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蕭山區空港片學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競賽試卷一、判斷題(本大題共有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2019九上·蕭山競賽)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勝利。實現了強國富民的奮斗目標。【答案】(1)錯誤【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的有關知識。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就是建國一百周年時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強國富民的奮斗目標尚未實現。故本題表述錯誤。【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的識記。2.(2019九上·蕭山競賽)改革開放是中國實現經濟騰飛的強大動力,因此必須牢牢把握這項中心工作。【答案】(1)錯誤【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工作中心。現階段我國的工作中心是經濟建設。故本題表述錯誤。【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當前我國的工作中心的識記。3.(2019九上·蕭山競賽)近年來國家大力保障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等措施,切實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答案】(1)正確【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宗旨。近年來國家大力保障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等措施,切實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故本題表述正確。【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黨的宗旨的理解。4.(2019九上·蕭山競賽)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答案】(1)錯誤【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科教興國戰略。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故本題表述錯誤。【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解。5.(2019九上·蕭山競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民主道路,這是由我國的的國情決定的。【答案】(1)正確【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國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民主道路,這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故本題表述正確。【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國情的理解。6.(2019九上·蕭山競賽)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根本保障。【答案】(1)正確【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根本保障。故本題表述正確。【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解。二、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7.(2019九上·蕭山競賽)閱讀下表,回答下面小題。國別 占世界工業總產量(%) 殖民地面積(萬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萬人)英國 14 3350 39350沙俄 2.6 1740 3320德國 16 290 1230日本 1 30 1290美國 38 30 9701913—1914年列強的經濟實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況表(1)從表格數據看,經濟實力最為強大而占有殖民地數量最少的是( )A.美國 B.日本 C.德國 D.沙俄(2)結合所學知識,下列對此表格解讀正確的有( )①經濟實力狀況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密切相關 ②英國處于第一工業與殖民大帝國地位③德國和美國屬于資本主義“后起之秀” ④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俄國和日本實力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1)A(2)D【知識點】工業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從表格數據看,經濟實力最為強大而占有殖民地數量最少的是美國。故選A。(2)本題考查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美德兩國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后來居上,屬于資本主義“后起之秀”,所以①③符合題意;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國在工業產值比重已被美德兩國超過,所以②不符合題意;一戰1914年才爆發,且一戰日本因遠離歐洲主戰場反而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8.(2019九上·蕭山競賽)1923年,上海《晨報》公布了一次社會調查,其中兩個問題的統計數據如下: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 )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中國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失望②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③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④國民革命失敗,國共進入長達十年的對峙時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人民對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中國不但沒能收回對山東的主權反而主權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操控之下將主權轉讓給日本,引起了廣大中國人民的不滿,所以導致五四運動的爆發,中國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失望。十月革命后,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時在五四運動中,由于中國工人登上政治舞臺,使得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所以①②③表述正確;國民革命失敗,國共進入長達十年的對峙時期發生在1927-1936年之間,與題目時間不同,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人民對國家發展道路選擇的理解。9.(2019九上·蕭山競賽)1933年,羅斯福實行新政,前總統胡佛攻擊新政是“法西斯主義”、是“社會主義異端”;一部分資本家在國會關于《社會保障法》的聽證會上高喊:“這個法案是從《共產黨宣言》第18頁逐字逐句抄來的!”報紙上連篇咒罵羅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說羅斯福天天都吃“烤百萬富翁”。出現他們這種論調主要是因為( )A.羅斯福作風強硬,一意孤行,站在維護民眾利益的角度保障其權益B.羅斯福新政限制工業規模,削減農業產量,不利于資本家擴大再生產C.羅斯福新政改變了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暫時犧牲了資本家的部分利益D.羅斯福新政完全放棄了市場經濟原則,實行計劃經濟【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本質上仍然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故A錯誤;“不利于資本家擴大再生產”的表述不符合史實,故排除B;從材料“報紙上連篇咒罵羅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可以看出,由于羅斯福新政改變了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工人階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資本家的反對,故C符合題意;實行計劃經濟的表述錯誤,羅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借鑒了蘇聯計劃經濟的做法,但并不意味著完全放棄了市場經濟原則,實行計劃經濟,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理解。10.(2019九上·蕭山競賽)土地問題是我國歷代農民非常關注的問題,下列涉及到土地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通過辛亥革命實現了孫中山“平均地權”的目標②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③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土地改革的完成④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經歷了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土地改革、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新中國的土地改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土地問題。 隨著人民解放軍的勝利進軍,中國共產黨決定解決千百年來勞苦大眾最期盼的土地問題,在解放區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從而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1947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經歷了20世紀30年代蘇維埃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土地改革,所以②④符合題意。 ①項“實現了”的表述錯誤,不符合史實,辛亥革命最終失敗了;新中國成立是1949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才得以完成,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土地問題的理解。11.(2019九上·蕭山競賽)下列與“1945年9月2日密蘇里號軍艦上日本簽訂無條件投降書”沒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 )A.中國抗日戰爭大反攻 B.美國對日本投擲了原子彈C.蘇聯出兵中國東北 D.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戰勝利的原因。注意題目中所問的是“沒有直接因果關系”。1945年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有中國軍隊的全面反攻,美國對日本投擲原子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所以ABC不符合題意;國共重慶談判發生于抗日戰爭勝利之后,與日本1945年投降沒有因果關系,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戰勝利原因的識記。12.(2019九上·蕭山競賽)一位歷史學家這樣說:“我們正處在有史以來最大的轉折關頭……第一次全民一心一意的在瓦礫和血泊中奮爭,以創造一個赫然在望的時代。”