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區片六校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區片六校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區片六校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2019八上·蕭山期中)古埃及人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關于古埃及文明表述錯誤的是(  )
A.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
B.修建了宏大的金字塔
C.醫學發達
D.發明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
【答案】D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陽歷、金字塔和醫學發達都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公元前7至6世紀,巴比倫人便有了星期制,他們把一個月分為4周,每周有7天,即一個星期。
ABC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古埃及和代巴比倫文明,要求具備知識識記能力。
2.(2017八上·嘉興期中)北緯30度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古線。在這條緯線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國三星堆等。此現象產生的最合理的原因應該是(  )
A.地理環境的影響 B.文化傳統相同所致
C.文化交流的結果 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答案】A
【知識點】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文明產生原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緯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國三星堆、巴比倫空中花園等。從自然條件看,北緯30度這條溫度帶是處于亞熱帶和溫帶的過渡地帶,應該說是最適于人生存的地帶,它的降水相對比較豐沛,植物相對比較茂盛,溫度也比較適合人的生存,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給,就獲得一個比較良好的發展,所以在這里早期人類可以比較容易生存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早期文明和社會就容易在這個地帶發展起來。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文明產生原因的理解。
3.(2019八上·蕭山期中)崇尚佛教,把佛教定為古代印度的國教的阿育王屬于種姓制度中哪個中(  )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
【答案】B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婆羅門(祭司、貴族)掌握神權;第二等級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行政大權;第三等級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第四等級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干最低賤的職業。所以阿育王屬于剎帝利。
ACD三項都不是古代印度的國教的阿育王所屬的等級,不符合題意;
B項剎帝利是古代印度的國教的阿育王所屬的等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種姓制度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和靈活運用印度種姓制度的分工。
4.(2019八上·蕭山期中)春秋時期,齊桓公采用管仲的建議,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其真正目的是(  )
A.團結其他諸侯與王室對抗 B.抗擊威脅中原的少數民族
C.確立自己的威信,爭當霸主 D.保護周王室,尊重周天子
【答案】C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A項團結其他諸侯與王室對抗錯誤,不符合題意,尊王攘夷”是指尊崇周天子,幫助諸侯國攘斥夷狄,而不是與王室對抗;
B項抗擊威脅中原的少數民族是現象而不是實質,是為了樹立在諸侯國中的威信,不符合題意;
C項確立自己的威信,爭當霸主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旗號的真正目的,符合題意;
D項保護周王室,尊重周天子錯誤,不符合題意,保護周王室,盡諸侯義務,是現象而不是實質,是為了樹立在諸侯國中的威信,所以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旗號,其真正目的是確立自己的威信,爭當霸主;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齊桓公“尊王攘夷”的目的,要求具備調動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了解春秋爭霸相關知識是解題關鍵。
5.(2019八上·蕭山期中)自從中央臺《中國詩詞大會》播出后,八年級同學也迷上了詩詞,老師在復習課上說,“今天我們來個新的復習方法,每個同學說一句古詩,詩中需包含一個春秋五霸的國名”,下列哪個同學說錯了(  )
A.小明同學說:“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B.小鐘同學說:“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C.小王同學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D.小張同學說:“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答案】B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結合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春秋五霸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可見楚國、秦王、齊魯都是包含一個春秋五霸的國名的。
ACD三項說法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小鐘同學說:“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說法錯誤,燕丹不包含春秋五霸的國名在其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五霸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解讀題干信息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6.(2019八上·蕭山期中)如下圖所示“中華第一鼎”因為內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將它更名為“后母戊”鼎。該鼎體現以下哪個朝代工匠的智慧(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周時期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如出土的著名的司母戊鼎,司母戊鼎也叫后母戊鼎,因內部鑄有“司母戊”而得名,是商朝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上面鑄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稱為“銘文”,所以該鼎體現商朝工匠的智慧。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商朝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商朝的青銅文明,要求具備調動知識和理解分析能力。熟記商朝的青銅文明是解題關鍵。
