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8七上·婺城期末)閱覽室里貼有四張圖幅相同的地圖,按內容由詳到略排列的選項是( )①婺城區地圖 ②中國地圖 ③浙江地圖 ④金華地圖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在四幅圖中,中國地圖表示的實際范圍最大,再次是浙江地圖,最小是婺城區地圖,所以內容由詳到略的順序是婺城區地圖、金華地圖、浙江地圖、中國地圖,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比例尺是個分式,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說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2.(2018七上·婺城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每個人都離不開水。下列地理區域對水的感謝詞,貼切的一項是( )A.安第斯山區:感謝你,“水”!我們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B.內蒙古:“水”,感謝你!正因豐盈的你,我們才能發展灌溉農業。C.日本:“海水”,感謝你!因為環繞的你,我們才能發展海洋牧場。D.巴西利亞:感謝你,“水”!你為我們種植小麥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答案】C【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日本——耕海牧漁;巴西巴西利亞;內蒙古【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感謝你,“水”!我們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河西走廊:“水”,感謝你!正因豐盈的你,我們才能發展灌溉農業。日本:“海水”,感謝你!因為環繞的你,我們才能發展海洋牧場。美國:感謝你,“水”!你為我們種植小麥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灌溉農業:在干旱時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證生產的模式.在現階段應發展節水灌溉農業.①泛指以水澆田的農業.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在大江大河兩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亞馬孫河、亞洲的長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都發展了灌溉農業;②特指在降雨量極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農業.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和河西走廊.3.(2018七上·婺城期末)2018年7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拳行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并發表題為《順應時代潮流 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講話。讀“金磚五國”位置圖,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金磚國家”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B.全部位于南半球C.圖②所示國家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D.圖③所示國家主要工業區大多分布在非洲部分(2)以下四個城市建筑物中位于莫斯科的是( )A. B.C. D.(3)若浙江省從圖⑤所示國家進口鉑、鉻等礦產,從節省運費的角度考慮,貨船的最佳航行路線是( )A.開普敦-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浙江B.開普敦-大西洋-德雷克海峽-太平洋-浙江C.開普敦-大西洋-巴拿馬運河-太平洋-浙江D.開普敦-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太平洋-浙江【答案】(1)C(2)D(3)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莫斯科【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金裝國家中,中國,俄羅斯,印度位于北半球;巴西,南非位于南半球;圖②所示國家是印度,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圖③所示國家主要工業區大多分布在歐洲部分;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據圖分析可知,A是埃菲爾鐵塔,在法國巴黎; B是水城威尼斯,在意大利;C是美國的國會大廈; D是紅場,在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若浙江省從圖⑤所示國家進口鉑、鉻等礦產,從節省運費的角度考慮,貨船的最佳航行路線是開普敦-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浙江;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國家與國家之間各成體系、相對封閉的經濟格局已被打破。資源、技術、人才、信息等逐漸成為全球共享的財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產品生產的分工協作越來越顯著。“金磚五國”的組成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使各國的經濟更加相互依賴,相互融合,并朝著經濟全球化的方向發展。4.雖然與野獸朝夕相伴,卻沒有捕殺動物的習俗,也從不吃野生動物的是( )A.印第安人 B.吉普賽人 C.馬賽人 D.阿拉伯人【答案】C【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馬賽人驍勇善獵,按照邏輯,馬賽人生活在草原、叢林中,與野獸為伍,善于捕獵理所當然。但事實上,馬賽人人不僅不狩獵,甚至只是在慶典的時候才吃肉,而且從來不吃包括魚類在內的野生動物,對自然的崇拜使他們遠離了狩獵 。 雖然與野獸朝夕相伴,卻沒有捕殺動物的習俗,也從不吃野生動物的是馬賽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馬賽人的主要食物來源是牛,因此為牛尋找水草是非常重要的。一到旱季,牧民便帶領牛群遷往其他較濕潤且有水草的地方暫住,等到明年雨季來臨時才回家,由此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5.(2018七上·婺城期末)下圖為某大洲沿100°E的地形剖面示意圖。據此判斷,該大洲( )①主要分布黑色人種 ②在七大洲中面積最大③使用人數較多的語言是西班牙語 ④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剖面示意圖,結合給出的信息判讀,該大洲是亞洲。主要人種是黃色人種,在七大洲中是面積最大的,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在亞洲,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 ②④ ,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6.(2018七上·婺城期末)農業生產受自然和人文條件影響均較大,與下圖中字母甲所示區域的農業生產相匹配的場景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甲地位于美國的中央大平原,這里地形平坦,土地開闊肥沃,適宜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主要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形成典型的商品谷物農業。美國的商品谷物農業,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7.(2018七上·婺城期末)“循地求理”是地理學習中的基本方法。造成下圖該山脈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人類影響不同 B.經度位置不同C.海陸位置不同 D.海拔高度不同【答案】D【知識點】自然景觀【解析】【分析】根據影響自然景觀的因素進行分析解答。