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19年初中畢業生社會法治學業考試模擬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19·浙江模擬)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 博覽會在上海舉辦。該博覽會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 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 )A.出口 全球 B.進口 多元C.進口 全球 D.出口 一體2.(2019·海曙模擬)下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我們劃分四大地理區域的主要依據是( )①地理位置 ②自然地理 ③民族分布 ④人文地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各種氣候類型中,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影響最大。圖中深受夏季風影響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19·嘉興模擬)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講述諸子百家時,將某一學派的思想主張概括為“構建理想社會:平等、互利、兼愛”。這一學派最有可能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4.(2019·海曙模擬)“朕選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節度使轄區),即使他們都貪濁,也不及武臣一人為害之大。”宋太祖這一舉措( )①造成重武輕文的局面 ②增強了軍隊作戰能力③導致官僚機構的膨脹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8·嘉興)漢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這一時期刺史主要負責( )A.行政事務 B.軍事管理 C.監察事務 D.財政管理6.(2019·海曙模擬)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這)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炮聲震撼了中國,也震撼了亞洲。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它指的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2019九上·嘉興期末)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為此,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大力(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8.(2019·海曙模擬)人們通常把標志性事件作為定位歷史的坐標。下列事件與結論搭配正確的是( )選項 事件 結論① 戊戌變法 完成了從君主制到共和的轉變② 辛亥革命 結束了中國的封建統治③ 五四運動 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④ 十一屆三中全會 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19·海曙模擬)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小明對“新中國成立意義”進行了如下梳理,不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2019·海曙模擬)王某因違反交通法規被罰款;柴某因醉駕被處拘役。他們的行為分別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C.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D.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11.(2019·海曙模擬)2019年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該法是對我國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創新。外媒評論稱這部法律為外商在華投資提供了更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現了中國足夠的開放性。本法的立法依據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B.《中國人民共和國物權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12.(2019·海曙模擬)武漢一男子自認為未帶危險品,以人身自由不受侵害為由,強闖安檢,沖撞安檢員,進入地鐵,被行政拘留10天。針對該事件,以下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②處罰該男子是不公平的③該男子的人身自由受到了侵犯 ④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3.(2019·海曙模擬)見下圖:《最多跑一次改革》,此項措施( )A.拓寬了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B.增加了政府工作人員的負擔C.體現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D.體現了我國協商民主的特有形式14.(2019·海曙模擬)每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會聚北京,共商國是。份份議案、提案,直指住房、醫療、教育等群眾最為關切的問題。兩會是民意的薈萃,是群眾意見、建議最為集中的表達。材料體現的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15.(2019·海曙模擬)來自北京的中學生張京來寧波研學,走出火車站他決定先去天一閣·月湖景區,一路上他邊欣賞美景,一邊探究問題,請你與他一起進行。材料一:材料二:天一閣博物館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私人藏書樓,有悠久精深的藏書文化、宛如天開的園林藝術和古樸典雅的古建筑風格。月湖始鑿于唐,于北宋年間形成“十洲“勝景,素有“浙東鄒魯”的美譽,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浙東學術文化。月湖之畔的高麗使館遺址,展現了“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歷史長度。2018年10月29日,天一閣·月湖景區成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來首批公布的5A級旅游景區之一。材料三:2018年9月17日天一閣論壇·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學論壇在天一閣博物館召開,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論壇將舉辦地點定在寧波更體現了寧波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開展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論壇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深化拓展天一閣與文學的關聯,使書藏古今的南國書城的影響力更加國際化。(1)天一閣·月湖景區在寧波火車站的什么方位 判讀的依據是什么 (2)在景區看到了一些介紹(材料二),請根據介紹概括天一閣·月湖景區成為5A級景區的優勢。(3)天一閣論壇的舉辦對寧波發展有何意義 (4)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你認為該如何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16.(2019·海曙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偶然與必然】材料一:有人認為,哥倫布是因為“迷路了”,才偶然“發現”了美洲。也有人認為,當時即使沒有哥倫布,也必然會有別人“發現”美洲。【交流與發展】材料二:世界因15世紀90年代的新發現而發生了變化:西方逐漸成為世界中心。西方國家利用它們在工業技術、政治制度上的優勢,孜孜不倦地探求在這個全新時代尋求霸權的道路。——摘編自《西方大國崛起的條件》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2)根據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西方逐漸成為“世界中心”的歷史條件。(3)“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得到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支持和參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是寧波發展的重大機遇。