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嶺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2019九上·溫嶺期中)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冊)》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劃分為三個階段(見下表)。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判斷,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是( )階段 時間 概況第一階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國家獲得勝利和擴張第二階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在各個戰場開始反攻第三階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取得最后勝利A.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C.美國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 D.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2.(2019九上·溫嶺期中)83年前,當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處于生死攸關的歷史時刻,在中國的大西北先后發生了兩件幾乎堪稱扭轉時局的政治事件,那么你認為下列詩句暗含這兩件事情的應該是( )①虎關前英氣猛,臺兒莊上赤旗豪②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③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④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2019九上·溫嶺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歷史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C.德黑蘭會議召開 D.《聯合國家宣言》發表4.(2019九上·溫嶺期中)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證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實是( )①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②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③創建同盟會實現了三民主義④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5.(2019九上·溫嶺期中)下圖為某人物傳記的部分目錄,據此判斷,第十三章的章名可能是( )A.南昌起義的參謀長 B.第三次“反圍剿”C.千里躍進大別山 D.揮師過長江6.(2019九上·溫嶺期中)回首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下列對年代尺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民主共和”標志著清王朝統治的覆滅②“當家作主”指新中國成立③“歷史轉折”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④“洗雪國恥”指澳門回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2019九上·溫嶺期中)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其中說到:70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同志在這里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偉大事件,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據此回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②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④標志著祖國大陸全部獲得解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2019九上·溫嶺期中)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應該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此次“聯合”所順應的時代呼聲是( )A.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除軍閥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內戰,一致對外9.(2019九上·溫嶺期中)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它們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是( )A.摧毀法西斯 B.規劃戰后格局C.建立聯合國 D.結束美蘇冷戰10.(2019九上·溫嶺期中)1945年8月,毛澤東飛抵重慶。眾多媒體紛紛贊譽“好像在陰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來一道光明”,是“歷史和人民的喜訊”。這表明當時( )①國內格局依然動蕩不安②國民黨真誠求合作③共產黨實力強于國民黨④人民迫切期盼和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11.(2019九上·溫嶺期中)人民群眾蘊藏著偉大的力量,是歷史的創造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如今在五四群眾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吳玉章回憶錄》材料二:中國共產黨把敵人視為“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團結和凝聚成萬眾一心的不可戰勝的力量,使革命得到發展。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材料三: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上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已經有那么多先進分子奔集到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時候。材料四: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黨”名義下共產黨員從近6萬人迅速減少到1萬多人,中國共產黨正面臨被瓦解和消滅的危險,……1930年初,紅軍已有13個軍,在民黨統治薄弱的幾省邊界地區。先后建立大小15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有幾萬、幾十萬農民團結在共產黨周圍。1933年以博古為首的臨時中央遷入中央蘇區,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據地的一切大權……,最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如果再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黨和紅軍必將被完全斷送。遵義會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在10年中國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大屠殺下積累的創痛和仇恨是很難淡忘的……中國要實現全民族的抗日戰爭。確實離不開蔣介石這個掌握著全國政權、主要軍事力量受到國際承認的最大政治力量——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沖及《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校擇》(1)上層社會力量與哪一階級力量對比顯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階級力量“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2)中國共產黨28年里如何凝聚人民群眾力量使革命得到發展?列舉兩個史實并加以說明。(3)根據材料三概括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關系。(4)“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道路抉擇”根據材料四和所學史實對此進行論證。12.(2019九上·溫嶺期中)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場氣壯山河的斗爭,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以文析史】材料一:剛剛成立了六年的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這種考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又繼續戰斗了。——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一卷【以尺繪史】材料二:中國近現代史中部分歷史階段或節點【以圖釋史】材料三:(1)“他們又繼續戰斗了”,指的是哪一事件?簡述該事件的歷史地位。(2)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任務。請分別寫出材料二年代尺中A時期的主要任務。(3)從“星星之火”到“開國大典”毛澤東在這個歷史時期為探索中國道路作出了杰出貢獻。請用具體史實加以論證。(4)材料三圖1與圖2有何聯系?根據國共雙方軍事力量的變化,共產黨在1947年和1948年分別進行了怎樣的戰略調整?13.(2019九上·溫嶺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根據中國抗日戰爭的思維導圖規律將材料一A,B處補充完整。(2)列舉兩則落實海報精神的軍事行動,并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3)根據材料三的數據,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據此談談第二次世界大戰留給我們的警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戰勝法西斯奠定了基礎。1942年7月,德國集中兵力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聯人民英勇抗敵,于次年2月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次戰役后,蘇軍連續進攻,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臺,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攻克柏林指日可待。故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BCD項。故答案為:A。【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2.