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義烏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統考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2018七上·義烏期末)為響應“文明城市創建”號召,期間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衛生監督巡邏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答案】D【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為響應“文明城市創建”號召,期間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衛生監督巡邏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管理功能。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2.(2018七上·義烏期末)浙江省第一高峰是龍泉黃茅尖,海拔1929米,義烏市最高峰大寒尖海拔926米,黃茅尖與大寒尖的相對高度是( ?。?br/>A.929米 B.1003米 C.926米 D.2855米【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茅尖和 大寒尖 的相對高度是1929-926=1003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海拔高度也稱絕對高度,是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一樣物體相比于另外一樣物體的高度。本題題干中給出的海拔高度,要求回答的是相對高度,將兩地的海拔高度相減即可。3.(2017七上·柯橋期末)波斯灣地區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下列國家不屬于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是( ?。?br/>A.科威特 B.伊拉克 C.委內瑞拉 D.沙特阿拉伯【答案】C【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波斯灣沿岸的產油國主要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委內瑞拉是南美洲的國家。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波斯灣沿岸的產油國,熟記各國的位置是解答本題的關鍵。4.(2018七上·柯橋期中)下列關于海陸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世界海陸分布均勻 B.三分海洋,七分陸地C.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D.北極周圍是一塊陸地【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陸分布特點的有關知識。世界海陸分布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所以A表述錯誤;世界海陸分布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所以B表述錯誤;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所以C表述正確;北極周圍是北冰洋,所以D表述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海陸分布特點的識記。5.(2017七上·柯橋期末)下列不屬于美國中部平原生活特點的是( ?。?br/>A.人們居住比較分散B.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勞動人手不多C.人們生活水平較高D.人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靈【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美國中部平原是商品谷物農業,種植小麥和玉米,機械化水平高,勞動人手不多;經濟發達,人們生活水平較高;地廣人稀,人們居住比較分散 ;而在湄南河平原人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靈。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美國中部平原的生活特點,理解解答即可。6.(2018七上·義烏期末)某校初一同學開展有關世界之最的競賽活動。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br/>A.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B.安第斯山脈——最長的山脈C.英語——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D.尼羅河——流過國家最多的河【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它發源于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最后注入黑海。在歐洲長度僅次于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二長河。7.(2018七上·義烏期末)觀察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_______米。( ?。?br/>A.60 B.600 C.6000 D.60000(2)乙地在丙地的 方向。( ?。?br/>A.西北方 B.正西方 C.東南方 D.正北方【答案】(1)B(2)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 (1)、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20000, 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 ,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3×20000=60000(厘米)=600(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本題采用根據指向標定向法,以丙地建立方向坐標,乙地在丙地的正北方。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8.(2018七上·義烏期末)關于下圖中A、B兩地的共同點,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br/>A.都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B.都位于中緯度、北溫帶C.部位于北回歸線以南 D.都位于同一條經線上【答案】C【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經緯網的認讀,選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甲圖中的A點(20°N,70°E),可知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屬于低緯度帶,是熱帶;乙圖中的B點(40°S,70°W),可知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屬于中緯度帶,南溫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9.(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關于語言和宗教說法正確的是( ?。?br/>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較多,使用范同較廣的語言之一②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傳播范圍很廣③我國藏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④阿拉伯人信奉佛教,各地都建有寺廟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藏族主要信奉佛教,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 ③④ 不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并稱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影響方面,都堪稱世界第一大宗教?;浇淘谌祟惏l展史上一直有著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和深遠影響。10.(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地形區與分布大洲的組合,正確的是( )A.剛果盆地一一南美洲 B.阿爾卑斯山脈——歐洲C.青藏高原——北美洲 D.乞力馬扎羅山一一亞洲【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剛果盆地分布在非洲,阿爾卑斯山脈分布在歐洲,青藏高原分布在亞洲,乞力馬扎羅山分布在非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歐洲中南部,覆蓋了意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后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11.