根據上圖,闡述寧波應如何憑借自身優勢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17.(2019·海曙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78年—2017年浙江省經濟發展狀況(數據來源:浙江省統計信息網)材料二:40年來,浙江省著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殿,到2017年,江民營經濟創造了全省65.4%的生產總值。浙江省研究與試驗發殿(R&D)經費支出由1990年的2億元增至2017年的1266億,高等教育入學率為58.2%(1)材料一反映了浙江省取得了哪些經濟成就 (2)請分析材料一與材料二之間的關系。(3)從材料一中你還發現了什么問題 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法 18.(2019·海曙模擬)2019年是二戰爆發80周年。某校九年級學生通過手抄報形式開展“反思戰爭,守衛和平”探究活動。手抄報分以下板塊,請你一起完成。板塊一【畫導圖憶二戰】板塊二【看漫畫悟二戰】板塊三【聯時政展未來】材料一2018年12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共進晚餐并舉行會晤。雙方同意加強各領域對話與合作增進教育、人文交流。——新華網材料二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2019年3月15日遭遇血腥恐怖襲擊。槍擊案造成至少50人死亡、50人受傷。新西蘭總理阿德恩說這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恐怖襲擊”。——新華網(1)上圖關于二戰中的“戰爭重要階段”有一部分看不清楚了,請你將空白處補充完整。(2)漫畫表達的主題是什么 結合史實論證該主題對二戰反法西斯勝利的重要性。(3)從當今時代主題的角度出發,請你為維護世界和平提兩條合理化建議。19.(2019·海曙模擬)同學曉明記錄了他某一天的所見所聞,請你用所學法律知識幫他答疑解惑。懂法論事 早晨,曉明看到校門口前有警察叔叔在指揮疏導交通,老師、學校保安在維護秩序,家長志愿者在協助同學過馬路。他覺得一切井然,安全舒心。從中曉明感受到了哪些方面懂法論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知法明理 踩著鈴聲,曉明進入教室,聽到不少同學議論說王亮自認為成績不好,不想來讀書了。作為班長,曉明該如何從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角度勸說王亮堅持完成學業 踐法維權 放學回家,曉明在公交車站看到令人憤恨的一幕,三個社會青年在威脅勒索一位小同學。從正義的角度說說曉明該怎么辦 析法判案 回家后,曉明看到一則新聞:23歲的張某在微信上添加了一個自稱“記者”的人。此人以需要新聞報道材料為由,請張某為其提供軍艦等照片。張某被優厚條件吸引,經常利析法判案用學習旅游的機會搜集內部資料。兩年時間,張某向“記者”提供了“遼寧艦”等照片500余張,接受“記者”20多萬元“經費”,泄露了國家秘密,最終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張某行為的危害性。(1)從中曉明感受到了哪些方面懂法論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2)作為班長,曉明該如何從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角度勸說王亮堅持完成學業 (3)放學回家,曉明在公交車站看到令人憤恨的一幕,三個社會青年在威脅勒索一位小同學。從正義的角度說說曉明該怎么辦 (4)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張某行為的危害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2018年時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該博覽會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故選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識記。2.【答案】(1)B(2)D【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分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們劃分四大地理區域的主要依據是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所以①②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2)本題考查的是夏季風的影響。我國深受夏季影響的主要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所以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地理分布劃分依據的識記,對季風氣候影響的理解。3.【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道家主張“無為而治”,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順其自然,不可強求。墨家的創始人墨子主張“兼愛”和“非攻”,要求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堅決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戰爭。提倡“構建理想社會:平等、互利、兼愛”的是墨家的主張。D項墨家主張 “兼愛、非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墨子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解讀題干材料和運用所學解答問題的能力。本題解題關鍵是從“平等、互利、兼愛”切入,結合所學知識點百家爭鳴進行思考解答。4.【答案】D【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有關知識。從題目中的“朕選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節度使轄區),即使他們都貪濁,也不及武臣一人為害之大”可知,這體現了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這項政策導致官僚機構的膨脹,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但不利于軍隊作戰能力的增強。【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影響的理解。5.【答案】C【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朝刺史制度的有關知識。為了強化監察制度,在中央,漢武帝設立司隸校尉,監察和檢舉京師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為。在地方,將全國劃分為13個監察區域,稱為“十三州部”,每個州設一個刺史,負責監察地方官員,并抑制和打擊地方豪強。漢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這一時期刺史主要負責監察事務。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朝刺史制度的理解。6.【答案】A【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鴉片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題目中的信息“這是一塊界碑”“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發生于1839年,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的識記。7.【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 依據題干關鍵詞“欲脫夢寐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意思是中國人要擺脫愚昧無知的狀態,就應該以科學、民主權利為指導思想。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8.【答案】D【知識點】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要歷史事件。辛亥革命完成了中國從君主制到共和的轉變,所以①錯誤;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但中國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②不符合題意;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要歷史事件及影響的識記。9.【答案】A【知識點】解放戰爭;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基本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①表述錯誤,但符合題意;②③④都是新中國成立的意義,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中國成立影響的識記。10.