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區片六校2020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2月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單項選擇題1.(2019九上·蕭山月考)人類迄今共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請回答下面小題。(1)帕麥斯頓指出,國家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戰期間,其行為與此最吻合的國家是( ?。?br/>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意大利(2)二戰最終以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其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br/>A.率先發明并使用原子彈B.建立反法西斯同盟C.諾曼底登陸成功,德國面臨兩線作戰D.同盟國戰士英勇作戰(3)下面對于兩次世界大戰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br/>A.都是由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引發的B.戰后都對國際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C.都是由代表正義的一方取得勝利D.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員、財產損失【答案】(1)D(2)B(3)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依據題干信息:“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苯Y合所學知識:一戰前,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了三國同盟集團,一戰爆發后,意大利為了自身利益,參加到協約國一方作戰。ABC三項的行為與題干不吻合,不符合題意;D項意大利的行為與題干最吻合,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美、英、蘇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保證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徹底打垮法西斯國家,《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國際反法兩斯聯盟的建立是二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ACD三項都不是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B項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一戰是帝國主義的掠奪戰,對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二戰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具有正義性。ABD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C項都是由代表正義的一方取得勝利表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知識點。解答本題要熟記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有關內容,把握一戰前后意大利的有關知識。(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是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作答。(3)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準確分析。2.(2019九上·蕭山月考)孫中山先生一直致力于民主革命思想的宣傳與實踐。某班歷史興趣小組開展有關孫中山先生研究性學習,同學們收集了下面四幅圖片,請回答下面小題。(1)下列選項最有可能反映四幅圖片的主題是 ( ?。?br/>A.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 B.孫中山與國共合作C.孫中山與國民革命運動 D.袁世凱復辟之路(2)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以下史實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有( ?。?br/>①領導五四運動,明確反對帝國主義 ②協助創辦黃埔軍校,培養國民革命骨干③推動北伐戰爭,取得國民革命勝利 ④建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A(2)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創辦同盟會刊物民報,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起義勝利后,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圖片反映的內容都與孫中山有關,反映的重大事件是辛亥革命,是探索中國近代化的重要環節之一。所以確定的主題是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A項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最有可能反映四幅圖片的主題,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時期,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立,故①錯誤;北伐戰爭是國共合作的,但是由于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失敗了,故③錯誤;第一國共合作時共產黨協助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培養國民革命骨干;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故②④正確。D項②④能證明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學生的識圖和歸納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的掌握能力。3.(2019九上·蕭山月考)錢玄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家,民國六年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他提出“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闭埢卮鹣旅嫘☆}。(1)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出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的時間是( ?。?br/>A.1911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1年(2)錢玄同提出的主張與當時社會正在興起的主張一致的是( )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C.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D.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答案】(1)B(2)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知識,民國年份加上1911就是公元年份,民國六年即公元1911加6等于1917年。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1917年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依據題干“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己為下乘”說明錢玄同反對舊文學;“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說明錢玄同提倡新文學。ACD三項在題干中均未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與錢玄同提出的主張一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歷史時間換算,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運用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運用的能力。4.(2019九上·蕭山月考)2019年10月1日,我國舉行了隆重的國慶閱兵儀式,人民軍隊成為北京長安街上一道靚麗的風景。請答下面小題。(1)此次國慶閱兵式新增了向三面旗幟行注目禮環節,如右圖所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就是其中之一?!拔褰切恰毕笳鼽h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八一”二字是為了紀念( ?。?br/>A.秋收起義 B.北伐戰爭 C.中共成立 D.