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義烏市稠州中學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4月份(模擬)階段學力檢測試卷一、選擇題(本小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2020·義烏模擬)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從圖中所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有( )①圖中海拔最高處是F處②圖中小河的總體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③比例尺的數字式為1:10000④圖中H處為山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比例尺的換算、方向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可知,①圖中海拔最高處是M處;②根據給出的指向標判斷,圖中小河的總體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③圖中比例尺已經給出,文字式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千米,轉化為數字式為1:100000;④圖中H處等高線凸向低處,說明該處為山脊。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的換算、方向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能力。2.(2020·義烏模擬)閱讀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省的簡稱是黔B.乙圖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C.丙省位于華北平原D.丁圖山脈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答案】D【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輪廓及其簡稱、重要地形區分布、重要地理分界線。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省是甘肅省,它的簡稱是甘或隴;乙圖山脈是大興安嶺,它是我國地勢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丙省是山西省,位于黃土高原;丁圖山脈是秦嶺,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劃輪廓及其簡稱、重要地形區分布、重要地理分界線的識記。3.(2020·義烏模擬)讀沿36°N緯線所示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圖,對于②區域環境特點的描述,合理的是( )A.水上都市 B.耕海牧魚 C.山地之國 D.沙漠綠洲【答案】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典型區域的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結合圖示的經度分布判斷,①位于朝鮮半島南部;②位于日本。兩地之間的海域為日本海。根據所學知識判斷, 對于②區域環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耕海牧漁。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典型區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4.(2020·義烏模擬)南宋時期,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行業藝人。據宋人周密《武林舊事》中記載,此時杭州的“小經濟”多達上百種,其中就專門有“剪鏃花樣”。從史料的表現形式看,《武林舊事》的記載屬于( )A.實物資料 B.文獻資料 C.口述資料 D.第一手資料【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史料按表現形式可分為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三類。文獻史料是距離要研究的時代較近的人所寫的史書,是研究當時的重要史料;實物資料是實際存在的有關歷史的、真實存在的東西作為資料;口述史料是指通過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錄音形式,也可以是文字形式。第一手資料是指自己直接經過搜集整理和直接經驗所得。《武林舊事》的記載屬于文獻資料。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史料的問題。歷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實反應歷史面貌的信息,如遺跡遺物等,史研究歷史最有力的證據。二手史料如回憶錄、后人的記載等,需要考據佐證,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史學研究的史料來對待,但是必須謹慎使用。5.(2020·義烏模擬)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查閱的資料書目:《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聊齋志異》。據此判斷,該同學探究的主題是( )A.唐詩 B.宋詞 C.元曲 D.明清小說【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聊齋志異》屬于明清小說。ABC三項和“《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聊齋志異》”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明清小說是該同學探究的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清小說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主流: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6.(2020·義烏模擬)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與下圖中①②③對應的朝代是(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A.商朝、秦朝、三國 B.隋朝、唐朝、元朝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國【答案】A【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并結合示意圖分析可知,我國古代朝代更替先后順序的口訣為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西漢和東漢);三分魏蜀吳(三國),二晉(西晉和東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五代十國)傳;宋(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與圖中①②③對應的朝代是商朝、秦朝、三國。A項商朝、秦朝、三國與題干圖中①②③對應,符合題意;BCD三項與題干圖中①②③不對應,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7.(2020·義烏模擬)大安寺塔是義烏境內現存最早的磚木結構建筑,宋大觀四年(1110年)建造,明永樂年間頂層倒塌,重新修復。2019年10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安寺塔可能見證了 ( )①休養生息,文景之治 ②郾城大捷,宋金對峙 ③房謀杜斷,貞觀之治 ④倭寇作亂,厲行海禁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①休養生息,文景之治出現在西漢初年,②郾城大捷,宋金對峙發生在宋朝,③房謀杜斷,貞觀之治出現在唐朝,④倭寇作亂,厲行海禁發生在明朝時期。故②④發生在“宋大觀四年——明永樂年間”,符合題意。C項②④發生在“宋大觀四年——明永樂年間”,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中的“宋大觀四年(1110年)建造,明永樂年間頂層倒塌,重新修復”。8.(2020·義烏模擬)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研究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可以查閱的是( )A.《傷寒雜病淪》 B.《天工開物》C.《齊民要術》 D.《本草綱目》【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A項《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被后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不符合題意;B項《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符合題意;C項《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不符合題意;D項《本草綱目》是一部藥物學著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明代《天工開物》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編寫的《天工開物》。9.(2020·義烏模擬)14—16世紀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為迎來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在思想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A.啟蒙運動 B.文藝復興C.新航路的開辟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歐洲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運動,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群星爭艷、人才濟濟的光輝時代;文藝復興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促使人們思想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ACD三項都不是14—16世紀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為迎來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在思想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不符合題意;B項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為迎來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在思想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的相關知識。重點識記文藝復興的內容與影響。10.(2020·義烏模擬)下列表述與歷史事實不相符的有( )①羅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②《權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③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 ④《拿破侖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法中蘊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對后世影響很大,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深遠,正是在全面繼承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近代很多西方國家的法律基礎。拿破侖制訂和頒布的《拿破侖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故羅馬法是近代很多國家法律的基礎、《拿破侖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與歷史事實相符。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的是《權利法案》。