這位史學家所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A.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B.全民族的抗日C.劉鄧挺進中原 D.抗美援朝【答案】B【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依據題干“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轉折關頭”“第一次全民”可知指的是抗日戰爭,抗日戰爭的意義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轉折點。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的理解。13.(2019九上·蕭山競賽)毛澤東生前寫了不少詩詞,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數件中國近現代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下列詩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發生在解放戰爭期間的是( )A.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B.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C.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D.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答案】B【知識點】解放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描寫的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和紅軍抗日先遣隊結束了長征,到達陜北保安的吳起鎮。紅軍長征勝利后,蔣介石派5個騎兵團尾隨而至。為了防止敵軍進入陜北革命根據地,彭德懷指揮先遣隊在吳起鎮附近進行了“切尾巴”戰斗。殲滅敵軍一個騎兵團,取得了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第一場勝仗。為此,毛澤東特作本詩贈予彭德懷,彭德懷受到詩后,將詩末兩句“唯我彭大將軍”改為“惟我英勇紅軍”,并把原詩還給毛澤東。1947年8月,胡宗南大軍大舉進攻陜北,彭德懷指揮沙家店戰役,一戰就殲滅了胡宗南的整編三十六師和兩個旅,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妄圖將解放軍殲滅于陜北,或趕過黃河以東的狂妄計劃。毛澤東得到這一勝利消息,當即又將這首詩寫給彭德懷同志,最后一句依然是“唯我彭大將軍”。 “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描寫的是秋收起義。“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描寫的是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解放戰爭的識記。14.(2019九上·蕭山競賽)初三某班開展音樂會,節目點如下:《告別》《突破封鎖線》《四渡赤水》《飛躍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祝捷》《報喜》和《大會師》,該次音樂會的主題最可能是( )A.建黨偉業 B.長征精神 C.抗日烽火 D.解放歲月【答案】B【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有關知識。題目所給歌曲反映的是紅軍長征過程中的重大事件。由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1934年10月,紅軍被迫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進行長征。一路上敵人圍追堵截,紅軍拼死英勇沖殺,沖過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后,紅軍人員損失過半。毛澤東提出紅軍不去湘西,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渡過烏江,奪取貴州北部重鎮遵義。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確立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后,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后巧渡金沙江,紅軍跳出敵人包圍圈。接著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烏蒙山是紅軍最后過的一個雪山,越過草地。1935年10月,紅軍在吳起鎮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所以這次音樂會的主題最可能是長征精神。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紅軍長征的理解。15.(2019九上·蕭山競賽)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人生最痛苦的事,是夢醒了發現無路可走”。20世紀20年代,中國人民已經醒來,下列為中國人民指明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C.國民大革命 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答案】D【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在分析敵強我弱的形勢后,毛澤東“發現無處可走”,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他率領工農革命軍向湘贛邊的井岡山進軍,井岡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物產豐富,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群眾基礎較好,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和鞏固,為中國革命指明了一條光明大道,共產黨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理解。16.(2019九上·蕭山競賽)摘記:抗日戰爭時期溫州僑胞在東南亞和歐洲艱苦謀生,創業之余任關心祖國命運,宣傳抗日救亡,從事募捐活動,并投身到反侵略斗爭的行列,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胡珠生《溫州近代史》下列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中,可以由摘記推斷得出的是( )A.中國戰略部署得當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C.國共兩黨攜手抗敵 D.海內外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抗日戰爭時期溫州僑胞在東南亞和歐洲艱苦謀生,創業之余任關心祖國命運,宣傳抗日救亡,從事募捐活動,并投身到反侵略斗爭的行列,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可知,海外中華兒女對抗戰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勝利原因的理解。17.(2019九上·蕭山競賽)2015年5月,中國數萬網友掀起了一場“為老兵擦亮勛章”的活動,下圖是一位老兵的勛章。據此可判斷該老兵經歷了( )A.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 B.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C.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D.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后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屬于國民革命軍戰斗序列,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之一。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云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因此,八路軍——抗日戰爭;淮海戰役——解放戰爭。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識記。18.(2019九上·蕭山競賽)《揚子晚報》曾刊載了周克玉上將的一首詩:“千帆競渡斷浪飛,萬炮齊放敵壘摧。揚產江頭雷霆夜,鐵軍雄師顯神威……”它描寫了的是哪一戰役的場景( )A.臺兒莊戰役 B.百團大戰 C.挺進大別山 D.渡江戰役【答案】D【知識點】解放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渡江戰役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2009年4月21日,《揚子晚報》刊載了周克玉上將60年前的一首詩”、“千帆競渡斷浪飛,萬炮齊放敵壘摧。揚子江頭雷霆夜,鐵軍雄師顯神威……”分析可知,2009年的60年前指的是1949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4月23日占領南京,宣告了蔣介石22年統治的覆滅,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渡江戰役的識記。19.(2019九上·蕭山競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共產黨必須堅持的方針。”這是因為( )①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③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④改革開放能夠快速地解決一切問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改革開放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改革開放的理解。20.(2019九上·蕭山競賽)從1978-201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在走過40年的路程后,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舉世公認的成就包括( )①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地解放和發展 ②公民真正當家做了主人③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④綜合國力顯著增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舉世公認的成就包括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等,所以①③④符合題意;“公民真正當家做了主人”表述錯誤,應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改革開放取得成就的理解。21.(2019九上·蕭山競賽)“嫦娥三號”探月邁出新征程,“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登上世界之巔,高速鐵路建設走向世界……這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對加快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起著重要作用。這說明( )A.科技創新是一切工作的中心B.我國已經跨入發達國家行列C.獨立自主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基點D.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科技創新的有關知識。