7.(2019八上·蕭山期中)小明同學假期去江南名剎靈隱寺游玩,了解到:“靈隱寺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326年),開山祖師為印度僧人惠理和尚,清代時擴建,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你認為供奉在大雄寶殿正中的佛教創始人是(  )
A.濟公 B.彌勒佛 C.釋迦牟尼佛 D.觀音
【答案】C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佛教誕生于6世紀的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被后世尊稱為釋迦牟尼。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釋迦牟尼佛是供奉在大雄寶殿正中的佛教創始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佛教創始人的識記能力。要求準確識記佛教的相關知識。
8.(2019八上·蕭山期中)文物是鮮活的歷史,下列文物中能夠反映商朝社會生活情況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竹簡戰國時期普遍使用,故排除①。甲骨文出現在商朝,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商朝是奴隸社會,殉葬制度普遍,故②③符合題意。鐵農具春秋時期出現,故排除④。
B項②③能夠反映商朝社會生活情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朝社會生活情況,要求具備讀圖與知識識記能力。
9.(2019八上·蕭山期中)“湘愛一生”,2019年10月我區舉辦了湘湖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名跑者,競逐湘湖,穿越花海,跑過古道,遇見城山,伴著美景,跑出健康。回答下列各題:
(1)馬拉松比賽發源于(  )
A.英國 B.希臘 C.美國 D.中國
(2)湘湖八景之一的“城山懷古”是紀念下列哪位人物“勵精圖治,自強不息”(  )
A.勾踐 B.夫差 C.西施 D.范蠡
【答案】(1)B
(2)A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1)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希臘波斯戰爭(公元前492-前449年)中,為了把勝利消息迅速告訴雅典人,希臘派遣長跑優勝者斐迪庇第斯從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廣場(全程42公里195米)。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采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設,并定名為“馬拉松”。
ACD三項所述均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B項希臘是馬拉松比賽的發源,符合題意;
(2)越王城山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春秋末期的古城堡遺址,位于杭州市蕭山區、湘湖旅游度假區海拔128米的城山之巔,是越王勾踐屯兵抗吳的重要軍事城堡,素有“周朝勝跡,越代名山”之稱。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來到越王城山,尋訪句踐遺蹤,戡思古之幽情,贊其為雪國恥而臥薪嘗膽、發憤圖強、滅吳復國的壯舉,留下了許多壯麗的詩篇,“城山懷古”因而被譽為舊時“湘湖八景”之一。
A項勾踐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所述均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B。(2)A。
【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拉松比賽的發源地,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城山懷古”,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2019八上·蕭山期中)復旦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源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最可能出自下列那本書(  )
A.《韓非子》 B.《論語》
C.《道德經》 D.《孫子兵法》
【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由題干“仁在其中矣”及所學知識可知,“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所以,此名句最有可能出自《論語》。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論語》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主張,要求具備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獲取、解讀題干信息的能力。
11.(2019八上·蕭山期中)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夏季奧運會,2022年將舉辦冬季奧運會,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你認為奧運會會從哪個城市采集奧運圣火的火種(  )
A.羅馬 B.開羅 C.巴黎 D.雅典
【答案】D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希臘人于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1896年4月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所以奧運會會從雅典采集奧運圣火的火種。
ABC三項均與題干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D項雅典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古希臘文明,要求具備知識識記和遷移能力。
12.(2019八上·蕭山期中)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整座建筑損毀嚴重,依據火災前的照片和報道,你認為這是哪個宗教的建筑(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ABD三項均與題干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C項基督教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基督教,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分析能力。
13.(2019八上·蕭山期中)“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是歐洲中世紀的諺語,對這句話正確理解是(  )
A.城市的自然條件優越 B.城市相對獨立和自治
C.城市的空氣相對清新 D.城市已不受國王管轄
【答案】B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城市規模不大,居民一般幾千人,2萬人以上就算是大城市了。多數城市是在封建領地上興起的,常常受到封建領主的控制和盤剝。后來,不少城市通過各種途徑,不同程度地擺脫了封建領主的控制,爭取城市相對獨立和自治。
AC兩項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B項城市相對獨立和自治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D項城市已不受國王管轄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世紀歐洲城市,要求具備解讀題干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
14.(2019八上·蕭山期中)下列國家中,地跨亞、非、歐三洲的有(  )
①古代埃及
