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道法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道法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道法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9八上·長興期中)大河流域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下列文明成果屬于尼羅河流域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太陽歷 ④金字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19八上·天臺月考)古代兩河流域,曾經生活著蘇美爾人、腓尼基人和希伯來人,他們都發明了文字,我們把蘇美爾人書寫的文字稱作(  )
A.象形文字 B.字母文字 C.甲骨文 D.楔形文字
3.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轉型的歷史重大變革時期,推動變革的根本動力是(  )
A.生產力的發展 B.爭霸的需要
C.分封制的衰落 D.人民的愿望
4.(2019八上·長興期中)“失敗乃成功之母”指的是無論什么失敗,只要你跌倒后能馬上爬起來,跌倒的教訓會成為有益的經驗,幫助你取得未來的成功。主要思想與這一段話的意思一致的學派(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兵家
5.(2017八上·樂清期中)德國法學家耶林格這樣說過“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
A.為德國法西斯的對外侵略提供借口
B.羅馬法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C.羅馬是一個酷愛侵略的國家
D.羅馬法適合所征服的地區
6.(2019八上·長興期中)某同學在探究春秋戰國歷史過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百家爭鳴”“牛耕的使用和推廣”。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特征(  )
A.繁榮與開放 B.動蕩與統一 C.苦難與倒退 D.爭霸與變革
7.(2019八上·天臺月考)《論語·鄉黨篇》記載,一次孔子家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問:“傷人乎?”不問馬。馬夫屬于“圉”,為最下等級的人。孔子關心人而不關心馬,這主要體現了(  )
A.孔子主張平等對待下人 B.春秋時奴隸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張 D.孔子反對等級差別
8.(2019八上·長興期中)小蘭代表八年級某班參加學校的歷史知識競賽,她搶答了這樣一道題:“在中古歐洲社會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什么條件(  )
A.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B.歐洲封建等級制度
C.西歐城市的興起 D.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9.(2019八上·天臺月考)假如時光倒流,你來到古代希臘,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①柏拉圖在街上辯論
②到劇場看戲
③和凱撒大帝討論國家大事
④欣賞奧林匹亞運動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19八上·長興期中)小欣同學在網絡搜索引擎里輸入“公元前209年”“大澤鄉”等字眼,那么出現的網頁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劉邦項羽 B.陳勝吳廣 C.商鞅秦孝公 D.李斯蒙恬
11.(2019八上·長興期中)穆罕默德完成的雙重歷史使命(  )
①創立伊斯蘭教 ②出走麥地那 ③建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 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9八上·長興期中)如圖所示古代羅馬發展演變的線索示意圖,假如走②號通道到達的是(  )
A.羅馬共和國 B.羅馬帝國 C.西羅馬帝國 D.拜占庭帝國
13.(2019八上·長興期中)馬鐙見證了中世紀歐亞國家間的文明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公元前3世紀,中國人已鑄造金屬馬鐙
B.戰國時期的騎兵馬具中已經出現馬鐙
C.金屬馬鐙的傳播路線:中國→薩珊波斯人→突厥人→北歐、西歐→東歐、東羅馬帝國
D.成熟的馬鐙的使用,標志著騎兵的發展進入新時期
二、非選擇題
14.(2019八上·長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圖1所指的是   (國家名),圖2所指的是   (國家名)。仔細觀察圖1和圖2,這兩個國家在韁域范圍上有什么相同點    
(2)圖1所示的帝國雖縣花一現,但影響深遠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
(3)圖2所示的帝國在武力擴張的同時,也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就,請舉兩例印證。
15.(2019八上·長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英國歷史學家約翰·索利
材料二;秦始皇設職授官,從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開始;從另一面看,卻是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中止——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三:公元七世紀中期,日本善于向先進文明學習,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變革,建立法治完備的國家。
(1)材料一中的“她”指的是哪個國家 結合所學,請你談談對“她的民主制度的認識。
(2)材料三日本的這次改革史稱為什么 根據材料三,說說日本如何建立法治完備的新國家。
(3)材料一與材料二的政治制度分別對后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6.(2019八上·長興期中)制度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不斷進步的有力保障。
材料一:罷兵西歸……封諸侯,班賜宗弈……于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
材料二:歷史學家夏曾佑說:“中國之政,自秦始皇。”就是說,秦始皇創立的政治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西周時期哪一重大制度 這一制度在當時起了什么作用
(2)秦始皇為了鞏固統治,創立的哪項政治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秦始皇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方面的創尊重是什么?這一創新與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制度相比有什么好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②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的文明,故排除②。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明成就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
2.【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我們知道,大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亞洲西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后來流傳到亞洲西部的許多地方,被西亞古代各民族所采用,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D項楔形文字是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明的文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楔形文字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
3.【答案】A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也推動了社會其他方面的變化。所以,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轉型的歷史重大變革時期,推動變革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春秋戰國變革根本原因的識記。