圖示地區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呈垂直變化,是由于氣候呈垂直變化造成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響,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來,氣溫下降6℃,從山麓到山頂氣溫不同。降水也有差異。迎風坡降水多,山腳下降水較少,所以自然景觀呈垂直變化,故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洋流、人類活動等。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降低,降水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在地表面,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約降低0.6℃。 向陽坡比陰坡得到的太陽光熱要多;迎風坡比背風坡降水豐富。二、非選擇題8.(2018七上·婺城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由湖南地圖出版社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制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中國位于 洲。(填字母)(2)圖中B大洲為 ,該洲與A大洲的分界線是 。(3)圖中表示緯度最高的大洋是 ,面積最大的大洋是 ,跨經度最大的洋是 。(均填序號)(4)世界七大洲中,發達國家最多且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填字母),該洲人種主要是 ;位于E洲,人口總數居世界第三的國家是 ,該國居民主要信仰 教。【答案】(1)A(2)非洲;蘇伊士運河(3)①;④;①(4)F;白色人種;美國;基督【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1)、中國位于亞洲。對應圖中的字母是A。(2)、圖中B大洲為非洲,該洲與A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3)、圖中表示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對應圖中數字是①,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對應圖中數字是④,跨經度最大的洋是北冰洋,對應圖中數字是①。(4)、世界七大洲中,發達國家最多且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歐洲,對應圖中字母是F,該洲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位于E洲是北美洲,人口總數居世界第三的國家是美國,該國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該緯線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非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過的是大陸部位。9.(2018七上·婺城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巴基斯坦是傳統的農業國。印度河流經巴基斯坦,沖積形成印度河平原,成為該國重要的灌溉農業區。近年來,該國旱澇災害頻發,加之農業技術落后、農民素質不高,農業發展面臨挑戰。(1)據圖描述巴基斯坦年降水量的總體空間分布特點。(2)認清圖中示意的巴基斯坦某重要經濟作物,結合材料分析種植該作物的有利自然條件。(3)針對巴基斯坦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有同學指出可以到“干旱的寶地”取經,說說你的看法。【答案】(1)東北向西南遞減。(2)棉花。緯度較低,熱量充足;有印度河可以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3)可以種植經濟附加值高的農作物,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可以依靠科技開源節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等等。【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巴基斯坦年降水量的總體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北向西南遞減。(2)、圖中示意的巴基斯坦重要經濟作物是棉花,種植該作物的有利自然條件是緯度較低,熱量充足;有印度河可以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3)、針對巴基斯坦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是缺水。借鑒以色列的經驗,可以種植經濟附加值高的農作物,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可以依靠科技開源節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等等。【點評】巴基斯坦屬于熱帶氣候,氣溫普遍較高,降水比較稀少,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區占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以上。印度河流經巴基斯坦,印度河徑流季節變化大,為了調節水量,滿足灌溉之需,興建了大批水利工程,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條件。10.(2018七上·婺城期末)閱讀圖文,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圖說泰國材料二:曼谷是泰國首都.位于湄南河三角洲,氣候宜人榮色優美,人口l200萬。當地政府為了保護本國特有文化吸引國外游客,建立了具有泰國生活特色的水上集市,一條條載有新鮮果蔬、各色小吃的商船在河中穿梭,讓游客垂涎三尺。(1)寫出圖1使用的定向方法及湄公河的流向。(2)根據上述圖片與文字,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曼谷水上市場熱鬧繁忙的成因。你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答案】(1)經緯網定向法。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2)地處湄公河平原,地勢平坦,適宜種植農作物;降水豐沛,河網密布;氣溫較高,河流終年不凍;政策支持和引導等。啟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影響巨大,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共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寫出圖1使用的定向方法是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由此可以判讀湄公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2)、根據上述圖片與文字,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該地地處湄公河平原,地勢平坦,適宜種植農作物;降水豐沛,河網密布;氣溫較高,河流終年不凍;政策支持和引導等。啟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影響巨大,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共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點評】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中,人與自然要做到和諧相處。人類在發展地方經濟時應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發展地方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1 / 1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8七上·婺城期末)閱覽室里貼有四張圖幅相同的地圖,按內容由詳到略排列的選項是( )①婺城區地圖 ②中國地圖 ③浙江地圖 ④金華地圖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2.