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2020年中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三)(歷社部分)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2020·臺州模擬)中國地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的是( )A.秦嶺—淮河一線B.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C.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秦嶺—淮河一線 是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是我國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是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2.(2020·臺州模擬)西班牙是是世界著名旅游島。下圖為西班牙位置示意圖,由圖可知( )A.西班牙位于歐洲南部,西北鄰法國B.西班牙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西班牙位于熱帶、中緯度D.西班牙西臨大西洋,南接直布羅陀海峽【答案】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位于歐洲南部,東北鄰法國;西班牙位于北半球、東半球;西班牙位于亞熱帶、中緯度;西班牙西臨大西洋,南接直布羅陀海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3.(2020·臺州模擬)我國古代詩歌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知識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描的是我國西北地區②“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的原因是天山海拔高,氣溫低③“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 反映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反映了我國地勢東高西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并且向海洋傾斜,這種地勢,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形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景色.其他說法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習地理,能使我們進一步熟悉生存的環境,學會辨認方位,知道天氣的變化,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民情,進而提高對生活的適應能力。4.(2020·臺州模擬)當歐洲地中海沿岸的陽光、大海、沙灘為特色的旅游度假區游客寥寥無幾時,下列現象最不可能會出現的是( )A.我國北方的人正在冰面上玩耍B.我國塔里木河正值一年中水量最少時期C.登山愛好者前往瑞士山區D.馬賽人在水草豐美的南方游走放牧【答案】C【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中出現的現象發生在北半球的冬季。此時,我國的北方人正在冰面上玩耍;塔里木河正值一年中水量最少的時期,甚至是斷流期;馬賽人在水草豐美的南方游走放牧。瑞士是登山愛好者的天堂,但在冬季山區被冰雪覆蓋,不利于登山活動。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歐洲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該地區夏季游客多. 冬季游客較少。5.(2020·臺州模擬)“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這首詩贊頌的民族英雄是( )A.戚繼光 B.鄭成功 C.關天培 D.鄧世昌【答案】B【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題目中關鍵信息是“荷夷”,根據已學知識可知,在明清抗擊外國侵略的斗爭中,鄭成功于1662年打敗了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并對臺灣的開發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A項戚繼光抗擊的是日本侵略者,不符合題意;B項鄭成功是題干詩歌贊頌的民族英雄,符合題意;C項關天培抗擊的是英軍,不符合題意;D項鄧世昌抗擊日軍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相關內容,主要考查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6.(2020·臺州模擬)歷史人物總是與歷史事件相關聯,下列歷史人物和事件搭配正確的是( )A.唐太宗——開創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B.成吉思汗——統一中國,建立元朝C.耶律阿保機——建立金國,滅亡遼國D.康熙帝——領導雅克薩之戰【答案】D【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A項唐太宗——開創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搭配不正確,隋朝創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加以完善,隋煬帝創立科舉制,不符合題意;B項成吉思汗——統一中國,建立元朝搭配不正確,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不符合題意;C項耶律阿保機——建立金國,滅亡遼國搭配不正確,耶律阿保機建立了契丹,后來改稱遼,努爾哈赤建立的是后金政權,不符合題意;D項康熙帝——領導雅克薩之戰搭配正確,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領土上,燒殺搶掠。清朝前期,康熙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打退俄國的進攻,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東段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搭配。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7.(2020·臺州模擬)船是一種載體,它承載著一段段興衰榮辱。下列關于“船”的評述不合理是( )①“鄭和寶船”:航海壯舉,加強中國和歐亞各國的友好關系②“示威南京的英艦”:簽訂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嘉興南湖紅船”:開天辟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④“哥倫布船隊”:發現了美洲,也帶去了災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鴉片戰爭;中國共產黨成立;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鄭和寶船”,代表鄭和下西洋,其意義:是航海壯舉,加強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②“示威南京的英艦”,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嘉興南湖紅船”,代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其意義:開天辟地,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④“哥倫布船隊”,其影響:發現了美洲,也帶去了災難。故④正確,①②③錯誤。A項①②③評述不合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與船有關的我國歷史事件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對歷史知識的識記。8.