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七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月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七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月考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七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月考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小題,共30分。每小題2分。)
1.(2018九上·鄞州月考)一位學者對發生于近代某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評價是:“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崇拜帝國主義“文化”。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應該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答案】D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據“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文化”可知,這一事件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但它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絕對肯定的偏向。
D項新文化運動應該是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2.(2018九上·鄞州月考)學者張益民認為,1927年的挫折,迫使中共領導人重新探討社會改造的根本道路,中共對農業中國及其革命道路才有了真正的認識。這種認識及行動方向的轉變是(  )
A.農民運動到城市暴動 B.鄉村到城市
C.反蔣到聯蔣 D.城市到鄉村
【答案】D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中國革命開創了一條走向勝利的道路,這就是從城市轉向農村,創建農村根據地,由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這是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
D項城市到鄉村是這種認識及行動方向的轉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27年中國共產黨找到的正確道路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準確記憶課本基礎知識是答題的關鍵。
3.(2018九上·鄞州月考)對中國紗廠1915—1919年盈利指數情況解讀不準確的是(  )
年份(年)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數(%) -4.38 7.61 36.73 21.43 70.56
A.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
B.使中國民族工業從此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C.中國民族工業進入短暫的“黃金時代”
D.受“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
【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沖擊了封建制度,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海外華僑競相投資投資國內近代企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一個發展機會,進入“黃金時代”。中國近代的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后的。而且從行業上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地區之間的發展也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漢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業比較發達,而在廣大的內地卻非常薄弱。因而中國民族工業從此走上健康發展之路的說法是錯誤的。
ACD三項解讀準確,不符合題意;
B項使中國民族工業從此走上健康發展之路解讀不準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艱難及曲折歷程。
4.(2018九上·鄞州月考)標語是濃縮的歷史,下列標語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①外爭國權 內除國賊 ②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③打到列強 除軍閥 ④眾志成城 共赴國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外爭國權 內除國賊是在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時期;②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反映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③打到列強 除軍閥體現了1926--1927年的北伐戰爭;④眾志成城 共赴國難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史實;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③②④。
B項①③②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上的標語口號濃縮地表現著不同時代的內容和特征,注意掌握標語口號中的史實。
5.(2018九上·鄞州月考)“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對此歌詞解讀錯誤的是(  )
A.描繪了紅軍長征的壯美畫卷
B.贊美了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C.再現了三大紅軍主力會師的場景
D.謳歌了紅軍將士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
【答案】C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題干歌詞描繪了紅軍長征的壯美畫卷,贊美了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謳歌了紅軍將士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但沒有涉及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場景。
C項再現了三大紅軍主力會師的場景解讀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的相關史實。
6.(2018九上·鄞州月考)從世界范圍看,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的國家是(  )
A.蘇聯 B.英國 C.美國 D.中國
【答案】D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抗日戰爭。其它反法西斯戰場的開辟是在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后開始的。
D項中國是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的國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抗日戰爭的地位。
7.(2018九上·鄞州月考)1943年2月,羅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寫道“蘇聯人民取得這一戰役的勝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軍反侵略的轉折點。”信中的“這一戰役”指(  )
A.諾曼底登陸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莫斯科保衛戰 D.日本偷襲珍珠港
【答案】B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斯大林格勒會戰,又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中前蘇聯衛國戰爭的主要轉折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蘇軍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不僅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性轉折的主要標志。
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B項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信中的“這一戰役”所指得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二戰時期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認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材料有效信息及分析和識記的能力,本題主要抓住材料“蘇聯人民取得這一戰役的勝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軍反侵略的轉折點”的信息。
