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8七上·鎮海期末)2017年6月我國高鐵又添新成員“復興號”。在地圖中用于表示鐵路的圖例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在地圖中用于表示鐵路的圖例是A。B是河流,C是長城,D是運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圖例是地圖上所用符號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釋義和說明.注記是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2.(2018七上·鎮海期末)下列圖幅相同的地圖中,表示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政區圖 B.中國政區圖C.浙江省政區圖 D.寧波市政區圖【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世界政區圖>中國政區圖>浙江省政區圖>寧波市政區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寧波市政區圖>浙江省政區圖>中國政區圖>世界政區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3.(2018七上·鎮海期末)2018年,寧波市援疆指揮部推動教育部等國家四部委的“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增派60名援疆教師到庫車縣中小學及幼兒園,選派教師到新疆支教屬于( )A.人才交流 B.技術交流 C.經濟交流 D.信息交流【答案】A【知識點】區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2018年,寧波市增派60名援疆教師到庫車縣中小學及幼兒園,選派教師到新疆支教屬于人才交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4.(2018七上·鎮海期末)讀四大洲輪廓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①大洲地形以高原為主B.②大洲與④大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C.①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貝加爾湖D.③大洲有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大洲輪廓看,①是歐洲,該大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②是亞洲,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蘇必利爾湖,在北美洲,不在歐洲。世界第一大島是格陵蘭島,在北美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蘇伊士運河是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是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線是德雷克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5.(2018七上·鎮海期末)下列關于海洋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人們把地球稱為“藍色的星球”,因為海洋占據了地球表面51%的面積B.從南北半球看,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海洋主要分布在東半球C.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大西洋D.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淡水、鹽類、魚類、礦產等資源【答案】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人們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粗略地說明全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地球表面陸地占29%,海洋占71%。故A說法錯誤;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陸地主要分布在東半球,海洋主要分布西半球。故B說法錯誤;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太平洋,故C說法錯誤;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淡水、鹽類、魚類、礦產等資源,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陸地與海洋的相關知識,屬于識記類試題,難度不大。6.(2018七上·鎮海期末)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 )A.平原丘陵為主,東高西低 B.山地高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C.平原丘陵為主,中間低四周高 D.山地高原為主,西高東低【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以山地高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許多平原土壤肥沃,農業發達,人口密集.7.(2018七上·鎮海期末)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主要有兩個要素,是指( )A.風力和降水 B.氣溫和氣壓 C.氣溫和降水 D.風力和氣壓【答案】C【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主要有兩個要素,是指氣溫和降水。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氣候是長時間內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平均或統計狀態,時間尺度為月、季、年、數年到數百年以上。氣候以冷、暖、干、濕這些特征來衡量,通常由某一時期的平均值和離差值表征。氣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熱量的變化而引起的。8.(2018七上·鎮海期末)讀下邊經緯網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③地所在的地理坐標是 ( )A.80°S,170°E B.80°N,170°WC.80°N。170°E D.80°S,170°W(2)下列關于①②③④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位于④地的東北方 B.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南方C.①地和④地都位于南半球 D.②地和③地都位于東半球【答案】(1)C(2)B【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通過點讀出經緯度。圖中可知,自南向北緯度由60到80度,可以判定為北半球;經線以180度為界,向東度數變小,向西度數變小,可以判定經線180度以東是西經,以西是東經。可知③的經緯度是(北緯80度,東經170度),故選C。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 本題考查地圖中判定方向的能力。材料中的圖是從北極點上空的俯視圖,首先找到經線180°,將試卷進行旋轉把經線180°的指示方向為南北方向;接著判定其東側為西經,西側為東經;最后可以按照選項要求進行各點之間的方向判定。 