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月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月考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月考試卷
一、選擇題(40分)
1.大河流域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下列選項搭配正確的是(  )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B.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
C.尼羅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黃河、長江——中國—楔形文字
【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的搭配是正確的。故選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四大文明古國的識記。
2.(2018八上·臺州開學考)表演關于古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話劇時,劇中最有可能出現的臺詞是( ?。?br/>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r/>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C.“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br/>D.“因為他賢能,部落聯首領的職位理應讓給他。”
【答案】C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古代印度的人類文明是種姓制度,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古印度種姓制度中,武士和國王等世俗統治者屬于剎帝利階層。
ABD三項與種姓制度無關,不符合題意;
項,不符合題意;
C項“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最有可能出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種姓制度的相關知識。
3.(2019八上·柯橋月考)下圖中的①、②、③處應填寫的朝代(時期)分別是什么?( ?。?br/>A.①東周;②戰國;③秦朝 B.①東周;②戰國;③東漢
C.①戰國;②東周;③秦朝 D.①戰國;②東周;③東漢
【答案】A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百家爭鳴;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A項①東周;②戰國;③秦朝是圖中的①、②、③處應填寫的朝代(時期),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夏朝至漢朝這一段時期我國朝代更替的順序。需要準確識記相關朝代的先后順序。中國王朝更迭順序口訣為: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西漢和東漢);三分魏蜀吳,二晉(西晉和東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4.(2019八上·柯橋月考)下列示意圖能夠反映我國古代分封制的是( ?。?br/>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隸,分給親屬和功臣等,封他們做諸侯,諸侯又將自己封地內的土地、平民和奴隸 ,分賜給卿大夫,卿大夫繼續向下分封給士。
A項是我國古代分封制,符合題意;
B項是秦朝開創的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不符合題意;
C項是西歐的等級制度,不符合題意;
D項是古印度的種姓制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答本題,把握和識記相關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5.(2018八上·杭州月考)提出“民貴” “君輕”的思想的是 ( ?。?br/>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韓非子
【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孟子把孔子“仁”的理論推廣發展為“仁政”思想,主張“民貴君輕”。
C項孟子提出“民貴” “君輕”的思想,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孟子的思想。
6.(2019八上·柯橋月考)“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權的是(  )
A.全體的公民 B.全體成年的男性公民
C.世代居住雅典的公民 D.所有希臘公民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紀,雅典的政治生活中產生了一條重要而特別的法律,陶片放逐法,陶片是用以投票的一般陶器的碎片。陶片放逐法常常被用來放逐那些失去了民眾支持的政治領袖。由于在雅典只有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參政議政,而婦女、外邦人和奴隸都沒有權力,所以“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權的是全體成年的男性公民。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全體成年的男性公民在“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陶片放逐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靈活運用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
7.(2019八上·柯橋月考)下列有關古希臘文化成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希臘神話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奇葩
B.《荷馬史詩》是世界聞名的長篇文學作品,相傳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
C.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
D.埃斯庫羅斯被譽為“喜劇之父”
【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埃斯庫羅斯被稱為“悲劇之父”,他的代表作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阿里斯托芬是著名的喜劇作家,被稱為"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劇觸及當時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描述了雅典奴隸主民主制危機時期的社會生活,恩格斯曾經稱阿里斯托芬為“喜劇之父”和“有強烈傾向的詩人”。
ABC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埃斯庫羅斯被譽為“喜劇之父”敘述不正確,埃斯庫羅斯被譽為“悲劇之父”,“喜劇之父”是阿里斯托芬,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古希臘文化成就。要準確識記古希臘文化成就,尤其記住埃斯庫羅斯被譽為“悲劇之父”,“喜劇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8.(2019八上·柯橋月考)11世紀新興的城市中,不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的是( ?。?br/>A.巴黎和威尼斯 B.威尼斯和熱那亞
C.熱那亞和倫敦 D.巴黎和倫敦
【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 【分析】依據所學可知,十一世紀西歐各國的城市的興起,是與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緊密相關的,這時候西歐各國已完成了封建化過程,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的門類越來越多,手工業脫離農業而獨立,商品生產的出現和發展使西歐的封建社會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典型的國家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法國的巴黎、馬賽,英國的倫敦;其中巴黎和倫敦不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
ABC三項不符合即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的條件,不符合題意;
D項巴黎和倫敦不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古西歐城市的興起。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的限定詞“不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結合西歐城市的興起的相關知識解答問題,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能夠從典型的城市中區分出共同點和不同點,利用排除法解答問題。
9.(2019八上·柯橋月考)伊斯蘭教教歷紀年的元年開始于(  )。
A.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B.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
C.阿拉伯半島最終完成統一 D.穆罕默德逝世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622年,穆罕默德帶領少數信徒離開麥加,出走麥地那,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穆罕默德既是宗教領袖,又是政治首腦,為此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
B項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的622年開始伊斯蘭教教歷紀年的元年,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伊斯蘭教歷的有關內容。注意掌握伊斯蘭教的相關知識。
10.(2019八上·柯橋月考)阿拉伯帝國在科學、文學、哲學等諸多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下列成就屬于阿拉伯帝國的有(  )
①“阿拉伯數字” ②《醫典》 ③《天方夜譚》 ④創造“代數學”一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所以稱為“阿拉伯數字”。①不屬于阿拉伯帝國的成就,應排除含①的選項。
D項②③④屬于阿拉伯帝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阿拉伯的文化成就,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11.(2019八上·柯橋月考)大化改新所采取的措施中,作為日本治國基礎的是( ?。?br/>A.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
B.土地收歸國有
C.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D.參照中國律令制度,編訂律令法典
【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六七世紀時,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天皇和一些曾經留學中國的士大夫決心參照隋唐制度,實行改革。7世紀中期,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成功,新上臺執政的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大化改新開始了。改新參照中國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701年又發布了《大寶律令》,律令規定授予皇族以下貴族、官吏的位階及相應的特權。同時,確立嚴格劃分良賤的身分制。668年,中大兄即位為天智天皇,編纂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這些法典逐漸成為日本治國的基礎。
