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天臺縣赤城中學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一位殷實的商人,多年從事絲綢產銷,由于生意興隆,就添置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這一歷史情景最早應出現在( )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答案】C【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明朝中期江南地區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此題中的關鍵詞是“雇傭”,材料中體現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區就曾出現了這種生產關系的萌芽。故此題正確答案為C。【點評】知道明朝中期江南地區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2.(2019八下·天臺期中)明清兩個朝代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 )①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②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聯系③結束分裂局面實現大一統 ④由少數民族建立政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明朝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清朝設立軍機處等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①符合題意;明朝開始推行改土歸流制度,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飛管理、清朝平定西北地區的叛亂,設伊犁將軍,加強對新疆的管理,冊封達賴、班禪,設駐藏大臣,加強對西藏的管理。②符合題意;明清繼承了前朝的大一統局面,③錯誤;清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明朝是漢族政權,④錯誤。A項①②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相似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的相似之處。3.(2019八下·天臺期中)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北京黃麻子剪刀的生產技術,在“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中詳細介紹。該書是( )A.《本草綱目》 B.《天工開物》C.《農政全書》 D.《齊民要術》【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A項《本草綱目》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不符合題意;B項《天工開物》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符合題意;C項《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百科全書,不符合題意;D項《齊民要術》是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史實,要求具備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4.(2019八下·天臺期中)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偉大民族。電影《東歸英雄傳》講述了清朝時期我國的一支少數民族不遠萬里,歷經千險回歸祖國的故事。這支少數民族是( )A.東突厥 B.蒙古族土爾扈特部C.回族 D.吐蕃【答案】B【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根據中的關鍵信息 “清朝時期我國的一支少數民族不遠萬里,歷經千險回歸祖國”可知是土爾扈特回歸祖國。土爾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遷到伏爾加河下游游牧,后受到沙皇俄國的控制和壓迫。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擺脫沙俄的控制和壓迫回歸祖國,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B項蒙古族土爾扈特部清朝時期不遠萬里,歷經千險回歸祖國的故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以電影《東歸英雄傳》為依托,考查土爾扈特回歸祖國及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初年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措施。5.(2019八下·天臺期中)清政府“申飭沿海一帶文武各官,嚴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將邊海居人盡移內地”。其影響是( )①杜絕倭寇對沿海的掠奪 ②促進了農業經濟的恢復③使得中國更加閉塞停滯 ④限制了對外貿易的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題干反映了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倭寇之禍主要在明朝,清朝閉關鎖國目的之一是為了防范西方殖民者侵略,①錯誤;閉關鎖國政策,限制對外貿易,阻礙了農業經濟的恢復,②錯誤;閉關鎖國政策,限制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得中國更加閉塞停滯,③④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影響的理解。6.(2019八下·天臺期中)下列有關我國明至清前期社會經濟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官辦工場和作坊占據主導地位 ②白銀成為主要貨幣③農耕明文達到鼎盛 ④大批工商業市鎮興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明清時期私營工場和作坊占據主導地位,①錯誤;16世紀,海外貿易十分活躍,中國商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流入中國的白銀不斷增加,在明朝中后期白銀成為主要貨幣,②正確;明至清前期,中國農耕明文達到鼎盛,農業、手工業、商業,都取得了巨大進步,③正確;明至清前期,大城市繁榮,在一些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和交通要沖,大批工商業城鎮逐漸興起,④正確。D項②③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明至清前期社會經濟狀況。7.假期去美國旅游的李小偉同學在美國一小鎮看到了一座紀念碑,碑上刻著:“堅守陣地,就在敵人沒有開槍射擊以前,不要先開槍,但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到我們頭上,那么就讓戰爭在這兒開始吧!”碑文中的“這兒”是指( )A.薩拉托加 B.約克鎮 C.來克星頓 D.紐約【答案】C【知識點】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據材料“堅守陣地,在敵人沒有開槍射擊以前,不要先開槍,但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到我們頭上,那么就讓戰爭在這兒開始吧”可知,這個小鎮是來克星頓.1775年4月18日晚上,駐扎在北美殖民地的英國軍隊從波士頓出發,去收繳北美民兵收藏的武器,北美民兵偵查員發現了這一情況,民兵迅速埋伏起來,4月19日冷晨,在一個名叫來克星頓的地方打響了抗英斗爭的第一槍,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4月19日在萊克星頓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8.(2019八下·天臺期中)馬可·波羅是歷史上第一個向世界報道中國的人,其著作《馬可·波羅游記》所介紹的這個被孔子思想浸潤的富裕國家,激起了西歐新興資產階級對東方的強烈向往。第一個從海上到東方的航海家是(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答案】C【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達·伽馬是一名航海家,也是在迪亞士之后,終于開通了從西歐到達印度的航線第一人,他先后三次到達印度,不僅加快了東西方國家的往來,而且給本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財富。