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衢州市教學聯盟體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2019七上·衢州期中)為保障我市成功創建國家文明城市,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巡防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2.(2019七上·衢州期中)閱讀某學校平面圖,回答小題。(1)食堂在教學樓3的________方向。( )A.西北方 B.正西方 C.東南方 D.正北方(2)從地圖的語言來看,該圖缺少了( )A.方向 B.比例尺 C.圖例 D.注記(3)下列四幅圖幅相同的地圖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衢州市政區圖 B.浙江省政區圖C.中國政區圖 D.世界政區圖3.(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鄉村聚落類型及其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A.農村——放牧 B.牧村——伐木C.漁村——捕魚 D.林場——種植4.(2019七上·衢州期中)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的差異表現在( )A.人口的職業構成有較大的差異B.鄉村的道路較寬暢、交通發達C.功能差別,鄉村功能較為復雜D.人口密度不同,鄉村人口較稠密5.(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人才交流的是( )A.10月31日晚,“好聽衢州”禮樂草原音樂會在西區市民廣場奏響B.小王和網友交流信息C.爸爸去外地做生意D.李老師去新疆烏什支教6.(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下圖,回答小題。(1)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 )A.500米 B.500~600米之間C.550米 D.600~700米之間(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最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7.(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圖為四個大洲輪廓圖,據此回答小題。(1)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2)關于圖中四個大洲的表述,正確的是( )A.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B.②瀕臨三大洋兩大洲C.③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湖所在的大洲D.④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8.下列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組合不正確的是( )A.冰屋——北極地區終年寒冷B.窯洞——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C.高腳屋——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D.平頂屋——中國南方潮濕多雨9.(2019七上·衢州期中)某地地處我國東南部,在那兒你能看到成片的梯田,滿坡的茶樹和竹林,還有盛開的桃花。則該地區的地形可能是 ( )A.高原 B.山脈 C.丘陵 D.平原10.(2018七上·溫嶺期中)下列兩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圖表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①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區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③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④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1.下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對應的氣候類型正確的是( )A.①地中海氣候 B.②熱帶沙漠氣候C.③熱帶草原氣候 D.④熱帶季風氣候12.(2017七上·諸暨期中)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下列圖示中屬于平原地形的是 ( )A. B.C. D.13.(2017七上·諸暨期中)下列關于語言與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②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③世界三大宗教中信仰人數最多的是基督教④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基督教、佛教、道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下圖,完成小題。(1)圖中明明和貝貝所在的地點符合“東半球、中緯度、北溫帶”三個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明明所在的地點符合條件B.貝貝所在的地點符合條件C.符合條件的地點不存在D.明明貝貝所在的地點都符合條件(2)下列對生活在安第斯山區印第安人生活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玉米和馬鈴薯是主要糧食②居民從事的生產以畜牧業為主③羊駝和駱馬的奶、肉與皮革為人們提供了衣食來源④該地的農作物以水稻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17七上·紹興期中)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點地區的自然原因有( )①是世界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 ②夏季景色優美,氣候涼爽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條件好 ④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0分)16.(2019七上·衢州期中)有一種稱呼叫“驢友”,是對戶外自助自主旅行愛好者的愛稱。下圖為某“驢友”提供的一幅活動區域圖,讀圖,完成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甲 ;乙 。(2)A山峰與B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米,C點的海拔是 米,圖中的等高距是 米。(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圖中虛線框內的山脈大致走向為 。(4)圖中D和E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請你指出并說明理由。17.(2019七上·衢州期中)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 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 地。(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 地。(3)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4)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 氣候,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5)浙江屬于兩種季風氣候中的 氣候(填甲或乙),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18.(2019七上·衢州期中)觀察下面兩幅地圖,回答問題。(1)將圖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A 山脈;B 湖;C 河;D 山脈;E 灣。(2)美國領土與我國一樣,絕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 帶。(3)圖一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 ,發展這類農業的社會條件是 ;自然優勢是 、 、 等。(4)圖二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 、 和大豆,這類農業的基本特點是 和 。19.(2019七上·衢州期中)“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7年5月,第一屆“一帶一路”國家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它是2017年中國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對推動國際和地區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仔細閱讀“一路一帶”示意圖回答問題。(1)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A 海峽,B 運河,止于荷蘭鹿特丹。絲綢之路經濟帶連接亞洲、D 洲、F 洲。(2)圖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D所在大洲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E所在國家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3)據圖判斷威尼斯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夏季的威尼斯 。