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余姚市高風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總分競賽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余姚市高風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總分競賽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余姚市高風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總分競賽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8年12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探測器,開啟人類月球背面探測之旅。(  )
A.嫦娥三號 B.嫦娥四號 C.長征五號 D.北斗三號
2.(2019九上·余姚競賽)下圖是九年級某同學的摘記,最有可能導致摘記1所述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
A.中國近代工業誕生,國貨增多 B.北洋軍閥割據混戰,政局動蕩
C.五四愛國運動影響,抵制洋貨 D.中日之間爆發戰爭,貿易受阻
3.(2019九上·余姚競賽)錢玄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學家,民國六年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他提出“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據此回答小題。
(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判斷出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的時間是(  )
A.1916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2)錢玄同提出的主張與當時社會上正在興起的主張一致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C.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D.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4.(2019九上·余姚競賽)1921—1949年,中國共產黨整整奮斗了28年。“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這五個關鍵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不朽業績。其中與“力挽狂瀾”相對應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召開 B.工農武裝割據
C.遵義會議 D.七屆二中全會
5.(2019九上·余姚競賽)在歷史長河中,曾涌現出無數風流人物,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下列人物與貢獻一致的是(  )
序號 人 物 貢 獻
A 孫中山 領導辛亥革命;領導北伐戰爭
B 毛澤東 領導武昌起義;建立新中國
C 周恩來 領導南昌起義,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D 鄧小平 率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參加重慶談判
A.A B.B C.C D.D
6.(2019九上·余姚競賽)下列書籍所反映的戰役,對二戰戰局有轉折性影響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7.(2019九上·余姚競賽)1949年4月,陳毅欣然寫下:“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該詩描寫的是(  )
A.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 B.民眾支援,淮海戰役勝利
C.瓦解敵軍,和平解放北平 D.揮師南下,揭開戰略反攻
8.(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8年3月2日,央視大型記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正式上映,影片從圓夢工程、創新驅動、協調發展、綠色中國、共享小康、開放中國等角度對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加以集中展現。“我的國”之所以“厲害”,是因為(  )
A.堅持以改革開放為中心,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B.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實現同步富裕
C.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要引進海外先進技術
D.黨和政府不忘初心, 增進民生福祉
9.(2019九上·余姚競賽)針對下圖中反映的人口問題,其有效措施是(  )
①調整計劃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②加大職業教育投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③實行延遲退休政策,緩解社會養老壓力
④提高職工工資水平,調動勞動者積極性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8年12月2日起,《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紀錄片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下列可能會出現在紀錄片中的是(  )
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②萬里長征勝利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④一帶一路建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7年9月,“天眼之父”南仁東因病逝世。他不計個人名利得失,長期默默無聞地奉獻在科研工作第一線,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他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有(  )
A.愛國、敬業 B.誠信、友善 C.愛國、友善 D.文明、誠信
12.(2019九上·余姚競賽)“我們解決臺灣問題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靈活務實”。這里的“原則”和“靈活”分別是指(  )
A.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 B.高度自治 兩種制度
C.一個中國 兩種制度 D.一中一臺 高度自治
13.(2019九上·余姚競賽)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途徑。下列圖片反映的制度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有力保證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2019九上·余姚競賽)下列關于我國現實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表述有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15.(2019九上·余姚競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陷入苦難的深淵。中國人民在抗爭,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斷迎來民族新生。
材料二: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施以技巧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中國這個病人復生。
——《毛澤東傳》羅斯 特里爾
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黨不忘初心,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1)根據材料一年代尺所示,任選20世紀抗爭路上的2個“新”,聯系相關歷史事件,談談你對“新”的理解。
(2)材料二中毛澤東“施以技巧和靈活性”為中國開出的“藥劑”具體指什么?并說出找到該“藥劑”的標志性事件。
(3)列舉兩個史實印證在“富起來到強起來”過程中“黨帶領人民創造的人間奇跡”。
(4)結合以上材料,為三則材料取一個合適的主題。
16.(2019九上·余姚競賽)中國的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愛好和平的反法西斯人民團結一致抗擊法西斯侵略,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1)從材料一中任意選擇兩幅圖片,并說出與圖片所對應的歷史事件。
(2)根據材料二羅斯福和毛澤東演講的內容,概括他們的共同主張,并結合史實說明他們的主張得到實踐的標志性事件。
(3)請從國家安全角度,說說我國為什么要實行全民族抗戰。
17.(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的歷程見證了中國奇跡。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4日晚,在歡迎出席進博會的各國貴賓的宴會上,習近平指出,上海是中國最大經濟中心和改革開放前沿,既見證了近代以后中國開放合作的歷史進程,也書寫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生動篇章。
材料二:改革開放成果展覽(科技篇)
(1)材料中“上海見證了近代以后中國開放合作的歷史進程”,請結合近代史的史實加以說明。
(2)請結合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說說我國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要意義。
(3)材料二中這些科技成果得益于哪一戰略?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經成為創新型國家。你認同這個觀點嗎?請說明理由。
18.(2019九上·余姚競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法治中國】
