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蒼南縣靈溪學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蒼南縣靈溪學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蒼南縣靈溪學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9八上·蒼南期中)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中國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處政權的建立者是(  )
A.劉邦 B.劉秀 C.劉備 D.劉徹
2.(2019八上·蒼南期中)某班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以“藍色的地中海文明”為主題的探究活動,其搜集的主要參考書目應該是(  )
A.《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B.《雅典政治制度》
C.《阿育王:一部孔雀王國史》 D.《失落的文明:巴比倫》
3.(2019八上·蒼南期中)2019年3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向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贈送了一份特殊禮物—1688年法國出版的首部《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該特殊禮物反映出法國很早就有學者宣傳(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兵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2019八上·蒼南期中)公元前211年,邯鄲人去集市買米,要用的貨幣是(  )
A. B. C. D.
5.(2019八上·蒼南期中)習近平強調加大對行政執法的監督,曾經指出:“健全國家監察組織架構,形成全面覆蓋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的國家監察體系。”秦朝時,負責監察事務的是(  )
A.丞相 B.司隸校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6.(2019八上·蒼南期中)一位歷史學家說,秦始皇的殘酷無道達到離奇的境界:可是他統一中國的工作,用長遠的眼光設計,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實能支持后一種觀點的是(  )
①建立中央集權制 ②統一文字 ③建造阿房宮 ④修建驪山陵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7.(2019八上·蒼南期中)“漢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術以約束官吏,效法家而嚴懲貪官,王道霸道,交錯為用”這說明漢武帝治國的特點是(  )
A.“無為而治” B.儒法并用
C.休養生息 D.“以德化民”
8.(2019八上·蒼南期中)19世紀的德國法學家耶林說,羅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羅馬法(  )
A.是羅馬共和國第一部成文法典
B.規定發放津貼鼓勵公民參與政治
C.規定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D.是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9.(2019八上·蒼南期中)某校八年(2)班同學聚焦中國秦漢開疆拓土的歷史開展研究性學習,下列可參考的史實是(  )
①秦朝:北擊匈奴修筑長城
②秦朝:統一度量衡
③西漢:新疆歸屬中央管轄
④西漢:文景之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9八上·蒼南期中)古代中國科技文化發展長期走在世界前列。下列科技文化成就與下圖人物相關的是(  )
A.改進了造紙術 B.發明“麻沸散
C.開創了中醫臨床理論體系 D.寫出了文學著作《史記》
二、非選擇題
11.(2019八上·蒼南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民生問題是每年“兩會”的焦點,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提出:民生工作要面廣量大,具有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等特點,要堅持不懈,一件接著一件辦。要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優化醫療服務,減輕群眾負擔,放大投入效應
材料二:下圖為百家爭鳴時期三位代表人物
材料三:儒家學說從創立到作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經歷了艱難的歷程。
(1)材料一最能體現出材料二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張(寫字母) 該思想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張受到當時統治者的青睞(寫字母) 該思想家屬于哪個學派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儒家學說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
12.(2019八上·蒼南期中)大一統的漢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她的強盛給我們實現民族復興帶來許多啟示。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
材料一: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令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語,徹底實行了。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
——[美]阿爾伯特·克雷格《哈佛極簡中國史》
材料二:漢武帝在開發利源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包括…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等,這套新經濟政策的設計者是桑弘羊、孔僅等。
——傅樂成《中國通史》
材料三:歷史上,自從張騫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們載著漢朝的絲綢等貨物,從長安穿過河西走廊,經西域運往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更遠的歐洲。這條溝通歐亞的陸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通過這條道路,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傳到西域;西域的良種馬、寶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等植物,以至多種樂器和歌舞等傳入中國。漢武帝還大力開辟海上交通。其中,從山東沿海出發的船只穿過黃海,可到達朝鮮、日本。更重要的一條航線是從東南沿海港口出發,經中南半島南下,繞過馬來半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通往孟加拉灣沿岸,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
——摘編自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的措施是什么 此措施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分別指什么措施
(3)結合材料三概括漢武帝時期絲綢之路發展的表現。
(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漢朝的興盛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什么重要啟示。
13.(2019八上·蒼南期中)公元前5世紀前后,古希臘與春秋戰國之際的古代中國文明高度發展,隨后古羅馬與中國秦漢交相輝映,東西文明雙峰并峙。
材料一:古代希臘A城邦政治機構示意圖
材料二:B朝行政機構示意圖
(1)材料一中“A”是指古代希臘哪個城邦 城邦內什么人有資格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
(2)材料二中“B”朝的制度是由誰開創的 “郡守“縣令”表明當時在地方實行什么制度
(3)中西文明交相輝映,A城邦與B朝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明顯的差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結合所學可知,秦與新朝之間為西漢,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秦朝與新朝之間為西漢,所以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處政權應西漢,建立者是劉邦。
