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2019九上·三門期末)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在悄然不覺中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下列史料能反映這一結論的是(  )
①張某在閱讀《申報》時獲知日本強占臺灣的消息,他悲憤萬分
②清政府在上海開辦第一家電話局,方便了人們的交流
③火車、輪船、飛機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④對地位高的人的稱呼從“老爺”“大人”改用“先生”“女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19九上·三門期末)聚焦20世紀初期中國的時局,回望“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形成的歷程。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的轉變,說明革命黨人(  )
①摒棄了狹隘的民族主義 ②仍然排斥其他少數民族
③視各族人民為一個整體 ④追求各民族之間的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9九上·三門期末)下表中結論與史實相符的是(  )
選項 史實 結論
①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 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② 1921年春蘇維埃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權得到鞏固
③ 1925蘇聯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工業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④ 1927年蘇聯政府實行農業集體化 農業直接納入國家全面管理之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2019九上·三門期末)小張在期末復習梳理歷史人物、國家、歷史事件時,做了筆記。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埃及扎格魯爾領導華夫脫運動 B.印度甘地領導暴力不合作運動
C.中國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 D.加拿大白求恩支援抗日戰爭
5.(2019九上·三門期末)面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尋找對策。下列歷史事件的發生,與這次經濟危機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A.意大利法西斯在對外擴張中尋找出路
B.希特勒上臺,德國法西斯統治的建立
C.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
D.日本發動偷襲珍珠港事件
6.(2019九上·三門期末)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學校舉行“崢嶸歲月”圖片展。下列四幅圖片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7.(2019九上·三門期末)以下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史論的史實有(  )
①中國組織遠征軍赴緬甸作戰 ②中國戰場牽制大量日本軍力
③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 ④美軍在中途島對日軍作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9九上·三門期末)古城南京是我國歷史一位特殊的“見證者”,它見證了(  )
①中華民國的建立 ②五四運動的爆發
③日軍大屠殺 ④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覆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2019九上·三門期末)下列符合內戰爆發后,共產黨在解放區的史實的有(  )
①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
②掀起“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民主運動
③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
④1948年底,解放區有一億多農民分到了土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19九上·三門期末)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個時間概念將中國革命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請你選擇出這三個階段開始的標志性事件的組合(  )
①全面內戰爆發 ②五四運動的爆發 ③中國共產黨成立 ④鴉片戰爭的爆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11.(2019九上·三門期末)毛澤東的畢生都奉獻于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振興事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青年時期毛澤東在談及學生時代喜愛閱讀的一份出版物時說:“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
材料二:紅軍歌謠:“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農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湘南改紅軍。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滿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合,創建四軍建奇功。”
材料三:重慶各界紛紛向《新華日報》表達他們的喜悅心情和對談判的希望。一些民主人士稱毛澤東等敢冒風險來重慶,是“彌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1)材料一提到的這份出版物最有可能是什么?這與當時中國的什么歷史事件有關?
(2)結合歌謠內容,聯系所學知識選取與毛澤東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制作完成年代尺。
(3)在材料三反映歷史事件上國共雙方抱有怎樣不同的目的?
