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0七下·溫州期中)下列鄰國中,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是( )A.俄羅斯 B.印度 C.朝鮮 D.日本2.(2020七下·溫州期中)讀下列示意圖,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大興安嶺,②是天山B.③是橫斷山脈,⑧是秦嶺C.④是四川盆地,⑤是長江中下游平原D.⑥是柴達木盆地,⑦是華北平原3.(2020七下·溫州期中)讀右圖是某省級行政區地形圖,回答問題(1)該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A.瓊 B.桂 C.晉 D.豫(2)該省級行政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跨越兩個熱量帶 B.地勢南部高北部低C.南寧市冬季多雨 D.ab 段河流流向西南4.(2020七下·溫州期中)我們的家鄉溫州是一座宜居的城市,溫暖濕潤。下列符合溫州氣候類型的圖是( )A. B.C. D.5.(2020七下·溫州期中)內蒙古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高低 B.地勢起伏 C.海陸位置 D.植被疏密6.(2020七下·溫州期中)冬小麥是每年 9、10月播種,次年 5、6 月成熟的小麥品種。下圖為某年 10 月 24 日~26 日冬小麥播種示意圖。據此完成問題。(1)我國冬小麥播種時間規律大致是( )A.由南向北推遲 B.由北向南推遲C.由東向西提前 D.由西向東提前(2)東部地區已播種區域與適宜播種區域的界線大致是( )A.巫山—太行山一線 B.橫斷山脈一線C.秦嶺—淮河一線 D.大興安嶺一線7.(2020七下·溫州期中)圖中甲所示的海域是(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8.(2020七下·溫州期中)促成乙地成為重要的農業生產區的條件有( )①取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 ②泥沙大量淤積,肥沃土壤③位于沖積平原,地勢平坦 ④地處西北,光照條件充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9.(2020七下·溫州期中)讀下圖回答問題。材料二:長江上游地區森林破壞,地表植被不斷破壞減少;造成水土流失日益嚴重,導致中下游泥沙淤積,河床變淺。中下游地區,由于城市、農田和工業用地需求,農田圍墾導致湖泊不斷減少。以湖北省為例,由 20 世紀 50 年代,湖泊總面積達 8300 平方千米,但目前僅存 309 個,總面積縮小到 2656 平方千米。(1)長江概況發源地 流入海洋 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分界點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 海 A 江 宜昌、湖口(2)綜合上述材料,長江洪澇災害發生的主要河段在長江中下游,分析該地區易發洪澇災害的原因。(3)請為長江流域治理因地制宜提出具體性的治理措施。10.(2020七下·溫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第幾級階梯?(2)白山水電站發電量最大的季節是什么季,這主要是原因是什么?(3)五常市是我國優質大米的重要產區,據圖分析當地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日本。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中國在陸地方面相鄰有14個鄰國,分別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鮮、越南、老撾、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此外在海洋方面,中國有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六個鄰國,而越南與朝鮮則在海陸兩方面與中國互為鄰國。2.【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①是大興安嶺,②是昆侖山, ③是橫斷山脈, ④是四川盆地,⑤是長江中下游平原,⑥是黃土高原,⑦是華北平原 ,⑧是天山;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構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 山脈往往成為重要的地理分界線。3.【答案】(1)B(2)A【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1)據圖中信息可知,該省級行政區是廣西,其簡稱是桂。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據圖分析,北回歸線從該省中部穿過,北部是亞熱帶,南部是熱帶。因此,廣西壯族自治區跨越兩個熱量帶。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4.【答案】C【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判斷,A是熱帶草原氣候,B是熱帶季風氣候,C是亞熱帶季風氣候,D是溫帶季風氣候。材料從信息可知,浙江溫州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5.【答案】C【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內蒙古降水量的分布呈現從東向西逐漸遞減的規律,引起其降水量的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的海陸位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新疆的東部和南部降水甚少,總的來說,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受降水的影響,從自東向西,西北地區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6.【答案】(1)B(2)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我國冬小麥播種時間規律大致是由北向南推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東部地區已播種區域與適宜播種區域的界線大致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7.【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的信息可知,甲所示的海域是渤海。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中國位于亞洲大陸的東部,面向太平洋;毗鄰中國大陸邊緣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互相連成一片,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自北向南呈弧狀分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邊緣海。以上四海域因緊鄰中國大陸,屬于中國的近海, 是中國的四大海域,又被稱為“中國的鄰海” 。8.