材料一: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美麗中國】
材料二:2017年,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榮獲了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從“沙地荒原”變回“林海綠洲”,半個多世紀以來,三代塞罕壩林場務林人,發揚塞罕壩精神,揮灑青春汗水,接續艱苦創業,堅持植樹造林,建設了百萬畝人工林海,成為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造福著當地,恩及著后世。
(1)材料一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哪一方針?
(2)寫出塞罕壩林場建設體現的發展理念、國策。并從中國夢的角度談談塞罕壩林場建設的重要性。
(3)半個多世紀以來,三代林場建設者發揚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哪些內容,塞罕壩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有什么關系?
19.(2019九上·余姚競賽)寧波積極落實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全力建設“有顏值、有內涵”的美麗鄉村。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象山夏葉村的“村民說事”反映了哪一民主制度?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解決哪一主要
矛盾?
(2)結合我國國情分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
(3)材料中各村的做法為寧波建設“有顏值、有內涵”的美麗鄉村提供了哪些經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2018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18年12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人類月球背面探測之旅。B符合題意,正確。
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時政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1919年溫州港進口外國棉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7%。”,可知1919年,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反對把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群眾抵制日貨,導致進口的日貨減少。
A項中國近代工業誕生,國貨增多不是導致摘記1所述現象出現的原因,中國近代工業誕生是在19世紀60、70年代,不符合題意;
B項北洋軍閥割據混戰,政局動蕩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強調的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影響,不符合題意;
C項五四愛國運動影響,抵制洋貨是導致摘記1所述現象出現的原因,符合題意;
D項中日之間爆發戰爭,貿易受阻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五四運動的影響,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
3.【答案】(1)B
(2)D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知識,民國年份加上1911就是公元年份,民國六年即公元1911加6等于1917年。
B項1917年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解答本題需要注意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方法。
(2)依據題干“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己為下乘”說明錢玄同反對舊文學;“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說明錢玄同提倡新文學。
ABC三項在題干中均未體現,不符合題意;
D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與錢玄同提出的主張一致,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運用的能力。
4.【答案】C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日出東方”指的是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星火燎原”指的是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在不斷壯大。“力挽狂瀾”指的是1935年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燈塔指引”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人民進行抗日斗爭。“進京趕考”指的是解放戰爭勝利,共產黨成為了執政黨。
C項遵義會議與“力挽狂瀾”相對應,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黨的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識記黨的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意義。
5.【答案】C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A項A人物與貢獻不一致,孫中山建立了中國同盟會,領導了黃花崗起義,但是北伐戰爭是他去世后的1926年開始的,不是他領導的,不符合題意;
B項B人物與貢獻不一致,南昌起義是周恩來領導的,不是毛澤東領導的,不符合題意;
C項C人物與貢獻一致,周恩來領導了南昌起義和參與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符合題意;
D項D人物與貢獻不一致,鄧小平在解放戰爭時期千里躍進大別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重慶談判是毛澤東去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本題以表格材料為切入點,考查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貢獻。注意識記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貢獻。
6.【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其于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B項③④對二戰戰局有轉折性影響,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二戰中具有轉折性戰役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7.【答案】A
【知識點】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據“1949年4月”“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 換人間”等可知,該詩描寫的歷史事件是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了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國民黨政權垮臺。
A項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是題干詩歌描寫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詩歌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要求學生結合解放戰爭的過程來分析,理解并識記渡江戰役與解放南京的相關史實。
8.【答案】D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D符合題意,正確。
A錯誤,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錯誤,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C錯誤,我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不能靠引進海外先進技術。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40年來,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正確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9.【答案】A
【知識點】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圖中信息反映我國50年來60歲以上人口數量在不斷增多,且占總人口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針對老齡化問題突出的特點,有效的措施是調整計劃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降低老年人口的比例;實行延遲退休政策,緩解社會養老壓力,讓老有所養,老有所依。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當前我國人口特征之一是人口老齡化,而單獨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這也是順應了我國人口發展的新形勢。
10.【答案】B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我國的改革開放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②萬里長征勝利是1936年,不符合大型紀錄片的內容,應排除。
B項①③④可能會出現在紀錄片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但需要特別注意選項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選項的,有一小部分組合選擇題所有內容都正確。