(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①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0.6℃②安第斯山區的氣候和植被類型復雜多樣,從山麓到山頂氣候差異顯著③安第斯山區的高海拔處.印第安人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④安第斯山區地勢崎嶇,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對人類活動造成許多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C【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 ; ②安第斯山區的氣候和植被類型復雜多樣,從山麓到山頂氣候差異顯著 ; ③安第斯山區的低海拔處.印第安人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 ; ④安第斯山區地勢崎嶇,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對人類活動造成許多限制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12.(2018七上·義烏期末)以下關于聚落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稠密B.高原、山地空氣好,適合人們居住,聚落分布稠密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區,聚落分布稀少D.氣候終年炎熱地區,聚落分布稠密【答案】A【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平原地區 、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稠密 ;高原,山地空氣好,不適合人們居住,聚落分布稀疏;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聚落分布較多;氣候終年炎熱的地區,聚落分布稀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經濟發達的地區。13.(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氣候類型中,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br/>A.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答案】C【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熱帶季風氣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季節分配不均勻;地中海氣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全年降水最多;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世界降水的規律是: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赤道地區太陽輻射強烈,多對流雨;兩極地區冷,空氣下沉,降水少.)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沿海迎風地區,受海洋影響大,降水多;內陸地區距海洋遠,降水少.)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降水少,東岸降水多.(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造成的.)14.(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關于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經線都不等長 B.所有經線都指示東西方向C.赤道是0°緯線,是最長的緯線 D.所有緯線都指示南北方【答案】C【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所有的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赤道是0度緯線,是最長的緯線;所有訂單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所有緯線都相互平行,但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自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到兩極縮為一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叫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各條經線的長度相等。15.(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地區中,農業耕作以大型農用機械為主的地區是( ?。?br/>A.日本關東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C.美國中部大平原 D.湄公河平原【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開闊,農業耕種以大型機械化耕種為主;其他地區由于土地面積狹小,不利于使用大型機械化耕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16.成就了瑞士豐厚旅游資源的原因有( ?。?br/>①多樣的地形②奇特的景觀③古老的城鎮④豐富的礦產資源⑤古樸的鄉村生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瑞士發展旅游業的因素有:①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少,不能發展種植業,只能另謀出路;②奇特的景觀,③擁有古老的城鎮 ④礦產資源奇缺,自然景觀秀麗,利用有利的自然景觀,發展了旅游業。⑤ 純樸的鄉村生活。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瑞士是山地之國,境內有阿爾卑斯山脈,海拔高,有冰川和積雪,自然風光獨特,旅游資源豐富,吸引力強;瑞士有發達的鐵路公路,有許多電纜車直通山巔,有直升機提供空中救援,交通便利,游客來的人多;旅游設施精良,地區接待能力強。每年來瑞士旅游的人較多,成為一個旅游熱區。17.(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河流位于亞洲的有( )①密西西比河 ②黃河 ③尼羅河 ④湄公河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知識點】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密西西比河,位于美國中央大平原上; ②黃河,位于中國,被稱為“母親河”;③尼羅河 ,位于非洲,是世界第一長河; ④湄公河,位于亞洲,是一條國際性河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 亞洲的河流多發源于中部,也導致河流呈放射狀發展。 河流大約有三種流向:1. 向東流入太平洋 (如長江.黃河)2. 向南流如印度洋 (如雅魯藏布江)3. 向北流入北冰洋 (如葉尼塞和.勒拿河.鄂畢河)18.(2018七上·義烏期末)郊外山地進行越野活動,設計行動方案時主要應參考的地圖是( ?。?br/>A.等高線地形圖 B.交通圖C.導游圖 D.分層沒色地形圖【答案】A【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郊外山地進行越野活動,設計行動方案時主要應參考的地圖是等高線地形圖。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19.下圖中的①表示的是( ?。?br/>A.英國的四國島 B.英國的本州島C.日本的本州島 D.日本的九州島【答案】C【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圖是日本地圖,圖中的①表示的是本州島。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側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約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海岸線長3萬多公里,多海灣和良港。20.(2018七上·義烏期末)以下全部是發達國家的一組是( )A.中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 B.日本、英國、德國、法國C.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 D.埃及、剛果、南非、意大利【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國家的區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例如: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德國等。像中國,印度,墨西哥,巴西,俄羅斯,埃及,剛果等屬于發展中國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全世界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發達國家共有30多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每個國家有自己的首都,作為政治中心。