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南方 , ①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 ,圖中各地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9.(2018七上·鎮海期末)每個宗教都有各自的特色,宗教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觀。下列屬于伊斯蘭教建筑的是( )A.道觀 B.教堂 C.寺廟 D.清真寺【答案】D【知識點】各大宗教特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每個宗教都有各自的特色,宗教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觀。 道觀是道教的建筑,教堂是基督教的建筑,寺廟是佛教的建筑,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建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建筑群體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穆斯林舉行宗教功課、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10.(2018七上·鎮海期末)下列關于世界人種、語言及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亞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信仰佛教B.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C.印度人以黑色人種為主,信仰基督教D.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答案】B【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印度人以黑色人種為主,信仰印度教;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猶太人主要信仰猶太教,佛教主要位于東亞與東南亞,基督教主要分布于歐洲、美國、大洋洲。二、非選擇題11.(2018七上·鎮海期末)為“體驗原始山水,暢游神奇自然”,小林與同學相約到某市景區旅游與科考,根據下面景區等高線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賓館出發,小林他們想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應登上①②③三個山峰中的 山峰,登上該山頂后,他們發現隨身帶的溫度計上氣溫值已下降了 ℃。他們在景區等高線圖上量出賓館與該山頂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地的實際水平距離是 千米,在該山頂上,他們用望遠鏡應向 方向俯覽,可看到古寺。(2)在a、b、c三條河流上,能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意境的是 河,最能體驗急速漂流探險活動的是 河。(3)如果他們在c河突遇山洪暴發,你認為他們應向甲、乙、丙中的 方向逃生。(4)在山區,降水多的山坡比降水少的山坡,植被生長更茂盛。此景區夏季常吹東南風,小林他們在A、B坡中的 坡能發現植被生長更茂盛。【答案】(1)②;7.8;4;東南(2)a;c(3)乙(4)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從賓館出發,小林他們想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應登上①②③三個山峰中的②山峰,登上該山頂后,他們發現隨身帶的溫度計上氣溫值已下降了7.8℃。他們在景區等高線圖上量出賓館與該山頂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地的實際水平距離是4千米,在該山頂上,他們用望遠鏡應向東南方向俯覽,可看到古寺。(2)、在a、b、c三條河流上,能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意境的是a河,最能體驗急速漂流探險活動的是c河。(3)、如果他們在c河突遇山洪暴發,你認為他們應向甲、乙、丙中的乙方向逃生。(4)、在山區,降水多的山坡比降水少的山坡,植被生長更茂盛。此景區夏季常吹東南風,小林他們在A、B坡中的B坡能發現植被生長更茂盛。【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2.(2018七上·鎮海期末)港口是區域發展的增長點。寧波作為世界級的港口城市。正努力朝著實現港口輻射半徑最大化、港口功能最大化、港口經濟最大化的方向發展。讀下圖,回答問題。(1)寧波港的影響力輻射到的大洲有:亞洲、B 、非洲、D 、E、 、F 。(2)一艘20萬噸貨輪從寧波港出發到英國,最方便的航線依次經過 (大洋)、臺灣海峽、 (海峽)、 (大洋)、 (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答案】(1)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2)太平洋;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寧波港的影響力輻射到的大洲有:亞洲、B歐洲、非洲、D大洋洲、E、北美洲、F南美洲。(2)、一艘20萬噸貨輪從寧波港出發到英國,最方便的航線依次經過太平洋、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13.(2018七上·鎮海期末)美國和以色列都是農業發達國家。(1)美國中部大平原是大豆、 、 等農作物的產區。以色列主要種植水果、 、棉花、 等附加值高的作物。(2)結合上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別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優勢和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劣勢。(3)結合所學知識,請分別列舉美國發揮優勢發展農業的舉措和以色列應對劣勢發展農業的舉措各一個。【答案】(1)玉米;小麥;花卉;蔬菜(2)美國:平原地形、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以色列:水資源缺乏,耕地面積有限、蒸發量大、土地貧瘠。(3)美國:依靠科技,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修建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便于農產品的輸出等等。以色列:發展節水農業;努力開發耐旱作物,集中力量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進行反季節生產;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資源。【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是大豆、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的產區。以色列主要種植水果、花卉、棉花、蔬菜等附加值高的作物。(2)、結合上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別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優勢是平原地形、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劣勢是水資源缺乏,耕地面積有限、蒸發量大、土地貧瘠。(3)、結合所學知識,根據題意,美國:依靠科技,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修建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便于農產品的輸出等等。