11.【答案】A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中 “天眼之父”南仁東長期默默無聞地奉獻在科研工作第一線,為中國科技事業作出巨大貢獻,這體現愛國、敬業的的價值準則,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12.【答案】C
【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一國兩制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13.【答案】B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等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有力保證。 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①屬于民主監督,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民主決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民主決策的過程,要求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決策方認真聽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
14.【答案】D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④表述錯誤,符合題意。
①②③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15.【答案】(1)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1919年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
(2)藥劑: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標志性事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3)史實:香港回歸祖國;澳門回歸祖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載人航天工程的實現;倡導“一帶一路”建設;建成“天眼”;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等。
(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具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等。
【知識點】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中共誕生等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圖示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結合時間圖標,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1911年是辛亥革命,1919年是五四運動,1921年是中共誕生。結合三者的影響談理解。
(2)本題考查毛澤東尋找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認真分析中國的形勢,當機立斷,向農村進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革命道路的開始。標志是建立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3)本題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史實較多,可從政治、經濟、外交、科技等方面舉出相關史實,如:香港回歸祖國;澳門回歸祖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載人航天工程的實現;倡導“一帶一路”建設;建成“天眼”;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等。
(4)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具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等。
故答案為:(1)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1919年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
(2)藥劑: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標志性事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3)史實:香港回歸祖國;澳門回歸祖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載人航天工程的實現;倡導“一帶一路”建設;建成“天眼”;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等。
(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具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中共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6.【答案】(1)圖1:西安事變;圖2: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圖3:諾曼底登陸戰
(2)主張反法西斯國家團結合作,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合作宣言》發表,標志著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在民族危亡之際,實行全民族抗戰有利于團結合作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維護國家安全。
【知識點】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諾曼底登陸戰役的相關知識。根據圖片- -中的“張楊昨發動對蔣兵諫”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西安事變;根據圖片二中的“炮擊宛平城”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七七事變;根據圖片三中的“諾曼底”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諾曼底登陸戰役。
(2)本題考查抗擊法西斯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二中的...可以匯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團結一致地為我們自身 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動” ”反侵略....反侵略是今天世界政治的總方向"等信息可知羅斯福和毛澤東都主張反法西斯國家團結合作,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1942年,蘇、英、美、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本題考查我國實行全民族抗戰的原因。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共御外侮,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可以說全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在民族危亡之際,維護了國家安全。
故答案為:(1)圖1:西安事變;圖2: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圖3:諾曼底登陸戰。
(2)主張反法西斯國家團結合作,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合作宣言》發表,標志著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在民族危亡之際,實行全民族抗戰有利于團結合作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維護國家安全。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諾曼底登陸戰役、中國的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7.【答案】(1)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上海為通商口岸。
(2)改革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我國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3)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4)這個觀點是片面的,目前,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我國還沒有成為創新型國家。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一中英《南京條約》;開放包括上海在內的五處為通商口岸。
(2)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博覽會在上海舉辦。該博覽會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這是中國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宣示,也是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舉措,無論是對于中國,還是對于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3)材料二的科技成果的取得,體現了我國正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經成為創新型國家。”的觀點是錯誤的,應該客觀的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臨很多問題,目前我國還沒有成為創新型國家。
