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聯盟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學業水平檢測考試卷(三)(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40分)1.(2019八下·瑞安月考)某班同學開展以“明朝專制統治加強”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符合這個主題的關鍵詞有( )①設立廷杖制度 ②設立軍機處 ③廢丞相六部分理朝政 ④設廠衛特務機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某班同學開展以“明朝專制統治加強”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符合這個主題的關鍵詞有①設立廷杖制度、③廢丞相六部分理朝政、④設廠衛特務機構。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獄和軍政;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明太祖還授權侍衛親軍設錦衣衛,監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明成祖時還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②設立軍機處是清朝雍正帝時期。D項②③④符合這個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某班同學開展以“明朝專制統治加強”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為依托,考查明朝君主權力的加強的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對“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概括準確的是( )A.加強思想控制 B.促進文化發展C.加強思想教育 D.推行儒家文化【答案】A【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加強思想控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秦始皇“焚書坑儒”,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西漢初年,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還很活躍。諸王門下聚集許多賓客,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后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其它各家的讀書均受到排斥。明朝“八股取士”,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答題只能用八股文。這種選拔官員的方式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摧殘了文化。選拔出的官吏都是皇帝的忠實奴仆。清朝大興“文字獄”,造成了社會的恐怖,摧殘了人才。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是古代各朝在思想上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封建統治而采取的措施。綜上所述,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加強思想控制措施的識記。3.在16——17世紀的西方人眼中哥倫布是“一個被推舉為天主教圣徒的候選人”。材料中西方人認為哥倫布( )A.使人類歷史進入了歐洲時代 B.追逐東方的金銀財富C.突破了東西方傳統商道的阻礙 D.傳播了西方宗教文明【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西方人認為哥倫布傳播了西方宗教文明,因此被推崇為“一個被推舉為天主教圣徒的候選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2019八下·瑞安月考)以下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正確相關的是( )A.伏爾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查理一世——法國大革命C.克倫威爾——美國獨立戰爭D.玻利瓦爾——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答案】D【知識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啟蒙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A項伏爾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相關,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等,不符合題意;B項查理一世——法國大革命不相關,查理一世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被公開處死的國王,不符合題意;C項克倫威爾——美國獨立戰爭不相關,克倫威爾是英國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不符合題意;D項玻利瓦爾——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相關,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民族獨立的領導人,反抗的是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正確性。5.“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共同點是( )A.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 B.打敗了外國的武裝干涉C.最終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D.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答案】D【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所以A不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的對手就是英國殖民軍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沒有外國武裝的干預,所以B不符合題意;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最終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所以C不符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D符合題意。【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識記。6.有人說英國的革命實際上是議會的革命,“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這實際表明( )A.革命前后國王的權力沒變,但議會的地位有了提高B.革命后,議會和國王共掌國家大權,二者地位平等C.革命后,國王權力削弱,但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D.革命后,國王權力受到制約,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答案】D【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的關鍵是對“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的準確理解,其意為戰前國王控制議會,戰后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議會是國家的權利中心,兩者的地位發生了質變,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識記。7.(2019八下·瑞安月考)下圖數據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B.工業革命的推動C.拿破侖戰爭的刺激 D.英國人都喜歡使用煤取暖【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據表格看出,從1800-1870年英國的煤產量由不足2000萬噸增長到1億多噸,這主要是受到工業革命的推動,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工業革命,1840年前后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此后,法國、美國也先后完成工業革命。B項工業革命的推動是題干圖中數據變化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8.(2019八下·瑞安月考)某校八(2)班同學對如何評價日本明治維新進行了積極探討。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B.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C.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 D.徹底鏟除了封建制度【答案】D【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明治維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但是,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來。D項徹底鏟除了封建制度結論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擺脫了民族危機,并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掌握日本明治維新的時間、內容和歷史意義。9.(2019八下·瑞安月考)“在斗爭初期,南部會占優勢,………最后當然將由北方獲勝,因為它在需求的時候可以打出最后一張牌一一奴隸革命。”這段話是在評述( )A.德國統一 B.美國內戰 C.俄國改革 D.明治維新【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據材料“在斗爭初期,南部會占優勢,……最后當然將由北方獲勝,因為它在需求的時候可以打出最后一張牌一一奴隸革命”,結合所學知識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初期,南方奴隸主勢力一度占優勢,為扭轉戰局,林肯政府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等革命措施,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黑人奴隸的革命積極性,最終北方的資產階級取得了勝利。AC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信息及題意要求,不符合題意;B項美國內戰是題干這段話評述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南北戰爭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及知識的識記應用能力。