C項②③表述與歷史事實不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以法治發展見證文明進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羅馬法、《權利法案》、1787年聯邦憲法和《拿破侖法典》。理解并識記羅馬法、《權利法案》、1787年聯邦憲法和《拿破侖法典》的相關史實。11.(2020·義烏模擬)1936年12月25日,《盛京時報》挑峻南京政府武力解決事變叫器“包圍陜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陰謀的是( )A.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B.發起北伐戰爭C.召開遵義會議 D.召開中共七大【答案】A【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依據題干“1936 年 12 月 25 日”和“《盛京時報》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決事變,叫囂‘包圍陜西’‘玉石俱焚’”,結合所學知識,西安事變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面對國民政府內部親日派擴大內戰的陰謀,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A項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BC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信息,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知識的識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2.(2020·義烏模擬)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輸入“近代重慶”一詞,顯示的信息可能有( )①日軍占領上海后國民政府遷至重慶 ②重慶談判國民黨代表拒絕在協定上簽字③日軍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于重慶舉行 ④日軍侵華期間多次對重慶進行戰略轟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析】【分析】1937年12月,日軍攻陷中國首都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把重慶作為戰時陪都,①正確。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經過40多天的艱苦談判,10月10日,國民黨被迫同中國共產黨正式簽署國共雙方代表《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也就是著名的《雙十協定》,使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權,②錯誤。日本是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艦上向國民政府遞交投降書的,③錯誤。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重慶大轟炸發生在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期間,日本對中華民國戰時首都重慶進行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據不完全統計,在5年間日本對重慶進行轟炸218次;④正確。D項①④符合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重慶的相關史實。解答本題關鍵是審清題意,明確答題角度是近代重慶的歷史,然后依據教材知識作答。13.(2020·義烏模擬)某抗日將領在一次戰役時寫給妻子的信說:“新秋入序,暑氣漸消,尤以夜間氣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而……昨日,又由日運來援軍五萬余口……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敵人雖有大部援軍,無法登陸……寇日內再不解決,或即參加戰斗也。”這位將領參加的戰役是( )A.淞滬會戰 B.賀勝橋戰役 C.百團大戰 D.臺兒莊戰役【答案】A【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據材料“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浦江下游屬于上海地區,故這位將領參加的戰役是淞滬會戰。A項淞滬會戰是題干將領參加的戰役,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材料信息,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調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的關鍵信息是“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14.(2019·浙江模擬)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也承載著歷史的信息。請按時間對以下對聯排序( )①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②走計劃建設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鋒③萬紫千紅增特色,三通兩制促和平④五項原則贏世界,梅開三度譜華章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答案】B【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開國大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所以項①歌頌的正是新中國的成立。 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經濟建設。我國1953年實行一五計劃,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1956年,國家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②指的是一五計劃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三通”是指臺灣海峽兩岸之間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其初步實現是在80年代初,“兩制”是指“一國兩制”方針,③反映的是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情況。“五項原則贏世界”指的是周恩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逐漸成為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梅開三度譜華章”指的是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取得重大進展,表現在:恢復在聯合國合法權利,恢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以及中日、中美建交,④反映的是新中國的外交成就。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5.(2020·義烏模擬)1939~1945年間,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包括( )①凡爾登戰役 ②斯大林格勒戰役 ③日本偷裝珍珠港 ④諾曼底登陸成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①凡爾登戰役發生在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②斯大林格勒戰役發生在1942——1943年,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③日本偷裝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④諾曼底登陸成功發生在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東西兩面夾擊之中。D項②④是1939~1945年間,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39~1945年間,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16.(2020·義烏模擬)各國面對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采取的舉措各不相同,有人形象的比喻:“當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國是萎縮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上述比喻最能反映當今世界呈現的趨勢是( )A.政治多極化 B.經濟全球化C.文化多元化 D.和平與發展主題【答案】A【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 美國是萎縮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這說明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的發展趨勢,A符合題意,正確。BC不符合題意,題文材料體現的是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沒有體同經濟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D不符合題意,題文沒有體現當今世界的主題。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世界多極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世界多極化使多種國際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國家都難以單獨主宰世界事務。這有利于各國通過協商解決各種問題,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17.(2020·義烏模擬)2020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多年來,西藏自治區人民守望相助、和諧共處,取得了輝煌成就。這體現了我國(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B.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C.民主改革已成為國家當前中心工作D.各民族之間相互融合,已沒有任何差異【答案】B【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解析】【分析】 多年來,西藏自治區人民守望相助、和諧共處,這體現我國形成并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B符合題意,正確。A錯誤,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C錯誤,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D錯誤,各民族之間事實上的差異仍然存在。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民族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18.(2020·義烏模擬)智能機器人、VR(虛擬現實)、R導航、聰明廁所、無人超市等時下流行的科技元素在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陸續亮相,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B.我國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C.我國已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D.我國各領域科技創新水平都領先世界【答案】A【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題文材料中的科技創新成果在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陸續亮相并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這體現了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A符合題意,正確。BC錯誤,選項中的目標我國還沒有實現。D錯誤,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而不是各領域領先世界。