故答案為:(1)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上海為通商口岸。
(2)改革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我國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3)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4)這個觀點是片面的,目前,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我國還沒有成為創新型國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改革開放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8.【答案】(1)科學立法。
(2)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重要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塞罕壩林場建設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3)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塞罕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使中華民族精神得到極大的豐富和發展。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這體現科學立法。
(2)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植樹造林,建設了百萬畝人工林海,成為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這體現了 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塞罕壩林場建設的重要性可以從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回答即可。
(3)分析題干材料可知, 三代林場建設者發揚了中華民族精神中 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 塞罕壩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是: 塞罕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故答案為:(1)科學立法。
(2)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重要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塞罕壩林場建設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3)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塞罕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使中華民族精神得到極大的豐富和發展。
【點評】本題考查對建設法治中國,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中華民族精神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9.【答案】(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間(區域)發展不平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
(3)實行民主管理,人民當家作主的熱情高;加強文化建設,提升人民的素質;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建設生態文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或利用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經濟)等。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村民說事”反映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美麗鄉村建設既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也打造了宜居家園,還促進了鄉村的經濟發展,所以解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本題根據所學,可以從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間(區域)發展不平衡。 有利于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方面回答即可。
(3)結合材料本題可以從實行民主管理, 加強文化建設 加大環境整治力度, 建設生態文明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改革只有進行時的原因,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
1 / 1浙江省寧波余姚市高風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總分競賽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8年12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探測器,開啟人類月球背面探測之旅。(  )
A.嫦娥三號 B.嫦娥四號 C.長征五號 D.北斗三號
【答案】B
【知識點】2018年時事
【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18年12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人類月球背面探測之旅。B符合題意,正確。
A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時政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2019九上·余姚競賽)下圖是九年級某同學的摘記,最有可能導致摘記1所述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
A.中國近代工業誕生,國貨增多 B.北洋軍閥割據混戰,政局動蕩
C.五四愛國運動影響,抵制洋貨 D.中日之間爆發戰爭,貿易受阻
【答案】C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1919年溫州港進口外國棉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7%。”,可知1919年,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反對把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群眾抵制日貨,導致進口的日貨減少。
A項中國近代工業誕生,國貨增多不是導致摘記1所述現象出現的原因,中國近代工業誕生是在19世紀60、70年代,不符合題意;
B項北洋軍閥割據混戰,政局動蕩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強調的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影響,不符合題意;
C項五四愛國運動影響,抵制洋貨是導致摘記1所述現象出現的原因,符合題意;
D項中日之間爆發戰爭,貿易受阻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五四運動的影響,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
3.(2019九上·余姚競賽)錢玄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學家,民國六年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他提出“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據此回答小題。
(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判斷出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的時間是(  )
A.1916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2)錢玄同提出的主張與當時社會上正在興起的主張一致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C.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D.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答案】(1)B
(2)D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知識,民國年份加上1911就是公元年份,民國六年即公元1911加6等于1917年。
B項1917年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解答本題需要注意民國紀年與公元紀年的換算方法。
(2)依據題干“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己為下乘”說明錢玄同反對舊文學;“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說明錢玄同提倡新文學。
ABC三項在題干中均未體現,不符合題意;
D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與錢玄同提出的主張一致,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運用的能力。
4.(2019九上·余姚競賽)1921—1949年,中國共產黨整整奮斗了28年。“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這五個關鍵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不朽業績。其中與“力挽狂瀾”相對應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召開 B.工農武裝割據
C.遵義會議 D.七屆二中全會