ABC三項是大化革新的內容,但不是“日本治國的基礎”,不符合題意;
D項參照中國律令制度,編訂律令法典是日本治國的基礎,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掌握大化改新的措施及影響是解題的關鍵。
12.(2019八上·柯橋月考)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使其進入到什么社會形態(  )
A.奴隸社會 B.封建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答案】B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7世紀中期,新上臺執政的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大化改新開始,改新從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經濟上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等等。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B項封建社會是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會形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大化改新的相關史實。
13.(2019八上·柯橋月考)下列關于基督教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
①創始人是喬達摩 悉達多 ②奉《圣經》為經典
③認為耶穌是“救世主” ④產生于公元前1世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世紀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傳道者宣傳說,耶穌就是“救世主”。耶穌叫人長期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熬仁乐鳌痹谙ED語中稱作基督,后來把信仰基督耶穌的宗教稱為基督教。故②③正確?;浇坍a生于公元1世紀,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 悉達多,故①④錯誤。
C項②③敘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基督教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基督教的相關史實。
14.(2019八上·柯橋月考)秦朝實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等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br/>A.實現國家統一 B.加強中央集權
C.促進經濟文化發展 D.增強國家軍事實力
【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蕃籬,卻匈奴七百余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秦始皇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實行的措施,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
本題以《史記 秦始皇本紀》的內容為切入點,考查的是點。
A項實現國家統一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加強中央集權是秦朝實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钡却胧┑母灸康模项}意;
C項促進經濟文化發展是秦朝實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等措施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題意;
D項增強國家軍事實力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鞏固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
15.(2019八上·臺州開學考)詩歌和童謠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一種途徑,在秦朝時期,流行這樣一句童謠“阿房,阿房,亡始皇”。這句童謠暗指( ?。?br/>A.阿房將發動起義滅亡秦朝 B.秦朝濫用民力,以致民怨沸騰
C.秦朝刑法特別殘酷 D.秦始皇將葬于阿房宮
【答案】B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題干的童謠“阿房,阿房,亡始皇”實際是暗指修建阿房宮使得秦始皇濫用民力,農民階級受到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成千上萬的農民背井離鄉,脫離農業生產,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再加上其刑法嚴苛,最終導致百姓的反抗。
B項秦朝濫用民力,以致民怨沸騰是題干童謠暗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的暴政相關內容,旨在考查認知和分析的能力。
16.(2019八上·柯橋月考)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熱播后,很多人對漢武帝的文韜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漢武帝的治國核心思想源于( ?。?br/>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答案】C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所以漢武帝治國的核心思想來源于儒家思想。
C項儒家思想是漢武帝的治國核心思想的來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題以電視劇《漢武大帝》為切入點,考查漢武帝鞏固大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注意掌握漢武帝鞏固大統一的措施。
17.(2019八上·柯橋月考)“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边@則紀功石刻說的是( ?。?br/>A.秦始皇統一六國
B.秦始皇統一文字
C.漢武帝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
D.漢武帝奠定了今天中國行政區域劃分的基礎
【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題干中“六合”指的是戰國七雄中除秦國外的六國,“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說明六國已經被秦統一;而“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說明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本質。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統一六國,認為自己的功業超過古代三皇五帝,便把“皇”與“帝”連在一起,稱“皇帝”,并自稱“始皇帝”。故題干這則紀功石刻說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史實。
A項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边@則紀功石刻說的內容,符合題意;
B項與材料主旨意義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始皇統一六國。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18.(2019八上·柯橋月考)觀察下面的時間軸,西漢歷史的起止時間應標識在( ?。?br/>A.①④之間 B.②③之間 C.①③之間 D.②④之間
【答案】A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西漢的起止時間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建國到公元9年王莽篡權,西漢結束。
A項①④之間是西漢歷史的起止時間,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漢歷史的起止時間,旨在考查學生知識的識記能力。準確識記西漢建立和滅亡的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19.(2019八上·柯橋月考)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時期,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br/>A.大批人被征去興修靈渠 B.士兵奔赴前線與匈奴作戰
C.市場上開始使用統一的貨幣 D.皇帝親自下地耕作
【答案】D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秦朝時期,秦始皇派人興修靈渠,溝通了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秦朝統一文字為小篆;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秦時期市場上開始使用統一的貨幣。
ABC三項秦朝時期可能遇到,不符合題意;
D項皇帝親自下地耕作秦朝時期不可能遇到,皇帝親自下地耕作出現在漢朝,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的有關史實。熟練掌握秦朝的主要歷史史實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0.(2019八上·柯橋月考)2018年3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在北京揭牌。中國歷史上曾有過類似作用的舉措是( ?。?br/>A.秦始皇統一度量衡 B.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度
C.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D.元世祖設立行省制度
【答案】B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為強化監察制度,在中央設立司隸校尉,負責監察和檢舉京師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為.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即州部,每個州部設刺史一人,為專職監察官,對州部內所屬各郡進行監督。
ACD三項都不具有監察職能,不符合題意;
B項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具有監察職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古代的監察制度相關知識。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二、非選擇題
21.(2019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
有一位21世紀的學生穿越時空回到古代,這里正在進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選,下面是幾段選詞:A:我是太陽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馴服了洶濤洪水,各部落首領都向我朝貢
C:我統一了兩河流域,在位時還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D:我普渡眾生,幫助人脫離苦海,我的信徒不計其數
這位學生聽了一知半解,親愛的同學們,你能幫助他嗎?
