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8九上·吳興期末)下圖是反映世界史重要戰役的年代尺,侄這個年代尺上標出的戰役中,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困境的戰役是(  )
A.A B.B C.C D.D
2.(2018九上·吳興期末)一代偉人毛澤東一生留下不少詩詞,每一首詩詞背后往往有一件或數件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大事。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1935年2月,毛澤東在《憶秦娥·婁山關》(婁山關位于貴州遵義城北)中感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與此詩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是(  )
A.國民革命軍徹底擊潰北洋軍閥 B.紅軍開始逐步改變被動局面
C.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大旗 D.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2)1945年10月,毛澤東在《憶重陜談判》中感嘆:“遍地哀鴻遍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這表明他赴重慶談判是為了(  )
A.合作創辦黃埔軍校 B.實現全民族共同抗日
C.爭取國內民主和平 D.商討新中國成立事宜
3.(2018九上·吳興期末)2018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該地區各項事業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生產總值從1958年的3.28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3.59億元,這表明我國(  )
A.實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B.堅持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
C.堅持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D.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閨家
4.(2018九上·吳興期末)下圖出現于_______時期。(  )
A.土地革命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新中國成立初期
5.(2018九上·吳興期末)1949年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主要因為它(  )
A.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規定了新中國的政權性質
C.確定了國旗、國歌和首都 D.以北平為首部并改名北京
6.(2018九上·吳興期末)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  )
①臺兒莊戰役殲滅日軍一萬多人,取得最大勝利
②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
③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足平洋艦隊
④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18九上·吳興期末)口號、民謠、詩詞等往往有著明顯的時代氣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②“振興中華”
③“外爭國權.內懲圈賊” ④“路存與存,路亡與亡”
A.①②③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8.(2018九上·吳興期末)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因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幾經轉移。下列按轉移順序先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A.上海、瑞金、延安、兩柏坡、北平
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
C.上海、西柏坡、延安、瑞金、北平
D.上海、兩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9.(2018九上·吳興期末)漫畫為我們學習歷史提供了生動形象的素材。以下四幅漫畫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一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0.(2018九上·吳興期末)圖表歸納法是歷史學習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原因與史實不相符的是(  )
史實 原因
①五四運動 直接原因是中國外交失敗
②紅軍長征 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③西安事變 根本原因是蔣介石加緊“剿共”
④抗日戰爭的勝利 根本原因是中外反法西斯勢力的打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2018九上·吳興期末)2018年是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初三學生小華學習了專題一周恩來的革命歷程,以下是他摘錄的部分片段。
片段一:1919年5月,周恩來從日本回到天津后,就積極投入轟轟烈烈的一場愛國運動中,應邀主辦《天津學生聯合會報》。
片段二:l926年,周恩來在一本書中寫道:“所有革命分子都應團結起來,何況站在革命前線的共產分子,自應與國民黨密切的合作才有打倒我們共同敵人的可能,才能引導工農上解放之路。”
片段三:……
(1)經過片段一中愛國運動的洗禮,國內思想領域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2)實現片段二中提到的“與國民黨密切合作”的標志是什么?在此合作期間,周恩來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3)有人說:“周恩來是毛澤東最親密的戰友。”請從這個角度運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具體史實將片段三補充完整。
12.(2018九上·吳興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五族共和歌》
亞東開化中國早,揖美追歐,
舊邦新造。
飄揚五色旗,
民國榮光,
錦繡山河普照。
我同胞,
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1912卑
材料二:二戰期間第一個獲得美國勛章的中國軍人
戴安瀾(1904-1942)先后參與長城戰役、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昆侖關戰役。1941年12月參與入緬作戰,1942年3日在東瓜保衛戰中為掩護英軍撤退殉國,追授陸軍中將,美國軍團功勛勛章。
材料三:1943年美國對華政策是:對中國我們有兩個目標。第一是有效的聯合作戰。第二是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在戰時和戰后與西方三大盟國俄、英、美并駕齊驅。這既是為了準備一個戰后組織,也是為了在東方建立穩定和繁榮。”
——《科德爾·赫爾回憶錄》
(1)結合史實說明當時是如何“揖美追歐,舊邦新造”的。
(2)哪一文件的簽署開啟了中美“有效聯合作戰”?