以色列:發展節水農業;努力開發耐旱作物,集中力量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進行反季節生產;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資源。【點評】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 以色列人努力讓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發達的國家。14.(2018七上·鎮海期末)2018年7月25日至2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金磚國家指: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五國)(1)A國是 ,該國的首都是 ;C國位于亞洲分區中的 ,該國形成典型的 (氣候類型),D國境內分布著世界最大的 (平原)。(2)“金磚國家”中領土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國家是 ;既跨兩大洲,又跨東西兩半球的國家是 ;黃金、鉑金儲量世界第一的國家是 。(均填字母代號)(3)世界上大多數河流中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農業區,但A國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卻幾乎沒有農田,主要原因是 。(4)金磚國家每個國家國情不同,因此發展自己必須遵循 的原則;作為國際社會成員,各國應在 (原則)下,共同維護世界繁榮和穩定。【答案】(1)俄羅斯;莫斯科;南亞;熱帶季風氣候;亞馬孫平原(2)E;A;E(3)緯度較高,氣候寒冷,熱量不足,氣溫低(4)因地制宜;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印度班加羅爾;巴西巴西利亞;莫斯科【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A國是俄羅斯,該國的首都是莫斯科;C國是印度,位于亞洲分區中的南亞,該國形成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D國是巴西,境內分布著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2)、“金磚國家”中領土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國家是E;既跨兩大洲,又跨東西兩半球的國家是A;黃金、鉑金儲量世界第一的國家是E。(均填字母代號)(3)、世界上大多數河流中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農業區,但A國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卻幾乎沒有農田,主要原因是緯度較高,氣候寒冷,熱量不足,氣溫低。(4)、金磚國家每個國家國情不同,因此發展自己必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作為國際社會成員,各國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下,共同維護世界繁榮和穩定。【點評】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俄羅斯,B是中國,C是印度,D是巴西,E是南非。金磚國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國家”。1 / 1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18七上·鎮海期末)2017年6月我國高鐵又添新成員“復興號”。在地圖中用于表示鐵路的圖例是( )A. B.C. D.2.(2018七上·鎮海期末)下列圖幅相同的地圖中,表示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政區圖 B.中國政區圖C.浙江省政區圖 D.寧波市政區圖3.(2018七上·鎮海期末)2018年,寧波市援疆指揮部推動教育部等國家四部委的“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增派60名援疆教師到庫車縣中小學及幼兒園,選派教師到新疆支教屬于( )A.人才交流 B.技術交流 C.經濟交流 D.信息交流4.(2018七上·鎮海期末)讀四大洲輪廓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①大洲地形以高原為主B.②大洲與④大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C.①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貝加爾湖D.③大洲有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5.(2018七上·鎮海期末)下列關于海洋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人們把地球稱為“藍色的星球”,因為海洋占據了地球表面51%的面積B.從南北半球看,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海洋主要分布在東半球C.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大西洋D.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淡水、鹽類、魚類、礦產等資源6.(2018七上·鎮海期末)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 )A.平原丘陵為主,東高西低 B.山地高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C.平原丘陵為主,中間低四周高 D.山地高原為主,西高東低7.(2018七上·鎮海期末)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主要有兩個要素,是指( )A.風力和降水 B.氣溫和氣壓 C.氣溫和降水 D.風力和氣壓8.(2018七上·鎮海期末)讀下邊經緯網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③地所在的地理坐標是 ( )A.80°S,170°E B.80°N,170°WC.80°N。170°E D.80°S,170°W(2)下列關于①②③④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位于④地的東北方 B.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南方C.①地和④地都位于南半球 D.②地和③地都位于東半球9.(2018七上·鎮海期末)每個宗教都有各自的特色,宗教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觀。下列屬于伊斯蘭教建筑的是( )A.道觀 B.教堂 C.寺廟 D.清真寺10.(2018七上·鎮海期末)下列關于世界人種、語言及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亞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信仰佛教B.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C.印度人以黑色人種為主,信仰基督教D.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二、非選擇題11.(2018七上·鎮海期末)為“體驗原始山水,暢游神奇自然”,小林與同學相約到某市景區旅游與科考,根據下面景區等高線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賓館出發,小林他們想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應登上①②③三個山峰中的 山峰,登上該山頂后,他們發現隨身帶的溫度計上氣溫值已下降了 ℃。他們在景區等高線圖上量出賓館與該山頂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地的實際水平距離是 千米,在該山頂上,他們用望遠鏡應向 方向俯覽,可看到古寺。