【答案】C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日出東方”指的是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星火燎原”指的是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在不斷壯大。“力挽狂瀾”指的是1935年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燈塔指引”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領導人民進行抗日斗爭。“進京趕考”指的是解放戰爭勝利,共產黨成為了執政黨。
C項遵義會議與“力挽狂瀾”相對應,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黨的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識記黨的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意義。
5.(2019九上·余姚競賽)在歷史長河中,曾涌現出無數風流人物,推動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下列人物與貢獻一致的是(  )
序號 人 物 貢 獻
A 孫中山 領導辛亥革命;領導北伐戰爭
B 毛澤東 領導武昌起義;建立新中國
C 周恩來 領導南昌起義,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D 鄧小平 率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參加重慶談判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A項A人物與貢獻不一致,孫中山建立了中國同盟會,領導了黃花崗起義,但是北伐戰爭是他去世后的1926年開始的,不是他領導的,不符合題意;
B項B人物與貢獻不一致,南昌起義是周恩來領導的,不是毛澤東領導的,不符合題意;
C項C人物與貢獻一致,周恩來領導了南昌起義和參與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符合題意;
D項D人物與貢獻不一致,鄧小平在解放戰爭時期千里躍進大別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重慶談判是毛澤東去的,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本題以表格材料為切入點,考查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貢獻。注意識記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貢獻。
6.(2019九上·余姚競賽)下列書籍所反映的戰役,對二戰戰局有轉折性影響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其于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B項③④對二戰戰局有轉折性影響,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二戰中具有轉折性戰役的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事件以及影響。
7.(2019九上·余姚競賽)1949年4月,陳毅欣然寫下:“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該詩描寫的是(  )
A.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 B.民眾支援,淮海戰役勝利
C.瓦解敵軍,和平解放北平 D.揮師南下,揭開戰略反攻
【答案】A
【知識點】解放戰爭
【解析】【分析】據“1949年4月”“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 換人間”等可知,該詩描寫的歷史事件是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了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國民黨政權垮臺。
A項強渡長江,推翻國民政府是題干詩歌描寫的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詩歌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要求學生結合解放戰爭的過程來分析,理解并識記渡江戰役與解放南京的相關史實。
8.(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8年3月2日,央視大型記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正式上映,影片從圓夢工程、創新驅動、協調發展、綠色中國、共享小康、開放中國等角度對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加以集中展現。“我的國”之所以“厲害”,是因為(  )
A.堅持以改革開放為中心,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B.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實現同步富裕
C.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要引進海外先進技術
D.黨和政府不忘初心, 增進民生福祉
【答案】D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D符合題意,正確。
A錯誤,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錯誤,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C錯誤,我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不能靠引進海外先進技術。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40年來,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正確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9.(2019九上·余姚競賽)針對下圖中反映的人口問題,其有效措施是(  )
①調整計劃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②加大職業教育投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③實行延遲退休政策,緩解社會養老壓力
④提高職工工資水平,調動勞動者積極性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知識點】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圖中信息反映我國50年來60歲以上人口數量在不斷增多,且占總人口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針對老齡化問題突出的特點,有效的措施是調整計劃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降低老年人口的比例;實行延遲退休政策,緩解社會養老壓力,讓老有所養,老有所依。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當前我國人口特征之一是人口老齡化,而單獨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這也是順應了我國人口發展的新形勢。
10.(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8年12月2日起,《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紀錄片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下列可能會出現在紀錄片中的是(  )
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②萬里長征勝利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④一帶一路建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我國的改革開放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②萬里長征勝利是1936年,不符合大型紀錄片的內容,應排除。
B項①③④可能會出現在紀錄片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但需要特別注意選項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選項的,有一小部分組合選擇題所有內容都正確。
11.(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7年9月,“天眼之父”南仁東因病逝世。他不計個人名利得失,長期默默無聞地奉獻在科研工作第一線,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他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有(  )
A.愛國、敬業 B.誠信、友善 C.愛國、友善 D.文明、誠信
【答案】A
【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中 “天眼之父”南仁東長期默默無聞地奉獻在科研工作第一線,為中國科技事業作出巨大貢獻,這體現愛國、敬業的的價值準則,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12.(2019九上·余姚競賽)“我們解決臺灣問題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靈活務實”。這里的“原則”和“靈活”分別是指(  )
A.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 B.高度自治 兩種制度
C.一個中國 兩種制度 D.一中一臺 高度自治
【答案】C
【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C符合題意,正確。
