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8七上·西湖期末)程程同學家張貼了四幅圖幅相同的地圖:①世界政區圖,②中國政區圖,③浙江省政區圖,④杭州市政區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D(2)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相同圖幅,范圍小的比例尺大。所以,比例尺最大的是杭州市政區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相同圖幅,范圍大的地圖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四幅地圖中,范圍最大的是世界政區圖,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浙江省地圖>杭州市地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杭州市地圖>浙江省地圖>中國地圖>世界地圖.2.(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下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圖中①②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A.地中海 B.蘇伊士運河 C.馬六甲海峽 D.烏拉爾山脈(2)有關①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跨東西距離最長,跨經度最廣的大洲B.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分布最廣的是季風氣候C.地勢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呈放射狀分布D.北回歸線穿過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3)②大洲的居民主要是( )A.白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黑色人種 D.棕色人種【答案】(1)B(2)D(3)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圖中①是亞洲,②是非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洲跨度較大,但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但分布最廣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分布; 北回歸線穿過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②大洲是非洲,它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種。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征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干旱地區。3.(2018七上·西湖期末)某地處于溫帶,降水季節差異大,夏季多雨,符合這一氣候特征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解析】【分析】讀氣溫曲線圖可知,圖中A、D各月氣溫都在20℃以上,屬于熱帶;B和C兩地,最高氣溫在20℃以上,最低氣溫在0℃左右,屬于溫帶氣候。讀降水柱狀圖可知,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在冬季,符合題意的是B。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4.(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2016年亞洲四個國家的水稻生產情況統計表,回答下面小題。2016年亞洲四個國家的水稻生產情況統計表國家 水稻種植面積(萬公頃) 單位面積產量(千克/公頃) 加工后總產量(萬噸)印度 4296 3695 15876越南 778 5581 4344菲律賓 456 3869 1763日本 148 5439 1041(1)表中印度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該國地形以平原為主B.是世界第一稻米出口國C.農業生產以水稻種植為主D.國土面積大,平原所占比重大(2)越南的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最高,這得益于當地( )A.人口數量多 B.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C.技術力量強 D.稻作文化底蘊深厚【答案】(1)D(2)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印度水稻種植面積大與該國土地面積大有關,故選擇最后一項:國土面積大,平原所占比重大。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越南的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最高,這得益于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其他條件影響不大。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水稻種植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勞動強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勞動來精耕細作,東亞、東南亞、南亞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水稻單產高,亞洲水稻種植區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人均耕地少,故在這里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這里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充足。5.(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兩極地區圖,回答小面小題。(1)關于兩極地區地理環境特征敘述正確的有( )①南極地區的緯度位置比北極地區高②南極地區以大陸為主,周圍被大洋環繞③北極地區以大洋為主,周圍被大陸和島嶼環繞④由于人類活動,兩極地區生態環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下列科學研究,不屬于南極科考隊員科考項目的是( )A.冰川考察 B.氣象監測 C.天文觀察 D.雨林調查【答案】(1)C(2)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兩極地區的地理特點進行分析解答。兩極地區均為高緯度地區.故①錯誤;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中心,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中心,兩極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極易受到破壞,可見②③④都是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不屬于南極科考隊員科考項目的是雨林調查。