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2018年是周思來總理誕辰120周年。下列能夠反映周總理外交風采的史實是(???)A.?參加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B.?參加重慶淡判,簽訂《雙十協定》C.?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D.?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正式建交2.某校同學計劃組織一次“紀念鄧小平逝世20周年”的演講比賽,下列詩詞中適合作為本次演講主題的是(???)A.?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B.?三民主義應天下,終結帝制締共和C.?百年魔怪舞翩躚,一唱雄雞天下自????????D.?千里躍進扼敵喉,一國兩制港澳歸3.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面對西方的沖擊,依次經歷了“技術的反應”“制度的反應”“觀念的反應”和“組織的反應”四個階段。按此理解,下列屬于“組織的反應”的是(???)①京師大學堂建立???②中國共產黨成立???③《新青年》創辦???④中國國民黨改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有人說:“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這是因為辛亥革命(???)A.?民主共和觀念逐步被人們所接受????????????B.?改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C.?建立了中華民國人民翻身當主人????????????D.?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5.實物資料是一種歷史證據。二戰中,日本侵略者對人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下列可以用來證明日軍所犯罪行的實物資料,包括(???)①731部隊相關遺址????②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③南京大屠殺遺址??????④潘家峪慘案照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國民黨軍官感嘆道:“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這位軍官被俘虜的事件,最有可能發生在(???)A.?遼沈戰役??????????????????B.?淞滬會戰??????????????????C.?平津戰役??????????????????D.?百團大戰7.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摧枯拉朽的解放戰爭,把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開國大典???②千里躍進大別山???③渡江戰役???④淮海戰役A.?①④②③??????????????????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8.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攝影記者,他拍攝了許多國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國家攻擊的紀實片。但是存這些紀實片中,你不可能看到(???)A.?蘇聯的莫斯科???????????B.?英國的倫敦???????????C.?美國的華盛頓???????????D.?中國的南京9.毛澤東說:“像希特勒這樣的法西斯國家的軍事生命是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結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戰中的______,直接證明了毛澤東的論斷。(???)A.?中途島海戰??????????B.?攻克柏林戰役??????????C.?諾曼底登陸??????????D.?斯大林格勒戰役10.近日,一段“重慶5層大樓江上漂”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據悉,視頻中“5層樓房”實為一艘餐飲船,搬遷是因為配合長江流域餐飲船舶污染專項整治工作。以下觀點與材料不符合的是(???)A.?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的智慧選擇B.?人類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C.?大氣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D.?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11.艱難探索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九十六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黨初心不改,敢于面對曲折,弄于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摘編自黨的十九大報告材料三: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毛澤東(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圖1反映的歷史信息。并分析圖1和圖2之間的內在聯系。(2)請運用史實(1921-1945年)論證材料二中的觀點。(至少2例)(3)從材料三中,你得到了怎樣的感悟?12.回望一段人生,品讀一段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劉國鈞,大成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創始人,是我國現代杰出的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小張同學圍繞劉國鈞的生平開展研究性學習,并撰寫了以下學習筆記。(1)小張同學在學習筆記中提到的“被迫作書面檢查”和“具有偉大意義的會議”分別指什么歷史事件?(2)請指出“土紗救國計劃書”和“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的背景,這反映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么?(3)請運用史實說明劉國鈞“捐款救我國于危難之際”的意義。答案解析部分一、選擇題1.【答案】C【考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955年,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1955年,亞洲和非洲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會議。由于帝國主義的破壞和與會各國間矛盾錯綜復雜,會議出現尖銳分歧,周恩來及時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ABD三項不能夠反映周總理的外交風采,不符合題意;C項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能夠反映周總理的外交風采,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亞非會議的識記能力。掌握萬隆會議召開的時間和意義。2.【答案】D【考點】香港和澳門回歸【解析】【分析】A項“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出自譚嗣同的《獄中題壁》,不符合題意;B項“三民主義應天下,終結帝制締共和”——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指導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不符合題意;C項“百年魔怪舞蹁躚,一唱雄雞天下白”——中國百年被列強欺凌屈辱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中國從此站起來了,不符合題意;D項“千里躍進扼敵喉”——1947年8月7日,晉冀魯豫解放軍在劉司令員和鄧政委的率領下: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躍進大別山。“一國兩制港澳歸”——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成功恢復港澳主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鄧小平的事跡,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3.【答案】C【考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材料內容中的技術反應是指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技術階段,制度的反應指的是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階段,觀念的反映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相關內容,“組織的反應”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國民黨改組。