21.(2017七上·吳興期末)蔚山能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其自然原因是( )A.國家政策規劃、支持B.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產業鏈集中C.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港口D.汽車制造與教育、科技結合【答案】C【知識點】韓國蔚山【解析】【分析】韓國蔚山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汽車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毗鄰港口,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社會原因有:國家政策規劃、支持;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產業鏈集中;汽車制造與教育、科技結合等。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蔚山能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的自然原因,仔細審題看清問的是自然原因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2.(2017七上·吳興期末)下圖中序號所示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br/>A.①——逐水草而居 B.②——用機器種莊稼C.③——馴養羊駝和駱馬 D.④——耕海牧漁【答案】D【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美國華盛頓【解析】【分析】讀圖可知,①是美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高,人們用機器種莊稼;②是非洲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③是澳大利亞,有現代化的牧場,養羊業發達,羊駝和駱馬主要生活在南美洲;④是日本,人們耕海牧漁。故D正確。【點評】本題考查世界各地區的生產生活特色,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3.(2017七上·吳興期末)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下列選項不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北非、中亞地區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B.波斯灣地區大型油輪來往頻繁C.湄公河平原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D.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答案】A【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大量石油出口,因此大型油輪來往頻繁;湄公河平原氣候濕熱,適宜水稻的生長,所以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因為草原上野生動物多,他們認為紅色可以驅趕野生動物。以上都說明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北非、中亞地區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和自然環境無關。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理解解答即可。24.(2018七上·義烏期末)古舊的咖啡館里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哲學家和作家,他們或在激烈地辯淪或在深刻地思考……漫步在塞納河邊,你總會感受到這座城市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之美和文化氣息。據此判斷這座城市是( ?。?br/>A.華盛頓 B.班加羅爾 C.巴黎 D.巴西利亞【答案】C【知識點】法國巴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是法國首都,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結合題中的信息,這里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哲學家和作家,以及塞納河,文化,藝術無不體現巴黎的藝術氛圍。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巴黎是法國首都,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原因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觀和濃厚的藝術氛圍。巴黎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例如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就是頗具代表性的建筑藝術杰作。巴黎城市藝術包容了不同時代的風格,體現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相處。25.(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邊兩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圖表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br/>①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區 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③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 ④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解析】【分析】 據甲、乙兩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地區,從地形上看大多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區,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適合人類居住。26.(2018七上·義烏期末)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下列條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與發展的自然條件是( ?。?br/>A.地形崎嶇,氣候寒冷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C.資源豐富,氣候干旱 D.水源匱乏,地形崎嶇【答案】B【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經濟發達的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27.家住平原、與山為鄰等各具特色的區域場景,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啟示有( ?。?br/>①區域自然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 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律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區域自然環境是有優劣之分的。優越的自然環境,有利于人類活動,養活更多的人口。不利的自然環境,不利于人類活動,但是,如果遵循一定的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條件,可以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不同的區域環境水土,氣候,地形地貌等都有很大不同,也就自然形成優劣之分.比如平原當然從地形看就比山區好的多,土地資源豐富,交通方便,建設成本也小.又比如氣候,青藏高原的氣候因為海拔高,就比較惡劣,很多地方就不適合人類生活.從中國來看,東部地區的區域環境就比中西部先天要好的多,這也是造成地區差異和不平衡的原因.28.(2018七上·義烏期末)義烏、東陽、磐安三地的小商品、紅木家具、中藥材形成了地方特色市場,許多外地商人很喜歡來這三地洽談有關方面生意,這體現了不同區域之間的( ?。?br/>A.經濟交流 B.技術交流 C.文化交流 D.信息交流【答案】A【知識點】區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義烏、東陽、磐安三地的小商品、紅木家具、中藥材形成了地方特色市場,許多外地商人很喜歡來這三地洽談有關方面生意,這體現了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29.(2017七上·柯橋期末)城市聚落的形成,離不開水源,許多城市都有河流穿過。下列城市與其河流搭配正確的是( )A.華盛頓—波托馬克河 B.巴黎—太和江C.莫斯科—烏拉爾河 D.