4.【答案】A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失敗乃成功之母體現了古代辯證法思想。道家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百家爭鳴各學派的主要的觀點,難度適中。能提取并抓住核心內容即可。
5.【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馬法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馬法影響的識記。
6.【答案】D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特征。“百家爭鳴”“牛耕的使用和推廣”是春秋戰國時期在思想文化和生產領域的變革。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特征,屬于容易題,抓住春秋戰國關鍵信息即可。
7.【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內容可知,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問“傷人乎?”,孔子關心人而不關心馬,這主要體現了孔子“仁”的主張。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將“仁”作為處理人于人關系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
A項孔子主張平等對待下人不符合題意,孔子關心“人”的生命,只能說明對人本身的關注,并不能引申為對下人是平等的;
B項春秋時奴隸地位提高與奴隸社會的事實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孔子“仁”的主張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
D項孔子反對等級差別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出反對的意思;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掌握孔子的儒家思想。
8.【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商人和銀行家。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由此排除了A、B、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西歐封建國家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
9.【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①符合題意。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②符合題意。 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國發生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再也無力統制;在公元前49年時,愷撒奪取政權,但不久之后,屋大維在公元前27年建立羅馬帝國,③不符合題意。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古代希臘,④符合題意。
D項①②④可能做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希臘文明成就。重點熟記基礎知識。
10.【答案】B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陳勝和吳廣在薊縣大澤鄉發起農民起義,故排除了A、C、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秦末農民起義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
11.【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6世紀末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的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和牧場而相互仇殺,社會矛盾十分激烈。各階層的人都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610年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在他去世之前,伊斯蘭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半島也基本實現統一。題目要要求回答穆罕默德的歷史使命,故符合題意的是①和④。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伊斯蘭教創立的相關知識,難度適中。本題中的關鍵是歷史使命。
12.【答案】A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公元前8世紀,羅馬城建立,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395年羅馬帝國分裂,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是羅馬共和國時期。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古代羅馬帝國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理清羅馬的發展演變歷程即可。
13.【答案】D
【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解析】【分析】A大約3世紀的時候,中國人已在鑄造金屬馬鐙了,故A錯誤;
B戰國乃至漢初的騎兵馬具中沒有馬鐙,故B錯誤;
C金屬馬鐙的傳播路線:中國——東北亞的高句麗地區——薩珊波斯人——阿拉伯人——東歐和東羅馬——北歐、西歐,故C錯誤。
D成熟的馬鐙的使用,標志著騎馬用具的完備,騎兵的發展從此進入新時期,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從馬鐙看中世紀歐亞國家間的文明傳播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根據教材把握即可。
14.【答案】(1)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也滲透到西方,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匯。
(3)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羅馬在文字上的貢獻最有世界性,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和最通用的字母;羅馬人在建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凱旋門等。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以判斷1國家是亞歷山大帝國,2是羅馬帝國。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8世紀中葉,阿拉伯國家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本題考查亞歷山大帝國對文明傳播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也滲透到西方,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匯。
(3)本小題考查羅馬創造的文明成就,根據所學知識,羅馬文明有法律、文字、建筑等。
故答案為:(1)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也滲透到西方,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匯。
(3)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羅馬在文字上的貢獻最有世界性,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和最通用的字母;羅馬人在建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凱旋門等。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歐洲文明的相關知識,難度不大,聯系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15.【答案】(1)古代雅典;這種民主制度雖然賦予了公民參政議政權利,調動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但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2)大化改新
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作為治國的基礎。