8.(2018九上·鄞州月考)位于嵊州、奉化和余姚交界的四明山被稱為浙東抗日的“心臟”,是新四軍抗日的重要基地之一。新四軍誕生于(  )
A.革命統一戰線旗幟下 B.國共對峙的烽火中
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 D.國共簽訂《雙十協定》后
【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7年七七事變后,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7年10月12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南方8省13個地區(不包括瓊崖紅軍游擊隊)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任命葉挺為軍長。所以,新四軍誕生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
C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誕生了新四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四軍誕生的時間。
9.(2018九上·鄞州月考)如果以“轉”字串起紅軍長征的歷史,圖中“重大轉折”指的是(  )
A.井岡山會師 B.長征開始 C.遵義會議 D.長征結束
【答案】C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935年1月,紅軍占領遵義城,在這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紅軍和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C項遵義會議是圖中“重大轉折”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遵義會議的有關內容及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10.(2018九上·鄞州月考)決定各國不同發展道路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環境 B.思想文化
C.具體國情 D.領導人的喜好
【答案】C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決定各國不同發展道路的主要因素。各國選擇的發展道路不是各國地理環境、思想文化或領導人的喜好所能決定的,而是由各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國情的不同決定了各國發展道路的不同,使得發展道路呈現出多樣性。故答案是C。
【點評】知道決定各國不同發展道路的主要因素。
11.(2018九上·鄞州月考)下圖是馬星馳于1919年在《真相畫報》發表題為“玩弄于鼓掌之上”的時事漫畫,該畫揭露了(  )
A.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B.袁世凱復辟帝制
C.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
D.國民黨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漫畫反映了作為一戰戰勝國的中國,不但沒有收回戰敗德國所占領的山東的土地,巴黎和會上反而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了日本,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了不平等對待,這也是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
C項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是漫畫《真相畫報》 “玩弄于鼓掌之上”揭露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12.(2018九上·鄞州月考)1937年,冼星海在家書中寫道:“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的印象,當我還沒有忘記的時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 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產生的起因是(  )
A.九一八事變 B.甲午中日戰爭
C.七七事變 D.南京大屠殺
【答案】A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
【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1937年”“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日本發動侵略我國的九一八事變,并很快侵占東北三省,不愿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紛紛逃亡關內。故“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產生的起因是九一八事變。
A項九一八事變是“ 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產生的起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九一八事變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知道1931年日本發動侵略我國的九一八事變,并很快侵占東北三省,不愿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紛紛逃亡關內。
13.(2018九上·鄞州月考)“《狂人日記》這一本書,是在民國初年時,由魯迅所寫,這一本書以文言文寫成,它可以說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的重要書籍之一。”以上這一段敘述中,以黑體、斜體、底線標記起來的部分有一個是錯誤的,請問應該修改哪一個,這一段敘述才完全正確?(  )
A.民國初年改為清朝末年 B.魯迅改成胡適
C.文言文改成白話文 D.新文化運動改成洋務運動
【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于1918年4月。該文首發于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
C項文言文改成白話文后敘述才完全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小說《狂人日記》的認識。
14.(2018九上·鄞州月考)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搭配正確的有(  )
①國民黨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②北伐戰爭——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
③八七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
④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①國民黨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搭配不正確,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是中共二大,不符合題意;
②北伐戰爭——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搭配不正確,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的標志性事件是五四愛國運動,不符合題意;
③八七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搭配正確,1927年中共漢口“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符合題意;
④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搭配正確,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指揮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當權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有關知識。
15.(2018九上·鄞州月考)下圖是九年級某同學在比較兩次世界大戰時做的學習卡,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性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戰爭。①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都發生在20世紀上半期,②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源在于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的加劇,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經濟危機有關,③錯誤;兩次世界大戰,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經濟損失,都是人類文明的浩劫,④正確。
A項①②④描述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世界大戰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于材料信息的解讀能力。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