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的作用我國科技現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創新讓生活更美好。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19.(2020·義烏模擬)見下側漫畫,“人民監督員”這一角色有利于( )①防止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權力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③公民積極參與法治建設,公正司法④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漫畫體現的是人民監督員行使監督權,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說明 “人民監督員”這一角色有利于防止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權力,有助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還能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 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③錯誤,公正司法是司法機關的職責,不是公民的權力。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監督權和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實行民主監督,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20.(2020·義烏模擬)偉大的目標在召喚,從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華民族將一張藍圖繪到底。下列對這張美好藍圖所示邏輯的描述,正確的是( )A.擺脫全面貧困→解決溫飽問題→達到小康水平B.達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D.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答案】C【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理解正確。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大題,共50分。)21.(2020·義烏模擬)為支援疫情防控,保證當地市場供應,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從內蒙古緊急采購130噸馬鈴薯,發往武漢。內蒙古的烏蘭察布是我國馬鈴薯的主要產區,被譽為“中國薯都”。(1)描述烏蘭察布的地理位置。(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自然環境對烏蘭察布市生產馬鈴薯的有利影響。(3)結合材料,分析烏蘭察布市成為我國馬鈴薯主產區的社會經濟條件。【答案】(1)①41°N—43.2°N,111°E—114°E(誤差不超過0.3°)②位于中國的北方,內蒙古中部。(“中國的北方地區”不得分)(2)①圖中烏蘭察布地處北溫帶,氣溫較涼爽,滿足馬鈴薯喜涼爽的特點。(2分)②深居內陸,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滿足馬鈴薯耐干旱、喜光照的特點,適合種植馬鈴薯。(3)①該市鐵路交通發達,便于向外運輸馬鈴薯;②該市馬鈴薯歷史悠久,說明種植經驗豐富;③1994年開始實現“進退還”戰略,種植面積擴大,說明國家政策的支持。【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方面作答即可。故答案為:①41°N—43.2°N,111°E—114°E(誤差不超過0.3°)②位于中國的北方,內蒙古中部。(“中國的北方地區”不得分)(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烏蘭察布市生產馬鈴薯的有利自然條件是:①圖中烏蘭察布地處北溫帶,氣溫較涼爽,滿足馬鈴薯喜涼爽的特點。②深居內陸,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滿足馬鈴薯耐干旱、喜光照的特點,適合種植馬鈴薯。(3)根據材料可知,烏蘭察布市成為我國馬鈴薯主產區的社會經濟條件是:①該市鐵路交通發達,便于向外運輸馬鈴薯;②該市馬鈴薯歷史悠久,說明種植經驗豐富;③1994年開始實現“進退還”戰略,種植面積擴大,說明國家政策的支持。【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水文,資源等方面回答。一個地區適宜發展某種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社會經濟條件是政策,交通,市場,勞動力,科技。22.(2020·義烏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古代朝代制度示意圖材料二:(美國)一場偉大的革命已經發生——這一革命的發生不是由于任何現存國家的力量變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個新地區出現了一個新的種類的新國家。……在設計一個由人來統治人的政府時,最大的困難在于:你必須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統治者;其次要強制政府控制自己。材料三:見下圖(1)請分別寫出上述朝代示意圖所展現的創新制度。(2)材料二中“新的種類的新國家”的含義是什么?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說美國1787年憲法是如何“強制政府控制自己”的?(3)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綜合上述資料,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論證。(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答案】(1)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2)含義:“新的種類的新國家”是指美國成為總統制共和制國家(或聯邦制國家);“控制自己”:政府內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約平衡。(或者總統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權,三者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學習手冊》P108)(3)①歷史上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或隋朝三省六部制,或元朝行省制度);②美國通過《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共和制政體,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和發展;(或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君主專制演進的掌握。觀察材料一圖示,圖示一是秦的三公九卿,圖示二是隋唐三省六部制,圖示三是元朝開創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據此依次進行作答即可。(2)本題考查近代美國民主制度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和概括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結合所學可知,根據1787年憲法,獨立后的美國實行總統制共和政體,故而得出其答案。第二小問,1787年憲法規定中央政府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體現了分權制衡的原則,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3)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綜合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史論結合,論證嚴密即可。如:①歷史上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或隋朝三省六部制,或元朝行省制度);②美國通過《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共和制政體,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和發展;(或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故答案為:(1)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2)含義:“新的種類的新國家”是指美國成為總統制共和制國家(或聯邦制國家);“控制自己”:政府內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約平衡。(或者總統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權,三者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3)①歷史上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或隋朝三省六部制,或元朝行省制度);②美國通過《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共和制政體,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和發展;(或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今中外的制度創新的相關知識。綜合性較強,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23.(2020·義烏模擬)當代青年,應補足精神之鈣,讓愛國主義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文中指出:強化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分裂祖國的言行開展堅決斗爭。(1)卡片1和卡片2分別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 兩事件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說明當時的中國面臨著怎樣的歷史任務?(2)結合材料一二說說為什么要讓愛國主義成為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之力?【答案】(1)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都面臨外來(日本)侵略的民族危機(或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受到侵犯等);反對帝國主義(或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示例:面對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挫折,青年學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發起了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在全國愛國群眾巨大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職務,拒絕合約簽字,取得運動初步勝利。日本妄圖策劃華北獨立,面對危局,愛國青年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發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一國兩制的前提是一個中國,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是港獨思潮存在的重要因素;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具體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香港應加強青年學生的愛國愛港教育,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港獨。綜上所述,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要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之力。【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可知,這場愛國運動是五四運動。