C項②④屬于“組織的反應”,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中國對西方的反應依次經歷了“技術的反應”“制度的反應”“思想的反應”和“組織的反應”四個階段為切入點,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史實。4.【答案】A【考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這是因為辛亥革命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A項民主共和觀念逐步被人們所接受是有人說:“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的原因,符合題意;BCD三項都不是“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的原因,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5.【答案】D【考點】日軍罪行【解析】【分析】731部隊和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華期間的兩大罪行;潘家峪慘案,是抗戰時期華北遭到日軍“三光作戰”制造的典型慘案之一。①③④是日軍所犯罪行的實物資料。奧斯威辛集中營是二戰中德國納粹對猶太人實施種族滅絕的場所,和日本侵華無關,排除含②的選項。D項①③④是日軍所犯罪行的實物資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侵略罪行。解答本題需要注意靈活運用日本侵華罪行。6.【答案】A【考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由題干中的關鍵詞“1948年10月”“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可知,這是遼沈戰役。1948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命令林彪、羅榮桓發起遼沈戰役,東北人民解放軍迅速攻占錦州,截斷了東北敵人向關內的退路,被圍困在長春的敵人,部分起義,其余投降,接著,解放軍攻克沈陽,解放了東北全境。?A項遼沈戰役最有可能發生題干中軍官被俘虜的事件,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遼沈戰役的相關內容。掌握遼沈戰役的經過是解決本題的關鍵。7.【答案】B【考點】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開國大典的時間為1949年10月1日;②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時間為1947年;③渡江戰役的時間為1949年4月;④淮海戰役1949年1月;所以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為②④③①?。B項②④③①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國大典、解放戰爭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掌握中共革命事件的時間是解題關鍵。8.【答案】C【考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英國的倫敦、蘇聯的莫斯科、中國的南京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法西斯的侵略,英國的倫敦遭受德軍空襲,蘇聯的莫斯科遭到德軍的進攻,而中國的南京當時遭到日軍的侵略。只有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處于中立狀態,珍珠港事件后參加對日作戰,但其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未遭到攻擊。ABD三項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題意;C項美國的華盛頓可能看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戰爭的所在地的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9.【答案】D【考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據題干“像希特勒這樣的法西斯國家的軍事生命是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結束,它的生命就完了”結合所學可知是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描述。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ABC三項不能直接證明毛澤東的論斷,不符合題意;D項斯大林格勒戰役直接證明了毛澤東的論斷,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內容與影響。10.【答案】C【考點】我國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長江流域餐飲船舶污染專項整治工作,是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環境的需要,?這樣做有利于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是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選擇,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ABD三項觀點正確,與材料觀點相符,不符合題意;C項大氣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與材料不符合,大氣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體現的是我國環境形勢,而題文材料體現的是保護環境的做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保護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二、非選擇題11.【答案】(1)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土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圖1中信息可知五四運動為圖2反映的中國共產黨建立奠定了基礎。(2)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境領導發動了秋收起義,因敵人力量強大,決定放棄攻打城市,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轉戰千里到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被迫放棄根據地,實施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3)要結合本國國情,選擇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等。【考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由材料1919~1921年《每周評論》和《新青年》中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大量出現可知,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建立奠定了基礎。(2)分析材料二,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加上時間條件的限制可知包括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的召開等。(3)“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可以看出主要從結合本國國情的角度出發解答。故答案為:(1)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土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圖1中信息可知五四運動為圖2反映的中國共產黨建立奠定了基礎。(2)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境領導發動了秋收起義,因敵人力量強大,決定放棄攻打城市,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轉戰千里到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被迫放棄根據地,實施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3)要結合本國國情,選擇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中國共產黨的道路和歷程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12.