(1)A是哪國國王?該國國王被稱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誰的?
(2)B是誰?他的兒子破壞了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而用一種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制度代之,以鞏固王權,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制度嗎?
(3)C是誰?他統一后定都在那里?你知道他在位時制定的是什么法典?并且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嗎?
(4)D是誰?他建立的宗教意在反對當時社會的什么制度?
【答案】(1)古代埃及;法老;胡夫。
(2)禹(大禹);禪讓制,世襲制。
(3)漢謨拉比;巴比倫;奴隸主階級。
(4)喬達摩·悉達多/釋加牟尼;種姓制度。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古代埃及的相關知識。A國國王是埃及法老,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為壯觀。
(2)本題考查世襲制。世襲制指的是帝王世代沿襲的制度。在堯舜禹時期,都是通過禪讓的方式民主推選部落聯盟的首領,到禹在位時,社會生產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財產更多了。約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禹也從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奴隸制國家的國王。在禹統治是,他的兒子啟已經有了強大的勢力。禹沒有用禪讓的辦法選擇繼承人,在禹死后,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從此,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3)本題考查古巴比倫的文明。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定都巴比倫。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4)本題考查佛教的相關知識。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因為他屬于釋迦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佛教最初是反對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其基本教義在當時起到了緩和社會矛盾,動搖了婆羅門的統治,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故答案為:(1)古代埃及;法老;胡夫。
(2)禹(大禹);禪讓制,世襲制。
(3)漢謨拉比;巴比倫;奴隸主階級。
(4)喬達摩·悉達多/釋加牟尼;種姓制度。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四大文明古國的相關知識。準確識記四大文明古國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22.(2019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授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
材料三: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經商)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沒收其妻子為官奴婢)。
——《史記 商君列傳》
(1)以上兩則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這次改革的哪一歷史背景?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這方面改革的具體內容怎樣?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國歷史上的哪一改革中的哪一具體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三所描述的改革內容在本國產生了什么共同的影響。
【答案】(1)大化改新;曾來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他們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是當時擁護改革的重要力量。
(2)經濟上的改革;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3)商鞅變法;獎勵農耕,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國力。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依據材料一可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日本大化改新。曾來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遣唐使),他們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是當時擁護改革的重要力量。
(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理解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二描述的經濟方面的改革措施。依據所學知識,其具體內容有: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3)本題主要考查秦國商鞅變法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只有買賣;獎勵頸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軍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比材料二可知,兩次改革都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國力。
故答案為:(1)大化改新;曾來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他們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是當時擁護改革的重要力量。
(2)經濟上的改革;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3)商鞅變法;獎勵農耕,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國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秦國的商鞅變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3.(2019八上·柯橋月考)讀下圖,完成相關題目
(1)上述三幅圖分別是哪一種宗教的建筑風格?圖A  ?。粓DB   ;圖C   
(2)請寫出A,C宗教的發源地和創始人。其中B宗教是什么時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的?
(3)說一說三大宗教成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
【答案】(1)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
(2)基督教:羅馬帝國時期的巴勒斯坦地區,耶穌;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穆罕默德;公元1世紀。
(3)教義迎合了中下層勞動人民精神上的需求;被統治階級利用和扶持。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圖A是基督教的建筑風格;圖B是伊斯蘭教的建筑風格;圖C是佛教的建筑風格。(2)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在古代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印度,是古代印度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其創始人為喬達摩 悉達多;中古的基督教會的勢力不斷膨脹,并控制了人們的思想,基督教成為中世紀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3)宗教是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最初是勞動者精神的互助團體,后來被統治階級利用成為麻痹人民思想的工具。它們的教義迎合了中下層勞動人民精神上的需求,統治階級利用并扶持,因而三大宗教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故答案為:(1)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
(2)基督教:羅馬帝國時期的巴勒斯坦地區,耶穌;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穆罕默德;公元1世紀。
(3)教義迎合了中下層勞動人民精神上的需求;被統治階級利用和扶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關知識。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解題的關鍵是準確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史實。
24.(2019八上·柯橋月考)惠州某學校歷史興趣小組編排的歷史課本劇《秦始皇PK漢武帝》。現請你依據同學們搜集圖片資料,結合同學們編演的秦始皇與漢武帝的PK內容回答問題:
材料一:開創盛世:
材料二:巔峰對決:
請回答:
(1)請依據材料一左圖,結合所學知識,說出秦朝在中央負責監察事務的官職是什么?