16.(2018九上·鄞州月考)【夢之探索】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問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的近代化運動,走過了自強、變法、革命的歷程……中國走向近代化的歷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腳步并非一條直線。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觀念層面,國人每向前邁進一步都異常艱難,但卻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
材料二:孫中山提出,“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
(1)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列舉說出材料一中“器物”“制度”“觀念”所對應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 從而概括出近代中國探索之路的特點。
(2)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孫中山的最終“夢想”是什么?這個夢想是在怎樣的國情下提出的。他在1911年底進行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案】(1)器物指洋務運動;制度指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百日維新)或辛亥革命;觀念指新文化運動。特點:從學習西方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
(2)為中國謀幸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民主義。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復興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對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認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器物層面——洋務運動;制度層面——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觀念層面——新文化運動。
(2)本題主要考查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依據材料二可知,孫中山的最終“夢想”是為中國謀幸福,這個夢想是在中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背景下提出的。孫中山在1911年底進行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權利,從此,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 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復興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
故答案為:(1)器物指洋務運動;制度指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百日維新)或辛亥革命;觀念指新文化運動。特點:從學習西方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
(2)為中國謀幸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民主義。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復興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探索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17.(2018九上·鄞州月考)【光之閃爍】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1919年元旦,李大釗在《新紀元》一文中寫道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它將“帶來新生活、新文化、新世界”,中國人民應當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材料二:“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張海鵬教授的《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
材料三:1924年1月,國共兩黨合作正式形成。……北伐軍向全世界發表聲明,說明了北伐的愛國目的:從軍閥手中解放中國,贏得在各國中的正當的平等的地位。
——【美】費正清《劍橋中華民國史》
(1)幾個月后中國的哪一歷史事件印證了李大釗的“新紀元來”的預言。它對中國產生了怎樣的政治影響?
(2)材料二中所說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轉折點發生在上海的小樓。請問是何時的什么事件?為什么說她
“升出了一片光明”?
(3)根據材料三概括北伐戰爭的主要目的。(不得摘抄原文)當時兩黨合作還取得了什么成果?
【答案】(1)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1921年7月或l921年7月23日);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3)打倒列強除軍閥;建立黃埔軍校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一它將“帶來新生活、新文化、新世界”,中國人民應當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材料二中,依據所學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3)根據材料三“,說明了北伐的愛國目的:從軍閥手中解放中國,贏得在各國中的正當的平等的地位”的信息,依據所學可知,打倒列強除軍閥是北伐戰爭的主要目的;當時兩黨合作還取得的成果是建立黃埔軍校。
故答案為:(1)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1921年7月或l921年7月23日);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3)打倒列強除軍閥;建立黃埔軍校。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北伐戰爭的相關知識。
18.(2018九上·鄞州月考)【新之征程】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問答下列問題。
材料: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的革命道路。
(1)“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隱含著哪兩個重大歷史事件?這兩個歷史事件對于我黨找到合適的革命道路分別有著怎樣的歷史意義?
(2)共產黨走了一條怎樣的革命的道路?
(3)從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過程中,從中你得到什么樣的啟示?
【答案】(1)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3)中國革命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可知,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2)依據所學可知,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總結了經驗教訓,認識到中國的國情是敵人力量強大,決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共產黨走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的革命道路。
(3)依據所學可知,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過程告訴我們,中國革命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方針政策,不能脫離社會現實,也不能照搬照抄別國的經驗。
故答案為:(1)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3)中國革命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南昌起義、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
19.(2018九上·鄞州月考)【命之抗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19世紀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成為具有侵略性的強國。日本對中國始終包藏著侵吞領土的禍心。19世紀末,作為“中國之巨禍”的那場戰爭……在某種意義上也決定了此后半個世紀中日兩國的發展前途和命運。
——華東師大版《中國歷史》
材料二:“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早想拼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張學良
材料四:起來!不愿作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
——《義勇軍進行曲》
(1)材料一中稱為“中國之巨禍”的是哪場戰爭?“此后半個世紀”日本又發動了一場大規模侵華戰爭,哪一事件揭開了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序幕?