②亞歷山大帝國
③羅馬帝國
④阿拉伯帝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34年春天,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東征,滅亡了包括埃及、巴比倫在內的龐大的波斯帝國,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西歐的羅馬帝國通過擴張,到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羅馬帝國分裂后的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通過擴張,阿拉伯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查理曼帝國版圖西南至厄布羅河,北臨北海,東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因此可知①②③都是地跨三洲的帝國。
C項②③④地跨亞、非、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能力。
15.(2019八上·蕭山期中)馬鐙是騎馬時的踏腳和支撐裝置,可能來源于皮繩套,最先使用的大概是中國的中原人、印度人、中亞人,7世紀初由哪個民族傳入歐洲(  )
A.波斯人 B.阿拉伯人 C.突厥人 D.羅馬人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鐙在7世紀初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改變了歐洲的作戰方式。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阿拉伯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馬鐙的外傳,要求具對所學知識的識記能力。
16.(2019八上·蕭山期中)秦朝咸陽的一位商人,要購進一批糧食,結賬時應該使用下列哪種貨幣支付(  )
A.刀幣 B.鏟幣 C.秦半兩 D.貝幣
【答案】C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得知,秦始皇鞏固統一,在經濟上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以圓形方孔錢為國家統一貨幣。
ABD三項均屬于先秦時期的貨幣,不符合題意;
C項秦半兩是秦朝咸陽的商人結賬時應該支付的貨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
17.(2019八上·蕭山期中)在中國象棋的棋盤上畫有楚河漢界,比喻歷史上的楚漢戰爭,楚漢戰爭的結局(  )
A.項羽大敗秦軍 B.項羽戰勝劉邦
C.陳勝戰勝吳廣 D.劉邦戰勝項羽
【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楚漢之爭(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最終,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A項項羽大敗秦軍與楚漢戰爭的結局無直接關聯,不符合題意;
BC兩項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D項劉邦戰勝項羽是楚漢戰爭的結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楚漢戰爭,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
18.(2019八上·蕭山期中)漢武帝時期,設立監督所屬郡國主要官員行為的專職官員是(  )
A.丞相 B.內閣大臣 C.校尉 D.刺史
【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漢武帝把全國劃分為十三州部,每州為一個監察區,設置刺史一人,負責監察所在州部的郡國。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設置十三部刺史,刺史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巡查代表中央,體現的是“以小制大”特點。
A項丞相負責中央行政,不符合題意;
B項內閣大臣是明成祖設立,不符合題意;
C項校尉是漢至魏晉監督京師(中央)和京師周邊地方的監察官,不符合題意;
D項刺史是監督所屬郡國主要官員行為的專職官員,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要求具備知識識記能力。
19.(2019八上·蕭山期中)蕭山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公元2年始建縣,稱為“余暨”,屬會稽郡。“余”為越語指鹽,因蕭山產鹽,又臨暨浦江,所以稱“余暨”,三國時改名為永興,唐天寶元年,以蕭然山為名,稱蕭山,沿用至今。蕭山設縣始于哪個朝代?(  )
A.三國 B.西漢 C.東漢 D.唐朝
【答案】B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蕭山始建縣,名余暨,屬會稽郡。
A項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蕭山公元2年始建縣,是在西漢時期,符合題意;
C項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后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不符合題意;
D項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蕭山設縣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掌握歷史朝代基礎知識的能力。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40分)
20.(2019八上·蕭山期中)讀圖,回答問題。
(1)人們說圖中AB兩國是歐洲古典文明的兩顆“明珠”,請說出A,B兩國的名稱。
(2)英國歷史學家約翰索利曾說:“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這個她是誰?
(3)你怎么看待這一民主制度?
(4)有個德國人曾說:“B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請你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去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5)A,B兩國創造的古典文化被譽為西方文化的源頭,試各舉一例說明。
【答案】(1)A希臘、B羅馬。
(2)雅典。
(3)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享受這種民主的人只占少數。
(4)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羅馬通過數次爭霸戰爭,最終取勝,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公元1世紀,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產生,4世紀時基督教被羅馬皇帝定為國教,促進基督教對外傳播。羅馬在公元5世紀頒布了《十二銅表法》,成為近代許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5)A國:哲學(柏拉圖等)、科學(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文學(希臘神話、荷馬史詩)、戲劇、雕塑(擲鐵餅者),建筑(雅典衛城)、體育(奧運會、馬拉松)。
B國:法律(十二銅表法)、拉丁字母、建筑(凱旋門、羅馬角斗場、高架飲水渠)。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位置分別是希臘和羅馬,是西方民主法制的發源地。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雅典是西方民主政治的發源地。
(3)關于雅典民主制的評價既需要看見其積極性又要看見其消極一面,如促進雅典的經濟文化發展,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享受這種民主的人只占少數。
(4)分別從羅馬帝國的建立過程、基督教的發展和羅馬法的影響的角度進行分析即可。
