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0七下·吳興期中)下列關于我國海陸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A.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東岸B.北臨北冰洋,西部深入內陸C.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瀕臨太平洋D.南臨印度洋,西部深入內陸【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北沒有和北冰洋相鄰,南沒有和印度洋相鄰。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領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間的北溫帶,小部分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陸地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全部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2.(2020七下·吳興期中)觀察地圖,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①太行山、②黃河 B.①陰山、②黃河C.①秦嶺、②長江 D.①陰山、②長江【答案】A【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據圖可知, 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 ①太行山、②黃河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黃土高原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西至烏鞘嶺,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氣候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3.(2020七下·吳興期中)下列最有可能描述南方地區的詩句是( )A.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B.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C.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D.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答案】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描述的是西北地區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學的景象;“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述的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梅雨季節的景象;“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描述的是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描述的是荒涼大漠無際無涯沒有人煙的朦朧景象;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占全國的2/3以上。該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4.(2020七下·吳興期中)造成《涼州詞》中“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原因是( )A.西北風弱,吹不到玉門關B.冬季風離玉門關遙遠,且受大山阻擋C.玉門關地勢高,東南風影響不到D.夏季風離玉門關遙遠 ,且受大山阻擋【答案】D【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 古詩句“春風不度玉門關”是指玉門以西的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且受大山阻擋,受不到夏季風的影響。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影響我國的季風既有冬季風,也有夏季風.根據受夏季風影響的程度,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其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玉門關位于甘肅省境內,屬于非季風區,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但是由于距離冬季風的源地較近,受冬季風的影響較明顯.5.(2020七下·吳興期中)古書中記載這樣一段文字:“彌望累累,皆坎爾也,從山麓出泉處作陰溝引水......”這段文字描述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A.坎兒井 B.都江堰 C.三峽工程 D.京杭大運河【答案】A【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可知,該地多坎兒,從山麓出泉處作陰溝引水。 這段文字描述的古代水利工程是坎兒井。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它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四部分組成。總的說來,坎兒井的構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后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面渠道相連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適用于有積雪或冰川融水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坎兒井屬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避免水分大量蒸發,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6.(2020七下·吳興期中)下列關于我國地域差異對人類活動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氣候濕潤,民居屋頂為平頂B.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氣候干燥,民居大多為吊腳樓C.東部地區平原廣闊,適合發展種植業D.西部地區草場豐富,適合發展種植業【答案】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部和西部差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氣候濕潤,降水較多,民居大多為尖頂利于排水;秦嶺淮河以北地區的氣候較為干燥,民居屋頂多為平頂;東部地區平原面積廣闊,雨熱同期,適宜發展種植業;西部地區草場豐富,適合發展畜牧業;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自然環境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人們的生產生活要適應自然環境。不同區域人們有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世界因為不同而美麗。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為生存的自然條件不同,各地的人們都要根據各自區域的特點來選擇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的開展生產。7.(2020七下·吳興期中)疫情期間小玲在家學習簡筆畫,下圖是她的畫作,其中最有可能出現在青藏高原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看,A是杭州西湖,B是西藏布達拉宮,C是北京故宮紫禁城,D是黃土高原的窯洞。