(2)依據材料一,結合材料二,回答“朕建立第一個國家”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對決中“我為你創立新制度”中“新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3)依據材料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漢武帝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創造了一代盛世?
(4)材料二中“你的國家14年就亡了”,依據材料,分析該國家滅亡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學習了秦漢時期儒家思想的不同命運,一位同學認為:就其措施的實質或作用來說: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相同的。請說明理由!
【答案】(1)御史大夫。
(2)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中央集權制度。
(3)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強化監察,權集中央;實行鹽鐵專賣、把鑄幣權收歸中央。
(4)秦的暴政。
(5)都出于加強對人們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或都不利于文化發展。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秦朝在中央負責監察事務的官職名稱。秦始皇吸取了戰國時期設置官職的具體經驗,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員,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掌圖籍秘書,監察百官。
(2)本題考查材料一、材料二中,“朕建立第一個國家”的含義、對決中“我為你創立新制度”中“新制度”的名稱。依據材料一,結合材料二,可知,“朕建立第一個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對決中“我為你創立新制度”中“新制度”是指中央集權制度。
(3)本題考查漢武帝創造了一代盛世的主要的措施。依據材料一右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主要采取了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強化監察,權集中央;實行鹽鐵專賣、把鑄幣權收歸中央這些措施創造了一代盛世。
(4)本題考查材料二中“你的國家14年就亡了”的主要的原因。材料二中“你的國家14年就亡了”,依據材料,秦朝滅亡的主要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5)本題考查對就其措施的實質或作用來說: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相同的認識。學習了秦漢時期儒家思想的不同命運,一位同學認為:就其措施的實質或作用來說: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相同的。這是因為漢武帝和秦始皇都出于加強對人們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或都不利于文化發展。
故答案為:(1)御史大夫。
(2)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中央集權制度。
(3)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強化監察,權集中央;實行鹽鐵專賣、把鑄幣權收歸中央。
(4)秦的暴政。
(5)都出于加強對人們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或都不利于文化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漢時期的史實,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秦漢時期的重要史實,把握秦始皇和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25.(2019八上·柯橋月考)(政治篇:民主·專制)公元前5世紀前后,古希臘與春秋戰國之際的古代中國文明高度發展,隨后古羅馬與中國秦漢交相輝映,東西文明雙峰并峙。
材料一:
材料二:執政官任期短,彼此牽制,權力有限,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是元老院,它……有決定內外政策、審查和批準法案、控制并支配國家財產的權力
——《世界通史。羅馬史》
材料三:
(1)圖一中“A”是指古代希臘   城邦?哪些人有資格參加圖一的“公民大會”?
(2)根據材料二,說明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為加強地方的管理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
(4)同時期,中西文明交相輝映,它們在政治文明上有什么明顯的差異?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種政治體制對后世的影響。
【答案】(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結合。
(3)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漢武帝:推恩令。
(4)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成為了延續中國兩年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一《古代A政治機構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公民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因此圖一中“A”是指古代希臘的雅典。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典的公職人員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但是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因此成年男性公民有資格參加圖一的“公民大會”。 (2)根據材料二“執政官任期短,彼此牽制, 權力有限,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是元老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共和國的國家決策權掌握在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手里,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因此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特點是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結合。(3)根據圖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為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實行分封制;根據圖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實行郡縣制;根據圖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頒布推恩令,使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4)根據材料一雅典實行奴隸制民主制度、材料二羅馬共和國實行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結合可知,西方實行民主制度。根據材料三西周實行分封制、秦朝實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等可知,古代中國加強君主專制。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國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成為了延續中國兩年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故答案為:(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結合。
(3)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漢武帝:推恩令。
(4)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成為了延續中國兩年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古代羅馬和古代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立足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 / 1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10月月考試卷
一、選擇題(40分)
1.大河流域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下列選項搭配正確的是( ?。?br/>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B.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
C.尼羅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黃河、長江——中國—楔形文字
2.(2018八上·臺州開學考)表演關于古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話劇時,劇中最有可能出現的臺詞是( ?。?br/>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r/>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C.“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br/>D.“因為他賢能,部落聯首領的職位理應讓給他。”
3.(2019八上·柯橋月考)下圖中的①、②、③處應填寫的朝代(時期)分別是什么?(  )
A.①東周;②戰國;③秦朝 B.①東周;②戰國;③東漢
C.①戰國;②東周;③秦朝 D.①戰國;②東周;③東漢
4.(2019八上·柯橋月考)下列示意圖能夠反映我國古代分封制的是(  )