(5)結合古希臘羅馬法的政治、文化發展的表現進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為:(1)A希臘、B羅馬。
(2)雅典。
(3)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享受這種民主的人只占少數。
(4)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羅馬通過數次爭霸戰爭,最終取勝,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公元1世紀,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產生,4世紀時基督教被羅馬皇帝定為國教,促進基督教對外傳播。羅馬在公元5世紀頒布了《十二銅表法》,成為近代許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5)A國:哲學(柏拉圖等)、科學(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文學(希臘神話、荷馬史詩)、戲劇、雕塑(擲鐵餅者),建筑(雅典衛城)、體育(奧運會、馬拉松)。
B國:法律(十二銅表法)、拉丁字母、建筑(凱旋門、羅馬角斗場、高架飲水渠)。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歐洲文明之源、雅典民主制度、羅馬帝國、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成就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讀圖識圖與識記能力。
21.(2019八上·蕭山期中)中國歷史成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的積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每個歷史成語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實的歷史史實,請同學們為以下歷史成語和相關的人物連線。
序號 成語 對應字母
  字母 人物
1 鴻鵠之志    
  A 項羽
2 圖窮匕見    
  B 勾踐
3 破釜沉舟    
  C 孔子
4 臥薪嘗膽    
  D 孟子
5 因材施教    
  E 陳勝
6 罷黜百家    
  F 董仲舒
7 四面楚歌    
  G 荊軻
8 酒池肉林    
  H 商紂王
【答案】E;G;A;B;C;F;A;H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百家爭鳴;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鴻鵠之志出自《史記·陳涉世家》,喻意志向高而遠大,和E陳勝有關。圖窮匕見和G荊軻刺秦關。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所以破釜沉舟和A項羽有關。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被迫向吳王稱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個霸主,所以臥薪嘗膽和勾踐有關;因材施教是C孔子的教學理念;罷黜百家是西漢漢武帝時期采納F董仲舒的意見而提出的;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率大軍將西楚霸王項羽包圍在垓下,劉邦讓士兵都高唱楚歌,楚軍思念家鄉,軍心渙散,這個故事稱四面楚歌,和A項羽相關;酒池肉林,原指商紂王的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極多,和H商紂王有關。
故答案為:1、E;2、G;3、A;4、B;5、C;6、F;7、A;8、H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成語和相關的人物,要求具備知識靈活識記和理解的能力。
22.(2019八上·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9年4月13日,美國聯合英法,對已經歷了八年內戰的敘利亞進行了精準打擊,110顆導彈直擊首都大馬士革,這個被阿拉伯人頌為“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如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的城市,如今已是滿目瘡痍。四千多年的文明與繁華被戰爭毀于一旦,難民營4歲的小姑娘看見記者手中的相機,以為是槍,立刻舉起雙手投降。空襲后,滿身是血的小女孩,用無辜的眼神,含淚控訴:“我們做錯了什么?”
材料二:“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2019年10月1日,我國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充分展示改革強軍的偉大成就,彰顯了經歷了70年發展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大國風采。
材料三: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許多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和強盛的歷史時期,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一詞中寫道:“惜秦王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1)讀了材料一,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如何回答她。
(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3)讀材料三結合我們所學的知識,列舉秦始皇、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
【答案】(1)“你們沒有錯,弱小是原罪!”
(2)略
(3)秦始皇:政治:建立中央集權制度:①創立皇帝制,國家大事由皇帝裁決;②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在地方實行郡縣制。經濟: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銅錢)、統一度量衡。交通:修馳道,拆路障,車同軌。文化:統一文字為小篆;實行“焚書坑儒”政策。……以上措施任選三條。
漢武帝:政治:①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國勢力;②加強監察制度:設立“刺史制度”和“司隸校尉”;經濟:統一鑄幣(五銖錢),鹽鐵官營;思想:①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軍事: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對外: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霸權主義的危害,要求具備材料信息準確解讀的能力。材料“美國聯合英法,對已經歷了八年內戰的敘利亞進行了精準打擊”“我們做錯了什么?”主要是反映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害,揭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內心恐懼,給兒童造成嚴重的心靈創傷,表達了反對戰爭、呼喚和平的強烈愿望。可以站在抨擊大國霸權的角度回答,諸如“你們沒有錯,弱小是原罪!”之類,言之有理即可。
(2)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的認識,要求具備材料分析對比與歸納的能力。對比材料一中大國霸權肆意凌虐他國主權的行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大大提升,國家富強,人民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據此得出相關認識,言之有理即可。
(3)本題考查秦始皇、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本題的作答,聯系 秦始皇、漢武帝為鞏固統治,在政治、經濟、思想和軍事等方面的措施列舉作答即可。
故答案為:(1)“你們沒有錯,弱小是原罪!”