其中最有可能出現在青藏高原的是西藏的布達拉宮。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球上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邊緣,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8.(2020七下·吳興期中)下列對臺灣描述正確的選項是( )A.臺灣省位于福建省的西南方B.日月潭為臺灣省最大的湖泊C.人口主要分布在臺灣省的東部沿海D.臺灣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答案】B【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省位于福建的東南方; 日月潭為臺灣省最大的湖泊 ; 人口主要分布在臺灣省的西部沿海 ; 臺灣省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200多個島嶼,其中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臨東海和南海,而且臺灣島東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省西部地區以平原為主。9.(2020七下·吳興期中)為了研究湖筆,某學習小組去往湖州善璉進行走訪,他們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實地調查法 B.訪問調查法 C.文獻調查法 D.問卷調查法【答案】A【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地調查法就是到現場調查、記錄現場情況,詢問有關人員情況,并記錄下來。根據題意, 某學習小組去往湖州善璉進行走訪,他們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實地調查法。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問卷調查法:事先準備問卷,在現場讓被調查者在試卷上解答。 采用訪問法,可以對某一主題或某一方面情況進行調查、搜集資料,還可以在訪前不做具體限定而在與被訪者的晤談過程中,捕捉有用的信息,確定訪問的具體內容。 文獻調查法就是指通過尋找文獻搜集有關市場信息的調查方法,它是一種間接的非介入式的市場調查方法。10.(2020七下·吳興期中)關于各區域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B.四川盆地地處亞熱帶,具有冬暖、春晚、夏熱的特點C.臺灣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D.烏魯木齊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答案】B【知識點】臺灣;黃土高原;四川盆地;烏魯木齊【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 ;四川盆地地處亞熱帶,具有冬暖、春早、夏熱的特點;臺灣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烏魯木齊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四川盆地屬溫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熱、秋雨的特點。1月平均溫度5へ8℃,7月平均溫度25へ29℃,年均溫15へ19℃,無霜期280へ300天。與中國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比較,1月平均溫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極端最低溫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濕氣重、霧多、日照少的氣候特色。成都一年中陰雨天多達250天へ300天,形成了陰雨多、陽光少的氣候特點。11.(2020七下·吳興期中)“天涯海角(位于海南)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造成兩地氣候特征的成因是( )A.都與地形的影響有關B.都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C.前者與地形的影響有關,后者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D.前者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后者與地形的影響有關【答案】D【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天涯海角(位于海南)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造成兩地氣候特征的成因是前者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后者與地形的影響有關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影響氣溫的因素: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5.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于裸地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二、非選擇題12.(2020七下·吳興期中)看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名稱。河流:A ;地形區:B ;山脈:C 。(2)圖中A河流域三個地點河水年含沙量從小到大排列合理的是( )A.利津<壺口<蘭州 B.壺口<蘭州<利津C.蘭州<壺口<利津 D.蘭州<利津<壺口(3)B地形區是我國最大的 和 產區。(4)請寫出C山脈的地理意義。【答案】(1)黃河;四川盆地;秦嶺(2)D(3)水稻;油菜籽(4)南方北方分界線;800mm等降水量分界線;1月份0℃等溫線分界線;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分界線。【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 河流:A是黃河;地形區:B是四川盆地;山脈:C是秦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中游地區含沙量最大,其次是下游。圖中A河流域三個地點河水年含沙量從小到大排列合理的是蘭州<利津<壺口。(3)據圖可知,B地形區是四川盆地,它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的產區。(4)據圖可知,C山脈是秦嶺。它是我國重要的山脈,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主要有:南方北方分界線;800mm等降水量分界線;1月份0℃等溫線分界線;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分界線。【點評】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以上為上游,河流長度較長,流域面積廣,水流清澈,含沙量小; 黃河從河口到河南的舊孟津為中游河段,其長度較小,該河段流經了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黃河從桃花峪以下為下游,其長度最小,黃河從中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積,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積狹小。13.(2020七下·吳興期中)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近年來,安吉大力發展茶產業,走出了一條壯大茶經濟,豐富茶文化,打造茶旅游的特色發展路子。(1)聯系材料一,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安吉盛產茶葉的原因。(2)安吉縣依靠自然條件的優勢發展經濟,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什么原則?(3)綜合上述兩則材料思考,我們可以從哪兩個方面來認識區域?