【答案】C【知識點】黃土高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乙地區是我國的寧夏平原,靠近黃河,取水方便,便于自流灌溉;由于靠近黃河,屬于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地處西北地區,光照條件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泥沙大量淤積,不是農業生產的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寧夏地勢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約占全區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區,其中沙漠占寧夏面積的8%。古老的黃河穿越寧夏中北部地區向北流淌,在寧夏境內總流程達397公里,流經12個縣市。黃河寧夏段水面寬闊,灌溉墾殖,他們的辛勤勞動使寧夏成了溝渠縱橫、稻香魚肥、瓜果飄香、風光秀美的“塞上江南”。9.【答案】(1)東海;嘉陵(2)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圍湖造田(3)河段 治理措施上游 上游植樹造林,加固堤壩中下游 中下游退田還湖;疏浚河道【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脈的各拉丹冬峰,注入東海。主要支流A是嘉陵江,以宜昌和湖口分為上中下游。(2)根據材料可知,長江洪澇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區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嚴重;下游地區圍湖造田嚴重。(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游地區為了保持水土,采取的措施是植樹造林,加固堤壩。中下游地區應該退田環湖,疏浚河道,防治洪澇災害。【點評】長江上游各河段大部分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落差大(總落差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上游地區要保持水土;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游.中游段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其中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磯的荊江河段有“九曲回腸”之稱,中游圍湖造田會減弱長江的蓄洪能力.所以要退田還湖。10.【答案】(1)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2)一年中,夏季發電量最大。因為夏季降水最為豐沛,河流水量最大(3)地處東北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花江流經,灌溉水源充足。【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2)白山水電站夏季發電量最大。因為夏季降水最為豐沛,河流水量最大。(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常市地處東北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花江流經,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種植。【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 / 1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檢測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0七下·溫州期中)下列鄰國中,與中國隔海相望的是( )A.俄羅斯 B.印度 C.朝鮮 D.日本【答案】D【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日本。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中國在陸地方面相鄰有14個鄰國,分別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鮮、越南、老撾、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此外在海洋方面,中國有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六個鄰國,而越南與朝鮮則在海陸兩方面與中國互為鄰國。2.(2020七下·溫州期中)讀下列示意圖,說法正確的是( )A.①是大興安嶺,②是天山B.③是橫斷山脈,⑧是秦嶺C.④是四川盆地,⑤是長江中下游平原D.⑥是柴達木盆地,⑦是華北平原【答案】C【知識點】地勢和地形【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①是大興安嶺,②是昆侖山, ③是橫斷山脈, ④是四川盆地,⑤是長江中下游平原,⑥是黃土高原,⑦是華北平原 ,⑧是天山;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構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 山脈往往成為重要的地理分界線。3.(2020七下·溫州期中)讀右圖是某省級行政區地形圖,回答問題(1)該省級行政區的簡稱是( )A.瓊 B.桂 C.晉 D.豫(2)該省級行政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跨越兩個熱量帶 B.地勢南部高北部低C.南寧市冬季多雨 D.ab 段河流流向西南【答案】(1)B(2)A【知識點】我國的行政區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 (1)據圖中信息可知,該省級行政區是廣西,其簡稱是桂。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據圖分析,北回歸線從該省中部穿過,北部是亞熱帶,南部是熱帶。因此,廣西壯族自治區跨越兩個熱量帶。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4.(2020七下·溫州期中)我們的家鄉溫州是一座宜居的城市,溫暖濕潤。下列符合溫州氣候類型的圖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描述氣候的兩大特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判斷,A是熱帶草原氣候,B是熱帶季風氣候,C是亞熱帶季風氣候,D是溫帶季風氣候。材料從信息可知,浙江溫州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5.(2020七下·溫州期中)內蒙古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高低 B.地勢起伏 C.海陸位置 D.植被疏密【答案】C【知識點】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可知,內蒙古降水量的分布呈現從東向西逐漸遞減的規律,引起其降水量的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的海陸位置。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新疆的東部和南部降水甚少,總的來說,干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受降水的影響,從自東向西,西北地區自然景觀大致上呈現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6.(2020七下·溫州期中)冬小麥是每年 9、10月播種,次年 5、6 月成熟的小麥品種。