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諸暨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8七上·諸暨期末)學會從地圖中獲取信息是學習歷史與社會的必備素養。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讀右邊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代表太平洋和亞洲的序號依次是( )A.①④ B.①⑤ C.②③ D.③⑤(2)根據右圖有關信息,以下對④大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A.赤道橫穿大洲中部 B.位于西半球、北半球C.北隔印度洋與歐洲相望 D.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2.(2018七上·諸暨期末)浙江嘉興的小亮想到諸暨旅游并觀看“2018諸暨西市馬拉松”,為此他設計出行路線時適合選擇的地圖有( )①浙江省政區圖 ②諸暨市旅游圖 ③中國政區圖 ④諸暨市交通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18七上·諸暨期末)在歐洲人們能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和最主要的人種分別是( )A.伊斯蘭教清真寺 白色人種 B.佛教寺廟 黃色人種C.基督教堂 黃色人種 D.基督教堂 白色人種4.(2018七上·諸暨期末)讀下邊《埃及簡圖》,回答下面小題。(1)埃及地跨亞、非兩大洲.其領土大部分位于非洲,小部分位于亞洲。圖中顯示的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高加索山脈 D.烏拉爾河(2)圖中注入地中海的尼羅河大致流向是( )A.自東向西 B.自西向東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3)根據埃及亞歷山大港所處的地理位置判斷其氣候特征是( )A.終年高溫,季節分明 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C.終年寒冷,積雪不化 D.夏季比較涼爽,全年降水較多5.(2018七上·諸暨期末)世界各地自然條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描述符合日本自然條件和生產特色的是( )A.四面環海,魚類眾多,漁業發達B.氣候干熱,草原遼闊,畜牧業發達C.地廣人稀,地勢平坦,農業發達D.降水稀少,沙漠連綿,綠洲農業發達6.(2018七上·諸暨期末)關于下圖中甲、乙、丙、丁四大洲的描述,準確的是( )A.甲洲熱帶雨林分布廣,經濟社會發達B.乙洲草原廣布,畜牧業現代化程度高C.丙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氣候復雜多樣D.丁洲有體現稻作文化的傳統節日“御耕節”7.(2018七上·諸暨期末)城市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下列關于城市特色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班加羅爾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②華盛頓是美國的經濟中心③韓國蔚山是世界著名的汽車城 ④莫斯科有著名的克里姆林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綜合題8.(2018七上·諸暨期末)2018年暑假,某中學開展地理夏令營活動,組織學生到我國東部某地進行野外考察,同學們準備了該地的局部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問題。(1)幫助識別圖中代碼表示的地形部位:F H G ;若圖中兩山頂之間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則其實際水平距離應為 千米;據圖判斷村莊甲在乙的 方向,你運用的定向法是 。(2)考察期間有同學提議進行攀巖活動,應選擇圖中 處,理由是 (3)經過一天的考察,按計劃需搭帳篷露營,露營一般選擇在地勢平坦開闊,遠離地質、氣象等災害隱患區域。圖中A,B,C,D四處選址中最適合的是 處。9.(2018七上·諸暨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巴鐵路是中國喀什和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之間規劃修建的鐵路,瓜達爾港自貿區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橋頭堡。材料二:巴基斯坦全國3/4以上地區的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是全球水資源最為緊張的36個國家之一。印度河流經巴基斯坦,徑流季節變化大。巴基斯坦灌溉系統規模較大,但水資源政策和管理不到位。由于諸多原因,巴基斯坦國內糧食短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1)根據圖1判斷瓜達爾港位于“五帶”中的 帶。根據圖2描述瓜達爾港的氣候特征為 。(2)圖1中所示,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是在 沿岸。中巴鐵路建成后,我國石油進口可不必繞道圖中A處的 海峽,大大縮短了航程。(3)導致巴基斯坦糧食短缺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根據材料二,聯系所學知識,為巴基斯坦農業發展提兩條合理的建議。10.(2018七上·諸暨期末)讀圖回答問題。(1)請根據圖1,運用兩種不同方法恰當描述美國本土的地理位置。(2)圖1中與圖2阿巴拉契亞山脈對應的山脈是 (填“甲”或“乙”)。密西西比河最終注入的海灣(圖中“丙”)是 ,由此判斷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地勢特征為 。(3)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結合所學知識,仿照示例,寫出一項該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并指出其生產條件。示例:特色——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條件——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仿寫:特色—— ;條件——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 (1)、讀右邊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代表太平洋的序號是 ①,代表亞洲的序號的是 ⑤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右圖有關信息,④大洲是非洲,赤道橫穿大洲中部,地跨南北半球。位于東半球,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該緯線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非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過的是大陸部位。2.【答案】B【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浙江嘉興的小亮要去諸暨旅游,要參考浙江省政區圖;到了諸暨先看諸暨市交通圖和諸暨市旅游圖,去看“2018諸暨市馬拉松”。 ①②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3.【答案】D【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在歐洲人們能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是基督教堂,最主要的人種是白色人種。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4.【答案】(1)A(2)D(3)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1)、埃及地跨亞、非兩大洲.其領土大部分位于非洲,小部分位于亞洲。