【答案】(1)安吉茶葉大多分布在200--500米等高線之間,即分布于丘陵地帶;安吉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降水豐沛。這都適合茶葉生長。(2)因地制宜(3)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或自然條件、人文特色。【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聯系材料一可知,安吉茶葉大多分布在200--500米等高線之間,即分布于丘陵地帶;安吉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降水豐沛。這都適合茶葉生長。(2)安吉縣依靠自然條件的優勢發展經濟,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原則。(3)綜合上述兩則材料思考,我們可以從自然條件、人文特色來認識區域。【點評】自然環境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人們的生產生活要適應自然環境。不同區域人們有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世界因為不同而美麗。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為生存的自然條件不同,各地的人們都要根據各自區域的特點來選擇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的開展生產。14.(2020七下·吳興期中)近年來,北上種糧、省內銷售已成為我省糧食生產的一個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南方有市場,北方有優質大米。浙江人北上種糧,不僅能讓浙江人吃得飽、吃得好,保障浙江糧食安全,同時也能幫助東北糧食種、銷順利走上市場軌道。(1)浙江人外出種糧的主要區域是圖1中的A省,它的簡稱是 ,根據圖一、圖二分析浙江人選擇在A處種糧的自然原因。(2)比較圖一A地區和浙江,完成下表。地區 主食 傳統運輸 傳統民居A 面食為主 陸路為主 ③ 浙江 ① ② 屋頂坡度較大(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浙江人北上種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啟示。【答案】(1)黑;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廣闊,土地肥沃,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2)米飯為主;水路為主;屋頂坡度小(3)需要區域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圖1中的A省是黑龍江,它的簡稱是黑。根據圖一、圖二分析浙江人選擇在A處種糧的自然原因: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廣闊,土地肥沃,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2)據圖可知,A地區是我國的東北地區,主食是以面食為主,傳統運輸方式是陸路運輸,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浙江省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主食以米飯為主,傳統運輸方式是水路為主,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浙江人北上種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啟示:需要區域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 / 1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0七下·吳興期中)下列關于我國海陸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A.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東岸B.北臨北冰洋,西部深入內陸C.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瀕臨太平洋D.南臨印度洋,西部深入內陸2.(2020七下·吳興期中)觀察地圖,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①太行山、②黃河 B.①陰山、②黃河C.①秦嶺、②長江 D.①陰山、②長江3.(2020七下·吳興期中)下列最有可能描述南方地區的詩句是( )A.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B.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C.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D.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4.(2020七下·吳興期中)造成《涼州詞》中“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原因是( )A.西北風弱,吹不到玉門關B.冬季風離玉門關遙遠,且受大山阻擋C.玉門關地勢高,東南風影響不到D.夏季風離玉門關遙遠 ,且受大山阻擋5.(2020七下·吳興期中)古書中記載這樣一段文字:“彌望累累,皆坎爾也,從山麓出泉處作陰溝引水......”這段文字描述的古代水利工程是( )A.坎兒井 B.都江堰 C.三峽工程 D.京杭大運河6.(2020七下·吳興期中)下列關于我國地域差異對人類活動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氣候濕潤,民居屋頂為平頂B.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氣候干燥,民居大多為吊腳樓C.東部地區平原廣闊,適合發展種植業D.西部地區草場豐富,適合發展種植業7.(2020七下·吳興期中)疫情期間小玲在家學習簡筆畫,下圖是她的畫作,其中最有可能出現在青藏高原的是( )A. B.C. D.8.(2020七下·吳興期中)下列對臺灣描述正確的選項是( )A.臺灣省位于福建省的西南方B.日月潭為臺灣省最大的湖泊C.人口主要分布在臺灣省的東部沿海D.臺灣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9.(2020七下·吳興期中)為了研究湖筆,某學習小組去往湖州善璉進行走訪,他們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實地調查法 B.訪問調查法 C.文獻調查法 D.問卷調查法10.(2020七下·吳興期中)關于各區域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B.四川盆地地處亞熱帶,具有冬暖、春晚、夏熱的特點C.臺灣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D.烏魯木齊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11.(2020七下·吳興期中)“天涯海角(位于海南)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造成兩地氣候特征的成因是( )A.都與地形的影響有關B.都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C.前者與地形的影響有關,后者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D.前者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后者與地形的影響有關二、非選擇題12.(2020七下·吳興期中)看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名稱。河流:A ;地形區:B ;山脈:C 。(2)圖中A河流域三個地點河水年含沙量從小到大排列合理的是( )A.利津<壺口<蘭州 B.壺口<蘭州<利津C.蘭州<壺口<利津 D.蘭州<利津<壺口(3)B地形區是我國最大的 和 產區。(4)請寫出C山脈的地理意義。13.