C項達·伽馬是第一個從海上到東方的航海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9.(2016八下·杭州期中)在伏爾泰、孟德斯鳩等歐洲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是( )A.自由、平等、共和國 B.自由、平等、三權分立C.民族、民權、民主 D.民族、民權、民生【答案】B【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它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和三權分立等思想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依據。“共和制”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CD兩項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表述,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了解。10.(2019八下·天臺期中)華盛頓和拿破侖是張同學非常感興趣的歷史人物,為此張同學對他們的主要活動進行了如下總結,其中正確的有( )①都是19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②都是在國家和民族處于危難時刻登上政治舞臺③都曾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與外來勢力英勇斗爭④都畢生致力于維護君主立憲制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華盛頓和拿破侖都是十八、十九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①錯誤;華盛頓是在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危難深刻成為領導人的,拿破侖是在反抗外國干涉過程中成為領導人的,②③正確;華盛頓主導形成了1787年美國憲法,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而拿破侖則曾復辟帝制,④錯誤。B項②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主要領導人。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大題,共60分)11.(2019八下·天臺期中)周恩來同志說:“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主要特點就是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對內同分裂和叛亂勢力做斗爭,兩者密切相結合。(1)圖一、圖二中的人物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請列舉史實加以說明?(2)17世紀中期,面對圖三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組織什么反擊戰?最終雙方簽訂了哪一條約從而解決兩國的東段邊界問題?(3)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實體現了材料二的哪一觀點?請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實來證明材料二的另一個觀點。(4)上述材料中的人物事跡和歷史事件對你有何啟示?【答案】(1)戚繼光率軍肅清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倭寇。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2)康熙皇帝;雅克薩反擊戰;《尼布楚條約》。(3)觀點: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史實: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4)要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等。【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戚繼光和鄭成功事跡的了解。戚繼光奉命抗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東南沿海倭寇基本肅清。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守軍被迫簽字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2)本題考查對雅克薩之戰的了解。自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起,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1685年—1688年,康熙帝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所進行的兩次圍殲戰。最終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規定格爾畢齊河、額爾古納河往東到海,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廣大流域,包括庫頁島(現稱薩哈林島)歸中國。(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戚繼光抗倭,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反擊沙俄侵略的雅克薩之戰,體現了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主要特點就是對外抗擊外敵入侵。清朝對內同分裂和叛亂勢力作斗爭的例子: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叛亂,或平定了天山以南地區大小和卓的叛亂等。(4)本題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戚繼光率軍肅清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倭寇。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2)康熙皇帝;雅克薩反擊戰;《尼布楚條約》。(3)觀點: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史實: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4)要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反擊戰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2.(2019八下·天臺期中)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 中國 西方材料一 清雍正年間,有人因作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詩句,被認為是諷刺朝廷被處死。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 “讓真理來代替迷信,讓正義來代替偏私,讓平等來代替強權,讓人權來代替壓迫” ——伏爾泰材料二 圖2 權利法案材料三 康熙帝多次強調:“農為天下本務,而工商皆末也。”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 16世紀的英國,呢絨占英商品總出口量的86%,煤產量增加14倍,占全歐產量的五分之四,冶金和造船等都有了顯著發展。(1)材料一反映當時中西方在思想方面有何不同?(2)結合史實,說說圖1和圖2反映的兩國政治體制的區別?(3)根據材料三,說說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狀況。(4)通過上述中西比較,對今天中國發展有何啟示?【答案】(1)中方:實行文字獄等文化專制措施,加強思想控制);西方: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沖破思想的牢籠,獲得精神的解放。