下圖為某年 10 月 24 日~26 日冬小麥播種示意圖。據此完成問題。(1)我國冬小麥播種時間規律大致是( )A.由南向北推遲 B.由北向南推遲C.由東向西提前 D.由西向東提前(2)東部地區已播種區域與適宜播種區域的界線大致是( )A.巫山—太行山一線 B.橫斷山脈一線C.秦嶺—淮河一線 D.大興安嶺一線【答案】(1)B(2)C【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我國冬小麥播種時間規律大致是由北向南推遲。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東部地區已播種區域與適宜播種區域的界線大致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7.(2020七下·溫州期中)圖中甲所示的海域是(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答案】A【知識點】我國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的信息可知,甲所示的海域是渤海。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中國位于亞洲大陸的東部,面向太平洋;毗鄰中國大陸邊緣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互相連成一片,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自北向南呈弧狀分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邊緣海。以上四海域因緊鄰中國大陸,屬于中國的近海, 是中國的四大海域,又被稱為“中國的鄰海” 。8.(2020七下·溫州期中)促成乙地成為重要的農業生產區的條件有( )①取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 ②泥沙大量淤積,肥沃土壤③位于沖積平原,地勢平坦 ④地處西北,光照條件充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黃土高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乙地區是我國的寧夏平原,靠近黃河,取水方便,便于自流灌溉;由于靠近黃河,屬于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地處西北地區,光照條件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泥沙大量淤積,不是農業生產的條件。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寧夏地勢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約占全區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區,其中沙漠占寧夏面積的8%。古老的黃河穿越寧夏中北部地區向北流淌,在寧夏境內總流程達397公里,流經12個縣市。黃河寧夏段水面寬闊,灌溉墾殖,他們的辛勤勞動使寧夏成了溝渠縱橫、稻香魚肥、瓜果飄香、風光秀美的“塞上江南”。二、非選擇題9.(2020七下·溫州期中)讀下圖回答問題。材料二:長江上游地區森林破壞,地表植被不斷破壞減少;造成水土流失日益嚴重,導致中下游泥沙淤積,河床變淺。中下游地區,由于城市、農田和工業用地需求,農田圍墾導致湖泊不斷減少。以湖北省為例,由 20 世紀 50 年代,湖泊總面積達 8300 平方千米,但目前僅存 309 個,總面積縮小到 2656 平方千米。(1)長江概況發源地 流入海洋 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分界點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 海 A 江 宜昌、湖口(2)綜合上述材料,長江洪澇災害發生的主要河段在長江中下游,分析該地區易發洪澇災害的原因。(3)請為長江流域治理因地制宜提出具體性的治理措施。【答案】(1)東海;嘉陵(2)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圍湖造田(3)河段 治理措施上游 上游植樹造林,加固堤壩中下游 中下游退田還湖;疏浚河道【知識點】母親河———長江黃河【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脈的各拉丹冬峰,注入東海。主要支流A是嘉陵江,以宜昌和湖口分為上中下游。(2)根據材料可知,長江洪澇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區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嚴重;下游地區圍湖造田嚴重。(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游地區為了保持水土,采取的措施是植樹造林,加固堤壩。中下游地區應該退田環湖,疏浚河道,防治洪澇災害。【點評】長江上游各河段大部分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落差大(總落差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上游地區要保持水土;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游.中游段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其中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磯的荊江河段有“九曲回腸”之稱,中游圍湖造田會減弱長江的蓄洪能力.所以要退田還湖。10.(2020七下·溫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第幾級階梯?(2)白山水電站發電量最大的季節是什么季,這主要是原因是什么?(3)五常市是我國優質大米的重要產區,據圖分析當地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答案】(1)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2)一年中,夏季發電量最大。因為夏季降水最為豐沛,河流水量最大(3)地處東北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花江流經,灌溉水源充足。【知識點】東北三省【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北地區主要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2)白山水電站夏季發電量最大。因為夏季降水最為豐沛,河流水量最大。(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五常市地處東北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花江流經,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種植。【點評】我國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大部分地區冬冷夏暖,雨熱同期。地勢平坦,耕地面積廣大,黑土分布廣泛,為實現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檢測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檢測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