據材料二“1935年12月9日......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青年學生涌上街頭......”可知是著名的一二 九運動。根據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中國外交的失敗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爆發;一二 九運動爆發的背景是華北事變后,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之后學生進行游行示威,發起一二 九運動,所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爆發的共同背景是都面臨外來侵略的民族危機。說明當時的中國反對帝國主義是面臨的主要歷史任務。(2)本題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面對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挫折,青年學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發起了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在全國愛國群眾巨大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職務,拒絕合約簽字,取得運動初步勝利。日本妄圖策劃華北獨立,面對危局,愛國青年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發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一國兩制的前提是一個中國,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是港獨思潮存在的重要因素;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具體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香港應加強青年學生的愛國愛港教育,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港獨。綜上所述,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要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之力。故答案為:(1)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都面臨外來(日本)侵略的民族危機(或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受到侵犯等);反對帝國主義(或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示例:面對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挫折,青年學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發起了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在全國愛國群眾巨大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職務,拒絕合約簽字,取得運動初步勝利。日本妄圖策劃華北獨立,面對危局,愛國青年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發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一國兩制的前提是一個中國,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是港獨思潮存在的重要因素;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具體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香港應加強青年學生的愛國愛港教育,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港獨。綜上所述,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要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之力。【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的史實。24.(2020·義烏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汽車工業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汽車生產大國。當前,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具有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節約能源等優點。材料二: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上,浙江名列全國第三。浙江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加強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創新,集中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為我省做強做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搶占了先機;出臺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體實施方案》,每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經費就近3億元;浙江省的充電設施建設也加快推進,已建成充換電站281個,充電樁3472個。(1)結合所學,指出世界汽車工業和中國汽車工業分別起步于什么歷史事件?(2)聯系材料二,分析浙江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3)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體現了一種怎樣的發展觀?聯系材料,從資源、環境國情角度分析,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意義。【答案】(1)第二次工業革命,一五計劃(2)國家政策的支持;重視科技創新;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3)科學發展觀或可持續發展觀資源角度:我國資源人均占有量少,資源利用率低,破壞浪費嚴重,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資源短缺。環境角度:我國環境問題嚴峻,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知識點】工業革命;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1)根據歷史知識, 世界汽車工業起步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汽車工業起步于一五計劃。(2)分析材料可知 浙江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的原因可以從國家政策的支持;重視科技創新;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回答即可。(3) 發展新能源汽車體現了科學的發展觀和綠色發展理念。 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意義,資源角度可以從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資源短缺現狀等方面回答。環境角度可以從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發展低碳經濟,節能減排等角度回答。【點評】本題考查對工業革命,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可持續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25.(2020·義烏模擬)疫情期間,兩則新聞引發國人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聞一:【困境中援手】2020年2月6日日本向武漢捐贈醫療物資時,日本漢語水平考試 HSK 事務所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讓國人想起盛唐高僧鑒真。再后來四家日本機構聯合捐贈防護服,一句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 又讓國人記起高中語文教材上的《詩經·秦風·無衣》。以華夏文明風度來致意疫情下的中國,日方的友善憑借短短十六字,一時間圈粉無數。新聞二:【病毒中逆行】2020年1月20日,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坐上赴武漢的G1022次高鐵,奔向防疫第一線。(1)日本援助物資上引用的詩句,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怎樣的特點?(2)網友“一介草民”對新聞一評論說,“不就是一句古詩嘛,有什么好自豪的”,請你結合“中華文化根”相關知識予以評析。(3)根據新聞二,你從鐘南山院士的身上感悟到了哪些民族精神?請結合“高揚民族精神”相關知識談談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答案】(1)源遠流長(2)這句評論沒有堅持文化自信,是錯誤的。因為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③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3)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任意兩個)做法:①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身忘死。②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無私奉獻。③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能夠勤勤懇懇、任勞任怨。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 日本援助物資上引用中國的詩句,這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2)網友的評論是錯誤的。原因可以從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等方面回答即可。(3)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有愛國主義, 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中學生的做法可以從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身忘死。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無私奉獻。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能夠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精神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義烏市稠州中學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4月份(模擬)階段學力檢測試卷一、選擇題(本小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2020·義烏模擬)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從圖中所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有( )①圖中海拔最高處是F處②圖中小河的總體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③比例尺的數字式為1:10000④圖中H處為山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0·義烏模擬)閱讀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省的簡稱是黔B.乙圖山脈是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C.丙省位于華北平原D.