(2)圖1:設立軍機處,強化皇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圖2:進行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3)中國: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影響商品經濟的發展(以農為本,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4)要開放思想要建立民主制度、要發展經濟、要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等。【知識點】明清帝國的興替;農耕文明的繁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西方在思想方面的不同之處。中方實行文字獄等文化專制措施,加強思想控制;西方啟蒙運動——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沖破思想的牢籠,獲得精神的解放。(2)本題考查中英兩國政治體制的變化。圖1設立軍機處,強化皇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圖2進行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3)本題考查中英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狀況。中國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影響商品經濟的發展(以農為本,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4)本題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中方:實行文字獄等文化專制措施,加強思想控制);西方: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沖破思想的牢籠,獲得精神的解放。(2)圖1:設立軍機處,強化皇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圖2:進行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3)中國: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影響商品經濟的發展(以農為本,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4)要開放思想要建立民主制度、要發展經濟、要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西方思想、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不同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13.(2019八下·天臺期中)世界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人類的探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東西。"材料二:法國史學家托克維爾經常把法國與美國、英國的革命進行對比,特別指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美國沒有封建制度這個強大的敵人;也指出了它們的共同點。——《舊制度與大革命(序言)》(1)最先實現材料一中“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誰 材料一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法國革命、美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有何區別?(3)從原因和結果兩方面歸納三國革命的共同點。(4)說說材料一反映的事件與材料二法、美、英革命的聯系。【答案】(1)哥倫布,掠奪黃金(財富)。(2)法國:封建專制統治, 美國:英國殖民統治。(3)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都受到阻礙;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4)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國家通過殖民掠奪和對外貿易,積累了巨額財富,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了消除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障礙,于是發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新華路開辟的相關知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新航路開辟時期,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的新大陸;根據材料一的內容可知,開辟新航路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黃金。(2)本題考查法國革命、美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據材料二“法國史學家托克維爾常把法國與美國、英國的歷史進行對比,特別指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美國沒有封建制度這個強大的敵人,英國貴族并未因革命喪失權力,他們與資產階級實行聯合統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是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美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是英國的殖民統治;英國確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3)本題考查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原因和結果。依據已學知識可知,英國、法國革命的原因是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是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相同點都是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17至18世紀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轉折時期,英法美三國爆發的革命都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使本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4)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和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關系。新航路的開辟為資產階級的發展貯備了物質條件,使得新興的資產階級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為了消除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障礙,于是爆發了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故答案為:(1)哥倫布,掠奪黃金(財富)。(2)法國:封建專制統治, 美國:英國殖民統治。(3)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都受到阻礙;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4)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國家通過殖民掠奪和對外貿易,積累了巨額財富,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了消除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障礙,于是發動了資產階級革命。【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和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等相關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天臺縣赤城中學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一位殷實的商人,多年從事絲綢產銷,由于生意興隆,就添置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這一歷史情景最早應出現在( )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2.