A項劉邦是空白處西漢政權的建立者,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西漢建立時間的識記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識記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的史實。
2.【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地中海文明”。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地中海產生的古代文明有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因此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應搜集的主要參考書目應是《雅典政治制度》。
A項《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屬于尼羅河文明,不符合題意;
B項《雅典政治制度》應該是其搜集的主要參考書目,符合題意;
C項《阿育王:一部孔雀王國史》屬于印度文明,不符合題意;
D項《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屬于古巴比倫文明,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某班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以“藍色的地中海文明”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為切入點,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雅典民主政治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民主政治的影響。
3.【答案】A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故該特殊禮物反映出法國很早就有學者宣傳儒家思想。
A項儒家思想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中的《論語導讀》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材料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4.【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于公元前210年統一了全國的貨幣,規定以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統一全國貨幣。
A項為圓形方孔錢,是公元前211年,邯鄲人去集市買米,要用的貨幣,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秦統一后使用的圓形方孔錢,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鞏固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分析能力。重點識記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規定以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
5.【答案】D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秦朝建立后,為加強封建統治,秦始皇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
A項丞相秦朝時掌管行政,不符合題意;
BC兩項是漢武帝時期設立的,不符合題意;
D項御史大夫秦朝時,負責監察事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秦朝時,負責監察事務的是御史大夫。
6.【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實行郡縣制,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后世王朝一直沿用;還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為了開發嶺南地區,他興修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為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他還派兵攻打越族。①②能支持后一種觀點。③④也是秦始皇的作為,能支持前一種觀點。
B項①②能支持后一種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答案】B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尊儒術以約束官吏”說明漢武帝治國運用儒家思想;“效法家而嚴懲貪官”說明漢武帝治國運用法家思想。“漢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術以約束官吏,效法家而嚴懲貪官,王道霸道,交錯為用”。這說明漢武帝治國的特點是儒法并用。
A項“無為而治”是漢初采取的黃老之學,不符合題意;
B項儒法并用是題干材料說明的漢武帝治國的特點,符合題意;
CD兩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武帝治國的特點,要求具備材料分析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措施的相關歷史史實。
8.【答案】D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德國法學家耶林曾評價道:“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而這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其中的“法律”指的是《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他組建了一個法典編纂委員會。從529年起,委員會歷時6年,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時把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題的論文和著作匯編為《法學匯纂》,又編成指導學習法律文獻的《法理概要》后來,查士丁尼又命人將自己執政時期的法令編輯為《新法典》。以上這4部法律文獻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羅馬民法大全》被譽為歐洲民法的基礎。
A項是羅馬共和國第一部成文法典所述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規定發放津貼鼓勵公民參與政治題干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
C項規定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是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法,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查士丁尼法典》的影響。
9.【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秦漢開疆拓土”,聯系所學知識,秦為安定北邊,派蒙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①③是中國秦漢開疆拓土的措施;②秦朝:統一度量衡是秦朝在經濟上鞏固統一的措施;④西漢:文景之治是西漢政治上的措施;故②④不符合題干中的“秦漢開疆拓土”這一信息。
B項①③是中國秦漢開疆拓土的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漢開疆拓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秦漢時期鞏固統一的措施。
10.【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東漢時,蔡倫在總結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降低了造紙的成本,同時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為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杰出貢獻。
A項改進了造紙術的是蔡倫,符合題意;
B項發明“麻沸散”的是華佗,不符合題意;
C項開創了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是張仲景,不符合題意;
D項寫出了文學著作《史記》的是司馬遷,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
11.【答案】(1)B;仁
(2)C;法家
