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興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興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嘉興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8九上·嘉興期末)2018年是毛澤東誕辰125周年。毛澤東一生致力于革命,其早期主要革命活動有(  )
①建立了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 ②領導發動南昌起義
③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④領導發動秋收起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故①建立了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不是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成為中共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故②領導發動南昌起義不是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認真分析中國的形勢,當機立斷,向農村進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③④是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
C項③④是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解答本題要熟記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
2.(2018九上·嘉興期末)有人說:“辛亥革命使中尉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辛亥革命(  )
A.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 B.結束了專制獨裁統治
C.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 D.改變了近代社會性質
【答案】A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說明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的表現。
A項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是題干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B項結束了專制獨裁統治錯誤,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后,專制獨裁統治依舊存在;
C項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不符合題意;
D項改變了近代社會性質錯誤,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了近代社會性質;辛亥革命。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2018九上·嘉興期末)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贏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為此。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大力(  )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
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
【答案】B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關鍵詞“欲脫夢寐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意思是中國人要擺脫愚昧無知的狀態,就應該以科學、民主權利為指導思想。
A項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屬于道德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屬于學習西方民主科學,反對中國封建專制迷信的內容,符合題意;
C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屬于文學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D項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屬于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延伸,應在分析題干的基礎上,找準關鍵詞扣緊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帶有材料的選擇題作答時,要分析材料文字找到關鍵詞,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作答,有助于培養歷史材料解析的分析歸納能力。
4.(2018九上·嘉興期末)20世紀三十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曾從瑞金遷往延安,與這一遷移密切相關的事件是(  )
A.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B.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C.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變 D.四一二革命政變發生
【答案】B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上“左”的錯誤,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紅軍長征。
ACD三項與20世紀三十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曾從瑞金遷往延安密切無關,不符合題意;
B項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與20世紀三十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曾從瑞金遷往延安密切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20世紀三十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曾從瑞金遷往延安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紅軍長征的相關史實。
5.(2018九上·嘉興期末)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是指(  )
A.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國共合作最終得以實現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可知指的是西安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與各方面進行協商。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ACD三項都不是題干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是題干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
6.(2018九上·嘉興期末)“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IS軍分別阻止在山東臨沂和臺兒莊一帶,……共殲滅日軍1萬多人”。這里描述的戰役是(  )
A.平型關大捷 B.淞滬會戰 C.百團大戰 D.徐州會戰
【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8年春,日軍從山東分兩路南下,進攻徐州。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日軍一路阻止在山東臨沂,另一路阻止在山東臺兒莊。雙方在臺兒莊地區展開激戰,結果中國軍隊大敗日軍。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臺兒莊戰役是徐州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描述的戰役,不符合題意;
D項徐州會戰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7.(2018九上·嘉興期末)下列圖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戰爭的相關史實,按其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①③③④
【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進入北平,并改稱北平市,北平走入歷史。②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挺進中原,開辟大別山根據地,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③1947年3月,國民黨集中25萬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發動突然襲擊。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只有兩萬多人,處于絕對劣勢。大敵當前,中共中央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方針,主動撤離延安。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后,轉戰陜北,指揮全國各個戰場的作戰。④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綜上所述,人民解放戰爭的相關史實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是③②①④。
B項③②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掌握重大事件的時間順序。
8.(2018九上·嘉興期末)協約尉聯軍總司令福煦在某一文件簽訂后,曾預言:“這不是和平,不過是20年的體戰。”這個文件指的是(  )