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6塊大陸中,南極大陸排名第5。南極大陸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臨時居住和工作。6.(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圖,判斷下列關于地表形態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地形B.圖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C.圖丙: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且坡度和緩D.圖丁:周圍低,中間高,四周有山嶺環繞【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圖甲是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平坦開闊或起伏較小的地形; 圖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海拔較高,地面有起伏且坡度較大的山地; 圖丁:周圍高,中間低,四周有山嶺環繞的盆地。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7.(2018七上·西湖期末)小兵同學假期里去阿拉伯半島旅游,他可以看到的景觀有( )①懸掛美國、日本國旗的油輪在波斯灣沿岸港口來來往往②穿白袍纏白頭巾的白種人在麥加的清真寺里誦讀《古蘭經》③阿拉伯半島有很多“高腳屋”,牧民騎著駱駝出行④沙漠里有高聳的井架,綠洲上生長著茂盛的棗椰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高腳屋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干欄式”民居,是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主要適用于氣候濕熱地區。而阿拉伯半島是干熱的氣候,這里的房屋大多墻厚,窗小,防止熱空氣進入房屋。 ③不正確,其余對。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拉伯人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風俗習慣,這些習慣和他們生活的環境,信仰的宗教,以及古老的文化底蘊有關系。阿拉伯國家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穿長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風沙,又因信仰伊斯蘭教在清真寺里誦讀古蘭經。8.(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5°S左下安第斯山脈東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觀變化示意圖。據此回答圖中E、F兩地之間的自然景觀是( )A.干旱草原 B.終年積雪 C.熱帶雨林 D.灌木叢生【答案】D【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地勢和地形的變化會影響山地的氣候,使得山地的植被等自然景觀發生相應的變化。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 圖中E、F兩地之間的自然景觀是灌木叢生。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安第斯山區的自然環境特征以及秘魯安第斯山區人民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在山區發展高寒種植業和畜牧業,展示了當地獨特的生產生活場景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思考當地人是怎樣順應自然環境,和自然和諧相處等更深層次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初步樹立因地制宜的觀念。9.(2018七上·西湖期末)曾有有人說“瑞士是歐洲最沒有發展潛力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指( )①礦產資源奇缺 ②水資源短缺③高原山地氣候不利于發展農業生產 ④耕地面積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要想發展經濟,必須依靠資源,特別是礦產資源,但是瑞士沒有;瑞士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地氣候不利于發展農業生產,第一產業不發達;瑞士多山,耕地面積較小,不利于發展農業;但水資源短缺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限制性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瑞士在歐洲的中部,它在地理位置上不起眼,卻是全球經濟最發達,生活水準最高的一個國家之一,那里的人均生產總值排列前茅,旅游資源非常的豐富,被稱為是世界花園和人間天堂,每年有幾千萬人來瑞士旅游。10.(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關于7月份的非洲,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①甲地正值濕季,植物茂盛、牛馬成群②乙地很熱,滿眼是一望無際的沙漠③丙地正值于季,草木稀疏、一片枯黃④丁地悶熱,幾乎天天下雨,到處是茂密的森林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非洲熱帶草原動物周期性遷徙的主要原因是( )A.躲避天敵 B.追逐水源和食物C.躲避炎熱天氣 D.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答案】(1)B(2)B【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月份的非洲,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正值旱季,植物稀疏,不會牛羊成群;其他說法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是一年分干旱兩季,全年炎熱。雨季植物繁茂,牛羊成群,旱季植物枯萎,食物短缺,為了尋找水源和食物不得不遷徙。非洲熱帶草原動物周期性遷徙的主要原因是追逐水源和食物。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中部地區,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從赤道向南北依次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又被稱為“熱帶大陸”,該洲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11.(2018七上·西湖期末)小雅同學設計了四張區域或城市名片,與事實相符的有( )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決定了人們生活的內容和節奏。②南非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業和制造業。但其生物資源極為貧乏。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業港口。歷史上,這里的居民多以商業和航海業為生。④以色列灌溉農業技術主要依靠傳統耕作方式,灌溉水源主要來自南部地區。