(3)雅典的民主制度開創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也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秦朝的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制度的基礎,為此后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西方文明的搖籃;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可知,它描述的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對民主制度的認識,我們既要認識到它的積極影響,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2)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店長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根據材料顯示,日本學習隋唐制度,實行變革,建立了法治完備的國家。
(3)材料一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材料是中國秦朝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度。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開創了民主制度的先河,為現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秦朝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度,奠定了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基礎。
故答案為:(1)古代雅典;這種民主制度雖然賦予了公民參政議政權利,調動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但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2)大化改新。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作為治國的基礎。
(3)雅典的民主制度開創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也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秦朝的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制度的基礎,為此后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中外的政治制度,難度適中。需要學會辯證方法,用歷史地眼光評價歷史現象。
16.【答案】(1)分封制;作用:確立了周王的權威,擴大了周朝的控制區域。
(2)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3)在地方,廢除分封制,統一采用了郡縣制。好處:郡縣制削弱了地方政權,加強了中央集權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封諸侯”可以推斷西周實行分封制。西周通過分封制確立了周王的權威,開發了邊遠地區,成為對周邊民族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家。
(2)秦始皇確立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為中國歷代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
(3)秦朝在地方上廢除了西周以來的分封制,統一采用了郡縣制削弱了地方權力,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故答案為:(1)分封制;作用:確立了周王的權威,擴大了周朝的控制區域。
(2)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3)在地方,廢除分封制,統一采用了郡縣制。好處:郡縣制削弱了地方政權,加強了中央集權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相關知識,難度適中,解題時抓住歷史時期即可。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道法期中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9八上·長興期中)大河流域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下列文明成果屬于尼羅河流域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太陽歷 ④金字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識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②楔形文字是兩河流域的文明,故排除②。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明成就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
2.(2019八上·天臺月考)古代兩河流域,曾經生活著蘇美爾人、腓尼基人和希伯來人,他們都發明了文字,我們把蘇美爾人書寫的文字稱作(  )
A.象形文字 B.字母文字 C.甲骨文 D.楔形文字
【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國家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我們知道,大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亞洲西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后來流傳到亞洲西部的許多地方,被西亞古代各民族所采用,為人類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D項楔形文字是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明的文字,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楔形文字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
3.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轉型的歷史重大變革時期,推動變革的根本動力是(  )
A.生產力的發展 B.爭霸的需要
C.分封制的衰落 D.人民的愿望
【答案】A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也推動了社會其他方面的變化。所以,春秋戰國時期是社會轉型的歷史重大變革時期,推動變革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春秋戰國變革根本原因的識記。
4.(2019八上·長興期中)“失敗乃成功之母”指的是無論什么失敗,只要你跌倒后能馬上爬起來,跌倒的教訓會成為有益的經驗,幫助你取得未來的成功。主要思想與這一段話的意思一致的學派(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兵家
【答案】A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失敗乃成功之母體現了古代辯證法思想。道家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百家爭鳴各學派的主要的觀點,難度適中。能提取并抓住核心內容即可。
5.(2017八上·樂清期中)德國法學家耶林格這樣說過“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
A.為德國法西斯的對外侵略提供借口
B.羅馬法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C.羅馬是一個酷愛侵略的國家
D.羅馬法適合所征服的地區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羅馬法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羅馬法影響的識記。
6.(2019八上·長興期中)某同學在探究春秋戰國歷史過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百家爭鳴”“牛耕的使用和推廣”。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特征(  )
A.繁榮與開放 B.動蕩與統一 C.苦難與倒退 D.爭霸與變革
【答案】D
【知識點】諸侯爭霸和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特征。“百家爭鳴”“牛耕的使用和推廣”是春秋戰國時期在思想文化和生產領域的變革。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特征,屬于容易題,抓住春秋戰國關鍵信息即可。