(2020·臺州模擬)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競選演講中說:“美國的真正天賦在于,它懂得改變。”19世紀60年代,美國所進行的一次重大“改變”的主要目的是( )A.廢除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國家B.廢除黑人奴隸制度,維護國家統一C.發展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D.驅逐英國殖民者,建立獨立國家【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19世紀中期,圍繞著奴隸制的廢存問題,美國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1861年3月,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林肯就任美國總統,南方一些州借此宣布獨立,并挑起了內戰,林肯為了維護國家統一,領導人民進行南北戰爭并取得勝利。ACD三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B項廢除黑人奴隸制度,維護國家統一是19世紀60年代,美國所進行的一次重大“改變”的主要目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的南北戰爭的主要目的,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9.(2020·臺州模擬)對下列各政治制度示意圖解讀錯誤的是( )A.圖1是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秦始皇最早建立縣制B.圖2是美國聯邦政府機構,主要受到盧梭三權分立思想的影響C.圖3是西歐封建制度,使得西歐國家管理井井有條,少有戰爭D.圖4反映的皇帝直接管轄六部的政治體制從明朝開始【答案】D【知識點】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漢以后長期發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唐朝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負責草擬、頒布皇帝的詔書;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無事不總”,負責執行國家的政令。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長官均稱尚書,六部分領各種政治事務。ABC三項解讀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圖4反映的皇帝直接管轄六部的政治體制從明朝開始解讀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0.(2020·臺州模擬)下列示意圖告訴我們( )①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會自食惡果 ②要保護水資源這一非可再生資源③人類活動都會導致生態環境問題惡化 ④人類活動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題干示意圖告訴我們: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會自食惡果,人類活動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①④理解正確。②要保護水資源這一非可再生資源題干示意圖不能體現,③人類活動都會導致生態環境問題惡化說法錯誤,②③不符合題意。D項①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環境問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題干示意圖。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11.(2020·臺州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為支援疫情防控,保證當地市場供應,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從內蒙古緊急采購130噸馬鈴薯,發往武漢。內蒙古的烏蘭察布是我國馬鈴薯的主要產區,被譽為“中國薯都”。材料一:材料二:(1)描述烏蘭察布的地理位置特征。(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自然環境對烏蘭察布生產馬鈴薯的有利影響。(3)結合材料,分析烏蘭察布成為我國馬鈴薯主產區的社會經濟條件。【答案】(1)①41°N——43.2°N,111°E——114°E(誤差不超過0.3°)②位于中國北方,內蒙古中部。(2)①圖中烏蘭察布位于我國北部內蒙古,地處溫帶,滿足馬鈴薯喜涼爽的特點。②深居內陸,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滿足馬鈴薯耐干旱、喜光照的特點,適合種植馬鈴薯。(3)① 中該市鐵路交通發達,便于向外運輸馬鈴薯;②該市馬鈴薯歷史悠久,說明種植經驗豐富;③1994年實現“進退還”戰略開始,種植面積擴大,說明國家政策的支持。【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烏蘭察布的位于①41°N——43.2°N,111°E——114°E(誤差不超過0.3°)②位于中國北方,內蒙古中部。(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①圖中烏蘭察布位于我國北部內蒙古,地處溫帶,滿足馬鈴薯喜涼爽的特點。②深居內陸,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滿足馬鈴薯耐干旱、喜光照的特點,適合種植馬鈴薯。(3)、結合材料可知,①圖中該市鐵路交通發達,便于向外運輸馬鈴薯;②該市馬鈴薯歷史悠久,說明種植經驗豐富;③1994年實現“進退還”戰略開始,種植面積擴大,說明國家政策的支持。【點評】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等。12.(2020·臺州模擬)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閱讀相關材料,回答問題。【圖說歷史】圖1 圖2 圖3【文匯歷史】材料二: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黨”名義下共產黨員從近6萬人迅速減少到1萬多人,中國共產黨正面臨被瓦解和消滅的危險。……1930年初,紅軍已有13個軍,在國民黨統治薄弱的幾省邊界地區,先后建立大小15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有幾萬、幾十萬農民團結在共產黨周圍。在10年中,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大屠殺下積累的創痛和仇恨是很難淡忘的……中國要實現全民族的抗日戰爭,確實離不開蔣介石這個掌握著全國政權、主要軍事力量受到國際承認的最大政治力量。(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沖及《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抉擇》【尺析歷史】(1)以上圖片分別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重要節點。任選一張圖片說說其反映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2)“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道路抉擇”。根據材料二和所學史實對此進行論證。(3)歸納年代尺中這些理論成果的共同地位,并思考這些理論成果的發展歷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答案】(1)① 圖1反映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圖2反映的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③圖3反映的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得到激發,農民踴躍參軍參戰,掀起支援前線的熱潮。(2)①民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② 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具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啟示:要立足國情;要有務實求真、開拓創新的精神等。