【答案】C【知識點】西安事變;紅軍長征【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發生西北地區的重大事件主要有長征的會師和西安事變,因此②④正確,C選項符合題意;臺兒莊戰役在山東,解放戰爭是對南京,因此AB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紅軍長征和西安事變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83年前”和“大西北”。3.【答案】D【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即《聯合國家宣言》,其內容是簽字國保證竭盡全力,互相合作,徹底打敗德、意、日三國軸心及其附庸,決不單獨與敵人停戰或媾和《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D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4.【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孫中山并不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三民主義中并沒有完全實現,①③錯誤;孫中山與1894年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②④符合題意,選擇B正確;A、C和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熟記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5.【答案】C【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根據材料結合選項可知,在戰略決戰前夕的章節必然是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C選項符合題意;南昌起義在長征之前,A選項排除;第三次反圍剿在長征之前,B選項排除;揮師過長江是在戰略決戰后,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紅軍長征的內容,需要熟記長征的路線。6.【答案】A【知識點】明清帝國的興替;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主共和指的是中華民國建立,清王朝統治結束,①正確;“當家作主”指新中國成立,②正確,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③錯誤;洗雪國恥指的是香港回歸,④錯誤,因此BC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中華民國和新中國建立的影響。注意1997年是香港回歸,而不是澳門。7.【答案】A【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西藏尚未獲得解放,④錯誤,BCD選項排除;①②③均屬于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A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8.【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依據題干“20世紀20年代”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6年,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領導了北伐戰爭,目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北伐戰爭的相關內容,從題干給出的時間信息和“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中不難判斷。9.【答案】A【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摧毀共同的敵人法西斯,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成立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10.【答案】B【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戰勝利后,人民迫切期盼和平,當時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國內格局依然動蕩不安。1945年8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是為了在政治上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重慶談判是國共雙方在談判桌上的政治較量。共產黨在談判中,在不損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則下,做出了一定的讓步。經過43天的談判斗爭,終于迫使蔣介石在10月10日簽訂了國共雙方“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選項①④符合題意;國民黨真誠求合作、共產黨實力強于國民黨,不符合史實;可排除選項②③;因此只有選項①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根據題干信息“1945年8月,毛澤東飛抵重慶。眾多媒體紛紛贊譽‘好像在陰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來一道光明’,是‘歷史和人民的喜訊’”可知與重慶談判相關。11.【答案】(1)無產階級。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2)主要是通過土地革命、領導抗日戰爭和同左傾斗爭實現的。如土地革命為革命的勝利贏得群眾基礎;領導抗日戰爭提高了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3)五四運動為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4)大革命失敗后,黨內領導層堅持城市中心論,認為黨的核心是奪取中心城市,結果造成了巨大的挫折,隨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共產黨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為革命的勝利保存了勝利的火種。隨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國民黨先后五次進行了對中共的圍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錯誤,最終導致了革命的失敗,在長征途中,中共在貴州遵義召開緊急會議,糾正了軍事上的左傾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最終贏得了長征的勝利。【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如今在五四群眾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中顯示了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2)結合中共領導群眾進行土地改革、領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史實進行分析即可。(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和中共成立的關系是五四運動為中共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4)關于共產黨在國民大革命時期渡過危機的表現結合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和遵義會議的內容及影響進行分析即可。【點評】本題結合所學教材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12.【答案】(1)南昌起義。歷史地位: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共建軍節的開始。(2)取得民族獨立。(3)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開辟了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為革命的勝利保存了火種。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共積極籌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進了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實現,在抗日戰爭后成為抗日戰爭時期的中流砥柱的作用,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的貢獻。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發動內戰,破壞和平局面,中共被迫反擊,贏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4)土地革命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群眾基礎。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國共雙方進入了戰略決戰時期。【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又繼續戰斗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事件指的是南昌起義,關于地位結合南昌起義的意義進行分析即可。(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取得民族獨立。(3)結合毛澤東在土地革命十年、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事跡進行分析即可。(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地革命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群眾基礎。結合解放戰爭的經過進行分析即可。【點評】 本題結合所學教材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13.【答案】(1)A: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B: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2)史實: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或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3)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知識點】日軍罪行;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中國抗日戰爭的思維導圖的內容,依據所學可知,A處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例如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等;B處是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例如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2)依據所學可知,落實海報精神的軍事行動是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3)根據上面的數據的內容,依據所學可知,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點評】本題結合所學教材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1 / 1浙江省溫嶺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2019九上·溫嶺期中)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冊)》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劃分為三個階段(見下表)。