圖中顯示的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圖中注入地中海的尼羅河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根據埃及亞歷山大港所處的地理位置判斷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其氣候特征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簡稱,絕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蘇伊士運河東面的西奈半島屬于亞洲.埃及既是亞、非之間的陸上交通要沖,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運輸線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5.【答案】A【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3900個島嶼組成。日本是個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四面環海,魚類眾多,漁業發達。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島國日本,四面環海,有著漫長的海岸線,這就為它提供了豐富的漁業資源。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魚大國,魚貝類長期以來一直是日本人攝取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捕魚歷史,在長期人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6.【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根據圖示可判斷出甲為歐洲,乙為非洲,丙為亞洲,丁為北美洲。歐洲以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為主,經濟發達;非洲熱帶草原廣布,畜牧業為主,逐水草而居;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氣候復雜多樣;北美洲的美國中部大平原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可見,符合實際的只有C。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間高,四周低;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列: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山地;南美洲地形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相間分布;南極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洋洲地形分為三列: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7.【答案】C【知識點】美國華盛頓;印度班加羅爾;韓國蔚山;莫斯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華盛頓是美國的政治中心,不是經濟中心 。其他說法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歷史底蘊濃厚,著名的建筑是克里姆林宮;印度的班加羅爾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意大利的威尼斯,當地人開著“貢多拉”招攬游客;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布局整齊,是城市規劃的典范;韓國蔚山以汽車生產能力著稱。8.【答案】(1)山脊;山谷;鞍部;1;東北;一般定向法(或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E;E處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代表陡崖,適合攀巖。(3)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F是山脊,H是山谷,G是鞍部;若圖中兩山頂之間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則其實際水平距離應為1千米;據圖判斷村莊甲在乙的東北方向,你運用的定向法是一般定向法。(2)、考察期間有同學提議進行攀巖活動,應選擇圖中E處,理由是E處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代表陡崖,適合攀巖。(3)、經過一天的考察,按計劃需搭帳篷露營,露營一般選擇在地勢平坦開闊,遠離地質、氣象等災害隱患區域。圖中A,B,C,D四處選址中最適合的是C處。【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9.【答案】(1)北溫終年氣溫較高;降水較少且季節變化大(2)波斯灣;馬六甲(3)水資源缺乏。實施開源和節流措施;加大興修水利工程;完善水資源管理政策;保護水資源開發和利用;采用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努力開發節水作物;提倡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等。【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此題不難,解題關鍵是能夠從材料獲取與問題相關的地理信息。圖中標明了北回歸線和港口的位置,判定為北溫帶;氣候特征主要表現在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根據圖中氣溫降水量圖,可以得到氣溫、降水的特點。(2)圖中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中巴鐵路建成后,我國石油進口可不必繞道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大大縮短了航程,保障了我國的石油安全。(3)從材料“全球水資源最為緊張的36個國家之一”可知導致巴基斯坦糧食短缺的主要因素是水資源短缺。聯系以色列農業所學可以從法律、科技、農業種植物種等措施回答。故答案為: 實施開源和節流措施;加大興修水利工程;完善水資源管理政策;保護水資源開發和利用;采用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努力開發節水作物;提倡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等。【點評】以色列發展綠洲農業的舉措, 可供其他干旱地區(比如我國西北新疆等地區)借鑒的措施有:①采用噴灌和滴灌技術,科技興農;②加強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種合適的農作物(耐早、附加值高);④節約、保護水資源。10.【答案】(1)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位于西半球、北半球。(2)乙;墨西哥灣;自北向南逐漸降低(3)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工業發達,地廣人稀。【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請根據圖1,運用兩種不同方法恰當描述美國本土的地理位置。主要從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等角度分析。故答案為: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位于西半球、北半球。(2)、圖1中與圖2阿巴拉契亞山脈對應的山脈是乙。密西西比河最終注入的海灣是墨西哥灣,由此判斷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地勢特征為自北向南逐漸降低。(3)、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結合所學知識,仿照示例,寫出一項該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并指出其生產條件。特色——農業機械化程度高;條件——工業發達,地廣人稀。【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1 / 1浙江省諸暨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8七上·諸暨期末)學會從地圖中獲取信息是學習歷史與社會的必備素養。