(2018七上·婺城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每個人都離不開水。下列地理區域對水的感謝詞,貼切的一項是( )A.安第斯山區:感謝你,“水”!我們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B.內蒙古:“水”,感謝你!正因豐盈的你,我們才能發展灌溉農業。C.日本:“海水”,感謝你!因為環繞的你,我們才能發展海洋牧場。D.巴西利亞:感謝你,“水”!你為我們種植小麥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3.(2018七上·婺城期末)2018年7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拳行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并發表題為《順應時代潮流 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講話。讀“金磚五國”位置圖,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金磚國家”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B.全部位于南半球C.圖②所示國家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D.圖③所示國家主要工業區大多分布在非洲部分(2)以下四個城市建筑物中位于莫斯科的是( )A. B.C. D.(3)若浙江省從圖⑤所示國家進口鉑、鉻等礦產,從節省運費的角度考慮,貨船的最佳航行路線是( )A.開普敦-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浙江B.開普敦-大西洋-德雷克海峽-太平洋-浙江C.開普敦-大西洋-巴拿馬運河-太平洋-浙江D.開普敦-印度洋-蘇伊士運河-太平洋-浙江4.雖然與野獸朝夕相伴,卻沒有捕殺動物的習俗,也從不吃野生動物的是( )A.印第安人 B.吉普賽人 C.馬賽人 D.阿拉伯人5.(2018七上·婺城期末)下圖為某大洲沿100°E的地形剖面示意圖。據此判斷,該大洲( )①主要分布黑色人種 ②在七大洲中面積最大③使用人數較多的語言是西班牙語 ④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18七上·婺城期末)農業生產受自然和人文條件影響均較大,與下圖中字母甲所示區域的農業生產相匹配的場景是( )A. B.C. D.7.(2018七上·婺城期末)“循地求理”是地理學習中的基本方法。造成下圖該山脈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人類影響不同 B.經度位置不同C.海陸位置不同 D.海拔高度不同二、非選擇題8.(2018七上·婺城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由湖南地圖出版社與湖北省測繪學會共同編制的豎版《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制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中國位于 洲。(填字母)(2)圖中B大洲為 ,該洲與A大洲的分界線是 。(3)圖中表示緯度最高的大洋是 ,面積最大的大洋是 ,跨經度最大的洋是 。(均填序號)(4)世界七大洲中,發達國家最多且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填字母),該洲人種主要是 ;位于E洲,人口總數居世界第三的國家是 ,該國居民主要信仰 教。9.(2018七上·婺城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巴基斯坦是傳統的農業國。印度河流經巴基斯坦,沖積形成印度河平原,成為該國重要的灌溉農業區。近年來,該國旱澇災害頻發,加之農業技術落后、農民素質不高,農業發展面臨挑戰。(1)據圖描述巴基斯坦年降水量的總體空間分布特點。(2)認清圖中示意的巴基斯坦某重要經濟作物,結合材料分析種植該作物的有利自然條件。(3)針對巴基斯坦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有同學指出可以到“干旱的寶地”取經,說說你的看法。10.(2018七上·婺城期末)閱讀圖文,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圖說泰國材料二:曼谷是泰國首都.位于湄南河三角洲,氣候宜人榮色優美,人口l200萬。當地政府為了保護本國特有文化吸引國外游客,建立了具有泰國生活特色的水上集市,一條條載有新鮮果蔬、各色小吃的商船在河中穿梭,讓游客垂涎三尺。(1)寫出圖1使用的定向方法及湄公河的流向。(2)根據上述圖片與文字,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曼谷水上市場熱鬧繁忙的成因。你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在四幅圖中,中國地圖表示的實際范圍最大,再次是浙江地圖,最小是婺城區地圖,所以內容由詳到略的順序是婺城區地圖、金華地圖、浙江地圖、中國地圖,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比例尺是個分式,比較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較分式的大小,分母越大,分式越小,說明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分式越大,比例尺越大。2.【答案】C【知識點】智利——安第斯山脈;日本——耕海牧漁;巴西巴西利亞;內蒙古【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感謝你,“水”!我們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河西走廊:“水”,感謝你!正因豐盈的你,我們才能發展灌溉農業。日本:“海水”,感謝你!因為環繞的你,我們才能發展海洋牧場。美國:感謝你,“水”!你為我們種植小麥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灌溉農業:在干旱時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證生產的模式.在現階段應發展節水灌溉農業.①泛指以水澆田的農業.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在大江大河兩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亞馬孫河、亞洲的長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都發展了灌溉農業;②特指在降雨量極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農業.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和河西走廊.3.【答案】(1)C(2)D(3)A【知識點】大洲和大洋;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莫斯科【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金裝國家中,中國,俄羅斯,印度位于北半球;巴西,南非位于南半球;圖②所示國家是印度,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圖③所示國家主要工業區大多分布在歐洲部分;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據圖分析可知,A是埃菲爾鐵塔,在法國巴黎; B是水城威尼斯,在意大利;C是美國的國會大廈; D是紅場,在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若浙江省從圖⑤所示國家進口鉑、鉻等礦產,從節省運費的角度考慮,貨船的最佳航行路線是開普敦-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浙江;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國家與國家之間各成體系、相對封閉的經濟格局已被打破。資源、技術、人才、信息等逐漸成為全球共享的財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產品生產的分工協作越來越顯著。“金磚五國”的組成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使各國的經濟更加相互依賴,相互融合,并朝著經濟全球化的方向發展。