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判斷,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由第一階段朝著第二、第三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是( )階段 時間 概況第一階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國家獲得勝利和擴張第二階段 1942年末至1943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在各個戰場開始反攻第三階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同盟國取得最后勝利A.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C.美國取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 D.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答案】A【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戰勝法西斯奠定了基礎。1942年7月,德國集中兵力進攻蘇聯戰略重鎮斯大林格勒,蘇聯人民英勇抗敵,于次年2月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次戰役后,蘇軍連續進攻,扭轉了蘇德戰場的形勢。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臺,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攻克柏林指日可待。故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BCD項。故答案為:A。【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2.(2019九上·溫嶺期中)83年前,當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處于生死攸關的歷史時刻,在中國的大西北先后發生了兩件幾乎堪稱扭轉時局的政治事件,那么你認為下列詩句暗含這兩件事情的應該是( )①虎關前英氣猛,臺兒莊上赤旗豪②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③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④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C【知識點】西安事變;紅軍長征【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發生西北地區的重大事件主要有長征的會師和西安事變,因此②④正確,C選項符合題意;臺兒莊戰役在山東,解放戰爭是對南京,因此AB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紅軍長征和西安事變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83年前”和“大西北”。3.(2019九上·溫嶺期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歷史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戰役 B.諾曼底登陸C.德黑蘭會議召開 D.《聯合國家宣言》發表【答案】D【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的宣言,即《聯合國家宣言》,其內容是簽字國保證竭盡全力,互相合作,徹底打敗德、意、日三國軸心及其附庸,決不單獨與敵人停戰或媾和《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對比,D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4.(2019九上·溫嶺期中)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證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實是( )①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②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③創建同盟會實現了三民主義④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孫中山并不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三民主義中并沒有完全實現,①③錯誤;孫中山與1894年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②④符合題意,選擇B正確;A、C和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熟記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5.(2019九上·溫嶺期中)下圖為某人物傳記的部分目錄,據此判斷,第十三章的章名可能是( )A.南昌起義的參謀長 B.第三次“反圍剿”C.千里躍進大別山 D.揮師過長江【答案】C【知識點】紅軍長征【解析】【分析】根據材料結合選項可知,在戰略決戰前夕的章節必然是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戰略反攻的序幕,C選項符合題意;南昌起義在長征之前,A選項排除;第三次反圍剿在長征之前,B選項排除;揮師過長江是在戰略決戰后,D選項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紅軍長征的內容,需要熟記長征的路線。6.(2019九上·溫嶺期中)回首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下列對年代尺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民主共和”標志著清王朝統治的覆滅②“當家作主”指新中國成立③“歷史轉折”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④“洗雪國恥”指澳門回歸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知識點】明清帝國的興替;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主共和指的是中華民國建立,清王朝統治結束,①正確;“當家作主”指新中國成立,②正確,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③錯誤;洗雪國恥指的是香港回歸,④錯誤,因此BC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中華民國和新中國建立的影響。注意1997年是香港回歸,而不是澳門。7.(2019九上·溫嶺期中)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其中說到:70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同志在這里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偉大事件,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據此回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②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④標志著祖國大陸全部獲得解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識點】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西藏尚未獲得解放,④錯誤,BCD選項排除;①②③均屬于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A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8.(2019九上·溫嶺期中)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應該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此次“聯合”所順應的時代呼聲是( )A.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除軍閥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解析】【分析】依據題干“20世紀20年代”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6年,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領導了北伐戰爭,目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北伐戰爭的相關內容,從題干給出的時間信息和“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中不難判斷。9.(2019九上·溫嶺期中)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并不一致,但為了共同目標,它們互相配合支援。此次“聯合”的共同目標是( )A.摧毀法西斯 B.規劃戰后格局C.建立聯合國 D.結束美蘇冷戰【答案】A【知識點】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摧毀共同的敵人法西斯,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成立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10.(2019九上·溫嶺期中)1945年8月,毛澤東飛抵重慶。眾多媒體紛紛贊譽“好像在陰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來一道光明”,是“歷史和人民的喜訊”。這表明當時( )①國內格局依然動蕩不安②國民黨真誠求合作③共產黨實力強于國民黨④人民迫切期盼和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內戰的爆發【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戰勝利后,人民迫切期盼和平,當時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國內格局依然動蕩不安。1945年8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是為了在政治上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重慶談判是國共雙方在談判桌上的政治較量。共產黨在談判中,在不損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則下,做出了一定的讓步。經過43天的談判斗爭,終于迫使蔣介石在10月10日簽訂了國共雙方“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選項①④符合題意;國民黨真誠求合作、共產黨實力強于國民黨,不符合史實;可排除選項②③;因此只有選項①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根據題干信息“1945年8月,毛澤東飛抵重慶。