(2)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來源于強大、穩定的國家。
(3)秦始皇:政治:建立中央集權制度:①創立皇帝制,國家大事由皇帝裁決;②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在地方實行郡縣制。經濟: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銅錢)、統一度量衡。交通:修馳道,拆路障,車同軌。文化:統一文字為小篆;實行“焚書坑儒”政策。……以上措施任選三條。
漢武帝:政治:①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國勢力;②加強監察制度:設立“刺史制度”和“司隸校尉”;經濟:統一鑄幣(五銖錢),鹽鐵官營;思想:①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軍事: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對外: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霸權主義的危害,對改革開放的認識,秦始皇、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
1 / 1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區片六校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中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2019八上·蕭山期中)古埃及人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下列關于古埃及文明表述錯誤的是(  )
A.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
B.修建了宏大的金字塔
C.醫學發達
D.發明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
2.(2017八上·嘉興期中)北緯30度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古線。在這條緯線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國三星堆等。此現象產生的最合理的原因應該是(  )
A.地理環境的影響 B.文化傳統相同所致
C.文化交流的結果 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3.(2019八上·蕭山期中)崇尚佛教,把佛教定為古代印度的國教的阿育王屬于種姓制度中哪個中(  )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
4.(2019八上·蕭山期中)春秋時期,齊桓公采用管仲的建議,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其真正目的是(  )
A.團結其他諸侯與王室對抗 B.抗擊威脅中原的少數民族
C.確立自己的威信,爭當霸主 D.保護周王室,尊重周天子
5.(2019八上·蕭山期中)自從中央臺《中國詩詞大會》播出后,八年級同學也迷上了詩詞,老師在復習課上說,“今天我們來個新的復習方法,每個同學說一句古詩,詩中需包含一個春秋五霸的國名”,下列哪個同學說錯了(  )
A.小明同學說:“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B.小鐘同學說:“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C.小王同學說:“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D.小張同學說:“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6.(2019八上·蕭山期中)如下圖所示“中華第一鼎”因為內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將它更名為“后母戊”鼎。該鼎體現以下哪個朝代工匠的智慧(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7.(2019八上·蕭山期中)小明同學假期去江南名剎靈隱寺游玩,了解到:“靈隱寺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326年),開山祖師為印度僧人惠理和尚,清代時擴建,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你認為供奉在大雄寶殿正中的佛教創始人是(  )
A.濟公 B.彌勒佛 C.釋迦牟尼佛 D.觀音
8.(2019八上·蕭山期中)文物是鮮活的歷史,下列文物中能夠反映商朝社會生活情況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9.(2019八上·蕭山期中)“湘愛一生”,2019年10月我區舉辦了湘湖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名跑者,競逐湘湖,穿越花海,跑過古道,遇見城山,伴著美景,跑出健康。回答下列各題:
(1)馬拉松比賽發源于(  )
A.英國 B.希臘 C.美國 D.中國
(2)湘湖八景之一的“城山懷古”是紀念下列哪位人物“勵精圖治,自強不息”(  )
A.勾踐 B.夫差 C.西施 D.范蠡
10.(2019八上·蕭山期中)復旦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源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最可能出自下列那本書(  )
A.《韓非子》 B.《論語》
C.《道德經》 D.《孫子兵法》
11.(2019八上·蕭山期中)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夏季奧運會,2022年將舉辦冬季奧運會,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你認為奧運會會從哪個城市采集奧運圣火的火種(  )
A.羅馬 B.開羅 C.巴黎 D.雅典
12.(2019八上·蕭山期中)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整座建筑損毀嚴重,依據火災前的照片和報道,你認為這是哪個宗教的建筑(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蘭教
13.(2019八上·蕭山期中)“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是歐洲中世紀的諺語,對這句話正確理解是(  )
A.城市的自然條件優越 B.城市相對獨立和自治
C.城市的空氣相對清新 D.城市已不受國王管轄
14.(2019八上·蕭山期中)下列國家中,地跨亞、非、歐三洲的有(  )
①古代埃及
②亞歷山大帝國
③羅馬帝國
④阿拉伯帝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2019八上·蕭山期中)馬鐙是騎馬時的踏腳和支撐裝置,可能來源于皮繩套,最先使用的大概是中國的中原人、印度人、中亞人,7世紀初由哪個民族傳入歐洲(  )
A.波斯人 B.阿拉伯人 C.突厥人 D.羅馬人
16.(2019八上·蕭山期中)秦朝咸陽的一位商人,要購進一批糧食,結賬時應該使用下列哪種貨幣支付(  )
A.刀幣 B.鏟幣 C.秦半兩 D.貝幣
17.(2019八上·蕭山期中)在中國象棋的棋盤上畫有楚河漢界,比喻歷史上的楚漢戰爭,楚漢戰爭的結局(  )
A.項羽大敗秦軍 B.項羽戰勝劉邦
C.陳勝戰勝吳廣 D.劉邦戰勝項羽
18.(2019八上·蕭山期中)漢武帝時期,設立監督所屬郡國主要官員行為的專職官員是(  )
A.丞相 B.內閣大臣 C.校尉 D.刺史
19.(2019八上·蕭山期中)蕭山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公元2年始建縣,稱為“余暨”,屬會稽郡。“余”為越語指鹽,因蕭山產鹽,又臨暨浦江,所以稱“余暨”,三國時改名為永興,唐天寶元年,以蕭然山為名,稱蕭山,沿用至今。蕭山設縣始于哪個朝代?(  )
A.三國 B.西漢 C.東漢 D.唐朝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40分)
20.(2019八上·蕭山期中)讀圖,回答問題。
(1)人們說圖中AB兩國是歐洲古典文明的兩顆“明珠”,請說出A,B兩國的名稱。
(2)英國歷史學家約翰索利曾說:“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這個她是誰?
(3)你怎么看待這一民主制度?