【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圖1反映的是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當權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圖2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圖3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使解放區的地主階級被消滅了,農民被充分地發動起來,從而極大地鞏固了解放區,援助了人民解放戰爭。(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大革命失敗后,面臨國民黨血腥屠殺,發動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27年,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起義開始時,他們攻占了一些縣城,但由于城市里敵人的力量強大,工農革命軍損失嚴重。毛澤 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于是,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向井岡山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 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共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1934年,“左”傾錯誤導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在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兩黨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了全民族抗戰。(3)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① 圖1反映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圖2反映的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③圖3反映的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得到激發,農民踴躍參軍參戰,掀起支援前線的熱潮。(2)①國民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② 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具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啟示:要立足國情;要有務實求真、開拓創新的精神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圍繞“中國共產黨”,考查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土地改革、國共合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2020·臺州模擬)古老的建筑映射了歷史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臺州府城墻,又稱江南長城、臨海古長城,始建于東晉,歷史上曾多次拆毀、重建及修繕,元朝時期臺州府城墻以其____、____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2012年11月,由臺州府城墻等組成的“中國明清城墻”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曾被中國古建筑學家羅哲文先生贊譽為北京八達嶺等處長城的“師范”和“藍本”。材料二:臺州府城墻示意圖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從地理角度分析該城墻有何功能?完成材料一填空并說明理由。(2)根據所學知識列舉明朝臺州府城墻防御外敵最可能的人物實例及其對當時的影響。(3)材料三中建筑物被譽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見證者”,結合相關史實說明理由。【答案】(1)①防御:北靠北固山,西南兩面臨靈江,易守難攻,有利于防御敵人進攻。②防洪:西南面臨靈江,有利于夏季防洪。(2)戚繼光抗倭,使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保護了當地百姓安居樂業。(3)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天安門前爆發,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五四運動;新中國的誕生;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臺州府城墻,又稱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全長6000余米,現存5000余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巖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易守難攻,有利于防御敵人進攻。臺州府城墻始建于東晉,歷史上曾多次拆毀、重建及修繕,元朝時期臺州府城墻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甕城,是一座具有軍事防御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墻。(2)明朝中后期,因為海防松弛,倭患嚴重,政府任用了戚繼光等人抗倭,最終肅清了倭患,保護了沿海地區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3)1919年5月4日爆發于北京天安門的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1949年開國大典在天安門舉行,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故答案為:(1)①防御:北靠北固山,西南兩面臨靈江,易守難攻,有利于防御敵人進攻。②防洪:西南面臨靈江,有利于夏季防洪。(2)戚繼光抗倭,使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保護了當地百姓安居樂業。(3)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天安門前爆發,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圍繞“建筑”,考查長城、戚繼光抗倭、五四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相關知識。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1 / 1浙江省臺州市2020年中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三)(歷社部分)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2020·臺州模擬)中國地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的是( )A.秦嶺—淮河一線B.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C.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D.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2.(2020·臺州模擬)西班牙是是世界著名旅游島。下圖為西班牙位置示意圖,由圖可知( )A.西班牙位于歐洲南部,西北鄰法國B.西班牙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西班牙位于熱帶、中緯度D.西班牙西臨大西洋,南接直布羅陀海峽3.