AB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一國兩制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職責,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13.(2019九上·余姚競賽)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途徑。下列圖片反映的制度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有力保證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等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有力保證。 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①屬于民主監督,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民主決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民主決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民主決策的過程,要求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決策方認真聽各方意見,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
14.(2019九上·余姚競賽)下列關于我國現實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表述有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④表述錯誤,符合題意。
①②③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15.(2019九上·余姚競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陷入苦難的深淵。中國人民在抗爭,仁人志士在求索,不斷迎來民族新生。
材料二: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施以技巧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中國這個病人復生。
——《毛澤東傳》羅斯 特里爾
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黨不忘初心,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1)根據材料一年代尺所示,任選20世紀抗爭路上的2個“新”,聯系相關歷史事件,談談你對“新”的理解。
(2)材料二中毛澤東“施以技巧和靈活性”為中國開出的“藥劑”具體指什么?并說出找到該“藥劑”的標志性事件。
(3)列舉兩個史實印證在“富起來到強起來”過程中“黨帶領人民創造的人間奇跡”。
(4)結合以上材料,為三則材料取一個合適的主題。
【答案】(1)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1919年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
(2)藥劑: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標志性事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3)史實:香港回歸祖國;澳門回歸祖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載人航天工程的實現;倡導“一帶一路”建設;建成“天眼”;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等。
(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具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等。
【知識點】辛亥革命;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中共誕生等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圖示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結合時間圖標,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1911年是辛亥革命,1919年是五四運動,1921年是中共誕生。結合三者的影響談理解。
(2)本題考查毛澤東尋找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認真分析中國的形勢,當機立斷,向農村進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革命道路的開始。標志是建立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3)本題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史實較多,可從政治、經濟、外交、科技等方面舉出相關史實,如:香港回歸祖國;澳門回歸祖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載人航天工程的實現;倡導“一帶一路”建設;建成“天眼”;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等。
(4)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具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等。
故答案為:(1)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中華民族進步探索了道路。1919年五四運動,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
(2)藥劑: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標志性事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3)史實:香港回歸祖國;澳門回歸祖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載人航天工程的實現;倡導“一帶一路”建設;建成“天眼”;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等。
(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民族具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中共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6.(2019九上·余姚競賽)中國的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愛好和平的反法西斯人民團結一致抗擊法西斯侵略,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1)從材料一中任意選擇兩幅圖片,并說出與圖片所對應的歷史事件。
(2)根據材料二羅斯福和毛澤東演講的內容,概括他們的共同主張,并結合史實說明他們的主張得到實踐的標志性事件。
(3)請從國家安全角度,說說我國為什么要實行全民族抗戰。
【答案】(1)圖1:西安事變;圖2: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圖3:諾曼底登陸戰
(2)主張反法西斯國家團結合作,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合作宣言》發表,標志著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在民族危亡之際,實行全民族抗戰有利于團結合作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維護國家安全。
【知識點】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諾曼底登陸戰役的相關知識。根據圖片- -中的“張楊昨發動對蔣兵諫”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西安事變;根據圖片二中的“炮擊宛平城”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七七事變;根據圖片三中的“諾曼底”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諾曼底登陸戰役。
(2)本題考查抗擊法西斯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二中的...可以匯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團結一致地為我們自身 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動” ”反侵略....反侵略是今天世界政治的總方向"等信息可知羅斯福和毛澤東都主張反法西斯國家團結合作,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1942年,蘇、英、美、中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本題考查我國實行全民族抗戰的原因。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共御外侮,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可以說全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在民族危亡之際,維護了國家安全。
故答案為:(1)圖1:西安事變;圖2: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圖3:諾曼底登陸戰。
(2)主張反法西斯國家團結合作,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合作宣言》發表,標志著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3)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在民族危亡之際,實行全民族抗戰有利于團結合作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維護國家安全。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七七事變、諾曼底登陸戰役、中國的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7.(2019九上·余姚競賽)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的歷程見證了中國奇跡。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4日晚,在歡迎出席進博會的各國貴賓的宴會上,習近平指出,上海是中國最大經濟中心和改革開放前沿,既見證了近代以后中國開放合作的歷史進程,也書寫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生動篇章。