題文材料反映我國取得的科技創新成就,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表明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D符合題意;我國的工作中心是經濟建設,所以A表述錯誤;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以B表述錯誤;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根本基點,所以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科技創新的理解。22.(2019九上·蕭山競賽)八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熱播以來引了人們的強烈反響。從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當事人的現身說法,到萬慶良、王樹森的痛哭懺悔,讓我們強烈感到依法治國的真實感,依法治國水遠在路上!這體現了( )①我國正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②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③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④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依法治國的有關知識。 八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熱播以來引了人們的強烈反響,體現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我國正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①④符合題意;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排除②;健全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內容,排除③。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解。23.(2019九上·蕭山競賽)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車在合肥站準備開車時,旅客羅某以等丈夫為由做出如下圖扒阻車門的舉動,她不聽勸阻,造成該次列車延遲發車。公安機關責令羅某認錯改正,并根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對羅某處以2000元罰款。該案例說明( )①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每一位公民都應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桿衛者③羅某的行為沒有違法,應以道德教化為主,對她的處罰過重了④公民應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②④符合題意;羅某的行為違反了《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對其的處罰是合理恰當的,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4.(2019九上·蕭山競賽)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正確行使民主權利是政治素養提高的重要表現。下列選項對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權利的分析,對應正確的是( )①對小區內物業管理問題提出批評和建議——自覺地參與民主決策②針對噪聲問題向環保部門舉報——主動履行公民義務③作為選民參加選舉縣鄉人大代表的活動——行使選舉權④參加某縣政府機關舉行的民主評議活動——對政府工作進行民主監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權利的有關知識。結合教材知識可知,對小區內物業管理問題提出批評和建議是在行使建議權,故①錯誤;針對噪音問題向環保部反映情況是在行使建議權,故②錯誤;作為選民參加選舉縣鄉人大代表的活動是在行使選舉權,故③正確; 參加某縣政府機關舉行的民主評議活動是對政府工作進行民主監督,故④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權利的理解。25.(2019九上·蕭山競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這啟示我們( )A.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B.法治具有強制力,比德治更重要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D.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可相互替代【答案】A【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治和德治的有關知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這啟示我們: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A正確;德治與法治同樣重要,BC錯誤;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不可相互替代,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治和德治的理解。26.(2019九上·蕭山競賽)中國反腐巨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開播,劇中觸目驚心的反腐畫面,正是驚心動魄的反腐斗爭的藝術再現。以人民的名義,是反腐的動力,更是反腐的意義。該劇引發社會輿論強烈反響,收獲大量觀眾的點贊。這一現象說明( )①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反腐敗是我國當前社會的中心工作③在我國,公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屬于公民④反腐敗是黨心所向,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地位。中國反腐巨片《人民的名義》收獲大量觀眾的點贊,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反腐敗是黨心所向,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所以①④是正確的選項。經濟建設是我國當前社會的中心工作,所以②表述錯誤;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地位的理解。27.(2019九上·蕭山競賽)《厲害了,我的國》用鏡頭記錄了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超級工程及其背后的故事,在彰顯國家實力的同時,也體現了國人不畏艱險、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的美好情操。觀看這部影片,我們會產生( )①民族自豪感 ②民族優越感 ③民族責任感 ④民族自信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公民對國家和民族的情感認知。《厲害了,我的國》展示了中國近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彰顯了我國日益增強的國家實力,觀看這部影片,我們會產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故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民族優越感在題干中體現不出來,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公民對國家和民族的情感認知的理解。28.(2019九上·蕭山競賽)2018年初,央視推出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節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中華經典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兩相融合,再造當下的流行和未來的經典,深受觀眾喜愛和好評。該節目的推出( )①讓經典詩詞洋溢著生機和活力 ②能激發人們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③將傳統文化改造成了先進文化 ④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文化的有關知識。2018年初,央視推出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節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中華經典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兩相融合,再造當下的流行和未來的經典,深受觀眾喜愛和好評。該節目的推出讓經典詩詞洋溢著生機和活力,能激發人們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故①②④符合題意;題目強調的是要傳承傳統文化,而不是改造成先進文化,故③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29.(2019九上·蕭山競賽)近年來,朋友圈投票火了,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未成年人。為給孩子拉票,有的家庭全員上陣,將投票鏈接轉發到N個群以求點擊,礙于情面,有些人不得不去投票。有的家庭則走捷徑,通過找公司刷票等操作讓孩子的票數遙遙領先。朋友圈拉票行為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倡導的( )A.愛國 和諧 B.民主 法治C.公正 誠信 D.平等 友善【答案】C【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知識。有的家庭竟然通過找公司刷票等操作讓孩子的票數遙遙領先,這種朋友圈拉票行為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倡導的公正和誠信。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31題8分、32題8分、33題10分、34題8分、35題12分)30.(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一百多年前,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爆發了一場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時代前列的偉人,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他為追求民族獨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貢獻了畢生精力。材料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材料三: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1)材料一中的先生是誰?根據所學知識說明“先生”的重要貢獻。(2)材料二中的“兩位先生”指什么?(3)材料三作者是誰?你如何認識以他為代表的這次運動。【答案】(1)孫中山;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2)民主、科學。(3)胡適。軍閥混戰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貢獻。分析材料一可知,材料一中的先生是孫中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2)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分析材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可知,材料二中的“兩位先生”指的是新文化運動中主張的民主和科學思想。(3)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作者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胡適。軍閥混戰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理解。31.