(2019八下·天臺期中)明清兩個朝代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 )①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②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聯系③結束分裂局面實現大一統 ④由少數民族建立政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19八下·天臺期中)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北京黃麻子剪刀的生產技術,在“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中詳細介紹。該書是( )A.《本草綱目》 B.《天工開物》C.《農政全書》 D.《齊民要術》4.(2019八下·天臺期中)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偉大民族。電影《東歸英雄傳》講述了清朝時期我國的一支少數民族不遠萬里,歷經千險回歸祖國的故事。這支少數民族是( )A.東突厥 B.蒙古族土爾扈特部C.回族 D.吐蕃5.(2019八下·天臺期中)清政府“申飭沿海一帶文武各官,嚴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將邊海居人盡移內地”。其影響是( )①杜絕倭寇對沿海的掠奪 ②促進了農業經濟的恢復③使得中國更加閉塞停滯 ④限制了對外貿易的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2019八下·天臺期中)下列有關我國明至清前期社會經濟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官辦工場和作坊占據主導地位 ②白銀成為主要貨幣③農耕明文達到鼎盛 ④大批工商業市鎮興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假期去美國旅游的李小偉同學在美國一小鎮看到了一座紀念碑,碑上刻著:“堅守陣地,就在敵人沒有開槍射擊以前,不要先開槍,但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到我們頭上,那么就讓戰爭在這兒開始吧!”碑文中的“這兒”是指( )A.薩拉托加 B.約克鎮 C.來克星頓 D.紐約8.(2019八下·天臺期中)馬可·波羅是歷史上第一個向世界報道中國的人,其著作《馬可·波羅游記》所介紹的這個被孔子思想浸潤的富裕國家,激起了西歐新興資產階級對東方的強烈向往。第一個從海上到東方的航海家是(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9.(2016八下·杭州期中)在伏爾泰、孟德斯鳩等歐洲啟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是( )A.自由、平等、共和國 B.自由、平等、三權分立C.民族、民權、民主 D.民族、民權、民生10.(2019八下·天臺期中)華盛頓和拿破侖是張同學非常感興趣的歷史人物,為此張同學對他們的主要活動進行了如下總結,其中正確的有( )①都是19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②都是在國家和民族處于危難時刻登上政治舞臺③都曾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與外來勢力英勇斗爭④都畢生致力于維護君主立憲制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大題,共60分)11.(2019八下·天臺期中)周恩來同志說:“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主要特點就是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對內同分裂和叛亂勢力做斗爭,兩者密切相結合。(1)圖一、圖二中的人物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請列舉史實加以說明?(2)17世紀中期,面對圖三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組織什么反擊戰?最終雙方簽訂了哪一條約從而解決兩國的東段邊界問題?(3)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實體現了材料二的哪一觀點?請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實來證明材料二的另一個觀點。(4)上述材料中的人物事跡和歷史事件對你有何啟示?12.(2019八下·天臺期中)一個國家要發展繁榮,必須把握和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反之必然會被歷史拋棄。 中國 西方材料一 清雍正年間,有人因作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詩句,被認為是諷刺朝廷被處死。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 “讓真理來代替迷信,讓正義來代替偏私,讓平等來代替強權,讓人權來代替壓迫” ——伏爾泰材料二 圖2 權利法案材料三 康熙帝多次強調:“農為天下本務,而工商皆末也。”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 16世紀的英國,呢絨占英商品總出口量的86%,煤產量增加14倍,占全歐產量的五分之四,冶金和造船等都有了顯著發展。(1)材料一反映當時中西方在思想方面有何不同?(2)結合史實,說說圖1和圖2反映的兩國政治體制的區別?(3)根據材料三,說說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狀況。(4)通過上述中西比較,對今天中國發展有何啟示?13.(2019八下·天臺期中)世界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人類的探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東西。"材料二:法國史學家托克維爾經常把法國與美國、英國的革命進行對比,特別指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美國沒有封建制度這個強大的敵人;也指出了它們的共同點。——《舊制度與大革命(序言)》(1)最先實現材料一中“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誰 材料一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法國革命、美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有何區別?(3)從原因和結果兩方面歸納三國革命的共同點。(4)說說材料一反映的事件與材料二法、美、英革命的聯系。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明朝中期江南地區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此題中的關鍵詞是“雇傭”,材料中體現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區就曾出現了這種生產關系的萌芽。故此題正確答案為C。【點評】知道明朝中期江南地區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2.【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皇權膨脹【解析】【分析】明朝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清朝設立軍機處等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①符合題意;明朝開始推行改土歸流制度,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飛管理、清朝平定西北地區的叛亂,設伊犁將軍,加強對新疆的管理,冊封達賴、班禪,設駐藏大臣,加強對西藏的管理。②符合題意;明清繼承了前朝的大一統局面,③錯誤;清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明朝是漢族政權,④錯誤。A項①②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相似之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的相似之處。3.