12.(2019九上·三門期末)20世紀上半期短短50年內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閱讀表格,回答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背景 德、意、奧同盟國和英、法、俄協約國成立兩大軍事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矛盾日趨勢激化。 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德、意、日等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成為發動戰爭的策源地。英法等國的 ① 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加速了戰爭的爆發。
戰爭歷時 1914年- ② 年
1939年-1945年
參戰國家 30多個 60多個
戰勝方 協約國 ③
主要戰役 “絞肉機”似的戰役: ④ 二戰重要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傷亡人數 3000多萬人 9000多萬人
經濟損失 3000多億美元 軍費1.1億美元
物資損失4萬億美元
(1)請準確寫出表格中①②③④的具體內容。
(2)綜合表格中的材料,歸納兩次世界大戰的特點并比較兩次世界大戰的異同。
13.(2019九上·三門期末)回望歷史,有許多“那一年”令人銘記,催人奮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那一年,制度更替。結束了一個王朝,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民心,是中國歷史的巨變。
材料二:那一年,抗戰勝利。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
材料三:那一年,開國大典。中華兒女前赴后繼開辟道路,歷經無數艱難坎坷,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他們的業績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冊。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根據材料闡述“是中國歷史巨變”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偉大勝利”和“民族團結”的關系。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新中國的成立,它得益于中共開辟的一條中國化的道路,這條道路指的是什么?它的成立對中國有何意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勸禁纏足等革除社會陋俗的法令。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①③④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在悄然不覺中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B項①③④能反映題干結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生活的變遷。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2.【答案】C
【知識點】“五族共和”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的轉變”可知,“驅除韃虜”是推翻滿清政府的統治,“五族共和”指的是所有民族聯合起來,可見這一轉變說明革命黨人視各族人民為一個整體,不再排斥其他少數民族,②不正確,應該排除。
C項①③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革命黨人的思想變化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3.【答案】C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8年--1937年,蘇聯進行了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使得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到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③中結論與史實不相符。
C項①②④中結論與史實相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蘇聯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有關內容。注意準確識記蘇聯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影響。
4.【答案】B
【知識點】印度的覺醒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圣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其特點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這場運動中印度國民大會黨逐漸成為了領導者。
ACD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印度甘地領導暴力不合作運動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史實。
5.【答案】D
【知識點】30年代的大危機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中的時間特征“1929年-1933年”可知日本發動偷襲珍珠港事件與經濟大危機沒有直接關系。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ABC三項均與此次世界性經濟危機有直接關系,不符合題意;
D項日本發動偷襲珍珠港事件與這次經濟危機沒有直接關系,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相關史實的掌握情況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題型而言屬于否定式選擇題,宜用排除法。
6.【答案】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①開天辟地反映的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②當家作主反映的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③星星之火反映的是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成立,④生死攸關反映的是1935年的遵義會議。按時間先后排序應為①③④②。
D項①③④②排序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的識記能力。解答排序題需要準確識記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
7.【答案】A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美軍在中途島對日軍作戰與中國沒有直接聯系,不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排除含④的選項。
A項①②③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史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的理解。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8.【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日軍罪行;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②五四運動爆發于北京,不是南京,據此可排除含②的ACD三個選項。
B項①③④都和南京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近代南京的史實,可用排除法解答。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9.【答案】B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47年的“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是中共在國統區領導的反對國民黨統治的人民民主運動,②錯誤,排除含②的選項。
B項①③④屬于內戰爆發后,共產黨在解放區的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解放區土地改革的認識。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
10.【答案】D
【知識點】鴉片戰爭;五四運動;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三年以來”指1946-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6月,國民黨20多萬人,向中原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解放戰爭開始。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長江北岸嚴陣以待的百萬雄師,從西起江西湖口,東到江蘇江陰500多千米的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三十年以來”指1919-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①②④是這三個階段開始的標志性事件的組合,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中中國革命歷程的三個階段及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掌握全面內戰爆發、五四運動的爆發、鴉片戰爭的爆發的時間和影響。
11.【答案】(1)《新青年》,新文化運動。
(2)
(3)國民黨:為了發動內戰爭取時間,想在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并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工農武裝割據;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據“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可知,這份出版物應該是《新青年》。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青年》主要宣傳“民主”與“科學”的進步思想,這樣使得《新青年》成為毛澤東學生時代喜愛的出版物之一。
(2)據“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可知歌謠涉及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朱德、周恩來、賀龍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涉及的是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發動了秋收起義。“井岡山上朱毛和,創建四軍建奇功”,涉及的是井岡山會師和創建紅四軍。1927年10月,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革命隊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形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紅四軍。