南昌起義(2)“鍛煉成一只不可戰勝的力量。一旦強虜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边@段歌詞描述的是( ?。?br/>A.井岡山斗爭時期紅軍的武裝斗爭B.長征時期紅軍的艱苦斗爭C.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英勇抗戰D.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3)民政部曾公布首批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名錄,下圖為該名錄構成示意圖,從中可得到的正確認識是( )A.八路軍自始至終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華民族在八年抗戰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C.軍人英勇作戰是抗戰勝利的根本保證D.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答案】(1)D(2)C(3)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率領兩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南昌起義,把8月1日定為建軍節。ABC三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D項南昌起義是“八一”二字為了紀念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根據所學可知,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銳的板垣師團主力在平型關遭到了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率領的八路軍的全力攻擊,在此一役殲滅日軍近千人。ABD三項與題干歌詞描述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英勇抗戰是題干歌詞描述的對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A項八路軍自始至終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認識正確,從圖表中可知,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名錄中,八路軍占32%,國民黨陸軍占29%,新四軍占9%,東北抗聯占7%,黨政工人員10%,外籍人員0.02%,其他群體13%,這充分說明了八路軍自始至終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符合題意;B項中華民族在八年抗戰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認識不正確,圖表反映的是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的構成,不能說明中華民族在八年抗戰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不符合題意;C項軍人英勇作戰是抗戰勝利的根本保證認識不正確,圖表反映了抗日戰爭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各階層參與的全民族的抗戰,全民族團結抗戰是抗戰勝利的根本保證,不符合題意;D項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不正確,圖表沒有涉及中國抗戰與世界抗戰的關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昌起義,要求具備題干信息的準確解讀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平型關戰役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對知識點的掌握是解題的關鍵。(3)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識別圖片等歷史素材,獲取有效信息,比較、分析,并作出正確認知和判斷的能力。5.(2019九上·蕭山月考)年代尺是認識歷史的工具。下面是某同學整理的簡易年代尺。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年代尺中①②③④所示時間節點發生的歷史事件與下列主題詞相對應的是( )A.開天辟地 軍旗升起 星火燎原 翻身作主B.軍旗升起 翻身作主 開天辟地 星火燎原C.開天辟地 翻身作主 星火燎原 軍旗升起D.軍旗升起 開天辟地 翻身作主 星火燎原(2)1949年4月,陳毅欣然寫道:“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痹撛娒鑼懙臍v史事件是( ?。?br/>A.淮海戰役 B.渡江戰役 C.解放北平 D.遼沈戰役(3)通過該年代尺有助于我們了解________主要歷程。 ( ?。?br/>A.新民主主義革命 B.中華民族抗日戰爭C.國民大革命時期 D.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答案】(1)A(2)B(3)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1)分析簡易年代尺可知,①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②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③1927年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④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翻身做了主人。A項開天辟地 軍旗升起 星火燎原 翻身作主與年代尺中①②③④所示時間節點相對應,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可知,材料中的“大江”指長江;“金陵”指南京;“換人間”指推翻國民政府。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后發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占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無錫、鎮江等城,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4月23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臺。ACD三項均與題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題意;B項渡江戰役是題干詩句描寫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題干給出的這個年代尺中開始時間為1921年,這一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結束時間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據此可知這個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應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A項新民主主義革命和題干年代尺相符,符合題意;B項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指的是1931-1945年間,不符合題意;C項國民大革命時期是1925-1927年,不符合題意;D項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材料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新中國成立的相關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新中國成立的相關史實。(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渡江戰役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與理解能力。(3)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的發展歷程,旨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共產黨發展歷程的相關知識。二、非選擇題6.(2019九上·蕭山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過程時間 事件 影響或意義1931年9月8日 九一八事變 日本入侵東北1937年7月7日 ① 日本全面侵華1939年9月1日 德國突襲波蘭 二戰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 ② 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夏-1943年春 ③ 二戰的轉折點1944年6月 諾曼底登陸 開辟歐洲第二戰場1945年2月 ④ 二戰最重要一次會議1945年5月8日 德國投降 歐洲戰事結束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 二戰結束(1)把材料一表格中標序號的內容補充完整(2)“戰爭起源于人之思想”。請指出二戰爆發在思想方面的原因。(3)運用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證明周恩來的觀點。