班加羅爾—恒河【答案】A【知識點】美國華盛頓;法國巴黎;印度班加羅爾;莫斯科【解析】【分析】華盛頓位于波托馬克河河畔,巴黎位于塞納河畔,莫斯科位于伏爾加河-頓河流域,班加羅爾不位于恒河流域。故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世界重要城市的位置,學生需要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二、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40分)30.(2018七上·義烏期末)對號入座:下列圖片與相對應的區域名稱和區域特征對號入座。①非洲 ②日本 ③中東 ④東南亞a.野生動物的家園b.東西方兼容的文化c.石油寶庫d.“十字路口”的位置填數字 填字母請對號入座: 一甲 一乙一 —丙一 丁一 【答案】②;b;④;d;③;c;①;a【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據圖分析,甲是日本和服,具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乙是東南亞的佛塔,處于東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丙是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具有豐富的石油,被稱為石油寶庫;丁是是非洲的熱帶草原,被稱為野生動物的家園。【點評】認識區域首先要定位,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從地形,氣候、河流和自然資源等方面,掌握家鄉的自然環境特點,借助人口分布圖,可以了解家鄉的人口分布,通過調查人口、民族、城市和鄉村、風俗習慣等,認識家鄉的人文特色。31.(2018七上·義烏期末)閱讀材料及下圖,回答問題。2017年9月4日,金磚五國領導人(中國、巴西、俄羅斯、南非、印度)在中國廈門舉行第九次會晤,協商一致通過《廈門宣言》,會議強調了人文交流在金磚國家合作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A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B國所在的大洲與美國所在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e是 運河,該國領導人可以乘專機直接橫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b—— 。(2)C國位于 洲的最南端,該國主要以 人種為主。(3)嘉賓國D從亞洲地理分區來看屬于 ,主要以 氣候為主,若D國領導人選擇最近的海路到訪,他必定要經過海峽a—— 海峽,這個海峽溝通了 洋和 洋。【答案】(1)俄羅斯;巴拿馬;太平洋(2)非;黑色(3)南亞;熱帶季風;馬六甲;印度;太平【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解析】【分析】(1)、A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B國所在的大洲是南美洲與美國所在的大洲是北美洲,他們之間的分界線e是巴拿馬運河,該國領導人可以乘專機直接橫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b太平洋。(2)、C國是南非,位于非洲的最南端,該國主要人種是黑色人種。(3)、嘉賓國D是印度,從亞洲地理分區來看屬于南亞,主要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若D國領導人選擇最近的海路到訪,他必定要經過海峽a是馬六甲海峽,這個海峽溝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洋。【點評】金磚國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國家”32.(2018七上·義烏期末)觀察下列兩幅圖,回答問題。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的A是 平原,圖二中的B是 平原。A平原以 氣候為主,B平原以 氣候為主。(2)B平原上最主要的河流是 河,它最后流人 。(3)A、B兩地在主要農作物、人口、農田類型方面有哪些差異?試列表比較。【答案】(1)湄公河;美國中部大;熱帶季風;溫帶大陸性(2)密西西比;大西洋(3)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農作物 水稻 小麥、玉米、大豆人口 密集 稀疏農田類型 水田 旱田【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圖一中的A是湄公河平原,圖二中的B是美國中央平原。A平原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B平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2)、B平原上最主要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它最后注入大西洋。(3)、A、B兩地在主要農作物、人口、農田類型方面有哪些差異?試列表比較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農作物 水稻 小麥、玉米、大豆人口 密集 稀疏農田類型 水田 旱田【點評】湄公河平原和美國中央大平原都是發展種植業,但由于兩地的氣候不同,所從事的農作物的類型也不同。湄公河平原人口密集,為水稻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高產的水稻滿足了眾多的人口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這里是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水分充足;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33.(2018七上·義烏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考察,指出:“生態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余村成為全國“_______”重要思想的發源地。安吉人在發展經濟道路上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依靠竹子做出了3000多個品種的產業鏈;依托當地優勢自然環境,開發農家樂特色旅游項目;建設新農村,成為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等。(1)聯系材料一,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安吉成為“中國第一竹鄉”的原因。(2)地圖是我們認識區域的重要工具,如果寒假你想從義烏出發去安吉縣旅游,你會參考哪些地圖?(3)完成材料中的 處的填空。安吉縣依靠自然條件的優勢發展經濟,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什么原則?(4)綜合上述兩則材料思考,我們可以從哪兩方面來認識區域?【答案】(1)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水分條件充足;地形:以丘陵為主,適合竹子生長。(2)湖州政區圖;湖州交通圖;湖州(安吉)旅游圖。(3)兩山;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的原則。(4)自然條件;人文特色。【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認識區域的相關知識,理解解答即可。(1)聯系材料可知竹子生長需要的條件。依據材料中的地形餅狀圖可知安吉以丘陵為主,適宜竹子種植;依據降水氣溫圖可知安吉地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2)地圖是我們認識區域的重要工具,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地形圖、氣候圖、水溫圖、交通圖、旅游圖等等。按照題干要求跨越兩地需要湖州政區圖明確這兩地的相對位置,需要湖州交通圖明確出行路線,需要安吉(或湖州)旅游圖明確旅游景點。(3)本題考查的時政和發展區域經濟的原則,屬于簡單題。(4)綜合第一問和第二問即可知從人文和自然兩個角度回答。【點評】認識區域首先要定位,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從地形,氣候、河流和自然資源等方面,掌握家鄉的自然環境特點,借助人口分布圖,可以了解家鄉的人口分布,通過調查人口、民族、城市和鄉村、風俗習慣等,認識家鄉的人文特色。1 / 1浙江省義烏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統考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2018七上·義烏期末)為響應“文明城市創建”號召,期間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衛生監督巡邏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 ?。?br/>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2.(2018七上·義烏期末)浙江省第一高峰是龍泉黃茅尖,海拔1929米,義烏市最高峰大寒尖海拔926米,黃茅尖與大寒尖的相對高度是( ?。?br/>A.929米 B.1003米 C.926米 D.2855米3.(2017七上·柯橋期末)波斯灣地區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下列國家不屬于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是( )A.