(3)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是重慶談判。結合所學可知,國民黨是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爭取政治輿論上的主動權。共產黨是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
故答案為:(1)《新青年》,新文化運動。
(2)
(3)國民黨:為了發動內戰爭取時間,想在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并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重慶談判等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和理解。
12.【答案】(1)①綏靖政策;②1918年;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凡爾登戰役
(2)特點:世界大戰、規模大、時間長、范圍廣、十分殘酷。不同點:①從背景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于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打擊,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外侵略擴張引起的。②從性質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雙方都是非正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相同點:①從原因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②從影響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都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災難。兩次世界大戰后,國際格局都發生了改變。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德了法西斯專政,成為發動戰爭的策源地;英法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氣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1914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一戰爆發,1918年,德國投降,一戰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結束。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法、德雙方共傷亡七十多萬人,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2)從時間上來看,兩次世界大戰時間長;從參戰國家來看,兩次世界大戰范圍廣、都是世界性的大戰;
從傷亡人數、經濟損失上來看,兩次世界大戰傷亡大,都是人類歷史上的災難等。相同點:
①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于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而引起的,它們要求爭奪世界霸權,重新瓜分世界。②戰爭的主要發動者都是德國帝國主義者。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國同盟的核心,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建立者。③兩次世界大戰主要都是在兩大軍事集團間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展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集團和國際反法西斯同盟之間進行。④兩次世界大戰都以帝國主義的失敗、削弱或崩潰而告終,帝國主義力量遭到沉重打擊,社會主義力量和人民民主力量不斷興起和壯大。不同點:①兩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于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打擊,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外侵略擴張引起的。②兩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故答案為:(1)①綏靖政策;②1918年;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凡爾登戰役。
(2)特點:世界大戰、規模大、時間長、范圍廣、十分殘酷。不同點:①從背景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于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打擊,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外侵略擴張引起的。②從性質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雙方都是非正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相同點:①從原因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②從影響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都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災難。兩次世界大戰后,國際格局都發生了改變。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需要掌握兩次世界大戰的史實。
13.【答案】(1)辛亥革命。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②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取得偉大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日。
(3)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意義: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②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攜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知識點】辛亥革命;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可知這是辛亥革命的影響。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所以說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的巨變。
(2)中國取得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的抗戰。
(3)第一問依據所學從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回答即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結束了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國家贏得了獨立,人民當家做了主人。 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故答案為:(1)辛亥革命。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②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取得偉大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日。
(3)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意義: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②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辛亥革命、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相關史實。
1 / 1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末試卷(歷社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2019九上·三門期末)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在悄然不覺中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下列史料能反映這一結論的是(  )
①張某在閱讀《申報》時獲知日本強占臺灣的消息,他悲憤萬分
②清政府在上海開辦第一家電話局,方便了人們的交流
③火車、輪船、飛機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④對地位高的人的稱呼從“老爺”“大人”改用“先生”“女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勸禁纏足等革除社會陋俗的法令。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①③④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在悄然不覺中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B項①③④能反映題干結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生活的變遷。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2.(2019九上·三門期末)聚焦20世紀初期中國的時局,回望“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形成的歷程。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的轉變,說明革命黨人(  )
①摒棄了狹隘的民族主義 ②仍然排斥其他少數民族
③視各族人民為一個整體 ④追求各民族之間的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五族共和”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的轉變”可知,“驅除韃虜”是推翻滿清政府的統治,“五族共和”指的是所有民族聯合起來,可見這一轉變說明革命黨人視各族人民為一個整體,不再排斥其他少數民族,②不正確,應該排除。