【答案】(1)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②日本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③斯大林格勒戰役;④雅爾塔會議。材料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前的石碑上,用多種文字鐫刻著一句話:“戰爭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務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材料三: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6年12月17日,周恩來作為中共代表會見張學良,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他指出:“如果能說服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起抗日,就會使中國免于被日滅亡,爭取一個好的前途。”(2)德意日法西斯主義盛行(納粹主義);英法對德采取綏靖主義;美國采取孤立主義;民眾中極端民族主義思想流行。(3)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七七事變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敵后戰場。【知識點】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相關歷史事件的掌握。①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七七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開始,中國全面抗戰開始;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爆發;③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是二戰的轉折點;④雅爾塔會議是一次關于制定戰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議,是二戰最重要一次會議。(2)本題考查分析二戰爆發的原因。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是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德、意、日三國都迫切希望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29年的經濟大危機引發了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為擺脫經濟危機打起了貿易壁壘戰,嚴重依賴美國的德國與嚴重依賴外國市場的日本,都無法通過自身內部經濟政策的調整來擺脫危機,只能借助原有的軍國主義與專制主義傳統,建立法西斯專政進行瘋狂對外擴張,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禍水東引”戰略以及“綏靖政策”和蘇聯的“禍水西指”,加速了二戰的爆發。(3)本題考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的意義,要求具有運用所學知識論證觀點的能力。該題需要從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意義和抗戰時期正面、敵后兩個戰場任務及作用加以闡述。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可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此后,國民黨領導的抗日軍隊擔負著正面戰場的作戰任務,有效牽制了日軍的兵力。共產黨軍隊在敵后戰場,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鉗制、消滅日軍大量兵力??涨暗拿褡鍒F結是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故答案為:(1)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②日本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③斯大林格勒戰役;④雅爾塔會議。(2)德意日法西斯主義盛行(納粹主義);英法對德采取綏靖主義;美國采取孤立主義;民眾中極端民族主義思想流行。(3)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七七事變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敵后戰場。【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7.(2019九上·蕭山月考)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厥讱v史,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不懈的斗爭,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前赴后繼,執著求索,實現了人民解放,民族獨立。材料一:材料二:毛澤東放棄了攻打長沙,在他看來這無異于以卵擊石,他的部隊在云遮霧罩的井岡山扎了營。軍閥相互爭奪地盤時,便不可能同時控制中國邊遠地區的區域性農業經濟。材料三:圖3:1927年黨員總人數為1萬多 圖4:1928年黨員總人數上升為12萬左右(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圖1,圖2所反映的歷史信息,并分析圖1與圖2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2)根據材料二概括毛澤東選定井岡山作為革命根據地的理由。(3)從圖3到圖4,黨員數量和主體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并簡析其原因。【答案】(1)圖1:宣傳馬克思主義文章成為主流;圖2:中國共產黨成立;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崇山峻嶺,森林茂密,地理位置偏僻(地理環境角度,“云遮霧罩的井岡山”);國民黨統治薄弱地區。(3)從以工人為主轉變為以農名為主;原因:開始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移到農村(或形成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或開始進入土地革命時期。)【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要求具備解答圖片信息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1919—1921年《每周評論》和《新青年》發表的各種主題文章的數量統計”“介紹馬克思主義……”可以得出圖1反映了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進步青年,新文化運動在五四運動以后主要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依據“ 中共‘一大’會址”可以得出圖2反映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聯系:依據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圖1中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圖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礎。(2)本題考查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軍閥相互爭奪地盤時,便不可能同時控制中國邊遠地區的區域性農業經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國民黨敵人在城市的力量強大,對邊遠農村控制力弱。(3)本題主要考查革命根據地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工人53.8%……農民76,6%”可以得出黨員數量大增,農民成為黨員的主體。原因:依據命題要求,結合土地革命的基本史實,可以得出:1928年秋始,中國共產黨建立起十多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廣泛開展土地革命,大批翻身農民加入了革命隊伍和中共隊伍。故答案為:(1)圖1:宣傳馬克思主義文章成為主流;圖2:中國共產黨成立;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崇山峻嶺,森林茂密,地理位置偏僻(地理環境角度,“云遮霧罩的井岡山”);國民黨統治薄弱地區。(3)從以工人為主轉變為以農名為主;原因:開始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移到農村(或形成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或開始進入土地革命時期。)【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工農武裝割據思想,要求具備解答圖片信息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 / 1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區片六校2020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2月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單項選擇題1.