(2)材料二中 “家仇國難”始于什么事件?對此,國民黨采取什么政策?結局怎樣?為報“家仇國難”張學良毅然發動什么事件?這對中國歷史進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3)根據材料四概括出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
【答案】(1)甲午戰爭;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
(2)九一八事變;不抵抗政策;日軍長驅直入,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一日本對中國始終包藏著侵吞領土的禍心。19世紀末,作為“中國之巨禍”的那場戰爭的信息,依據所學可知,1894年,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揭開了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序幕。(2)依據材料二“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早想拼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的信息,依據所學可知,九一八事變是“家仇國難”的開始,國民黨采取不抵抗政策,日軍長驅直入,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為報“家仇國難”張學良毅然發動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根據材料四“起來!不愿作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的信息,依據所學可知,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故答案為:(1)甲午戰爭;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
(2)九一八事變;不抵抗政策;日軍長驅直入,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甲午戰爭、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早想拼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 “起來!不愿作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結合中國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解答問題,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能夠運用基礎知識解答問題,分析抗戰勝利的原因,以及吸取的教訓。
20.(2018九上·鄞州月考)【“和”之碩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據中國抗日戰爭的思維導圖規律將A、B處補充完整。
(2)列舉兩則落實海報精神的軍事行動,并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
(3)根據上面的數據,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據此談談第二次世界大戰留給我們的警示。
【答案】(1)A: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等;B: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
(2)史實: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或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
(3)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日軍罪行;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根據中國抗日戰爭的思維導圖的內容,依據所學可知,A處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例如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等;B處是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例如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2)依據所學可知,落實海報精神的軍事行動是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3)根據上面的數據的內容,依據所學可知,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
故答案為:(1)A: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等;B: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
(2)史實: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或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
(3)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的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相關知識。
1 / 1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七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月考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小題,共30分。每小題2分。)
1.(2018九上·鄞州月考)一位學者對發生于近代某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評價是:“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崇拜帝國主義“文化”。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應該是(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2.(2018九上·鄞州月考)學者張益民認為,1927年的挫折,迫使中共領導人重新探討社會改造的根本道路,中共對農業中國及其革命道路才有了真正的認識。這種認識及行動方向的轉變是(  )
A.農民運動到城市暴動 B.鄉村到城市
C.反蔣到聯蔣 D.城市到鄉村
3.(2018九上·鄞州月考)對中國紗廠1915—1919年盈利指數情況解讀不準確的是(  )
年份(年)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數(%) -4.38 7.61 36.73 21.43 70.56
A.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
B.使中國民族工業從此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C.中國民族工業進入短暫的“黃金時代”
D.受“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
4.(2018九上·鄞州月考)標語是濃縮的歷史,下列標語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①外爭國權 內除國賊 ②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③打到列強 除軍閥 ④眾志成城 共赴國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5.(2018九上·鄞州月考)“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對此歌詞解讀錯誤的是(  )
A.描繪了紅軍長征的壯美畫卷
B.贊美了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C.再現了三大紅軍主力會師的場景
D.謳歌了紅軍將士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
6.(2018九上·鄞州月考)從世界范圍看,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的國家是(  )