(3)秦:焚書坑儒;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知識點】百家爭鳴;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1)材料一體現了“民生問題”。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包括“仁”和“禮”兩部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張“愛人”,要廣泛的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應強加于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
(2)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后被秦始皇采用。
(3)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發布焚書令,后又把暗中批評他的一些儒生在咸陽活埋,實行焚書坑儒,這嚴重摧殘了文化,遏制了人們的思想。漢武帝為了統一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故答案為:(1)B;仁。
(2)C;法家。
(3)秦:焚書坑儒;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思想、韓非子的思想、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儒家學說采取的措施。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2.【答案】(1)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2)把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專賣
(3)表現:開辟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或答:絲綢之路路線多、長,經過國家多);絲綢之路進行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絲綢之路交流物品豐富(或答:絲綢之路貿易發達);成為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或答: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文化交流)。
(4)堅持對外開放,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堅持發展經濟等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探究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1)據材料“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令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語,徹底實行了。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的措施是“推恩令”;西漢初年,分封了許多封國,諸侯王勢力強大,地方上的豪強地主橫征暴斂,導致社會秩序混亂,嚴重威脅中央集權。為消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鞏固國家的統治,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議,頒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諸侯國。從此諸侯國越分越小,勢力越弱,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逐漸消除,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治,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強,使西漢實現了政治上的大一統。
據材料“漢武帝在開發利源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包括……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等,這套新經濟政策的設計者是桑弘羊、孔僅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分別指把統一鑄造五銖錢,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專賣。漢武帝是地主階級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漢武帝時期,經濟上,把統一鑄造五銖錢,鑄幣權收歸中央、煮鹽和冶鐵等經營權收歸中央,實行抑商政策,他在位時期,西漢王朝在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實現了大一統,西漢進入鼎盛時期,這也是我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絲綢之路發展的表現是開辟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或答:絲綢之路路線多、長,經過國家多);絲綢之路進行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絲綢之路交流物品豐富(或答:絲綢之路貿易發達);成為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或答: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文化交流)。
(4)本題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堅持對外開放,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堅持發展經濟等。
故答案為:(1)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2)把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專賣。
(3)表現:開辟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或答:絲綢之路路線多、長,經過國家多);絲綢之路進行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絲綢之路交流物品豐富(或答:絲綢之路貿易發達);成為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或答: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文化交流)。
(4)堅持對外開放,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堅持發展經濟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大一統的漢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他的強盛給我們實現民族復興帶來許多啟示為切入點,以三則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措施和絲綢之路,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識記與靈活掌握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措施和絲綢之路的相關歷史史實。
13.【答案】(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秦始皇或嬴政;郡縣制
(3)A城邦實行民主制,B朝實行中央集權專制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雅典城邦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伯里克利擴大了公民的權利,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雅典的民主政治僅適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因此有資格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的人是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
(2)根據所學知識,為了加強對全國的統治,秦始皇創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中央政府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太尉管理軍事。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二級行政機構,分天下為36郡,郡下設縣;郡的長官稱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各級官員都由朝廷直接程任免;因此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縣制。
(3)古代西方以希臘雅典為代表,以民主政治為特征;古代東方以中國為代表,則是盛行中央集權專制制度。
故答案為:(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秦始皇或嬴政;郡縣制。