【答案】(1)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2)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華戰爭開始。占領東北以后,日本又將侵略魔爪伸向華北,不斷在華北制造事端,欲使“華北獨立”。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3)當時中國為了保家衛國,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他的捐款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提供了必要的戰時物資,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進一步鞏固了新生政權,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考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文革十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抗美援朝【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的“1966年8月……被迫作書面檢查”,聯系所學知識,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開始;1976年10月,華國鋒、葉劍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斷措施,一舉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根據材料中的“1978年……召開具有偉大意義的會議”,聯系所學知識,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2)根據材料中的“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聯系所學知識,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了沈陽北郊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開始局部侵華,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由此開始;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日本又將侵略的魔爪伸向了華北,1935年日本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土紗救國計劃書”和“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反映了大敵當前,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3)根據材料可知中劉國鈞“捐款是在1951年,聯系所學知識,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劉國鈞“捐款救我國于危難之際”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提供了必要的戰時物資,抗美援朝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保衛了中朝兩國的獨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故答案為:(1)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2)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華戰爭開始。占領東北以后,日本又將侵略魔爪伸向華北,不斷在華北制造事端,欲使“華北獨立”。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3)當時中國為了保家衛國,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他的捐款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提供了必要的戰時物資,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進一步鞏固了新生政權,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九一八事變、抗美援朝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中的時間,聯系所學知識作答。1/1(…………○…………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2018年是周思來總理誕辰120周年。下列能夠反映周總理外交風采的史實是(???)A.?參加開羅會議,發表《開羅宣言》B.?參加重慶淡判,簽訂《雙十協定》C.?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D.?簽署《中美聯合公報》,中美正式建交【答案】C【考點】新中國初期外交成就【解析】【分析】1955年,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1955年,亞洲和非洲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會議。由于帝國主義的破壞和與會各國間矛盾錯綜復雜,會議出現尖銳分歧,周恩來及時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ABD三項不能夠反映周總理的外交風采,不符合題意;C項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能夠反映周總理的外交風采,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亞非會議的識記能力。掌握萬隆會議召開的時間和意義。2.某校同學計劃組織一次“紀念鄧小平逝世20周年”的演講比賽,下列詩詞中適合作為本次演講主題的是(???)A.?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B.?三民主義應天下,終結帝制締共和C.?百年魔怪舞翩躚,一唱雄雞天下自????????D.?千里躍進扼敵喉,一國兩制港澳歸【答案】D【考點】香港和澳門回歸【解析】【分析】A項“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出自譚嗣同的《獄中題壁》,不符合題意;B項“三民主義應天下,終結帝制締共和”——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指導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不符合題意;C項“百年魔怪舞蹁躚,一唱雄雞天下白”——中國百年被列強欺凌屈辱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中國從此站起來了,不符合題意;D項“千里躍進扼敵喉”——1947年8月7日,晉冀魯豫解放軍在劉司令員和鄧政委的率領下: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躍進大別山。“一國兩制港澳歸”——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成功恢復港澳主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鄧小平的事跡,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3.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面對西方的沖擊,依次經歷了“技術的反應”“制度的反應”“觀念的反應”和“組織的反應”四個階段。按此理解,下列屬于“組織的反應”的是(???)①京師大學堂建立???②中國共產黨成立???③《新青年》創辦???④中國國民黨改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考點】中國共產黨成立【解析】【分析】材料內容中的技術反應是指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技術階段,制度的反應指的是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階段,觀念的反映指的是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相關內容,“組織的反應”的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國民黨改組。C項②④屬于“組織的反應”,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中國對西方的反應依次經歷了“技術的反應”“制度的反應”“思想的反應”和“組織的反應”四個階段為切入點,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相關史實。4.