(4)圖示地區中,①地區(新疆)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②地區的地形單元是 ,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③區在亞洲地理分區上屬于 ;④居民多信仰 教;⑤地居民多為 人種。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巡防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管理功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區政治功能包括選舉、落實政策等;經濟功能包括社區工廠,超市等;社區文化功能包括文體活動、娛樂活動等;社區管理功能包括組織社區居民進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區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計生和治安等各項管理。2.【答案】(1)D(2)B(3)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判斷,食堂在教學樓3的正北方。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2)從地圖的語言來看,該圖缺少了比例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3)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浙江省地圖>衢州市地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衢州市地圖>浙江省地圖>中國地圖>世界地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1)D。(2)B。(3)D。【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3.【答案】C【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 居住在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種植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等.即農村——種植;牧村——放牧;漁村——捕魚;林場——伐木.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鄉村又稱非城市化地區。通常指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產生的、相對獨立的、具有特定的經濟、社會和自然景觀特點的地區綜合體。4.【答案】A【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主要差異主要是從事的產業活動不同。鄉村聚落人們主要從事第一產業,城市聚落人們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即人們的職業構成有較大的差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鄉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5.【答案】D【知識點】區域合作【解析】【分析】“ “好聽衢州”禮樂草原音樂會在西區市民廣場奏響 ”屬于文化交流;“ 小王和網友交流信息 ”屬于信息交流;“爸爸去外地談生意”屬于經濟交流;“李老師去新疆支教”屬于人才交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6.【答案】(1)B(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據題分析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500-600米之間,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最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② ,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1)B。(2)B。【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7.【答案】(1)D(2)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①是亞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位于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地區,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2)據圖分析可知,①是亞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 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非洲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與亞洲和歐洲相鄰;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蘇比利爾湖,位于北美洲的美國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歐洲。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1)D。(2)C。【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8.【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北極地區終年寒冷,人們利用當地的條件建造了冰屋; 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利用黃土的特性,建造了窯洞; 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氣候濕熱,建造了高腳屋; 中國南方潮濕多雨,為了及時排水,房屋建成尖頂狀。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9.【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不同地形的生產特色,依據碩學可知梯田一般都修建在丘陵地區,同時在丘陵地區可以因地制宜的發展種植業如種植茶樹、竹林等,而高原、平原地區一般不會出現梯田,山區一般發展林業或者礦產業,故此題應選擇C。【點評】此題考查不同地形的生產特色,理解因地制宜。10.【答案】D【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的有關知識。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讀圖可得,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從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分布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答案】B【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解析】【分析】圖中數字①至④所代表的氣候類型依次是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點評】亞洲氣候特征: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②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③季風氣候典型。12.【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平原地形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平原地形海拔低,地勢起伏小,地形平坦。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平原地形特征的識記。13.【答案】A【知識點】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語言和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語言和宗教的識記。14.【答案】(1)A(2)A【知識點】經緯網;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符合東半球,中緯度,北溫帶的三個條件的點在明明所在的點。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生活在安第斯山區印第安人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A。(2)A。【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15.【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瑞士旅游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所以①不符合題意;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是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點地區的人文條件,不是自然原因,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瑞士發展旅游業的理解。16.【答案】(1)陡崖;鞍部(2)17;470;10(3)自東北向西南;東西走向(4)D處;等高線向低處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等高線圖的基本知識可知,甲處等高線相交,說明是陡崖;乙處等高線對稱分布,說明是鞍部。(2)A山峰與B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535-518=17米, C點的海拔是470米,圖中的等高距是10米。(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自東北流向西南。