(3)A城邦實行民主制,B朝實行中央集權專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 / 1浙江省蒼南縣靈溪學區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9八上·蒼南期中)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中國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處政權的建立者是(  )
A.劉邦 B.劉秀 C.劉備 D.劉徹
【答案】A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結合所學可知,秦與新朝之間為西漢,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秦朝與新朝之間為西漢,所以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處政權應西漢,建立者是劉邦。
A項劉邦是空白處西漢政權的建立者,符合題意;
BCD三項均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西漢建立時間的識記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識記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的史實。
2.(2019八上·蒼南期中)某班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以“藍色的地中海文明”為主題的探究活動,其搜集的主要參考書目應該是(  )
A.《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世界》 B.《雅典政治制度》
C.《阿育王:一部孔雀王國史》 D.《失落的文明:巴比倫》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地中海文明”。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地中海產生的古代文明有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因此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應搜集的主要參考書目應是《雅典政治制度》。
A項《尼羅河畔的金字塔世界》屬于尼羅河文明,不符合題意;
B項《雅典政治制度》應該是其搜集的主要參考書目,符合題意;
C項《阿育王:一部孔雀王國史》屬于印度文明,不符合題意;
D項《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屬于古巴比倫文明,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某班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以“藍色的地中海文明”為主題的探究活動為切入點,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雅典民主政治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民主政治的影響。
3.(2019八上·蒼南期中)2019年3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向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贈送了一份特殊禮物—1688年法國出版的首部《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該特殊禮物反映出法國很早就有學者宣傳(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兵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A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故該特殊禮物反映出法國很早就有學者宣傳儒家思想。
A項儒家思想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中的《論語導讀》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材料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4.(2019八上·蒼南期中)公元前211年,邯鄲人去集市買米,要用的貨幣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于公元前210年統一了全國的貨幣,規定以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統一全國貨幣。
A項為圓形方孔錢,是公元前211年,邯鄲人去集市買米,要用的貨幣,符合題意;
BCD三項都不是秦統一后使用的圓形方孔錢,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鞏固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分析能力。重點識記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規定以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
5.(2019八上·蒼南期中)習近平強調加大對行政執法的監督,曾經指出:“健全國家監察組織架構,形成全面覆蓋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的國家監察體系。”秦朝時,負責監察事務的是(  )
A.丞相 B.司隸校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答案】D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秦朝建立后,為加強封建統治,秦始皇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
A項丞相秦朝時掌管行政,不符合題意;
BC兩項是漢武帝時期設立的,不符合題意;
D項御史大夫秦朝時,負責監察事務,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知道秦朝時,負責監察事務的是御史大夫。
6.(2019八上·蒼南期中)一位歷史學家說,秦始皇的殘酷無道達到離奇的境界:可是他統一中國的工作,用長遠的眼光設計,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實能支持后一種觀點的是(  )
①建立中央集權制 ②統一文字 ③建造阿房宮 ④修建驪山陵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實行郡縣制,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后世王朝一直沿用;還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為了開發嶺南地區,他興修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為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他還派兵攻打越族。①②能支持后一種觀點。③④也是秦始皇的作為,能支持前一種觀點。
B項①②能支持后一種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7.(2019八上·蒼南期中)“漢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術以約束官吏,效法家而嚴懲貪官,王道霸道,交錯為用”這說明漢武帝治國的特點是(  )
A.“無為而治” B.儒法并用
C.休養生息 D.“以德化民”
【答案】B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尊儒術以約束官吏”說明漢武帝治國運用儒家思想;“效法家而嚴懲貪官”說明漢武帝治國運用法家思想。“漢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術以約束官吏,效法家而嚴懲貪官,王道霸道,交錯為用”。這說明漢武帝治國的特點是儒法并用。
A項“無為而治”是漢初采取的黃老之學,不符合題意;
B項儒法并用是題干材料說明的漢武帝治國的特點,符合題意;
CD兩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漢武帝治國的特點,要求具備材料分析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措施的相關歷史史實。
8.(2019八上·蒼南期中)19世紀的德國法學家耶林說,羅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羅馬法(  )
A.是羅馬共和國第一部成文法典
B.規定發放津貼鼓勵公民參與政治