【答案】D【知識點】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違法行為的有關知識。王某因違反交通法規被罰款,屬于行政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柴某因醉駕被處拘役,屬于犯罪,為刑事違法行為。故選D。【點評】本題難道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違法行為的理解。11.【答案】C【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憲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憲法是普通法律法規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憲法地位的理解。12.【答案】C【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自由和法治的有關知識。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自由是法律之內的自由,自由如果脫離法律的限制,必將導致混亂與傷害。所以①④符合題意;該男子處罰了法律,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②③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自由和法治關系的理解。13.【答案】C【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漫畫《最多跑一次改革》,此項措施體現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4.【答案】B【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有關知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舉辦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政協會議的召開,政協委員會聚北京,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以①④符合題意。②③與題意無關。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理解。15.【答案】(1)北方(東北或西北);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風景優美;名勝古跡多等。(3)加強寧波對外交流:提高寧波國內外知名度,促進寧波發展;提高寧波文化軟實力;豐富寧波市民文化生活等。(4)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自豪感;要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要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等。【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定向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該圖采用一般定向法,即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所以天一閣·月湖景區在寧波火車站東北方。(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天一閣·月湖景區成為5A級景區的優勢有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風景優美、名勝古跡多等。(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一閣論壇的舉辦有利于加強寧波對外交流;有利于提高寧波國內外知名度,促進寧波發展;有利于提高寧波文化軟實力;有利于豐富寧波市民文化生活等。(4)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文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自豪感;要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要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對定向法的判讀,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6.【答案】(1)觀點一:是偶然的;理由:哥倫布遠航的目的是東方(印度或中國),結果卻到了美洲。觀點二:是必然的;理由:當時已經具備了“發現”美洲的歷史條件,如商品經濟發展、尋金熱、陸上商路受阻、傳播天主教、科技條件具備等。觀點三: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必然性理由見前面。(2)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西方國家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人類文明又向前邁進一大步。(3)位于東南沿海,交通便利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寧波成為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發揮悠久的經商傳統,擴大對外貿易;臨近長三角、海西等經濟區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新航路的開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觀點一:是偶然的;理由:哥倫布遠航的目的是東方(印度或中國),結果卻到了美洲。觀點二:是必然的;理由:當時已經具備了“發現”美洲的歷史條件,如商品經濟發展、尋金熱、陸上商路受阻、傳播天主教、科技條件具備等。觀點三: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必然性理由見前面。(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西方國家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人類文明又向前邁進一大步。這些都促使西方逐漸成為“世界中心”。(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寧波位于東南沿海,交通便利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寧波成為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發揮悠久的經商傳統,擴大對外貿易;臨近長三角、海西等經濟區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的開辟、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7.【答案】(1)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浙江省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3)城鄉發展不平衡。大力發展生產力;加大教育扶貧力度;進一步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等。【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制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科教興國戰略。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浙江省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為此,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加大教育扶貧力度;進一步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8.【答案】(1)進一步擴大: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重要轉折點: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走向勝利: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規模最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世界反法斯同盟建立:1942年11月1日《聯合國宣言》發表等。(2)團結(合作)。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促進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1944年6月6日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組成的盟軍部隊諾曼底登陸成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重要轉折點,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紅軍對日宣戰,中國對日本猛烈反攻,構成了強大的國際壓力,加速日本投降。