(3)聯系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美國“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的原因。
13.(2018九上·吳興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紀錄片中的歷史】紀錄片《中國1927》共有六集,依次對應北京、廣州、武漢、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標,每個城市承載一個主題,用全新的表達方式,講述最復雜的歷史,解讀不為人熟知的“那一年”。
【解說詞中的歷史】在一則紅色旅游解說詞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寶塔擎旗進北京。”
(1)請用相關史實陳述,上海、南昌兩座城市承載的主題分別為《風暴》《驚雷》的原因。
(2)依據上述解說聞,概述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在這個年代尺上標出的戰役中,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困境的戰役是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它的行動代號是霸王計劃。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使德軍面臨兩線作戰,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ABD三項不是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困境的戰役,不符合題意;
C項C諾曼底登陸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困境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世界史重要戰役的年代尺為依托,考查諾曼底登陸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諾曼底登陸以及影響。
2.【答案】(1)B
(2)C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 據“1935年2月,毛澤東在《憶秦娥 婁山關》(婁山關位于貴州遵義城北)中感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可知,與此詩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是遵義會議。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會議,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后紅軍開始逐步改變被動局面。
ACD三項都不是與《憶秦娥·婁山關》詩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不符合題意;
B項紅軍開始逐步改變被動局面是與《憶秦娥·婁山關》詩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符合題意;
(2) 1945年10月,毛澤東在《憶重慶談判》中感嘆:“遍地哀鴻遍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這表明他赴重慶談判是為了爭取國內民主和平。抗日戰爭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和欺騙人民,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
ABD三項不是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目的,不符合題意;
C項爭取國內民主和平是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目的,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B。(2)C。
【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遵義會議,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重慶談判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材料的能力。關鍵認真閱讀材料,提煉材料觀點。
3.【答案】C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和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反映寧夏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成就,表明我國堅持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AB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堅持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答案】C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47年,中國共產黨制定頒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故《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于解放戰爭時期。
ABD三項和題干圖片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解放戰爭時期出現了題干圖片情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知識,旨在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的內容。
5.【答案】B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
【解析】【分析】1949年9月,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它規定了新中國的國家性質和政權性質,是新中國的第一年部大憲章,它在一個時期內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主要是因為規定新中國的國家性質。
ACD三項不是《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規定了新中國的政權性質是《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共同綱領》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共同綱領》的相關知識。
6.【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不帶有作者個人的感彩,而“觀點”是對某一事件的看法,帶有強烈的個人感彩。①臺兒莊戰役殲滅日軍一萬多人,取得重大勝利和③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太平洋艦隊是客觀陳述,屬于史實。②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和④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屬于觀點。所以①③是吏實,②④是觀點。
D項②④屬于“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和觀點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掌握基本史實和觀點是解題的關鍵。
7.【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發生在1934--1936年的長征中;“振興中華”最早是孫中山先生在1894年興中會成立時提出來的;“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口號;在1911年保路運動中提出“路存與存,路亡與亡”,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②④③①。
B項②④③①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口號、民謠、詩詞等往往有著明顯的時代氣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的正確排列。理解并識記口號、民謠、詩詞的相關史實。
8.【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中共中央剛開始在上海,后來轉移到了南方根據地的瑞金,以后轉移到了延安,解放戰爭時期,轉移到了西北坡,最后轉移到北平。
A項上海、瑞金、延安、兩柏坡、北平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因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幾經轉移為切入點,主要考查中國共產黨的相關知識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的相關史實。
9.【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漫畫①反映的是在巴黎和會上簽訂了《凡爾賽和約》,決定把德國在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給日本;漫畫③反映的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引起了五四運動。①和③存在因果關系,漫畫②和九一八事變有關;漫畫④和重慶談判有關。故③和④、①和②、②和④不存在因果關系。
A項①③存在因果關系,符合題意;
BCD三項不存在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和約》和五四運動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稱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10.【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西安事變;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西安事變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中日兩國的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全民族共同抗戰。
D項③④原因與史實不相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表格材料為背景,考查西安事變和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近代史上重要事件暴發的原因及意義。
11.【答案】(1)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