C.規定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D.是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答案】D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德國法學家耶林曾評價道:“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而這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其中的“法律”指的是《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他組建了一個法典編纂委員會。從529年起,委員會歷時6年,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時把歷代羅馬法學家有關法律問題的論文和著作匯編為《法學匯纂》,又編成指導學習法律文獻的《法理概要》后來,查士丁尼又命人將自己執政時期的法令編輯為《新法典》。以上這4部法律文獻統稱為《羅馬民法大全》。《羅馬民法大全》被譽為歐洲民法的基礎。
A項是羅馬共和國第一部成文法典所述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規定發放津貼鼓勵公民參與政治題干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
C項規定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是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馬法,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查士丁尼法典》的影響。
9.(2019八上·蒼南期中)某校八年(2)班同學聚焦中國秦漢開疆拓土的歷史開展研究性學習,下列可參考的史實是(  )
①秦朝:北擊匈奴修筑長城
②秦朝:統一度量衡
③西漢:新疆歸屬中央管轄
④西漢:文景之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秦漢開疆拓土”,聯系所學知識,秦為安定北邊,派蒙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①③是中國秦漢開疆拓土的措施;②秦朝:統一度量衡是秦朝在經濟上鞏固統一的措施;④西漢:文景之治是西漢政治上的措施;故②④不符合題干中的“秦漢開疆拓土”這一信息。
B項①③是中國秦漢開疆拓土的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漢開疆拓土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秦漢時期鞏固統一的措施。
10.(2019八上·蒼南期中)古代中國科技文化發展長期走在世界前列。下列科技文化成就與下圖人物相關的是(  )
A.改進了造紙術 B.發明“麻沸散
C.開創了中醫臨床理論體系 D.寫出了文學著作《史記》
【答案】A
【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東漢時,蔡倫在總結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降低了造紙的成本,同時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為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杰出貢獻。
A項改進了造紙術的是蔡倫,符合題意;
B項發明“麻沸散”的是華佗,不符合題意;
C項開創了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是張仲景,不符合題意;
D項寫出了文學著作《史記》的是司馬遷,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蔡倫改進造紙術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秦漢時期的科技成就。
二、非選擇題
11.(2019八上·蒼南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民生問題是每年“兩會”的焦點,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提出:民生工作要面廣量大,具有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等特點,要堅持不懈,一件接著一件辦。要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優化醫療服務,減輕群眾負擔,放大投入效應
材料二:下圖為百家爭鳴時期三位代表人物
材料三:儒家學說從創立到作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經歷了艱難的歷程。
(1)材料一最能體現出材料二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張(寫字母) 該思想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張受到當時統治者的青睞(寫字母) 該思想家屬于哪個學派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儒家學說分別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1)B;仁
(2)C;法家
(3)秦:焚書坑儒;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知識點】百家爭鳴;昌盛的秦漢文化
【解析】【分析】(1)材料一體現了“民生問題”。聯系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包括“仁”和“禮”兩部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張“愛人”,要廣泛的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應強加于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
(2)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后被秦始皇采用。
(3)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發布焚書令,后又把暗中批評他的一些儒生在咸陽活埋,實行焚書坑儒,這嚴重摧殘了文化,遏制了人們的思想。漢武帝為了統一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故答案為:(1)B;仁。
(2)C;法家。
(3)秦:焚書坑儒;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思想、韓非子的思想、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儒家學說采取的措施。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2.(2019八上·蒼南期中)大一統的漢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她的強盛給我們實現民族復興帶來許多啟示。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
材料一: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令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語,徹底實行了。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
——[美]阿爾伯特·克雷格《哈佛極簡中國史》
材料二:漢武帝在開發利源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包括…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等,這套新經濟政策的設計者是桑弘羊、孔僅等。
——傅樂成《中國通史》
材料三:歷史上,自從張騫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商人們載著漢朝的絲綢等貨物,從長安穿過河西走廊,經西域運往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更遠的歐洲。這條溝通歐亞的陸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通過這條道路,漢朝的絲綢、漆器等物品,以及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傳到西域;西域的良種馬、寶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等植物,以至多種樂器和歌舞等傳入中國。漢武帝還大力開辟海上交通。其中,從山東沿海出發的船只穿過黃海,可到達朝鮮、日本。更重要的一條航線是從東南沿海港口出發,經中南半島南下,繞過馬來半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通往孟加拉灣沿岸,最遠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
——摘編自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的措施是什么 此措施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分別指什么措施
(3)結合材料三概括漢武帝時期絲綢之路發展的表現。
(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漢朝的興盛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什么重要啟示。