(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領導人一直都在鼓吹“生存空間”論。他們認為日本應該征服一個使日本能自給自足、在經濟上不依賴其他地區的帝國。大蕭條造成的破壞使得“生存空間”論在日本很有說服力,……這些周密的分析是日本人決定在1931年決定在中國東北采取行動。-----選自《全球通史》材料二:材料三: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舉行盛大閱兵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習主席閱兵講話中提到“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1)材料一中的行動指什么,分析這一行動給中國帶來的影響。(2)閱讀年代尺,根據提示填上對應的事件。(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原因,并舉一實例證明中國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答案】(1)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1.西安事變、2.淞滬會戰。(3)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到1947年許多國家相繼取消了不平等條約,與中國簽訂新約;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史稱“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本題考查的是西安事變和淞滬會戰。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安事變拉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序幕;淞滬會戰打破了日軍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3)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中國的抗日戰爭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高的事例:到1947年許多國家相繼取消了不平等條約,與中國簽訂新約;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2.(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1964年董必武重返南湖,登上畫舫,揮毫題詩“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濛訪舊蹤。”材料二: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后毛澤東等人發動群眾,進行武裝暴動。在遭到較大損失后,毛澤東指著地圖說“我們要到這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材料三:歷史長河中有許多“那一天”令人銘記。《人民日報》報道:天色已晚,天安門廣場這時變成了紅燈的海洋……舉著紅燈游行的群眾像火龍似的穿過全城,使新首都沉浸在狂歡里直到深夜。(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這首詩所敘哪一歷史事件及其影響?(2)指出材料二中緊急會議確立的方針,并說明暴動受挫后毛澤東所做的戰略轉變。(3)那一天,民族新生。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民族新生”的理解。(4)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答案】(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2)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3)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國情出發,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放戰爭【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2)本題考查的是八七會議和秋收起義。據材料一“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后,毛澤東等人發動群眾,進行了武裝暴動”可知,材料一中緊急會議是指1927年8月7日召開的八七會議,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武裝暴動受挫后,毛澤東所作出的戰略轉變是放棄攻打城市,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1927年,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起義開始時攻占了一些縣城,但由于城市里敵人的力量比較強大,工農革命軍損失慘重。毛澤東分析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他率領工農革命軍向湘贛邊的井岡山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國情出發,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成立、八七會議、秋收起義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3.(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雙一流”名單中包括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材料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8年新年賀詞時提到: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捷報頻傳。“慧眼”衛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量子計算機研制成功,海水稻進行測產,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某校九年級道德與法制課堂上,同學們圍繞我國科技發表了各自不同的觀點:小剛: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讓世界驚嘆!厲害了,我的國!我國絕對已步入科技強國之列。小強:我國科技并不厲害,知道嗎?我國每年生產400多億支圓珠筆,但筆尖珠芯近90%來自進口,墨水80%來自進口或用進口設備制造。這些高端墨水和高端筆頭,以及筆頭和墨水的關鍵制造設備都是從瑞士、德國、日本進口的,平均下來,中國制筆企業做一支筆只能賺不到1分錢。(1)根據材料一說說我國實施什么戰略?如何實施這一戰略?(2)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兩位同學的說法。【答案】(1)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2)兩位同學的說法不正確。雖然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總體看我國仍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科教興國戰略。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要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兩位同學的說法不正確。雖然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總體看我國仍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4.(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2013年---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及全國貧困人口匯總表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6467 28844 31195 33616 36396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430 10489 11422 12363 13432全國貧困人口 (萬人) 8249 7071 5575 4335 3046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關鍵是要增加和擴大我們的優勢和特點,而不是削弱和縮小我們的優勢和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發端、奠基于共和國成立之初,歷經探索、曲折,形成、發展于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已經并將繼續展現出巨大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和鮮明的中國特色。材料三:對公眾而言,只有理性參與公共事務,才能培養“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的公共精神,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練。(1)概括材料一中表格反映的信息。并就存在的問題結合所學知識提出解決措施,至少兩條(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優勢和特色體現在哪里?(3)公民應如何踐行“公共精神”來實現“民主的演練”?【答案】(1)2013至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2013至2017年來,我國貧困人口逐年減少;我國扶貧工作成就顯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存在較大差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等。(3)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2013至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2013至2017年來,我國貧困人口逐年減少;我國扶貧工作成就顯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存在較大差距。為此,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2)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有關知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等。(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蕭山區空港片學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競賽試卷一、判斷題(本大題共有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2019九上·蕭山競賽)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勝利。實現了強國富民的奮斗目標。2.(2019九上·蕭山競賽)改革開放是中國實現經濟騰飛的強大動力,因此必須牢牢把握這項中心工作。3.(2019九上·蕭山競賽)近年來國家大力保障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等措施,切實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4.(2019九上·蕭山競賽)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5.(2019九上·蕭山競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民主道路,這是由我國的的國情決定的。6.(2019九上·蕭山競賽)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根本保障。二、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7.(2019九上·蕭山競賽)閱讀下表,回答下面小題。