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威尼斯——水上都市;以色列節水王國;探究城市的方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決定了人們生活的內容和節奏。②南非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業和制造業。生物資源極為豐富。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業港口。歷史上,這里的居民多以商業和航海業為生。④ 以色列地處干旱地帶,南部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十分缺水。通過高科技手段節約水資源,勢在必行。在農業科技方面,以色列的滴灌技術、廢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等取得巨大成就。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 以色列人努力讓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發達的國家。二、非選擇題12.(2018七上·西湖期末)下圖示意我國東南部某山區地形分布。為發展旅游業,當地政府準備在圖中河流a-e段開設漂流活動項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此圖可用 辨認方向,由此可以判斷,李村位于甲地的 方向(2)在a—b、b—c、c—d、d—e四個河段中最驚險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段(3)因修建水庫李村計劃搬遷,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點是 ,主要原因是 。【答案】(1)指向標;西南(2)c--d(3)丙;此處海拔較低地勢相對平坦,離水源近【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分析】本題組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1)主要是地圖中方向的判讀。圖中有指向標,因此為指向標定向法;以甲地為中心確定東南西北,判定李村在甲地的西南方向。(2)讀圖可知,等高線最密集的河段是c—d,等高線密集坡度陡。(3)根據題干“固修建水庫李村計劃搬遷,圖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點”的信息,讀圖可知,甲、乙、丁海拔較高,等高線較為密集,地勢起伏大;丙海拔較低,地勢平坦開闊,有河流經過,水源充足,適宜修建新居。【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3.(2018七上·西湖期末)大豆原產于中國,現在美國和巴西大豆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國和巴西大豆生長周期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美國 種植期 開花期 灌漿期 收獲期 巴西 開花期 灌漿期 收獲期 種植期 材料二:美國本土大豆互產區分布圖(圖一)和巴西大豆生產區分布圖(圖二)(1)據材料一分析,美國比巴西大豆生長周期 (填“長”或“短”)。兩國大豆收獲期相差約半年的原因是 。(2)據材料二分析,美國大豆主產區主要分布在 (地形區),其生產特點 ;巴西大豆生產區主要分布在 (地形區),該地區氣候類型是 。(3)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巴西和美國大豆,單純從運輸成本考慮, (國家)的優勢明顯,原因是什么?【答案】(1)長;兩地分別位于南北半球,季節剛好相反。(2)中部太平原;高度機械化,產品商業化;巴西高原;熱帶草原氣候(3)美國;從墨西哥灣經過巴拿馬運河,橫渡太平洋比從巴西運到中國近。【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 (1)、據材料一分析,美國比巴西大豆生長周期長,緯度高,熱量不足。 兩國大豆收獲期相差約半年的原因是兩地分別位于南北半球,季節剛好相反。(2)、據材料二分析,美國大豆主產區主要分布在中部大平原上,其生產特點是: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巴西的大豆生產區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該地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3)、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巴西和美國大豆,單純從運輸成本考慮, 美國的優勢比較明顯。其原因是從美國運輸大豆到中國, 從墨西哥灣經過巴拿馬運河,橫渡太平洋比從巴西運到中國近。【點評】美國大平原,位于美國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緩緩向東傾斜。氣候屬于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地帶性植物類型為草原型植被。美國大平原土壤肥沃,適于農業耕作,有機質含量很高。美國重要的糧食出口基地。14.(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日本、澳大利亞兩國簡圖,回答問題。(1)從海陸位置看,日本和澳大利亞最大的共同點是 。(2)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亞都屬于 國家。從圖一我們可以發現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 ,這樣布局是因為 。從圖二可以判斷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特點是 。(3)請你說出這兩個國家除礦產資源以外其他不同點: 。【答案】(1)四面環海(2)發達;沿海地區;日本的漁業資源豐富,漁業發展需要的配套生產和生活工業也在附近;分布種類多樣(3)日本以漁業為主,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1)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的國家;日本是個島國,多優良海港。可知兩國的海陸位置共同點是臨海國家。故答案為:四面環海。(2)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亞都屬于發達國家。從圖示中可知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這樣布局是為了原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從圖示可知澳大利亞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3)開放性試題,從人口分布、主要產業等回答都可以。故答案為: 日本以漁業為主,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點評】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經濟發達,是世界上的強國,但是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對外依賴性較強,所以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便于原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1 / 1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8七上·西湖期末)程程同學家張貼了四幅圖幅相同的地圖:①世界政區圖,②中國政區圖,③浙江省政區圖,④杭州市政區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下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圖中①②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A.