(3)當今時代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共同構建和平、發展、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立公平、公正、開放和非歧視的多邊國際貿易體制;加強和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重要進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進一步擴大: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規模最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世界反法斯同盟建立:1942年11月1日《聯合國宣言》發表等;重要轉折點: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走向勝利: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2)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有關知識。分析漫畫可知,該漫畫表達的主題是團結(合作)。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促進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1944年6月6日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組成的盟軍部隊諾曼底登陸成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重要轉折點,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紅軍對日宣戰,中國對日本猛烈反攻,構成了強大的國際壓力,加速日本投降。(3)本題考查的是和平與發展的有關知識。當今時代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共同構建和平、發展、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立公平、公正、開放和非歧視的多邊國際貿易體制;加強和發揮聯合國的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的識記,對和平與發展主題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答案】(1)社會保護、學校保護。(2)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作為未成年人,王亮享有受教育權,同時必須認真履行受教育的義務。(3)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小明應以實際行動守護正義;見義智為,既能保護好自己又能制止不法侵害,講究策略的方法均可,如大聲呼叫,尋求成人幫助等。(4)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或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張某的行為泄露了國家秘密,破壞了國家軍事安全;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理應受到法律制裁。【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權利和義務;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包括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題文材料中對未成年實施保護的主體是警察、學校保安、老師,體現對未成年的人社會保護、學校保護。(2)本題考查的是權利和義務的有關知識。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作為未成年人,王亮享有受教育權,同時必須認真履行受教育的義務。(3)本題考查的是正義的有關知識。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小明應以實際行動守護正義;見義智為,既能保護好自己又能制止不法侵害,講究策略的方法均可,如大聲呼叫,尋求成人幫助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正義、權利和義務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19年初中畢業生社會法治學業考試模擬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19·浙江模擬)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 博覽會在上海舉辦。該博覽會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 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 )A.出口 全球 B.進口 多元C.進口 全球 D.出口 一體【答案】C【知識點】2018年時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時事政治。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該博覽會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故選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識記。2.(2019·海曙模擬)下圖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我們劃分四大地理區域的主要依據是( )①地理位置 ②自然地理 ③民族分布 ④人文地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各種氣候類型中,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影響最大。圖中深受夏季風影響的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B(2)D【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四大地理分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們劃分四大地理區域的主要依據是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所以①②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2)本題考查的是夏季風的影響。我國深受夏季影響的主要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所以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四大地理分布劃分依據的識記,對季風氣候影響的理解。3.(2019·嘉興模擬)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講述諸子百家時,將某一學派的思想主張概括為“構建理想社會:平等、互利、兼愛”。這一學派最有可能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D【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道家主張“無為而治”,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順其自然,不可強求。墨家的創始人墨子主張“兼愛”和“非攻”,要求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堅決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戰爭。提倡“構建理想社會:平等、互利、兼愛”的是墨家的主張。D項墨家主張 “兼愛、非攻”,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墨子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解讀題干材料和運用所學解答問題的能力。本題解題關鍵是從“平等、互利、兼愛”切入,結合所學知識點百家爭鳴進行思考解答。4.(2019·海曙模擬)“朕選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節度使轄區),即使他們都貪濁,也不及武臣一人為害之大。”宋太祖這一舉措( )①造成重武輕文的局面 ②增強了軍隊作戰能力③導致官僚機構的膨脹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有關知識。從題目中的“朕選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節度使轄區),即使他們都貪濁,也不及武臣一人為害之大”可知,這體現了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這項政策導致官僚機構的膨脹,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但不利于軍隊作戰能力的增強。【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影響的理解。