材料二:改革開放成果展覽(科技篇)
(1)材料中“上海見證了近代以后中國開放合作的歷史進程”,請結合近代史的史實加以說明。
(2)請結合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說說我國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重要意義。
(3)材料二中這些科技成果得益于哪一戰略?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經成為創新型國家。你認同這個觀點嗎?請說明理由。
【答案】(1)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上海為通商口岸。
(2)改革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我國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3)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4)這個觀點是片面的,目前,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我國還沒有成為創新型國家。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一中英《南京條約》;開放包括上海在內的五處為通商口岸。
(2)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博覽會在上海舉辦。該博覽會旨在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這是中國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宣示,也是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舉措,無論是對于中國,還是對于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3)材料二的科技成果的取得,體現了我國正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經成為創新型國家。”的觀點是錯誤的,應該客觀的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臨很多問題,目前我國還沒有成為創新型國家。
故答案為:(1)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上海為通商口岸。
(2)改革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我國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3)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4)這個觀點是片面的,目前,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方面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我國還沒有成為創新型國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改革開放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8.(2019九上·余姚競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法治中國】
材料一: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美麗中國】
材料二:2017年,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榮獲了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從“沙地荒原”變回“林海綠洲”,半個多世紀以來,三代塞罕壩林場務林人,發揚塞罕壩精神,揮灑青春汗水,接續艱苦創業,堅持植樹造林,建設了百萬畝人工林海,成為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造福著當地,恩及著后世。
(1)材料一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哪一方針?
(2)寫出塞罕壩林場建設體現的發展理念、國策。并從中國夢的角度談談塞罕壩林場建設的重要性。
(3)半個多世紀以來,三代林場建設者發揚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哪些內容,塞罕壩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有什么關系?
【答案】(1)科學立法。
(2)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重要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塞罕壩林場建設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3)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塞罕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使中華民族精神得到極大的豐富和發展。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這體現科學立法。
(2)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植樹造林,建設了百萬畝人工林海,成為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這體現了 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塞罕壩林場建設的重要性可以從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回答即可。
(3)分析題干材料可知, 三代林場建設者發揚了中華民族精神中 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 塞罕壩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是: 塞罕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故答案為:(1)科學立法。
(2)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重要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塞罕壩林場建設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3)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塞罕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使中華民族精神得到極大的豐富和發展。
【點評】本題考查對建設法治中國,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中華民族精神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19.(2019九上·余姚競賽)寧波積極落實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全力建設“有顏值、有內涵”的美麗鄉村。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象山夏葉村的“村民說事”反映了哪一民主制度?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解決哪一主要
矛盾?
(2)結合我國國情分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
(3)材料中各村的做法為寧波建設“有顏值、有內涵”的美麗鄉村提供了哪些經驗?
【答案】(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間(區域)發展不平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
(3)實行民主管理,人民當家作主的熱情高;加強文化建設,提升人民的素質;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建設生態文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或利用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經濟)等。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村民說事”反映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美麗鄉村建設既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也打造了宜居家園,還促進了鄉村的經濟發展,所以解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2)本題根據所學,可以從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鄉間(區域)發展不平衡。 有利于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方面回答即可。
(3)結合材料本題可以從實行民主管理, 加強文化建設 加大環境整治力度, 建設生態文明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改革只有進行時的原因,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卓尼县| 炎陵县| 平陆县| 墨竹工卡县| 湖北省| 石嘴山市| 崇义县| 临漳县| 多伦县| 阳泉市| 保亭| 滕州市| 清河县| 凌云县| 灵山县| 铁岭市| 若尔盖县| 奉贤区| 罗平县| 务川| 乌兰察布市| 石河子市| 上栗县| 长葛市| 岐山县| 龙山县| 都昌县| 湖口县| 辽阳市| 元江| 久治县| 福鼎市| 古交市| 秦安县| 崇州市| 黄平县| 龙陵县| 乌拉特中旗| 博罗县|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