(2019九上·蕭山月考)人類迄今共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請回答下面小題。(1)帕麥斯頓指出,國家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币粦鹌陂g,其行為與此最吻合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意大利(2)二戰最終以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其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br/>A.率先發明并使用原子彈B.建立反法西斯同盟C.諾曼底登陸成功,德國面臨兩線作戰D.同盟國戰士英勇作戰(3)下面對于兩次世界大戰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都是由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引發的B.戰后都對國際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C.都是由代表正義的一方取得勝利D.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員、財產損失2.(2019九上·蕭山月考)孫中山先生一直致力于民主革命思想的宣傳與實踐。某班歷史興趣小組開展有關孫中山先生研究性學習,同學們收集了下面四幅圖片,請回答下面小題。(1)下列選項最有可能反映四幅圖片的主題是 ( ?。?br/>A.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 B.孫中山與國共合作C.孫中山與國民革命運動 D.袁世凱復辟之路(2)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忠誠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以下史實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有( )①領導五四運動,明確反對帝國主義 ②協助創辦黃埔軍校,培養國民革命骨干③推動北伐戰爭,取得國民革命勝利 ④建立新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019九上·蕭山月考)錢玄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家,民國六年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他提出“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請回答下面小題。(1)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出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的時間是( ?。?br/>A.1911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1年(2)錢玄同提出的主張與當時社會正在興起的主張一致的是( ?。?br/>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C.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D.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4.(2019九上·蕭山月考)2019年10月1日,我國舉行了隆重的國慶閱兵儀式,人民軍隊成為北京長安街上一道靚麗的風景。請答下面小題。(1)此次國慶閱兵式新增了向三面旗幟行注目禮環節,如右圖所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就是其中之一。“五角星”象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八一”二字是為了紀念( ?。?br/>A.秋收起義 B.北伐戰爭 C.中共成立 D.南昌起義(2)“鍛煉成一只不可戰勝的力量。一旦強虜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边@段歌詞描述的是( ?。?br/>A.井岡山斗爭時期紅軍的武裝斗爭B.長征時期紅軍的艱苦斗爭C.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英勇抗戰D.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3)民政部曾公布首批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名錄,下圖為該名錄構成示意圖,從中可得到的正確認識是( )A.八路軍自始至終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華民族在八年抗戰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C.軍人英勇作戰是抗戰勝利的根本保證D.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5.(2019九上·蕭山月考)年代尺是認識歷史的工具。下面是某同學整理的簡易年代尺。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年代尺中①②③④所示時間節點發生的歷史事件與下列主題詞相對應的是( ?。?br/>A.開天辟地 軍旗升起 星火燎原 翻身作主B.軍旗升起 翻身作主 開天辟地 星火燎原C.開天辟地 翻身作主 星火燎原 軍旗升起D.軍旗升起 開天辟地 翻身作主 星火燎原(2)1949年4月,陳毅欣然寫道:“旌旗南指大江邊,不盡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萬方爭頌換人間。”該詩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br/>A.淮海戰役 B.渡江戰役 C.解放北平 D.遼沈戰役(3)通過該年代尺有助于我們了解________主要歷程。 ( ?。?br/>A.新民主主義革命 B.中華民族抗日戰爭C.國民大革命時期 D.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二、非選擇題6.(2019九上·蕭山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過程時間 事件 影響或意義1931年9月8日 九一八事變 日本入侵東北1937年7月7日 ① 日本全面侵華1939年9月1日 德國突襲波蘭 二戰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 ② 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夏-1943年春 ③ 二戰的轉折點1944年6月 諾曼底登陸 開辟歐洲第二戰場1945年2月 ④ 二戰最重要一次會議1945年5月8日 德國投降 歐洲戰事結束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 二戰結束(1)把材料一表格中標序號的內容補充完整(2)“戰爭起源于人之思想”。請指出二戰爆發在思想方面的原因。(3)運用抗日戰爭的相關史實證明周恩來的觀點。7.(2019九上·蕭山月考)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厥讱v史,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不懈的斗爭,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前赴后繼,執著求索,實現了人民解放,民族獨立。材料一:材料二:毛澤東放棄了攻打長沙,在他看來這無異于以卵擊石,他的部隊在云遮霧罩的井岡山扎了營。軍閥相互爭奪地盤時,便不可能同時控制中國邊遠地區的區域性農業經濟。材料三:圖3:1927年黨員總人數為1萬多 圖4:1928年黨員總人數上升為12萬左右(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圖1,圖2所反映的歷史信息,并分析圖1與圖2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2)根據材料二概括毛澤東選定井岡山作為革命根據地的理由。(3)從圖3到圖4,黨員數量和主體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并簡析其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D(2)B(3)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解析】【分析】(1)依據題干信息:“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苯Y合所學知識:一戰前,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了三國同盟集團,一戰爆發后,意大利為了自身利益,參加到協約國一方作戰。ABC三項的行為與題干不吻合,不符合題意;D項意大利的行為與題干最吻合,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美、英、蘇等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保證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徹底打垮法西斯國家,《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國際反法兩斯聯盟的建立是二戰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ACD三項都不是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題意;B項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一戰是帝國主義的掠奪戰,對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二戰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具有正義性。