A.《慕尼黑協定》 B.《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C.《凡爾賽條約》 D.《大西洋憲章》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一戰結束后召開了巴黎和會,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其中規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五四運動,《凡爾賽條約》實質上是戰勝國對戰敗國和弱小民族的掠奪,不可能維持長久的和平,所以,《凡爾賽條約》簽訂后,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熙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ABD三項都不是題干文件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C項《凡爾賽條約》是題干文件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條約》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和約》的相關史實。
9.(2018九上·嘉興期末)1921年3月,俄共(布)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工業領域,允許本國私人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那些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舉辦的企業,在流通領域,恢復商品貿易等。這表時當時俄國(  )
A.實行了“新經濟政策” B.走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C.開始實施”一五”計劃 D.走上了農業集體化道路
【答案】A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由材料“1921年3月,俄共(布)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工業領域,允許本國私人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那些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舉辦的企業,在流通領域,恢復商品貿易等”可知,這是新經濟政策的內容,新經濟政策利用商品和貨幣關系來發展生產,使蘇俄的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A項實行了“新經濟政策”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1921年3月,俄共(布)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工業領域,允許本國私人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那些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舉辦的企業,在流通領域,恢復商品貿易等為切入點,考查新經濟政策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及意義。
10.(2018九上·嘉興期末)1933年美國成立出納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大力興建水壩、水電站,建成一廠多座大型水電站和完整的航運系統。這一巨大工程的建設(  )
①提高和保障了社會福利 ②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③快速地增加政府的收入 ④增加了勞動就業的機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933年美國成立田納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大力興建水壩、水電站,建成了多座大型水電站和完整的航運系統。這一巨大工程的建設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勞動就業的機會。
B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斯福新政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羅斯福新政的相關史實。
11.(2018九上·嘉興期末)某校九年級舉行一次題為“二戰風云”的圖片展,下列史實與結論搭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途島海戰——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
B.斯大林格勒戰役——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C.蘇德戰爭爆發——二戰全面爆發
D.德國宣布投降——二戰宣告結束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極大地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A項中途島海戰——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搭配錯誤,不符合題意, 1942年6月4日,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中途島海戰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B項斯大林格勒戰役——二戰的重要轉折點搭配正確,符合題意;
C項蘇德戰爭爆發——二戰全面爆發搭配錯誤,不符合題意,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突襲波蘭,隨后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D項德國宣布投降——二戰宣告結束搭配錯誤,不符合題意,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是二戰結束的標志;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二戰的史實。
12.(2018九上·嘉興期末)日本在侵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其中包括(  )
①實行“蘭光”政策 ②南京大屠殺 ③偷襲珍珠港事件 ④屠殺猶太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日軍罪行
【解析】【分析】①②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制造的暴行;③偷襲珍珠港事件是日本對美國的做法;④屠殺猶太人的是德國法西斯,與“侵華”無關。
A項①②是日本在侵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罄竹難書的罪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日軍侵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掌握日軍侵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
13.(2018九上·嘉興期末)在某次會議上,決定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次會議還(  )
A.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
B.通過了《共同綱領》
C.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D.決定向全國進軍
【答案】B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
【解析】【分析】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大會制定了《共同綱領》,大會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確定五星紅旗為新中國的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北平改名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新中國采用公元紀年,國徽是1950年第一屆第二次會議的內容。大會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A項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的決定,不符合題意;
B項通過了《共同綱領》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第一次會議,符合題意;
C項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是1949年春,中國共產黨在河北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不符合題意;
D項決定向全國進軍是在1949年4月渡江戰役之前,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第一次會議的內容。注意掌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內容及意義。
二、非選擇題
14.(2018九上·嘉興期末)抗日戰爭的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臣大力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說:“政府現在既以此案訴之于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沖突,對于國民亦一致告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
——蔣介石《告全國民眾書》(1931年9月)
材料二: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后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奈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后關頭的意義,最后關頭一至,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后的勝利。
——蔣介石廬山談話(節錄)(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配表
戰爭爆發時 1942年 日本投降時
中國戰場 太平洋戰場 東南亞 中國戰場 太平洋和印度洋戰場 中國戰場(不含東北) 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
35個師團 10個師團 7個師團 37個師團 15師團 111多萬人 10.9萬
(1)材料一中的“此案”是指什么事件?根據材料一指出蔣介石對“此案“所持的態度及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是蔣介石針對哪一事件發表的談話?這個事件對中國時局產生什么影響?