(4)有個德國人曾說:“B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請你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去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5)A,B兩國創造的古典文化被譽為西方文化的源頭,試各舉一例說明。
21.(2019八上·蕭山期中)中國歷史成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的積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每個歷史成語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實的歷史史實,請同學們為以下歷史成語和相關的人物連線。
序號 成語 對應字母
  字母 人物
1 鴻鵠之志    
  A 項羽
2 圖窮匕見    
  B 勾踐
3 破釜沉舟    
  C 孔子
4 臥薪嘗膽    
  D 孟子
5 因材施教    
  E 陳勝
6 罷黜百家    
  F 董仲舒
7 四面楚歌    
  G 荊軻
8 酒池肉林    
  H 商紂王
22.(2019八上·蕭山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9年4月13日,美國聯合英法,對已經歷了八年內戰的敘利亞進行了精準打擊,110顆導彈直擊首都大馬士革,這個被阿拉伯人頌為“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如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的城市,如今已是滿目瘡痍。四千多年的文明與繁華被戰爭毀于一旦,難民營4歲的小姑娘看見記者手中的相機,以為是槍,立刻舉起雙手投降。空襲后,滿身是血的小女孩,用無辜的眼神,含淚控訴:“我們做錯了什么?”
材料二:“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2019年10月1日,我國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充分展示改革強軍的偉大成就,彰顯了經歷了70年發展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大國風采。
材料三: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許多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和強盛的歷史時期,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一詞中寫道:“惜秦王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1)讀了材料一,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如何回答她。
(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3)讀材料三結合我們所學的知識,列舉秦始皇、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陽歷、金字塔和醫學發達都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公元前7至6世紀,巴比倫人便有了星期制,他們把一個月分為4周,每周有7天,即一個星期。
ABC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古埃及和代巴比倫文明,要求具備知識識記能力。
2.【答案】A
【知識點】探究早期區域文明的異同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文明產生原因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緯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國三星堆、巴比倫空中花園等。從自然條件看,北緯30度這條溫度帶是處于亞熱帶和溫帶的過渡地帶,應該說是最適于人生存的地帶,它的降水相對比較豐沛,植物相對比較茂盛,溫度也比較適合人的生存,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給,就獲得一個比較良好的發展,所以在這里早期人類可以比較容易生存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早期文明和社會就容易在這個地帶發展起來。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文明產生原因的理解。
3.【答案】B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婆羅門(祭司、貴族)掌握神權;第二等級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行政大權;第三等級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第四等級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干最低賤的職業。所以阿育王屬于剎帝利。
ACD三項都不是古代印度的國教的阿育王所屬的等級,不符合題意;
B項剎帝利是古代印度的國教的阿育王所屬的等級,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種姓制度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和靈活運用印度種姓制度的分工。
4.【答案】C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A項團結其他諸侯與王室對抗錯誤,不符合題意,尊王攘夷”是指尊崇周天子,幫助諸侯國攘斥夷狄,而不是與王室對抗;
B項抗擊威脅中原的少數民族是現象而不是實質,是為了樹立在諸侯國中的威信,不符合題意;
C項確立自己的威信,爭當霸主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旗號的真正目的,符合題意;
D項保護周王室,尊重周天子錯誤,不符合題意,保護周王室,盡諸侯義務,是現象而不是實質,是為了樹立在諸侯國中的威信,所以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旗號,其真正目的是確立自己的威信,爭當霸主;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齊桓公“尊王攘夷”的目的,要求具備調動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了解春秋爭霸相關知識是解題關鍵。
5.【答案】B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結合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春秋五霸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可見楚國、秦王、齊魯都是包含一個春秋五霸的國名的。
ACD三項說法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小鐘同學說:“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說法錯誤,燕丹不包含春秋五霸的國名在其中,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春秋五霸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準確解讀題干信息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6.【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周時期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青銅器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如出土的著名的司母戊鼎,司母戊鼎也叫后母戊鼎,因內部鑄有“司母戊”而得名,是商朝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上面鑄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稱為“銘文”,所以該鼎體現商朝工匠的智慧。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商朝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商朝的青銅文明,要求具備調動知識和理解分析能力。熟記商朝的青銅文明是解題關鍵。
7.【答案】C
【知識點】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佛教誕生于6世紀的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被后世尊稱為釋迦牟尼。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釋迦牟尼佛是供奉在大雄寶殿正中的佛教創始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佛教創始人的識記能力。要求準確識記佛教的相關知識。
8.【答案】B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竹簡戰國時期普遍使用,故排除①。甲骨文出現在商朝,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商朝是奴隸社會,殉葬制度普遍,故②③符合題意。鐵農具春秋時期出現,故排除④。