ABD三項表述都正確,不符合題意;C項都是由代表正義的一方取得勝利表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知識點。解答本題要熟記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有關內容,把握一戰前后意大利的有關知識。(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是二戰勝利的根本原因。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作答。(3)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準確分析。2.【答案】(1)A(2)D【知識點】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創辦同盟會刊物民報,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起義勝利后,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圖片反映的內容都與孫中山有關,反映的重大事件是辛亥革命,是探索中國近代化的重要環節之一。所以確定的主題是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A項孫中山與中國近代化最有可能反映四幅圖片的主題,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圖片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時期,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立,故①錯誤;北伐戰爭是國共合作的,但是由于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失敗了,故③錯誤;第一國共合作時共產黨協助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培養國民革命骨干;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故②④正確。D項②④能證明題干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學生的識圖和歸納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的掌握能力。3.【答案】(1)B(2)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知識,民國年份加上1911就是公元年份,民國六年即公元1911加6等于1917年。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1917年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依據題干“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己為下乘”說明錢玄同反對舊文學;“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說明錢玄同提倡新文學。ACD三項在題干中均未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與錢玄同提出的主張一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歷史時間換算,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運用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運用的能力。4.【答案】(1)D(2)C(3)A【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解析】【分析】(1)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率領兩萬多人在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南昌起義,把8月1日定為建軍節。ABC三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D項南昌起義是“八一”二字為了紀念的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根據所學可知,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銳的板垣師團主力在平型關遭到了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率領的八路軍的全力攻擊,在此一役殲滅日軍近千人。ABD三項與題干歌詞描述無關,不符合題意;C項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英勇抗戰是題干歌詞描述的對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A項八路軍自始至終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認識正確,從圖表中可知,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名錄中,八路軍占32%,國民黨陸軍占29%,新四軍占9%,東北抗聯占7%,黨政工人員10%,外籍人員0.02%,其他群體13%,這充分說明了八路軍自始至終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符合題意;B項中華民族在八年抗戰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認識不正確,圖表反映的是300名抗日英烈與英雄群體的構成,不能說明中華民族在八年抗戰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不符合題意;C項軍人英勇作戰是抗戰勝利的根本保證認識不正確,圖表反映了抗日戰爭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各階層參與的全民族的抗戰,全民族團結抗戰是抗戰勝利的根本保證,不符合題意;D項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不正確,圖表沒有涉及中國抗戰與世界抗戰的關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昌起義,要求具備題干信息的準確解讀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平型關戰役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對知識點的掌握是解題的關鍵。(3)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識別圖片等歷史素材,獲取有效信息,比較、分析,并作出正確認知和判斷的能力。5.【答案】(1)A(2)B(3)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解析】【分析】(1)分析簡易年代尺可知,①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②1927年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③1927年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④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翻身做了主人。A項開天辟地 軍旗升起 星火燎原 翻身作主與年代尺中①②③④所示時間節點相對應,符合題意;B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可知,材料中的“大江”指長江;“金陵”指南京;“換人間”指推翻國民政府。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后發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占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無錫、鎮江等城,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4月23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臺。ACD三項均與題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題意;B項渡江戰役是題干詩句描寫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題干給出的這個年代尺中開始時間為1921年,這一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結束時間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它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據此可知這個年代尺反映的主題應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A項新民主主義革命和題干年代尺相符,符合題意;B項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指的是1931-1945年間,不符合題意;C項國民大革命時期是1925-1927年,不符合題意;D項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材料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新中國成立的相關知識點,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新中國成立的相關史實。