科威特 B.伊拉克 C.委內瑞拉 D.沙特阿拉伯4.(2018七上·柯橋期中)下列關于海陸分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br/>A.世界海陸分布均勻 B.三分海洋,七分陸地C.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D.北極周圍是一塊陸地5.(2017七上·柯橋期末)下列不屬于美國中部平原生活特點的是( ?。?br/>A.人們居住比較分散B.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勞動人手不多C.人們生活水平較高D.人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靈6.(2018七上·義烏期末)某校初一同學開展有關世界之最的競賽活動。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A.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B.安第斯山脈——最長的山脈C.英語——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D.尼羅河——流過國家最多的河7.(2018七上·義烏期末)觀察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_______米。( )A.60 B.600 C.6000 D.60000(2)乙地在丙地的 方向。( ?。?br/>A.西北方 B.正西方 C.東南方 D.正北方8.(2018七上·義烏期末)關于下圖中A、B兩地的共同點,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br/>A.都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B.都位于中緯度、北溫帶C.部位于北回歸線以南 D.都位于同一條經線上9.(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關于語言和宗教說法正確的是(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較多,使用范同較廣的語言之一②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傳播范圍很廣③我國藏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④阿拉伯人信奉佛教,各地都建有寺廟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0.(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地形區與分布大洲的組合,正確的是( )A.剛果盆地一一南美洲 B.阿爾卑斯山脈——歐洲C.青藏高原——北美洲 D.乞力馬扎羅山一一亞洲11.(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0.6℃②安第斯山區的氣候和植被類型復雜多樣,從山麓到山頂氣候差異顯著③安第斯山區的高海拔處.印第安人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④安第斯山區地勢崎嶇,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對人類活動造成許多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2.(2018七上·義烏期末)以下關于聚落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稠密B.高原、山地空氣好,適合人們居住,聚落分布稠密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區,聚落分布稀少D.氣候終年炎熱地區,聚落分布稠密13.(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氣候類型中,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br/>A.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C.熱帶雨林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14.(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關于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所有經線都不等長 B.所有經線都指示東西方向C.赤道是0°緯線,是最長的緯線 D.所有緯線都指示南北方15.(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地區中,農業耕作以大型農用機械為主的地區是( ?。?br/>A.日本關東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C.美國中部大平原 D.湄公河平原16.成就了瑞士豐厚旅游資源的原因有( ?。?br/>①多樣的地形②奇特的景觀③古老的城鎮④豐富的礦產資源⑤古樸的鄉村生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17.(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列河流位于亞洲的有( ?。?br/>①密西西比河 ②黃河 ③尼羅河 ④湄公河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8.(2018七上·義烏期末)郊外山地進行越野活動,設計行動方案時主要應參考的地圖是( )A.等高線地形圖 B.交通圖C.導游圖 D.分層沒色地形圖19.下圖中的①表示的是( )A.英國的四國島 B.英國的本州島C.日本的本州島 D.日本的九州島20.(2018七上·義烏期末)以下全部是發達國家的一組是( ?。?br/>A.中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 B.日本、英國、德國、法國C.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 D.埃及、剛果、南非、意大利21.(2017七上·吳興期末)蔚山能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其自然原因是( ?。?br/>A.國家政策規劃、支持B.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產業鏈集中C.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港口D.汽車制造與教育、科技結合22.(2017七上·吳興期末)下圖中序號所示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br/>A.①——逐水草而居 B.②——用機器種莊稼C.③——馴養羊駝和駱馬 D.④——耕海牧漁23.(2017七上·吳興期末)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下列選項不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br/>A.北非、中亞地區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B.波斯灣地區大型油輪來往頻繁C.湄公河平原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D.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24.(2018七上·義烏期末)古舊的咖啡館里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哲學家和作家,他們或在激烈地辯淪或在深刻地思考……漫步在塞納河邊,你總會感受到這座城市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之美和文化氣息。據此判斷這座城市是( )A.華盛頓 B.班加羅爾 C.巴黎 D.巴西利亞25.(2018七上·義烏期末)下邊兩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圖表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br/>①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區 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③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 ④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6.(2018七上·義烏期末)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下列條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與發展的自然條件是( )A.地形崎嶇,氣候寒冷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C.資源豐富,氣候干旱 D.水源匱乏,地形崎嶇27.家住平原、與山為鄰等各具特色的區域場景,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啟示有( ?。?br/>①區域自然環境是沒有優劣之分的 ②要合理利用自然條件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規律 ④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2018七上·義烏期末)義烏、東陽、磐安三地的小商品、紅木家具、中藥材形成了地方特色市場,許多外地商人很喜歡來這三地洽談有關方面生意,這體現了不同區域之間的( )A.