(3)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蔣介石態度變化的原因。
(4)根據材料三,你對中國抗戰有怎樣的認識。
【答案】(1)九一八事變;不抵抗;東北三省淪亡。
(2)盧溝橋事變;國共兩黨停止內戰,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
(3)日本侵華的加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全國人民抗戰的要求;張學庭、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作出轉變等。
(4)認識: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爭取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政府現在既以此案訴之 于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沖突,對于國民亦一致告誠,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一中的“此案”是九一八事變事件。根據材料-指出蔣介石對“此案”所持的志度是不抵抗,及導致的直接后果是東北三省淪亡。
(2)據材料二“我們既是一 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后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授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后關頭的意義,最后關頭一至,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可知,是蔣介石針對盧溝橋事變發表的談話。這個事件對中國時局產生的影響是國共兩黨停止內戰,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
(3)據材料一 “政府現在既以此案訴之于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沖突,對于國民亦一致告誠,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據材料二“我們既是一 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后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授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后關頭的意義,最后關頭一至,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可知,蔣介石態度變化的原因日本侵華的加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全國人民抗戰的要求;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作出轉變等。
(4)據材料三“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配表”可知,認識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爭取戰爭勝利作出了 重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故答案為:(1)九一八事變;不抵抗;東北三省淪亡。
(2)盧溝橋事變;國共兩黨停止內戰,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
(3)日本侵華的加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全國人民抗戰的要求;張學庭、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作出轉變等。
(4)認識: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爭取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相關知識的掌握,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爭取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15.(2018九上·嘉興期末)閱讀史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是創作于1919年的漫畫《嗚呼魯民,嗚呼圣地》,畫中的山東人戴上了由日本太陽旗組成的木枷以及腳鐐和手銬,形象揭示了日本帝國主叉對中國的侵略和對山東主權的控制。
材料二:“嚴格地講,我們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從五四運動說起可能更好。”
——摘自1943年毛澤東《如何研究中共黨史》
(1)指出材料一描述了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與五四運動有怎樣的因果關系?
(2)試分析材料二中“毛澤東認為:研究黨史要從五四運動說起更好”的原因。(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密,層次清晰。)
【答案】(1)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或中國沒有收回山東的一切權益。或列強將德國在我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它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而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五四運動中涌現了一批優秀知識分子成為中國共產競的早期黨員甚至領袖;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中國共產黨把反帝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之一;五四運動是一場劃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并且日益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也是醞釀、準備到建立中國共產黨的過程。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圖片能力。根據圖示和材料“畫中的山東人戴上了由日本太陽旗組成的木枷以及腳鐐和手銬”可知,圖示反映的是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2)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圖片能力。)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結合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建立之間的關系去分析,要求試論結合,推理具有邏輯性,多角度,多層次回答。如 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而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組織;五四運動中涌現的一批優秀知識分子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及領袖;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中國共產黨把反帝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之一;五四運動是一場劃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
故答案為:(1)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或中國沒有收回山東的一切權益。或列強將德國在我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它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而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五四運動中涌現了一批優秀知識分子成為中國共產競的早期黨員甚至領袖;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中國共產黨把反帝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之一;五四運動是一場劃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并且日益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也是醞釀、準備到建立中國共產黨的過程。