眾多媒體紛紛贊譽‘好像在陰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來一道光明’,是‘歷史和人民的喜訊’”可知與重慶談判相關。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11.(2019九上·溫嶺期中)人民群眾蘊藏著偉大的力量,是歷史的創造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如今在五四群眾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吳玉章回憶錄》材料二:中國共產黨把敵人視為“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團結和凝聚成萬眾一心的不可戰勝的力量,使革命得到發展。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材料三: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上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已經有那么多先進分子奔集到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時候。材料四: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黨”名義下共產黨員從近6萬人迅速減少到1萬多人,中國共產黨正面臨被瓦解和消滅的危險,……1930年初,紅軍已有13個軍,在民黨統治薄弱的幾省邊界地區。先后建立大小15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有幾萬、幾十萬農民團結在共產黨周圍。1933年以博古為首的臨時中央遷入中央蘇區,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據地的一切大權……,最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如果再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黨和紅軍必將被完全斷送。遵義會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召開的。在10年中國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大屠殺下積累的創痛和仇恨是很難淡忘的……中國要實現全民族的抗日戰爭。確實離不開蔣介石這個掌握著全國政權、主要軍事力量受到國際承認的最大政治力量——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沖及《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校擇》(1)上層社會力量與哪一階級力量對比顯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階級力量“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2)中國共產黨28年里如何凝聚人民群眾力量使革命得到發展?列舉兩個史實并加以說明。(3)根據材料三概括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關系。(4)“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道路抉擇”根據材料四和所學史實對此進行論證。【答案】(1)無產階級。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2)主要是通過土地革命、領導抗日戰爭和同左傾斗爭實現的。如土地革命為革命的勝利贏得群眾基礎;領導抗日戰爭提高了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3)五四運動為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4)大革命失敗后,黨內領導層堅持城市中心論,認為黨的核心是奪取中心城市,結果造成了巨大的挫折,隨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共產黨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為革命的勝利保存了勝利的火種。隨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國民黨先后五次進行了對中共的圍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傾錯誤,最終導致了革命的失敗,在長征途中,中共在貴州遵義召開緊急會議,糾正了軍事上的左傾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最終贏得了長征的勝利。【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如今在五四群眾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中顯示了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2)結合中共領導群眾進行土地改革、領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史實進行分析即可。(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和中共成立的關系是五四運動為中共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4)關于共產黨在國民大革命時期渡過危機的表現結合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開辟和遵義會議的內容及影響進行分析即可。【點評】本題結合所學教材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12.(2019九上·溫嶺期中)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場氣壯山河的斗爭,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以文析史】材料一:剛剛成立了六年的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這種考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又繼續戰斗了。——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一卷【以尺繪史】材料二:中國近現代史中部分歷史階段或節點【以圖釋史】材料三:(1)“他們又繼續戰斗了”,指的是哪一事件?簡述該事件的歷史地位。(2)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任務。請分別寫出材料二年代尺中A時期的主要任務。(3)從“星星之火”到“開國大典”毛澤東在這個歷史時期為探索中國道路作出了杰出貢獻。請用具體史實加以論證。(4)材料三圖1與圖2有何聯系?根據國共雙方軍事力量的變化,共產黨在1947年和1948年分別進行了怎樣的戰略調整?【答案】(1)南昌起義。歷史地位: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共建軍節的開始。(2)取得民族獨立。(3)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開辟了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為革命的勝利保存了火種。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共積極籌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進了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實現,在抗日戰爭后成為抗日戰爭時期的中流砥柱的作用,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巨大的貢獻。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發動內戰,破壞和平局面,中共被迫反擊,贏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4)土地革命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群眾基礎。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國共雙方進入了戰略決戰時期。【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又繼續戰斗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事件指的是南昌起義,關于地位結合南昌起義的意義進行分析即可。(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取得民族獨立。(3)結合毛澤東在土地革命十年、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事跡進行分析即可。(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地革命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群眾基礎。結合解放戰爭的經過進行分析即可。【點評】 本題結合所學教材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13.(2019九上·溫嶺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根據中國抗日戰爭的思維導圖規律將材料一A,B處補充完整。(2)列舉兩則落實海報精神的軍事行動,并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3)根據材料三的數據,分析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據此談談第二次世界大戰留給我們的警示。【答案】(1)A: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B: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2)史實: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或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3)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知識點】日軍罪行;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中國抗日戰爭的思維導圖的內容,依據所學可知,A處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例如細菌戰、毒氣戰、三光政策等;B處是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例如平型關大捷或百團大戰。(2)依據所學可知,落實海報精神的軍事行動是英美兩國聯手開辟第二戰場,實施諾曼底登陸;蘇聯紅軍對日作戰、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3)根據上面的數據的內容,依據所學可知,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則數據反映出二戰給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戰爭浩劫。因此,我們要不忘歷史,珍惜和平,謀求發展。【點評】本題結合所學教材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嶺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嶺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