(2)國民黨一大的召開;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為北伐戰爭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
(3)1935年。遵義會議后,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成為三人軍事小組的成員;或1945年周恩來陪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
【知識點】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
(2)根據所學可知,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之后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建立了黃埔軍校,1926年開始了北伐戰爭,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在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期間,周恩來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為北伐戰爭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
(3)結合相關的史實作答即可,如1935年,遵義會議后,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成為三人軍事小組的成員;或1945年周恩來陪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等等。
故答案為:(1)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
(2)國民黨一大的召開;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為北伐戰爭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
(3)1935年。遵義會議后,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成為三人軍事小組的成員;或1945年周恩來陪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合作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歷經的兩次合作和兩次分裂的相關史實。國共兩黨的合作與分裂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重大,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12.【答案】(1)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的統治,還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割國家,共和制正是仿效美國的政治體制。
(2)《聯合國家宣言》。
(3)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知識點】辛亥革命;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由“民國榮光、1912年”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的統治,還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共和制正是仿效美國的政治體制。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戰勝法西斯奠定了基礎。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故答案為:(1)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的統治,還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割國家,共和制正是仿效美國的政治體制。
(2)《聯合國家宣言》。
(3)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聯合國家宣言》、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識記基礎知識。
13.【答案】(1)上海: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影響:宣告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 南昌:l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影響: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2)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或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或: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宣告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2)本題考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的歷程,包括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或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故答案為:(1)上海: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影響:宣告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 南昌:l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影響: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2)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或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或: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紀錄片中的歷史】、【解說詞中的歷史】為切入點,主要考查4 12政變、南昌起義、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4 12政變、南昌起義、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的相關史實。
1 / 1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8九上·吳興期末)下圖是反映世界史重要戰役的年代尺,侄這個年代尺上標出的戰役中,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困境的戰役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在這個年代尺上標出的戰役中,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困境的戰役是諾曼底登陸。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它的行動代號是霸王計劃。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使德軍面臨兩線作戰,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ABD三項不是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困境的戰役,不符合題意;
C項C諾曼底登陸使德國陷入東西兩線作戰困境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世界史重要戰役的年代尺為依托,考查諾曼底登陸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諾曼底登陸以及影響。
2.(2018九上·吳興期末)一代偉人毛澤東一生留下不少詩詞,每一首詩詞背后往往有一件或數件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大事。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1935年2月,毛澤東在《憶秦娥·婁山關》(婁山關位于貴州遵義城北)中感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與此詩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是(  )
A.國民革命軍徹底擊潰北洋軍閥 B.紅軍開始逐步改變被動局面
C.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大旗 D.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2)1945年10月,毛澤東在《憶重陜談判》中感嘆:“遍地哀鴻遍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這表明他赴重慶談判是為了(  )
A.合作創辦黃埔軍校 B.實現全民族共同抗日
C.爭取國內民主和平 D.商討新中國成立事宜
【答案】(1)B
(2)C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 據“1935年2月,毛澤東在《憶秦娥 婁山關》(婁山關位于貴州遵義城北)中感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可知,與此詩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是遵義會議。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會議,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后紅軍開始逐步改變被動局面。
ACD三項都不是與《憶秦娥·婁山關》詩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不符合題意;
B項紅軍開始逐步改變被動局面是與《憶秦娥·婁山關》詩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符合題意;
(2) 1945年10月,毛澤東在《憶重慶談判》中感嘆:“遍地哀鴻遍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這表明他赴重慶談判是為了爭取國內民主和平。抗日戰爭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和欺騙人民,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
ABD三項不是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目的,不符合題意;