A.蘇聯 B.英國 C.美國 D.中國
7.(2018九上·鄞州月考)1943年2月,羅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寫道“蘇聯人民取得這一戰役的勝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軍反侵略的轉折點。”信中的“這一戰役”指(  )
A.諾曼底登陸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莫斯科保衛戰 D.日本偷襲珍珠港
8.(2018九上·鄞州月考)位于嵊州、奉化和余姚交界的四明山被稱為浙東抗日的“心臟”,是新四軍抗日的重要基地之一。新四軍誕生于(  )
A.革命統一戰線旗幟下 B.國共對峙的烽火中
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 D.國共簽訂《雙十協定》后
9.(2018九上·鄞州月考)如果以“轉”字串起紅軍長征的歷史,圖中“重大轉折”指的是(  )
A.井岡山會師 B.長征開始 C.遵義會議 D.長征結束
10.(2018九上·鄞州月考)決定各國不同發展道路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環境 B.思想文化
C.具體國情 D.領導人的喜好
11.(2018九上·鄞州月考)下圖是馬星馳于1919年在《真相畫報》發表題為“玩弄于鼓掌之上”的時事漫畫,該畫揭露了(  )
A.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B.袁世凱復辟帝制
C.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
D.國民黨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
12.(2018九上·鄞州月考)1937年,冼星海在家書中寫道:“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的印象,當我還沒有忘記的時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 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產生的起因是(  )
A.九一八事變 B.甲午中日戰爭
C.七七事變 D.南京大屠殺
13.(2018九上·鄞州月考)“《狂人日記》這一本書,是在民國初年時,由魯迅所寫,這一本書以文言文寫成,它可以說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的重要書籍之一。”以上這一段敘述中,以黑體、斜體、底線標記起來的部分有一個是錯誤的,請問應該修改哪一個,這一段敘述才完全正確?(  )
A.民國初年改為清朝末年 B.魯迅改成胡適
C.文言文改成白話文 D.新文化運動改成洋務運動
14.(2018九上·鄞州月考)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搭配正確的有(  )
①國民黨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②北伐戰爭——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
③八七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
④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2018九上·鄞州月考)下圖是九年級某同學在比較兩次世界大戰時做的學習卡,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
16.(2018九上·鄞州月考)【夢之探索】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問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的近代化運動,走過了自強、變法、革命的歷程……中國走向近代化的歷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腳步并非一條直線。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觀念層面,國人每向前邁進一步都異常艱難,但卻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
材料二:孫中山提出,“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
(1)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列舉說出材料一中“器物”“制度”“觀念”所對應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 從而概括出近代中國探索之路的特點。
(2)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孫中山的最終“夢想”是什么?這個夢想是在怎樣的國情下提出的。他在1911年底進行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
17.(2018九上·鄞州月考)【光之閃爍】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1919年元旦,李大釗在《新紀元》一文中寫道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它將“帶來新生活、新文化、新世界”,中國人民應當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材料二:“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軌跡像個元寶形,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張海鵬教授的《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
材料三:1924年1月,國共兩黨合作正式形成。……北伐軍向全世界發表聲明,說明了北伐的愛國目的:從軍閥手中解放中國,贏得在各國中的正當的平等的地位。
——【美】費正清《劍橋中華民國史》
(1)幾個月后中國的哪一歷史事件印證了李大釗的“新紀元來”的預言。它對中國產生了怎樣的政治影響?
(2)材料二中所說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轉折點發生在上海的小樓。請問是何時的什么事件?為什么說她
“升出了一片光明”?
(3)根據材料三概括北伐戰爭的主要目的。(不得摘抄原文)當時兩黨合作還取得了什么成果?
18.(2018九上·鄞州月考)【新之征程】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問答下列問題。
材料: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從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從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的革命道路。
(1)“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隱含著哪兩個重大歷史事件?這兩個歷史事件對于我黨找到合適的革命道路分別有著怎樣的歷史意義?
(2)共產黨走了一條怎樣的革命的道路?
(3)從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過程中,從中你得到什么樣的啟示?
19.(2018九上·鄞州月考)【命之抗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19世紀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成為具有侵略性的強國。日本對中國始終包藏著侵吞領土的禍心。19世紀末,作為“中國之巨禍”的那場戰爭……在某種意義上也決定了此后半個世紀中日兩國的發展前途和命運。
——華東師大版《中國歷史》
材料二:“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早想拼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張學良
材料四:起來!不愿作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
——《義勇軍進行曲》
(1)材料一中稱為“中國之巨禍”的是哪場戰爭?“此后半個世紀”日本又發動了一場大規模侵華戰爭,哪一事件揭開了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序幕?