7.(2019八上·天臺月考)《論語·鄉黨篇》記載,一次孔子家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問:“傷人乎?”不問馬。馬夫屬于“圉”,為最下等級的人。孔子關心人而不關心馬,這主要體現了(  )
A.孔子主張平等對待下人 B.春秋時奴隸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張 D.孔子反對等級差別
【答案】C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內容可知,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問“傷人乎?”,孔子關心人而不關心馬,這主要體現了孔子“仁”的主張。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將“仁”作為處理人于人關系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
A項孔子主張平等對待下人不符合題意,孔子關心“人”的生命,只能說明對人本身的關注,并不能引申為對下人是平等的;
B項春秋時奴隸地位提高與奴隸社會的事實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孔子“仁”的主張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
D項孔子反對等級差別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出反對的意思;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孔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掌握孔子的儒家思想。
8.(2019八上·長興期中)小蘭代表八年級某班參加學校的歷史知識競賽,她搶答了這樣一道題:“在中古歐洲社會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什么條件(  )
A.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B.歐洲封建等級制度
C.西歐城市的興起 D.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答案】C
【知識點】西歐封建國家與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商人和銀行家。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由此排除了A、B、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西歐封建國家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
9.(2019八上·天臺月考)假如時光倒流,你來到古代希臘,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①柏拉圖在街上辯論
②到劇場看戲
③和凱撒大帝討論國家大事
④欣賞奧林匹亞運動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識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
【解析】【分析】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①符合題意。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②符合題意。 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國發生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再也無力統制;在公元前49年時,愷撒奪取政權,但不久之后,屋大維在公元前27年建立羅馬帝國,③不符合題意。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古代希臘,④符合題意。
D項①②④可能做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希臘文明成就。重點熟記基礎知識。
10.(2019八上·長興期中)小欣同學在網絡搜索引擎里輸入“公元前209年”“大澤鄉”等字眼,那么出現的網頁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劉邦項羽 B.陳勝吳廣 C.商鞅秦孝公 D.李斯蒙恬
【答案】B
【知識點】秦末農民起義與漢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公元前209年陳勝和吳廣在薊縣大澤鄉發起農民起義,故排除了A、C、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秦末農民起義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
11.(2019八上·長興期中)穆罕默德完成的雙重歷史使命(  )
①創立伊斯蘭教 ②出走麥地那 ③建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 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
【解析】【分析】6世紀末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的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和牧場而相互仇殺,社會矛盾十分激烈。各階層的人都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610年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在他去世之前,伊斯蘭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半島也基本實現統一。題目要要求回答穆罕默德的歷史使命,故符合題意的是①和④。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伊斯蘭教創立的相關知識,難度適中。本題中的關鍵是歷史使命。
12.(2019八上·長興期中)如圖所示古代羅馬發展演變的線索示意圖,假如走②號通道到達的是(  )
A.羅馬共和國 B.羅馬帝國 C.西羅馬帝國 D.拜占庭帝國
【答案】A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公元前8世紀,羅馬城建立,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395年羅馬帝國分裂,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是羅馬共和國時期。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古代羅馬帝國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理清羅馬的發展演變歷程即可。
13.(2019八上·長興期中)馬鐙見證了中世紀歐亞國家間的文明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公元前3世紀,中國人已鑄造金屬馬鐙
B.戰國時期的騎兵馬具中已經出現馬鐙
C.金屬馬鐙的傳播路線:中國→薩珊波斯人→突厥人→北歐、西歐→東歐、東羅馬帝國
D.成熟的馬鐙的使用,標志著騎兵的發展進入新時期
【答案】D
【知識點】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解析】【分析】A大約3世紀的時候,中國人已在鑄造金屬馬鐙了,故A錯誤;
B戰國乃至漢初的騎兵馬具中沒有馬鐙,故B錯誤;
C金屬馬鐙的傳播路線:中國——東北亞的高句麗地區——薩珊波斯人——阿拉伯人——東歐和東羅馬——北歐、西歐,故C錯誤。
D成熟的馬鐙的使用,標志著騎馬用具的完備,騎兵的發展從此進入新時期,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從馬鐙看中世紀歐亞國家間的文明傳播的有關知識,難度適中,根據教材把握即可。
二、非選擇題
14.(2019八上·長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圖1所指的是   (國家名),圖2所指的是   (國家名)。仔細觀察圖1和圖2,這兩個國家在韁域范圍上有什么相同點    
(2)圖1所示的帝國雖縣花一現,但影響深遠請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
(3)圖2所示的帝國在武力擴張的同時,也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就,請舉兩例印證。
【答案】(1)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也滲透到西方,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匯。
(3)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羅馬在文字上的貢獻最有世界性,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和最通用的字母;羅馬人在建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凱旋門等。
【知識點】羅馬帝國及基督教的產生