地中海 B.蘇伊士運河 C.馬六甲海峽 D.烏拉爾山脈(2)有關①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A.跨東西距離最長,跨經度最廣的大洲B.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分布最廣的是季風氣候C.地勢中部低四周高,河流呈放射狀分布D.北回歸線穿過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3)②大洲的居民主要是( )A.白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黑色人種 D.棕色人種3.(2018七上·西湖期末)某地處于溫帶,降水季節差異大,夏季多雨,符合這一氣候特征的是( )A. B.C. D.4.(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2016年亞洲四個國家的水稻生產情況統計表,回答下面小題。2016年亞洲四個國家的水稻生產情況統計表國家 水稻種植面積(萬公頃) 單位面積產量(千克/公頃) 加工后總產量(萬噸)印度 4296 3695 15876越南 778 5581 4344菲律賓 456 3869 1763日本 148 5439 1041(1)表中印度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該國地形以平原為主B.是世界第一稻米出口國C.農業生產以水稻種植為主D.國土面積大,平原所占比重大(2)越南的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最高,這得益于當地( )A.人口數量多 B.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C.技術力量強 D.稻作文化底蘊深厚5.(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兩極地區圖,回答小面小題。(1)關于兩極地區地理環境特征敘述正確的有( )①南極地區的緯度位置比北極地區高②南極地區以大陸為主,周圍被大洋環繞③北極地區以大洋為主,周圍被大陸和島嶼環繞④由于人類活動,兩極地區生態環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下列科學研究,不屬于南極科考隊員科考項目的是( )A.冰川考察 B.氣象監測 C.天文觀察 D.雨林調查6.(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圖,判斷下列關于地表形態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甲: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地形B.圖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C.圖丙: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且坡度和緩D.圖丁:周圍低,中間高,四周有山嶺環繞7.(2018七上·西湖期末)小兵同學假期里去阿拉伯半島旅游,他可以看到的景觀有( )①懸掛美國、日本國旗的油輪在波斯灣沿岸港口來來往往②穿白袍纏白頭巾的白種人在麥加的清真寺里誦讀《古蘭經》③阿拉伯半島有很多“高腳屋”,牧民騎著駱駝出行④沙漠里有高聳的井架,綠洲上生長著茂盛的棗椰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5°S左下安第斯山脈東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觀變化示意圖。據此回答圖中E、F兩地之間的自然景觀是( )A.干旱草原 B.終年積雪 C.熱帶雨林 D.灌木叢生9.(2018七上·西湖期末)曾有有人說“瑞士是歐洲最沒有發展潛力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是指( )①礦產資源奇缺 ②水資源短缺③高原山地氣候不利于發展農業生產 ④耕地面積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關于7月份的非洲,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①甲地正值濕季,植物茂盛、牛馬成群②乙地很熱,滿眼是一望無際的沙漠③丙地正值于季,草木稀疏、一片枯黃④丁地悶熱,幾乎天天下雨,到處是茂密的森林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非洲熱帶草原動物周期性遷徙的主要原因是( )A.躲避天敵 B.追逐水源和食物C.躲避炎熱天氣 D.保護草原生態環境11.(2018七上·西湖期末)小雅同學設計了四張區域或城市名片,與事實相符的有( )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決定了人們生活的內容和節奏。②南非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業和制造業。但其生物資源極為貧乏。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業港口。歷史上,這里的居民多以商業和航海業為生。④以色列灌溉農業技術主要依靠傳統耕作方式,灌溉水源主要來自南部地區。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非選擇題12.(2018七上·西湖期末)下圖示意我國東南部某山區地形分布。為發展旅游業,當地政府準備在圖中河流a-e段開設漂流活動項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此圖可用 辨認方向,由此可以判斷,李村位于甲地的 方向(2)在a—b、b—c、c—d、d—e四個河段中最驚險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段(3)因修建水庫李村計劃搬遷,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點是 ,主要原因是 。13.(2018七上·西湖期末)大豆原產于中國,現在美國和巴西大豆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國和巴西大豆生長周期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美國 種植期 開花期 灌漿期 收獲期 巴西 開花期 灌漿期 收獲期 種植期 材料二:美國本土大豆互產區分布圖(圖一)和巴西大豆生產區分布圖(圖二)(1)據材料一分析,美國比巴西大豆生長周期 (填“長”或“短”)。兩國大豆收獲期相差約半年的原因是 。(2)據材料二分析,美國大豆主產區主要分布在 (地形區),其生產特點 ;巴西大豆生產區主要分布在 (地形區),該地區氣候類型是 。(3)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巴西和美國大豆,單純從運輸成本考慮, (國家)的優勢明顯,原因是什么?14.(2018七上·西湖期末)讀日本、澳大利亞兩國簡圖,回答問題。(1)從海陸位置看,日本和澳大利亞最大的共同點是 。(2)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亞都屬于 國家。