丁圖山脈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3.(2020·義烏模擬)讀沿36°N緯線所示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圖,對于②區域環境特點的描述,合理的是( )A.水上都市 B.耕海牧魚 C.山地之國 D.沙漠綠洲4.(2020·義烏模擬)南宋時期,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行業藝人。據宋人周密《武林舊事》中記載,此時杭州的“小經濟”多達上百種,其中就專門有“剪鏃花樣”。從史料的表現形式看,《武林舊事》的記載屬于( )A.實物資料 B.文獻資料 C.口述資料 D.第一手資料5.(2020·義烏模擬)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查閱的資料書目:《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聊齋志異》。據此判斷,該同學探究的主題是( )A.唐詩 B.宋詞 C.元曲 D.明清小說6.(2020·義烏模擬)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與下圖中①②③對應的朝代是(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局部)A.商朝、秦朝、三國 B.隋朝、唐朝、元朝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國7.(2020·義烏模擬)大安寺塔是義烏境內現存最早的磚木結構建筑,宋大觀四年(1110年)建造,明永樂年間頂層倒塌,重新修復。2019年10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安寺塔可能見證了 ( )①休養生息,文景之治 ②郾城大捷,宋金對峙 ③房謀杜斷,貞觀之治 ④倭寇作亂,厲行海禁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8.(2020·義烏模擬)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研究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可以查閱的是( )A.《傷寒雜病淪》 B.《天工開物》C.《齊民要術》 D.《本草綱目》9.(2020·義烏模擬)14—16世紀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為迎來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在思想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A.啟蒙運動 B.文藝復興C.新航路的開辟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0.(2020·義烏模擬)下列表述與歷史事實不相符的有( )①羅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 ②《權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③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 ④《拿破侖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0·義烏模擬)1936年12月25日,《盛京時報》挑峻南京政府武力解決事變叫器“包圍陜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陰謀的是( )A.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B.發起北伐戰爭C.召開遵義會議 D.召開中共七大12.(2020·義烏模擬)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輸入“近代重慶”一詞,顯示的信息可能有( )①日軍占領上海后國民政府遷至重慶 ②重慶談判國民黨代表拒絕在協定上簽字③日軍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于重慶舉行 ④日軍侵華期間多次對重慶進行戰略轟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2020·義烏模擬)某抗日將領在一次戰役時寫給妻子的信說:“新秋入序,暑氣漸消,尤以夜間氣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而……昨日,又由日運來援軍五萬余口……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敵人雖有大部援軍,無法登陸……寇日內再不解決,或即參加戰斗也。”這位將領參加的戰役是( )A.淞滬會戰 B.賀勝橋戰役 C.百團大戰 D.臺兒莊戰役14.(2019·浙江模擬)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也承載著歷史的信息。請按時間對以下對聯排序( )①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②走計劃建設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鋒③萬紫千紅增特色,三通兩制促和平④五項原則贏世界,梅開三度譜華章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15.(2020·義烏模擬)1939~1945年間,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包括( )①凡爾登戰役 ②斯大林格勒戰役 ③日本偷裝珍珠港 ④諾曼底登陸成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2020·義烏模擬)各國面對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采取的舉措各不相同,有人形象的比喻:“當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國是萎縮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上述比喻最能反映當今世界呈現的趨勢是( )A.政治多極化 B.經濟全球化C.文化多元化 D.和平與發展主題17.(2020·義烏模擬)2020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多年來,西藏自治區人民守望相助、和諧共處,取得了輝煌成就。這體現了我國(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B.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C.民主改革已成為國家當前中心工作D.各民族之間相互融合,已沒有任何差異18.(2020·義烏模擬)智能機器人、VR(虛擬現實)、R導航、聰明廁所、無人超市等時下流行的科技元素在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陸續亮相,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B.我國已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C.我國已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D.我國各領域科技創新水平都領先世界19.(2020·義烏模擬)見下側漫畫,“人民監督員”這一角色有利于( )①防止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權力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③公民積極參與法治建設,公正司法④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20·義烏模擬)偉大的目標在召喚,從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華民族將一張藍圖繪到底。下列對這張美好藍圖所示邏輯的描述,正確的是( )A.擺脫全面貧困→解決溫飽問題→達到小康水平B.達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D.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大題,共50分。)21.(2020·義烏模擬)為支援疫情防控,保證當地市場供應,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從內蒙古緊急采購130噸馬鈴薯,發往武漢。內蒙古的烏蘭察布是我國馬鈴薯的主要產區,被譽為“中國薯都”。(1)描述烏蘭察布的地理位置。(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自然環境對烏蘭察布市生產馬鈴薯的有利影響。(3)結合材料,分析烏蘭察布市成為我國馬鈴薯主產區的社會經濟條件。22.(2020·義烏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古代朝代制度示意圖材料二:(美國)一場偉大的革命已經發生——這一革命的發生不是由于任何現存國家的力量變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個新地區出現了一個新的種類的新國家。……在設計一個由人來統治人的政府時,最大的困難在于:你必須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統治者;其次要強制政府控制自己。材料三:見下圖(1)請分別寫出上述朝代示意圖所展現的創新制度。(2)材料二中“新的種類的新國家”的含義是什么?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說美國1787年憲法是如何“強制政府控制自己”的?(3)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綜合上述資料,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論證。(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23.(2020·義烏模擬)當代青年,應補足精神之鈣,讓愛國主義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二: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文中指出:強化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分裂祖國的言行開展堅決斗爭。(1)卡片1和卡片2分別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 兩事件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說明當時的中國面臨著怎樣的歷史任務?(2)結合材料一二說說為什么要讓愛國主義成為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之力?24.(2020·義烏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汽車工業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汽車生產大國。當前,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具有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節約能源等優點。材料二: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上,浙江名列全國第三。浙江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加強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創新,集中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為我省做強做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搶占了先機;出臺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體實施方案》,每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經費就近3億元;浙江省的充電設施建設也加快推進,已建成充換電站281個,充電樁3472個。(1)結合所學,指出世界汽車工業和中國汽車工業分別起步于什么歷史事件?(2)聯系材料二,分析浙江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3)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體現了一種怎樣的發展觀?聯系材料,從資源、環境國情角度分析,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意義。25.