(2)材料二中 “家仇國難”始于什么事件?對此,國民黨采取什么政策?結局怎樣?為報“家仇國難”張學良毅然發動什么事件?這對中國歷史進程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3)根據材料四概括出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
20.(2018九上·鄞州月考)【“和”之碩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據中國抗日戰爭的思維導圖規律將A、B處補充完整。
(2)列舉兩則落實海報精神的軍事行動,并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
(3)根據上面的數據,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據此談談第二次世界大戰留給我們的警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據“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文化”可知,這一事件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但它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絕對肯定的偏向。
D項新文化運動應該是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2.【答案】D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中國革命開創了一條走向勝利的道路,這就是從城市轉向農村,創建農村根據地,由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這是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
D項城市到鄉村是這種認識及行動方向的轉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27年中國共產黨找到的正確道路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準確記憶課本基礎知識是答題的關鍵。
3.【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沖擊了封建制度,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海外華僑競相投資投資國內近代企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一個發展機會,進入“黃金時代”。中國近代的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后的。而且從行業上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地區之間的發展也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漢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業比較發達,而在廣大的內地卻非常薄弱。因而中國民族工業從此走上健康發展之路的說法是錯誤的。
ACD三項解讀準確,不符合題意;
B項使中國民族工業從此走上健康發展之路解讀不準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艱難及曲折歷程。
4.【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外爭國權 內除國賊是在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時期;②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反映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③打到列強 除軍閥體現了1926--1927年的北伐戰爭;④眾志成城 共赴國難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史實;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③②④。
B項①③②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上的標語口號濃縮地表現著不同時代的內容和特征,注意掌握標語口號中的史實。
5.【答案】C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題干歌詞描繪了紅軍長征的壯美畫卷,贊美了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謳歌了紅軍將士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但沒有涉及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場景。
C項再現了三大紅軍主力會師的場景解讀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的相關史實。
6.【答案】D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抗日戰爭。其它反法西斯戰場的開辟是在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后開始的。
D項中國是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的國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抗日戰爭的地位。
7.【答案】B
【知識點】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斯大林格勒會戰,又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中前蘇聯衛國戰爭的主要轉折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蘇軍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局勢,不僅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性轉折的主要標志。
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B項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信中的“這一戰役”所指得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二戰時期斯大林格勒戰役的認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材料有效信息及分析和識記的能力,本題主要抓住材料“蘇聯人民取得這一戰役的勝利,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軍反侵略的轉折點”的信息。
8.【答案】C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7年七七事變后,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37年10月12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南方8省13個地區(不包括瓊崖紅軍游擊隊)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任命葉挺為軍長。所以,新四軍誕生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
C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誕生了新四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四軍誕生的時間。
9.【答案】C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935年1月,紅軍占領遵義城,在這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的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紅軍和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C項遵義會議是圖中“重大轉折”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遵義會議的有關內容及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10.【答案】C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決定各國不同發展道路的主要因素。各國選擇的發展道路不是各國地理環境、思想文化或領導人的喜好所能決定的,而是由各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國情的不同決定了各國發展道路的不同,使得發展道路呈現出多樣性。故答案是C。
【點評】知道決定各國不同發展道路的主要因素。
11.【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漫畫反映了作為一戰戰勝國的中國,不但沒有收回戰敗德國所占領的山東的土地,巴黎和會上反而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了日本,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了不平等對待,這也是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
C項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是漫畫《真相畫報》 “玩弄于鼓掌之上”揭露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12.【答案】A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
【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1937年”“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1年日本發動侵略我國的九一八事變,并很快侵占東北三省,不愿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紛紛逃亡關內。故“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產生的起因是九一八事變。
A項九一八事變是“ 六年前的三千萬流民”產生的起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九一八事變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知道1931年日本發動侵略我國的九一八事變,并很快侵占東北三省,不愿做亡國奴的東北人民紛紛逃亡關內。
13.【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于1918年4月。該文首發于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
C項文言文改成白話文后敘述才完全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小說《狂人日記》的認識。
14.【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①國民黨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搭配不正確,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是中共二大,不符合題意;
②北伐戰爭——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搭配不正確,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的標志性事件是五四愛國運動,不符合題意;
③八七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搭配正確,1927年中共漢口“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符合題意;