從圖一我們可以發現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 ,這樣布局是因為 。從圖二可以判斷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特點是 。(3)請你說出這兩個國家除礦產資源以外其他不同點: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D(2)A【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相同圖幅,范圍小的比例尺大。所以,比例尺最大的是杭州市政區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相同圖幅,范圍大的地圖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四幅地圖中,范圍最大的是世界政區圖,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粗略。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浙江省地圖>杭州市地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杭州市地圖>浙江省地圖>中國地圖>世界地圖.2.【答案】(1)B(2)D(3)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圖中①是亞洲,②是非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洲跨度較大,但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但分布最廣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分布; 北回歸線穿過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②大洲是非洲,它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種。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征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干旱地區。3.【答案】B【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解析】【分析】讀氣溫曲線圖可知,圖中A、D各月氣溫都在20℃以上,屬于熱帶;B和C兩地,最高氣溫在20℃以上,最低氣溫在0℃左右,屬于溫帶氣候。讀降水柱狀圖可知,B降水集中在夏季,C降水集中在冬季,符合題意的是B。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4.【答案】(1)D(2)B【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印度水稻種植面積大與該國土地面積大有關,故選擇最后一項:國土面積大,平原所占比重大。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越南的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最高,這得益于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其他條件影響不大。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水稻種植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農業,勞動強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勞動來精耕細作,東亞、東南亞、南亞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水稻單產高,亞洲水稻種植區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人均耕地少,故在這里種植水稻可以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這里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充足。5.【答案】(1)C(2)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根據兩極地區的地理特點進行分析解答。兩極地區均為高緯度地區.故①錯誤;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中心,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中心,兩極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極易受到破壞,可見②③④都是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不屬于南極科考隊員科考項目的是雨林調查。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6塊大陸中,南極大陸排名第5。南極大陸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臨時居住和工作。6.【答案】B【知識點】地形的種類和特點【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圖甲是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平坦開闊或起伏較小的地形; 圖乙: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海拔較高,地面有起伏且坡度較大的山地; 圖丁:周圍高,中間低,四周有山嶺環繞的盆地。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7.【答案】B【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高腳屋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干欄式”民居,是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主要適用于氣候濕熱地區。而阿拉伯半島是干熱的氣候,這里的房屋大多墻厚,窗小,防止熱空氣進入房屋。 ③不正確,其余對。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阿拉伯人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風俗習慣,這些習慣和他們生活的環境,信仰的宗教,以及古老的文化底蘊有關系。阿拉伯國家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穿長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風沙,又因信仰伊斯蘭教在清真寺里誦讀古蘭經。8.【答案】D【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地勢和地形的變化會影響山地的氣候,使得山地的植被等自然景觀發生相應的變化。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 圖中E、F兩地之間的自然景觀是灌木叢生。