10.(2019八下·瑞安月考)與空想社會主義相比,科學社會主義的特點有( )A.批判資本主義B.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C.設計了理三十年社會的藍圖D.主張走革命斗爭的道路【答案】B【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科學社會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僅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還提出了具體的解決途徑與方案——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指明了正確的道路。B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特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科學社會主義的有關知識。二、非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共60分)11.(2019八下·瑞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東方的航海之路】 【西方的認知之旅】材料二:在東南亞菜一島嶼的一塊墓碑上刻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當地一部落首領)在此擊潰西班牙侵略者,擊斃其統帥麥哲倫。同樣在東南亞,為了紀念鄭和,出現了很多以“三寶”(鄭和也稱三寶太監)命名的寺廟、港口和城市。(1)閱讀圖1和圖2,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表格。反映的歷史事件 主要代表人物 事件的積極作用 對當今中國發展的啟示圖1 ① ② ③ ⑦ 圖2 ④ 開辟A航線⑤ ⑥ (2)有學者認為,真正的世界歷史應該從1500年前后開始。請結合圖2對此觀點進行分析(3)請分析材料二中東南亞人民對麥哲倫與鄭和的態度截然不同的原因【答案】(1)鄭和下西洋;鄭和;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答案不唯一。;新航路的開辟;哥倫布;加強了各大陸間的聯系,世界開始走向整體(2)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3)原因:麥哲倫給當地帶來殖民擴張;鄭和促進了與當地的友好交往。【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圖片分析能力。根據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最遠到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鄭和下西洋奉行和平外交,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新航路開辟推動了世界市場雛形的出現,世界聯系日益緊密。故答案為①鄭和下西洋;②鄭和;③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④新航路的開辟;⑤哥倫布;⑥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對當今中國發展的啟示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2)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的影響,要求具備正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據所學知識,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3)本題考查東南亞當地居民對麥哲倫和鄭和的不同態度,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材料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南亞當地居民對麥哲倫和鄭和的不同態度是因為麥哲倫給當地帶來殖民擴張,而 鄭和促進了與當地的友好交往。故答案為:(1)①鄭和下西洋;②鄭和;③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④新航路的開辟;⑤哥倫布;⑥加強了各大陸間的聯系,世界開始走向整體。⑦答案不唯一。(2)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3)原因:麥哲倫給當地帶來殖民擴張;鄭和促進了與當地的友好交往。【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12.(2019八下·瑞安月考)近代大國崛起,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經驗教訓,啟迪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徫的執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征收租稅;除議會同意外,在國內招收常備軍,均屬非法。議會議員之選舉,必須自由。——《權利法案》材料二:我們以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利宣布: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材料三:戰爭之后,美國成為了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這奠定了美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如果美國在19世紀60年代的時候,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所以,這場戰爭對美國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國崛起》材料四:“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材料五: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岀錢贖買。(1)根據材料一分析,國王和議會是何關系 根據法案的基本原則,英國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 (2)材料二宣布解脫哪一國的殖民統治 這一歷史文獻的發表有何意義 (3)材料三中的“戰爭”是哪一重大事件 “對美國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4)材料四、五各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它們歷史作用有哪些共同之處 (5)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它們的崛起給我們哪些啟示?【答案】(1)議會權力高于王權(王權受議會限制);君主立憲制。(2)英國;標志著美國誕生。(3)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4)明治維新、俄國農奴制改革;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5) 重視科技;積極改革;重視教育和人才;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堅持制度創新。【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英國民主政治確立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和知識運用的能力。據材料一“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征收租稅;除議會同意外,在國內招收常備軍,均屬非法。議會議員之選舉,必須自由”可知,國王和議會的關系是議會高于王權(王權受議會限制),根據法案的基本原則,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2)本題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和知識運用的能力。據材料二“我們以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利宣布: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可知,材料二出自美國《獨立宣言》,《獨立宣言》宣布北美殖民地解脫英國的殖民統治,這一歷史文獻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3)本題考查美國內戰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與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能力。材料三中的“戰爭”是美國南北戰爭(或美國內戰);“對美國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表現在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祖國統一,為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4)本題考查俄國和日本近代改革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與比較能力。據材料四“‘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維新,據材料五“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可知,材料五反映的是俄國農奴制改革(或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都保留大量封建殘余。(5)本題考查近代資本主義國家改革帶給我們的啟示,旨在考查綜合分析的能力。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英、法、美、日的崛起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要重視科技,發展實業,積極改革,重視教育和人才,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堅持制度創新。故答案為:(1)議會權力高于王權(王權受議會限制);君主立憲制。(2)英國;標志著美國誕生。(3)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4)明治維新、俄國農奴制改革;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5) 重視科技;積極改革;重視教育和人才;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堅持制度創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內戰、明治維新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1 / 1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聯盟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學業水平檢測考試卷(三)(歷社部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40分)1.