A. B.
C. D.
5.(2018八上·杭州月考)提出“民貴” “君輕”的思想的是 ( ?。?br/>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韓非子
6.(2019八上·柯橋月考)“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權的是(  )
A.全體的公民 B.全體成年的男性公民
C.世代居住雅典的公民 D.所有希臘公民
7.(2019八上·柯橋月考)下列有關古希臘文化成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希臘神話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奇葩
B.《荷馬史詩》是世界聞名的長篇文學作品,相傳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
C.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
D.埃斯庫羅斯被譽為“喜劇之父”
8.(2019八上·柯橋月考)11世紀新興的城市中,不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的是(  )
A.巴黎和威尼斯 B.威尼斯和熱那亞
C.熱那亞和倫敦 D.巴黎和倫敦
9.(2019八上·柯橋月考)伊斯蘭教教歷紀年的元年開始于( ?。?。
A.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B.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
C.阿拉伯半島最終完成統一 D.穆罕默德逝世
10.(2019八上·柯橋月考)阿拉伯帝國在科學、文學、哲學等諸多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下列成就屬于阿拉伯帝國的有(  )
①“阿拉伯數字” ②《醫典》 ③《天方夜譚》 ④創造“代數學”一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9八上·柯橋月考)大化改新所采取的措施中,作為日本治國基礎的是( ?。?br/>A.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
B.土地收歸國有
C.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D.參照中國律令制度,編訂律令法典
12.(2019八上·柯橋月考)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大化改新使其進入到什么社會形態( ?。?br/>A.奴隸社會 B.封建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13.(2019八上·柯橋月考)下列關于基督教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
①創始人是喬達摩 悉達多 ②奉《圣經》為經典
③認為耶穌是“救世主” ④產生于公元前1世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4.(2019八上·柯橋月考)秦朝實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等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br/>A.實現國家統一 B.加強中央集權
C.促進經濟文化發展 D.增強國家軍事實力
15.(2019八上·臺州開學考)詩歌和童謠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一種途徑,在秦朝時期,流行這樣一句童謠“阿房,阿房,亡始皇”。這句童謠暗指( ?。?br/>A.阿房將發動起義滅亡秦朝 B.秦朝濫用民力,以致民怨沸騰
C.秦朝刑法特別殘酷 D.秦始皇將葬于阿房宮
16.(2019八上·柯橋月考)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熱播后,很多人對漢武帝的文韜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漢武帝的治國核心思想源于( ?。?br/>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7.(2019八上·柯橋月考)“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這則紀功石刻說的是( ?。?br/>A.秦始皇統一六國
B.秦始皇統一文字
C.漢武帝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
D.漢武帝奠定了今天中國行政區域劃分的基礎
18.(2019八上·柯橋月考)觀察下面的時間軸,西漢歷史的起止時間應標識在( ?。?br/>A.①④之間 B.②③之間 C.①③之間 D.②④之間
19.(2019八上·柯橋月考)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時期,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
A.大批人被征去興修靈渠 B.士兵奔赴前線與匈奴作戰
C.市場上開始使用統一的貨幣 D.皇帝親自下地耕作
20.(2019八上·柯橋月考)2018年3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在北京揭牌。中國歷史上曾有過類似作用的舉措是( ?。?br/>A.秦始皇統一度量衡 B.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度
C.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D.元世祖設立行省制度
二、非選擇題
21.(2019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
有一位21世紀的學生穿越時空回到古代,這里正在進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選,下面是幾段選詞:A:我是太陽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馴服了洶濤洪水,各部落首領都向我朝貢
C:我統一了兩河流域,在位時還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D:我普渡眾生,幫助人脫離苦海,我的信徒不計其數
這位學生聽了一知半解,親愛的同學們,你能幫助他嗎?
(1)A是哪國國王?該國國王被稱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誰的?
(2)B是誰?他的兒子破壞了民主推選首領的制度,而用一種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制度代之,以鞏固王權,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么制度嗎?
(3)C是誰?他統一后定都在那里?你知道他在位時制定的是什么法典?并且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嗎?
(4)D是誰?他建立的宗教意在反對當時社會的什么制度?
22.(2019八上·柯橋月考)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授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
材料三: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經商)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沒收其妻子為官奴婢)。
——《史記 商君列傳》
(1)以上兩則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這次改革的哪一歷史背景?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這方面改革的具體內容怎樣?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國歷史上的哪一改革中的哪一具體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三所描述的改革內容在本國產生了什么共同的影響。
23.(2019八上·柯橋月考)讀下圖,完成相關題目
(1)上述三幅圖分別是哪一種宗教的建筑風格?圖A  ??;圖B  ?。粓DC   
(2)請寫出A,C宗教的發源地和創始人。其中B宗教是什么時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的?
(3)說一說三大宗教成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
24.(2019八上·柯橋月考)惠州某學校歷史興趣小組編排的歷史課本劇《秦始皇PK漢武帝》?,F請你依據同學們搜集圖片資料,結合同學們編演的秦始皇與漢武帝的PK內容回答問題:
材料一:開創盛世:
材料二:巔峰對決:
請回答:
(1)請依據材料一左圖,結合所學知識,說出秦朝在中央負責監察事務的官職是什么?