國別 占世界工業總產量(%) 殖民地面積(萬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萬人)英國 14 3350 39350沙俄 2.6 1740 3320德國 16 290 1230日本 1 30 1290美國 38 30 9701913—1914年列強的經濟實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況表(1)從表格數據看,經濟實力最為強大而占有殖民地數量最少的是( )A.美國 B.日本 C.德國 D.沙俄(2)結合所學知識,下列對此表格解讀正確的有( )①經濟實力狀況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密切相關 ②英國處于第一工業與殖民大帝國地位③德國和美國屬于資本主義“后起之秀” ④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俄國和日本實力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8.(2019九上·蕭山競賽)1923年,上海《晨報》公布了一次社會調查,其中兩個問題的統計數據如下: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 )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中國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失望②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③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④國民革命失敗,國共進入長達十年的對峙時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2019九上·蕭山競賽)1933年,羅斯福實行新政,前總統胡佛攻擊新政是“法西斯主義”、是“社會主義異端”;一部分資本家在國會關于《社會保障法》的聽證會上高喊:“這個法案是從《共產黨宣言》第18頁逐字逐句抄來的!”報紙上連篇咒罵羅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說羅斯福天天都吃“烤百萬富翁”。出現他們這種論調主要是因為( )A.羅斯福作風強硬,一意孤行,站在維護民眾利益的角度保障其權益B.羅斯福新政限制工業規模,削減農業產量,不利于資本家擴大再生產C.羅斯福新政改變了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暫時犧牲了資本家的部分利益D.羅斯福新政完全放棄了市場經濟原則,實行計劃經濟10.(2019九上·蕭山競賽)土地問題是我國歷代農民非常關注的問題,下列涉及到土地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通過辛亥革命實現了孫中山“平均地權”的目標②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③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土地改革的完成④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經歷了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土地改革、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新中國的土地改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19九上·蕭山競賽)下列與“1945年9月2日密蘇里號軍艦上日本簽訂無條件投降書”沒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 )A.中國抗日戰爭大反攻 B.美國對日本投擲了原子彈C.蘇聯出兵中國東北 D.國共進行重慶談判12.(2019九上·蕭山競賽)一位歷史學家這樣說:“我們正處在有史以來最大的轉折關頭……第一次全民一心一意的在瓦礫和血泊中奮爭,以創造一個赫然在望的時代。”這位史學家所描述的歷史事件是( )A.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B.全民族的抗日C.劉鄧挺進中原 D.抗美援朝13.(2019九上·蕭山競賽)毛澤東生前寫了不少詩詞,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數件中國近現代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下列詩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發生在解放戰爭期間的是( )A.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B.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C.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D.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14.(2019九上·蕭山競賽)初三某班開展音樂會,節目點如下:《告別》《突破封鎖線》《四渡赤水》《飛躍大渡河》《過雪山草地》《到吳起鎮》《祝捷》《報喜》和《大會師》,該次音樂會的主題最可能是( )A.建黨偉業 B.長征精神 C.抗日烽火 D.解放歲月15.(2019九上·蕭山競賽)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人生最痛苦的事,是夢醒了發現無路可走”。20世紀20年代,中國人民已經醒來,下列為中國人民指明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C.國民大革命 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16.(2019九上·蕭山競賽)摘記:抗日戰爭時期溫州僑胞在東南亞和歐洲艱苦謀生,創業之余任關心祖國命運,宣傳抗日救亡,從事募捐活動,并投身到反侵略斗爭的行列,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胡珠生《溫州近代史》下列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中,可以由摘記推斷得出的是( )A.中國戰略部署得當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C.國共兩黨攜手抗敵 D.海內外中華兒女同仇敵愾17.(2019九上·蕭山競賽)2015年5月,中國數萬網友掀起了一場“為老兵擦亮勛章”的活動,下圖是一位老兵的勛章。據此可判斷該老兵經歷了( )A.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 B.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C.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D.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18.(2019九上·蕭山競賽)《揚子晚報》曾刊載了周克玉上將的一首詩:“千帆競渡斷浪飛,萬炮齊放敵壘摧。揚產江頭雷霆夜,鐵軍雄師顯神威……”它描寫了的是哪一戰役的場景( )A.臺兒莊戰役 B.百團大戰 C.挺進大別山 D.渡江戰役19.(2019九上·蕭山競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共產黨必須堅持的方針。”這是因為( )①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③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④改革開放能夠快速地解決一切問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019九上·蕭山競賽)從1978-201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在走過40年的路程后,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舉世公認的成就包括( )①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地解放和發展 ②公民真正當家做了主人③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④綜合國力顯著增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2019九上·蕭山競賽)“嫦娥三號”探月邁出新征程,“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登上世界之巔,高速鐵路建設走向世界……這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對加快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起著重要作用。這說明( )A.科技創新是一切工作的中心B.我國已經跨入發達國家行列C.獨立自主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基點D.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2.(2019九上·蕭山競賽)八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熱播以來引了人們的強烈反響。從白恩培、李春城等案件當事人的現身說法,到萬慶良、王樹森的痛哭懺悔,讓我們強烈感到依法治國的真實感,依法治國水遠在路上!這體現了( )①我國正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②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③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④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2019九上·蕭山競賽)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車在合肥站準備開車時,旅客羅某以等丈夫為由做出如下圖扒阻車門的舉動,她不聽勸阻,造成該次列車延遲發車。公安機關責令羅某認錯改正,并根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對羅某處以2000元罰款。該案例說明( )①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②每一位公民都應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桿衛者③羅某的行為沒有違法,應以道德教化為主,對她的處罰過重了④公民應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4.(2019九上·蕭山競賽)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正確行使民主權利是政治素養提高的重要表現。下列選項對公民參與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權利的分析,對應正確的是( )①對小區內物業管理問題提出批評和建議——自覺地參與民主決策②針對噪聲問題向環保部門舉報——主動履行公民義務③作為選民參加選舉縣鄉人大代表的活動——行使選舉權④參加某縣政府機關舉行的民主評議活動——對政府工作進行民主監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2019九上·蕭山競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這啟示我們( )A.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B.法治具有強制力,比德治更重要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D.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可相互替代26.(2019九上·蕭山競賽)中國反腐巨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開播,劇中觸目驚心的反腐畫面,正是驚心動魄的反腐斗爭的藝術再現。以人民的名義,是反腐的動力,更是反腐的意義。該劇引發社會輿論強烈反響,收獲大量觀眾的點贊。