經濟交流 B.技術交流 C.文化交流 D.信息交流29.(2017七上·柯橋期末)城市聚落的形成,離不開水源,許多城市都有河流穿過。下列城市與其河流搭配正確的是( )A.華盛頓—波托馬克河 B.巴黎—太和江C.莫斯科—烏拉爾河 D.班加羅爾—恒河二、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40分)30.(2018七上·義烏期末)對號入座:下列圖片與相對應的區域名稱和區域特征對號入座。①非洲 ②日本 ③中東 ④東南亞a.野生動物的家園b.東西方兼容的文化c.石油寶庫d.“十字路口”的位置填數字 填字母請對號入座: 一甲 一乙一 —丙一 丁一 31.(2018七上·義烏期末)閱讀材料及下圖,回答問題。2017年9月4日,金磚五國領導人(中國、巴西、俄羅斯、南非、印度)在中國廈門舉行第九次會晤,協商一致通過《廈門宣言》,會議強調了人文交流在金磚國家合作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A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B國所在的大洲與美國所在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e是 運河,該國領導人可以乘專機直接橫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b—— 。(2)C國位于 洲的最南端,該國主要以 人種為主。(3)嘉賓國D從亞洲地理分區來看屬于 ,主要以 氣候為主,若D國領導人選擇最近的海路到訪,他必定要經過海峽a—— 海峽,這個海峽溝通了 洋和 洋。32.(2018七上·義烏期末)觀察下列兩幅圖,回答問題。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的A是 平原,圖二中的B是 平原。A平原以 氣候為主,B平原以 氣候為主。(2)B平原上最主要的河流是 河,它最后流人 。(3)A、B兩地在主要農作物、人口、農田類型方面有哪些差異?試列表比較。33.(2018七上·義烏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考察,指出:“生態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余村成為全國“_______”重要思想的發源地。安吉人在發展經濟道路上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方法:依靠竹子做出了3000多個品種的產業鏈;依托當地優勢自然環境,開發農家樂特色旅游項目;建設新農村,成為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等。(1)聯系材料一,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安吉成為“中國第一竹鄉”的原因。(2)地圖是我們認識區域的重要工具,如果寒假你想從義烏出發去安吉縣旅游,你會參考哪些地圖?(3)完成材料中的 處的填空。安吉縣依靠自然條件的優勢發展經濟,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什么原則?(4)綜合上述兩則材料思考,我們可以從哪兩方面來認識區域?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社區功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為響應“文明城市創建”號召,期間我市各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組成“衛生監督巡邏隊”,在社區內展開巡邏,這是社區在實行管理功能。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社區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區有著相對獨立的社會管理體系和服務設施,是相對獨立的地域性社會。社區是宏觀社會的縮影,家庭是社區的基本單位。社區包含城市社區,又包含農村社區。社區的主要功能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管理功能2.【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茅尖和 大寒尖 的相對高度是1929-926=1003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海拔高度也稱絕對高度,是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一樣物體相比于另外一樣物體的高度。本題題干中給出的海拔高度,要求回答的是相對高度,將兩地的海拔高度相減即可。3.【答案】C【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石油寶庫”。波斯灣沿岸的產油國主要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委內瑞拉是南美洲的國家。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波斯灣沿岸的產油國,熟記各國的位置是解答本題的關鍵。4.【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海陸分布特點的有關知識。世界海陸分布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所以A表述錯誤;世界海陸分布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所以B表述錯誤;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所以C表述正確;北極周圍是北冰洋,所以D表述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海陸分布特點的識記。5.【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美國中部平原是商品谷物農業,種植小麥和玉米,機械化水平高,勞動人手不多;經濟發達,人們生活水平較高;地廣人稀,人們居住比較分散 ;而在湄南河平原人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靈。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美國中部平原的生活特點,理解解答即可。6.【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多瑙河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它發源于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最后注入黑海。在歐洲長度僅次于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二長河。7.【答案】(1)B(2)D【知識點】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 (1)、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圖中的比例尺是1∶20000, 若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 ,則兩地的實際距離是3×20000=60000(厘米)=600(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本題采用根據指向標定向法,以丙地建立方向坐標,乙地在丙地的正北方。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8.【答案】C【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經緯網的認讀,選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甲圖中的A點(20°N,70°E),可知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屬于低緯度帶,是熱帶;乙圖中的B點(40°S,70°W),可知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屬于中緯度帶,南溫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9.【答案】C【知識點】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藏族主要信奉佛教,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 ③④ 不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基督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并稱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影響方面,都堪稱世界第一大宗教?;浇淘谌祟惏l展史上一直有著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和深遠影響。10.