(2)依據材料一,結合材料二,回答“朕建立第一個國家”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對決中“我為你創立新制度”中“新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3)依據材料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漢武帝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創造了一代盛世?
(4)材料二中“你的國家14年就亡了”,依據材料,分析該國家滅亡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5)學習了秦漢時期儒家思想的不同命運,一位同學認為:就其措施的實質或作用來說: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相同的。請說明理由!
25.(2019八上·柯橋月考)(政治篇:民主·專制)公元前5世紀前后,古希臘與春秋戰國之際的古代中國文明高度發展,隨后古羅馬與中國秦漢交相輝映,東西文明雙峰并峙。
材料一:
材料二:執政官任期短,彼此牽制,權力有限,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是元老院,它……有決定內外政策、審查和批準法案、控制并支配國家財產的權力
——《世界通史。羅馬史》
材料三:
(1)圖一中“A”是指古代希臘   城邦?哪些人有資格參加圖一的“公民大會”?
(2)根據材料二,說明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為加強地方的管理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
(4)同時期,中西文明交相輝映,它們在政治文明上有什么明顯的差異?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兩種政治體制對后世的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的搭配是正確的。故選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四大文明古國的識記。
2.【答案】C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古代印度的人類文明是種姓制度,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古印度種姓制度中,武士和國王等世俗統治者屬于剎帝利階層。
ABD三項與種姓制度無關,不符合題意;
項,不符合題意;
C項“別看我只是一個武士,但我和國王同屬剎帝利?!?最有可能出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種姓制度的相關知識。
3.【答案】A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百家爭鳴;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A項①東周;②戰國;③秦朝是圖中的①、②、③處應填寫的朝代(時期),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夏朝至漢朝這一段時期我國朝代更替的順序。需要準確識記相關朝代的先后順序。中國王朝更迭順序口訣為: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西漢和東漢);三分魏蜀吳,二晉(西晉和東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4.【答案】A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隸,分給親屬和功臣等,封他們做諸侯,諸侯又將自己封地內的土地、平民和奴隸 ,分賜給卿大夫,卿大夫繼續向下分封給士。
A項是我國古代分封制,符合題意;
B項是秦朝開創的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不符合題意;
C項是西歐的等級制度,不符合題意;
D項是古印度的種姓制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答本題,把握和識記相關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5.【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孟子把孔子“仁”的理論推廣發展為“仁政”思想,主張“民貴君輕”。
C項孟子提出“民貴” “君輕”的思想,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孟子的思想。
6.【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公元前5世紀,雅典的政治生活中產生了一條重要而特別的法律,陶片放逐法,陶片是用以投票的一般陶器的碎片。陶片放逐法常常被用來放逐那些失去了民眾支持的政治領袖。由于在雅典只有本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參政議政,而婦女、外邦人和奴隸都沒有權力,所以“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權的是全體成年的男性公民。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全體成年的男性公民在“陶片放逐法”中具有投票權,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陶片放逐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靈活運用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
7.【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埃斯庫羅斯被稱為“悲劇之父”,他的代表作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阿里斯托芬是著名的喜劇作家,被稱為"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劇觸及當時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描述了雅典奴隸主民主制危機時期的社會生活,恩格斯曾經稱阿里斯托芬為“喜劇之父”和“有強烈傾向的詩人”。
ABC三項敘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埃斯庫羅斯被譽為“喜劇之父”敘述不正確,埃斯庫羅斯被譽為“悲劇之父”,“喜劇之父”是阿里斯托芬,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古希臘文化成就。要準確識記古希臘文化成就,尤其記住埃斯庫羅斯被譽為“悲劇之父”,“喜劇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8.【答案】D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 【分析】依據所學可知,十一世紀西歐各國的城市的興起,是與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緊密相關的,這時候西歐各國已完成了封建化過程,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的門類越來越多,手工業脫離農業而獨立,商品生產的出現和發展使西歐的封建社會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典型的國家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法國的巴黎、馬賽,英國的倫敦;其中巴黎和倫敦不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
ABC三項不符合即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的條件,不符合題意;
D項巴黎和倫敦不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古西歐城市的興起。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的限定詞“不僅是政治中心又是商賈云集的著名商業中心”,結合西歐城市的興起的相關知識解答問題,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能夠從典型的城市中區分出共同點和不同點,利用排除法解答問題。
9.【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622年,穆罕默德帶領少數信徒離開麥加,出走麥地那,在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穆罕默德既是宗教領袖,又是政治首腦,為此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
B項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的622年開始伊斯蘭教教歷紀年的元年,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伊斯蘭教歷的有關內容。注意掌握伊斯蘭教的相關知識。
10.【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所以稱為“阿拉伯數字”。①不屬于阿拉伯帝國的成就,應排除含①的選項。
D項②③④屬于阿拉伯帝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阿拉伯的文化成就,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11.【答案】D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六七世紀時,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天皇和一些曾經留學中國的士大夫決心參照隋唐制度,實行改革。7世紀中期,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成功,新上臺執政的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大化改新開始了。改新參照中國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701年又發布了《大寶律令》,律令規定授予皇族以下貴族、官吏的位階及相應的特權。同時,確立嚴格劃分良賤的身分制。668年,中大兄即位為天智天皇,編纂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這些法典逐漸成為日本治國的基礎。
ABC三項是大化革新的內容,但不是“日本治國的基礎”,不符合題意;
D項參照中國律令制度,編訂律令法典是日本治國的基礎,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掌握大化改新的措施及影響是解題的關鍵。
12.【答案】B
【知識點】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7世紀中期,新上臺執政的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大化改新開始,改新從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經濟上把貴族土地收歸國有等等。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B項封建社會是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會形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大化改新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大化改新的相關史實。