這一現象說明( )①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反腐敗是我國當前社會的中心工作③在我國,公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屬于公民④反腐敗是黨心所向,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27.(2019九上·蕭山競賽)《厲害了,我的國》用鏡頭記錄了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超級工程及其背后的故事,在彰顯國家實力的同時,也體現了國人不畏艱險、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的美好情操。觀看這部影片,我們會產生( )①民族自豪感 ②民族優越感 ③民族責任感 ④民族自信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2019九上·蕭山競賽)2018年初,央視推出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節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中華經典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兩相融合,再造當下的流行和未來的經典,深受觀眾喜愛和好評。該節目的推出( )①讓經典詩詞洋溢著生機和活力 ②能激發人們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③將傳統文化改造成了先進文化 ④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9.(2019九上·蕭山競賽)近年來,朋友圈投票火了,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未成年人。為給孩子拉票,有的家庭全員上陣,將投票鏈接轉發到N個群以求點擊,礙于情面,有些人不得不去投票。有的家庭則走捷徑,通過找公司刷票等操作讓孩子的票數遙遙領先。朋友圈拉票行為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倡導的( )A.愛國 和諧 B.民主 法治C.公正 誠信 D.平等 友善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31題8分、32題8分、33題10分、34題8分、35題12分)30.(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一百多年前,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爆發了一場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時代前列的偉人,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他為追求民族獨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貢獻了畢生精力。材料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材料三: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1)材料一中的先生是誰?根據所學知識說明“先生”的重要貢獻。(2)材料二中的“兩位先生”指什么?(3)材料三作者是誰?你如何認識以他為代表的這次運動。31.(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領導人一直都在鼓吹“生存空間”論。他們認為日本應該征服一個使日本能自給自足、在經濟上不依賴其他地區的帝國。大蕭條造成的破壞使得“生存空間”論在日本很有說服力,……這些周密的分析是日本人決定在1931年決定在中國東北采取行動。-----選自《全球通史》材料二:材料三: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門舉行盛大閱兵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習主席閱兵講話中提到“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1)材料一中的行動指什么,分析這一行動給中國帶來的影響。(2)閱讀年代尺,根據提示填上對應的事件。(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原因,并舉一實例證明中國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32.(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1964年董必武重返南湖,登上畫舫,揮毫題詩“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重來正值清明節,煙雨迷濛訪舊蹤。”材料二: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后毛澤東等人發動群眾,進行武裝暴動。在遭到較大損失后,毛澤東指著地圖說“我們要到這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材料三:歷史長河中有許多“那一天”令人銘記。《人民日報》報道:天色已晚,天安門廣場這時變成了紅燈的海洋……舉著紅燈游行的群眾像火龍似的穿過全城,使新首都沉浸在狂歡里直到深夜。(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這首詩所敘哪一歷史事件及其影響?(2)指出材料二中緊急會議確立的方針,并說明暴動受挫后毛澤東所做的戰略轉變。(3)那一天,民族新生。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民族新生”的理解。(4)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結論。33.(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雙一流”名單中包括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材料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8年新年賀詞時提到: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捷報頻傳。“慧眼”衛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量子計算機研制成功,海水稻進行測產,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某校九年級道德與法制課堂上,同學們圍繞我國科技發表了各自不同的觀點:小剛: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讓世界驚嘆!厲害了,我的國!我國絕對已步入科技強國之列。小強:我國科技并不厲害,知道嗎?我國每年生產400多億支圓珠筆,但筆尖珠芯近90%來自進口,墨水80%來自進口或用進口設備制造。這些高端墨水和高端筆頭,以及筆頭和墨水的關鍵制造設備都是從瑞士、德國、日本進口的,平均下來,中國制筆企業做一支筆只能賺不到1分錢。(1)根據材料一說說我國實施什么戰略?如何實施這一戰略?(2)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兩位同學的說法。34.(2019九上·蕭山競賽)材料一:2013年---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及全國貧困人口匯總表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6467 28844 31195 33616 36396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430 10489 11422 12363 13432全國貧困人口 (萬人) 8249 7071 5575 4335 3046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關鍵是要增加和擴大我們的優勢和特點,而不是削弱和縮小我們的優勢和特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發端、奠基于共和國成立之初,歷經探索、曲折,形成、發展于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已經并將繼續展現出巨大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和鮮明的中國特色。材料三:對公眾而言,只有理性參與公共事務,才能培養“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的公共精神,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練。(1)概括材料一中表格反映的信息。并就存在的問題結合所學知識提出解決措施,至少兩條(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優勢和特色體現在哪里?(3)公民應如何踐行“公共精神”來實現“民主的演練”?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錯誤【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的有關知識。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就是建國一百周年時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所以強國富民的奮斗目標尚未實現。故本題表述錯誤。【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的識記。2.【答案】(1)錯誤【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工作中心。現階段我國的工作中心是經濟建設。故本題表述錯誤。【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當前我國的工作中心的識記。3.【答案】(1)正確【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宗旨。近年來國家大力保障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等措施,切實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故本題表述正確。【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黨的宗旨的理解。4.【答案】(1)錯誤【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科教興國戰略。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故本題表述錯誤。【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解。5.【答案】(1)正確【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國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民主道路,這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故本題表述正確。【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國情的理解。6.【答案】(1)正確【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根本保障。故本題表述正確。【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解。7.【答案】(1)A(2)D【知識點】工業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從表格數據看,經濟實力最為強大而占有殖民地數量最少的是美國。故選A。(2)本題考查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知識。美德兩國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后來居上,屬于資本主義“后起之秀”,所以①③符合題意;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國在工業產值比重已被美德兩國超過,所以②不符合題意;一戰1914年才爆發,且一戰日本因遠離歐洲主戰場反而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8.