【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以判斷1國家是亞歷山大帝國,2是羅馬帝國。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占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8世紀中葉,阿拉伯國家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本題考查亞歷山大帝國對文明傳播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也滲透到西方,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匯。
(3)本小題考查羅馬創造的文明成就,根據所學知識,羅馬文明有法律、文字、建筑等。
故答案為:(1)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希臘文化傳播到了東方,東方文化也滲透到西方,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匯。
(3)羅馬法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羅馬在文字上的貢獻最有世界性,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傳最廣和最通用的字母;羅馬人在建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凱旋門等。
【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歐洲文明的相關知識,難度不大,聯系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15.(2019八上·長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英國歷史學家約翰·索利
材料二;秦始皇設職授官,從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開始;從另一面看,卻是政治權力等級世襲的中止——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三:公元七世紀中期,日本善于向先進文明學習,參照中國的隋唐制度,實行變革,建立法治完備的國家。
(1)材料一中的“她”指的是哪個國家 結合所學,請你談談對“她的民主制度的認識。
(2)材料三日本的這次改革史稱為什么 根據材料三,說說日本如何建立法治完備的新國家。
(3)材料一與材料二的政治制度分別對后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答案】(1)古代雅典;這種民主制度雖然賦予了公民參政議政權利,調動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但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2)大化改新
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作為治國的基礎。
(3)雅典的民主制度開創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也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秦朝的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制度的基礎,為此后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知識點】秦始皇開創大一統;西方文明的搖籃;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可知,它描述的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對民主制度的認識,我們既要認識到它的積極影響,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2)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店長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根據材料顯示,日本學習隋唐制度,實行變革,建立了法治完備的國家。
(3)材料一是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材料是中國秦朝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度。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開創了民主制度的先河,為現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秦朝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度,奠定了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基礎。
故答案為:(1)古代雅典;這種民主制度雖然賦予了公民參政議政權利,調動管理國家的積極性,但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占人口大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2)大化改新。參照中國的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作為治國的基礎。
(3)雅典的民主制度開創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也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秦朝的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制度的基礎,為此后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中外的政治制度,難度適中。需要學會辯證方法,用歷史地眼光評價歷史現象。
16.(2019八上·長興期中)制度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不斷進步的有力保障。
材料一:罷兵西歸……封諸侯,班賜宗弈……于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
材料二:歷史學家夏曾佑說:“中國之政,自秦始皇。”就是說,秦始皇創立的政治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西周時期哪一重大制度 這一制度在當時起了什么作用
(2)秦始皇為了鞏固統治,創立的哪項政治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秦始皇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方面的創尊重是什么?這一創新與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制度相比有什么好處
【答案】(1)分封制;作用:確立了周王的權威,擴大了周朝的控制區域。
(2)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3)在地方,廢除分封制,統一采用了郡縣制。好處:郡縣制削弱了地方政權,加強了中央集權
【知識點】夏、商、西周的興亡;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封諸侯”可以推斷西周實行分封制。西周通過分封制確立了周王的權威,開發了邊遠地區,成為對周邊民族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家。
(2)秦始皇確立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為中國歷代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
(3)秦朝在地方上廢除了西周以來的分封制,統一采用了郡縣制削弱了地方權力,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
故答案為:(1)分封制;作用:確立了周王的權威,擴大了周朝的控制區域。
(2)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3)在地方,廢除分封制,統一采用了郡縣制。好處:郡縣制削弱了地方政權,加強了中央集權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相關知識,難度適中,解題時抓住歷史時期即可。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源市| 乐昌市| 泗洪县| 佛坪县| 庆安县| 通道| 安康市| 阳江市| 穆棱市| 庆阳市| 上饶市| 武威市| 博爱县| 盈江县| 手游| 郧西县| 思南县| 噶尔县| 策勒县| 宁波市| 海阳市| 四会市| 措勤县| 南涧| 峨眉山市| 靖远县| 桂林市| 商水县| 开原市| 旬邑县| 新化县| 卓资县| 拉孜县| 乐陵市| 和田市| 台南县| 连南| 喀喇| 云林县| 安岳县|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