(2019八下·瑞安月考)某班同學開展以“明朝專制統治加強”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符合這個主題的關鍵詞有( )①設立廷杖制度 ②設立軍機處 ③廢丞相六部分理朝政 ④設廠衛特務機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對“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概括準確的是( )A.加強思想控制 B.促進文化發展C.加強思想教育 D.推行儒家文化3.在16——17世紀的西方人眼中哥倫布是“一個被推舉為天主教圣徒的候選人”。材料中西方人認為哥倫布( )A.使人類歷史進入了歐洲時代 B.追逐東方的金銀財富C.突破了東西方傳統商道的阻礙 D.傳播了西方宗教文明4.(2019八下·瑞安月考)以下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正確相關的是( )A.伏爾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查理一世——法國大革命C.克倫威爾——美國獨立戰爭D.玻利瓦爾——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5.“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共同點是( )A.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 B.打敗了外國的武裝干涉C.最終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D.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6.有人說英國的革命實際上是議會的革命,“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這實際表明( )A.革命前后國王的權力沒變,但議會的地位有了提高B.革命后,議會和國王共掌國家大權,二者地位平等C.革命后,國王權力削弱,但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D.革命后,國王權力受到制約,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7.(2019八下·瑞安月考)下圖數據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B.工業革命的推動C.拿破侖戰爭的刺激 D.英國人都喜歡使用煤取暖8.(2019八下·瑞安月考)某校八(2)班同學對如何評價日本明治維新進行了積極探討。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B.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C.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 D.徹底鏟除了封建制度9.(2019八下·瑞安月考)“在斗爭初期,南部會占優勢,………最后當然將由北方獲勝,因為它在需求的時候可以打出最后一張牌一一奴隸革命。”這段話是在評述( )A.德國統一 B.美國內戰 C.俄國改革 D.明治維新10.(2019八下·瑞安月考)與空想社會主義相比,科學社會主義的特點有( )A.批判資本主義B.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C.設計了理三十年社會的藍圖D.主張走革命斗爭的道路二、非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共60分)11.(2019八下·瑞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東方的航海之路】 【西方的認知之旅】材料二:在東南亞菜一島嶼的一塊墓碑上刻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當地一部落首領)在此擊潰西班牙侵略者,擊斃其統帥麥哲倫。同樣在東南亞,為了紀念鄭和,出現了很多以“三寶”(鄭和也稱三寶太監)命名的寺廟、港口和城市。(1)閱讀圖1和圖2,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表格。反映的歷史事件 主要代表人物 事件的積極作用 對當今中國發展的啟示圖1 ① ② ③ ⑦ 圖2 ④ 開辟A航線⑤ ⑥ (2)有學者認為,真正的世界歷史應該從1500年前后開始。請結合圖2對此觀點進行分析(3)請分析材料二中東南亞人民對麥哲倫與鄭和的態度截然不同的原因12.(2019八下·瑞安月考)近代大國崛起,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經驗教訓,啟迪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徫的執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征收租稅;除議會同意外,在國內招收常備軍,均屬非法。議會議員之選舉,必須自由。——《權利法案》材料二:我們以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利宣布: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材料三:戰爭之后,美國成為了單一的、聯合的、強大的國家,這奠定了美國在20世紀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如果美國在19世紀60年代的時候,分裂成了兩個或者更多的國家,或者北方沒有贏得勝利,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所以,這場戰爭對美國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國崛起》材料四:“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材料五: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岀錢贖買。(1)根據材料一分析,國王和議會是何關系 根據法案的基本原則,英國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 (2)材料二宣布解脫哪一國的殖民統治 這一歷史文獻的發表有何意義 (3)材料三中的“戰爭”是哪一重大事件 “對美國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4)材料四、五各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它們歷史作用有哪些共同之處 (5)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它們的崛起給我們哪些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某班同學開展以“明朝專制統治加強”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符合這個主題的關鍵詞有①設立廷杖制度、③廢丞相六部分理朝政、④設廠衛特務機構。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獄和軍政;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明太祖還授權侍衛親軍設錦衣衛,監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明成祖時還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②設立軍機處是清朝雍正帝時期。D項②③④符合這個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某班同學開展以“明朝專制統治加強”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為依托,考查明朝君主權力的加強的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答案】A【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加強思想控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秦始皇“焚書坑儒”,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西漢初年,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還很活躍。諸王門下聚集許多賓客,常常批評皇帝的政策。后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其它各家的讀書均受到排斥。明朝“八股取士”,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考生只能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準發揮自己的見解;答題只能用八股文。這種選拔官員的方式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摧殘了文化。選拔出的官吏都是皇帝的忠實奴仆。清朝大興“文字獄”,造成了社會的恐怖,摧殘了人才。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是古代各朝在思想上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封建統治而采取的措施。綜上所述,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加強思想控制措施的識記。3.【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西方人認為哥倫布傳播了西方宗教文明,因此被推崇為“一個被推舉為天主教圣徒的候選人”。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答案】D【知識點】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啟蒙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A項伏爾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相關,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等,不符合題意;B項查理一世——法國大革命不相關,查理一世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被公開處死的國王,不符合題意;C項克倫威爾——美國獨立戰爭不相關,克倫威爾是英國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不符合題意;D項玻利瓦爾——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相關,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民族獨立的領導人,反抗的是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正確性。5.【答案】D【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所以A不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的對手就是英國殖民軍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沒有外國武裝的干預,所以B不符合題意;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最終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所以C不符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D符合題意。