圖中虛線框內山脈的大致走向是東西走向。(4)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故錯誤的是D處,理由是等高線向低處突出,說明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發育。【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7.【答案】(1)甲;乙(2)乙(3)C(4)溫帶季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甲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乙地。(2)讀圖可知,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乙地。(3)讀圖可知,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季節分布不均勻。不是每月都降水很多,也不是每月降水都很少。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4)讀圖可知,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浙江屬于兩種季風氣候中的乙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18.【答案】(1)阿巴拉契亞;蘇必利爾;密西西比;落基;墨西哥(2)北溫(3)水稻;人口稠密;高溫多雨;水網密布;肥沃的土壤(4)小麥;玉米;商品性農業;機械化【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A是阿巴拉契亞山脈,B是蘇必利爾湖,C是密西西比河,D是落基山脈,E是墨西哥 灣。(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領土與我國一樣,絕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一地區是湄公河平原,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其發展水稻種植業的社會條件是人口稠密,自然條件是高溫多雨的氣候,水網密布,肥沃的土壤等。(4)圖二地區是美國的中央大平原,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和大豆,這類農業的基本 特點是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點評】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鄰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并且實現了農業生產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19.【答案】(1)馬六甲;蘇伊士;非;歐(2)里海;尼羅河;俄羅斯(3)地中海;炎熱干燥(4)塔里木河;青藏高原;海拔高;南亞;伊斯蘭;白色【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A是馬六甲海峽,B是蘇伊士運河,止于荷蘭鹿特丹。絲綢之路經濟地帶連接亞洲、D是非洲、F是歐洲。(2)據圖分析可知,圖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D所在的大洲是非洲,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E所在的國家是俄羅斯,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3)據圖判斷威尼斯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的威尼斯炎熱干燥。(4)讀圖分析可知,圖示地區中,①地區(新疆)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②地區的地形單元是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自然條件惡劣; ③區在亞洲地理分區上屬于南亞; ④居民多信仰伊斯蘭教; ⑤地居民多為白色人種。【點評】“一帶一路”尤其是“一帶”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經過西部通向西亞和歐洲,這必將使得我國對外開放的地理格局發生重大調整,由中西部地區作為新的牽動者承擔著開發與振興占國土面積三分之二廣大區域的重任,與東部地區一起承擔著中國走出去的重任。1 / 1浙江省衢州市教學聯盟體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2019七上·衢州期中)為保障我市成功創建國家文明城市,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巡防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答案】D【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巡防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管理功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社區政治功能包括選舉、落實政策等;經濟功能包括社區工廠,超市等;社區文化功能包括文體活動、娛樂活動等;社區管理功能包括組織社區居民進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區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計生和治安等各項管理。2.(2019七上·衢州期中)閱讀某學校平面圖,回答小題。(1)食堂在教學樓3的________方向。( )A.西北方 B.正西方 C.東南方 D.正北方(2)從地圖的語言來看,該圖缺少了( )A.方向 B.比例尺 C.圖例 D.注記(3)下列四幅圖幅相同的地圖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衢州市政區圖 B.浙江省政區圖C.中國政區圖 D.世界政區圖【答案】(1)D(2)B(3)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判斷,食堂在教學樓3的正北方。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2)從地圖的語言來看,該圖缺少了比例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3)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浙江省地圖>衢州市地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衢州市地圖>浙江省地圖>中國地圖>世界地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1)D。(2)B。(3)D。【點評】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地圖中方向的判讀一般采用以下三種:一般定向法,指向標,經緯網。根據圖中給出的方向,即可判斷區某地需要朝那個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3.(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鄉村聚落類型及其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A.農村——放牧 B.牧村——伐木C.漁村——捕魚 D.林場——種植【答案】C【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 居住在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種植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等.即農村——種植;牧村——放牧;漁村——捕魚;林場——伐木.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鄉村又稱非城市化地區。通常指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產生的、相對獨立的、具有特定的經濟、社會和自然景觀特點的地區綜合體。4.(2019七上·衢州期中)城市聚落與鄉村聚落的差異表現在( )A.人口的職業構成有較大的差異B.鄉村的道路較寬暢、交通發達C.功能差別,鄉村功能較為復雜D.人口密度不同,鄉村人口較稠密【答案】A【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主要差異主要是從事的產業活動不同。鄉村聚落人們主要從事第一產業,城市聚落人們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即人們的職業構成有較大的差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景觀的主要差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自然景觀:鄉村聚落,農田遍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城市聚落高樓林立,環境污染較重。②人口:鄉村聚落人口少,分布稀疏,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城市聚落人口多,分布密集,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③公共設施:鄉村聚落交通不便,類型單一,數量少;城市聚落交通便利,類型齊全,數量多。5.(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列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人才交流的是( )A.10月31日晚,“好聽衢州”禮樂草原音樂會在西區市民廣場奏響B.小王和網友交流信息C.爸爸去外地做生意D.李老師去新疆烏什支教【答案】D【知識點】區域合作【解析】【分析】“ “好聽衢州”禮樂草原音樂會在西區市民廣場奏響 ”屬于文化交流;“ 小王和網友交流信息 ”屬于信息交流;“爸爸去外地談生意”屬于經濟交流;“李老師去新疆支教”屬于人才交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6.