C項爭取國內民主和平是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目的,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B。(2)C。
【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遵義會議,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遵義會議的相關史實。
(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重慶談判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材料的能力。關鍵認真閱讀材料,提煉材料觀點。
3.(2018九上·吳興期末)2018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該地區各項事業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生產總值從1958年的3.28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3.59億元,這表明我國(  )
A.實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B.堅持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
C.堅持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D.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閨家
【答案】C
【知識點】民族區域自治和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反映寧夏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成就,表明我國堅持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ABD三項和題干材料內容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堅持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2018九上·吳興期末)下圖出現于_______時期。(  )
A.土地革命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新中國成立初期
【答案】C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47年,中國共產黨制定頒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故《中國土地法大綱》頒布于解放戰爭時期。
ABD三項和題干圖片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解放戰爭時期出現了題干圖片情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知識,旨在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的內容。
5.(2018九上·吳興期末)1949年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主要因為它(  )
A.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規定了新中國的政權性質
C.確定了國旗、國歌和首都 D.以北平為首部并改名北京
【答案】B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
【解析】【分析】1949年9月,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它規定了新中國的國家性質和政權性質,是新中國的第一年部大憲章,它在一個時期內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主要是因為規定新中國的國家性質。
ACD三項不是《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規定了新中國的政權性質是《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作用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共同綱領》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共同綱領》的相關知識。
6.(2018九上·吳興期末)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  )
①臺兒莊戰役殲滅日軍一萬多人,取得最大勝利
②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
③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足平洋艦隊
④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不帶有作者個人的感彩,而“觀點”是對某一事件的看法,帶有強烈的個人感彩。①臺兒莊戰役殲滅日軍一萬多人,取得重大勝利和③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太平洋艦隊是客觀陳述,屬于史實。②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根本轉折點和④二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戰爭浩劫,屬于觀點。所以①③是吏實,②④是觀點。
D項②④屬于“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和觀點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掌握基本史實和觀點是解題的關鍵。
7.(2018九上·吳興期末)口號、民謠、詩詞等往往有著明顯的時代氣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②“振興中華”
③“外爭國權.內懲圈賊” ④“路存與存,路亡與亡”
A.①②③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發生在1934--1936年的長征中;“振興中華”最早是孫中山先生在1894年興中會成立時提出來的;“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口號;在1911年保路運動中提出“路存與存,路亡與亡”,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②④③①。
B項②④③①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口號、民謠、詩詞等往往有著明顯的時代氣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口號、民謠、詩詞按其先后順序的正確排列。理解并識記口號、民謠、詩詞的相關史實。
8.(2018九上·吳興期末)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因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幾經轉移。下列按轉移順序先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A.上海、瑞金、延安、兩柏坡、北平
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
C.上海、西柏坡、延安、瑞金、北平
D.上海、兩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我們可知中共中央剛開始在上海,后來轉移到了南方根據地的瑞金,以后轉移到了延安,解放戰爭時期,轉移到了西北坡,最后轉移到北平。
A項上海、瑞金、延安、兩柏坡、北平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排列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因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幾經轉移為切入點,主要考查中國共產黨的相關知識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的相關史實。
9.(2018九上·吳興期末)漫畫為我們學習歷史提供了生動形象的素材。以下四幅漫畫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一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漫畫①反映的是在巴黎和會上簽訂了《凡爾賽和約》,決定把德國在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給日本;漫畫③反映的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引起了五四運動。①和③存在因果關系,漫畫②和九一八事變有關;漫畫④和重慶談判有關。故③和④、①和②、②和④不存在因果關系。
A項①③存在因果關系,符合題意;
BCD三項不存在因果關系,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和約》和五四運動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稱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10.(2018九上·吳興期末)圖表歸納法是歷史學習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原因與史實不相符的是(  )
史實 原因
①五四運動 直接原因是中國外交失敗
②紅軍長征 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③西安事變 根本原因是蔣介石加緊“剿共”
④抗日戰爭的勝利 根本原因是中外反法西斯勢力的打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西安事變;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西安事變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中日兩國的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全民族共同抗戰。
D項③④原因與史實不相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表格材料為背景,考查西安事變和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近代史上重要事件暴發的原因及意義。
二、非選擇題
11.(2018九上·吳興期末)2018年是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初三學生小華學習了專題一周恩來的革命歷程,以下是他摘錄的部分片段。
片段一:1919年5月,周恩來從日本回到天津后,就積極投入轟轟烈烈的一場愛國運動中,應邀主辦《天津學生聯合會報》。