(2020·義烏模擬)疫情期間,兩則新聞引發國人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聞一:【困境中援手】2020年2月6日日本向武漢捐贈醫療物資時,日本漢語水平考試 HSK 事務所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讓國人想起盛唐高僧鑒真。再后來四家日本機構聯合捐贈防護服,一句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 又讓國人記起高中語文教材上的《詩經·秦風·無衣》。以華夏文明風度來致意疫情下的中國,日方的友善憑借短短十六字,一時間圈粉無數。新聞二:【病毒中逆行】2020年1月20日,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坐上赴武漢的G1022次高鐵,奔向防疫第一線。(1)日本援助物資上引用的詩句,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怎樣的特點?(2)網友“一介草民”對新聞一評論說,“不就是一句古詩嘛,有什么好自豪的”,請你結合“中華文化根”相關知識予以評析。(3)根據新聞二,你從鐘南山院士的身上感悟到了哪些民族精神?請結合“高揚民族精神”相關知識談談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比例尺的換算、方向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可知,①圖中海拔最高處是M處;②根據給出的指向標判斷,圖中小河的總體流向是自西南向東北;③圖中比例尺已經給出,文字式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千米,轉化為數字式為1:100000;④圖中H處等高線凸向低處,說明該處為山脊。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比例尺的換算、方向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能力。2.【答案】D【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輪廓及其簡稱、重要地形區分布、重要地理分界線。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省是甘肅省,它的簡稱是甘或隴;乙圖山脈是大興安嶺,它是我國地勢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丙省是山西省,位于黃土高原;丁圖山脈是秦嶺,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劃輪廓及其簡稱、重要地形區分布、重要地理分界線的識記。3.【答案】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典型區域的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結合圖示的經度分布判斷,①位于朝鮮半島南部;②位于日本。兩地之間的海域為日本海。根據所學知識判斷, 對于②區域環境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耕海牧漁。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世界典型區域分布及自然人文特征的識記。4.【答案】B【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史料按表現形式可分為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三類。文獻史料是距離要研究的時代較近的人所寫的史書,是研究當時的重要史料;實物資料是實際存在的有關歷史的、真實存在的東西作為資料;口述史料是指通過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錄音形式,也可以是文字形式。第一手資料是指自己直接經過搜集整理和直接經驗所得。《武林舊事》的記載屬于文獻資料。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史料的問題。歷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實反應歷史面貌的信息,如遺跡遺物等,史研究歷史最有力的證據。二手史料如回憶錄、后人的記載等,需要考據佐證,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史學研究的史料來對待,但是必須謹慎使用。5.【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聊齋志異》屬于明清小說。ABC三項和“《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聊齋志異》”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明清小說是該同學探究的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明清小說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主流: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6.【答案】A【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并結合示意圖分析可知,我國古代朝代更替先后順序的口訣為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西漢和東漢);三分魏蜀吳(三國),二晉(西晉和東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五代十國)傳;宋(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與圖中①②③對應的朝代是商朝、秦朝、三國。A項商朝、秦朝、三國與題干圖中①②③對應,符合題意;BCD三項與題干圖中①②③不對應,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7.【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①休養生息,文景之治出現在西漢初年,②郾城大捷,宋金對峙發生在宋朝,③房謀杜斷,貞觀之治出現在唐朝,④倭寇作亂,厲行海禁發生在明朝時期。故②④發生在“宋大觀四年——明永樂年間”,符合題意。C項②④發生在“宋大觀四年——明永樂年間”,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中的“宋大觀四年(1110年)建造,明永樂年間頂層倒塌,重新修復”。8.【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總結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到農業和手工業等三十多個生產部門,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這部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A項《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被后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不符合題意;B項《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符合題意;C項《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不符合題意;D項《本草綱目》是一部藥物學著作,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明代《天工開物》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編寫的《天工開物》。9.【答案】B【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文藝復興是14世紀至16世紀歐洲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運動,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百花齊放、碩果累累、群星爭艷、人才濟濟的光輝時代;文藝復興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促使人們思想解放,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ACD三項都不是14—16世紀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為迎來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在思想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不符合題意;B項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為迎來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在思想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的相關知識。重點識記文藝復興的內容與影響。10.【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法中蘊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對后世影響很大,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深遠,正是在全面繼承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近代很多西方國家的法律基礎。拿破侖制訂和頒布的《拿破侖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故羅馬法是近代很多國家法律的基礎、《拿破侖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與歷史事實相符。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是美國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的是《權利法案》。C項②③表述與歷史事實不相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以法治發展見證文明進程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羅馬法、《權利法案》、1787年聯邦憲法和《拿破侖法典》。理解并識記羅馬法、《權利法案》、1787年聯邦憲法和《拿破侖法典》的相關史實。11.【答案】A【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依據題干“1936 年 12 月 25 日”和“《盛京時報》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決事變,叫囂‘包圍陜西’‘玉石俱焚’”,結合所學知識,西安事變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面對國民政府內部親日派擴大內戰的陰謀,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A項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BCD三項均不符合材料信息,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知識的識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2.【答案】D【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析】【分析】1937年12月,日軍攻陷中國首都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把重慶作為戰時陪都,①正確。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經過40多天的艱苦談判,10月10日,國民黨被迫同中國共產黨正式簽署國共雙方代表《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也就是著名的《雙十協定》,使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權,②錯誤。日本是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艦上向國民政府遞交投降書的,③錯誤。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重慶大轟炸發生在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期間,日本對中華民國戰時首都重慶進行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據不完全統計,在5年間日本對重慶進行轟炸218次;④正確。