【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識記。6.【答案】D【知識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的關鍵是對“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的準確理解,其意為戰前國王控制議會,戰后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議會是國家的權利中心,兩者的地位發生了質變,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擇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識記。7.【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解析】【分析】據表格看出,從1800-1870年英國的煤產量由不足2000萬噸增長到1億多噸,這主要是受到工業革命的推動,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工業革命,1840年前后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此后,法國、美國也先后完成工業革命。B項工業革命的推動是題干圖中數據變化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8.【答案】D【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明治維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但是,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來。D項徹底鏟除了封建制度結論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擺脫了民族危機,并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掌握日本明治維新的時間、內容和歷史意義。9.【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據材料“在斗爭初期,南部會占優勢,……最后當然將由北方獲勝,因為它在需求的時候可以打出最后一張牌一一奴隸革命”,結合所學知識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初期,南方奴隸主勢力一度占優勢,為扭轉戰局,林肯政府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等革命措施,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黑人奴隸的革命積極性,最終北方的資產階級取得了勝利。AC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信息及題意要求,不符合題意;B項美國內戰是題干這段話評述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南北戰爭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及知識的識記應用能力。10.【答案】B【知識點】工人斗爭及馬克思主義誕生【解析】【分析】科學社會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僅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還提出了具體的解決途徑與方案——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指明了正確的道路。B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特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科學社會主義的有關知識。11.【答案】(1)鄭和下西洋;鄭和;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答案不唯一。;新航路的開辟;哥倫布;加強了各大陸間的聯系,世界開始走向整體(2)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3)原因:麥哲倫給當地帶來殖民擴張;鄭和促進了與當地的友好交往。【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圖片分析能力。根據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最遠到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鄭和下西洋奉行和平外交,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新航路開辟推動了世界市場雛形的出現,世界聯系日益緊密。故答案為①鄭和下西洋;②鄭和;③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開創了亞非海上交通線;④新航路的開辟;⑤哥倫布;⑥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對當今中國發展的啟示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2)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的影響,要求具備正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據所學知識,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3)本題考查東南亞當地居民對麥哲倫和鄭和的不同態度,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材料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南亞當地居民對麥哲倫和鄭和的不同態度是因為麥哲倫給當地帶來殖民擴張,而 鄭和促進了與當地的友好交往。故答案為:(1)①鄭和下西洋;②鄭和;③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④新航路的開辟;⑤哥倫布;⑥加強了各大陸間的聯系,世界開始走向整體。⑦答案不唯一。(2)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3)原因:麥哲倫給當地帶來殖民擴張;鄭和促進了與當地的友好交往。【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12.【答案】(1)議會權力高于王權(王權受議會限制);君主立憲制。(2)英國;標志著美國誕生。(3)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4)明治維新、俄國農奴制改革;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5) 重視科技;積極改革;重視教育和人才;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堅持制度創新。【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英國民主政治確立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和知識運用的能力。據材料一“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行;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征收租稅;除議會同意外,在國內招收常備軍,均屬非法。議會議員之選舉,必須自由”可知,國王和議會的關系是議會高于王權(王權受議會限制),根據法案的基本原則,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2)本題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理解和知識運用的能力。據材料二“我們以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利宣布: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可知,材料二出自美國《獨立宣言》,《獨立宣言》宣布北美殖民地解脫英國的殖民統治,這一歷史文獻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3)本題考查美國內戰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與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能力。材料三中的“戰爭”是美國南北戰爭(或美國內戰);“對美國的未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表現在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祖國統一,為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4)本題考查俄國和日本近代改革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與比較能力。據材料四“‘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維新,據材料五“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可知,材料五反映的是俄國農奴制改革(或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都保留大量封建殘余。(5)本題考查近代資本主義國家改革帶給我們的啟示,旨在考查綜合分析的能力。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英、法、美、日的崛起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要重視科技,發展實業,積極改革,重視教育和人才,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堅持制度創新。故答案為:(1)議會權力高于王權(王權受議會限制);君主立憲制。(2)英國;標志著美國誕生。(3)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了障礙。(4)明治維新、俄國農奴制改革;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5) 重視科技;積極改革;重視教育和人才;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堅持制度創新。【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內戰、明治維新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聯盟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學業水平檢測考試卷(三)(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聯盟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學業水平檢測考試卷(三)(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