(2)在a、b、c三條河流上,能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意境的是 河,最能體驗急速漂流探險活動的是 河。(3)如果他們在c河突遇山洪暴發,你認為他們應向甲、乙、丙中的 方向逃生。(4)在山區,降水多的山坡比降水少的山坡,植被生長更茂盛。此景區夏季常吹東南風,小林他們在A、B坡中的 坡能發現植被生長更茂盛。12.(2018七上·鎮海期末)港口是區域發展的增長點。寧波作為世界級的港口城市。正努力朝著實現港口輻射半徑最大化、港口功能最大化、港口經濟最大化的方向發展。讀下圖,回答問題。(1)寧波港的影響力輻射到的大洲有:亞洲、B 、非洲、D 、E、 、F 。(2)一艘20萬噸貨輪從寧波港出發到英國,最方便的航線依次經過 (大洋)、臺灣海峽、 (海峽)、 (大洋)、 (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13.(2018七上·鎮海期末)美國和以色列都是農業發達國家。(1)美國中部大平原是大豆、 、 等農作物的產區。以色列主要種植水果、 、棉花、 等附加值高的作物。(2)結合上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別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優勢和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劣勢。(3)結合所學知識,請分別列舉美國發揮優勢發展農業的舉措和以色列應對劣勢發展農業的舉措各一個。14.(2018七上·鎮海期末)2018年7月25日至2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金磚國家指: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五國)(1)A國是 ,該國的首都是 ;C國位于亞洲分區中的 ,該國形成典型的 (氣候類型),D國境內分布著世界最大的 (平原)。(2)“金磚國家”中領土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國家是 ;既跨兩大洲,又跨東西兩半球的國家是 ;黃金、鉑金儲量世界第一的國家是 。(均填字母代號)(3)世界上大多數河流中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農業區,但A國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卻幾乎沒有農田,主要原因是 。(4)金磚國家每個國家國情不同,因此發展自己必須遵循 的原則;作為國際社會成員,各國應在 (原則)下,共同維護世界繁榮和穩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圖例和注記【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在地圖中用于表示鐵路的圖例是A。B是河流,C是長城,D是運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圖例是地圖上所用符號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釋義和說明.注記是在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稱和山高水深等的數字.2.【答案】D【知識點】比例尺【解析】【分析】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世界政區圖>中國政區圖>浙江省政區圖>寧波市政區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寧波市政區圖>浙江省政區圖>中國政區圖>世界政區圖.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3.【答案】A【知識點】區域合作【解析】【分析】根據題意, 2018年,寧波市增派60名援疆教師到庫車縣中小學及幼兒園,選派教師到新疆支教屬于人才交流。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區域之間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不同;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實現優勢互補;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差異。區域之間交流的形式:物產、信息、物資、人員、技術、資金等。4.【答案】B【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大洲輪廓看,①是歐洲,該大洲的地形以平原為主;②是亞洲,③是非洲,④是北美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蘇必利爾湖,在北美洲,不在歐洲。世界第一大島是格陵蘭島,在北美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各大洲之間往往以山脈、河流、湖泊、運河、海峽等地理事物為分界線。蘇伊士運河是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是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線是德雷克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5.【答案】D【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人們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粗略地說明全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地球表面陸地占29%,海洋占71%。故A說法錯誤;從南北半球看,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陸地主要分布在東半球,海洋主要分布西半球。故B說法錯誤;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太平洋,故C說法錯誤;海洋為人類提供了淡水、鹽類、魚類、礦產等資源,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陸地與海洋的相關知識,屬于識記類試題,難度不大。6.【答案】B【知識點】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以山地高原為主,中間高四周低。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許多平原土壤肥沃,農業發達,人口密集.7.【答案】C【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主要有兩個要素,是指氣溫和降水。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氣候是長時間內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平均或統計狀態,時間尺度為月、季、年、數年到數百年以上。氣候以冷、暖、干、濕這些特征來衡量,通常由某一時期的平均值和離差值表征。氣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熱量的變化而引起的。8.【答案】(1)C(2)B【知識點】經緯網【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通過點讀出經緯度。圖中可知,自南向北緯度由60到80度,可以判定為北半球;經線以180度為界,向東度數變小,向西度數變小,可以判定經線180度以東是西經,以西是東經。可知③的經緯度是(北緯80度,東經170度),故選C。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 本題考查地圖中判定方向的能力。材料中的圖是從北極點上空的俯視圖,首先找到經線180°,將試卷進行旋轉把經線180°的指示方向為南北方向;接著判定其東側為西經,西側為東經;最后可以按照選項要求進行各點之間的方向判定。 