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1)讀右邊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代表太平洋和亞洲的序號依次是( )A.①④ B.①⑤ C.②③ D.③⑤(2)根據右圖有關信息,以下對④大洲的描述正確的是( )A.赤道橫穿大洲中部 B.位于西半球、北半球C.北隔印度洋與歐洲相望 D.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答案】(1)B(2)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 (1)、讀右邊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代表太平洋的序號是 ①,代表亞洲的序號的是 ⑤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右圖有關信息,④大洲是非洲,赤道橫穿大洲中部,地跨南北半球。位于東半球,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該緯線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非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過的是大陸部位。2.(2018七上·諸暨期末)浙江嘉興的小亮想到諸暨旅游并觀看“2018諸暨西市馬拉松”,為此他設計出行路線時適合選擇的地圖有( )①浙江省政區圖 ②諸暨市旅游圖 ③中國政區圖 ④諸暨市交通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地圖【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浙江嘉興的小亮要去諸暨旅游,要參考浙江省政區圖;到了諸暨先看諸暨市交通圖和諸暨市旅游圖,去看“2018諸暨市馬拉松”。 ①②④ ,正確。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自然地圖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3.(2018七上·諸暨期末)在歐洲人們能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和最主要的人種分別是( )A.伊斯蘭教清真寺 白色人種 B.佛教寺廟 黃色人種C.基督教堂 黃色人種 D.基督教堂 白色人種【答案】D【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在歐洲人們能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是基督教堂,最主要的人種是白色人種。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的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國、巴西、印度南部。4.(2018七上·諸暨期末)讀下邊《埃及簡圖》,回答下面小題。(1)埃及地跨亞、非兩大洲.其領土大部分位于非洲,小部分位于亞洲。圖中顯示的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高加索山脈 D.烏拉爾河(2)圖中注入地中海的尼羅河大致流向是( )A.自東向西 B.自西向東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3)根據埃及亞歷山大港所處的地理位置判斷其氣候特征是( )A.終年高溫,季節分明 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C.終年寒冷,積雪不化 D.夏季比較涼爽,全年降水較多【答案】(1)A(2)D(3)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1)、埃及地跨亞、非兩大洲.其領土大部分位于非洲,小部分位于亞洲。圖中顯示的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圖中注入地中海的尼羅河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根據埃及亞歷山大港所處的地理位置判斷該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其氣候特征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簡稱,絕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蘇伊士運河東面的西奈半島屬于亞洲.埃及既是亞、非之間的陸上交通要沖,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運輸線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5.(2018七上·諸暨期末)世界各地自然條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獨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描述符合日本自然條件和生產特色的是( )A.四面環海,魚類眾多,漁業發達B.氣候干熱,草原遼闊,畜牧業發達C.地廣人稀,地勢平坦,農業發達D.降水稀少,沙漠連綿,綠洲農業發達【答案】A【知識點】日本——耕海牧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附近的3900個島嶼組成。日本是個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四面環海,魚類眾多,漁業發達。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島國日本,四面環海,有著漫長的海岸線,這就為它提供了豐富的漁業資源。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魚大國,魚貝類長期以來一直是日本人攝取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捕魚歷史,在長期人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6.(2018七上·諸暨期末)關于下圖中甲、乙、丙、丁四大洲的描述,準確的是( )A.甲洲熱帶雨林分布廣,經濟社會發達B.乙洲草原廣布,畜牧業現代化程度高C.丙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氣候復雜多樣D.丁洲有體現稻作文化的傳統節日“御耕節”【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根據圖示可判斷出甲為歐洲,乙為非洲,丙為亞洲,丁為北美洲。歐洲以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為主,經濟發達;非洲熱帶草原廣布,畜牧業為主,逐水草而居;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氣候復雜多樣;北美洲的美國中部大平原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可見,符合實際的只有C。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間高,四周低;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北美洲地形分為三列: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山地;南美洲地形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相間分布;南極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洋洲地形分為三列: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7.