(2020七下·吳興期中)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近年來,安吉大力發展茶產業,走出了一條壯大茶經濟,豐富茶文化,打造茶旅游的特色發展路子。(1)聯系材料一,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安吉盛產茶葉的原因。(2)安吉縣依靠自然條件的優勢發展經濟,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什么原則?(3)綜合上述兩則材料思考,我們可以從哪兩個方面來認識區域?14.(2020七下·吳興期中)近年來,北上種糧、省內銷售已成為我省糧食生產的一個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南方有市場,北方有優質大米。浙江人北上種糧,不僅能讓浙江人吃得飽、吃得好,保障浙江糧食安全,同時也能幫助東北糧食種、銷順利走上市場軌道。(1)浙江人外出種糧的主要區域是圖1中的A省,它的簡稱是 ,根據圖一、圖二分析浙江人選擇在A處種糧的自然原因。(2)比較圖一A地區和浙江,完成下表。地區 主食 傳統運輸 傳統民居A 面食為主 陸路為主 ③ 浙江 ① ② 屋頂坡度較大(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浙江人北上種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北沒有和北冰洋相鄰,南沒有和印度洋相鄰。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領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間的北溫帶,小部分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陸地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全部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2.【答案】A【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據圖可知, 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 ①太行山、②黃河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黃土高原包括中國太行山以西,西至烏鞘嶺,秦嶺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氣候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3.【答案】B【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描述的是西北地區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學的景象;“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述的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梅雨季節的景象;“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描述的是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描述的是荒涼大漠無際無涯沒有人煙的朦朧景象;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占全國的2/3以上。該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4.【答案】D【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 古詩句“春風不度玉門關”是指玉門以西的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且受大山阻擋,受不到夏季風的影響。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影響我國的季風既有冬季風,也有夏季風.根據受夏季風影響的程度,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其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玉門關位于甘肅省境內,屬于非季風區,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但是由于距離冬季風的源地較近,受冬季風的影響較明顯.5.【答案】A【知識點】新疆(絲路明珠)【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可知,該地多坎兒,從山麓出泉處作陰溝引水。 這段文字描述的古代水利工程是坎兒井。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它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四部分組成。總的說來,坎兒井的構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后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面渠道相連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適用于有積雪或冰川融水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其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坎兒井屬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避免水分大量蒸發,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6.【答案】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東部和西部差異【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氣候濕潤,降水較多,民居大多為尖頂利于排水;秦嶺淮河以北地區的氣候較為干燥,民居屋頂多為平頂;東部地區平原面積廣闊,雨熱同期,適宜發展種植業;西部地區草場豐富,適合發展畜牧業;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自然環境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人們的生產生活要適應自然環境。不同區域人們有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世界因為不同而美麗。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為生存的自然條件不同,各地的人們都要根據各自區域的特點來選擇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的開展生產。7.【答案】B【知識點】青藏牧區【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看,A是杭州西湖,B是西藏布達拉宮,C是北京故宮紫禁城,D是黃土高原的窯洞。其中最有可能出現在青藏高原的是西藏的布達拉宮。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球上超過8000米的山峰,大部分在高原的南部和西部邊緣,由于海拔高,氣溫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小,最大的自然環境特點是高寒。8.【答案】B【知識點】臺灣【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灣省位于福建的東南方; 日月潭為臺灣省最大的湖泊 ; 人口主要分布在臺灣省的西部沿海 ; 臺灣省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200多個島嶼,其中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臨東海和南海,而且臺灣島東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省西部地區以平原為主。9.