13.【答案】C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世紀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救世主”的到來。傳道者宣傳說,耶穌就是“救世主”。耶穌叫人長期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熬仁乐鳌痹谙ED語中稱作基督,后來把信仰基督耶穌的宗教稱為基督教。故②③正確?;浇坍a生于公元1世紀,佛教的創始人是喬達摩 悉達多,故①④錯誤。
C項②③敘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基督教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基督教的相關史實。
14.【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蕃籬,卻匈奴七百余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秦始皇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實行的措施,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
本題以《史記 秦始皇本紀》的內容為切入點,考查的是點。
A項實現國家統一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加強中央集權是秦朝實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钡却胧┑母灸康?,符合題意;
C項促進經濟文化發展是秦朝實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钡却胧┑哪康?,但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題意;
D項增強國家軍事實力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鞏固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
15.【答案】B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題干的童謠“阿房,阿房,亡始皇”實際是暗指修建阿房宮使得秦始皇濫用民力,農民階級受到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成千上萬的農民背井離鄉,脫離農業生產,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再加上其刑法嚴苛,最終導致百姓的反抗。
B項秦朝濫用民力,以致民怨沸騰是題干童謠暗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的暴政相關內容,旨在考查認知和分析的能力。
16.【答案】C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所以漢武帝治國的核心思想來源于儒家思想。
C項儒家思想是漢武帝的治國核心思想的來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題以電視劇《漢武大帝》為切入點,考查漢武帝鞏固大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注意掌握漢武帝鞏固大統一的措施。
17.【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題干中“六合”指的是戰國七雄中除秦國外的六國,“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說明六國已經被秦統一;而“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說明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本質。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統一六國,認為自己的功業超過古代三皇五帝,便把“皇”與“帝”連在一起,稱“皇帝”,并自稱“始皇帝”。故題干這則紀功石刻說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史實。
A項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這則紀功石刻說的內容,符合題意;
B項與材料主旨意義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始皇統一六國。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18.【答案】A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西漢的起止時間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建國到公元9年王莽篡權,西漢結束。
A項①④之間是西漢歷史的起止時間,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漢歷史的起止時間,旨在考查學生知識的識記能力。準確識記西漢建立和滅亡的史實是解題的關鍵。
19.【答案】D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秦朝時期,秦始皇派人興修靈渠,溝通了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秦朝統一文字為小篆;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秦時期市場上開始使用統一的貨幣。
ABC三項秦朝時期可能遇到,不符合題意;
D項皇帝親自下地耕作秦朝時期不可能遇到,皇帝親自下地耕作出現在漢朝,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的有關史實。熟練掌握秦朝的主要歷史史實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0.【答案】B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為強化監察制度,在中央設立司隸校尉,負責監察和檢舉京師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為.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即州部,每個州部設刺史一人,為專職監察官,對州部內所屬各郡進行監督。
ACD三項都不具有監察職能,不符合題意;
B項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具有監察職能,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古代的監察制度相關知識。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21.【答案】(1)古代埃及;法老;胡夫。
(2)禹(大禹);禪讓制,世襲制。
(3)漢謨拉比;巴比倫;奴隸主階級。
(4)喬達摩·悉達多/釋加牟尼;種姓制度。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國家;古代印度及佛教;炎帝、黃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古代埃及的相關知識。A國國王是埃及法老,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為壯觀。
(2)本題考查世襲制。世襲制指的是帝王世代沿襲的制度。在堯舜禹時期,都是通過禪讓的方式民主推選部落聯盟的首領,到禹在位時,社會生產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財產更多了。約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禹也從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奴隸制國家的國王。在禹統治是,他的兒子啟已經有了強大的勢力。禹沒有用禪讓的辦法選擇繼承人,在禹死后,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從此,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3)本題考查古巴比倫的文明。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定都巴比倫。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4)本題考查佛教的相關知識。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因為他屬于釋迦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佛教最初是反對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其基本教義在當時起到了緩和社會矛盾,動搖了婆羅門的統治,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故答案為:(1)古代埃及;法老;胡夫。
(2)禹(大禹);禪讓制,世襲制。
(3)漢謨拉比;巴比倫;奴隸主階級。
(4)喬達摩·悉達多/釋加牟尼;種姓制度。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四大文明古國的相關知識。準確識記四大文明古國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
22.【答案】(1)大化改新;曾來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他們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是當時擁護改革的重要力量。
(2)經濟上的改革;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3)商鞅變法;獎勵農耕,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國力。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依據材料一可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日本大化改新。曾來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遣唐使),他們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是當時擁護改革的重要力量。