4.【答案】C【知識點】非洲草原——傳統牧場【解析】【分析】馬賽人驍勇善獵,按照邏輯,馬賽人生活在草原、叢林中,與野獸為伍,善于捕獵理所當然。但事實上,馬賽人人不僅不狩獵,甚至只是在慶典的時候才吃肉,而且從來不吃包括魚類在內的野生動物,對自然的崇拜使他們遠離了狩獵 。 雖然與野獸朝夕相伴,卻沒有捕殺動物的習俗,也從不吃野生動物的是馬賽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馬賽人的主要食物來源是牛,因此為牛尋找水草是非常重要的。一到旱季,牧民便帶領牛群遷往其他較濕潤且有水草的地方暫住,等到明年雨季來臨時才回家,由此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5.【答案】C【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剖面示意圖,結合給出的信息判讀,該大洲是亞洲。主要人種是黃色人種,在七大洲中是面積最大的,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在亞洲,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 ②④ ,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6個地區。6.【答案】D【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甲地位于美國的中央大平原,這里地形平坦,土地開闊肥沃,適宜大規模機械化耕作, 主要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形成典型的商品谷物農業。美國的商品谷物農業,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域遼闊, 美國的農場幾乎都是家庭農場 ,必須依靠機械化來完成,所以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人均產量高,人少地多,所生產的農產品大部分要作為商品賣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農業。7.【答案】D【知識點】自然景觀【解析】【分析】根據影響自然景觀的因素進行分析解答。圖示地區從山麓到山頂自然景觀呈垂直變化,是由于氣候呈垂直變化造成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響,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來,氣溫下降6℃,從山麓到山頂氣溫不同。降水也有差異。迎風坡降水多,山腳下降水較少,所以自然景觀呈垂直變化,故D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洋流、人類活動等。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降低,降水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在地表面,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約降低0.6℃。 向陽坡比陰坡得到的太陽光熱要多;迎風坡比背風坡降水豐富。8.【答案】(1)A(2)非洲;蘇伊士運河(3)①;④;①(4)F;白色人種;美國;基督【知識點】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1)、中國位于亞洲。對應圖中的字母是A。(2)、圖中B大洲為非洲,該洲與A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3)、圖中表示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對應圖中數字是①,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對應圖中數字是④,跨經度最大的洋是北冰洋,對應圖中數字是①。(4)、世界七大洲中,發達國家最多且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歐洲,對應圖中字母是F,該洲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位于E洲是北美洲,人口總數居世界第三的國家是美國,該國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該緯線穿過的大洲有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非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過的是大陸部位。9.【答案】(1)東北向西南遞減。(2)棉花。緯度較低,熱量充足;有印度河可以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3)可以種植經濟附加值高的農作物,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可以依靠科技開源節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等等。【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巴基斯坦年降水量的總體空間分布特點是東北向西南遞減。(2)、圖中示意的巴基斯坦重要經濟作物是棉花,種植該作物的有利自然條件是緯度較低,熱量充足;有印度河可以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3)、針對巴基斯坦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是缺水。借鑒以色列的經驗,可以種植經濟附加值高的農作物,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可以依靠科技開源節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等等。【點評】巴基斯坦屬于熱帶氣候,氣溫普遍較高,降水比較稀少,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區占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三以上。印度河流經巴基斯坦,印度河徑流季節變化大,為了調節水量,滿足灌溉之需,興建了大批水利工程,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條件。10.【答案】(1)經緯網定向法。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2)地處湄公河平原,地勢平坦,適宜種植農作物;降水豐沛,河網密布;氣溫較高,河流終年不凍;政策支持和引導等。啟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影響巨大,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共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知識點】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寫出圖1使用的定向方法是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由此可以判讀湄公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東南)。(2)、根據上述圖片與文字,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可知,該地地處湄公河平原,地勢平坦,適宜種植農作物;降水豐沛,河網密布;氣溫較高,河流終年不凍;政策支持和引導等。啟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影響巨大,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與自然和諧共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點評】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中,人與自然要做到和諧相處。人類在發展地方經濟時應注意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發展地方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做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