(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下圖,回答小題。(1)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 )A.500米 B.500~600米之間C.550米 D.600~700米之間(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最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B(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據題分析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500-600米之間,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最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② ,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1)B。(2)B。【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7.(2019七上·衢州期中)下圖為四個大洲輪廓圖,據此回答小題。(1)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2)關于圖中四個大洲的表述,正確的是( )A.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B.②瀕臨三大洋兩大洲C.③是世界上最大淡水湖所在的大洲D.④是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答案】(1)D(2)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①是亞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位于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地區,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2)據圖分析可知,①是亞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 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非洲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與亞洲和歐洲相鄰;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蘇比利爾湖,位于北美洲的美國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歐洲。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1)D。(2)C。【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8.下列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組合不正確的是( )A.冰屋——北極地區終年寒冷B.窯洞——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C.高腳屋——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D.平頂屋——中國南方潮濕多雨【答案】D【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北極地區終年寒冷,人們利用當地的條件建造了冰屋; 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利用黃土的特性,建造了窯洞; 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氣候濕熱,建造了高腳屋; 中國南方潮濕多雨,為了及時排水,房屋建成尖頂狀。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不同地區自然環境差異明顯,在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的影響下,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民居特點。比如在牧區生活的牧民,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形成便于安裝拆卸的蒙古包。在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利用當地黃土特性,就地取材,修建窯洞。在我國南方地區,因降水較多,氣候濕熱,搭建高架竹屋。9.(2019七上·衢州期中)某地地處我國東南部,在那兒你能看到成片的梯田,滿坡的茶樹和竹林,還有盛開的桃花。則該地區的地形可能是 ( )A.高原 B.山脈 C.丘陵 D.平原【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不同地形的生產特色,依據碩學可知梯田一般都修建在丘陵地區,同時在丘陵地區可以因地制宜的發展種植業如種植茶樹、竹林等,而高原、平原地區一般不會出現梯田,山區一般發展林業或者礦產業,故此題應選擇C。【點評】此題考查不同地形的生產特色,理解因地制宜。10.(2018七上·溫嶺期中)下列兩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圖表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①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區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③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④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的有關知識。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狀況與地理環境有著密切聯系。讀圖可得,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從地形上看,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人口分布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下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對應的氣候類型正確的是( )A.①地中海氣候 B.②熱帶沙漠氣候C.③熱帶草原氣候 D.④熱帶季風氣候【答案】B【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解析】【分析】圖中數字①至④所代表的氣候類型依次是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點評】亞洲氣候特征: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②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③季風氣候典型。12.(2017七上·諸暨期中)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下列圖示中屬于平原地形的是 ( )A. B.C. D.【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平原地形特征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平原地形海拔低,地勢起伏小,地形平坦。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平原地形特征的識記。13.(2017七上·諸暨期中)下列關于語言與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②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③世界三大宗教中信仰人數最多的是基督教④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基督教、佛教、道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語言和宗教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語言和宗教的識記。14.(2019七上·衢州期中)讀下圖,完成小題。(1)圖中明明和貝貝所在的地點符合“東半球、中緯度、北溫帶”三個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明明所在的地點符合條件B.貝貝所在的地點符合條件C.符合條件的地點不存在D.明明貝貝所在的地點都符合條件(2)下列對生活在安第斯山區印第安人生活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玉米和馬鈴薯是主要糧食②居民從事的生產以畜牧業為主③羊駝和駱馬的奶、肉與皮革為人們提供了衣食來源④該地的農作物以水稻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A(2)A【知識點】經緯網;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符合東半球,中緯度,北溫帶的三個條件的點在明明所在的點。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生活在安第斯山區印第安人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A。(2)A。【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15.