B項②③能夠反映商朝社會生活情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朝社會生活情況,要求具備讀圖與知識識記能力。
9.【答案】(1)B
(2)A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1)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希臘波斯戰爭(公元前492-前449年)中,為了把勝利消息迅速告訴雅典人,希臘派遣長跑優勝者斐迪庇第斯從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廣場(全程42公里195米)。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采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設,并定名為“馬拉松”。
ACD三項所述均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B項希臘是馬拉松比賽的發源,符合題意;
(2)越王城山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春秋末期的古城堡遺址,位于杭州市蕭山區、湘湖旅游度假區海拔128米的城山之巔,是越王勾踐屯兵抗吳的重要軍事城堡,素有“周朝勝跡,越代名山”之稱。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來到越王城山,尋訪句踐遺蹤,戡思古之幽情,贊其為雪國恥而臥薪嘗膽、發憤圖強、滅吳復國的壯舉,留下了許多壯麗的詩篇,“城山懷古”因而被譽為舊時“湘湖八景”之一。
A項勾踐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所述均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B。(2)A。
【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拉松比賽的發源地,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城山懷古”,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答案】B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由題干“仁在其中矣”及所學知識可知,“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論語》是一本以記錄春秋時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言行為主的匯編,又被簡稱為論、語、傳、記,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所以,此名句最有可能出自《論語》。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論語》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主張,要求具備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獲取、解讀題干信息的能力。
11.【答案】D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希臘人于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1896年4月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所以奧運會會從雅典采集奧運圣火的火種。
ABC三項均與題干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D項雅典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古希臘文明,要求具備知識識記和遷移能力。
12.【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塞納河畔、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ABD三項均與題干不符合,不符合題意;
C項基督教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基督教,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分析能力。
13.【答案】B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城市規模不大,居民一般幾千人,2萬人以上就算是大城市了。多數城市是在封建領地上興起的,常常受到封建領主的控制和盤剝。后來,不少城市通過各種途徑,不同程度地擺脫了封建領主的控制,爭取城市相對獨立和自治。
AC兩項不符合題干主旨,不符合題意;
B項城市相對獨立和自治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D項城市已不受國王管轄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世紀歐洲城市,要求具備解讀題干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
14.【答案】C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34年春天,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東征,滅亡了包括埃及、巴比倫在內的龐大的波斯帝國,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西歐的羅馬帝國通過擴張,到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羅馬帝國分裂后的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通過擴張,阿拉伯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查理曼帝國版圖西南至厄布羅河,北臨北海,東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因此可知①②③都是地跨三洲的帝國。
C項②③④地跨亞、非、歐,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能力。
15.【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鐙在7世紀初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改變了歐洲的作戰方式。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阿拉伯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馬鐙的外傳,要求具對所學知識的識記能力。
16.【答案】C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得知,秦始皇鞏固統一,在經濟上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以圓形方孔錢為國家統一貨幣。
ABD三項均屬于先秦時期的貨幣,不符合題意;
C項秦半兩是秦朝咸陽的商人結賬時應該支付的貨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
17.【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楚漢之爭(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最終,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告終。
A項項羽大敗秦軍與楚漢戰爭的結局無直接關聯,不符合題意;
BC兩項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D項劉邦戰勝項羽是楚漢戰爭的結局,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楚漢戰爭,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
18.【答案】D
【知識點】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漢武帝把全國劃分為十三州部,每州為一個監察區,設置刺史一人,負責監察所在州部的郡國。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設置十三部刺史,刺史雖然級別不高,但是巡查代表中央,體現的是“以小制大”特點。
A項丞相負責中央行政,不符合題意;
B項內閣大臣是明成祖設立,不符合題意;
C項校尉是漢至魏晉監督京師(中央)和京師周邊地方的監察官,不符合題意;
D項刺史是監督所屬郡國主要官員行為的專職官員,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要求具備知識識記能力。
19.【答案】B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蕭山始建縣,名余暨,屬會稽郡。
A項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蕭山公元2年始建縣,是在西漢時期,符合題意;