C項①③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革命黨人的思想變化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3.(2019九上·三門期末)下表中結論與史實相符的是(  )
選項 史實 結論
①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 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② 1921年春蘇維埃政府實施新經濟政策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權得到鞏固
③ 1925蘇聯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工業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④ 1927年蘇聯政府實行農業集體化 農業直接納入國家全面管理之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知識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8年--1937年,蘇聯進行了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使得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到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③中結論與史實不相符。
C項①②④中結論與史實相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蘇聯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有關內容。注意準確識記蘇聯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影響。
4.(2019九上·三門期末)小張在期末復習梳理歷史人物、國家、歷史事件時,做了筆記。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埃及扎格魯爾領導華夫脫運動 B.印度甘地領導暴力不合作運動
C.中國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 D.加拿大白求恩支援抗日戰爭
【答案】B
【知識點】印度的覺醒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圣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一場影響深遠的運動。其特點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這場運動中印度國民大會黨逐漸成為了領導者。
ACD三項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B項印度甘地領導暴力不合作運動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相關史實。
5.(2019九上·三門期末)面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尋找對策。下列歷史事件的發生,與這次經濟危機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A.意大利法西斯在對外擴張中尋找出路
B.希特勒上臺,德國法西斯統治的建立
C.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
D.日本發動偷襲珍珠港事件
【答案】D
【知識點】30年代的大危機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中的時間特征“1929年-1933年”可知日本發動偷襲珍珠港事件與經濟大危機沒有直接關系。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ABC三項均與此次世界性經濟危機有直接關系,不符合題意;
D項日本發動偷襲珍珠港事件與這次經濟危機沒有直接關系,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相關史實的掌握情況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題型而言屬于否定式選擇題,宜用排除法。
6.(2019九上·三門期末)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學校舉行“崢嶸歲月”圖片展。下列四幅圖片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答案】D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①開天辟地反映的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②當家作主反映的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③星星之火反映的是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成立,④生死攸關反映的是1935年的遵義會議。按時間先后排序應為①③④②。
D項①③④②排序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的識記能力。解答排序題需要準確識記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
7.(2019九上·三門期末)以下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史論的史實有(  )
①中國組織遠征軍赴緬甸作戰 ②中國戰場牽制大量日本軍力
③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 ④美軍在中途島對日軍作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美軍在中途島對日軍作戰與中國沒有直接聯系,不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排除含④的選項。
A項①②③能佐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史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的理解。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8.(2019九上·三門期末)古城南京是我國歷史一位特殊的“見證者”,它見證了(  )
①中華民國的建立 ②五四運動的爆發
③日軍大屠殺 ④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覆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日軍罪行;渡江戰役與占領南京
【解析】【分析】②五四運動爆發于北京,不是南京,據此可排除含②的ACD三個選項。
B項①③④都和南京有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近代南京的史實,可用排除法解答。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9.(2019九上·三門期末)下列符合內戰爆發后,共產黨在解放區的史實的有(  )
①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進行了土地改革
②掀起“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民主運動
③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
④1948年底,解放區有一億多農民分到了土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識點】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947年的“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是中共在國統區領導的反對國民黨統治的人民民主運動,②錯誤,排除含②的選項。
B項①③④屬于內戰爆發后,共產黨在解放區的史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解放區土地改革的認識。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
10.(2019九上·三門期末)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個時間概念將中國革命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請你選擇出這三個階段開始的標志性事件的組合(  )
①全面內戰爆發 ②五四運動的爆發 ③中國共產黨成立 ④鴉片戰爭的爆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識點】鴉片戰爭;五四運動;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三年以來”指1946-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6月,國民黨20多萬人,向中原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解放戰爭開始。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長江北岸嚴陣以待的百萬雄師,從西起江西湖口,東到江蘇江陰500多千米的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的“三十年以來”指1919-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D項①②④是這三個階段開始的標志性事件的組合,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中中國革命歷程的三個階段及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掌握全面內戰爆發、五四運動的爆發、鴉片戰爭的爆發的時間和影響。
二、非選擇題
11.(2019九上·三門期末)毛澤東的畢生都奉獻于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振興事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青年時期毛澤東在談及學生時代喜愛閱讀的一份出版物時說:“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
材料二:紅軍歌謠:“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農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湘南改紅軍。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滿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合,創建四軍建奇功。”
材料三:重慶各界紛紛向《新華日報》表達他們的喜悅心情和對談判的希望。一些民主人士稱毛澤東等敢冒風險來重慶,是“彌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1)材料一提到的這份出版物最有可能是什么?這與當時中國的什么歷史事件有關?
(2)結合歌謠內容,聯系所學知識選取與毛澤東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制作完成年代尺。
(3)在材料三反映歷史事件上國共雙方抱有怎樣不同的目的?