【點評】本題第二問有一定難度,考查巴黎和會和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 / 1浙江省嘉興市2018-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末統考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
1.(2018九上·嘉興期末)2018年是毛澤東誕辰125周年。毛澤東一生致力于革命,其早期主要革命活動有(  )
①建立了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 ②領導發動南昌起義
③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④領導發動秋收起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2018九上·嘉興期末)有人說:“辛亥革命使中尉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辛亥革命(  )
A.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 B.結束了專制獨裁統治
C.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 D.改變了近代社會性質
3.(2018九上·嘉興期末)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贏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為此。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大力(  )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
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
4.(2018九上·嘉興期末)20世紀三十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曾從瑞金遷往延安,與這一遷移密切相關的事件是(  )
A.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B.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C.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變 D.四一二革命政變發生
5.(2018九上·嘉興期末)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說:“(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是指(  )
A.全國性抗日戰爭的開始 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C.國共合作最終得以實現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6.(2018九上·嘉興期末)“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IS軍分別阻止在山東臨沂和臺兒莊一帶,……共殲滅日軍1萬多人”。這里描述的戰役是(  )
A.平型關大捷 B.淞滬會戰 C.百團大戰 D.徐州會戰
7.(2018九上·嘉興期末)下列圖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戰爭的相關史實,按其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①③③④
8.(2018九上·嘉興期末)協約尉聯軍總司令福煦在某一文件簽訂后,曾預言:“這不是和平,不過是20年的體戰。”這個文件指的是(  )
A.《慕尼黑協定》 B.《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C.《凡爾賽條約》 D.《大西洋憲章》
9.(2018九上·嘉興期末)1921年3月,俄共(布)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工業領域,允許本國私人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那些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舉辦的企業,在流通領域,恢復商品貿易等。這表時當時俄國(  )
A.實行了“新經濟政策” B.走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C.開始實施”一五”計劃 D.走上了農業集體化道路
10.(2018九上·嘉興期末)1933年美國成立出納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大力興建水壩、水電站,建成一廠多座大型水電站和完整的航運系統。這一巨大工程的建設(  )
①提高和保障了社會福利 ②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③快速地增加政府的收入 ④增加了勞動就業的機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2018九上·嘉興期末)某校九年級舉行一次題為“二戰風云”的圖片展,下列史實與結論搭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途島海戰——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
B.斯大林格勒戰役——二戰的重要轉折點
C.蘇德戰爭爆發——二戰全面爆發
D.德國宣布投降——二戰宣告結束
12.(2018九上·嘉興期末)日本在侵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其中包括(  )
①實行“蘭光”政策 ②南京大屠殺 ③偷襲珍珠港事件 ④屠殺猶太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8九上·嘉興期末)在某次會議上,決定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次會議還(  )
A.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
B.通過了《共同綱領》
C.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
D.決定向全國進軍
二、非選擇題
14.(2018九上·嘉興期末)抗日戰爭的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臣大力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說:“政府現在既以此案訴之于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沖突,對于國民亦一致告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
——蔣介石《告全國民眾書》(1931年9月)
材料二: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后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奈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后關頭的意義,最后關頭一至,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后的勝利。
——蔣介石廬山談話(節錄)(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配表
戰爭爆發時 1942年 日本投降時
中國戰場 太平洋戰場 東南亞 中國戰場 太平洋和印度洋戰場 中國戰場(不含東北) 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
35個師團 10個師團 7個師團 37個師團 15師團 111多萬人 10.9萬
(1)材料一中的“此案”是指什么事件?根據材料一指出蔣介石對“此案“所持的態度及導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材料二是蔣介石針對哪一事件發表的談話?這個事件對中國時局產生什么影響?
(3)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蔣介石態度變化的原因。
(4)根據材料三,你對中國抗戰有怎樣的認識。
15.(2018九上·嘉興期末)閱讀史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是創作于1919年的漫畫《嗚呼魯民,嗚呼圣地》,畫中的山東人戴上了由日本太陽旗組成的木枷以及腳鐐和手銬,形象揭示了日本帝國主叉對中國的侵略和對山東主權的控制。
材料二:“嚴格地講,我們研究黨史,只從一九二一年起還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從五四運動說起可能更好。”
——摘自1943年毛澤東《如何研究中共黨史》
(1)指出材料一描述了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與五四運動有怎樣的因果關系?