(2020·臺州模擬)我國古代詩歌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知識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描的是我國西北地區②“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的原因是天山海拔高,氣溫低③“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 反映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反映了我國地勢東高西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2020·臺州模擬)當歐洲地中海沿岸的陽光、大海、沙灘為特色的旅游度假區游客寥寥無幾時,下列現象最不可能會出現的是( )A.我國北方的人正在冰面上玩耍B.我國塔里木河正值一年中水量最少時期C.登山愛好者前往瑞士山區D.馬賽人在水草豐美的南方游走放牧5.(2020·臺州模擬)“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這首詩贊頌的民族英雄是( )A.戚繼光 B.鄭成功 C.關天培 D.鄧世昌6.(2020·臺州模擬)歷史人物總是與歷史事件相關聯,下列歷史人物和事件搭配正確的是( )A.唐太宗——開創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B.成吉思汗——統一中國,建立元朝C.耶律阿保機——建立金國,滅亡遼國D.康熙帝——領導雅克薩之戰7.(2020·臺州模擬)船是一種載體,它承載著一段段興衰榮辱。下列關于“船”的評述不合理是( )①“鄭和寶船”:航海壯舉,加強中國和歐亞各國的友好關系②“示威南京的英艦”:簽訂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嘉興南湖紅船”:開天辟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④“哥倫布船隊”:發現了美洲,也帶去了災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2020·臺州模擬)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競選演講中說:“美國的真正天賦在于,它懂得改變。”19世紀60年代,美國所進行的一次重大“改變”的主要目的是( )A.廢除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國家B.廢除黑人奴隸制度,維護國家統一C.發展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D.驅逐英國殖民者,建立獨立國家9.(2020·臺州模擬)對下列各政治制度示意圖解讀錯誤的是( )A.圖1是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秦始皇最早建立縣制B.圖2是美國聯邦政府機構,主要受到盧梭三權分立思想的影響C.圖3是西歐封建制度,使得西歐國家管理井井有條,少有戰爭D.圖4反映的皇帝直接管轄六部的政治體制從明朝開始10.(2020·臺州模擬)下列示意圖告訴我們( )①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會自食惡果 ②要保護水資源這一非可再生資源③人類活動都會導致生態環境問題惡化 ④人類活動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30分)11.(2020·臺州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為支援疫情防控,保證當地市場供應,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從內蒙古緊急采購130噸馬鈴薯,發往武漢。內蒙古的烏蘭察布是我國馬鈴薯的主要產區,被譽為“中國薯都”。材料一:材料二:(1)描述烏蘭察布的地理位置特征。(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自然環境對烏蘭察布生產馬鈴薯的有利影響。(3)結合材料,分析烏蘭察布成為我國馬鈴薯主產區的社會經濟條件。12.(2020·臺州模擬)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閱讀相關材料,回答問題。【圖說歷史】圖1 圖2 圖3【文匯歷史】材料二: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黨”名義下共產黨員從近6萬人迅速減少到1萬多人,中國共產黨正面臨被瓦解和消滅的危險。……1930年初,紅軍已有13個軍,在國民黨統治薄弱的幾省邊界地區,先后建立大小15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有幾萬、幾十萬農民團結在共產黨周圍。在10年中,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大屠殺下積累的創痛和仇恨是很難淡忘的……中國要實現全民族的抗日戰爭,確實離不開蔣介石這個掌握著全國政權、主要軍事力量受到國際承認的最大政治力量。(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沖及《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抉擇》【尺析歷史】(1)以上圖片分別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重要節點。任選一張圖片說說其反映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2)“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期間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他們從實際出發作出正確的道路抉擇”。根據材料二和所學史實對此進行論證。(3)歸納年代尺中這些理論成果的共同地位,并思考這些理論成果的發展歷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13.(2020·臺州模擬)古老的建筑映射了歷史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臺州府城墻,又稱江南長城、臨海古長城,始建于東晉,歷史上曾多次拆毀、重建及修繕,元朝時期臺州府城墻以其____、____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2012年11月,由臺州府城墻等組成的“中國明清城墻”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曾被中國古建筑學家羅哲文先生贊譽為北京八達嶺等處長城的“師范”和“藍本”。材料二:臺州府城墻示意圖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從地理角度分析該城墻有何功能?完成材料一填空并說明理由。(2)根據所學知識列舉明朝臺州府城墻防御外敵最可能的人物實例及其對當時的影響。(3)材料三中建筑物被譽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見證者”,結合相關史實說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秦嶺—淮河一線 是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是我國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是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第一級階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為主;第二級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第三階梯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2.【答案】D【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位于歐洲南部,東北鄰法國;西班牙位于北半球、東半球;西班牙位于亞熱帶、中緯度;西班牙西臨大西洋,南接直布羅陀海峽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3.【答案】A【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并且向海洋傾斜,這種地勢,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形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景色.