(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理解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二描述的經濟方面的改革措施。依據所學知識,其具體內容有: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3)本題主要考查秦國商鞅變法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只有買賣;獎勵頸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軍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比材料二可知,兩次改革都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國力。
故答案為:(1)大化改新;曾來過中國的日本留學生,他們回國后積極宣揚唐朝的制度,是當時擁護改革的重要力量。
(2)經濟上的改革;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照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3)商鞅變法;獎勵農耕,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國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秦國的商鞅變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3.【答案】(1)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
(2)基督教:羅馬帝國時期的巴勒斯坦地區,耶穌;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穆罕默德;公元1世紀。
(3)教義迎合了中下層勞動人民精神上的需求;被統治階級利用和扶持。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圖A是基督教的建筑風格;圖B是伊斯蘭教的建筑風格;圖C是佛教的建筑風格。(2)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在古代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印度,是古代印度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其創始人為喬達摩 悉達多;中古的基督教會的勢力不斷膨脹,并控制了人們的思想,基督教成為中世紀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3)宗教是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最初是勞動者精神的互助團體,后來被統治階級利用成為麻痹人民思想的工具。它們的教義迎合了中下層勞動人民精神上的需求,統治階級利用并扶持,因而三大宗教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故答案為:(1)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
(2)基督教:羅馬帝國時期的巴勒斯坦地區,耶穌;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穆罕默德;公元1世紀。
(3)教義迎合了中下層勞動人民精神上的需求;被統治階級利用和扶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關知識。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解題的關鍵是準確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史實。
24.【答案】(1)御史大夫。
(2)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中央集權制度。
(3)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強化監察,權集中央;實行鹽鐵專賣、把鑄幣權收歸中央。
(4)秦的暴政。
(5)都出于加強對人們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或都不利于文化發展。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秦朝在中央負責監察事務的官職名稱。秦始皇吸取了戰國時期設置官職的具體經驗,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員,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掌圖籍秘書,監察百官。
(2)本題考查材料一、材料二中,“朕建立第一個國家”的含義、對決中“我為你創立新制度”中“新制度”的名稱。依據材料一,結合材料二,可知,“朕建立第一個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對決中“我為你創立新制度”中“新制度”是指中央集權制度。
(3)本題考查漢武帝創造了一代盛世的主要的措施。依據材料一右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主要采取了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強化監察,權集中央;實行鹽鐵專賣、把鑄幣權收歸中央這些措施創造了一代盛世。
(4)本題考查材料二中“你的國家14年就亡了”的主要的原因。材料二中“你的國家14年就亡了”,依據材料,秦朝滅亡的主要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5)本題考查對就其措施的實質或作用來說: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相同的認識。學習了秦漢時期儒家思想的不同命運,一位同學認為:就其措施的實質或作用來說: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相同的。這是因為漢武帝和秦始皇都出于加強對人們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或都不利于文化發展。
故答案為:(1)御史大夫。
(2)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中央集權制度。
(3)頒布推恩令,解決王國問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強化監察,權集中央;實行鹽鐵專賣、把鑄幣權收歸中央。
(4)秦的暴政。
(5)都出于加強對人們思想控制的目的;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或都不利于文化發展。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漢時期的史實,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秦漢時期的重要史實,把握秦始皇和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25.【答案】(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結合。
(3)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漢武帝:推恩令。
(4)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成為了延續中國兩年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一《古代A政治機構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公民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因此圖一中“A”是指古代希臘的雅典。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典的公職人員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但是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因此成年男性公民有資格參加圖一的“公民大會”。 (2)根據材料二“執政官任期短,彼此牽制, 權力有限,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是元老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馬共和國的國家決策權掌握在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手里,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因此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特點是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結合。(3)根據圖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為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實行分封制;根據圖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實行郡縣制;根據圖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頒布推恩令,使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越來越小。(4)根據材料一雅典實行奴隸制民主制度、材料二羅馬共和國實行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結合可知,西方實行民主制度。根據材料三西周實行分封制、秦朝實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等可知,古代中國加強君主專制。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國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成為了延續中國兩年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故答案為:(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結合。
(3)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漢武帝:推恩令。
(4)西方: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中國: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成為了延續中國兩年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古代羅馬和古代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立足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仲巴县| 敦煌市| 蒙山县| 马尔康县| 彭泽县| 罗江县| 邓州市| 大埔县| 应城市| 留坝县| 南漳县| 铁力市| 中超| 海口市| 周宁县| 清水县| 双鸭山市| 罗城| 仙游县| 新营市| 吉林省| 天镇县| 兰考县| 楚雄市| 和政县| 盘锦市| 忻州市| 杭锦后旗| 洛隆县| 文昌市| 夏津县| 庆安县| 佛坪县| 龙江县| 卢湾区| 祁门县| 兴业县| 久治县| 白河县| 康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