(2)試分析材料二中“毛澤東認為:研究黨史要從五四運動說起更好”的原因。(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密,層次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故①建立了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不是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成為中共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故②領導發動南昌起義不是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認真分析中國的形勢,當機立斷,向農村進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③④是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
C項③④是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解答本題要熟記毛澤東的早期主要革命活動。
2.【答案】A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腦袋和雙膝不再是準備磕頭,而是為思考,為走路。”說明辛亥革命使中國人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的表現。
A項傳播了民主共和觀念是題干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B項結束了專制獨裁統治錯誤,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后,專制獨裁統治依舊存在;
C項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不符合題意;
D項改變了近代社會性質錯誤,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了近代社會性質;辛亥革命。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答案】B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關鍵詞“欲脫夢寐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意思是中國人要擺脫愚昧無知的狀態,就應該以科學、民主權利為指導思想。
A項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屬于道德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迷信屬于學習西方民主科學,反對中國封建專制迷信的內容,符合題意;
C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屬于文學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D項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共和的思想屬于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延伸,應在分析題干的基礎上,找準關鍵詞扣緊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帶有材料的選擇題作答時,要分析材料文字找到關鍵詞,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作答,有助于培養歷史材料解析的分析歸納能力。
4.【答案】B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上“左”的錯誤,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紅軍長征。
ACD三項與20世紀三十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曾從瑞金遷往延安密切無關,不符合題意;
B項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與20世紀三十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曾從瑞金遷往延安密切相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20世紀三十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曾從瑞金遷往延安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紅軍長征的相關史實。
5.【答案】B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西安事變可能已經以一種地方性的失敗告終了,卻仍然是一次全國性的勝利。一個統一的中國,雖然緩慢而且伴有劇痛,終于在漸漸誕生。”可知指的是西安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與各方面進行協商。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ACD三項都不是題干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B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是題干材料中的“全國性的勝利”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
6.【答案】D
【知識點】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938年春,日軍從山東分兩路南下,進攻徐州。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日軍一路阻止在山東臨沂,另一路阻止在山東臺兒莊。雙方在臺兒莊地區展開激戰,結果中國軍隊大敗日軍。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臺兒莊戰役是徐州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ABC三項都不是題干描述的戰役,不符合題意;
D項徐州會戰是題干描述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臺兒莊戰役的相關史實。臺兒莊戰役共殲敵一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
7.【答案】B
【知識點】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①1949年1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進入北平,并改稱北平市,北平走入歷史。②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挺進中原,開辟大別山根據地,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③1947年3月,國民黨集中25萬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發動突然襲擊。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只有兩萬多人,處于絕對劣勢。大敵當前,中共中央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方針,主動撤離延安。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后,轉戰陜北,指揮全國各個戰場的作戰。④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綜上所述,人民解放戰爭的相關史實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是③②①④。
B項③②①④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解放戰爭的重大事件。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掌握重大事件的時間順序。
8.【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一戰結束后召開了巴黎和會,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其中規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五四運動,《凡爾賽條約》實質上是戰勝國對戰敗國和弱小民族的掠奪,不可能維持長久的和平,所以,《凡爾賽條約》簽訂后,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熙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ABD三項都不是題干文件所指的內容,不符合題意;
C項《凡爾賽條約》是題干文件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凡爾賽條約》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凡爾賽和約》的相關史實。
9.【答案】A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由材料“1921年3月,俄共(布)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工業領域,允許本國私人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那些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舉辦的企業,在流通領域,恢復商品貿易等”可知,這是新經濟政策的內容,新經濟政策利用商品和貨幣關系來發展生產,使蘇俄的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A項實行了“新經濟政策”符合題干材料內容,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1921年3月,俄共(布)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工業領域,允許本國私人和外國的資本家經營那些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舉辦的企業,在流通領域,恢復商品貿易等為切入點,考查新經濟政策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及意義。
10.【答案】B
【知識點】羅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933年美國成立田納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大力興建水壩、水電站,建成了多座大型水電站和完整的航運系統。這一巨大工程的建設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勞動就業的機會。
B項②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羅斯福新政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識記與靈活掌握羅斯福新政的相關史實。
11.【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極大地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A項中途島海戰——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搭配錯誤,不符合題意, 1942年6月4日,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中途島海戰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B項斯大林格勒戰役——二戰的重要轉折點搭配正確,符合題意;
