》,攝制組行走大江南北,體會到了祖國疆域的遼闊。從海陸位置來看,下列國家與中國具有一樣特征的是(  )
A.英國 B.美國 C.哈薩克斯坦 D.斯里蘭卡
【答案】(1)B
(2)B
(3)B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我國的行政區劃;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1)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譽為“天府之國”。這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 四川盆地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的產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2)有這樣一個省份,東起東經126度,西至東經97度,是中國跨越經度最大的省份,大興安嶺與陰山山脈橫亙東西,黃河以幾字形穿越一角。據題意分析可知這個省份是內蒙古自治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3)從海陸位置來看,中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不但有遼闊的國土,而且有漫長的海岸線。下列國家中,只有美國符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1)B。(2)B。(3)B。
【點評】我國疆域遼闊,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每一個省級行政區都有自己的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
11.(2019七下·余杭期末)河北塞罕壩林場歷經55年,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钡木G色奇跡。據此回答小題。
(1)根據塞罕壩林場所處的地理位置(下圖),判定它所處的地形區是(  )
A.黃土高原 B.華北平原 C.內蒙古高原 D.東北平原
(2)下列對自然環境的描述中符合塞罕壩林場的是( ?。?br/>A.光照時間長,輻射強 B.夏季多臺風
C.全年降水豐沛 D.冬季皚皚白雪
【答案】(1)B
(2)D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解析】【分析】(1)根據塞罕壩林場所處的地理位置,判定它所處的地形區是華北平原。華北平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稱黃淮海平原。位于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省市,面積30萬平方千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2)根據塞罕壩林場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這里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全年降水不均勻。由于緯度高,冬季氣溫低于0度,會有皚皚白雪,臺風不會影響到該地。夏季光照時間長,由于降水多,但太陽輻射較弱。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1)B。(2)D。
【點評】塞罕壩地處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或半干旱區向半濕潤區,或季風區向非季風區)過渡地帶,地處溫帶森林向溫帶草原的過渡地帶,生態環境脆弱。
12.(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圖是《國家地理》編輯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四條“尋訪春天”的路線。據此回答小題。
(1)四條尋春路線中,能夠直觀感受到我國地勢特點的旅游路線是( ?。?br/>A.路線A B.路線B C.路線C D.路線D
(2)下列描述中符合這種地勢特點帶來的影響的是( ?。?br/>①有利于濕潤空氣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②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東西交通
③階梯之間落差大,有利于形成豐富水能
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D
(2)A
【知識點】地勢和地形
【解析】【分析】(1)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讀圖可得,路線D經過的地形區有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該路線經過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該路線能夠直觀感受到我國地勢特點.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2)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①有利于濕潤空氣深入內陸,形成降水;②眾多大河滾滾東流,有利于東西交通;③階梯之間落差大,有利于形成豐富水能。南方與北方不同的景觀主要是由于緯度造成的。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1)D。(2)A。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這種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響:①地勢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濕潤氣流(夏季風)深入內陸,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國東部廣大地區發展農業生產。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滾滾流,同時在各階梯的交界處河流產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資源十分豐富。③地勢對交通的影響: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經濟聯系,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的大開發;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也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13.(2019七下·余杭期末)文明的曙光并非只眷顧東方,在西方也誕生了早期的人類文明。古代希臘文明的開端是( ?。?br/>A.古埃及文明 B.瑪雅文明
C.奧爾梅克文明 D.愛琴文明
【答案】D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 【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愛琴文明以克里特島和希臘地區的邁錫尼為核心,故又稱“克里特—邁錫尼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由此發軔。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
14.(2019七下·余杭期末)“圖書館內禁止大聲喧嘩”“嚴禁將易燃易爆物品帶進地鐵車廂”“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這些規定,因為( ?。?br/>A.人們的行為都是不自覺的 B.良好的秩序使人們沒了自由
C.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準則 D.我國的法律還不夠完善
【答案】C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分析可知, 紀律、法律等規則制約著人的行為,也保障著人的權利和自由。 每個公民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定,來維持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沒有了這些規則,社會就會陷入了混亂。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 社會生活需要秩序來維持,離開了一定的規則秩序的約束,社會就會陷入混亂。 在實際生活中,哪里有規則,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反之,哪里沒有規則,哪里就沒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順利進行。
15.(2019七下·余杭期末)2018年平昌冬奧會對興奮劑違規者采取了更嚴厲的措施,確保了運動會的公平公正。由此可見,規則是(  )
①社會的經緯
②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
③不變的習俗