片段二:l926年,周恩來在一本書中寫道:“所有革命分子都應團結起來,何況站在革命前線的共產分子,自應與國民黨密切的合作才有打倒我們共同敵人的可能,才能引導工農上解放之路。”
片段三:……
(1)經過片段一中愛國運動的洗禮,國內思想領域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2)實現片段二中提到的“與國民黨密切合作”的標志是什么?在此合作期間,周恩來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3)有人說:“周恩來是毛澤東最親密的戰友。”請從這個角度運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具體史實將片段三補充完整。
【答案】(1)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
(2)國民黨一大的召開;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為北伐戰爭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
(3)1935年。遵義會議后,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成為三人軍事小組的成員;或1945年周恩來陪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
【知識點】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
(2)根據所學可知,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之后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建立了黃埔軍校,1926年開始了北伐戰爭,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在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期間,周恩來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為北伐戰爭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
(3)結合相關的史實作答即可,如1935年,遵義會議后,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成為三人軍事小組的成員;或1945年周恩來陪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等等。
故答案為:(1)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
(2)國民黨一大的召開;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為北伐戰爭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干部。
(3)1935年。遵義會議后,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成為三人軍事小組的成員;或1945年周恩來陪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合作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識記能力、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歷經的兩次合作和兩次分裂的相關史實。國共兩黨的合作與分裂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重大,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12.(2018九上·吳興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五族共和歌》
亞東開化中國早,揖美追歐,
舊邦新造。
飄揚五色旗,
民國榮光,
錦繡山河普照。
我同胞,
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1912卑
材料二:二戰期間第一個獲得美國勛章的中國軍人
戴安瀾(1904-1942)先后參與長城戰役、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昆侖關戰役。1941年12月參與入緬作戰,1942年3日在東瓜保衛戰中為掩護英軍撤退殉國,追授陸軍中將,美國軍團功勛勛章。
材料三:1943年美國對華政策是:對中國我們有兩個目標。第一是有效的聯合作戰。第二是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在戰時和戰后與西方三大盟國俄、英、美并駕齊驅。這既是為了準備一個戰后組織,也是為了在東方建立穩定和繁榮。”
——《科德爾·赫爾回憶錄》
(1)結合史實說明當時是如何“揖美追歐,舊邦新造”的。
(2)哪一文件的簽署開啟了中美“有效聯合作戰”?
(3)聯系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美國“承認和樹立中國為主要大國”的原因。
【答案】(1)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的統治,還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割國家,共和制正是仿效美國的政治體制。
(2)《聯合國家宣言》。
(3)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知識點】辛亥革命;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1)由“民國榮光、1912年”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的統治,還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共和制正是仿效美國的政治體制。
(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戰勝法西斯奠定了基礎。
(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故答案為:(1)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朝的統治,還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割國家,共和制正是仿效美國的政治體制。
(2)《聯合國家宣言》。
(3)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軍隊不僅在國內作戰,還根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需要,組織赴緬遠征軍與日軍作戰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的日軍。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聯合國家宣言》、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識記基礎知識。
13.(2018九上·吳興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紀錄片中的歷史】紀錄片《中國1927》共有六集,依次對應北京、廣州、武漢、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標,每個城市承載一個主題,用全新的表達方式,講述最復雜的歷史,解讀不為人熟知的“那一年”。
【解說詞中的歷史】在一則紅色旅游解說詞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寶塔擎旗進北京。”
(1)請用相關史實陳述,上海、南昌兩座城市承載的主題分別為《風暴》《驚雷》的原因。
(2)依據上述解說聞,概述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
【答案】(1)上海: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影響:宣告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 南昌:l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影響: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2)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或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或: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宣告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2)本題考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的歷程,包括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或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故答案為:(1)上海: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影響:宣告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 南昌:l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影響: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2)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毛澤東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或開辟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或: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紀錄片中的歷史】、【解說詞中的歷史】為切入點,主要考查4 12政變、南昌起義、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4 12政變、南昌起義、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的相關史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 吉林省| 琼结县| 长沙市| 苏尼特右旗| 甘肃省| 岑溪市| 来凤县| 河北区| 肥乡县| 资兴市| 长治市| 兰州市| 兴隆县| 历史| 青田县| 确山县| 天峨县| 东安县| 丹江口市| 沾益县| 河间市| 陵川县| 临汾市| 福贡县| 桐庐县| 互助| 察隅县| 云和县| 泸水县| 淮南市| 丘北县| 阿拉善盟| 眉山市| 宜州市| 曲松县| 扶风县| 锦屏县| 兴宁市| 新蔡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