(2017七上·紹興期中)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點地區的自然原因有( )①是世界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 ②夏季景色優美,氣候涼爽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條件好 ④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瑞士旅游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所以①不符合題意;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條件是阿爾卑斯山成為旅游熱點地區的人文條件,不是自然原因,所以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瑞士發展旅游業的理解。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0分)16.(2019七上·衢州期中)有一種稱呼叫“驢友”,是對戶外自助自主旅行愛好者的愛稱。下圖為某“驢友”提供的一幅活動區域圖,讀圖,完成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甲 ;乙 。(2)A山峰與B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米,C點的海拔是 米,圖中的等高距是 米。(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圖中虛線框內的山脈大致走向為 。(4)圖中D和E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請你指出并說明理由。【答案】(1)陡崖;鞍部(2)17;470;10(3)自東北向西南;東西走向(4)D處;等高線向低處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根據等高線圖的基本知識可知,甲處等高線相交,說明是陡崖;乙處等高線對稱分布,說明是鞍部。(2)A山峰與B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535-518=17米, C點的海拔是470米,圖中的等高距是10米。(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自東北流向西南。圖中虛線框內山脈的大致走向是東西走向。(4)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故錯誤的是D處,理由是等高線向低處突出,說明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發育。【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7.(2019七上·衢州期中)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觀察下圖,回答問題。(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 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 地。(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 地。(3)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4)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 氣候,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5)浙江屬于兩種季風氣候中的 氣候(填甲或乙),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是 。【答案】(1)甲;乙(2)乙(3)C(4)溫帶季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甲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乙地。(2)讀圖可知,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乙地。(3)讀圖可知,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季節分布不均勻。不是每月都降水很多,也不是每月降水都很少。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4)讀圖可知,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浙江屬于兩種季風氣候中的乙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18.(2019七上·衢州期中)觀察下面兩幅地圖,回答問題。(1)將圖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A 山脈;B 湖;C 河;D 山脈;E 灣。(2)美國領土與我國一樣,絕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 帶。(3)圖一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 ,發展這類農業的社會條件是 ;自然優勢是 、 、 等。(4)圖二地區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 、 和大豆,這類農業的基本特點是 和 。【答案】(1)阿巴拉契亞;蘇必利爾;密西西比;落基;墨西哥(2)北溫(3)水稻;人口稠密;高溫多雨;水網密布;肥沃的土壤(4)小麥;玉米;商品性農業;機械化【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A是阿巴拉契亞山脈,B是蘇必利爾湖,C是密西西比河,D是落基山脈,E是墨西哥 灣。(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領土與我國一樣,絕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一地區是湄公河平原,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其發展水稻種植業的社會條件是人口稠密,自然條件是高溫多雨的氣候,水網密布,肥沃的土壤等。(4)圖二地區是美國的中央大平原,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和大豆,這類農業的基本 特點是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點評】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鄰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并且實現了農業生產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量大。19.(2019七上·衢州期中)“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7年5月,第一屆“一帶一路”國家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它是2017年中國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對推動國際和地區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仔細閱讀“一路一帶”示意圖回答問題。(1)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A 海峽,B 運河,止于荷蘭鹿特丹。絲綢之路經濟帶連接亞洲、D 洲、F 洲。(2)圖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 ,D所在大洲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E所在國家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3)據圖判斷威尼斯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夏季的威尼斯 。(4)圖示地區中,①地區(新疆)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②地區的地形單元是 ,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③區在亞洲地理分區上屬于 ;④居民多信仰 教;⑤地居民多為 人種。【答案】(1)馬六甲;蘇伊士;非;歐(2)里海;尼羅河;俄羅斯(3)地中海;炎熱干燥(4)塔里木河;青藏高原;海拔高;南亞;伊斯蘭;白色【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出發,經A是馬六甲海峽,B是蘇伊士運河,止于荷蘭鹿特丹。絲綢之路經濟地帶連接亞洲、D是非洲、F是歐洲。(2)據圖分析可知,圖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D所在的大洲是非洲,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E所在的國家是俄羅斯,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3)據圖判斷威尼斯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的威尼斯炎熱干燥。(4)讀圖分析可知,圖示地區中,①地區(新疆)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 ②地區的地形單元是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自然條件惡劣; ③區在亞洲地理分區上屬于南亞; ④居民多信仰伊斯蘭教; ⑤地居民多為白色人種。【點評】“一帶一路”尤其是“一帶”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經過西部通向西亞和歐洲,這必將使得我國對外開放的地理格局發生重大調整,由中西部地區作為新的牽動者承擔著開發與振興占國土面積三分之二廣大區域的重任,與東部地區一起承擔著中國走出去的重任。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衢州市教學聯盟體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衢州市教學聯盟體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