【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人民對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中國不但沒能收回對山東的主權反而主權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操控之下將主權轉讓給日本,引起了廣大中國人民的不滿,所以導致五四運動的爆發,中國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失望。十月革命后,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時在五四運動中,由于中國工人登上政治舞臺,使得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所以①②③表述正確;國民革命失敗,國共進入長達十年的對峙時期發生在1927-1936年之間,與題目時間不同,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人民對國家發展道路選擇的理解。9.【答案】C【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本質上仍然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故A錯誤;“不利于資本家擴大再生產”的表述不符合史實,故排除B;從材料“報紙上連篇咒罵羅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可以看出,由于羅斯福新政改變了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工人階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資本家的反對,故C符合題意;實行計劃經濟的表述錯誤,羅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借鑒了蘇聯計劃經濟的做法,但并不意味著完全放棄了市場經濟原則,實行計劃經濟,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斯福新政的理解。10.【答案】D【知識點】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土地問題。 隨著人民解放軍的勝利進軍,中國共產黨決定解決千百年來勞苦大眾最期盼的土地問題,在解放區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從而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1947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經歷了20世紀30年代蘇維埃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土地改革,所以②④符合題意。 ①項“實現了”的表述錯誤,不符合史實,辛亥革命最終失敗了;新中國成立是1949年,1952年底土地改革才得以完成,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土地問題的理解。11.【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戰勝利的原因。注意題目中所問的是“沒有直接因果關系”。1945年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有中國軍隊的全面反攻,美國對日本投擲原子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所以ABC不符合題意;國共重慶談判發生于抗日戰爭勝利之后,與日本1945年投降沒有因果關系,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戰勝利原因的識記。12.【答案】B【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依據題干“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轉折關頭”“第一次全民”可知指的是抗日戰爭,抗日戰爭的意義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轉折點。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的理解。13.【答案】B【知識點】解放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解放戰爭的有關知識。“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描寫的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和紅軍抗日先遣隊結束了長征,到達陜北保安的吳起鎮。紅軍長征勝利后,蔣介石派5個騎兵團尾隨而至。為了防止敵軍進入陜北革命根據地,彭德懷指揮先遣隊在吳起鎮附近進行了“切尾巴”戰斗。殲滅敵軍一個騎兵團,取得了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第一場勝仗。為此,毛澤東特作本詩贈予彭德懷,彭德懷受到詩后,將詩末兩句“唯我彭大將軍”改為“惟我英勇紅軍”,并把原詩還給毛澤東。1947年8月,胡宗南大軍大舉進攻陜北,彭德懷指揮沙家店戰役,一戰就殲滅了胡宗南的整編三十六師和兩個旅,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妄圖將解放軍殲滅于陜北,或趕過黃河以東的狂妄計劃。毛澤東得到這一勝利消息,當即又將這首詩寫給彭德懷同志,最后一句依然是“唯我彭大將軍”。 “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描寫的是秋收起義。“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描寫的是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解放戰爭的識記。14.【答案】B【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的有關知識。題目所給歌曲反映的是紅軍長征過程中的重大事件。由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1934年10月,紅軍被迫從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進行長征。一路上敵人圍追堵截,紅軍拼死英勇沖殺,沖過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后,紅軍人員損失過半。毛澤東提出紅軍不去湘西,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渡過烏江,奪取貴州北部重鎮遵義。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確立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后,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后巧渡金沙江,紅軍跳出敵人包圍圈。接著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烏蒙山是紅軍最后過的一個雪山,越過草地。1935年10月,紅軍在吳起鎮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所以這次音樂會的主題最可能是長征精神。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紅軍長征的理解。15.【答案】D【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在分析敵強我弱的形勢后,毛澤東“發現無處可走”,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他率領工農革命軍向湘贛邊的井岡山進軍,井岡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物產豐富,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群眾基礎較好,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和鞏固,為中國革命指明了一條光明大道,共產黨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理解。16.【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抗日戰爭時期溫州僑胞在東南亞和歐洲艱苦謀生,創業之余任關心祖國命運,宣傳抗日救亡,從事募捐活動,并投身到反侵略斗爭的行列,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可知,海外中華兒女對抗戰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勝利原因的理解。17.【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后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屬于國民革命軍戰斗序列,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之一。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云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因此,八路軍——抗日戰爭;淮海戰役——解放戰爭。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識記。18.【答案】D【知識點】解放戰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渡江戰役的有關知識。結合材料“2009年4月21日,《揚子晚報》刊載了周克玉上將60年前的一首詩”、“千帆競渡斷浪飛,萬炮齊放敵壘摧。揚子江頭雷霆夜,鐵軍雄師顯神威……”分析可知,2009年的60年前指的是1949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4月23日占領南京,宣告了蔣介石22年統治的覆滅,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渡江戰役的識記。19.【答案】A【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改革開放的有關知識。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歷程,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改革開放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所以④表述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改革開放的理解。20.【答案】D【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舉世公認的成就包括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等,所以①③④符合題意;“公民真正當家做了主人”表述錯誤,應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所以②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改革開放取得成就的理解。21.【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科技創新的有關知識。題文材料反映我國取得的科技創新成就,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表明科技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D符合題意;我國的工作中心是經濟建設,所以A表述錯誤;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所以B表述錯誤;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根本基點,所以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科技創新的理解。22.【答案】B【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依法治國的有關知識。 