D項①④符合史實,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重慶的相關史實。解答本題關鍵是審清題意,明確答題角度是近代重慶的歷史,然后依據教材知識作答。13.【答案】A【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據材料“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浦江下游屬于上海地區,故這位將領參加的戰役是淞滬會戰。A項淞滬會戰是題干將領參加的戰役,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材料信息,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抗日戰爭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調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的關鍵信息是“匯山碼頭(黃浦江下游西岸)為我軍占領”。14.【答案】B【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重大歷史事件。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開國大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所以項①歌頌的正是新中國的成立。 為了有計劃的進行經濟建設。我國1953年實行一五計劃,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1956年,國家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②指的是一五計劃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三通”是指臺灣海峽兩岸之間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其初步實現是在80年代初,“兩制”是指“一國兩制”方針,③反映的是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情況。“五項原則贏世界”指的是周恩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逐漸成為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梅開三度譜華章”指的是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取得重大進展,表現在:恢復在聯合國合法權利,恢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以及中日、中美建交,④反映的是新中國的外交成就。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5.【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析】【分析】①凡爾登戰役發生在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②斯大林格勒戰役發生在1942——1943年,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③日本偷裝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④諾曼底登陸成功發生在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使法西斯德國陷入盟軍東西兩面夾擊之中。D項②④是1939~1945年間,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939~1945年間,歐洲戰場的重要轉折點。準確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16.【答案】A【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 美國是萎縮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這說明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的發展趨勢,A符合題意,正確。BC不符合題意,題文材料體現的是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沒有體同經濟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D不符合題意,題文沒有體現當今世界的主題。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世界多極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世界多極化使多種國際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國家都難以單獨主宰世界事務。這有利于各國通過協商解決各種問題,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17.【答案】B【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解析】【分析】 多年來,西藏自治區人民守望相助、和諧共處,這體現我國形成并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B符合題意,正確。A錯誤,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C錯誤,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D錯誤,各民族之間事實上的差異仍然存在。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民族關系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18.【答案】A【知識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解析】【分析】題文材料中的科技創新成果在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陸續亮相并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這體現了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A符合題意,正確。BC錯誤,選項中的目標我國還沒有實現。D錯誤,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而不是各領域領先世界。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創新的作用我國科技現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創新讓生活更美好。隨著時代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19.【答案】B【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漫畫體現的是人民監督員行使監督權,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說明 “人民監督員”這一角色有利于防止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濫用權力,有助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還能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 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③錯誤,公正司法是司法機關的職責,不是公民的權力。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監督權和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方式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實行民主監督,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20.【答案】C【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理解正確。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1.【答案】(1)①41°N—43.2°N,111°E—114°E(誤差不超過0.3°)②位于中國的北方,內蒙古中部。(“中國的北方地區”不得分)(2)①圖中烏蘭察布地處北溫帶,氣溫較涼爽,滿足馬鈴薯喜涼爽的特點。(2分)②深居內陸,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滿足馬鈴薯耐干旱、喜光照的特點,適合種植馬鈴薯。(3)①該市鐵路交通發達,便于向外運輸馬鈴薯;②該市馬鈴薯歷史悠久,說明種植經驗豐富;③1994年開始實現“進退還”戰略,種植面積擴大,說明國家政策的支持。【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和相對位置方面作答即可。故答案為:①41°N—43.2°N,111°E—114°E(誤差不超過0.3°)②位于中國的北方,內蒙古中部。(“中國的北方地區”不得分)(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烏蘭察布市生產馬鈴薯的有利自然條件是:①圖中烏蘭察布地處北溫帶,氣溫較涼爽,滿足馬鈴薯喜涼爽的特點。②深居內陸,遠離海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少,日照充足,滿足馬鈴薯耐干旱、喜光照的特點,適合種植馬鈴薯。(3)根據材料可知,烏蘭察布市成為我國馬鈴薯主產區的社會經濟條件是:①該市鐵路交通發達,便于向外運輸馬鈴薯;②該市馬鈴薯歷史悠久,說明種植經驗豐富;③1994年開始實現“進退還”戰略,種植面積擴大,說明國家政策的支持。【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從地形,氣候,土壤,水文,資源等方面回答。一個地區適宜發展某種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地形,氣候,土壤,水源,社會經濟條件是政策,交通,市場,勞動力,科技。22.【答案】(1)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2)含義:“新的種類的新國家”是指美國成為總統制共和制國家(或聯邦制國家);“控制自己”:政府內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約平衡。(或者總統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權,三者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學習手冊》P108)(3)①歷史上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或隋朝三省六部制,或元朝行省制度);②美國通過《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共和制政體,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和發展;(或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古代君主專制演進的掌握。觀察材料一圖示,圖示一是秦的三公九卿,圖示二是隋唐三省六部制,圖示三是元朝開創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據此依次進行作答即可。(2)本題考查近代美國民主制度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和概括問題的能力。第一小問,結合所學可知,根據1787年憲法,獨立后的美國實行總統制共和政體,故而得出其答案。第二小問,1787年憲法規定中央政府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體現了分權制衡的原則,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3)本題考查學生的歸納綜合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史論結合,論證嚴密即可。