【答案】B【知識點】新舊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A項《本草綱目》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不符合題意;B項《天工開物》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符合題意;C項《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百科全書,不符合題意;D項《齊民要術》是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天工開物》的相關史實,要求具備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4.【答案】B【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解析】【分析】根據中的關鍵信息 “清朝時期我國的一支少數民族不遠萬里,歷經千險回歸祖國”可知是土爾扈特回歸祖國。土爾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遷到伏爾加河下游游牧,后受到沙皇俄國的控制和壓迫。土爾扈特部在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擺脫沙俄的控制和壓迫回歸祖國,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B項蒙古族土爾扈特部清朝時期不遠萬里,歷經千險回歸祖國的故事,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以電影《東歸英雄傳》為依托,考查土爾扈特回歸祖國及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初年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的措施。5.【答案】C【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題干反映了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倭寇之禍主要在明朝,清朝閉關鎖國目的之一是為了防范西方殖民者侵略,①錯誤;閉關鎖國政策,限制對外貿易,阻礙了農業經濟的恢復,②錯誤;閉關鎖國政策,限制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得中國更加閉塞停滯,③④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影響的理解。6.【答案】D【知識點】農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明清時期私營工場和作坊占據主導地位,①錯誤;16世紀,海外貿易十分活躍,中國商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流入中國的白銀不斷增加,在明朝中后期白銀成為主要貨幣,②正確;明至清前期,中國農耕明文達到鼎盛,農業、手工業、商業,都取得了巨大進步,③正確;明至清前期,大城市繁榮,在一些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和交通要沖,大批工商業城鎮逐漸興起,④正確。D項②③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明至清前期社會經濟狀況。7.【答案】C【知識點】美國的誕生【解析】【分析】據材料“堅守陣地,在敵人沒有開槍射擊以前,不要先開槍,但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到我們頭上,那么就讓戰爭在這兒開始吧”可知,這個小鎮是來克星頓.1775年4月18日晚上,駐扎在北美殖民地的英國軍隊從波士頓出發,去收繳北美民兵收藏的武器,北美民兵偵查員發現了這一情況,民兵迅速埋伏起來,4月19日冷晨,在一個名叫來克星頓的地方打響了抗英斗爭的第一槍,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4月19日在萊克星頓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8.【答案】C【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達·伽馬是一名航海家,也是在迪亞士之后,終于開通了從西歐到達印度的航線第一人,他先后三次到達印度,不僅加快了東西方國家的往來,而且給本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財富。C項達·伽馬是第一個從海上到東方的航海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9.【答案】B【知識點】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它提倡的自由平等博愛和三權分立等思想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依據。“共和制”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CD兩項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表述,故選擇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啟蒙運動的了解。10.【答案】B【知識點】美國的誕生;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解析】【分析】華盛頓和拿破侖都是十八、十九世紀杰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①錯誤;華盛頓是在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危難深刻成為領導人的,拿破侖是在反抗外國干涉過程中成為領導人的,②③正確;華盛頓主導形成了1787年美國憲法,畢生致力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而拿破侖則曾復辟帝制,④錯誤。B項②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主要領導人。11.【答案】(1)戚繼光率軍肅清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倭寇。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2)康熙皇帝;雅克薩反擊戰;《尼布楚條約》。(3)觀點: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史實: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4)要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等。【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戚繼光和鄭成功事跡的了解。戚繼光奉命抗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東南沿海倭寇基本肅清。鄭成功收復臺灣,荷蘭守軍被迫簽字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2)本題考查對雅克薩之戰的了解。自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起,沙俄遠征軍曾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燒殺搶劫,四處蠶食。1685年—1688年,康熙帝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所進行的兩次圍殲戰。最終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規定格爾畢齊河、額爾古納河往東到海,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廣大流域,包括庫頁島(現稱薩哈林島)歸中國。(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戚繼光抗倭,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反擊沙俄侵略的雅克薩之戰,體現了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主要特點就是對外抗擊外敵入侵。清朝對內同分裂和叛亂勢力作斗爭的例子: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叛亂,或平定了天山以南地區大小和卓的叛亂等。(4)本題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戚繼光率軍肅清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倭寇。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2)康熙皇帝;雅克薩反擊戰;《尼布楚條約》。