【答案】A【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地調查法就是到現場調查、記錄現場情況,詢問有關人員情況,并記錄下來。根據題意, 某學習小組去往湖州善璉進行走訪,他們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實地調查法。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問卷調查法:事先準備問卷,在現場讓被調查者在試卷上解答。 采用訪問法,可以對某一主題或某一方面情況進行調查、搜集資料,還可以在訪前不做具體限定而在與被訪者的晤談過程中,捕捉有用的信息,確定訪問的具體內容。 文獻調查法就是指通過尋找文獻搜集有關市場信息的調查方法,它是一種間接的非介入式的市場調查方法。10.【答案】B【知識點】臺灣;黃土高原;四川盆地;烏魯木齊【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 ;四川盆地地處亞熱帶,具有冬暖、春早、夏熱的特點;臺灣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烏魯木齊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四川盆地屬溫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熱、秋雨的特點。1月平均溫度5へ8℃,7月平均溫度25へ29℃,年均溫15へ19℃,無霜期280へ300天。與中國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比較,1月平均溫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極端最低溫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濕氣重、霧多、日照少的氣候特色。成都一年中陰雨天多達250天へ300天,形成了陰雨多、陽光少的氣候特點。11.【答案】D【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天涯海角(位于海南)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造成兩地氣候特征的成因是前者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后者與地形的影響有關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影響氣溫的因素: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5.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于裸地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12.【答案】(1)黃河;四川盆地;秦嶺(2)D(3)水稻;油菜籽(4)南方北方分界線;800mm等降水量分界線;1月份0℃等溫線分界線;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分界線。【知識點】地勢和地形;母親河———長江黃河;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 河流:A是黃河;地形區:B是四川盆地;山脈:C是秦嶺。(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中游地區含沙量最大,其次是下游。圖中A河流域三個地點河水年含沙量從小到大排列合理的是蘭州<利津<壺口。(3)據圖可知,B地形區是四川盆地,它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的產區。(4)據圖可知,C山脈是秦嶺。它是我國重要的山脈,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主要有:南方北方分界線;800mm等降水量分界線;1月份0℃等溫線分界線;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分界線。【點評】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以上為上游,河流長度較長,流域面積廣,水流清澈,含沙量小; 黃河從河口到河南的舊孟津為中游河段,其長度較小,該河段流經了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黃河從桃花峪以下為下游,其長度最小,黃河從中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積,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積狹小。13.【答案】(1)安吉茶葉大多分布在200--500米等高線之間,即分布于丘陵地帶;安吉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降水豐沛。這都適合茶葉生長。(2)因地制宜(3)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或自然條件、人文特色。【知識點】確定區域的位置和范圍;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聯系材料一可知,安吉茶葉大多分布在200--500米等高線之間,即分布于丘陵地帶;安吉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降水豐沛。這都適合茶葉生長。(2)安吉縣依靠自然條件的優勢發展經濟,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原則。(3)綜合上述兩則材料思考,我們可以從自然條件、人文特色來認識區域。【點評】自然環境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人們的生產生活要適應自然環境。不同區域人們有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世界因為不同而美麗。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為生存的自然條件不同,各地的人們都要根據各自區域的特點來選擇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的開展生產。14.【答案】(1)黑;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廣闊,土地肥沃,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2)米飯為主;水路為主;屋頂坡度小(3)需要區域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知識點】評析區域的自然條件;關注區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區域的發展【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圖1中的A省是黑龍江,它的簡稱是黑。根據圖一、圖二分析浙江人選擇在A處種糧的自然原因: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廣闊,土地肥沃,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雨熱同期,適合農作物生長。(2)據圖可知,A地區是我國的東北地區,主食是以面食為主,傳統運輸方式是陸路運輸,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浙江省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主食以米飯為主,傳統運輸方式是水路為主,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浙江人北上種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啟示:需要區域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以達到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目的。【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質量檢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