有人說:“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這是因為辛亥革命(???)A.?民主共和觀念逐步被人們所接受????????????B.?改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C.?建立了中華民國人民翻身當主人????????????D.?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答案】A【考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這是因為辛亥革命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A項民主共和觀念逐步被人們所接受是有人說:“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的原因,符合題意;BCD三項都不是“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的原因,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辛亥革命的相關知識。5.實物資料是一種歷史證據。二戰中,日本侵略者對人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下列可以用來證明日軍所犯罪行的實物資料,包括(???)①731部隊相關遺址????②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③南京大屠殺遺址??????④潘家峪慘案照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考點】日軍罪行【解析】【分析】731部隊和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華期間的兩大罪行;潘家峪慘案,是抗戰時期華北遭到日軍“三光作戰”制造的典型慘案之一。①③④是日軍所犯罪行的實物資料。奧斯威辛集中營是二戰中德國納粹對猶太人實施種族滅絕的場所,和日本侵華無關,排除含②的選項。D項①③④是日軍所犯罪行的實物資料,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侵略罪行。解答本題需要注意靈活運用日本侵華罪行。6.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國民黨軍官感嘆道:“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這位軍官被俘虜的事件,最有可能發生在(???)A.?遼沈戰役??????????????????B.?淞滬會戰??????????????????C.?平津戰役??????????????????D.?百團大戰【答案】A【考點】三大戰役【解析】【分析】由題干中的關鍵詞“1948年10月”“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可知,這是遼沈戰役。1948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命令林彪、羅榮桓發起遼沈戰役,東北人民解放軍迅速攻占錦州,截斷了東北敵人向關內的退路,被圍困在長春的敵人,部分起義,其余投降,接著,解放軍攻克沈陽,解放了東北全境。?A項遼沈戰役最有可能發生題干中軍官被俘虜的事件,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遼沈戰役的相關內容。掌握遼沈戰役的經過是解決本題的關鍵。7.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摧枯拉朽的解放戰爭,把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開國大典???②千里躍進大別山???③渡江戰役???④淮海戰役A.?①④②③??????????????????B.?②④③①??????????????????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答案】B【考點】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新中國的誕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開國大典的時間為1949年10月1日;②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時間為1947年;③渡江戰役的時間為1949年4月;④淮海戰役1949年1月;所以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為②④③①?。B項②④③①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開國大典、解放戰爭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掌握中共革命事件的時間是解題關鍵。8.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攝影記者,他拍攝了許多國家的城市遭受法西斯國家攻擊的紀實片。但是存這些紀實片中,你不可能看到(???)A.?蘇聯的莫斯科???????????B.?英國的倫敦???????????C.?美國的華盛頓???????????D.?中國的南京【答案】C【考點】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英國的倫敦、蘇聯的莫斯科、中國的南京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法西斯的侵略,英國的倫敦遭受德軍空襲,蘇聯的莫斯科遭到德軍的進攻,而中國的南京當時遭到日軍的侵略。只有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處于中立狀態,珍珠港事件后參加對日作戰,但其首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未遭到攻擊。ABD三項都可能看到,不符合題意;C項美國的華盛頓可能看到,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戰爭的所在地的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9.毛澤東說:“像希特勒這樣的法西斯國家的軍事生命是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結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戰中的______,直接證明了毛澤東的論斷。(???)A.?中途島海戰??????????B.?攻克柏林戰役??????????C.?諾曼底登陸??????????D.?斯大林格勒戰役【答案】D【考點】大戰的轉折【解析】【分析】據題干“像希特勒這樣的法西斯國家的軍事生命是建立在進攻上面的,進攻一結束,它的生命就完了”結合所學可知是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描述。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ABC三項不能直接證明毛澤東的論斷,不符合題意;D項斯大林格勒戰役直接證明了毛澤東的論斷,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內容與影響。10.近日,一段“重慶5層大樓江上漂”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據悉,視頻中“5層樓房”實為一艘餐飲船,搬遷是因為配合長江流域餐飲船舶污染專項整治工作。以下觀點與材料不符合的是(???)A.?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的智慧選擇B.?人類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C.?大氣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D.?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答案】C【考點】我國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長江流域餐飲船舶污染專項整治工作,是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環境的需要,?這樣做有利于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是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選擇,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ABD三項觀點正確,與材料觀點相符,不符合題意;C項大氣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與材料不符合,大氣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體現的是我國環境形勢,而題文材料體現的是保護環境的做法,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保護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11.