(3)觀點:對外抗擊外敵入侵;史實: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4)要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反擊戰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2.【答案】(1)中方:實行文字獄等文化專制措施,加強思想控制);西方: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沖破思想的牢籠,獲得精神的解放。(2)圖1:設立軍機處,強化皇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圖2:進行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3)中國: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影響商品經濟的發展(以農為本,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4)要開放思想要建立民主制度、要發展經濟、要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等。【知識點】明清帝國的興替;農耕文明的繁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西方在思想方面的不同之處。中方實行文字獄等文化專制措施,加強思想控制;西方啟蒙運動——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沖破思想的牢籠,獲得精神的解放。(2)本題考查中英兩國政治體制的變化。圖1設立軍機處,強化皇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圖2進行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3)本題考查中英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狀況。中國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影響商品經濟的發展(以農為本,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4)本題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中方:實行文字獄等文化專制措施,加強思想控制);西方:追求真理、自由、平等,沖破思想的牢籠,獲得精神的解放。(2)圖1:設立軍機處,強化皇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圖2:進行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君主立憲制)。(3)中國: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影響商品經濟的發展(以農為本,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4)要開放思想要建立民主制度、要發展經濟、要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西方思想、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不同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13.【答案】(1)哥倫布,掠奪黃金(財富)。(2)法國:封建專制統治, 美國:英國殖民統治。(3)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都受到阻礙;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4)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國家通過殖民掠奪和對外貿易,積累了巨額財富,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了消除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障礙,于是發動了資產階級革命。【知識點】新航路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新華路開辟的相關知識。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新航路開辟時期,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的新大陸;根據材料一的內容可知,開辟新航路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黃金。(2)本題考查法國革命、美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據材料二“法國史學家托克維爾常把法國與美國、英國的歷史進行對比,特別指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美國沒有封建制度這個強大的敵人,英國貴族并未因革命喪失權力,他們與資產階級實行聯合統治”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是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美國革命面對的“強大敵人”是英國的殖民統治;英國確立的政治制度代表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3)本題考查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共同原因和結果。依據已學知識可知,英國、法國革命的原因是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獨立戰爭的原因是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相同點都是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17至18世紀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轉折時期,英法美三國爆發的革命都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都使本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4)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和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關系。新航路的開辟為資產階級的發展貯備了物質條件,使得新興的資產階級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為了消除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障礙,于是爆發了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故答案為:(1)哥倫布,掠奪黃金(財富)。(2)法國:封建專制統治, 美國:英國殖民統治。(3)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都受到阻礙;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4)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國家通過殖民掠奪和對外貿易,積累了巨額財富,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了消除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障礙,于是發動了資產階級革命。【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和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等相關知識。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天臺縣赤城中學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檢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天臺縣赤城中學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檢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