如:①歷史上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或隋朝三省六部制,或元朝行省制度);②美國通過《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共和制政體,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和發展;(或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故答案為:(1)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2)含義:“新的種類的新國家”是指美國成為總統制共和制國家(或聯邦制國家);“控制自己”:政府內部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制約平衡。(或者總統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權和司法權,三者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3)①歷史上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或隋朝三省六部制,或元朝行省制度);②美國通過《1787年聯邦憲法》,確立了共和制政體,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和發展;(或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綜上所述,制度創新有利于國家、社會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古今中外的制度創新的相關知識。綜合性較強,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23.【答案】(1)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都面臨外來(日本)侵略的民族危機(或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受到侵犯等);反對帝國主義(或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示例:面對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挫折,青年學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發起了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在全國愛國群眾巨大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職務,拒絕合約簽字,取得運動初步勝利。日本妄圖策劃華北獨立,面對危局,愛國青年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發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一國兩制的前提是一個中國,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是港獨思潮存在的重要因素;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具體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香港應加強青年學生的愛國愛港教育,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港獨。綜上所述,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要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之力。【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可知,這場愛國運動是五四運動。據材料二“1935年12月9日......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青年學生涌上街頭......”可知是著名的一二 九運動。根據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中國外交的失敗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爆發;一二 九運動爆發的背景是華北事變后,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之后學生進行游行示威,發起一二 九運動,所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爆發的共同背景是都面臨外來侵略的民族危機。說明當時的中國反對帝國主義是面臨的主要歷史任務。(2)本題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面對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挫折,青年學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發起了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在全國愛國群眾巨大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職務,拒絕合約簽字,取得運動初步勝利。日本妄圖策劃華北獨立,面對危局,愛國青年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發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一國兩制的前提是一個中國,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是港獨思潮存在的重要因素;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具體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香港應加強青年學生的愛國愛港教育,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港獨。綜上所述,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要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之力。故答案為:(1)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都面臨外來(日本)侵略的民族危機(或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受到侵犯等);反對帝國主義(或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2)示例:面對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挫折,青年學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發起了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在全國愛國群眾巨大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職務,拒絕合約簽字,取得運動初步勝利。日本妄圖策劃華北獨立,面對危局,愛國青年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發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一國兩制的前提是一個中國,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是港獨思潮存在的重要因素;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具體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香港應加強青年學生的愛國愛港教育,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一,反對港獨。綜上所述,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要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之力。【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及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的史實。24.【答案】(1)第二次工業革命,一五計劃(2)國家政策的支持;重視科技創新;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3)科學發展觀或可持續發展觀資源角度:我國資源人均占有量少,資源利用率低,破壞浪費嚴重,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資源短缺。環境角度:我國環境問題嚴峻,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知識點】工業革命;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解析】【分析】(1)根據歷史知識, 世界汽車工業起步于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汽車工業起步于一五計劃。(2)分析材料可知 浙江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的原因可以從國家政策的支持;重視科技創新;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回答即可。(3) 發展新能源汽車體現了科學的發展觀和綠色發展理念。 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意義,資源角度可以從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資源短缺現狀等方面回答。環境角度可以從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發展低碳經濟,節能減排等角度回答。【點評】本題考查對工業革命,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可持續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中等。25.【答案】(1)源遠流長(2)這句評論沒有堅持文化自信,是錯誤的。因為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②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③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3)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任意兩個)做法:①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身忘死。②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無私奉獻。③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能夠勤勤懇懇、任勞任怨。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 日本援助物資上引用中國的詩句,這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2)網友的評論是錯誤的。原因可以從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傳承發展等方面回答即可。(3)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有愛國主義, 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中學生的做法可以從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身忘死。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無私奉獻。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能夠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等方面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精神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義烏市稠州中學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4月份(模擬)階段學力檢測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義烏市稠州中學教育集團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4月份(模擬)階段學力檢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