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南方 , ①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 ,圖中各地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9.【答案】D【知識點】各大宗教特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每個宗教都有各自的特色,宗教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觀。 道觀是道教的建筑,教堂是基督教的建筑,寺廟是佛教的建筑,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的建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建筑群體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穆斯林舉行宗教功課、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10.【答案】B【知識點】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及分布;世界主要語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印度人以黑色人種為主,信仰印度教;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猶太人主要信仰猶太教,佛教主要位于東亞與東南亞,基督教主要分布于歐洲、美國、大洋洲。11.【答案】(1)②;7.8;4;東南(2)a;c(3)乙(4)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從賓館出發,小林他們想體會“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應登上①②③三個山峰中的②山峰,登上該山頂后,他們發現隨身帶的溫度計上氣溫值已下降了7.8℃。他們在景區等高線圖上量出賓館與該山頂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地的實際水平距離是4千米,在該山頂上,他們用望遠鏡應向東南方向俯覽,可看到古寺。(2)、在a、b、c三條河流上,能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意境的是a河,最能體驗急速漂流探險活動的是c河。(3)、如果他們在c河突遇山洪暴發,你認為他們應向甲、乙、丙中的乙方向逃生。(4)、在山區,降水多的山坡比降水少的山坡,植被生長更茂盛。此景區夏季常吹東南風,小林他們在A、B坡中的B坡能發現植被生長更茂盛。【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2.【答案】(1)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2)太平洋;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知識點】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寧波港的影響力輻射到的大洲有:亞洲、B歐洲、非洲、D大洋洲、E、北美洲、F南美洲。(2)、一艘20萬噸貨輪從寧波港出發到英國,最方便的航線依次經過太平洋、臺灣海峽、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點評】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13.【答案】(1)玉米;小麥;花卉;蔬菜(2)美國:平原地形、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以色列:水資源缺乏,耕地面積有限、蒸發量大、土地貧瘠。(3)美國:依靠科技,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修建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便于農產品的輸出等等。以色列:發展節水農業;努力開發耐旱作物,集中力量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進行反季節生產;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資源。【知識點】美國中部平原;以色列節水王國【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中部大平原是大豆、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的產區。以色列主要種植水果、花卉、棉花、蔬菜等附加值高的作物。(2)、結合上圖,從自然環境角度分別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優勢是平原地形、土地遼闊、地勢低平,氣候適宜,土壤肥沃。以色列發展農業的劣勢是水資源缺乏,耕地面積有限、蒸發量大、土地貧瘠。(3)、結合所學知識,根據題意,美國:依靠科技,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修建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便于農產品的輸出等等。以色列:發展節水農業;努力開發耐旱作物,集中力量種植附加值高的作物,進行反季節生產;嚴格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資源。【點評】以色列水資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在沙漠中建起了綠洲; 以色列人努力讓寶貴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石油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發達的國家。14.【答案】(1)俄羅斯;莫斯科;南亞;熱帶季風氣候;亞馬孫平原(2)E;A;E(3)緯度較高,氣候寒冷,熱量不足,氣溫低(4)因地制宜;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印度班加羅爾;巴西巴西利亞;莫斯科【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A國是俄羅斯,該國的首都是莫斯科;C國是印度,位于亞洲分區中的南亞,該國形成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D國是巴西,境內分布著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2)、“金磚國家”中領土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國家是E;既跨兩大洲,又跨東西兩半球的國家是A;黃金、鉑金儲量世界第一的國家是E。(均填字母代號)(3)、世界上大多數河流中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農業區,但A國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卻幾乎沒有農田,主要原因是緯度較高,氣候寒冷,熱量不足,氣溫低。(4)、金磚國家每個國家國情不同,因此發展自己必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作為國際社會成員,各國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下,共同維護世界繁榮和穩定。【點評】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是俄羅斯,B是中國,C是印度,D是巴西,E是南非。金磚國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國家”。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