C項蘇德戰爭爆發——二戰全面爆發搭配錯誤,不符合題意,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突襲波蘭,隨后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D項德國宣布投降——二戰宣告結束搭配錯誤,不符合題意,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是二戰結束的標志;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二戰的相關知識。需要準確識記二戰的史實。
12.【答案】A
【知識點】日軍罪行
【解析】【分析】①②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制造的暴行;③偷襲珍珠港事件是日本對美國的做法;④屠殺猶太人的是德國法西斯,與“侵華”無關。
A項①②是日本在侵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罄竹難書的罪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日軍侵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掌握日軍侵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
13.【答案】B
【知識點】政治協商會議
【解析】【分析】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大會制定了《共同綱領》,大會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確定五星紅旗為新中國的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北平改名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新中國采用公元紀年,國徽是1950年第一屆第二次會議的內容。大會決定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A項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的決定,不符合題意;
B項通過了《共同綱領》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第一次會議,符合題意;
C項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是1949年春,中國共產黨在河北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不符合題意;
D項決定向全國進軍是在1949年4月渡江戰役之前,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第一次會議的內容。注意掌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內容及意義。
14.【答案】(1)九一八事變;不抵抗;東北三省淪亡。
(2)盧溝橋事變;國共兩黨停止內戰,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
(3)日本侵華的加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全國人民抗戰的要求;張學庭、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作出轉變等。
(4)認識: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爭取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
【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政府現在既以此案訴之 于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沖突,對于國民亦一致告誠,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一中的“此案”是九一八事變事件。根據材料-指出蔣介石對“此案”所持的志度是不抵抗,及導致的直接后果是東北三省淪亡。
(2)據材料二“我們既是一 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后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授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后關頭的意義,最后關頭一至,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可知,是蔣介石針對盧溝橋事變發表的談話。這個事件對中國時局產生的影響是國共兩黨停止內戰,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
(3)據材料一 “政府現在既以此案訴之于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沖突,對于國民亦一致告誠,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據材料二“我們既是一 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后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授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后關頭的意義,最后關頭一至,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可知,蔣介石態度變化的原因日本侵華的加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全國人民抗戰的要求;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作出轉變等。
(4)據材料三“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配表”可知,認識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爭取戰爭勝利作出了 重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故答案為:(1)九一八事變;不抵抗;東北三省淪亡。
(2)盧溝橋事變;國共兩黨停止內戰,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
(3)日本侵華的加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全國人民抗戰的要求;張學庭、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作出轉變等。
(4)認識: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爭取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抗日戰爭相關知識的掌握,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爭取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15.【答案】(1)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或中國沒有收回山東的一切權益。或列強將德國在我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它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而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五四運動中涌現了一批優秀知識分子成為中國共產競的早期黨員甚至領袖;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中國共產黨把反帝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之一;五四運動是一場劃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并且日益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也是醞釀、準備到建立中國共產黨的過程。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巴黎和會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圖片能力。根據圖示和材料“畫中的山東人戴上了由日本太陽旗組成的木枷以及腳鐐和手銬”可知,圖示反映的是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2)本題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圖片能力。)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結合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建立之間的關系去分析,要求試論結合,推理具有邏輯性,多角度,多層次回答。如 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而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組織;五四運動中涌現的一批優秀知識分子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及領袖;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中國共產黨把反帝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之一;五四運動是一場劃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
故答案為:(1)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或中國沒有收回山東的一切權益。或列強將德國在我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它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而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五四運動中涌現了一批優秀知識分子成為中國共產競的早期黨員甚至領袖;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運動,中國共產黨把反帝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之一;五四運動是一場劃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并且日益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也是醞釀、準備到建立中國共產黨的過程。
【點評】本題第二問有一定難度,考查巴黎和會和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蕉岭县| 信丰县| 凯里市| 资兴市| 小金县| 武强县| 苍南县| 台北市| 晋中市| 铜梁县| 南涧| 灌南县| 奉节县| 定日县| 墨江| 南皮县| 怀仁县| 海城市| 姜堰市| 凌海市| 靖州| 壤塘县| 江西省| 启东市| 河西区| 东明县| 黎城县| 武隆县| 凌海市| 明溪县| 洛扎县| 荃湾区| 许昌市| 建阳市| 抚顺市| 德令哈市| 辛集市| 革吉县| 通江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