④社會有序運行的基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規則的演變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平昌冬奧會對違規者采取了更為嚴厲的措施,體現了規則是社會的經緯,社會有序運行的基礎,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沒有規則,社會將會陷入混亂。 遵守規則是人類社會生活能夠正常進行的前提和保證。但是,不變的習俗,有的存在局限性,有的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這不能作為規則讓大家共同遵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 規則是指規定出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規則可以是由書面形式規定的成文條例;也可以是約定俗成,流傳下來的不成文規定。而更多的時候,規則是因為得到每個社會公民承認和遵守而存在的。
16.(2019七下·余杭期末)觀眾在電視上收看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時,可用手機掃屏幕中的二維碼重溫經典詩詞,參與節目互動。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傳統媒體已經沒有多少用處了
B.這是電視節目的創新,也是新媒體的應用
C.電視是現在社會最重要的傳播手段
D.互聯網可以取代一切傳統媒體
【答案】B
【知識點】傳媒的行程;生活的故事
【解析】【分析】 觀眾在電視上收看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時,可用手機掃屏幕中的二維碼重溫經典詩詞,參與節目互動。這是電視節目的創新,也是新媒體的應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傳統媒體是相對于近幾年興起的網絡媒體而言的,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即通過某種機械裝置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娛樂平臺的媒體,主要包括報刊、戶外、通信、廣播、電視以外的網絡等傳統意義上的媒體。
17.(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圖“云夢秦律(局部)”是1975年從湖北云夢秦墓中發掘所得,這些秦律書寫在六百多支竹簡上,是秦國從戰國晚期到秦始皇時陸續制訂和頒布于世的,是今天所能見到的中國古代最早的法律條文?!霸茐羟芈伞弊鳛槲奈飳儆冢ā 。?br/>A.實物資料 B.訪談資料 C.口述資料 D.習俗資料
【答案】A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 “云夢秦律(局部)”是1975年從湖北云夢秦墓中發掘所得 ,屬于實物資料。
故答案為:A。
【點評】注意區分實物資料、訪談資料、口述資料、習俗資料的區別。
18.(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列歷史事件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
②公元元年,耶穌誕生
③公元七世紀初,伊斯蘭教產生
④公元690年,武則天建立武周政權
A.④③③① B.③④①②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答案】C
【知識點】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徑
【解析】【分析】②公元元年,也稱公歷紀年,或稱基督紀年。即:公元1年。
③601年至700年的這一段期間被稱為七世紀。
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應為:②③④①
故答案為:C。
【點評】了解公元元年的概念,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稱XX年。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0分)
19.(2019七下·余杭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2018年,浙江省生產總值(GDP)56197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農業方面,綠茶、毛竹產量全國第一,柑桔產量全國第三,海洋捕撈量居中國之首。對外貿易上,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8519億元,居全國前列,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967億元。增長12.3%。
(1)分別寫出圖一中A所代表的海域及B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單位名稱。
(2)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浙江省經濟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
(3)結合材料,說說區域經濟發展要遵循的原則。
【答案】(1)A東海;B福建省。
(2)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茶葉、毛竹、柑桔等經濟作物的生長;瀕臨海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漁業和對外貿易。
(3)因地制宜、優勢互補。
【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區域的變化
【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A所代表的海域是東海,B所代表的省級行政單位名稱是福建省。
(2)某個區域的自然條件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浙江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茶葉、毛竹、柑桔等經濟作物的生長;瀕臨海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于發展漁業和對外貿易。
(3)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各自優勢和不足。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千差萬別,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可以使人們充分生產各自的優勢產品,從而提高當地的經濟。實行優勢互補,加強區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因此,區域經濟發展要遵循的原則是 因地制宜、優勢互補。
【點評】 對每個地方要調查研究,看優勢和劣勢各是什么,揚長避短。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每個區域,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優勢,只有大力對外開放,提高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才會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20.(2019七下·余杭期末)我國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請寫出圖上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
A是   地區,B是   地區,C是   地區,D是   地區。
(2)A,B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   一線;該界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請列舉其地理意義   。
(3)造成B,D地區農業生產的差異的最大因素是   。
(4)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形區是   ,請提一條有效治理建議   。
【答案】(1)北方;南方;西北;青藏
(2)秦嶺—淮河;與我國1月份℃等溫線基本一致;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線基本一致;是溫帶季風氣候區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我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3)地勢
(4)黃土高原;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增加植被覆蓋率
【知識點】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黃土高原
【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A是北方地區,B是南方地區,C是西北地區,D是青藏地區。
(2)A,B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其地理意義有: 與我國1月份℃等溫線基本一致;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線基本一致;是溫帶季風氣候區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是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是我國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我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
(3)造成B,D地區農業生產的差異的最大因素是地勢。