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安第斯山區的自然環境特征以及秘魯安第斯山區人民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在山區發展高寒種植業和畜牧業,展示了當地獨特的生產生活場景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思考當地人是怎樣順應自然環境,和自然和諧相處等更深層次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初步樹立因地制宜的觀念。9.【答案】C【知識點】瑞士——阿爾卑斯山脈【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要想發展經濟,必須依靠資源,特別是礦產資源,但是瑞士沒有;瑞士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地氣候不利于發展農業生產,第一產業不發達;瑞士多山,耕地面積較小,不利于發展農業;但水資源短缺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限制性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瑞士在歐洲的中部,它在地理位置上不起眼,卻是全球經濟最發達,生活水準最高的一個國家之一,那里的人均生產總值排列前茅,旅游資源非常的豐富,被稱為是世界花園和人間天堂,每年有幾千萬人來瑞士旅游。10.【答案】(1)B(2)B【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月份的非洲,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正值旱季,植物稀疏,不會牛羊成群;其他說法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是一年分干旱兩季,全年炎熱。雨季植物繁茂,牛羊成群,旱季植物枯萎,食物短缺,為了尋找水源和食物不得不遷徙。非洲熱帶草原動物周期性遷徙的主要原因是追逐水源和食物。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中部地區,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從赤道向南北依次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以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又被稱為“熱帶大陸”,該洲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11.【答案】A【知識點】湄南河平原;威尼斯——水上都市;以色列節水王國;探究城市的方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決定了人們生活的內容和節奏。②南非利用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礦產業和制造業。生物資源極為豐富。③威尼斯是著名的商業港口。歷史上,這里的居民多以商業和航海業為生。④ 以色列地處干旱地帶,南部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十分缺水。通過高科技手段節約水資源,勢在必行。在農業科技方面,以色列的滴灌技術、廢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等取得巨大成就。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 以色列人努力讓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發達的國家。12.【答案】(1)指向標;西南(2)c--d(3)丙;此處海拔較低地勢相對平坦,離水源近【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解析】【分析】本題組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1)主要是地圖中方向的判讀。圖中有指向標,因此為指向標定向法;以甲地為中心確定東南西北,判定李村在甲地的西南方向。(2)讀圖可知,等高線最密集的河段是c—d,等高線密集坡度陡。(3)根據題干“固修建水庫李村計劃搬遷,圖中最宜修建移民新村的地點”的信息,讀圖可知,甲、乙、丁海拔較高,等高線較為密集,地勢起伏大;丙海拔較低,地勢平坦開闊,有河流經過,水源充足,適宜修建新居。【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3.【答案】(1)長;兩地分別位于南北半球,季節剛好相反。(2)中部太平原;高度機械化,產品商業化;巴西高原;熱帶草原氣候(3)美國;從墨西哥灣經過巴拿馬運河,橫渡太平洋比從巴西運到中國近。【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 (1)、據材料一分析,美國比巴西大豆生長周期長,緯度高,熱量不足。 兩國大豆收獲期相差約半年的原因是兩地分別位于南北半球,季節剛好相反。(2)、據材料二分析,美國大豆主產區主要分布在中部大平原上,其生產特點是: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巴西的大豆生產區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該地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3)、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巴西和美國大豆,單純從運輸成本考慮, 美國的優勢比較明顯。其原因是從美國運輸大豆到中國, 從墨西哥灣經過巴拿馬運河,橫渡太平洋比從巴西運到中國近。【點評】美國大平原,位于美國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緩緩向東傾斜。氣候屬于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地帶性植物類型為草原型植被。美國大平原土壤肥沃,適于農業耕作,有機質含量很高。美國重要的糧食出口基地。14.【答案】(1)四面環海(2)發達;沿海地區;日本的漁業資源豐富,漁業發展需要的配套生產和生活工業也在附近;分布種類多樣(3)日本以漁業為主,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澳大利亞草原——現代化牧場【解析】【分析】(1)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的國家;日本是個島國,多優良海港。可知兩國的海陸位置共同點是臨海國家。故答案為:四面環海。(2)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和澳大利亞都屬于發達國家。從圖示中可知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這樣布局是為了原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從圖示可知澳大利亞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3)開放性試題,從人口分布、主要產業等回答都可以。故答案為: 日本以漁業為主,澳大利亞發展畜牧業。【點評】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經濟發達,是世界上的強國,但是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對外依賴性較強,所以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便于原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