C項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后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不符合題意;
D項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蕭山設縣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掌握歷史朝代基礎知識的能力。
20.【答案】(1)A希臘、B羅馬。
(2)雅典。
(3)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享受這種民主的人只占少數。
(4)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羅馬通過數次爭霸戰爭,最終取勝,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公元1世紀,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產生,4世紀時基督教被羅馬皇帝定為國教,促進基督教對外傳播。羅馬在公元5世紀頒布了《十二銅表法》,成為近代許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5)A國:哲學(柏拉圖等)、科學(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文學(希臘神話、荷馬史詩)、戲劇、雕塑(擲鐵餅者),建筑(雅典衛城)、體育(奧運會、馬拉松)。
B國:法律(十二銅表法)、拉丁字母、建筑(凱旋門、羅馬角斗場、高架飲水渠)。
【知識點】西方文明的搖籃;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位置分別是希臘和羅馬,是西方民主法制的發源地。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希臘雅典是西方民主政治的發源地。
(3)關于雅典民主制的評價既需要看見其積極性又要看見其消極一面,如促進雅典的經濟文化發展,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享受這種民主的人只占少數。
(4)分別從羅馬帝國的建立過程、基督教的發展和羅馬法的影響的角度進行分析即可。
(5)結合古希臘羅馬法的政治、文化發展的表現進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為:(1)A希臘、B羅馬。
(2)雅典。
(3)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度的基礎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真正能享受這種民主的人只占少數。
(4)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羅馬通過數次爭霸戰爭,最終取勝,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公元1世紀,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產生,4世紀時基督教被羅馬皇帝定為國教,促進基督教對外傳播。羅馬在公元5世紀頒布了《十二銅表法》,成為近代許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5)A國:哲學(柏拉圖等)、科學(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文學(希臘神話、荷馬史詩)、戲劇、雕塑(擲鐵餅者),建筑(雅典衛城)、體育(奧運會、馬拉松)。
B國:法律(十二銅表法)、拉丁字母、建筑(凱旋門、羅馬角斗場、高架飲水渠)。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歐洲文明之源、雅典民主制度、羅馬帝國、古希臘、古羅馬文化成就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讀圖識圖與識記能力。
21.【答案】E;G;A;B;C;F;A;H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百家爭鳴;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鴻鵠之志出自《史記·陳涉世家》,喻意志向高而遠大,和E陳勝有關。圖窮匕見和G荊軻刺秦關。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所以破釜沉舟和A項羽有關。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被迫向吳王稱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個霸主,所以臥薪嘗膽和勾踐有關;因材施教是C孔子的教學理念;罷黜百家是西漢漢武帝時期采納F董仲舒的意見而提出的;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率大軍將西楚霸王項羽包圍在垓下,劉邦讓士兵都高唱楚歌,楚軍思念家鄉,軍心渙散,這個故事稱四面楚歌,和A項羽相關;酒池肉林,原指商紂王的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極多,和H商紂王有關。
故答案為:1、E;2、G;3、A;4、B;5、C;6、F;7、A;8、H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成語和相關的人物,要求具備知識靈活識記和理解的能力。
22.【答案】(1)“你們沒有錯,弱小是原罪!”
(2)略
(3)秦始皇:政治:建立中央集權制度:①創立皇帝制,國家大事由皇帝裁決;②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在地方實行郡縣制。經濟: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銅錢)、統一度量衡。交通:修馳道,拆路障,車同軌。文化:統一文字為小篆;實行“焚書坑儒”政策。……以上措施任選三條。
漢武帝:政治:①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國勢力;②加強監察制度:設立“刺史制度”和“司隸校尉”;經濟:統一鑄幣(五銖錢),鹽鐵官營;思想:①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軍事: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對外: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大一統的漢朝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霸權主義的危害,要求具備材料信息準確解讀的能力。材料“美國聯合英法,對已經歷了八年內戰的敘利亞進行了精準打擊”“我們做錯了什么?”主要是反映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害,揭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內心恐懼,給兒童造成嚴重的心靈創傷,表達了反對戰爭、呼喚和平的強烈愿望。可以站在抨擊大國霸權的角度回答,諸如“你們沒有錯,弱小是原罪!”之類,言之有理即可。
(2)本題考查對改革開放的認識,要求具備材料分析對比與歸納的能力。對比材料一中大國霸權肆意凌虐他國主權的行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綜合國力大大提升,國家富強,人民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據此得出相關認識,言之有理即可。
(3)本題考查秦始皇、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本題的作答,聯系 秦始皇、漢武帝為鞏固統治,在政治、經濟、思想和軍事等方面的措施列舉作答即可。
故答案為:(1)“你們沒有錯,弱小是原罪!”
(2)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來源于強大、穩定的國家。
(3)秦始皇:政治:建立中央集權制度:①創立皇帝制,國家大事由皇帝裁決;②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在地方實行郡縣制。經濟: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銅錢)、統一度量衡。交通:修馳道,拆路障,車同軌。文化:統一文字為小篆;實行“焚書坑儒”政策。……以上措施任選三條。
漢武帝:政治:①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國勢力;②加強監察制度:設立“刺史制度”和“司隸校尉”;經濟:統一鑄幣(五銖錢),鹽鐵官營;思想:①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軍事: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對外: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霸權主義的危害,對改革開放的認識,秦始皇、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江达县| 嘉定区| 稷山县| 汶川县| 神木县| 娄烦县| 左贡县| 惠安县| 天镇县| 平度市| 仁寿县| 安平县| 南澳县| 若羌县| 崇左市| 宜川县| 朔州市| 二连浩特市| 静海县| 芜湖县| 康平县| 宁夏| 水富县| 廊坊市| 饶阳县| 镇康县| 桂平市| 繁昌县| 宜兰市| 桑日县| 茌平县| 马龙县| 全南县| 宁蒗| 汨罗市| 浦江县| 徐汇区| 樟树市| 永康市|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