其他說法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習地理,能使我們進一步熟悉生存的環境,學會辨認方位,知道天氣的變化,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民情,進而提高對生活的適應能力。4.【答案】C【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中出現的現象發生在北半球的冬季。此時,我國的北方人正在冰面上玩耍;塔里木河正值一年中水量最少的時期,甚至是斷流期;馬賽人在水草豐美的南方游走放牧。瑞士是登山愛好者的天堂,但在冬季山區被冰雪覆蓋,不利于登山活動。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歐洲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其特點是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該地區夏季游客多. 冬季游客較少。5.【答案】B【知識點】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題目中關鍵信息是“荷夷”,根據已學知識可知,在明清抗擊外國侵略的斗爭中,鄭成功于1662年打敗了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并對臺灣的開發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A項戚繼光抗擊的是日本侵略者,不符合題意;B項鄭成功是題干詩歌贊頌的民族英雄,符合題意;C項關天培抗擊的是英軍,不符合題意;D項鄧世昌抗擊日軍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相關內容,主要考查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6.【答案】D【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蒙古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A項唐太宗——開創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搭配不正確,隋朝創立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加以完善,隋煬帝創立科舉制,不符合題意;B項成吉思汗——統一中國,建立元朝搭配不正確,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不符合題意;C項耶律阿保機——建立金國,滅亡遼國搭配不正確,耶律阿保機建立了契丹,后來改稱遼,努爾哈赤建立的是后金政權,不符合題意;D項康熙帝——領導雅克薩之戰搭配正確,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中國的領土上,燒殺搶掠。清朝前期,康熙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打退俄國的進攻,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東段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搭配。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7.【答案】A【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鴉片戰爭;中國共產黨成立;新航路開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鄭和寶船”,代表鄭和下西洋,其意義:是航海壯舉,加強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②“示威南京的英艦”,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嘉興南湖紅船”,代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其意義:開天辟地,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④“哥倫布船隊”,其影響:發現了美洲,也帶去了災難。故④正確,①②③錯誤。A項①②③評述不合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與船有關的我國歷史事件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解讀材料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對歷史知識的識記。8.【答案】B【知識點】資本主義的擴張【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19世紀中期,圍繞著奴隸制的廢存問題,美國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1861年3月,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林肯就任美國總統,南方一些州借此宣布獨立,并挑起了內戰,林肯為了維護國家統一,領導人民進行南北戰爭并取得勝利。ACD三項均與題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題意;B項廢除黑人奴隸制度,維護國家統一是19世紀60年代,美國所進行的一次重大“改變”的主要目的,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美國的南北戰爭的主要目的,要求具備運用所學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9.【答案】D【知識點】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漢以后長期發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唐朝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負責草擬、頒布皇帝的詔書;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無事不總”,負責執行國家的政令。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長官均稱尚書,六部分領各種政治事務。ABC三項解讀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圖4反映的皇帝直接管轄六部的政治體制從明朝開始解讀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0.【答案】D【知識點】我國環境問題【解析】【分析】題干示意圖告訴我們:人類對自然的過度開發會自食惡果,人類活動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①④理解正確。②要保護水資源這一非可再生資源題干示意圖不能體現,③人類活動都會導致生態環境問題惡化說法錯誤,②③不符合題意。D項①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的環境問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題干示意圖。11.【答案】(1)①41°N——43.2°N,111°E——114°E(誤差不超過0.3°)②位于中國北方,內蒙古中部。(2)①圖中烏蘭察布位于我國北部內蒙古,地處溫帶,滿足馬鈴薯喜涼爽的特點。②深居內陸,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滿足馬鈴薯耐干旱、喜光照的特點,適合種植馬鈴薯。(3)① 中該市鐵路交通發達,便于向外運輸馬鈴薯;②該市馬鈴薯歷史悠久,說明種植經驗豐富;③1994年實現“進退還”戰略開始,種植面積擴大,說明國家政策的支持。【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烏蘭察布的位于①41°N——43.2°N,111°E——114°E(誤差不超過0.3°)②位于中國北方,內蒙古中部。(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①圖中烏蘭察布位于我國北部內蒙古,地處溫帶,滿足馬鈴薯喜涼爽的特點。