5.(2018·嘉興)漢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這一時期刺史主要負責( )A.行政事務 B.軍事管理 C.監察事務 D.財政管理【答案】C【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漢朝刺史制度的有關知識。為了強化監察制度,在中央,漢武帝設立司隸校尉,監察和檢舉京師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為。在地方,將全國劃分為13個監察區域,稱為“十三州部”,每個州設一個刺史,負責監察地方官員,并抑制和打擊地方豪強。漢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這一時期刺史主要負責監察事務。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朝刺史制度的理解。6.(2019·海曙模擬)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這)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炮聲震撼了中國,也震撼了亞洲。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它指的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答案】A【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鴉片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題目中的信息“這是一塊界碑”“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發生于1839年,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的識記。7.(2019九上·嘉興期末)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為此,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大力(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 依據題干關鍵詞“欲脫夢寐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意思是中國人要擺脫愚昧無知的狀態,就應該以科學、民主權利為指導思想。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8.(2019·海曙模擬)人們通常把標志性事件作為定位歷史的坐標。下列事件與結論搭配正確的是( )選項 事件 結論① 戊戌變法 完成了從君主制到共和的轉變② 辛亥革命 結束了中國的封建統治③ 五四運動 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④ 十一屆三中全會 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知識點】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要歷史事件。辛亥革命完成了中國從君主制到共和的轉變,所以①錯誤;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但中國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②不符合題意;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要歷史事件及影響的識記。9.(2019·海曙模擬)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小明對“新中國成立意義”進行了如下梳理,不正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知識點】解放戰爭;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中國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基本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①表述錯誤,但符合題意;②③④都是新中國成立的意義,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中國成立影響的識記。10.(2019·海曙模擬)王某因違反交通法規被罰款;柴某因醉駕被處拘役。他們的行為分別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C.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D.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答案】D【知識點】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違法行為的有關知識。王某因違反交通法規被罰款,屬于行政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柴某因醉駕被處拘役,屬于犯罪,為刑事違法行為。故選D。【點評】本題難道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違法行為的理解。11.(2019·海曙模擬)2019年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該法是對我國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創新。外媒評論稱這部法律為外商在華投資提供了更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現了中國足夠的開放性。本法的立法依據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B.《中國人民共和國物權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答案】C【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憲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憲法是普通法律法規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憲法地位的理解。12.(2019·海曙模擬)武漢一男子自認為未帶危險品,以人身自由不受侵害為由,強闖安檢,沖撞安檢員,進入地鐵,被行政拘留10天。針對該事件,以下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②處罰該男子是不公平的③該男子的人身自由受到了侵犯 ④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C【知識點】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自由和法治的有關知識。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自由是法律之內的自由,自由如果脫離法律的限制,必將導致混亂與傷害。所以①④符合題意;該男子處罰了法律,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②③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自由和法治關系的理解。13.(2019·海曙模擬)見下圖:《最多跑一次改革》,此項措施( )A.拓寬了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B.增加了政府工作人員的負擔C.體現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D.體現了我國協商民主的特有形式【答案】C【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漫畫《最多跑一次改革》,此項措施體現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4.(2019·海曙模擬)每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會聚北京,共商國是。份份議案、提案,直指住房、醫療、教育等群眾最為關切的問題。兩會是民意的薈萃,是群眾意見、建議最為集中的表達。材料體現的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有關知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舉辦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政協會議的召開,政協委員會聚北京,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以①④符合題意。②③與題意無關。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理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15.(2019·海曙模擬)來自北京的中學生張京來寧波研學,走出火車站他決定先去天一閣·月湖景區,一路上他邊欣賞美景,一邊探究問題,請你與他一起進行。