【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剛果盆地分布在非洲,阿爾卑斯山脈分布在歐洲,青藏高原分布在亞洲,乞力馬扎羅山分布在非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歐洲中南部,覆蓋了意大利北部、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阿爾卑斯山脈自亞熱帶地中海海岸法國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內瓦湖,然后再向東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維也納。11.【答案】C【知識點】世界的氣候的分布;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 ; ②安第斯山區的氣候和植被類型復雜多樣,從山麓到山頂氣候差異顯著 ; ③安第斯山區的低海拔處.印第安人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 ; ④安第斯山區地勢崎嶇,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對人類活動造成許多限制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安第斯山區居民在高海拔地區以放牧馴養的羊駝和駱馬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開辟梯田,種植玉米、馬鈴薯、小麥和大麥等農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給自足。12.【答案】A【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平原地區 、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稠密 ;高原,山地空氣好,不適合人們居住,聚落分布稀疏;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聚落分布較多;氣候終年炎熱的地區,聚落分布稀疏;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經濟發達的地區。13.【答案】C【知識點】世界氣候類型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熱帶季風氣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季節分配不均勻;地中海氣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全年降水最多;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世界降水的規律是: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赤道地區太陽輻射強烈,多對流雨;兩極地區冷,空氣下沉,降水少.)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沿海迎風地區,受海洋影響大,降水多;內陸地區距海洋遠,降水少.)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降水少,東岸降水多.(回歸線穿過的大陸內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造成的.)14.【答案】C【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所有的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赤道是0度緯線,是最長的緯線;所有訂單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所有緯線都相互平行,但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自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到兩極縮為一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叫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各條經線的長度相等。15.【答案】C【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開闊,農業耕種以大型機械化耕種為主;其他地區由于土地面積狹小,不利于使用大型機械化耕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16.【答案】B【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 根據題意分析,瑞士發展旅游業的因素有:①山區面積廣大,耕地面積少,不能發展種植業,只能另謀出路;②奇特的景觀,③擁有古老的城鎮 ④礦產資源奇缺,自然景觀秀麗,利用有利的自然景觀,發展了旅游業。⑤ 純樸的鄉村生活。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瑞士是山地之國,境內有阿爾卑斯山脈,海拔高,有冰川和積雪,自然風光獨特,旅游資源豐富,吸引力強;瑞士有發達的鐵路公路,有許多電纜車直通山巔,有直升機提供空中救援,交通便利,游客來的人多;旅游設施精良,地區接待能力強。每年來瑞士旅游的人較多,成為一個旅游熱區。17.【答案】D【知識點】世界主要河流與湖泊名稱與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密西西比河,位于美國中央大平原上; ②黃河,位于中國,被稱為“母親河”;③尼羅河 ,位于非洲,是世界第一長河; ④湄公河,位于亞洲,是一條國際性河流。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 亞洲的河流多發源于中部,也導致河流呈放射狀發展。 河流大約有三種流向:1. 向東流入太平洋 (如長江.黃河)2. 向南流如印度洋 (如雅魯藏布江)3. 向北流入北冰洋 (如葉尼塞和.勒拿河.鄂畢河)18.【答案】A【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郊外山地進行越野活動,設計行動方案時主要應參考的地圖是等高線地形圖。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19.【答案】C【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圖是日本地圖,圖中的①表示的是本州島。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側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約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海岸線長3萬多公里,多海灣和良港。20.【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國家的區別(面積、人口、經濟水平)【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例如: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德國等。像中國,印度,墨西哥,巴西,俄羅斯,埃及,剛果等屬于發展中國家。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全世界共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發達國家共有30多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每個國家有自己的首都,作為政治中心。21.【答案】C【知識點】韓國蔚山【解析】【分析】韓國蔚山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汽車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毗鄰港口,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社會原因有:國家政策規劃、支持;汽車生產、銷售、服務產業鏈集中;汽車制造與教育、科技結合等。故選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蔚山能發展成為世界著名汽車城的自然原因,仔細審題看清問的是自然原因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2.【答案】D【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非洲草原——傳統牧場;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美國華盛頓【解析】【分析】讀圖可知,①是美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高,人們用機器種莊稼;②是非洲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③是澳大利亞,有現代化的牧場,養羊業發達,羊駝和駱馬主要生活在南美洲;④是日本,人們耕海牧漁。故D正確。【點評】本題考查世界各地區的生產生活特色,讀圖理解解答即可。23.【答案】A【知識點】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波斯灣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大量石油出口,因此大型油輪來往頻繁;湄公河平原氣候濕熱,適宜水稻的生長,所以人們喜食各種米制品;馬賽人大多穿著紅色的披風,因為草原上野生動物多,他們認為紅色可以驅趕野生動物。以上都說明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要影響。北非、中亞地區人們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和自然環境無關。