(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渡江戰役的有關知識,旨在考查材料分析與理解能力。(3)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共產黨的發展歷程,旨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共產黨發展歷程的相關知識。6.【答案】(1)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②日本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③斯大林格勒戰役;④雅爾塔會議。材料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前的石碑上,用多種文字鐫刻著一句話:“戰爭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務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材料三: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6年12月17日,周恩來作為中共代表會見張學良,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他指出:“如果能說服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起抗日,就會使中國免于被日滅亡,爭取一個好的前途。”(2)德意日法西斯主義盛行(納粹主義);英法對德采取綏靖主義;美國采取孤立主義;民眾中極端民族主義思想流行。(3)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七七事變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敵后戰場。【知識點】西安事變;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七七”事變與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相關歷史事件的掌握。①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七七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開始,中國全面抗戰開始;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爆發;③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是二戰的轉折點;④雅爾塔會議是一次關于制定戰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議,是二戰最重要一次會議。(2)本題考查分析二戰爆發的原因。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是二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德、意、日三國都迫切希望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29年的經濟大危機引發了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為擺脫經濟危機打起了貿易壁壘戰,嚴重依賴美國的德國與嚴重依賴外國市場的日本,都無法通過自身內部經濟政策的調整來擺脫危機,只能借助原有的軍國主義與專制主義傳統,建立法西斯專政進行瘋狂對外擴張,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英、法、美“禍水東引”戰略以及“綏靖政策”和蘇聯的“禍水西指”,加速了二戰的爆發。(3)本題考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的意義,要求具有運用所學知識論證觀點的能力。該題需要從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意義和抗戰時期正面、敵后兩個戰場任務及作用加以闡述。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可知,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此后,國民黨領導的抗日軍隊擔負著正面戰場的作戰任務,有效牽制了日軍的兵力。共產黨軍隊在敵后戰場,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鉗制、消滅日軍大量兵力??涨暗拿褡鍒F結是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故答案為:(1)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②日本偷襲珍珠港(珍珠港事件);③斯大林格勒戰役;④雅爾塔會議。(2)德意日法西斯主義盛行(納粹主義);英法對德采取綏靖主義;美國采取孤立主義;民眾中極端民族主義思想流行。(3)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七七事變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敵后戰場。【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7.【答案】(1)圖1:宣傳馬克思主義文章成為主流;圖2:中國共產黨成立;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崇山峻嶺,森林茂密,地理位置偏僻(地理環境角度,“云遮霧罩的井岡山”);國民黨統治薄弱地區。(3)從以工人為主轉變為以農名為主;原因:開始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移到農村(或形成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或開始進入土地革命時期。)【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要求具備解答圖片信息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1919—1921年《每周評論》和《新青年》發表的各種主題文章的數量統計”“介紹馬克思主義……”可以得出圖1反映了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進步青年,新文化運動在五四運動以后主要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依據“ 中共‘一大’會址”可以得出圖2反映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聯系:依據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圖1中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圖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礎。(2)本題考查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軍閥相互爭奪地盤時,便不可能同時控制中國邊遠地區的區域性農業經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國民黨敵人在城市的力量強大,對邊遠農村控制力弱。(3)本題主要考查革命根據地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工人53.8%……農民76,6%”可以得出黨員數量大增,農民成為黨員的主體。原因:依據命題要求,結合土地革命的基本史實,可以得出:1928年秋始,中國共產黨建立起十多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廣泛開展土地革命,大批翻身農民加入了革命隊伍和中共隊伍。故答案為:(1)圖1:宣傳馬克思主義文章成為主流;圖2:中國共產黨成立;聯系: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2)崇山峻嶺,森林茂密,地理位置偏僻(地理環境角度,“云遮霧罩的井岡山”);國民黨統治薄弱地區。(3)從以工人為主轉變為以農名為主;原因:開始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移到農村(或形成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或開始進入土地革命時期。)【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工農武裝割據思想,要求具備解答圖片信息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區片六校2020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2月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城區片六校2020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12月教學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