(2018七上·諸暨期末)城市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下列關于城市特色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班加羅爾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②華盛頓是美國的經濟中心③韓國蔚山是世界著名的汽車城 ④莫斯科有著名的克里姆林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美國華盛頓;印度班加羅爾;韓國蔚山;莫斯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華盛頓是美國的政治中心,不是經濟中心 。其他說法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歷史底蘊濃厚,著名的建筑是克里姆林宮;印度的班加羅爾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意大利的威尼斯,當地人開著“貢多拉”招攬游客;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布局整齊,是城市規劃的典范;韓國蔚山以汽車生產能力著稱。二、綜合題8.(2018七上·諸暨期末)2018年暑假,某中學開展地理夏令營活動,組織學生到我國東部某地進行野外考察,同學們準備了該地的局部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問題。(1)幫助識別圖中代碼表示的地形部位:F H G ;若圖中兩山頂之間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則其實際水平距離應為 千米;據圖判斷村莊甲在乙的 方向,你運用的定向法是 。(2)考察期間有同學提議進行攀巖活動,應選擇圖中 處,理由是 (3)經過一天的考察,按計劃需搭帳篷露營,露營一般選擇在地勢平坦開闊,遠離地質、氣象等災害隱患區域。圖中A,B,C,D四處選址中最適合的是 處。【答案】(1)山脊;山谷;鞍部;1;東北;一般定向法(或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E;E處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代表陡崖,適合攀巖。(3)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F是山脊,H是山谷,G是鞍部;若圖中兩山頂之間的圖上距離是2厘米,則其實際水平距離應為1千米;據圖判斷村莊甲在乙的東北方向,你運用的定向法是一般定向法。(2)、考察期間有同學提議進行攀巖活動,應選擇圖中E處,理由是E處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代表陡崖,適合攀巖。(3)、經過一天的考察,按計劃需搭帳篷露營,露營一般選擇在地勢平坦開闊,遠離地質、氣象等災害隱患區域。圖中A,B,C,D四處選址中最適合的是C處。【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9.(2018七上·諸暨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巴鐵路是中國喀什和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之間規劃修建的鐵路,瓜達爾港自貿區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橋頭堡。材料二:巴基斯坦全國3/4以上地區的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是全球水資源最為緊張的36個國家之一。印度河流經巴基斯坦,徑流季節變化大。巴基斯坦灌溉系統規模較大,但水資源政策和管理不到位。由于諸多原因,巴基斯坦國內糧食短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1)根據圖1判斷瓜達爾港位于“五帶”中的 帶。根據圖2描述瓜達爾港的氣候特征為 。(2)圖1中所示,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是在 沿岸。中巴鐵路建成后,我國石油進口可不必繞道圖中A處的 海峽,大大縮短了航程。(3)導致巴基斯坦糧食短缺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根據材料二,聯系所學知識,為巴基斯坦農業發展提兩條合理的建議。【答案】(1)北溫終年氣溫較高;降水較少且季節變化大(2)波斯灣;馬六甲(3)水資源缺乏。實施開源和節流措施;加大興修水利工程;完善水資源管理政策;保護水資源開發和利用;采用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努力開發節水作物;提倡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等。【知識點】中東石油寶庫;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1)此題不難,解題關鍵是能夠從材料獲取與問題相關的地理信息。圖中標明了北回歸線和港口的位置,判定為北溫帶;氣候特征主要表現在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根據圖中氣溫降水量圖,可以得到氣溫、降水的特點。(2)圖中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中巴鐵路建成后,我國石油進口可不必繞道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大大縮短了航程,保障了我國的石油安全。(3)從材料“全球水資源最為緊張的36個國家之一”可知導致巴基斯坦糧食短缺的主要因素是水資源短缺。聯系以色列農業所學可以從法律、科技、農業種植物種等措施回答。故答案為: 實施開源和節流措施;加大興修水利工程;完善水資源管理政策;保護水資源開發和利用;采用先進的農業節水技術;努力開發節水作物;提倡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等。【點評】以色列發展綠洲農業的舉措, 可供其他干旱地區(比如我國西北新疆等地區)借鑒的措施有:①采用噴灌和滴灌技術,科技興農;②加強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完善并落實水資源使用制度;③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選種合適的農作物(耐早、附加值高);④節約、保護水資源。10.(2018七上·諸暨期末)讀圖回答問題。(1)請根據圖1,運用兩種不同方法恰當描述美國本土的地理位置。(2)圖1中與圖2阿巴拉契亞山脈對應的山脈是 (填“甲”或“乙”)。密西西比河最終注入的海灣(圖中“丙”)是 ,由此判斷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地勢特征為 。(3)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結合所學知識,仿照示例,寫出一項該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并指出其生產條件。示例:特色——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條件——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仿寫:特色—— ;條件—— 。【答案】(1)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位于西半球、北半球。(2)乙;墨西哥灣;自北向南逐漸降低(3)農業機械化程度高;工業發達,地廣人稀。【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請根據圖1,運用兩種不同方法恰當描述美國本土的地理位置。主要從海陸位置,半球位置等角度分析。故答案為: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位于西半球、北半球。(2)、圖1中與圖2阿巴拉契亞山脈對應的山脈是乙。密西西比河最終注入的海灣是墨西哥灣,由此判斷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地勢特征為自北向南逐漸降低。(3)、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結合所學知識,仿照示例,寫出一項該地區農業生產的特色并指出其生產條件。特色——農業機械化程度高;條件——工業發達,地廣人稀。【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諸暨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諸暨市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