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理解解答即可。24.【答案】C【知識點】法國巴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是法國首都,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結合題中的信息,這里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哲學家和作家,以及塞納河,文化,藝術無不體現巴黎的藝術氛圍。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巴黎是法國首都,被人們譽為“世界文化藝術之都”,原因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觀和濃厚的藝術氛圍。巴黎城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例如凱旋門、埃菲爾鐵塔、盧浮宮等就是頗具代表性的建筑藝術杰作。巴黎城市藝術包容了不同時代的風格,體現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相處。25.【答案】D【知識點】世界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解析】【分析】 據甲、乙兩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緯地區,從地形上看大多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區,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適合人類居住。26.【答案】B【知識點】鄉村聚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經濟發達的地區。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27.【答案】D【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脈;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區域自然環境是有優劣之分的。優越的自然環境,有利于人類活動,養活更多的人口。不利的自然環境,不利于人類活動,但是,如果遵循一定的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條件,可以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不同的區域環境水土,氣候,地形地貌等都有很大不同,也就自然形成優劣之分.比如平原當然從地形看就比山區好的多,土地資源豐富,交通方便,建設成本也小.又比如氣候,青藏高原的氣候因為海拔高,就比較惡劣,很多地方就不適合人類生活.從中國來看,東部地區的區域環境就比中西部先天要好的多,這也是造成地區差異和不平衡的原因.28.【答案】A【知識點】區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義烏、東陽、磐安三地的小商品、紅木家具、中藥材形成了地方特色市場,許多外地商人很喜歡來這三地洽談有關方面生意,這體現了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29.【答案】A【知識點】美國華盛頓;法國巴黎;印度班加羅爾;莫斯科【解析】【分析】華盛頓位于波托馬克河河畔,巴黎位于塞納河畔,莫斯科位于伏爾加河-頓河流域,班加羅爾不位于恒河流域。故A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世界重要城市的位置,學生需要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30.【答案】②;b;④;d;③;c;①;a【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據圖分析,甲是日本和服,具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乙是東南亞的佛塔,處于東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丙是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人,具有豐富的石油,被稱為石油寶庫;丁是是非洲的熱帶草原,被稱為野生動物的家園。【點評】認識區域首先要定位,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從地形,氣候、河流和自然資源等方面,掌握家鄉的自然環境特點,借助人口分布圖,可以了解家鄉的人口分布,通過調查人口、民族、城市和鄉村、風俗習慣等,認識家鄉的人文特色。31.【答案】(1)俄羅斯;巴拿馬;太平洋(2)非;黑色(3)南亞;熱帶季風;馬六甲;印度;太平【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解析】【分析】(1)、A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B國所在的大洲是南美洲與美國所在的大洲是北美洲,他們之間的分界線e是巴拿馬運河,該國領導人可以乘專機直接橫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b太平洋。(2)、C國是南非,位于非洲的最南端,該國主要人種是黑色人種。(3)、嘉賓國D是印度,從亞洲地理分區來看屬于南亞,主要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若D國領導人選擇最近的海路到訪,他必定要經過海峽a是馬六甲海峽,這個海峽溝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洋。【點評】金磚國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國家”32.【答案】(1)湄公河;美國中部大;熱帶季風;溫帶大陸性(2)密西西比;大西洋(3)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農作物 水稻 小麥、玉米、大豆人口 密集 稀疏農田類型 水田 旱田【知識點】湄南河平原;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圖一中的A是湄公河平原,圖二中的B是美國中央平原。A平原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B平原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2)、B平原上最主要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它最后注入大西洋。(3)、A、B兩地在主要農作物、人口、農田類型方面有哪些差異?試列表比較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農作物 水稻 小麥、玉米、大豆人口 密集 稀疏農田類型 水田 旱田【點評】湄公河平原和美國中央大平原都是發展種植業,但由于兩地的氣候不同,所從事的農作物的類型也不同。湄公河平原人口密集,為水稻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高產的水稻滿足了眾多的人口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這里是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水分充足;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33.【答案】(1)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水分條件充足;地形:以丘陵為主,適合竹子生長。(2)湖州政區圖;湖州交通圖;湖州(安吉)旅游圖。(3)兩山;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的原則。(4)自然條件;人文特色。【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認識區域的相關知識,理解解答即可。(1)聯系材料可知竹子生長需要的條件。依據材料中的地形餅狀圖可知安吉以丘陵為主,適宜竹子種植;依據降水氣溫圖可知安吉地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2)地圖是我們認識區域的重要工具,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地形圖、氣候圖、水溫圖、交通圖、旅游圖等等。按照題干要求跨越兩地需要湖州政區圖明確這兩地的相對位置,需要湖州交通圖明確出行路線,需要安吉(或湖州)旅游圖明確旅游景點。(3)本題考查的時政和發展區域經濟的原則,屬于簡單題。(4)綜合第一問和第二問即可知從人文和自然兩個角度回答。【點評】認識區域首先要定位,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從地形,氣候、河流和自然資源等方面,掌握家鄉的自然環境特點,借助人口分布圖,可以了解家鄉的人口分布,通過調查人口、民族、城市和鄉村、風俗習慣等,認識家鄉的人文特色。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義烏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統考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義烏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統考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