材料一:材料二:天一閣博物館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私人藏書樓,有悠久精深的藏書文化、宛如天開的園林藝術和古樸典雅的古建筑風格。月湖始鑿于唐,于北宋年間形成“十洲“勝景,素有“浙東鄒魯”的美譽,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浙東學術文化。月湖之畔的高麗使館遺址,展現了“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歷史長度。2018年10月29日,天一閣·月湖景區成為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來首批公布的5A級旅游景區之一。材料三:2018年9月17日天一閣論壇·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學論壇在天一閣博物館召開,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論壇將舉辦地點定在寧波更體現了寧波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開展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論壇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深化拓展天一閣與文學的關聯,使書藏古今的南國書城的影響力更加國際化。(1)天一閣·月湖景區在寧波火車站的什么方位 判讀的依據是什么 (2)在景區看到了一些介紹(材料二),請根據介紹概括天一閣·月湖景區成為5A級景區的優勢。(3)天一閣論壇的舉辦對寧波發展有何意義 (4)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你認為該如何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答案】(1)北方(東北或西北);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風景優美;名勝古跡多等。(3)加強寧波對外交流:提高寧波國內外知名度,促進寧波發展;提高寧波文化軟實力;豐富寧波市民文化生活等。(4)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自豪感;要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要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等。【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定向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該圖采用一般定向法,即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所以天一閣·月湖景區在寧波火車站東北方。(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天一閣·月湖景區成為5A級景區的優勢有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風景優美、名勝古跡多等。(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一閣論壇的舉辦有利于加強寧波對外交流;有利于提高寧波國內外知名度,促進寧波發展;有利于提高寧波文化軟實力;有利于豐富寧波市民文化生活等。(4)本題考查的是中華文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自豪感;要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薪火相傳,代代守護;要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跨越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對定向法的判讀,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6.(2019·海曙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偶然與必然】材料一:有人認為,哥倫布是因為“迷路了”,才偶然“發現”了美洲。也有人認為,當時即使沒有哥倫布,也必然會有別人“發現”美洲。【交流與發展】材料二:世界因15世紀90年代的新發現而發生了變化:西方逐漸成為世界中心。西方國家利用它們在工業技術、政治制度上的優勢,孜孜不倦地探求在這個全新時代尋求霸權的道路。——摘編自《西方大國崛起的條件》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2)根據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西方逐漸成為“世界中心”的歷史條件。(3)“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得到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支持和參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是寧波發展的重大機遇。根據上圖,闡述寧波應如何憑借自身優勢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答案】(1)觀點一:是偶然的;理由:哥倫布遠航的目的是東方(印度或中國),結果卻到了美洲。觀點二:是必然的;理由:當時已經具備了“發現”美洲的歷史條件,如商品經濟發展、尋金熱、陸上商路受阻、傳播天主教、科技條件具備等。觀點三: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必然性理由見前面。(2)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西方國家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人類文明又向前邁進一大步。(3)位于東南沿海,交通便利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寧波成為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發揮悠久的經商傳統,擴大對外貿易;臨近長三角、海西等經濟區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新航路的開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回答合理即可,觀點一:是偶然的;理由:哥倫布遠航的目的是東方(印度或中國),結果卻到了美洲。觀點二:是必然的;理由:當時已經具備了“發現”美洲的歷史條件,如商品經濟發展、尋金熱、陸上商路受阻、傳播天主教、科技條件具備等。觀點三: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必然性理由見前面。(2)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西方國家先后建立起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人類文明又向前邁進一大步。這些都促使西方逐漸成為“世界中心”。(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寧波位于東南沿海,交通便利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寧波成為對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發揮悠久的經商傳統,擴大對外貿易;臨近長三角、海西等經濟區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的開辟、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7.(2019·海曙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78年—2017年浙江省經濟發展狀況(數據來源:浙江省統計信息網)材料二:40年來,浙江省著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殿,到2017年,江民營經濟創造了全省65.4%的生產總值。浙江省研究與試驗發殿(R&D)經費支出由1990年的2億元增至2017年的1266億,高等教育入學率為58.2%(1)材料一反映了浙江省取得了哪些經濟成就 (2)請分析材料一與材料二之間的關系。(3)從材料一中你還發現了什么問題 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法 【答案】(1)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浙江省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3)城鄉發展不平衡。大力發展生產力;加大教育扶貧力度;進一步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等。【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制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科教興國戰略。