④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搭配正確,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指揮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當權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有關知識。
15.【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性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戰爭。①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都發生在20世紀上半期,②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源在于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的加劇,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經濟危機有關,③錯誤;兩次世界大戰,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經濟損失,都是人類文明的浩劫,④正確。
A項①②④描述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世界大戰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于材料信息的解讀能力。
16.【答案】(1)器物指洋務運動;制度指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百日維新)或辛亥革命;觀念指新文化運動。特點:從學習西方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
(2)為中國謀幸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民主義。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復興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對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的認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器物層面——洋務運動;制度層面——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觀念層面——新文化運動。
(2)本題主要考查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依據材料二可知,孫中山的最終“夢想”是為中國謀幸福,這個夢想是在中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背景下提出的。孫中山在1911年底進行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權利,從此,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 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復興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
故答案為:(1)器物指洋務運動;制度指戊戌變法(或維新變法、百日維新)或辛亥革命;觀念指新文化運動。特點:從學習西方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解放思想,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
(2)為中國謀幸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民主義。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復興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探索及學生的理解能力。
17.【答案】(1)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1921年7月或l921年7月23日);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3)打倒列強除軍閥;建立黃埔軍校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一它將“帶來新生活、新文化、新世界”,中國人民應當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材料二中,依據所學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3)根據材料三“,說明了北伐的愛國目的:從軍閥手中解放中國,贏得在各國中的正當的平等的地位”的信息,依據所學可知,打倒列強除軍閥是北伐戰爭的主要目的;當時兩黨合作還取得的成果是建立黃埔軍校。
故答案為:(1)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1921年7月或l921年7月23日);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3)打倒列強除軍閥;建立黃埔軍校。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北伐戰爭的相關知識。
18.【答案】(1)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3)中國革命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可知,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2)依據所學可知,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總結了經驗教訓,認識到中國的國情是敵人力量強大,決定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共產黨走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的革命道路。
(3)依據所學可知,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過程告訴我們,中國革命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方針政策,不能脫離社會現實,也不能照搬照抄別國的經驗。
故答案為:(1)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3)中國革命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走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南昌起義、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
19.【答案】(1)甲午戰爭;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
(2)九一八事變;不抵抗政策;日軍長驅直入,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一日本對中國始終包藏著侵吞領土的禍心。19世紀末,作為“中國之巨禍”的那場戰爭的信息,依據所學可知,1894年,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揭開了中國全民族抗戰的序幕。(2)依據材料二“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早想拼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的信息,依據所學可知,九一八事變是“家仇國難”的開始,國民黨采取不抵抗政策,日軍長驅直入,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為報“家仇國難”張學良毅然發動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3)根據材料四“起來!不愿作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的信息,依據所學可知,中國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故答案為:(1)甲午戰爭;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
(2)九一八事變;不抵抗政策;日軍長驅直入,不到半年時間,占領了東北三省;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之間進行了十年的內戰基本結束,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甲午戰爭、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早想拼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 “起來!不愿作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結合中國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解答問題,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能夠運用基礎知識解答問題,分析抗戰勝利的原因,以及吸取的教訓。
20.【答案】(1)A: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等;B: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
(2)史實: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或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
(3)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日軍罪行;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根據中國抗日戰爭的思維導圖的內容,依據所學可知,A處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例如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等;B處是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例如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2)依據所學可知,落實海報精神的軍事行動是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3)根據上面的數據的內容,依據所學可知,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
故答案為:(1)A: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等;B: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
(2)史實: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或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
(3)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的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相關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会昌县| 东台市| 和田县| 南丰县| 中江县| 资中县| 玉门市| 昂仁县| 托克逊县| 凉山| 巴南区| 无为县| 西畴县| 长白| 梅河口市| 白银市| 邓州市| 松滋市| 江源县| 中超| 林州市| 尤溪县| 翁牛特旗| 万年县| 横峰县| 任丘市| 平远县| 永济市| 同仁县| 华池县| 庄河市| 双城市| 成武县| 砚山县| 措勤县| 双峰县| 吴川市| 奉新县| 黄骅市|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