艱難探索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九十六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黨初心不改,敢于面對曲折,弄于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摘編自黨的十九大報告材料三: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毛澤東(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圖1反映的歷史信息。并分析圖1和圖2之間的內在聯系。(2)請運用史實(1921-1945年)論證材料二中的觀點。(至少2例)(3)從材料三中,你得到了怎樣的感悟?【答案】(1)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土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圖1中信息可知五四運動為圖2反映的中國共產黨建立奠定了基礎。(2)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境領導發動了秋收起義,因敵人力量強大,決定放棄攻打城市,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轉戰千里到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被迫放棄根據地,實施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3)要結合本國國情,選擇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等。【考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解析】【分析】(1)由材料1919~1921年《每周評論》和《新青年》中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大量出現可知,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建立奠定了基礎。(2)分析材料二,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加上時間條件的限制可知包括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的召開等。(3)“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可以看出主要從結合本國國情的角度出發解答。故答案為:(1)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土以波瀾壯闊的規模廣泛傳播。圖1中信息可知五四運動為圖2反映的中國共產黨建立奠定了基礎。(2)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境領導發動了秋收起義,因敵人力量強大,決定放棄攻打城市,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轉戰千里到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被迫放棄根據地,實施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3)要結合本國國情,選擇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中國共產黨的道路和歷程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12.回望一段人生,品讀一段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劉國鈞,大成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創始人,是我國現代杰出的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小張同學圍繞劉國鈞的生平開展研究性學習,并撰寫了以下學習筆記。(1)小張同學在學習筆記中提到的“被迫作書面檢查”和“具有偉大意義的會議”分別指什么歷史事件?(2)請指出“土紗救國計劃書”和“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的背景,這反映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么?(3)請運用史實說明劉國鈞“捐款救我國于危難之際”的意義。【答案】(1)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2)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華戰爭開始。占領東北以后,日本又將侵略魔爪伸向華北,不斷在華北制造事端,欲使“華北獨立”。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3)當時中國為了保家衛國,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他的捐款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提供了必要的戰時物資,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進一步鞏固了新生政權,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考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文革十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抗美援朝【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的“1966年8月……被迫作書面檢查”,聯系所學知識,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開始;1976年10月,華國鋒、葉劍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斷措施,一舉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根據材料中的“1978年……召開具有偉大意義的會議”,聯系所學知識,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2)根據材料中的“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聯系所學知識,1931年9月18日,日軍炸毀了沈陽北郊南滿鐵路柳條湖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開始局部侵華,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由此開始;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日本又將侵略的魔爪伸向了華北,1935年日本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土紗救國計劃書”和“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反映了大敵當前,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3)根據材料可知中劉國鈞“捐款是在1951年,聯系所學知識,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劉國鈞“捐款救我國于危難之際”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提供了必要的戰時物資,抗美援朝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保衛了中朝兩國的獨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故答案為:(1)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2)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華戰爭開始。占領東北以后,日本又將侵略魔爪伸向華北,不斷在華北制造事端,欲使“華北獨立”。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3)當時中國為了保家衛國,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進行抗美援朝戰爭。他的捐款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提供了必要的戰時物資,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進一步鞏固了新生政權,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九一八事變、抗美援朝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中的時間,聯系所學知識作答。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