【答案】(1)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2)把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專賣
(3)表現:開辟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或答:絲綢之路路線多、長,經過國家多);絲綢之路進行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絲綢之路交流物品豐富(或答:絲綢之路貿易發達);成為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或答: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文化交流)。
(4)堅持對外開放,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堅持發展經濟等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探究絲綢之路
【解析】【分析】(1)據材料“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令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一語,徹底實行了。封建政體反動的余波,至此才算解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計”的措施是“推恩令”;西漢初年,分封了許多封國,諸侯王勢力強大,地方上的豪強地主橫征暴斂,導致社會秩序混亂,嚴重威脅中央集權。為消除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鞏固國家的統治,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議,頒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諸侯國。從此諸侯國越分越小,勢力越弱,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逐漸消除,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治,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強,使西漢實現了政治上的大一統。
據材料“漢武帝在開發利源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包括……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等,這套新經濟政策的設計者是桑弘羊、孔僅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分別指把統一鑄造五銖錢,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專賣。漢武帝是地主階級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漢武帝時期,經濟上,把統一鑄造五銖錢,鑄幣權收歸中央、煮鹽和冶鐵等經營權收歸中央,實行抑商政策,他在位時期,西漢王朝在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實現了大一統,西漢進入鼎盛時期,這也是我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絲綢之路發展的表現是開辟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或答:絲綢之路路線多、長,經過國家多);絲綢之路進行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絲綢之路交流物品豐富(或答:絲綢之路貿易發達);成為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或答: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文化交流)。
(4)本題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堅持對外開放,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堅持發展經濟等。
故答案為:(1)推恩令;削弱了地方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2)把鑄幣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官營、專賣。
(3)表現:開辟了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或答:絲綢之路路線多、長,經過國家多);絲綢之路進行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絲綢之路交流物品豐富(或答:絲綢之路貿易發達);成為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或答: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文化交流)。
(4)堅持對外開放,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堅持發展經濟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大一統的漢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他的強盛給我們實現民族復興帶來許多啟示為切入點,以三則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措施和絲綢之路,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識記與靈活掌握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措施和絲綢之路的相關歷史史實。
13.(2019八上·蒼南期中)公元前5世紀前后,古希臘與春秋戰國之際的古代中國文明高度發展,隨后古羅馬與中國秦漢交相輝映,東西文明雙峰并峙。
材料一:古代希臘A城邦政治機構示意圖
材料二:B朝行政機構示意圖
(1)材料一中“A”是指古代希臘哪個城邦 城邦內什么人有資格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
(2)材料二中“B”朝的制度是由誰開創的 “郡守“縣令”表明當時在地方實行什么制度
(3)中西文明交相輝映,A城邦與B朝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明顯的差異
【答案】(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秦始皇或嬴政;郡縣制
(3)A城邦實行民主制,B朝實行中央集權專制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雅典城邦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伯里克利擴大了公民的權利,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雅典的民主政治僅適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因此有資格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的人是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
(2)根據所學知識,為了加強對全國的統治,秦始皇創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中央政府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太尉管理軍事。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二級行政機構,分天下為36郡,郡下設縣;郡的長官稱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各級官員都由朝廷直接程任免;因此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縣制。
(3)古代西方以希臘雅典為代表,以民主政治為特征;古代東方以中國為代表,則是盛行中央集權專制制度。
故答案為:(1)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2)秦始皇或嬴政;郡縣制。
(3)A城邦實行民主制,B朝實行中央集權專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原阳县| 玉屏| 平南县| 漳州市| 洮南市| 和林格尔县| 容城县| 古丈县| 邳州市| 抚宁县| 博白县| 延寿县| 五大连池市| 易门县| 太谷县| 两当县| 古田县| 丹棱县| 西藏| 无棣县| 太白县| 淳化县| 朔州市| 裕民县| 萨嘎县| 汶川县| 陇川县| 灵山县| 仙居县| 安泽县| 若尔盖县| 旌德县| 平安县| 广德县| 灵武市| 馆陶县| 阿荣旗| 鄂伦春自治旗| 大兴区|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