②深居內陸,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滿足馬鈴薯耐干旱、喜光照的特點,適合種植馬鈴薯。(3)、結合材料可知,①圖中該市鐵路交通發達,便于向外運輸馬鈴薯;②該市馬鈴薯歷史悠久,說明種植經驗豐富;③1994年實現“進退還”戰略開始,種植面積擴大,說明國家政策的支持。【點評】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等。12.【答案】(1)① 圖1反映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圖2反映的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③圖3反映的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得到激發,農民踴躍參軍參戰,掀起支援前線的熱潮。(2)①民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② 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具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啟示:要立足國情;要有務實求真、開拓創新的精神等。【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工農武裝割據;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圖1反映的是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當權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圖2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圖3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使解放區的地主階級被消滅了,農民被充分地發動起來,從而極大地鞏固了解放區,援助了人民解放戰爭。(2)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大革命失敗后,面臨國民黨血腥屠殺,發動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1927年,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起義,起義開始時,他們攻占了一些縣城,但由于城市里敵人的力量強大,工農革命軍損失嚴重。毛澤 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于是,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向井岡山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 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是中共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1934年,“左”傾錯誤導致革命失利,中共中央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在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兩黨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了全民族抗戰。(3)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問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為:(1)① 圖1反映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圖2反映的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③圖3反映的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得到激發,農民踴躍參軍參戰,掀起支援前線的熱潮。(2)①國民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血腥屠殺,中共選擇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② 1937年,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共實現與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3)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具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啟示:要立足國情;要有務實求真、開拓創新的精神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圍繞“中國共產黨”,考查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土地改革、國共合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3.【答案】(1)①防御:北靠北固山,西南兩面臨靈江,易守難攻,有利于防御敵人進攻。②防洪:西南面臨靈江,有利于夏季防洪。(2)戚繼光抗倭,使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保護了當地百姓安居樂業。(3)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天安門前爆發,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知識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五四運動;新中國的誕生;近代前夜危機【解析】【分析】(1)臺州府城墻,又稱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全長6000余米,現存5000余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巖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易守難攻,有利于防御敵人進攻。臺州府城墻始建于東晉,歷史上曾多次拆毀、重建及修繕,元朝時期臺州府城墻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甕城,是一座具有軍事防御與防洪雙重功能的府城城墻。(2)明朝中后期,因為海防松弛,倭患嚴重,政府任用了戚繼光等人抗倭,最終肅清了倭患,保護了沿海地區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3)1919年5月4日爆發于北京天安門的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1949年開國大典在天安門舉行,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故答案為:(1)①防御:北靠北固山,西南兩面臨靈江,易守難攻,有利于防御敵人進攻。②防洪:西南面臨靈江,有利于夏季防洪。(2)戚繼光抗倭,使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保護了當地百姓安居樂業。(3)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天安門前爆發,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圍繞“建筑”,考查長城、戚繼光抗倭、五四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等相關知識。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2020年中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三)(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臺州市2020年中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三)(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