八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熱播以來引了人們的強烈反響,體現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我國正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①④符合題意;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排除②;健全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和重要內容,排除③。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解。23.【答案】C【知識點】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②④符合題意;羅某的行為違反了《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對其的處罰是合理恰當的,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4.【答案】D【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權利的有關知識。結合教材知識可知,對小區內物業管理問題提出批評和建議是在行使建議權,故①錯誤;針對噪音問題向環保部反映情況是在行使建議權,故②錯誤;作為選民參加選舉縣鄉人大代表的活動是在行使選舉權,故③正確; 參加某縣政府機關舉行的民主評議活動是對政府工作進行民主監督,故④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權利的理解。25.【答案】A【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治和德治的有關知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這啟示我們: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A正確;德治與法治同樣重要,BC錯誤;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不可相互替代,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法治和德治的理解。26.【答案】D【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地位。中國反腐巨片《人民的名義》收獲大量觀眾的點贊,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反腐敗是黨心所向,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所以①④是正確的選項。經濟建設是我國當前社會的中心工作,所以②表述錯誤;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所以③表述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地位的理解。27.【答案】C【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公民對國家和民族的情感認知。《厲害了,我的國》展示了中國近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彰顯了我國日益增強的國家實力,觀看這部影片,我們會產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故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民族優越感在題干中體現不出來,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公民對國家和民族的情感認知的理解。28.【答案】B【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文化的有關知識。2018年初,央視推出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節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中華經典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兩相融合,再造當下的流行和未來的經典,深受觀眾喜愛和好評。該節目的推出讓經典詩詞洋溢著生機和活力,能激發人們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故①②④符合題意;題目強調的是要傳承傳統文化,而不是改造成先進文化,故③說法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29.【答案】C【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知識。有的家庭竟然通過找公司刷票等操作讓孩子的票數遙遙領先,這種朋友圈拉票行為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倡導的公正和誠信。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30.【答案】(1)孫中山;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2)民主、科學。(3)胡適。軍閥混戰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貢獻。分析材料一可知,材料一中的先生是孫中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2)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分析材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可知,材料二中的“兩位先生”指的是新文化運動中主張的民主和科學思想。(3)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作者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胡適。軍閥混戰的中國響起了思想啟蒙的聲音,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特別是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的解放,從而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社會。【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理解。31.【答案】(1)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1.西安事變、2.淞滬會戰。(3)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到1947年許多國家相繼取消了不平等條約,與中國簽訂新約;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史稱“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本題考查的是西安事變和淞滬會戰。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安事變拉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序幕;淞滬會戰打破了日軍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3)本題考查的是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中國的抗日戰爭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高的事例:到1947年許多國家相繼取消了不平等條約,與中國簽訂新約;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2.【答案】(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2)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3)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國情出發,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放戰爭【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舉行。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2)本題考查的是八七會議和秋收起義。據材料一“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后,毛澤東等人發動群眾,進行了武裝暴動”可知,材料一中緊急會議是指1927年8月7日召開的八七會議,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武裝暴動受挫后,毛澤東所作出的戰略轉變是放棄攻打城市,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1927年,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起義開始時攻占了一些縣城,但由于城市里敵人的力量比較強大,工農革命軍損失慘重。毛澤東分析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他率領工農革命軍向湘贛邊的井岡山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國情出發,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成立、八七會議、秋收起義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3.【答案】(1)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2)兩位同學的說法不正確。雖然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總體看我國仍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科教興國戰略。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要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兩位同學的說法不正確。雖然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總體看我國仍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34.【答案】(1)2013至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2013至2017年來,我國貧困人口逐年減少;我國扶貧工作成就顯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存在較大差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等。(3)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2013至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2013至2017年來,我國貧困人口逐年減少;我國扶貧工作成就顯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存在較大差距。為此,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2)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有關知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等。(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蕭山區空港片學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競賽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蕭山區空港片學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競賽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