(4)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形區是黃土高原,治理措施有: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增加植被覆蓋率 。
【點評】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1.(2019七下·余杭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9年2月18目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浉郯拇鬄硡^是指由香港、澳門和廣州、深圳、珠海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如圖二),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依托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受珠江阻隔,珠江西岸與香港之間的陸路需繞行東莞市,運行時間較長。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可以大幅減少三地之間運輸時間,令整個大灣區未來聯系更為緊密。
(1)請寫出圖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ㄊ》莸暮喎Q);B.  ?。êS颍?;C.   (海峽)
D.  ?。ㄠ弴?;E.   (島嶼);F.  ?。◢u嶼)
(2)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位于圖二中的  ?。ㄌ钭帜福?br/>(3)請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說說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意義。
【答案】(1)粵;南海;臺灣海峽;越南;海南島;臺灣島
(2)C
(3)便捷交通;方便人們生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經濟的發展;加強港澳和內地的聯系。
【知識點】我國的疆域;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珠江三角洲
【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A是廣東省,簡稱是粵,B是南海,C是臺灣海峽,D是越南,E是海南島,F是臺灣島。
(2)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它位于圖二中的C處。
(3)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極大縮短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作為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橋將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它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脊梁”,從而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等創新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打造國際高水平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點評】港珠澳大橋連接了珠江口東岸的香港和珠江口西岸的珠海、澳門,將整個珠三角的經濟融為一體。它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 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南海伶仃洋后連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于珠海洪灣立交 。 港珠澳大橋并不是一座嚴格意義上的“橋”,而是一個橋梁與隧道的組合體。港珠澳大橋通車極大的改善了珠江口東西兩側的交通,在縮短地理距離的同時,將使得粵港澳大灣區內部聯系更加緊密,進一步促進大灣區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22.(2019七下·余杭期末)2019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中國北京舉行。亞洲47個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的政府官員和文化等領域代表共計2000余人參加大會相關活動,形成了一批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務實舉措和合作成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古代亞洲文明發源地
材料二:原始居民房屋示意圖
(1)材料一所示A,B,C三地能成為古代亞洲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它們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幾個文明的發源地有什么共同特點?
(2)材料二中圖一,圖二分別是哪一遠古居民房屋?如果你去圖二中的遠古居民房屋中作客,他們會用什么主食款待你?
(3)人類早期文明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但我們也從各具特色的區域文明誕生過程中發現一些共同現象。請寫出人類邁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4)璀璨的亞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回顧輝煌的歷史,面向美好的未來,請你為亞洲文明的進一步發展獻計獻策。
【答案】(1)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都發源于大河流域。
(2)圖一:河姆渡遺址;圖二:半坡遺址。粟。
(3)階級的分化;國家(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發明。
(4)繼承和發揚各種文明,在維護亞洲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加強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增進各國人民友誼,共繪美美與共的瑰麗畫卷。
【知識點】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原始的農業聚落
【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ABC分別代表古巴比倫的兩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流域。這些地區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得天獨厚的優越自然條件,很早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并創造了古代人類文明。從自然角度分析,這幾個發源地都位于河流流域地區。
(2)據原始居民房屋示意圖分析,圖一是河姆渡遺址,圖二是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年代為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遺留下的村落遺址, 主要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主要農作物是粟。
(3)一般認為,階級的分化,文字的發明和國家的形成是人類跨入文明社會的三大標志. 從人類學上看,人類從動物界脫離出來,由野蠻時代而進入文明時代的最終標志,并不是因為有了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而是因為有了政治共同體和政治生活.正是由于有了政治共同體和政治生活,人類才需要去協調不同的利益關系,建立一定的權威和秩序,制定一定的規范和制度,進而形成一定的社會文明和政治文明.
(4)亞洲文明發展史深刻表明: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堅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我們才能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各國人民才能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
【點評】奴隸社會時期,出現了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它的出現,有利于生產經驗和社會知識的傳播,為科學文化的發展準備了必要的條件。因此說, 文字的出現 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國家的產生把人類從原始的蠻荒時代帶進了文明的社會。否定國家,就是否定文明。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南县| 永州市| 金坛市| 射洪县| 沙田区| 于田县| 新安县| 富蕴县| 民县| 手游| 理塘县| 彭州市| 阜新市| 浦江县| 东宁县| 遂川县| 甘孜| 济宁市| 上杭县| 高要市| 梓潼县| 南靖县| 肃北| 彭泽县| 藁城市| 平度市| 贵南县| 健康| 察哈| 凤城市| 南和县| 浑源县| 佳木斯市| 武邑县| 泸溪县| 湟中县| 巨鹿县| 牟定县| 防城港市| 汝城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