【答案】(1)《新青年》,新文化運動。
(2)
(3)國民黨:為了發動內戰爭取時間,想在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并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工農武裝割據;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據“我很欣賞胡適和陳獨秀寫的文章,他們一度成為我效仿的榜樣,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啟超和康有為”可知,這份出版物應該是《新青年》。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青年》主要宣傳“民主”與“科學”的進步思想,這樣使得《新青年》成為毛澤東學生時代喜愛的出版物之一。
(2)據“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可知歌謠涉及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朱德、周恩來、賀龍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涉及的是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發動了秋收起義。“井岡山上朱毛和,創建四軍建奇功”,涉及的是井岡山會師和創建紅四軍。1927年10月,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革命隊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形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紅四軍。
(3)材料三反映的歷史事件是重慶談判。結合所學可知,國民黨是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爭取政治輿論上的主動權。共產黨是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
故答案為:(1)《新青年》,新文化運動。
(2)
(3)國民黨:為了發動內戰爭取時間,想在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并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重慶談判等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和理解。
12.(2019九上·三門期末)20世紀上半期短短50年內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閱讀表格,回答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背景 德、意、奧同盟國和英、法、俄協約國成立兩大軍事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矛盾日趨勢激化。 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德、意、日等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成為發動戰爭的策源地。英法等國的 ① 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加速了戰爭的爆發。
戰爭歷時 1914年- ② 年
1939年-1945年
參戰國家 30多個 60多個
戰勝方 協約國 ③
主要戰役 “絞肉機”似的戰役: ④ 二戰重要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
傷亡人數 3000多萬人 9000多萬人
經濟損失 3000多億美元 軍費1.1億美元
物資損失4萬億美元
(1)請準確寫出表格中①②③④的具體內容。
(2)綜合表格中的材料,歸納兩次世界大戰的特點并比較兩次世界大戰的異同。
【答案】(1)①綏靖政策;②1918年;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凡爾登戰役
(2)特點:世界大戰、規模大、時間長、范圍廣、十分殘酷。不同點:①從背景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于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打擊,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外侵略擴張引起的。②從性質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雙方都是非正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相同點:①從原因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②從影響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都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災難。兩次世界大戰后,國際格局都發生了改變。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戰規模的擴大(德國進攻蘇聯和日軍偷襲珍珠港);大戰的轉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德了法西斯專政,成為發動戰爭的策源地;英法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氣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1914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一戰爆發,1918年,德國投降,一戰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結束。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法、德雙方共傷亡七十多萬人,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2)從時間上來看,兩次世界大戰時間長;從參戰國家來看,兩次世界大戰范圍廣、都是世界性的大戰;
從傷亡人數、經濟損失上來看,兩次世界大戰傷亡大,都是人類歷史上的災難等。相同點:
①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于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而引起的,它們要求爭奪世界霸權,重新瓜分世界。②戰爭的主要發動者都是德國帝國主義者。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國同盟的核心,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建立者。③兩次世界大戰主要都是在兩大軍事集團間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展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集團和國際反法西斯同盟之間進行。④兩次世界大戰都以帝國主義的失敗、削弱或崩潰而告終,帝國主義力量遭到沉重打擊,社會主義力量和人民民主力量不斷興起和壯大。不同點:①兩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于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打擊,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外侵略擴張引起的。②兩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故答案為:(1)①綏靖政策;②1918年;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凡爾登戰役。
(2)特點:世界大戰、規模大、時間長、范圍廣、十分殘酷。不同點:①從背景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于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于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打擊,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對外侵略擴張引起的。②從性質角度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雙方都是非正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相同點:①從原因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②從影響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都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災難。兩次世界大戰后,國際格局都發生了改變。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需要掌握兩次世界大戰的史實。
13.(2019九上·三門期末)回望歷史,有許多“那一年”令人銘記,催人奮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那一年,制度更替。結束了一個王朝,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民心,是中國歷史的巨變。
材料二:那一年,抗戰勝利。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
材料三:那一年,開國大典。中華兒女前赴后繼開辟道路,歷經無數艱難坎坷,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他們的業績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冊。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根據材料闡述“是中國歷史巨變”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偉大勝利”和“民族團結”的關系。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新中國的成立,它得益于中共開辟的一條中國化的道路,這條道路指的是什么?它的成立對中國有何意義?
【答案】(1)辛亥革命。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②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取得偉大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日。
(3)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意義: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②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攜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知識點】辛亥革命;工農武裝割據;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
【解析】【分析】(1)依據材料“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可知這是辛亥革命的影響。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所以說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的巨變。
(2)中國取得抗戰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的抗戰。
(3)第一問依據所學從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回答即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結束了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國家贏得了獨立,人民當家做了主人。 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故答案為:(1)辛亥革命。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②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取得偉大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全民族抗日。
(3)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意義: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②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③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相關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辛亥革命、抗日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的相關史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桦南县| 恩平市| 东丰县| 清河县| 陆丰市| 高平市| 任丘市| 清原| 合水县| 涞源县| 温泉县| 大荔县| 清涧县| 特克斯县| 当阳市| 沙雅县| 安新县| 连云港市| 塔城市| 瓦房店市| 焉耆| 武定县| 宁陵县| 潞西市| 宾川县| 军事| 陕西省| 铜梁县| 龙海市| 和顺县| 清涧县| 鹿邑县| 汤原县| 奎屯市| 巴彦淖尔市| 正安县| 长武县| 布尔津县| 金山区| 长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