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浙江省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一可知,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為此,我們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加大教育扶貧力度;進一步開展鄉村振興戰略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科教興國戰略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8.(2019·海曙模擬)2019年是二戰爆發80周年。某校九年級學生通過手抄報形式開展“反思戰爭,守衛和平”探究活動。手抄報分以下板塊,請你一起完成。板塊一【畫導圖憶二戰】板塊二【看漫畫悟二戰】板塊三【聯時政展未來】材料一2018年12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共進晚餐并舉行會晤。雙方同意加強各領域對話與合作增進教育、人文交流。——新華網材料二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2019年3月15日遭遇血腥恐怖襲擊。槍擊案造成至少50人死亡、50人受傷。新西蘭總理阿德恩說這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恐怖襲擊”。——新華網(1)上圖關于二戰中的“戰爭重要階段”有一部分看不清楚了,請你將空白處補充完整。(2)漫畫表達的主題是什么 結合史實論證該主題對二戰反法西斯勝利的重要性。(3)從當今時代主題的角度出發,請你為維護世界和平提兩條合理化建議。【答案】(1)進一步擴大: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重要轉折點: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走向勝利: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規模最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世界反法斯同盟建立:1942年11月1日《聯合國宣言》發表等。(2)團結(合作)。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促進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1944年6月6日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組成的盟軍部隊諾曼底登陸成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重要轉折點,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紅軍對日宣戰,中國對日本猛烈反攻,構成了強大的國際壓力,加速日本投降。(3)當今時代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共同構建和平、發展、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立公平、公正、開放和非歧視的多邊國際貿易體制;加強和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重要進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進一步擴大: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規模最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世界反法斯同盟建立:1942年11月1日《聯合國宣言》發表等;重要轉折點: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走向勝利: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2)本題考查的是二戰的有關知識。分析漫畫可知,該漫畫表達的主題是團結(合作)。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促進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1944年6月6日由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組成的盟軍部隊諾曼底登陸成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重要轉折點,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紅軍對日宣戰,中國對日本猛烈反攻,構成了強大的國際壓力,加速日本投降。(3)本題考查的是和平與發展的有關知識。當今時代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世界各國共同構建和平、發展、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立公平、公正、開放和非歧視的多邊國際貿易體制;加強和發揮聯合國的作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二戰的識記,對和平與發展主題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2019·海曙模擬)同學曉明記錄了他某一天的所見所聞,請你用所學法律知識幫他答疑解惑。懂法論事 早晨,曉明看到校門口前有警察叔叔在指揮疏導交通,老師、學校保安在維護秩序,家長志愿者在協助同學過馬路。他覺得一切井然,安全舒心。從中曉明感受到了哪些方面懂法論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知法明理 踩著鈴聲,曉明進入教室,聽到不少同學議論說王亮自認為成績不好,不想來讀書了。作為班長,曉明該如何從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角度勸說王亮堅持完成學業 踐法維權 放學回家,曉明在公交車站看到令人憤恨的一幕,三個社會青年在威脅勒索一位小同學。從正義的角度說說曉明該怎么辦 析法判案 回家后,曉明看到一則新聞:23歲的張某在微信上添加了一個自稱“記者”的人。此人以需要新聞報道材料為由,請張某為其提供軍艦等照片。張某被優厚條件吸引,經常利析法判案用學習旅游的機會搜集內部資料。兩年時間,張某向“記者”提供了“遼寧艦”等照片500余張,接受“記者”20多萬元“經費”,泄露了國家秘密,最終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張某行為的危害性。(1)從中曉明感受到了哪些方面懂法論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2)作為班長,曉明該如何從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角度勸說王亮堅持完成學業 (3)放學回家,曉明在公交車站看到令人憤恨的一幕,三個社會青年在威脅勒索一位小同學。從正義的角度說說曉明該怎么辦 (4)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張某行為的危害性。【答案】(1)社會保護、學校保護。(2)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作為未成年人,王亮享有受教育權,同時必須認真履行受教育的義務。(3)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小明應以實際行動守護正義;見義智為,既能保護好自己又能制止不法侵害,講究策略的方法均可,如大聲呼叫,尋求成人幫助等。(4)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或國家安全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張某的行為泄露了國家秘密,破壞了國家軍事安全;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理應受到法律制裁。【知識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權利和義務;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包括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題文材料中對未成年實施保護的主體是警察、學校保安、老師,體現對未成年的人社會保護、學校保護。(2)本題考查的是權利和義務的有關知識。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作為未成年人,王亮享有受教育權,同時必須認真履行受教育的義務。(3)本題考查的是正義的有關知識。面對非正義的行為,小明應以實際行動守護正義;見義智為,既能保護好自己又能制止不法侵害,講究策略的方法均可,如大聲呼叫,尋求成人幫助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正義、權利和義務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19年初中畢業生社會法治學業考試模擬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19年初中畢業生社會法治學業考試模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